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唐此举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能够与田定、汝廷器这两个贼众首领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
汝廷器眼见萧唐神情泰然自若,脸上竟然还显露出几分莫名的笑意,他隐约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头,立刻喝令麾下喽啰抢到萧唐身前,速速将四五十把钢刀长枪的锋刃对准萧唐。可就在这时,萧唐忽然动了!
本来被反剪住双手反缚的躯体陀螺也得飞速旋转起来,借着回旋之力萧唐又使出玉环步鸳鸯腿的奥妙招数,只听见噼噼啪啪一通闷响,距离他近些的二十多个喽啰在顷刻间便被他踢翻在地!
身子尚在半空中时,萧唐运足浑身力道,忽然又发出声狂风怒吼,“嘣嘣嘣嘣嘣!”数声闷响乍起,竟然也将缚住了自己身上的缚索都给挣断开来!
汝廷器眼见萧唐忽然发难,他心中发狠,手上运力正要拽动架在监寺僧脖颈上的钢刀。只过须臾,那监寺僧的咽喉便要被汝廷器杀鸡一般给活生生割破!而在不远处,另个贼人小头目也凶险毕露,他挥舞起手中钢刀,已经朝着匍匐在地的智真长老狠狠剁将下去!
电光火石之际,萧唐双臂似搅海翻江的狂龙猛然一甩,但听嗤嗤破空之声响劲异常,两颗飞石夹杂着开碑裂石的劲力蓦的激射而出!
方才汝廷器亲眼见到萧唐并未携有任何兵器,寻常江湖传闻也从未说及他会甚么打飞石的本事。如今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二十余步,飞石劲如惊雷疾风,他又如何能够躲避得开!?还没等他右手发力,一颗飞石已然狠狠嵌入他的右肩,汝廷器整条臂膀立刻垂搭下来,他的肩胛骨已经被萧唐击来的飞石打个粉碎!
那汝廷器倒也剽悍,虽然剧痛钻心,他也只是闷哼一声。可是在飞石激射的力道之下,他仍止不住连退数步,随即轰然坠倒在地。而正欲对智真长老行凶的那个小头目只听得风声即至,刹那间他的眉心蓬的暴起一股血泉,飞石狠狠砸中他的头颅,登时将他击得脑浆迸裂,乌珠并出!!
腾空的身躯刚一落地,脸上露出凛凛杀意的萧唐便已经开口怒喝道:“动手!杀贼!”
763章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
随着萧唐一声令下,早做好准备的花荣、庞万春早已经拈弓搭箭,与身旁的燕云骑射猛然拽弓放箭,一支支锋利的箭簇呼啸激射,朝着面前的贼众疾飞而去。
突逢惊变,在文殊院寺中僧人附近河东贼众纷纷挥起兵刃要先将那些手无寸铁的和尚就地格杀,可是他们却成了花荣等人先行击杀的重点目标。须臾间五六十个贼人纷纷倒地,他们来不及在生命的最后时候还要枉造杀孽,便已然中箭身死。
萧唐身边其余兄弟率领亲随勇健暴起疾冲,已然与其余贼人短兵相接杀成一团。史进与石秀奋勇当先,他们一左一右绰刀疾进,甫一与贼众挨到近身处,手中两口长刀凄厉的刀芒连环不绝,但见血肉与断肢横飞,史进、石秀都以虎如群羊之势在乱阵中直冲猛斩,此时他们的眼睛也似杀红了,虽然身后已经横倒四五十个贼寇的残尸,他们兀自要奋勇冲杀,尽快与在前面手无寸铁的萧唐汇合在一处。
使飞石劲力刚猛霸道,可是准头却稍显不足的萧唐在猝然施展出“弹指神通”的手段,重伤要对文殊院监寺突下杀手的汝廷器,并且轰杀挥刀欲斩智真长老的贼人小头目后虽然赤手空拳。可是此时他的一对拳头便似是势大力沉的双鞭,他的双腿浑铁重棍也似,虽然周围的贼众蜂涌杀来,萧唐抖索精神,使处毕生绝学不退反进,拳脚过处竟然将周身丈余范围内的贼人杀得连连后退!
一个贼人头领首当其冲,他手中三股托天叉堪堪刺穿萧唐的右臂时,却很快又被一掌拍在叉杆硬生生荡起,那贼人头领还没回过神来,萧唐左手铁拳已经呼啸而至,并挟裹着刚猛无俦的威势重重正中他的头颅!
萧唐所使出的这一招。正是他数年前在萧家集府邸密室中所藏拳经中的招式。如今他的拳脚造诣,虽说未必能足以与起初点拨辽朝南院的燕云十八骑,毕生武学刚猛霸道的那位萧姓大英雄相提并论,可是萧唐如今也是经过许多不世出的武学宗师点拨,再加以数年的苦熬磨练,便是不及先人,差距却也并不算大。在清脆的碎裂声中,那个贼人头领的头颅碎裂开来,鲜血与恼将飞洒,力道竟也不过于方才他打出的那颗劲力摧枯拉朽的飞石!
萧唐的刚猛铁拳去势未竭,双腿又骤然飞起,不以灵动轻巧的技法,只贯以浑身的力道又狠狠的踏在两个贼兵的胸脯上。那两个贼兵顷刻间双眼凸出、胸膛凹陷,两个人哼都没哼一声便倒飞而出,翻翻滚滚的接连将好几个同伙撞得栽倒在地!
田定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他连连后退,眼睁睁的看着萧唐统率麾下那些能人良将率部大肆杀戮,其余贼众眼见萧唐神威凛凛,威猛霸道的气概大多已吓傻了眼。虽然在田定身旁有两个贼人小头目一个疯狂的挥舞着手中钢刀,声嘶力竭地大吼督战,另一个则绰起长枪,又直奔着倒地的智真长老挺枪刺去,忽然又有两支冰冷的狼牙箭骤然激射而至,一支洞穿了那个督战小头目的咽喉,歇斯底里的吼叫声戞然而止,另一支利箭则射入另个要残害智真长老的贼人小头目的太阳穴,将他的头颅射了个对穿!
冲入文殊院中的一众军健勇壮各个奋勇难挡,他们不断的蚕食着溃乱惊慌的贼人。许多寺中僧人现在已经被官军救下,可是这些终日诵经念佛的和尚看到眼前一片惨烈厮杀的景象,便如同置身于充斥着血腥杀戮的修罗道中时,这些僧人脸色更加苍白,身子抖得更为厉害。除了个别几个还知道口颂佛号、默念经文,强自维持住灵台中那一丝清明,其余的和尚则似是被这般从不曾目睹过的残忍场面给吓得痴傻了。
田定眼见败局已定,他惨然一笑,并且缓缓冲出了腰间的佩剑。只是田定并没有冲杀前去与旋即杀至的官军人马做最后的声势搏杀,而是举起剑来,慢慢横在了自己的脖颈之上。田定双目微阖,手掌也紧紧攒住了剑柄,事已至此万事都休,不如索性自尽了此残生,也好过被官军擒拿住受辱,还要遭凌迟剐刑吃尽零碎苦头才能死去、
可是有道人影暴冲而至,田定心中一震,他下意识的挥剑斩向杀到他眼前的那个大汉。可是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长剑便已经脱手飞出,又是咔啪两声清响,田定的左右肩胛被人用巧劲卸下,他胸口又重重的挨了一记,被人一脚狠狠蹬翻在地。
萧唐居高临下,他神情冷漠的望向萎靡不振的田定,凝声说道:“现在还不是你这厮寻死的时候,还有些事,我要与你问个明白!”
。。。。。。。。。。。。。。。。。
当智真长老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时,将眼前血腥可怖的景象收眼底。到处望去鲜血与残肢遍地都是,都是一片令人揪心侧目的惨烈,文殊院中到处倒卧着横七竖八的尸体,有不少死尸脸上凝固的神情兀自因狰狞、惊惧、痛苦而扭曲。这些死不瞑目的尸身似也在瞪视着望向他们的人,仿佛无数痛苦的灵魂都被禁锢在了自己的尸体之内,永世不得超生。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
智真长老脸上忽然也露出痛苦怅然的表情,哀叹时世,悲天悯人。他阖目口颂佛号,默念佛门超度亡魂的往生咒,无论对象是对文殊院中惨死的僧人、萧唐麾下阵亡的勇健、甚至是方才要讲屠戮他全寺的这些凶残贼人。
过了许久,智真长老微微睁开双目,他这才瞧见萧唐早就垂首肃立在一旁。萧唐向智真长老道了个礼,说道:“事急从权,弟子为救下寺庙中僧人,只得在贵宝刹杀戮贼人。搅扰了长老与诸位师父清修,又使得佛门净土遭恶业玷污,还望长老海涵则个。”
智真长老微微摇头,他双手合十,向萧唐还礼说道:“萧居士何故如此说?若非居士及时率天军赶至,文殊寺上下尽要遭毒手。杀生虽是恶业,众生皆为虚妄所迷,我佛门中人虽于寺中静修,可既然是在凡尘俗世间修行,又如何避得开世间纷争?”
智真长老悠悠说罢,旋即又长叹一声,说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虽向善者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世人魔心不祛,故有忿怒金刚仗降魔杵除一切烦恼魔障,萧居士与我那智真弟子也是故交,他秉性如何足下也清楚的很。往日寺中首座、侍者、监寺、都寺、知客、禅和子等僧众皆不喜他,可是贼人闯我山门造恶业,倘若鲁智深此时仍在寺中修行,寺中僧侣又何至枉遭贼人屠戮?”
764章 听潮不必圆,见信怎能寂?()
当文殊院中的僧侣打扫寺恶战后中遗骸尸首,萧唐麾下的军健也将田定、汝廷器并着二百多个俘虏的贼人尽数绑缚住收押了。智真长老披袈裟坐具,请萧唐至禅房坐定。
一番叙话后,智真长老又向萧唐说及鲁智深当时在文殊院除了偶尔前来探访的赵员外、金翠莲等人,寺中再无与他亲近的,偶尔也曾与唯一待自己容让关照的智真长老提及他当年还做得个关西军汉时不止蒙老、小种经略相公提拔,也还结识发配至延安府的武松这等英豪人物。当年又曾赶赴河东大名府与萧唐结拜,是以当田定、汝廷器等人直呼萧唐的名头时,智真长老立刻知晓来的这个官军主帅,便是与自己那个弟子曾经义结金兰的萧唐。
而通过智真长老的言语,萧唐也能听出鲁智深虽然不守清规戒律,看似凶性难驯,其实智真长老也早瞧出他的心性如何,在鲁智深于五台山文殊院中盘住时,智真长老也能看你出鲁智深为人处世的原则其实很难简单:
谁待他好,鲁智深便也对他好,谁要是对他心存鄙薄轻视,鲁智深同样也不会顾忌那些腌臜撮鸟对他的态度。
尤其是在鲁智深醉酒大闹文殊院,将寺中僧人打得抱头鼠窜时瞪目暴喝出的那番言语,当时反倒使得智真长老这个得到高僧也如被当头棒喝一般。那时智真长老虽然很清楚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个不受清规戒律的弟子,可是他更明白就算自己一直容让鲁智深在寺中修行,可是佛门清修之地,却绝非是鲁智深的归宿。
虽然智真长老写了封书信荐鲁智深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的住持,自己的师弟智清禅师,可是他也早预料到鲁智深在大相国寺中也呆不长久,此时他又向萧唐问道:“萧居士是朝中重臣,久居东京,想必也时常与我那弟子来往,我那弟子。。。。。。此时想必早已离了大相国寺吧?”
萧唐略作沉吟,还是如实相告道:“智深兄长是豪侠性情,他不受佛门戒律约束,此时的确已经离开汴京。智深兄长因义友危难仗义出手,而后聚集得些绿林中受歹人迫害的豪杰啸聚山林,眼下于京东路地界落草。”
哪知智真长老闻言却淡然一笑,说道:“智深心性刚直,是要了身达命之人,虽受剃度出家,却也俗缘未尽。佛门中人又如何?绿林中人又怎样?饶是出家僧侣若是作祟造孽,就是累造恶业的凶徒贼人,绿林中人若是能够行善助人,便是具佛心慧根的善人,啸聚山林未尝不是一门修行。。。。。。我那智深弟子是这般,萧居士也是如此。”
萧唐听罢微微动容,这个智真长老果然是个见识非凡的人物。尤其眼见智真长老脸上神情意味深长,他言语中似多了一层含义,使得萧唐心中都不由暗自嘀咕道:不会真就那么邪门吧?原著中说这智真长老是个知得过去未来之事的活佛,遮莫他还真能觉察到些我所谋的大事?
念及此处,萧唐心生好奇,便又向智真长老说道:“所幸未曾教未曾害了宝刹僧众,又得以参见长老。弟子如今统领大军征讨河东贼众,也不便久恋。长老乃是佛门高人,今日既然有幸拜识,还请指迷前程之事,万望长老明彰点化。”
智真长老颔首微笑,说道:“人生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何况邪惑蔽心,颠倒善果坏梵行,故生诸贪着而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萧居士虽非我佛门中人,贫僧观之却并未曾被愚痴妄相所迷惑。。。。。。既然萧居士一直十分清楚自己修善果、结善缘所为者何,那么又何必要求真言偈语,枉自徒增烦恼呢?”
萧唐闻言面色一滞,他还以为智真长老也似在原著中赐宋江“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的偈语那般出言点化自己,可是他只沉吟片刻,便微微一笑,点头说道:“长老所言甚是,弟子受教了。”
又过了能有一盏茶的功夫,麾下军卒前来报说擒缚田定、汝廷器等一干贼众已经准备停当,就等萧唐率众下山与牛皋、关胜、姚平仲等官将汇合。萧唐正要向智真长老做辞别时,却听他反而说道:“有一事却还望劳烦萧居士,吾智深弟子此去山东落草,不知何时能够得见,吾也盼其能修成正果。虽说如今居士乃国家上将,吾弟子却是绿林中人。。。。。。也望居士与智深有缘再会时,专将为师偈语传告于他,也盼他能够终身受用。”
智真长老说罢,又取出纸笔,写出偈语后呈交予萧唐。坦白的说,萧唐心中还真怕智真长老请他向鲁智深转托说甚么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如果鲁智深有朝一日真的见到钱塘江潮信的景象,再闹明白佛门中圆寂便是死的含义,岂不会要就地坐化逝去?
而智真长老将萧唐神色古怪,他脸上却又露出一分高深莫测的笑意,说道:“萧居士若是好奇,我写于智深弟子的偈语由你观瞻,也并不妨事。”
萧唐听智真长老说罢,便取出纸件上面一瞧,却发现上面写着并非只有十六字的真言偈语,而是分明写道:
本是关西军汉,投身山东绿林,末法五毒浊重,嗔生杀人之心。
扯断金链玉锁,淡看烦恼菩提,倒使满空白玉,能令大地遍金。
何必随潮归去,命自由我造化,佛偈相是虚妄,率性也具禅心。
作念诸法断灭,诵经久反不明,识自本心本性,方才了身达命。
自从在蓟州二仙山与罗真人结识之后,这是萧唐第二次隐约感觉到世间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之事。他也想向智真长老问个分明所谓的随潮归去,是否就真的是指鲁智深本当遇潮信而坐化圆寂,萧唐更想知道智真长老写下的有些话语,为甚么却和径山大慧禅师在鲁智深圆寂坐化后的评价极为相似。
可是虽然萧唐从旁侧击的追问,这个明明在凶寇恶贼的要挟下毫无反抗之力,看来也只是个慈祥和善的佛门长者却又说道:“此乃禅机隐语,也须智深弟子自参顿悟,不可明说。”
无论在哪个世界,是否真的就有佛道神明在觑视凡尘间的众生疾苦?这些事萧唐自己也想不明白,不过他很快便也释然了。就算是真有甚么神佛加佑、玄妙天机,既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这个凡夫俗子该要做的事一样要去做,终究不可能寄托于甚么虚无缥缈的玄虚奥妙。
不过萧唐大致揣摩智真长老托他专程于智深兄长偈语的内容含义之后,他倒也能够放下心来。因为体会着讲偈语中的意义,萧唐也能觉察出智真长老只是告诫鲁智深只顾追随本身性情,问心无愧的矗立在天地间便好,不必只盼得个功德圆满时便要去圆寂坐化、立地成佛。
这倒也是,萧唐与他这个结义兄长还有许多大事要去做。风雨欲来,时事仍不安定,世道只怕会更加不太平,似鲁智深此等豪侠人物,又怎能忽然圆寂归去?
765章 穷途末路,铤而走险()
在萧唐辞别了智真长老,与麾下军健将田定、汝廷器与几百名贼人出押解着文殊院下山之后,姚平仲那边也传来战报,据守住险峰的其余几路贼人眼见一直死守反倒做了瓮中之鳖,不得已只能挺而走险,趁着夜半时分摸下山头要突围出去。可是早有准备的姚平仲又率众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几个在河东路名头甚响的绿林盗或是死在乱军之中,或是当场自刎身死,或是被官军生擒活捉。。。流窜至五台山地界的河东贼众,基本也算是扫荡一清了。
在忻、代两州交界处的营寨帅帐之内,萧唐勉励姚平仲一番,随后又道:“姚都监,你麾下折损了多少军健。”
姚平仲回道:“那伙贼厮鸟做困兽之斗,倒也是不惜命。未将麾下儿郎战死了四百人上下,还有三百多人身负重伤,也须早些带至太原府去将歇静养。”
萧唐点了点头,说道:“也多亏姚都监指挥得当,西军将士不避刀剑,才不曾教忻、代两座军州治下有更多百姓遭恶贼祸害。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尸首自当好生收殓,除了以战功按理擢升抚恤,其余兄弟也一律有厚赏。”
“咱们行伍儿郎靖平内外、保家卫国本就是分内之事。萧节帅体恤军中儿郎,未将代我西军六营儿郎先向恁申谢了。”
姚平仲此言说罢,他自己都不由得感觉有些奇怪。本来西军将门子裔出身的姚平仲与其他军司同僚相处时自有股傲气,而这段时日与萧唐并肩作战,他似乎也隐隐感觉自己潜移默化的受对方影响,似乎也很乐意于在萧唐帐下听令行事。
提拔将才、体恤将士这些事逐渐掌控西军兵权的童贯不是没有做过,可是他在西军中打压拉拢,行事多带着股市恩贾义,给别人好处必要换取别人感激的感觉。何况比起为了积累战功而屡次请命,忒过于穷兵黩武的那个童媪相,萧唐虽然在这几次征讨河东贼众的战争中也毫不含糊,但是姚平仲也愈发明显的感觉到萧唐请命镇抚河东,绝对不是为了甚么升官加爵,而且平素为人处世自带几分江湖意气的那个萧任侠,也不像是要费尽心思要趁着奉旨出征时在军中使些权术手段拉拢党羽,从而满足他能够于军中能够大权在握的野心。
想到这些,姚平仲倒也心中释然,他暗付道:也难怪那个种师中会对这萧唐交口称赞,此人虽是因受官家青睐而在官场平步青云,可是倒也并非只是为了争个官崇爵尊,心中所图与许多纯粹的铁血军人并无两样。。。。。。与他并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