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萧唐这次入宫觐见赵佶还是依例宣他一并同饮共乐,昆玉殿内吹弹歌舞,玉壶金盏中琼浆玉液满泛,玳瑁盘中香圆、荔子、黄橙、金柑等异果相间,按酒的也尽是佳肴细脍,殿中舞女歌姬捧定龙笙凤管请走佳乐,一派笙歌繁华景象颇具规模。可是此时殿中奏的却是寻常市井间浮浪子弟、无赖闲汉善吟的淫靡俗调。尤其是站在舞台中央的,正有个打着赤膊,露出半身锦绣花纹纹身的倡优艺人杂以市井诙谐俚语插科打诨,起初接见萧唐本来还甚是欣喜的赵佶邀近臣与他把酒同赏,时不时还轰然叫好,形骸也愈发放浪起来。

    至于台子上的那个倡优若只是唱唱段子,说些诨话也倒罢了,偏生那个外表风姿也算俊美的汉子在随着宴乐舞到酣处时,便扭动着腰肢甩臀提胯,还时不时向赵佶那里一边抛着媚眼,一边勾动小指头,捏着嗓子说出的淫1词狎语,比起勾栏瓦舍间唱惯了男欢女爱词调的粉头窑儿姐还要露骨。。。。。。

    那般丑态,浪到了萧唐十分想打人。

    很多时候萧唐也弄不清眼前这个大宋天子到底是个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艺术家,还是个热衷于低级趣味的风流痞子,文采风流、书法绘画上他确实造诣极高,可是他趋之若鹜的这般恶俗嗜好也已不止说他轻佻浪荡便足以概括了。

    更何况萧唐现在好歹也是以奉旨至河东行兵事罢了的武职官将身份回来向他复命,赵佶时常要邀萧唐随他狎玩共乐的举动固然是对自己体己心腹的一种肯定,可是联想到于河东镇抚田虎所部贼众、入境寇钞的夏人诸部时战死沙场的军中儿郎,还有那些在河东匪患中丧命的寻常百姓。。。。。。这些显然也都不足以扫了赵佶恣意玩乐的兴致。

    只不过萧唐再是厌恶,他仍然要时刻留意不能让心中的不耐在脸上显露出半点来,因为除了瞧着台上那个扭捏倡优正津津有味的赵佶之外,权相蔡京的第五子蔡鞗也端坐在一旁。

    如今宫中已经因蔡京建议而仿照周代“王姬”的称号改公主之称呼为帝姬,而蔡鞗这个已经与该称作茂德帝姬赵福金有婚约的准驸马爷,正肃手端坐瞧着自己未来的老丈人正对着个男做女相、搔首弄姿的男子鼓掌叫好,他还时不时露出刻板的笑意来。虽说比起他那个谄媚惯了的兄长蔡攸而言,蔡鞗倒更似是个举止端庄的读书人,可是在萧唐看来比起他那人老鬼精的老子蔡京,观蔡鞗言行举止也还差了许多火候。

    不过比起为了争夺相位现在与蔡京已经开始父子反目的蔡攸,甚至外调担任御史、知府的义子庶子蔡蕴蔡九等人,不过官居宣和殿待制的蔡鞗现在除了等候与茂德帝姬成婚,平日多在蔡京府邸内出入,处事似乎也甚是低调,赵佶为甚么又会把他也招进宫里来?

    正当萧唐心中寻思时,台子上的那个倡优一曲方罢,他躬身踱步来到赵佶面前,并一脸媚笑的对赵佶说道:“陛下,微臣献丑了。”

    这货也是朝中臣子?宋徽宗嗜好教宠臣尽做戏子倒还真上了瘾,这些做尽谄媚阿谀之态的又能有甚么好鸟,于国事当得甚么用处?萧唐心中兀自腹诽,赵佶笑得满面春风,又向萧唐说道:“来来来,朕为萧爱卿引荐,这是翰林学士李承旨。也是朕的肱股之臣,萧爱卿可与他多亲近亲近。”

    萧唐听赵佶说罢,他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便脱口而出道:“莫不是人称怀州李浪子,大观年间进士及第的李邦彦李士美?”

    扮作倡优艺人的李邦彦微微一怔,旋即面露喜色,笑道:“萧节帅竟然也识得在下?实教在下心中惶恐。”

    眼见李邦彦虽然口中谦逊,满脸却也尽是自矜自满神色,萧唐心中又是不由得一阵恶寒,他现在又何止是痛打这厮一顿,甚至心中都已经泛起了杀机,萧唐心中冷哼,暗自唾骂道:直娘贼,哪个是在夸赞你!先不说这厮行为不检,全凭巴结奉承内侍省的宦官才得赵佶留意,世人讽他做浪子宰相兀自洋洋自得,全凭阿谀顺承而一时坐得相位,金军入侵是力主割地求和的是你,枭首处死禁军中向金兵发炮的炮手,使仍打算誓死保卫京师的汴京诸营禁军上下心寒的也是你,连番推荐投降派向金国卑躬屈膝,乞求苟且偷生的还是你,大宋半壁江山给葬于金人时极尽奴颜婢膝之态的奸厮便有你这狗贼一个,你还以为自己又算是个甚么东西?

    只是萧唐虽然心中暗骂,却听赵佶又对他笑言道:“李承旨才思敏捷,也擅长将市井轶事编为小唱词曲,虽然不及萧爱卿所创的佳曲那般余音绕梁,实教人含宫咀徵,可是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滋味。今日能与几位爱卿聚首,朕亦是不胜悦乐,且先饮了此盏!”

    李邦彦听罢更是连连向赵佶躬身施礼,并谄媚道:“微臣只求能为圣上竭忠效力,得以报答陛下隆恩之万一。”

    说到底无论是自己还是那些在西陲镇守边关的将士,只怕为了国家出生入死一百次,在赵佶心目中也不及高俅在他身边踢一次毬、李邦彦为他唱一出戏、蔡攸与王黼在他身边扮一次跳梁小丑。萧唐现在也很清楚自己能被赵佶唤他做爱卿,只怕与他屡次请命立过多少功劳干系也并不大,全然也不过自己改编做出许多教赵佶能够听得入耳的曲目,又教这个风流天子在自己置办的金风玉露楼中玩的快活罢了。

    现在萧唐也没指望能通过自己直言劝谏而使得这个昏君忽然开窍,说白了也不过是要利用天子近臣的身份而施行自己的计划而已,是以萧唐也只得耐着性子,待赵佶又与李邦彦、蔡鞗大谈了阵风花雪月、瓦舍韵事之后,才又借这个话头,谈及于新立的靖难军戎卫于黄河西侧堡寨,如今大宋欲全面占取夏国横山,河东路又当与鄜延、秦凤等地界的西军部曲又当如何协同,挥师策应之事。

    而看似有些醉眼迷离的赵佶听萧唐又说起兵事,他却缓缓摇头,说道:“萧爱卿尽忠为国,几番亲临沙场,朕体恤忠良,甚为忧戚啊。。。。。。而爱卿也知河东靖难军乃是新立之师,并非是久经战阵的部曲。战事凶险,朕也不想似出使辽国时再教爱卿有个闪失,是以河东靖难军。。。。。。待万事俱备挥师横山,朕已想好由龙、神卫都指挥使,西宁州知府刘仲武为靖难军主将作为偏师协助童爱卿伐夏,至于萧爱卿既然仍有意于边庭为国家建功。。。。。。朕则另有委用。”

810章 封将挂帅不成,却做监军?() 
    经过自己煞费苦心,于河东路择选、操练诸地灾民,并且也在战场上经过了几次砺练,行伍中将官或是体己心腹、或也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而选拔出来的这支靖难军,如今却被赵佶轻易将军权交付于其他将官,这算不算又一桩“杯酒释兵权”?

    何况刘仲武虽然也是西军中的成名将官,他膝下虎子刘锜也是与萧唐相互敬重,来日在军旅中必将大放异彩的将才,可是萧唐也很清楚刘仲武与三衙太尉高俅相互间彼此扶持的关系。自己灌输了心血而新选练出的这部部队兵权,如今却暂时落到了刘仲武的手中,会不会是那高俅老贼在暗地里从中作梗?

    虽然萧唐仍不免会感到不甘与忿然,可是表面上他仍对赵佶恭身施礼道:“蒙圣上体恤臣子,臣奉诏命,但听陛下调遣便是。”

    赵佶闻言呵呵一笑,又道:“虽说我大宋前番大胜,然夏国尚有甲士数十万,兼有骑射之利,熙河、秦凤、鄜延、泾原诸地战线绵延数千余里,督监调遣诸军事宜也不可轻慢待之。朕用卿为国征虏破夏,欲任命蔡待制为正监军,萧爱卿则为副监军差遣,出监诸部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萧唐听罢心弦一动,心说趁着西陲边庭战事而担任监军的,童贯不但领枢密院兵事,也使得他逐渐控扼西军军权,高俅更是借此在数年间便建节高升,做得如今的三衙太尉。如此说来赵佶待自己倒还真是真心美意,许给他一个坐享功勋的肥差?

    毕竟在边庭统御一方兵马的将官大多也都是识得人情世故的,他们也很清楚每逢战事由朝廷派出宣抚监军的人物,不是官家身边的红人,便是在朝中握有权柄的重臣,很多情况下受监军差遣的也不过是受边军主帅分兵照拂,安排部曲在远离战火前线的后方坐镇驻守。追究战败罪责的黑锅虽由仍须统军主帅去背,可是论功行赏时寻常将帅也都会做足人情,上书朝廷称监军督阵献策有功,日后在朝堂之中也好有个贵人照应,便如高俅与刘仲武的关系一般。

    可是自己这个监军官不过是副职差遣,正职监军却是正坐在萧唐眼前的蔡鞗。

    虽说蔡鞗这个宣和殿待制是个从来没经历过战事的文官,可是他毕竟要做得赵佶的乘龙快婿,又是当政权相蔡京之子,当年高俅不过只是一介端王府内的伴当尚可得赵佶提拔,先至枢密院挂名又随驾迁转,以监军西北有边功的名义而破格被擢升为三衙太尉。蔡京使些手段,教赵佶能够提拔自己的五子,同时又是他这个大宋天子的准女婿能够趁着西北战事再谋个功名,这倒也不稀奇。

    只不过让萧唐略感意外的是,蔡京在官场仕途摸爬滚打四五十年,争得也只是文官政坛之首的相位,如今那个权相竟也动了插手国家兵马军务的心思?

    不过萧唐转念再想,蔡京的那些儿子中,蔡攸学得他老子权术的几分火候,便迫不及待的要与蔡京争夺相位;蔡翛虽也得重用,不过他的政见立场却在自己的父亲与大哥之间摇摆不定;蔡绦倒是颇有几分蔡京风采风流的才气,可是按其以往的风评更似是个文人骚客;其余诸如蔡洌А⒉淘獭⒉叹胖鳌!!!!!>∈切┎豢按笥玫母嗔烘F。这个蔡鞗看来虽然平素处事内敛低调,可是待他迎娶柔福帝姬之后,却也只能做个在官场中难以擢升的驸马都尉。

    与其领受着驸马都尉的虚衔纳福享乐,看来蔡京也是打算教自己这个儿子能够在迎娶帝姬之前,不仅能够多在军中打通些关系与门路,此战若能一举平灭夏国,解除大宋百年西陲之患,童贯不止能借战功于边庭西军把握更大权柄,蔡京亦能在朝中得势,而萧唐也能因副职监军的差遣分得一杯羹。

    可是监军也要分童贯、秦翰等能带兵打仗的人物,或者是高俅那种分明是被皇帝派到边庭去捞便宜赚人情的,赵佶竟然打算任命蔡鞗这个不知兵事的权宦子弟做监军,恐怕就是要萧唐维护蔡鞗的人身安全,使得他能够在战场的大后方坐享战功,不至于耽上一点风险。

    这对于其他任何企图巴结赵佶与蔡京上位的武官而言,无疑都是个美职肥差,可是这却显然不是萧唐想要的差遣。好听点来说,赵佶是打算让萧唐与蔡鞗这个未来皇家帝婿一同去边庭捡现成的战功,可若是把话的难听些,赵佶与蔡京也知道萧唐历经过几番战事,也有些统兵御将的本事,所以便打算让萧唐坐镇后方以防万一,去做蔡鞗这个权相之子的贴身保镖。

    “乞陛下圣鉴,臣蒙朝廷重用之后屡次平寇,为国家出力之心始终无异。如今我大宋伐夏在即,臣亦愿尽薄才建功,亲赴沙场与西军将士一并披肝沥胆、荡灭寇虏,还望陛下成全!”

    只做了片刻沉思,萧唐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忿气,他还是打定主意向赵佶直言,自己可并不愿做甚么坐享其成的监军官,当然也更不想做劳什子蔡氏子弟的看家护院,左右汴京殿前司中还有许多想抱蔡京大腿的武职官将也不差他萧唐一个。就算蔡京会因此事而对自己有些想法,萧唐心说毕竟军机要事为重,自己在汴京朝堂也终不能任由蔡党一直摆布下去。

    “这。。。。。。”赵佶闻言一怔,旋即又笑说道:“朕自然能体察爱卿的心意,可是兵者,不祥之器也,争战厮杀时刻耽着生命攸关的凶险,朕又怎能一直忍心教爱卿屡次身赴险地?何况爱卿如今是枢密院中重臣,怎好轻动?往日卿也立过许多功劳,厮杀劳困,今番边庭有三军用命,又何至于教萧爱卿诸事亲力亲为?”

    听萧唐出言打算婉拒赵佶的差遣,在旁的李邦彦不由瞧着一怔,他心中不由暗付道:听闻这萧唐也是个善于揣摩圣意的,官家委你这般差遣,你拜谢圣恩受了便是,怎的此时却觑不清个眉眼高低?呵呵。。。这黄口小子虽然有些怪才,可是前些年没由来得与那圆社高二生怨,看来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不识世故的行伍莽夫,这厮还真以为至边关搏命便能讨官家欢喜?枉费我还曾打算与这蠢物做些人情!

    而另一旁正受赵佶册封为伐夏监军的蔡鞗颇有城府,他面上虽然含笑不语,心中却也不由想道:遮莫萧唐这厮仗着得官家宠信,便以为自己翅膀硬了,不必再瞧我蔡家的眼色行事?哼!说白了你们这些武弁莽夫图个封妻荫子,只要不要掺和到国事政斗中,并且俯首贴耳的供朝中文臣士大夫驱策,但凡还有个利用处时,我蔡家未尝不能赏你个功名富贵,可若是真妄想与我父亲分庭抗礼,只怕便如扔块破布一般给丢掉了!

    家父有心要抬举你,官家金口御旨倒也敢推诿,难不成这厮是生了甚么别样的心思?倘若真是如此,如今倒教这萧唐做了有功之臣,却不是养虎为患?此事还须早些报于父相晓得才是。。。。。。

811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哥哥,听说官家要任恁副监军,去帮衬那蔡京家的小儿?”

    待萧唐从宫中返回自家府邸,随行的燕青、石秀等人也向萧府中其他兄弟大致说了此事,萧唐也见在场的兄弟不少人脸上挂着愤慨之色,他便打了个手势,说道:“且先到厅堂去说话。”

    待众人到了院落后方的厅堂分别入了座,石秀先是按捺不住,忿然说道:“监军虽然在战时代表官家协理军务、督察将帅,可也都不过是临时差遣,何况哥哥受的还是一个副职。好歹哥哥镇抚河东立下大功。官家如此任命,又不曾安排具体的差使,却叫蔡鞗那囚攮的纨绔骑到了哥哥的头上来!直娘贼,这却不是冷落功臣?”

    “看来官家也是瞧哥哥在官场擢升的忒快,到底还是起了心思有意要敲打一番。。。。。。”

    还没等萧唐言语,一旁的许贯忠只略作沉吟,便又说道:“不过按小弟看来,这也未必是件坏事。”

    萧嘉穗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毕竟这些年哥哥在官场中晋升的甚快,可饶是权倾一时的权宦重臣,尤其是我大宋朝,于兵家军政越是能够翻云覆雨,越是容易遭到朝廷的猜忌,当年面涅将军狄天使不也是如此?与其遭奸佞进谗言致使官家忽然疏远哥哥,现在好歹也是先向哥哥传递一个信息,也教我等能够早有防备。”

    萧唐闻言也是轻轻一笑,赵佶一手提拔自己宠信的近臣,一手时而敲打一番教属下明白自己也须知道个分寸,这也是他擅使的手段,只是没有料到终于用到了自己的头上来。现在萧唐回想自己在宫中的反应还是有些冲动了,权力到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能够靠着它争个荣华富贵、荫庇子孙,或者方便自己做成筹谋已久的大事,可是现萧唐在官场上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皇权,虽然接待臣子甚是随和随性的赵佶是笑言劝说他接受副监军的差遣,可是如果他萧唐真的甘冒大不韪而违抗皇命。。。。。。那么后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蔡党那边。。。虽然眼见他萧唐接受了皇命,蔡鞗也是笑言称自己还须萧节帅多加照拂云云,可是官场人心鬼蜮,萧唐也没单纯到会去相信那个蔡京五子心中就真的没有生出任何猜忌来,与蔡党一派或许终将图穷匕见,可是时候的早晚,却也要拿捏的十分准确。

    想到此处,萧唐也不由的打趣道:“按官家的意思,虽然他有意教我少染指兵权,可这倒也算是他对我的照拂,领个虚衔在后方坐收名望,却也是桩美事。”

    石秀闻言嘿嘿一笑,说道:“哥哥也要与我说笑!咱们若真的逆来顺受,休说仕途前程,可是没了军兵的将官,又能济得甚么事?何况我等随哥哥双线行事,又与河东路选练新军,也不是为了他人做嫁衣的,如今靖难军的兵权也落到刘仲武那厮的手上,遮莫也是高俅老贼在背后暗做手脚。既然朝中奸佞多使些杀人不见血的勾当,只怕哥哥选练起的军旅也要被些奸厮祸害了,依我的意思,莫不如。。。。。。”

    “无论是刘仲武还是靖难军,那边的事先不必过虑,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只会遭人猜忌。”

    萧唐立刻摇了摇头,马上打断了石秀的话语,虽然刘仲武在官面上与高俅走得十分近,可是行伍中官将通过向朝中权贵示好而保住自己的仕途,未必就能说明对方必定是个助纣为虐、百无一用的军中蛀虫,综合刘仲武的事迹来看他也是员能带兵打仗的宿将,更何况还有他那终将在两宋交替之际大发异彩的将门虎子刘锜。。。。。。现在靖难军中固然有萧唐许多心腹,如果不循正常途径,做些不能摆上台案的勾当去处处为难,好教靖难军那个暂时的主将刘仲武做不长久,一来这种同僚内勾心斗角的手段只会延误战局,二来真要是事发,那更会教赵佶警惕自己在军中恋权不放。

    此时眉头紧皱的花荣也说道:“可是国逢战事之际,便是将军立功之时,此番我大宋与夏国大弄更是非同小可。哥哥意图重整军旅,此番大功也是必须要争得的,可是如今无兵无权,颠倒着要怄酸醋纨绔、朝廷奸佞的鸟气,只等仰人鼻息被打发些功劳,这又是何必!?”

    萧唐悠悠一叹,按说自己本来也是随遇而安的性子,本来麾下有无数兄弟帮衬,还能做得个俸禄优厚的闲散官员,终日与娇妻美妾在自家府邸悠哉度日,这岂不是大多人求之而不得的归宿?如今随着自己渐渐在朝堂中的地位越来越大,宋夏战事再起因为兵权纷争弄不好还要犯了童贯的忌讳,偏生此时蔡京又插一杠子进来,双方政治理念不符,也甚有可能因此而反目对立,届时朝廷的猜忌、权奸的阴谋。。。。。也要逼得自己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弹精蝎虑、如履薄冰的去面对。

    可是既然如今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萧唐心说自己又怎能就此撒手不管,就此退避了?

    沉吟片刻之后,萧唐忽然换了个话头,缓缓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