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探视过关胜的伤势之后,先前战事紧迫而没有机会与武松叙旧详言的萧唐,此时也终于能够去和自己的结义兄长私下长谈一番。

    连番激战之下武松雄壮的身躯上裹着满是血渍浸染的白布。他这个刚烈快意的汉子这几年于数次次杀伐磨砺下来,此时也更似是个百战余生的铁血军健,虽然也拼得一身伤痕累累、元气大伤,可是武松心中仍记挂着刘法的伤势,便对萧唐说道:“虽然刘经略这一路数次昏厥,现在有翟家兄弟与朱相公轮流照拂,所幸的是眼下已无性命之虞。”

    武松顿了一顿,旋即压低了声音,又道:“萧唐兄弟,饶是边庭军中儿郎肯用命报国,可是朝中奸邪弄权,那厮们使下作手段,使得忠良正直的国之干将被牢笼陷害的伎俩你比我更清楚。

    在山岭中被夏贼包围之时,刘经略心存死志,也曾对我言及饶是此番能够保全性命,童贯那阉邪排除异己,既然逼迫刘经略出兵而坑害了无数军中儿郎,也必将饰词矫情,要除了刘经略免得那厮狡计事发。。。。。。我虽会些武艺,也只是个粗卤匹夫,不能似兄弟你那般在朝中能与那干奸厮周旋,如今智深兄长、泼韩五等也尽随着你在绿林中要做成大事,届时如何护得刘经略周全,可也要靠兄弟你思量出个良策了。”

    萧唐缓缓颔首,说道:“武二哥放心便是,刘经略名震边庭、军中闻名,只是树大招风,不愿攀权附贵受权阉驱使便遇上童贯那厮陷害,军中凛凛壮士,本都愿为国尽忠竭力的林冲兄长、杨志、唐斌、徐宁等许多兄弟我也都不愿他们做权奸砧板上的鱼肉,似刘经略这等英雄人物,我也怎能任由他遭权奸摆弄。。。。。。只是依眼前的形势来看,先遏制住夏军察哥的反扑之势,刘经略之事日后从长计议不迟。”

    武松也知道现在战情紧急,他略作沉吟,又道:“兄弟,我等出生入死,只恨权奸要误了国事。如今战事转机之局,却要落在我等身上。依你之见,我军以寡敌众,此时又当如何拒敌?”

    萧唐默然片刻,忽的苦笑一声,说道:“如今部署于西路的军旅,除了我统领的诸部兵马,其余禁军部曲皆受童贯节制,刘经略未被夏军所害,说来我也可说是坏了童贯的好事。取朔方失利,夏军大举反扑,童贯也有理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严令部署在河湟、甘陇的部队收缩阵线防御。。。可是我军一时孤立无援,却也不能一味退缩,在我军身后便是熙河路治下的军州县镇,夏军倘若趁势一路南进,不知还要有多少边庭军民要遭敌军屠戮。。。。。。”

    按照萧唐想来,按史中记录宋廷与夏国之间进行了多场互有胜负的战斗,双方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在东路老种相公所部兵马进逼横山之地,面临失去屏障的夏国在战略上便已经处于绝对的被动局面,可是随着西路宋军取朔方的计划失败,察哥趁胜反守为攻,使得夏国借着大胜的有利形势再次向宋朝请和,军饷兵费消耗极为严重的宋廷也不得已接受了夏国的提议罢战息兵,而童贯隐瞒战败之责,反向朝廷报捷,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

    至于西军名将刘法,无数在夏军围攻中壮烈战死的宋军将士,以及察哥在趁势反扑之际所屠戮的近十万边庭宋朝军民,童贯也正是踏着他们以尸首白骨所铺就出的道路,而离自己被册封王爵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就算宋军能够全面占领夏国横山之地,宋廷却很快会将注意力转向在江南暴发的方腊起义,以及如何与辽境东北崛起的金国共谋夹攻辽国,而取燕云十六州的事宜上,西军精锐也将先后调往江南与河东,也根本没有精力来筹谋侵吞夏国全境。

    而现在萧唐心想自己救下刘法,使得这位威震边陲的西军名将不会再按照原本的轨迹饮恨沙场,可是察哥已经开始乘胜挥军南下,自己又能否保全边庭那数万军民免于惨遭夏军屠戮的命运?

900章 保境安民,军人的天职() 
    “大好男儿要在军中活得有个出豁,唯有奋力搏杀,终不可能每次征战都要算计有多少胜算!既然如今我已在边庭投军入伍,不知埋没了一身的本事,怎么也要做出番事业出来!”

    听萧唐说罢,武松也知道自己这个结义兄弟所言何意。按说救下刘法之后,萧唐也大可以一路南逃归返宋境腹地,躲避察哥所统领夏军势不可挡的兵锋,而察哥率军趁势一路屠杀边庭宋**民的同时,很明显仍是要集结优势兵力将萧唐所部人马尽数歼灭。萧唐如果在边关抗击,无疑将会吸引来夏国大军的合围猛攻,就算萧唐不顾边庭那些大宋子民的死活,戎卫熙河路边防军寨来以寡敌众也并非是他所受的军令差遣,这口黑锅也轮不到由他来背。

    可是保家卫国,守护大宋治下黎民百姓,却是军人的天职所在。

    而武松又岂会是惜命畏死之徒?

    听武松也如此说,萧唐面露笑意,又感然说道:“武二哥,当年你我俱是布衣白身之时,就曾一并在鬼门关前走了遭。虽然时过境迁,我等都受官身受军职差遣,没想到你我又要同生共死去与敌酋搏杀。”

    武松也是爽朗一笑,说道:“能与自家兄弟同死同生,也是快事一桩!当年自从我投军以来,在边庭一路都将脑袋掖在裤腰上也闯过来了,也知好男子非是要博个出身利禄、青史标名,活得也须无愧于天地间,你我若是委曲求全的怕事之徒,当年又哪来的那般际遇?边关战事,正是男儿有为之时,跟着兄弟你豁命去干,便是凶险又何足道哉?”

    ※※※※※※※※※※※※※※※※

    城寨中废弃的衙廨也已被军吏收拾得干净,虽然在此处宋夏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带此处关隘数度易主显得十分破败,可是当萧唐率军来到此处时,倒也恢复了几分当时有雄兵把守的森严气象。

    萧唐又披带上衣甲随一众亲随到了衙廨正厅,刘锜、姚平仲、吴玠等西军将官,翟进、翟兴、朱定国等刘法麾下的骁将以及靖难军将官也都位列于正厅两侧,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还吊着胳膊,身上也有很明显的金创伤痕,也能看出这些天来他们都曾经历过何等惨烈的厮杀。

    当萧唐将他打算据守此处吸引来察哥大军的注意,为熙河路、泾原路地界边境军民逃往腹地争取时间的打算对在场众将微微说罢,这些性情各异的将官脸色微微色变,可是尽管他们性格为人各自迥然不同,可是却并无一人胆怯畏惧,心生劝说萧唐避敌锋芒,继续南撤到宋境腹地以图万全的打算。

    毕竟在场的除了萧唐的嫡系下属、心腹兄弟,其他禁军将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于国难当头,在金国大举南侵之际涌现出来的名将,他们也都十分清楚军人的天职所在。

    待萧唐将自己的打算说罢,随即又轻咳了声,说道:“该说的,我也都已说完了。在场诸位相公大多都是百战余生的将才,亦是我大宋的军中栋梁。这段时日别部援军、粮饷衣甲恐怕也不能指望其他部曲能够支援策应,只凭眼下我等兵力力抗夏国大军甚是凶险,可是咱们既为行伍军人,也都不是贪生畏死的孬种!

    毕竟吾辈军人除了要为官家尽忠、要为国家竭力。。。甚至还要为权贵效命之外,倘若不能保卫我大宋子民,任由着夏人侵入虐杀我朝百姓,还算得甚么大宋的行伍儿郎!?在场的西军相公带的兵尽是我大宋军旅之菁华,也知其他州府不少军司国家费尽金钱却毫无实用,军中蠢虫贪财怕死,到临阵时节不知厮杀,倘若我等不敢当敌军锋芒而教夏贼行凶肆虐,只怕我等与那干怯懦馁弱的行伍败类也没甚分别。这便是我的心意,不知诸位相公心思如何?”

    萧唐话音方落,牛皋便抢先叫嚷起来到:“哥哥,说这许多作甚?小弟自汝州托哥哥福荫,与无数好汉倾心吐胆,如今又受诰命穿得锦袄子,休说是为朝廷为百姓,便是为哥哥粉骨碎身也不为多!”

    牛皋的言语也立刻得到了王进、李永奇、李孝忠等人的响应,而靖难军斌等将官虽然一时踌躇犹豫,可是心想自己半世蹉跎,此时若是再要退避怯懦只怕受尽白眼再也翻不得身,就算战死于此处也能争个死后留名,总比留个无用之身浑浑噩噩的过活更为痛快,是以也都硬着头皮附和起来。

    而西军将官之中,刘锜微微一笑,也说道:“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未将深以出身西军将门为傲,萧节帅与诸位将军既都愿为我大宋子民赴汤蹈刃,未将若是不肯死战,岂不是要教我西军蒙羞?”

    “我们兄弟二人,前番死战得脱,性命便已当做是捡回来的,多能杀些夏贼为国出力,就算折了性命也是赚了!既然刘经略如今伤重,我们哥俩只管听萧节帅号令便是。”

    一向以骁勇果敢而闻名的翟兴、翟进兄弟两个也十分痛快的表态说罢,而另一员刘法麾下的心腹将官朱定国略作思付,则向萧唐说道:“前番蒙萧节帅及时救援,才教刘经略与未将不至遭夏贼所害,如今既然要整点军马,在此抗拒夏贼大军救护熙河、泾原边关百姓,未将自然也愿随萧节帅死战到底。

    只是未将仍有一事要向萧节帅相求,刘经略乃是我西军中地位尊崇的宿将,如今却因伤重而时常晕厥难掌兵马。未将便是战死于此也不足惜,可是刘经略却绝对不能亡于此处,是以未将想请萧节帅调拨一百军健寻偏僻路径躲避过夏军围捕,好教刘经略能够返至府邸保全性命,未将留在此处与萧节帅一并死战,也能心安。”

    萧唐听朱定国所言也甚有道理,可是还未等他言语,却听衙廨门外有人长声叹道:“朱将军此言差矣,夏军察哥既然欲除我与萧节帅以免绝后患,若要吸引来夏国大军与我军周旋,又怎么少得了我这个香饵?”8)

901章 救难解危,火速驰援() 
    在场众将闻言立刻循声望去,就见刘法坐在一座担椅上被四名军健抬入了衙廨之中,在刘法的双腿上仍固定着厚厚的夹板,虽然他的面色显得有些苍白,可是较之前些时日的气色也已经好了许多。

    朱定国、翟兴、翟进等在西军中可算作刘法嫡系属下的将官立刻迎上前去,其中朱定国连忙说道:“刘经略,恁仍伤重,也须静心调养,又怎可轻动?”

    刘法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因我之过,多少西军子弟白白断送了性命。。。。。。我只是摔断了双腿,却仍留着一条命在,诸位愿意死战以保国安民,就算暂且能苟活于世,这教我又于心何安?”

    朱定国闻言大急,可是正待出言相劝,刘法却断然一挥手,说道:“我意已决,你们也不必再劝!何况眼下周围多有夏军骑众拦截,分兵舍着条性命来护我南逃未必济事。虽然军中儿郎视死如归,可是也不能教他们枉送了性命!”

    刘法领了多少年的兵,举手投足间也自有股威武森严的气概,听他斩钉截铁的说罢,朱定国也知自己不好再劝,便说道:“。。。。。。既恁的,未将誓死保护刘经略周全便是!”

    此时萧唐也离了衙廨正首的位置,前来向刘法这个军中宿将见礼,行动不便的刘法身子微微前倾,反向萧唐躬身抱拳道:“萧节帅,救命大恩尚未相谢,若不是萧节帅及时率兵来援,我这条性命只在咫尺便休。如今节帅欲为国安危死战,我便留下这具残躯与萧节帅并肩力战到底便了。”

    萧唐忙驱步上前,搀住刘法的双手,又说道:“刘经略,我等在此保国安民、同心戮力乃是势在必为,只是一时胜败不足论一世英雄,依晚辈之见,刘经略资兼文武,只是如今行动不便,日后留得有用之身也仍能进用于国。。。至于童贯那边,晚辈也自会吩咐心腹打通关系,为经略在朝中斡旋。。。。。。”

    刘法坦然一笑,他心想饶是能够活着回去,日后恐怕也要受构陷羞辱;就算战死于此,也算是捍守了自己身为军人的名节,便说道:“萧节帅为我刘法所做的已然够多了,如今国临戎敌,我奉诏命征之,这几十年来以身许国,虽不得勋名远扬,可也自问也是无愧于心。

    有柄臣擅权欲坑害于我,也终不能牵连萧节帅也遭权臣记恨,萧节帅也休要再劝。。。。。。何况就算我会被以败军丧师之罪栽陷,也并非是不得翻身的死罪,这罪责按例也牵连不到我刘氏子裔身上。犬子正彦荫授阁门祗候不久,只是浅见寡识,不似萧节帅恁般头角峥嵘。倘若我命合当绝于此处,只望萧节帅于战时提携犬子,我刘氏将门可后继有人,便是马革裹尸也能去得心安。。。。。。”

    萧唐闻言微微一滞,不过眼下他也只能隐下心中的想法不说,却听刘法岔过了话头,又说道:“今次察哥亲引夏兵倾力而来,能否力抗敌酋而救护数万百姓的性命,死生胜负,在此一战,萧节帅又打算如何部署?”

    萧唐略作寻思,说道:“察哥麾下兵马甚众,要开拨到此处还须要几日。距此处城寨以南八十里便是熙河路兰州治下,之间尚有不少处城寨县镇,也有夏军骑众四处烧杀肆虐。在我军在此抗拒察哥统领的大军之前,也须去救援那些来不及逃脱的大宋黎民。。。。。。”

    距离萧唐率部驻扎的军寨以西六十里的庄浪河东畔,与大宋熙河路兰州京玉关不远的一处城寨同样距北面夏国十二监军司之一的卓啰和南军司也不过数十里的路程。而以西、以北的几处军寨庄镇此处早已化作一片废墟,寨镇内外役兵民夫、男女老幼横尸无数,几无一个活人。此时沿熙河路与夏津邻近的宋国镇寨多有劫掠烧杀的夏军,到处血染沃野,一片狼籍,截止至此时已有被屠戮殆尽的去处已有七八处。

    而这座城寨现在的城门也被攻破,两面的城墙崩坍数处缺口,但见城中火光四起,寨内大街小巷上横行的也多是卓啰和南军司下辖的夏军兵。夏国军中的中流砥柱察哥宁令大败宋军中教夏人敬畏的名将刘法,并且集结数支精锐军队南下正要趁势南下一举歼灭犯边的宋军部队,意欲将其一网打尽,这些消息也早就传遍卓啰和南军司治下的数支部队,夏军士气大振,又受察哥发付的军令开始大举入侵宋军治下的军寨、庄镇,也较之以往更为嗜血与凶狠。

    城寨外侧,夏军骑兵在策马奔驰之际,齐刷刷的马刀举起来了,他们又踏直了马镫,向那些溃逃除了城寨,此时也早已失魂落魄到战意全无的宋国厢军、役夫疾冲而去,雪亮锋刃耀日生寒的马刀旋即便至,铁蹄践踏处,利刃左劈右砍,一时间这些宋军溃卒之中片片血雨纷飞!

    这些夏军骑兵正在屠杀着此处城寨的厢兵役夫,而城寨内也有大批的夏军步卒磨刀霍霍的冲向那些惊惧哭喊的布衣百姓,许多男丁的身躯不是无数枝利箭贯穿,便是被暴冲而来的步卒乱刃斩杀,许多奔走不及的女眷被扑倒在地,就连寨内老幼撞见那些早已杀红了眼的夏军士兵也都不能幸免于难。。。。。。

    而就在此时,在城寨外大肆屠戮宋国溃军的夏军骑众却忽听远处一阵马蹄声愈发清晰,一拨近千人上下的骑兵催马直朝着城寨的方向疾奔而来。

    夏军之中有一些眼尖的骑士刚觑清那拨骑众身上的衣甲,并且也瞧见那些疾冲而来的骑兵一齐策马引弓,他们尽皆色变,刚要喊话示警时,瓢泼也似的箭雨铺天盖地激射而来,登时有百来名骑兵遍体被数支箭簇贯穿,尽皆坠下马来!

    “这拨宋军是从哪杀出来的!?察哥宁令大军不日便至,这厮们倒也敢来讨死!”

    一个夏军骑将挥起手中兀自滴血的弯刀,他刚大声吼罢,却忽听“咻!”一声甚是凄厉的箭啸鸣响,一至雕翎狼牙箭激射而至,这个夏军骑将应声坠落下马,利箭自他的心窝直贯而入,锋利箭尖也从他后背透出,其速度之快、其势劲之猛,让那个夏军骑将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花荣右手一抖,又将一支利箭拈在了弦上,他一边策马向夏军骑众那边觑定目标,一边大声喊道:“留三百骑与我在此杀贼酋,其余人马冲进寨去,救援百姓护送到东面的寨垒去!”

902章 这才是替天行道!死战更待何时?() 
    除了花荣统领的这支劲骑,吴玠、翟兴、翟进、牛皋、李永奇等将官也皆受萧唐与刘法所命,率领轻骑马军前往驰援熙河路北面兰州、河州、新会州治下与夏国接壤的军寨镇县。察哥集结夏国西侧诸座监军司的兵马,是以卓啰和南军司目前下辖的兵马并不算甚多,虽然能攻打下边境守备相对空虚的军寨,可是在花荣所率领的劲骑突袭之下也仍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把守此处的厢军守兵眼见有救兵来援,也有零零散散的士兵鼓起了勇气垂死抵抗,可是更多缺乏战阵磨练的军夫被夏军凶悍的气势吓破了胆,只顾寻路径四处逃窜,可是却仍无法避免被夏军骑兵快马追上,在刀枪刺砍中血肉模糊的倒地毙命。

    一轮又一轮的冲杀中,城寨周围变得愈发血腥难闻,宋军前来驰援的骑兵此时也已有不少人坠落马下。毕竟夏军骑众若论骑术,底子都比宋军大多骑手要强得多,而且游牧善于弓马,是以双方在纵骑奔腾、且驰且射的鏖战中,却是夏军的弓马手稍稍占了上风。

    可是宋军这边,却还有个小李广花荣。

    纵骑驰骋间,花荣准确的预判着周围敌军骑众快速移动的路线,他这个小李广很早便追随着萧唐驰骋沙场,随着无数次真刀真枪的磨砺,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花荣在策马疾驰时,他在捕获影像,预判感知移动目标的落位上能够体现出来的动态视力也愈发敏锐起来。为了能利用自己的弓箭绝学尽可能的射杀敌军,现在的花荣背负着齐攒箭簇的狮子壶,腰间左右挎着开口斜倾、箭羽斜着向上朝后的反向箭囊,甚至连马鞍后横驮着两个挤压式的箭筒,连人带马携着一百数十余枝箭簇,并且只顾朝着敌军中看似将官的人物射去。

    有一支利箭骤然射出,掠过距离花荣百步开外刚将身子俯在马背上的骑士,却扎进了那人身后夏军骑将的胸腔,锋利的箭簇扎进心窝,那夏军发出声凄厉的嚎叫,旋即从马背上栽落下来,身后的骑兵潮水也似的本来,收势不及的从他身上践踏而过,那夏军骑将很快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