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能精诚合作,倘若暂时能缓解女真灭亡国家的势头之际,焉知耶律大石不会心存前门据虎、后门进狼的想法,而转过头来暗中筹谋对付萧唐麾下于辽国占据扩张的诸路兵马?

    与那等极具心机智谋的人打交道,彼此面上合作,暗地里却少不得各怀心思、斗智斗勇,否则早晚也必然要被对方算计。可是与耶律国珍、耶律国宝一番言谈下来,萧嘉穗便能看出他们两个心直嘴快,没甚心机城府,毫不掩饰的表露出自己迫切的想法。连同阿里奇、琼妖纳延、曲利出清、乌利可安等辽军将官也都是打惯了仗的行伍莽夫,要玩心眼又怎及得过萧唐麾下觑察人情时洞若观火、心思精细的一众谋士?

    这两个辽朝皇侄粗疏直莽,要洞悉他们心思不难,自也易于管控。。。。。。萧嘉穗正思付时,耶律国珍恰好也正印证了他心中的想法。萧嘉穗但见那辽国皇族子裔狠狠一咬牙,笃定了心思,竟然向自己纳拜下去,又恭声说道:“萧头领,我兄弟一时言语失当,冲撞了萧任侠与诸位义士,还望海涵则个。。。我等如何不知大辽日暮途穷,实难挡金狗侵吞我朝疆土之势?本来只打算与军中最后的好儿郎一起为国殉难,也是心甘情愿,可是想到我契丹族民反倒要为女直贱种世代奴役,虽死又怎得瞑目?萧任侠与足下若真另有方略讨伐金狗,我等又如何不肯依从?

    国难面前,我等死不足惜,只是愧对我大辽耶律先人,自然也不能强求诸位义士不计得失凶险而与我辽国休戚与共。只是如今在下却还有个不情之请,只得腆颜恳请诸位义士襄助。倘若依得,萧任侠大计方略,必当洗耳恭听,若能教我契丹族裔不至世代反受金狗欺压统治,我等自当暂时留取有用之身,虽赴汤蹈火,也肯听从萧任侠驱策,好歹也要雪我等亡国之恨!”

    萧嘉穗一听登时起了心思,他立刻上前扶起也与他兄长一并纳拜的耶律国珍、耶律国宝兄弟两个,问道:“两位所指的不情之请又是甚么?但说无妨。”

    待听得耶律国珍遂又将自己所求原原本本道了个分明之后,萧嘉穗眉头微微蹙起,他也不禁喃喃说道:“虽然我等奉哥哥将令走水路潜至南京道暗中勾当,可若仍要出手,必要闹出甚大动静。。。要我等弟兄看觑声息注意那边局势自是不难,此事却也是非同小可,看来也须速发文书报与我家哥哥晓得,由他定夺,遮莫也须他另率部曲,亲自前来走一遭了。。。。。。”

    

1416章 贺副统军,天寿公主() 
原来耶律国珍向萧嘉穗等人说及:金军自南下出了居庸关后,辽朝群臣自知燕京再已守不得,只得弃城逃离的过程中却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全因本来是如今的辽朝堪堪能支撑住局面的人物,但耶律大石、萧干并为于宋军侵犯燕京时力挽狂澜的辽军两大支柱从同仇敌忾的关系竟转变为截然对立。

    耶律大石自认为正因辽朝沦亡在即,国家更不可一日无主,所以力主护送萧普贤女去投奔被燕京辽臣名义上废黜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继续为国竭力,以抗金军。法理上继位的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既然仍追随在他父亲耶律延禧身旁,也自当辅佐新君尽力维持辽国苟延残喘的局面。

    然而与辽朝共患难一直到了如今这步局面的萧干,终于不愿继续随着辽国沉沦下去,本来他这个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北院枢密事的辽军要臣殚精竭虑、苦苦挣扎为大辽尽忠,可如今看来,萧干也是算准了耶律延禧同样也绝不会原谅他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他也做不到像耶律大石那样义无反顾的仍去试图维持大辽的法理正统,而致使自己有遭问罪处事的危险。恐怕按萧干想来:这个国家本来就保不住了,我兀自试图为它续命,到了现在遮莫还要任由着一个昏君缴我的兵、要我的命,这又凭甚么?

    所以萧干率领麾下奚人出身的辽军将士与耶律大石分道扬镳,反而径直往箭笴山一带的奚族聚集地(后世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附近),临行之前燕京城内就也有风声传开,萧干也已生出打算脱离辽朝自立的心思。倘若如此,本来被契丹民族同化甚多,这几百年下来与辽朝国族向来休戚与共的奚人诸部,如今也要与辽国各走各路,只是如今这般形势之下,无论那条路恐怕都不好走。

    其他留守燕京的大多耶律皇族、辽朝群臣,其实大多都倾向于萧干的主见。耶律延禧倘若还安稳的坐在王位上,就算他是一个荒淫无道、穷奢极欲的王八蛋,朝内臣子当然也不便指摘抨击说他的不是,可是当时另立新君耶律淳的事都干出来了,谁还肯巴巴的回去侍奉耶律延禧继续败光大辽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家底?

    何况那时耶律延禧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本无意篡位,可是却得意图罢黜天祚帝的臣子拥立,便被他父亲缢杀而死。虎毒不食子,而燕京城内耶律宗族子弟也都曾支持另立耶律淳取代耶律延禧为帝,如今还去投奔那个被罢黜帝位的国主?届时恐怕金军杀到头上之前,他们这些国族有许多便已保不住性命了。

    耶律国珍、耶律国宝的情况便是如此,可是以他们的身份却又不能,也不愿随着萧干出走,所以逃窜的方向也只能与耶律大石一般试图向西面,好歹辽朝西京道地势广袤,北面又有倒塌岭节度使司(治所倒塌岭,后世内蒙古阴山大青山一带),逃往茫茫漠北,就算不与耶律延禧合流,如今苟延残喘,也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

    当然也有许多燕京辽臣选择了倒戈降金,聚集在辽朝南京道燕京一隅的政权彻底崩塌分化,而本来往西北面试图逃离的辽军残部也被悍然入关的金军兵马、治下各部乃是大批辽国降军追杀撵上,不得已调转方向,几阵厮杀下来被彻底打散。耶律国珍、耶律国宝一路且战且逃,慌不择路,终于在奔逃至青石峪地界却被围困于此,这才撞见了忽然杀出的萧唐麾下诸路兵马。

    而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于奔逃路上亦有辽军远拦子马探觑其它被杀溃的辽军余部行踪,最后所探得的消息则是由南京道辽军副统军贺重宝率领的余部一路上也是狼狈奔逃,大概是往东面临海平州滦地的方向奔逃而去。贺重宝所部辽军能不能救得这还须另说,可是耶律国珍、耶律国宝恳请萧嘉穗出兵襄助,却是为了探觑当时贺重宝所护卫的耶律淳之女,辽朝天寿公主耶律答里孛,以及耶律延禧之女,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等辽朝宗室子女的行踪下落。

    就算如今辽朝沦亡恐怕已是不可避免,可是耶律国珍、耶律国宝一想到自己的族亲姊妹落到彼此有深仇大恨的女直人手里。。。。。。当然也是心急如焚。自己的宗亲族人能救出多少便算多少,然而眼下自身却是难保,除了苦苦哀求萧嘉穗与萧唐麾下诸路马步军伸出援手,的确也再没有任何指望。

    萧嘉穗听耶律国珍说罢一时间却有些迟疑,如今这些辽朝耶律国族的处境虽然凄惨,可是如今于南京道地域暗中行事,最为重要的则是算计己方的利益得失。萧嘉穗明白自家哥哥此番委以他重任,也是信任他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最为有效的判断。现在己方兵马不便在南京道地道搜寻搭救辽军残部,却也不便大肆声张。倘若再去插手救援护卫耶律答里孛、耶律余里衍的贺重宝所部辽军,动静也难免会闹得忒过大了些,容易教己方兵马也陷入险境之中。

    但答应耶律国珍、耶律国宝的恳请出兵救援也有莫大的益处,可以教收拢来的这些辽军残部在抗金阶段死心塌地的听从自家哥哥号令,否则倘若只图保存己方的实力,这些心怀亡国之恨的辽朝将士,又怎会信任萧唐这一伙外来的势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萧嘉穗自知将要做出的决定事关重大,是以当即在拿言语安抚住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兄弟的同时,也准备集结兵马前往距离此间不远的平州地界打探声息,同时又立刻吩咐麾下体己亲信向水泊梁山发飞鸽文书,向萧唐报晓抵达南京道后的经历,是否再调遣兵马前来会师大弄,自也需要他那个领头共主拍板钉钉。

    当萧嘉穗这边指挥马步军诸部收拢辽军残部,又开始东北面的平州地界转移时,携至此处的信鸽也已冲天而起,不受地形限制的于天空飞行,朝着自己本来豢养住的水泊梁山被的鸽寮翱翔而去。然而与此同时,梁山泊中却有几桩喜事,寨内上下张灯结彩,也正要大肆庆贺。。。。。。

1417章 兄弟的大事,喜上加喜() 
水泊梁山正北面的旱寨之内四处摆放香花灯烛,门前窗上都张贴着大大的“囍”字,有叶清、乐和、曹正、侯健、郑天寿、杜兴等人前后张罗,寨内寨外许多头目各按其责忙前忙后,喜气盎然,已端的热闹。

    在旱寨中一处大院里面,依着照壁搭着一个披红挂彩的棚子,在棚前亦铺下了许多张座头。虽然喜宴尚未开始,暂时无事闲暇的寨中头领便三三两两,就坐入了席位。今日婚宴也并没有完全按照俗规常例,寨内多是粗豪惯了的草莽豪杰,趁着寨内的兄弟不但要做庆贺,也正可趁机扎堆吃酒,借着热闹劲肆意快活,也使得寨内这场婚事,如今看来倒更似是赶庙会过大节一般。。。。。。

    焦挺与任原这两个善扑跤的莽汉便是如此,宋朝时节于欢庆宴贺时常有扑跤手比试助兴的风俗,甚至还请女相扑手扑跤比拼,谓之女飚,焦挺、任原这两个平素便时常扑跤比试的汉子今日几碗黄汤下肚,也大咧咧的上了棚子,相互又使出擒摔相扑的手段,倒也引得已入席的一众兄弟频频叫好喝彩。

    席间也只有小霸王周通一脸苦相,正拉着向来与他最是亲近的李忠哥哥不知在说些甚么,只是越聊神情瞧着却越是悲催,又是几碗美酒下肚之后,周通便已瘫在了桌案上,还没等席宴开始,便已是吃醉了。

    终于等到婚宴开始,铁叫子乐和使出了自己的手段,喜庆的唢呐声顿时在旱寨之中飘荡起来。随之又是一阵喜庆的烟花爆竹声起,身着绛红喜袍的新郎官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竟是杨志脸上挂着几分局促之色,于在场起哄调笑的一众兄弟面前却仍要摆出付气定神闲的模样,时不时的在四周抱拳打拱施礼,只是笑起来仍显得有些不自然。

    身披凤冠霞帔的新娘终于被寨中女眷搀着走将出来,虽然新娘的头上盖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而觑不清她的相貌与神色,可是从举手投足的动作也能看出她略显紧张忸怩。

    至于萧唐,现在却被一众兄弟极力说请坐在了主位上,并与林冲、燕青、石秀等一干兄弟正向庞万春连声道喜,祝贺他家的妹子配上了一个好郎君。

    至于原本庞万春看重,想与之攀亲做成自己妹婿的花荣,却是与自己的妻室崔氏,还有妹夫许贯忠、妹子花小妹一并向庞万春连同雷炯、计稷等兄弟道贺,也并不是他再纳得庞万春的妹子庞秋霞过门。

    于官场、绿林追随萧唐勾当了许多年,杨志现在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先前苦盼着于军中苦熬混个出身,后来又只得落草栖身于绿林,也一直都是孑然一身的单身汉。而寨中其它马军正将诸如林冲、花荣、史进、秦明、关胜。。。。。。等许多兄弟早已婚配成家,杨志也并非是在绿林中自在快活惯了的绿林草莽出身,何况杨家将门传到了这一代本来就是人丁不旺,自也有兄弟帮杨志留意合适成家迎娶的佳偶。而说及几处山寨之内尚未成婚的头领家中女眷,最先能想到的自然便是庞万春的妹子庞秋霞。

    至于庞万春这边,眼见花荣与崔氏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好歹都是有些心气的汉子,自然也不能再打算死乞白赖的请说花荣纳妾而委屈了自己的妹子。小李广与小庞万春到底还是没能够结成姻亲,后来倒也是花荣以及与杨志关系更为深厚的林冲、索超等人说动,庞万春也清楚杨志同样是箭术出众的军中骁将,而且又是杨家将门后裔,若能攀上这门亲事不但庞家面上有光,对方当然也配得上自己的妹子。

    做兄长的既然点头答应,杨志自与庞秋霞在梁山泊内又相处了一段时日。他这个性情固执谨慎,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的威武军汉固然是不及花荣那般英俊倜傥,可是长年投军养成的那股军人气质倒也教庞秋霞看着入眼。虽没甚么轰轰烈烈的一见倾心,细水长流也生情愫,正合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待择选得黄道吉日正式成婚之后,他们两个人到底还是走到了一处。

    不光是多年以来所谋的大业,自家兄弟的终身大事能帮衬的自然也要解决了。。。萧唐自也是乐得热闹,趁庆贺婚事的机缘与众兄弟齐聚欢饮。至于寨内尚有燕青、孙安、唐斌等众多尚未成家或是眼下根本还不打算成家的兄弟,而林冲与他妻室张氏这些时日又常向以往自家的使女锦儿苦口婆心的劝说些甚么,可那小妮子却是一反常态的犯了拧劲,无论林冲、张氏提及了谁就是不依等事宜。。。。。。萧唐目前还是不得而知。

    因为这些时日也是喜上加喜,萧唐后宅也有天大的好事并至,也教他暂时无暇他顾。

    天色渐暗,酒宴中杯筹交错,也前来赴宴庆贺的萧唐宅中女眷准备起身回去歇息,其中唐芃秀、高展绫二女竟也是大腹便便,也需身旁姐妹搀扶行走。自从群雄会集于水泊梁山,一众家眷也被接引入寨,时至今日,唐芃秀与高展绫也已怀身孕,遮莫再过一两个月的光景瓜熟蒂落,便要临盆。

    又有两个子女即将诞生,萧唐当然不能置若罔闻,何况女儿家心思敏感,就算平常对唐、高两个妻室不曾冷落,在这个时候自也更不能对疏忽怠慢。而且唐芃秀、高展绫这一有身孕,后宅其他伴偶再觑向萧唐的眼神也都不对了,是以近期一段时日内每逢月黑风高之夜,比起以往萧唐也是更加努力、更加卖力。。。。。。

    直到席宴间新娘拜堂之后送入洞房,杨志款待来贺的兄弟吃酒也吃得面目通红时,亦有好事的草莽头领高声调侃说道:“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直教杨志的脸不禁又似涨红了几分,当即故意作色笑骂起来。

    萧唐也是哈哈一笑,本来也正要离去往宛子城中正厅东房的后宅那边行去时,却正觑见翟兴与他们几个先前奉他旨意下山勾当的兄弟也返至水泊梁山,行至寨中来向他复命。

    “这一路弟兄们劳苦,除了萧嘉穗那边带挈至辽地南京道勾当的一众兄弟,本来以为你们于路上来回也仍须耽搁些时日,如今却是赶得巧,正好是杨志与庞万春两位兄弟亲上加亲的大好喜日。虽然之前于寨内我等也做宴道贺过了,可是如今倒也没误了良辰吉时庆贺,几位兄弟来得及时,也正可再与杨志兄弟吃上几杯喜酒。”

    萧唐说着,随即又问道:“人可是寻到了?而没出甚么差池?”

    “既然没误了杨志兄弟大喜之日,自当与他再吃上几杯道贺。”

    翟兴也笑说回罢,随即又向萧唐报说道:“不但人寻到了,而且说明来意后他也是喜出望外,就算是带挈到绿林山寨,也没半点不情不愿,当即便肯随我等至水泊梁山来,并未节外生枝。人却是按着刘经略先前的吩咐,在抵至金沙滩之后,便教我兄弟引去与他相会了,不知萧任侠恁打算何时与他厮见?”

    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1418章 虎父犬子,蠢猪有蠢猪的大用() 
梁山后山几处山峰参差错落,当中清幽恬静的去处间修葺着一间幽宅雅居,格局雕栏画栋、古色生香,也正是萧唐安顿刘法盘住的所在。

    平素寨中多是禁军官将出身的头领,尤其是翟兴、翟进这对嫡系老部下时常前来探访之外,萧唐若得闲暇,也会前来与刘法畅谈些古今兵事、行军心得等。

    然而今番萧唐与翟兴前来又拜会刘法时,于他身旁立刻有个刚刚抵达山寨不久的青壮汉子听闻来访的便是绿林数山共主萧任侠,立刻上前推金山、倒玉柱的纳拜了下去,并恭声说道:“本来以为家父遭朝中合当千刀万剐的奸佞构害,在下虽恨入骨髓,只是却无力报雠。亦曾久闻得萧节帅。。。萧任侠大名,讨伐夏狗时于边庭便曾救家父于厄难之中,原以为童贯那奸厮阉狗作歹,诬陷栽赃害得家父迭配至沙门岛,在下虽亦曾苦向老、小经略相公求询,却也不得声息。。。。。。原来家父又是为萧任侠所救,恁般大恩,虽做牛做马,又如何能够报得!?”

    这汉子虽然话说得诚恳,萧唐也只是完全因为应刘法所求,差遣寨中心腹头目三不五时的前往关西探觑其家人处境,如今也正是时候一并接引上山。虽是力所能及之事,可是萧唐对这人心中却并不待见,甚至说可能还要多提防些。

    因为这个汉子正是刘法之子,于正史中发动苗刘兵变,而后却被南宋高宗赵构寸磔处死的刘正彦。

    原来正史之中刘法身死过后,刘正彦在西军诸部之中便很不受待见,倒是被时任御营都统制,那个萧唐心中多少也瞧甚不起的王渊收录,好歹也是西军出身的王渊倒是敬服刘法的赫赫威名,当时正史的处境又是面对金军畏惧疲软的童贯终于倒台,南北宋交迭前后王渊又攀上了南渡康王赵构的权势,这才得以将刘正彦举荐于朝,又得擢升受赏。

    但如今的情况对于朝廷而言,刘法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童贯又在西军之中手握权柄,对待刘法子裔自也要压制的教他们在军中无法出头。刘正彦反被剥除了阁门祗候等受福荫的官阶,在西军中不得升用不说,稍有把柄只怕还要罢职论罪。刘法自知家小留于原籍早晚仍有祸患,只得再度拜托萧唐接引刘正彦等家眷投往他也是不得已而安居在此的水泊梁山,再从长计议。

    刘法的面子萧唐当然要给,可是他这个坑爹的儿子。。。。。。发动苗刘兵变的主使刘正彦、苗履这两个说他们没有政治远见都是轻的,按萧唐看来,就是一对奇蠢无比的浑人夯货。

    发动兵变逼迫皇帝禅位给三岁的皇太子,他们二人就能够控扼住宋廷

    而独揽兵权?这两个货还当真是把自己当成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了。除了几支被他们撺掇着兵变的部曲在外并无根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