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国家大节,虽陷于金虏之中依然宁死不屈,不惜殒身以全名节,对这等为国捐躯的忠烈臣子我也素来敬佩。金军草草收拾的令尊遗骸,我自会发付人手合造内棺外椁好生收敛,绝不会有丝毫怠慢。”

    张伯奋与他二弟张仲熊时常把对于梁山贼人的仇视与鄙夷挂在嘴边不同,但虽然他为人更为稳重内敛,一直以来对于背反朝廷的反贼萧唐与由他啸聚的诸路反军也都心怀排斥与敌意。而且就算是萧唐因救还二帝,又暂时稳住了大宋江山险些轰然崩塌的垂危局势,而早被宽胥过往逆反大罪还得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是张伯奋还清楚得记得与张叔夜最后一次谈及萧唐时,还曾听自己的父亲曾叹言说道萧唐当初啸聚反宋,而后却又抗金扶宋,细细想来也未尝不能体谅他的意图,但此子于朝廷官家并无忠心可言,而我等食朝廷俸禄,自然忠君之事,倘若有朝一日金虏祸患消除,也未尝不会再要与萧唐成为敌手。。。。。。。

    可是如今却听那自己父亲当初为朝廷殚精竭虑要铲除的反军首领如此说道,张伯奋心中直感五味杂陈,他惨然一笑,又朝着萧唐恭敬施礼,说道:“承蒙萧帅体谅家父尽忠殉国,又能得恁襄助收敛家父遗骸,恁般泼天大恩,未将没齿不忘!”

    萧唐微微颔首,顿了一顿,又道:“与完颜兀术所部金寇大战之前,我也曾听闻过口风,说令弟已归顺投降外寇。。。而杀得金军大败,待我鞠问过些擒获的俘虏时,也印证得此事所言非虚。。。。。。”

    张伯奋见说,脸上痛心疾首之色更是溢于言表,他重重的点了点头,又狠声说道:“可恨我那兄弟,倒做了家门不肖子孙!此事也的确不假,待那畜生投顺金贼后,也曾作好作歹劝说游说未将也屈从外寇,三番两次,也尽被我厉斥痛骂回去。

    遮莫倒也是因为那畜生投顺金人之故,我本宁死不降,至今到仍留得条残命。。。。。。可是家父为国尽忠自尽,杀身成仁,尸骨未寒时,未将却万没料到那厮竟做下恁般辱没家门,投敌卖国的歹行!!!”

    张伯奋与张仲熊两个,与他们父亲张叔夜也是那部鼓吹永清万年,而捏造南北宋时节史实的谄媚奴才书当中荡平水泊梁山的急先锋。然而按正史所载他们父子三人都曾于金军南下侵宋时招聚勤王兵马星夜兼程赴京力抗金军。只是到了汴京陷落,国家沦亡的为难关头,也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秉性的时候,随着张叔夜自尽殉国,张伯奋就此也在史料中再没出现过,也极有可能因抗金兵败阵亡或是随他父亲自杀殉国,而张仲熊的名头却在伪齐政权被废除后,与其他投金宋臣于金朝担任官职,历任光禄寺丞等职事也在很多史料中有过记载,几乎也可以断定那厮当初虽曾随父兄领兵抗金,但后来到底还是金国,而做了失节宋奸。。。如今经核实与张伯奋亲口所言,也已能断定张伯奋、张仲熊兄弟二人经史载推敲的抉择果然不假。。。。。。

    萧唐心中正思付时,又听张伯奋咬牙嘶声说道:“未将如今唯所愿者,一是能安葬家父遗骸,举哀祭祀,随后便是舍却我这条残命,也要驱杀金虏外寇,匡扶社稷山河,而教家父九泉之下得以瞑目;二是能再寻见那投奔外虏的不肖子孙,亲手清理门户,而教我家父与祖上先人不至因那畜生而受玷污蒙羞!”

    。

1620章 杀你留你,都有道理() 
听张伯奋表态说罢,萧唐略作踌躇,随即又道:“只是如今令尊统御的禁军部众已为金军杀溃,张将军虽然有心报雠,但毕竟独力难支。。。虽杀溃侵入京东路的金军外寇,可毕竟还有那国贼刘豫也聚拢得不少军马,张将军既矢志继承令尊遗志驱逐鞑虏,待我大军休整过后,可又愿暂且随我部行事?”

    “萧帅恩德,末将感遇忘身,但求装殓得家父遗骸,由我扶送归乡安葬。。。至于我又是否愿归从义军一并北讨鞑虏与投金宋奸一事。。。萧任侠,恁体恤家父,对末将有大恩,是以此时我也当与恁倾心吐胆。只除张仲熊那玷污家门的畜生,我张家先人,多是为朝廷不惜性命以全名节的忠烈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末将也必然要向萧帅说得明白。

    如今我等得以戮力同心,也全因金虏外寇觊觎华夏山河,萧帅坦荡仁义,体念为国忠义臣子,但末将对朝廷忠心仍不会有半分动摇,若是因感激萧帅恩义而屈从投效,怕只怕日后倒要落得两相为难。。。。。。”

    张伯奋坦然说罢,又不禁喟然一叹。如今自己的父亲张叔夜兵败不屈,自尽明志,而兄弟张仲熊反做了投奔金人的叛逆奸厮。至于张氏一门其他叔伯辈的朝中官员当中:父亲张叔夜的从弟,自己的族叔张克公当年虽也是敢在汴京朝廷弹劾奸相蔡京的刚直朝臣,可是于政和七年已然染疾逝世;而另一个族叔张克戬,先是于国难之际临危受命被封为河东路汾州知府,整顿兵马全力抗敌,虽然也得朝中要臣李纲器重,但是却因来往调度军资时遭受金军伏击,也已自戕殉国(正史中河东路太原府沦陷,张克戬拼死守卫汾州,却是遭受金军名将完颜娄室的合围打击,后金军攻破城池,张克戬则率领众人与金兵巷战。眼见大势已去,在身着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之后自尽明志)。。。。。。而前番兵败致使济州等地接连失守,尚不知朝廷还将如何处置。张伯奋念及至此,一时间也不禁感到凄怆惶然。

    饶是如此,张伯奋神情一整,又朝着萧唐恭敬见礼道:“收敛家父遗憾之事,自须劳烦萧帅体谅垂怜,只恨前番力战不敌,败于金虏之手,败军丧师而累害州府失守罪责,末将也须亲自前去等候朝廷发落。以戴罪之身,期盼得朝廷再度录用,可有一事我自可向萧帅言明,以后末将的死仇敌人,只会是犯我江山社稷的鞑虏外寇,与那干投从金贼的卖国奸厮,也绝不会再是萧帅招聚的各路曾背反朝廷的绿林好汉。。。。。。”

    随后张伯奋便又向萧唐请说告退,虽然仍甚是虚弱,可是他仍然尽量挺起身板,似乎依然不想在萧唐乃至在场一众义军头领面前显露出颓弱之色。只是在萧唐与一众弟兄瞧来,张伯奋的身影仍显得格外的孤单寂寥。

    对于这个追随他父亲至济州统御禁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屯兵在水泊梁山的眼皮底下对己方啸聚兵马构成威胁的官门子弟,虽然仍死忠于朝廷,但眼见张伯奋不矜不伐,惨然退去的模样,在场一众头领当中大多人也很难再对他抱有甚么敌意;然而另有一个与萧唐所部义军也曾做过对头的人物,以往更是与许多投从的萧唐的头领关系匪浅的昔日绿林豪强如今主动前来投顺,比起对于张伯奋的态度,大多头领待他却甚不待见,甚至萧唐以下不少头领当中,也会有些人已起了杀心。

    因为打扫战场,收敛阵亡将士遗骸,并将缴获一应粮秣、军械、财物尽行装束,所俘虏的金军败兵也尽数收押,略作整顿过后,萧唐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再度启程,先是班师开拨至如今也已被趁势收复的济州治所巨野城。待占据府衙的晁盖、公孙胜、许贯忠等头领悉数出城来迎时,自然而然的,又得晁盖引荐陈述因由,萧唐便再一次得遇见昔日也曾做为梁山寨主,却受朝廷招安而与萧唐统领的义军曾兵戎相见的宋江。。。。。。

    济州治所府衙厅堂之内,虽然周围有无数双眼神不善的目光投射过来,然而宋江低眉顺眼,纳拜匍匐于厅堂正中,显然已是把姿态放低到了极处;而一旁的李逵显然抵死也不肯向宋江那般俯首帖耳,他那张黑黝黝的脸上仍满是不服不忿,胡乱朝着萧唐这边施了一礼,旋即一对怪眼便来回睥睨,只顾往周围冷眼乜来的头领回瞪过去,似乎也是因宋江先前严词约束过,那黑厮倒也没大嘴一咧咧再放出甚么浑话了;至于杜壆则四平八稳的朝萧唐剪拂纳拜,举手投足间恭敬诚意瞧来倒也丝毫不似作伪。

    而萧唐端坐在正首,他眉头微蹙,一时沉吟不语。而如今虽然自己只要一开口,也将会立刻判定宋江的命运,但实则萧唐心中也不禁犯起了嘀咕:宋江啊宋江,你倒与我玩这一手,杀你、留你、放你。。。。。。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我又须当如何处置?

    此时坐在侧首的花荣忽然长身而起,他面色感慨的乜了宋江一眼,笃定心思,又立刻转身向萧唐谏说道:“哥哥,虽然宋江兄长。。。宋公明执迷要受朝廷招安,也曾与我等弟兄动过刀兵,可是往日我等众兄弟啸聚做造反勾当,与各部禁军也都有厮杀,如今既与官兵同仇敌忾共御外辱,既然宋公明也不愿瞧女真鞑子祸乱我中原山河,他既来投从一并抗虏,哥哥自是胸襟坦荡之人,却如何又不能容得他?”

    萧唐见说不禁暗叹一声,心中思付道:花荣兄弟义气深重,不惜为了结义情分不但官身可以抛却,甚至性命也可以不顾,只是他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宋江那厮皆会如此看待。。。就算当日反做成对手时花荣曾与宋江言明划清了干系,但果然在这等要紧时候,他还是会挺身而出要力保住宋江。

    然而花荣方自说罢,厅堂之内忽然又有人沉声说道:“当初我等随从晁天王感念宋江恩情,不顾凶险奔赴江州搭救他返至梁山推举他坐了第二把交椅,可后事却又如何?这厮面上广交绿林中人,江湖好汉抬举他唤他做及时雨,可宋江喧宾夺主也曾坐得梁山寨主之位,却执意受朝廷招安,而不惜做权奸爪牙反来构害当初还有结义情谊的兄弟!他只顾做朝廷奴才,颠倒着嫌绿林中的身份污了名声,当初是我刘唐瞎了眼,倒还曾唤这厮一声哥哥!

    俺是个粗人,却知义气兄弟自当坦诚相待,寻常奸厮宵小倒还罢了,可如今想来,便是宋江这等嘴上义气深重,背地里却市恩贾义而只顾谋他功名的小人最是可恨!这厮做下背义负信的勾当,按道上规矩,就此杀了,也不为过,倘若萧唐哥哥真收容这厮,以这宋江的心机,又焉知这厮不会暗做手脚?”

1621章 你不算我的人,做你该做的事() 
对于把绿林义气看得最重,同时又与晁盖最为亲近的赤发鬼刘唐而言,当初他见宋江在水泊梁山中出现隐隐压过晁盖的势头,心里本来便早有怨气,但是当时的挺晁派系势单力薄,刘唐又碍于聚义情谊不愿公开撕破脸。但既已随晁盖哥哥同宋江分道扬镳,而宋江那厮受朝廷指使前来攻打过水泊梁山,这也彻底犯了刘唐心中忌讳,是以现在便是教他按江湖规矩立刻对宋江下手,刘唐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然而刘唐方自说罢,这边花荣面色焦急、那边李逵瞪眼发作,各自正要言语时,却是晁盖长叹一声,说道:“宋江自投上梁山以来,也一直主张受朝廷招安,这倒也不算有意欺瞒诳我。而的确他千不该、万不该。。。反受朝廷奸邪与旧日江湖中相识甚是聚义的兄弟大动兵戈,举事反教亲者所痛,而使仇者所快。。。。。。只是花荣贤弟说的也是,如今抗金大事要紧,我等兄弟既然能体恤向来与梁山做对的张叔夜为国效死尽忠的义举,又能厚待那张伯奋,对为何不能也宽胥宋江?当然,一切也须当萧任侠全权定夺才是。”

    萧唐明白晁盖再是义气深重,他却是当初曾聚拢得不少绿林草莽为他所用的道上枭雄,也并非是甚么心慈手软的老好人,然而他对待自家兄弟到底仍是顾全仁义为重。宋江虽然反过头来攻打梁山,但晁盖也知宋江既受招安,受形势相逼而迫不得已,当初虽曾迫使他愤而离开山寨,但晁盖也知宋江算是一直以潜移默化的温和方式逼迫自己应允招安一事,而并没有以最极端的方式把事做绝。所以此时此刻,顾念义气的晁盖也仍愿意拉宋江一把。

    萧唐一时默然,眼前三人当中,自己唯有一个毫不迟疑便要将其招拢过来的,当然是原著里面本来应该是四大寇中王庆手下马军第一猛将,如今倒成了宋江最为仰仗的首席猛将杜铁矟杜壆。毕竟论武勇,在原著里杜壆与卢俊义这等马战绝顶好手你来我往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而且原文当中明表杜壆使得那条蛇矛神出鬼没,孙安见卢俊义不能取胜,遂挥剑拍马前去助战。杜壆是在卢俊义、孙安这两员顶尖武将孙安联手合力的攻势下被杀死,也足见其一身教人叹为观止的高强武艺。

    更为要紧的是,虽然只从水浒原著中的描述根本无从得知杜壆此人的为人秉性,但是如今看来,自从他投从宋江之后一直以义气为重,无论顺境逆境几乎也都是不离不弃。如果能与杜壆推心置腹,萧唐也相信这个踏实坦诚的义气好汉会赤诚相待的助自己成就大业。

    至于黑旋风李逵,他的确是擅长乱阵绞杀且悍不畏死的步军猛人,但是于冲锋陷阵这黑旋风也并非是甚么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且这黑厮虽然浑愣性直藏不住甚心事,倘若再犯下任何滥杀恶行,不留情面只管一刀杀了便是。可萧唐同样也很清楚,或许这也算是李逵值得称道的长处,但既然已经认了宋江为哥哥,这一生一世,也只会跟从他一个,旁人也几无可能教这倔驴顺服转性。

    而宋江于此时务必要和杜壆、李逵同来,无疑是要把自己与他们二人捆绑到一处。

    萧唐相信宋江是真心实意想要在这难以自保的世道中,好生照料看护自己兄弟宋清的遗孀遗子,也相信他矢志抗金御虏,也不惜献身殒命的心思真真实实不带半点假。但是这厮历经过遭朝廷利用是否豁然顿悟,这还尚未可知。就算现在杀他,仍然难免会教花荣、晁盖乃至杜壆等人寒心,可萧唐也决计不会将这个不确定因素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成为日后亦有可能为害的一个隐患。。。。。。

    又经过一把直要教人窒息的沉默过后,萧唐缓缓开口,沉声说道:“金虏猖獗、祸乱中原,奋起聚合诸地义勇抗击外辱的壮士,又何止是我萧唐与一众兄弟?既然你宋江也肯为抗金大事尽一份力,也曾率众前至梁山水畔共讨金贼。。。。。。过去的账,我不会再与你算,能招聚些兵马,若也肯愿与我部义军协同行事时,每逢战事但有吉凶,我也会发付兵马递相救应。”

    伏在地上的宋江闻言顿时面露喜色,又连忙抬起头来称恩道谢的说道:“宋某当时执迷,全念把还个清白身份,的确坏了江湖道义,薅犯萧任侠罪咎深重,当初虽效死不愿负朝廷,但连同一众兄弟性命,终究仍掌控于奸邪权佞手中。。。黯然归隐后时逢金虏侵害,无处逃避、苟延微命,思前想后、所犯罪恶,却是万死难逃。今蒙萧任侠宽恤情分,实乃宋江再生之幸!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然而萧唐把手一挥,立刻打断了宋江,又沉声说道:“宋江,你也不必再与我说似是当初受朝廷招安时的那般效忠言语。也须听得明白:你并不算是我等众兄弟聚义招拢的兵马头领,也不会是受元帅府署招募的职事身份。河北义军都总管宗泽宗相公亦曾招拢得杨进、王善、丁进等绿林兵马协同抗金,我待你也是这般。

    然而你若肯听候我等调遣行事,我也必然会担保你弟妹子侄周全安康。除杜壆壮士,我有意相请来谋定兵事,另有安排。无论名义事实,我可把你当做一路友军看待,但须受我节制,如若不依,亦或与朝廷招讨臣子做甚手脚时,递相救应之事也就此便罢!明人不说暗话,比起用人不疑,虽是提防,我又为何对你做如此安排,想必你自也明白,如此可又依得?”

    萧唐如此安排,不但彻底将宋江隔绝出自己做指挥谋划部署的团体之外,而且实质上就好像当年水泊梁山与青州两山彼此协同以御官军时那般,救援协同可以,但是任谁也不能得知对方机密要事(只不过当时对于萧唐一方,曾早在梁山内部安插进了公孙胜、李宗正这两个眼线)。而且如今花荣、晁盖、杜壆,乃至其余朱仝、雷横等与宋江旧日情分匪浅的头领,他们肯站住身来力保宋江多半也是出自于一种怜悯同情,事到如今,宋江也很难再以他的心机城府说动当中任何一个再投从听命于他。

    何况如今的宋江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在众目睽睽的看觑之下,一旦他仍要与朝廷暗中有甚来往,休说他现在这个手下只有一个李逵可用的昔日绿林强盗头子,到底能否再入得朝廷法眼,萧唐只须经部署安排,将他有可能会构成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到时宋江如果仍要“忠君忠于朝廷”的弄出甚么幺蛾子来,对于己方构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然而自己又要作死,到了那个份上晁盖、花荣、杜壆等人必然也不会再会与宋江顾念任何旧识情分。

    而宋江听萧唐一通言辞说罢,他怔然片刻,心中也不由稍感失落,然而当宋江再把眼向花荣、晁盖乃至杜壆等人望去时,也瞧见他们或是微感讶异,或似是早有所料,然而面面相觑番后,花荣、晁盖等人各自缄口不语,宋江明显的也能看出他们也是默认了萧唐为自己所做的这般安排。

    暗叹一声过后,宋江朝着萧唐恭身道:“萧任侠宽宏大量宽胥宋某原本罪咎,又蒙恁金口玉言,肯照拂我宋清兄弟遗下的孤儿寡母。。。。。。宋江如今所愿,唯有力抗金虏时能尽得分力,披肝沥胆,补报萧任侠泼天大恩。如此安排,自然恭奉所命!”随即宋江又躬身折腰,直向萧唐纳拜叩首,比起当年他待前往梁山的大小招安臣子,以及觐见汴京官家时的模样,似乎也是如出一辙。。。。。。

1622章 宗老爷子,你已经尽力了() 
杜壆得萧唐招揽暂且做为亲随头领,待另行择选勇健编制,扩充组建新军时另委以重用。对于如此安排杜壆也是欣然接受,自流落江湖时得遇宋江后,杜壆顾全义气一直跟随,然而经历了太多的时事变迁,他做出抉择决议投奔萧唐后,比起得以推心置腹,性情也端的投契;而宋清遗孀与宋江幼侄宋安平暂先被安顿于城内一处府宅楼房,置办得家火什物,也有仆役照拂稳妥安然、丰衣足食;然而宋江与李逵,则被发付至城外一处营盘,京东路各处兵灾虏劫,也得收聚些流民勇壮,虽先大概凑了堪堪千把人手,可是比起其余各部人强马壮、颇具声势的义军部曲,也显得有些凄凉。

    期间萧唐也得知水泊梁山奇袭水畔边金军扎下的营盘船厂时,混战中菜园子张青战死的讣告也已传至寨内。彼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