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倒在地拜道:“臣戴罪之身,蒙陛下洪恩保全性命,臣能出人头地,皆拜圣上所赐。臣刻骨铭心,自当为国家效力,不敢怠慢!”

    狄青当年的那番话威武豪气,也不失对大宋的效忠之心,可他却也是以一己之见,断然拒绝了宋仁宗赵祯的好意,正如他大小二十五战战功赫赫,以出身贫寒,发配充军的身份成为北宋时期屈指可数的名将,可缜密寡言的他却也因为刚直的一面而受人非议猜忌,譬如他当年与“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的韩琦不和时,曾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那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我狄青配军出身,却也用不着东华门唱名凭科举入仕途,只靠自己拼杀出来的战功便足以与你们这些文官比肩,这在大宋重文轻武的环境下,叫那些极富优越感的温柔士大夫阶层听在耳中,心里又怎能舒服?

    萧唐现在与宋徽宗赵佶相处,要低调,与朝中大员权臣相处,在这个阶段也不能招惹是非。便是狄青那等英雄人物也不免备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到死后才受到礼遇推崇。萧唐活着时还想多做番大事,所以赵佶的恩赐,他只能接着。

    赵佶果然大喜,一番朝议后,并无其他大臣出班启奏,赵佶便无事卷帘退朝。萧唐与韩端彦、韩粹彦等几个想来相贺的大臣客套几句时,韩端彦意味深长地对萧唐说道:“萧将军蒙陛下器重,前途无量。只是。。。。。。萧将军正值年轻气盛之时,须知一朝得势,更当谨言慎行。”

    萧唐颔首道:“韩大夫见教得是,官家如此厚恩,我也始料未及。可无论是做押监还是安抚使、都虞候,都是为国出力,怎能怠慢。”

    韩端彦有心在照拂萧唐,官场上磨练甚久的他见官家如此提拔萧唐,心里却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妥,朝堂中盛极而衰的权臣屡见不鲜,他见萧唐心态似仍很平常,也放下些心来。

    此时萧唐瞧见高俅也目不斜视地朝宫外走去,他打定主意,上前说道:“高步帅,当日末将莽撞,在闹市与令郎争执。。。。。。”

    “萧将军何须赘言?”高俅站住身子,面色平静地对萧唐说道:“犬子疏于管教,早该有此教训。何况你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又岂能因私废公?”

    这种话怎么会是高俅嘴里说出来的?萧唐定定望向高俅时,却见他神情皮里阳秋,眼中分明带着几分玩味,全无半点诚恳之色。这个高俅,看来也是个极难对付的角色,可他这般行径,到底有何所图?

    ※※※※※※※※※※※※※※※※※

    当萧唐返回府里,唤来身边精细的心腹兄弟将上朝之事一一说了,诸如石秀、花荣、杨序等人也都猜不透高俅的心思。若说高俅有意拉拢萧唐示之以好,萧唐教训高衙内在先,再与那高俅共争圣宠,又是同在京师三衙内争功名的人物,那高俅大度容人,要与萧唐唱出“将相和”来?这点萧唐打死也不信。

    就连生着玲珑心窍的燕青也秀眉紧蹙,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时,一直静静旁听的许贯忠忽然冷笑一声,说道:“这个高俅,确实并未安甚么好心!”

    萧唐听许贯忠发话,他双目一亮,急问道:“贯忠可是已参透高俅那厮的用意?”

    许贯忠站起身来,踱步到:“萧大哥,那安抚使之职虽然位高,却也不是甚么权重的封疆大吏。以我大宋官制,仅在陕西、河东、河北及两广等地常置安抚使司,虽有‘便宜行事之权’的名头,主管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可却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学事等,这般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原用意是避免大宋武人拥兵割据,可却又造成诸路安抚司推诿扯皮,尾大不掉。

    而且那京西南路不比我大宋因西夏进扰,而在泾原、秦凤路等诸路边境所设的经略安抚使,权重者为西军军事统帅以节制西北数路军马,京西南路本在大宋腹地,大哥空为一路安抚使,却并无发令调兵之权。等到高俅做成那三衙殿帅太尉后,大哥这殿前都虞候之职反受其节制,所以大哥虽然看似风光,可仕途还不全在那高俅掌控之中?”

    石秀听罢怒道:“当官的花花肠子恁地多!既如此说,那高俅不容大哥手里掌握半点权力,他倒还似是做了好事一般!?”

    许贯忠两目精光一闪,他点头道:“正是!何况那高俅如此行径,也不是为巴结大哥,只怕他全然是做给官家看的。那高俅见金风玉露楼甚讨官家欢心,便作态举荐大哥,官家见高俅体察圣意,哪能不喜?可他如此捧杀大哥,倘若大哥稍有不慎,再将大哥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不还是易如反掌之事?”

    萧唐听许贯忠一番剖析,也登时茅塞顿开。先捧后贬,不出手便装孙子,一出手便要你命的路数在中华几千年朝中权斗中也早就被用烂了,那高俅能在官场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他的心机又岂能是江湖上直性的好汉能够猜透的。

    不过。。。。。。萧唐凝视着此时侃侃而谈,言语间格外透着股自信,双眼中神采飞扬的许贯忠,暗叹道这个心思缜密、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也不再像往前那般在功名与自身原则间取舍不定,终于开始展露出他天才谋士的资质了。

    而在京城官场这般人心鬼蜮、勾心斗角的场合下,萧唐也正需要崭露头角的许贯忠,作为自己的智囊与朝中那些城府极深,权术老到的权臣周旋。。

    a

182章 谪仙、剑卿与智叟,智囊团的雏形() 
许贯忠一席话说罢,就见萧唐正笑吟吟地打量着自己,并说道:“贯忠果然心思缜密,一语便道破了高俅那厮的算计,真不愧是我的智囊!”

    许贯忠这时才恢复了几分少年窘态,他有些局促地说道:“萧大哥休恁地说,我只不过久闻那高俅奸险,处其地而察其心,便料想他心揣这般心思。”

    燕青托腮沉思一番,说道:“官场明争暗斗、暗中倾轧的的手段,自然更是阴险歹毒得紧。贯忠便是有多谋善断之才,可若说算无遗策,又谈何容易?我虽亦常与人计较心机,却也不比贯忠有学有才、有智有术。日后大哥与那干权奸周旋,这般算计不知还有多少,这倒也棘手得紧。”

    身边的心腹兄弟虽然各有所长,可是若论胸中有经纶济世之才,神机妙算的谋士智囊,除了个年纪尚轻的许贯忠,可用之才还是太少了,哪怕是梁山上那个更擅长下绊子阴人的智多星吴用也成啊。。。。。。。

    萧唐正想着,忽然瞧见不知何时到了门口,正倚着门抱着膀子,不动声色地正聆听萧唐与许贯忠、燕青等人商谈的萧嘉穗。萧唐嘴角一翘,说道:“好歹现在官也已升了,东京汴梁的人杰,我可还没会完呢。【】”

    说罢萧唐对石秀说道:“三郎,我托你打探的汴梁城左近安仁村内,那个闻焕章的有名文士可已有了下落?”。。。。。。

    商议事后,萧唐就见萧嘉穗神色复杂,走到自己面前说道:“既然官家对你恩宠有加,你有意叫我知晓的那些事。。。。。。你又何必去做?”

    在萧嘉穗被萧唐请至府邸中居住的这段时日,萧唐已经有意识地叫萧嘉穗知晓自己在绿林中发展自己势力的全盘计划。虽然他与萧嘉穗相处时间并不久,可萧唐十分清楚萧嘉穗的为人与原则,若让他知道自己的一片苦心,这个慷慨仁义,且不屑于攀附权贵的布衣剑卿绝对会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萧唐面色坦然地对萧嘉穗说道:“正如当日我对萧兄所言,我所谋的,只有抗虏御寇,报国安民。惩奸除恶,替天行道这十六个字,做此等大事,正需要萧兄这等英杰相助。倘若我背离初衷,萧兄是取我性命,抑或拂袖而去,我萧唐绝无怨言。”

    萧嘉穗注视着萧唐,心想这个仕途正一帆风顺的朝堂后起之秀,若非对自己绝对信任,又怎会将这等杀头大罪叫自己知晓?如果真能为天下做番事业来,我萧嘉穗又怎能甘心隐居一世,荒废了自己这身本事?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萧嘉穗打定主意,说道:“罢了,萧任侠要走的路,萧某还想看你走下去!萧任侠所说的那个闻焕章,也是你想拉拢的一方人杰?”

    萧唐微微一笑,心说当年汉高祖刘邦伐暴秦,败项羽,建立大汉皇朝最为仰仗的三大谋士,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有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的萧何;还有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这汉初三杰,如今我已得许贯忠、萧嘉穗,又怎么能忽略了那个精通兵法谋略,却一直不得朝廷重用的闻焕章呢?

    ※※※※※※※※※※※※※※※※※※※※※※

    青郁郁的一片叠翠山峰,泊泊溪水从安仁村前流过,一片耕地间有农户汗流浃背地耕耘犁地,山涧旁边的茅檐中却传来阵阵稚童朗朗的读书声。

    萧唐与燕青、许贯忠、萧嘉穗三人来到安仁村中,问乡民问清了路径后,便径直来到闻焕章所在的茅檐私塾前。但听私塾中书童齐齐朗诵着“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似乎闻焕章正授业传教一众书童千字文,萧唐与燕青等便肃手恭候,等闻焕章传授完书童课业。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十几个七八岁大小的书童兴致勃勃地奔出私塾后,就见有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文人踱步走了出来,萧唐上前一步抱拳说道:“请问这位先生可是闻教授?”

    闻焕章疑惑地打量萧唐等人一番,拱手问道:“不知几位如何称呼,找闻某又有何贵干?”

    萧唐回道:“在下萧唐,久闻东京城外安仁村有位闻教授,深通韬略,善晓兵机,因此特来拜会。”

    闻焕章神色一动,问道:“莫不是大名府萧唐萧任侠?小可倒久闻任侠大名,不期今日来大驾光临,倒是小可怠慢了贵客,众位还请至寒舍小坐。”

    说罢闻焕章请萧唐等人至宅中赞作,萧唐见闻焕章家中布局简单,房中堆满纸墨笔砚、各类经史书籍,却毫无半点华贵奢侈的器具。萧唐心中暗叹闻焕章也是个极有名的文士,与很多朝廷大臣相识,更是与宿元景宿太尉是同窗好友,甚至在他任泽州主簿时曾从中斡旋,判轻当年遭奸人设计诬陷的那个四脚蛇徐京,现在也已是十节度之一。可如今生活得却如此清贫,权贵满朝虽多旧识,可无一个荐贤他。

    这个闻焕章是安于现状之人么?萧唐并不这么觉得,在高俅征讨梁山时,上党节度使徐京向高俅力保说闻焕章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举荐他为参谋。闻焕章得高俅想请,他也没有借辞推托而是一口应承下来,足见其蛰伏十几年,心中却仍然有一番抱负。

    在讨伐梁山时,闻焕章所荐之策都十分中肯,可高俅偏偏不听他的劝谏。到后来闻焕章力助宋江促成招安之事,到最后却又不得奸臣看重,依然归隐山野。

    闻焕章虽然精通谋略、才学过人,也曾做过地方小官小吏,可他被人嫉才,最后只能以白身布衣之身在安乐村做个教书先生。萧唐心想既然这个闻焕章是个擅于设谋献计、出谋划策的谋士,也不是彻底甘心一生一世碌碌无为之人,萧唐便早已经动了让这个山野遗贤成为自己幕僚,以他的机智才识来助自己成就大事的心思。

    然而还没等萧唐开口,闻焕章已经微微一笑,直盯着萧唐的双眼悠悠说道:“萧任侠莅临寒舍,莫非是要招我为幕僚?若是如此,请恕小可得罪,诸位。。。。。。还是请回吧。”。

    a

183章 开府设司,剑指京西绿林() 
闻焕章一口回绝的态度,倒让萧唐有些意外,他细细琢磨方才闻焕章的话,便已大概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闻焕章,不甘心只做一介幕僚。

    各路豪强府中招募的幕僚,说得好听些是谋主智囊,说得不好听他不过就是府中养的一个食客先生,甚至比起绿林山寨中那些白纸扇,也同样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布衣平民。

    闻焕章与朝中不少大臣是旧识,只怕其中亦曾有不少人也曾想招他到自家府中行事,可是私下想利用他闻焕章的才智是一回事,做到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地向朝廷极力推荐闻焕章,又是一回事。

    这个闻焕章想必也是很有骨气的人,他与太尉宿元景、节度使徐京这等朝廷大员关系亲密,却也没有苦求他们为自己谋条官路,也没有选择屈身依附在他们手下,萧唐只凭自己三言两语,便想这个才识出众、颇有风骨的有名文士投奔他,确实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些。

    这个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诉求、自己的思量,许贯忠尽心竭力地辅佐萧唐,是因为他和萧唐的感情与恩义,当年他许家受萧唐之恩加上这几年的相处;萧嘉穗决定留在萧唐身边,是因为他的志向与性情,同时他也很好奇依萧唐的计划,是否真适合与大宋各地的不公所抗争。闻焕章又不是甚么江湖绿林中讲究意气相投的好汉,虽同为村中教书先生,依闻焕章的性情也不似现在尚在京东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的智多星吴用那般,打算与绿林草莽合作图谋暴利。我明明要有晋升前景规划的国企待遇,哪怕从地方科员做起,但是要有升职到省部行政级别的机会,你却只想让我在你名下的私企打一辈子工,这事还有必要谈么?

    可是这个闻焕章,毕竟其才智过人、可堪大用。纵然现在他不太可能上萧唐的“贼船”,可只从官府的角度合作,萧唐也需要闻焕章这等助力,眼下只有再抛出个香饵来,看他到底会不会上钩。

    念及至此,萧唐对闻焕章说道:“先生有大才,又怎甘屈居人下?而我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之职,身掌军旅教阅、督捕盗贼、安抚一路百姓民生之职,可这开府设司手下良才捉襟见肘,故而特来拜求先生共为国家出力,可绝非让先生屈尊做我萧唐府中幕僚。”

    闻焕章听罢这才神色一动,说道:“山野村夫孤落寡闻,竟不知萧任侠受圣上隆恩,已经做得一路安抚使,失敬失敬。只是。。。。。。京西南路不比鄜延路、秦凤路、泾原路这等与西夏接壤的边地军州,又不曾听闻有甚天灾匪乱,一路安抚,不驻辖地,无朝廷令差遣亦不可开府设司,萧任侠又怎能执掌这一路军政?”

    “现在朝廷还未作差遣,可想必也快了。。。。。。”萧唐呵呵一笑,旋即正色道:“先生是个智者,我萧唐便也不虚言,如今我大宋诸路官兵,州府中兵失操练,兵不畏将,将不知兵,甚至有上官得了贿赂,哪里管甚么庸懦,费军需本钱,姿意剥军粮u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军中杀良冒功,纵兵掳掠,骚扰地方,反将赤子迫逼从贼之事也时硈兄?

    京西一路眼下虽未生大患,可也是江洋大盗,山寨强人肆虐的去处,若有似洺州张迪那等人物撺掇诸路强人,事毕一呼百应为祸一方。届时将军怯懦,军士馁弱,一闻贼警只怕是先以寒心丧胆。我若是能说动官家于京西南路开府设司,靖一方安宁,先生又可愿出山助我?”

    萧唐这番话绝非是危言耸听,按原本的轨迹,以后王庆正是占据了京西南路房州为巢穴,一步步打破邻近州县,导致京西路、荆湖路的绿林强人都来附和,占据八座军州自立为楚王。而闻焕章听者有心,他只觉得萧唐话语中似是对大宋上下军政愤慨颇深,这个新官上任的京西南路安抚使,只是为清剿一方强人么?

    可是如果朝廷真能遣萧唐至京西设司,虽然闻焕章还是要在萧唐手底行事,可身份却是由安抚使知名,有朝廷官身身份的府中官吏,就好像现在鲁达所在的安抚经略府中,安抚经略使司府下设同知、副使、统制官、提辖、判官、知事等职位,在设府期间的政绩功绩都能经考核,成为转入仕途的经历,这不但符合闻焕章的初衷,也给了他才以致用的机会。

    思虑一番后,闻焕章微微一笑,说道:“小可一介山野村夫,蒙萧任侠看重,做这等天大人情重用于我。虽然小可才疏学浅,却也有心为国家效命,萧任侠既不相弃,小可自当效犬马之劳。”

    ※※※※※※※※※※※※※※※※※※

    话别闻焕章后,在回东京汴梁的路上,许贯忠忽然开口对萧唐说道:“萧大哥,这个闻先生。。。。。。便是他才智过人,可也却似个不个能与大哥同谋那番大事的人物。”

    萧唐心说这个闻焕章也确实如此,他隐居多少年也都没动落草的心思,不过萧唐的计划只有他身边心腹知晓,便是现在的王焕、王进、林冲、索、魏定国、单廷珪。。。甚至是周侗、卢俊义、岳飞这些曾经的泽袍战友、亲友师尊知道萧唐的计划,只怕也都绝对不能理解。

    可目前萧唐要在官场与绿林双方面打下根基,依然需要多方面的助力,这些人中有很多早晚会因命途际遇而心性转变,眼下不急于这一时,水浒中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开始又有几个便打定主意便要落草与官府对抗,立起那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的?

    而身旁萧嘉穗思量片刻,悠声说道:“正所谓谋士五谋: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谋己者独善其身、谋人者攻讦心计、谋兵者运筹帷幄、谋国者从龙改元,谋天下者念苍生黎民、华夏气运。。。。。。那个闻先生若只想依附于奸邪当道的官场,确实并非为天下所谋的智者。”

    “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没有转机。。。。。。”萧唐听许贯忠、萧嘉穗二人所言,便说道:“这个闻智叟是个正人,有些事情他早晚会看清楚,而现在若能得到他的助力,便已经足够了。”

    许贯忠颔思量,旋即又道:“萧大哥管勾一路安抚司公事,真打算向官家情愿,谋图京西南路?”

    “既然这个虚职亦可作实权差遣,高俅那厮会把握圣宠迹,我萧唐便利用不得那赵官家了?”萧唐眺望着远处轮廓渐渐清晰的东京汴梁,说道:“说到这我反倒要多谢入京时,竟敢劫掠我车仗的段三娘、刘敏、酆泰那几个贼厮,京西的绿林道竟然敢在京畿路、京西北路公然生事,拿此事大做文章,那赵佶既然是溺信亲宠,驭国任性之人,下次他到金风玉露楼,正好可说服他放权让我在京西行事!”

    如今卞祥、孙安等萧唐手下心腹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