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议事堂内有萧唐、燕青、许贯忠、萧嘉穗、杨序、花荣、石秀等十几个心腹兄弟。这次于京西南路择州开府设司,花荣已被提拔作安抚司统制官,只是他这个安抚府中的统制与先后在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的经略府中任提辖的鲁达不尽相同,并非边关军事要府的常驻,待一路安抚事罢即撤,另行转迁。

    燕青、许贯忠、萧嘉穗三人也随萧唐同去京西,而杨序、石秀两个主观则留在京师打理萧府事宜,其余诸如汤隆、侯健、郑天寿等人各自有门手艺傍身,也都不是十分擅长厮杀争斗的人,与其身涉凶险之地,不如留在京师打理商铺营生更适合些。

    虽然这次镇抚京西绿林比不上诸路强人聚集的张迪冀南军凶险,可是如今也无两个节度使压阵,再调动京西、河北诸路人马派兵将那般声势,而且卞祥、孙安、竺敬、山士奇等武艺过人,擅长战场征战的好汉也要携王进返回河北大名府,目前萧唐身边的将才确实少了些。当时征讨张迪时由萧唐、花荣、索所组成斩敌杀将最多的骁骑三人组,现在急先锋索的位置也暂时要由那赤面虎来替代。

    不过这次萧唐为一方安抚使,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负责军务治安的最高指挥者,宋徽宗赵佶又准许其经枢密院统军司,在京师内挑选禁军将官暂在其手底行事,萧唐也早想好了几个合适的人选供其驱策。

    这时就听燕青又说道:“房州定山堡的段三娘、伊阙山的酆泰以及刘敏、寇烕那几个恶固然当除了,只是大哥既存了打压一拨强人,再扶持一拨强人的心思,咱们行事还当精细些,免得遭旁人猜疑。”

    萧唐从容一笑,说道:“既然这趟差遣我有‘便宜行事’之权,见机行事不至有甚么大碍,若说到猜疑,只怕高俅那厮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萧唐这边所料不差,高俅那得知萧唐恳求赵佶叫他在京西开府设司,镇抚绿林强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乳臭未乾的黄口小儿道行还是太浅,如此在官家面前请功又济得甚么事,就算你剿匪不力是罪过一桩,就算荡平了京西绿林寇,兵权还不是还交还三衙与枢密院?还不及在官家面前多讨些恩宠来得实在!

    在宋时诸路有三种长官:掌管漕司的转运使、掌管宪司的提点刑狱使、掌管帅司的安抚司,其中转运使掌大宋各路榖物财货转输与出纳,自然是油水最丰足的差遣;提点刑狱使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并有权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这般职权自然利于在朝中做人情拓人脉;而除了镇守边境,诸如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统领西军那般的经略安抚司,以及两广边境之外其余安抚司并不常驻掌权,说白了就是最多让你过把大官瘾,可不用多久权力还是要缴归朝廷,你还能剩下甚么?

    高俅哪里能料到萧唐此举在于将京西绿林重新洗牌,是打算走暗线展自己的江湖势力。按他的理解,萧唐血气方刚,无外乎想在官家面前显显能耐,可是官家如何性情我岂能不知?便是那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他麾下的种家军如今不还是要受媪相童贯节制,你这小儿借安抚司之权,在大宋腹地除了耀武扬威一番,还能掀起甚么风浪来?

    朝内不少大臣也只把萧唐这般行径看作是向赵佶请战邀功的举动,不过京师禁军内受枢密院调遣文书,调遣至萧唐手下行事的武官,有不少倒是另外一种心态。。。。。。

    ※※※※※※※※※※※※※※※※※※

    殿前都指挥使司府邸门口,正有个身着劲装的将官刚要踏入府门时,忽听身后有人唤他:“彭玘兄弟!”

    彭玘一回头瞧清来的那汉子,笑道:“韩兄,想不到这次倒又能与你携手征战了。”

    来的这两人一个换作百胜将韩滔,一个换作天目将彭玘。他们两个都是东京汴梁人士,本来在京师禁军中历练番后,准备接受枢密院调遣外派至诸路州府军监中任职,却没有想到如今又受一纸调令,又要暂时派至京西南路安抚使萧唐帐下行事。

    韩滔善使杆枣木槊,弓马娴熟又是武举出身,而彭玘累代将门之后,使一口三尖两刃刀,也是武艺出众。他们两个惺惺相惜,关系一向如兄弟般和洽,如今又能共同行事,也各自欢喜。

    韩滔与彭玘兀自边走边说着,却听身后有人问道:“两位将军可也是奉调令随萧任侠一并前往京西南路的?”

    韩滔与彭玘齐齐回头望去,登时吓了一跳,他们就见身后那汉子生得卷蹜短黄须,凹兜黑墨容颜。睁开怪眼似双环,鼻孔朝天仰面。那丑汉子见韩、彭两人神情,反而蛮不在意地咧嘴一笑道:“咱生得就是这副皮相,反倒冲撞了两位,得罪!”

    韩滔见那人豪爽,便抱拳问道:“在下韩滔,这位是我兄弟彭玘,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那丑汉抱拳回礼道:“咱们都是在京师禁军内任职的好汉,我也曾听过百胜将、天目将的名头。我乃殿前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兵马使保义宣赞。”

    韩滔一听喜道:“久闻‘丑郡马’宣赞刀法箭术都端的了得!还曾使连珠箭赢了善于骑射的番将,我韩滔佩服地紧。”

    宣赞哈哈一笑,比了个请的手势,便大踏步向府邸内走去。彭玘急忙将韩滔拉到一边,低声说道:“韩兄既知道这宣保义的绰号,也该知道他为何被人起了这般诨名。当年有郡王爱他武艺,招做女婿,谁想那郡主嫌他丑陋,怀恨而亡,这才在王府中换作丑郡马。因此不得重用,只做得个兵马保义使。。。。。。兄长这般直呼他绰号,岂不是揭他人短处?”

    韩滔听罢一愣,说道:“我哪里像那么许多,男儿大丈夫建功立业凭的是一身本事,这生得俊些丑些又有甚么打紧?”

    韩滔说话没压着嗓门,宣赞也是耳尖,他听罢回头笑道:“韩将军说的是,相貌是爹娘给的,如何能埋怨?功名是自己挣的,咱又不是卖俏的小郎君,旁人瞧我碍眼,也便由得他们。”

    宣赞这副尊容,叫自家的娘子含恨而终,明明一身的本事却又因此不得重用,这在京师行伍军中好事之徒口中早已成为笑柄,可是韩滔、彭玘见宣赞这般坦然洒脱,心底也对他更是敬服。三人说到一处,进入殿前殿帅府议事处不久,萧唐便在府内两个承局引领下过了两三重门,到了个周遭都是绿栏杆的去处,萧唐走到堂前掀帘看到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时,却是一愣。

    因为那檐前额上刻的分明是“白虎节堂”四个大字。

    这个高俅那厮坑害林教头的商议军机要处,倒是我先进来了。。。。。只不过这次倒不能坑害构陷英雄好汉,而是想借此机缘提前会会尚在京师盘踞,原著中以后的梁山好汉们。。。。。。

    宣赞、韩滔、彭玘三人见萧唐入了白虎节堂,齐齐起身见礼。萧唐虽已算作他们三个的上司,却也毫不倨傲,一一回礼道:“我尚未至京师前,便久闻三位的丑郡马、百胜将、天目将的名头,不但能与三位携手为国家出力,我也是存了想多结识军中奢遮人物的念头。”

    韩滔、彭玘听罢齐齐抱拳道:“得蒙萧任侠召唤,一同前去协力报国,自当竭力效命。”

    萧唐眼见韩滔、彭玘,心说自己还倒是有心调遣他们的主将,那个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书中梁山五虎大将之一的双鞭呼延灼借机相识。可是人家是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据听闻现在已做得汝宁郡都统制。这次镇抚京西南路绿林之事说大不大,若是仗着赵佶的御令调呼延灼前来京师,只在萧唐麾下听他号令,那他萧唐的谱未免摆得有些太大了。

    宣赞听萧唐如此说,他却登时想起一人来,便向萧唐说道:“上官此次安抚京西,既然有心抬举我大宋军中良将,小将倒是有一合适人选。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

    没等宣赞说完,萧唐便笑道:“宣将军所说的,可是那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生得与祖上云长相似,又使一口青龙偃月刀,现做蒲东巡检的大刀关胜?”

    宣赞一听喜道:“萧任侠也识得我那兄长?”

    萧唐点头说道:“大刀关胜熟读兵书、深通武艺,是条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奢遮好汉,我如何不识得?”

    这个宣赞倒确实是个义气之人,他在步司衙门不得志,但好歹在京师做得兵马使保义,而那大刀关胜屈在下僚,只能在浦东巡检司内做个巡检官。巡检司比州府下辖指挥数十上百军汉维护治安的知寨高不了多少,只论关胜的武艺做这等低阶武官实在忒过屈才,而宣赞也无时无刻在京师军司中举荐关胜,水浒中征讨梁山时宣赞也心甘情愿地奉关胜为主将,这等胸襟与义气已远远胜过行伍军中太多的势利之徒。

    只是一个巡检,请命枢密院调动起来倒不必费太多周折,更何况或许还有机会能见到关胜在浦东的知交唐斌、郝思文两个好汉。。。萧唐点头说道:“正好前往京西还须准备些时日,赍文书遣使前往蒲东去招关巡检,时间也是足够。何况奉调令随我同行的好汉,尚有两人未到。。。。。。”

    宣赞听萧唐答应给关胜立番功绩的机会,他大喜拜谢后又问道:“不知萧任侠又要转唤京师禁军内哪个好汉?”

    萧唐微微一笑,说道:“我既蒙官家封赏做得这殿前指挥使司都虞候,便是不经枢密院调令,倒也能差遣得动殿帅府内一些当职的武官。。。。。。”

    正说着,又有个军汉被承局引领来到白虎节堂。那军汉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他一见端坐在上的萧唐,立刻恭恭敬敬地向萧唐施礼道:“下官见过都虞候大人!”8

187章 技术人才,不通世故的轰天雷() 
来的这个军汉,当然就是现在尚为东京殿帅府内制使,日后的梁山八骠骑之一的青面兽杨志。说起来萧唐也觉得这个杨门后裔的仕途实在太过凄惨了些。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杨志功利心太重,为了功名不惜投到奸臣门下委曲求全,萧唐却并不这么认为。

    水浒中杨志的那句名言“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就很能说明他的志向,押送花石纲时遭风打翻了船,他倾家荡产打通关系也要投身行伍;卖家传宝刀时因杀死泼皮牛二,判充军大名府后也卯足劲要争番功名,却从没有想要靠阿谀奉承权贵而发迹,而是一直在苦候着至大宋边庭为国厮杀的机会,使毕生所学能派上用场。怎奈他时乖命蹇,先后被花石纲、生辰纲断绝了他的官路。

    杨家将的名头是杨志的荣耀,也是他的责任。当年杨老令公杨业、长子杨延昭(演义子)两代名将之后杨门并没有演义评书中衍生出的杨宗保、穆桂英。直到宋英宗想起提拔将门后裔的杨文广时,那个第三代杨家将已是六七十岁的迟暮老将,在与西夏争战时打了几场漂亮战后便不出两年便已病逝,从此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杨家将的家族声誉又开始渐渐坠落。。。。。

    到了宋徽宗年间,杨家将门人中杨志的那个远房兄弟拦路虎杨温另有番奇遇,因在大宋与交趾组织义军斩杀敌酋,而受朝廷封赏做到一方节度使,可是杨志没有那般际遇,空负一身本事,只能在殿帅府做个叫上官呼来喝去的低阶武官。有个同为杨家将传人的后裔做比较,杨志只能咬牙隐忍,苦苦等待个机会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水浒中受奸贼迫害的林冲命苦,他杨志的命,又何尝不苦?

    想到这里,萧唐上前扶起杨志,说道:“杨制使乃我大宋功臣良将后裔,又是条奢遮的好汉,何须如此多礼?快快请起!”

    杨志心中忐忑激动,心里想到洒家流落在关西,苦练武艺去考武举,只为不负我杨门盛名,怎料道只做得这个殿帅府内受人差遣的制使官。此番得萧任侠抬举,为自己与国家面上,倒终于有了光耀门楣,搏番功名的机会!

    见萧唐又是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杨志心中更是感激,说道:“下官蒙萧任侠看重为国家效力。但有差遣,下官定当争先!”

    如果杨志在此时得到重用,不必再以制使的身份去太湖边押运花石纲,那他以后的命途会不会发生改变?他是否就不必在走投无路时落草山林,而是能得偿所愿,在大宋军中讨个出身?

    萧唐倒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在绿林中发展势力的最主要目的,是因为萧唐知道靖康之变时只靠官军阻挡不了那场浩劫,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拉练起各路可堪大用的义军。无论是这个青面兽落草也好,当官将也罢,国难之时只要是敢为国赴险,是怀着一腔热血的华夏儿郎,是兵是贼什么身份又有甚么重要的?

    萧唐又劝勉杨志一番,今日召唤杨志、宣赞、韩滔、彭玘四人本就只是为先与这个几个原著中的梁山好汉亲近一番,可是一番长谈后,左等右等下萧唐所召唤的最后一个人仍然未到。

    宣赞等得有些不耐,忿声道:“萧任侠唤得是京师中哪个将官?上官召见却也敢如此怠慢,未免也忒过无礼了。”

    萧唐所等的那个人在原著中本事与事迹他倒很清楚,可为人秉性如何倒还真不算特别了解。想到此萧唐苦笑道:“久闻军器监间内有个‘轰天雷’,号称我大宋第一炮手,我想此番若是要攻强人山寨,他的本事正能派得大用。”

    韩滔一愣,随即笑道:“萧任侠原来说的是那个凌振啊,大宋第一炮手?如此说也未免忒过抬举他了些!”

    萧唐听罢纳闷起来,书中呼延灼征讨梁山时将这个凌振大夸特夸,直要朝廷将他派来给自己助阵,可没想到凌振的本事还没派上甚么用场,被捉住后也没费宋江多少口舌便投了梁山。而韩滔的言语似乎蛮轻视这个轰天雷,这倒让萧唐有些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彭玘见萧唐疑惑,便向他解释道:“萧任侠,那凌振虽有些名头,可他不过是军器监下辖甲坊署内,一个并无官阶在身的副使炮手,便是萧任侠传唤,以他身份又如何进得白虎节堂?而且。。。那个凌振性情古怪、不善言辞,极不善于人打交道,也不知他为何怠慢了萧任侠。”

    便是他入不得白虎节堂,好歹也要事先来通报一声吧?萧唐不由得对这个凌振更是好奇。他细想一番,对宣赞说道:“宣将军,大刀关将军那边,我自会请军司赍文书,连夜前往蒲东巡检司唤关胜赴京计议。至于这个轰天雷。。。既然他不来,便由我去见他好了。”

    ※※※※※※※※※※※※※※※※

    在前往凌振所处的军器监途中,萧唐也从韩滔、彭玘二将了解到凌振的一些情况。原来那管制造兵器的军器监,设正四品的军监以及正七品的军丞;下辖的甲坊署设正八品的署令一人和正九品的署丞,再往下排还有监作二人、署府二人,署史五人,署典事二人等小吏,排位到凌振这般正副使炮手已经是非官非吏的身份。

    凌振姑且算是半军汉半官府雇佣的技术人员,而且一直到他在书中出场时他的职位就从来没有提升过,不知呼延灼是如何慧眼识珠,力荐这个轰天雷做帮手的。按理说在京师军司中任职,熬资历混经验位置也已早该往上面动动了,这个凌振有着“轰天雷”这般响亮名头,而且使炮的手段又广被人认可,可他居然一直做副使炮手的行当从来没被提拔过,由此可见这个专业技术能力极强的人才多么不懂得为人处世。

    当萧唐与杨志、索超等四人来到军器监向门吏说明来意后,便被引领着经过军器监内的甲仗库、军器作坊后来到一处偏阁,推开门后萧唐只瞧见有个汉子背对着自己坐在桌前。

    萧唐又见桌案上还铺满了各种图样纸张,上面画着诸如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风炮等宋时军队应用的不同式样的炮具。那些炮具图案上还都画着圈圈叉叉,那军汉注意力全部都放在眼前的图纸上,有人推门而入他也毫未察觉。

    萧唐轻咳了声,那人没反应。。。萧唐张嘴唤了声,那人还是没反应。。。萧唐心底有些气恼,憋足气大喊了一声:“你可是轰天雷凌振凌副手!!!???”

    凌振吓得一个激灵,蹭地下窜起身子来,他忿忿地回头瞪视过去,见到萧唐身边的韩滔、彭玘时他蓦地一愣,呐呐问道;“韩将军、彭将军来找我有何事?这几位又是。。。?”

    韩滔给凌振气乐了,他笑骂道:“你还问我有何事?萧安抚使唤你前去殿帅府,你这厮怎敢如此怠慢?”

    “啊?”凌振纳闷地歪了歪脑袋,过了良久,他才一拍脑门,大声喊道:“啊呀!那事我倒是给忘了!”。

    a

188章 宋代火器,后世技术的融合() 
凌振此言一出,登时叫萧唐等一众人哭笑不得,心说这个轰天雷倒真是专心致志于制造炮具这项工作,这都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物我两忘的地步。

    “这位便是都虞候萧任侠?不知传唤小人又有何贵干?”凌振听韩滔、彭玘介绍道来的是新上任的京西南路安抚使,又是殿前司都虞候,他也只能客气地向萧唐问道,只是神情间明显带着几分不耐。

    萧唐不由笑着摇摇头,说道:“本官奉官家谕旨安抚京西南路诸州,遇到危害一方的强人务必要肃清其山寨,擒获众贼,拆毁巢穴。久闻炮手轰天雷凌振善使善造炮具,本官便欲差遣你与我同行,取我可取贼巢。”

    凌振听罢,他不愿的神情更是写在脸上,凌振回头又望了望铺满桌案的炮局图样,心说往日京师禁军受调令出征时都不曾命我同行,我也乐得清闲有空余时候钻研军器,你却是如何知道我的名头,又非叫我受你差遣?叵耐官令在身,我又该如何回绝?

    凌振与杨志受萧唐调令的反应真是截然相反,杨志见有受令立功的机会,他不止摩拳擦掌,牟足了劲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也对萧唐的的知遇提拔很是感激。可这个凌振倒好,这明明是次让他积累战功受提擢他官职的机会,这个凌振反倒百般不愿千般不肯,直嫌萧唐不顾他技术研究的热枕,耽误了宝贵的钻研创造的时间。。。。。。

    也难怪水浒中这个凌振被梁山好汉捉住后,只是担心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