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亢雄壮悲怆的歌声直上九重天,让闻着无不热泪盈眶血脉沸腾。

    身为靖海营指挥使的刘富贵眼睛湿润了,汤陷军、老廖、老丁、高波、马文或是战死或是伤残的兄弟的影子一一掠过,当真是多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恨欲狂啊。

    吴晗和季刚随着大家一起呼喊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惨死辽东的家人,悲愤之情并没有十年时光的消逝而稍减,反而随着建奴的步步入侵想要占据中原而更加强烈了,就像赵烈大人所说,破虏军是华夏百姓不沦陷蛮狄的最后希望。

    赵广唱到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时大滴泪水滚滚而下,为他挡枪身亡的情景再一次浮现,他紧紧握住手里的铁枪,今日就是到了长刀所向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尚可喜无悲无喜的看着对面这个雄壮的军阵,表面上的平静不能掩盖心里的翻腾,这支强军是明人的强军啊,尚可喜心里有些许自豪、些许羡慕,更多的是无奈。

    无奈的是他是为了尚氏家族的存续不得已逃到辽东投靠建奴的,当然大明没有给他足够的希望。

    虽说当时赵烈的破虏军已经颇有威名,但是尚可喜认为还是守城为主,没有野战破敌之能,而且赵烈还是登莱卫所官非是明主之选,这才决然北上。

    而数年过去赵烈将破虏军带到了武人巅峰,他如今却是为清军先驱要亲手毁灭破虏军,真是造化弄人。

    鲍承先、张存仁等铁杆汉奸则是咬牙切齿的看着对面的破虏军,他们投降后可谓是对建奴主子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女真人的大好忠犬。

    鲍承先更是数次提出伐明的请求,这个背弃祖宗的无耻丑类更是向皇太极提出愿为先驱。

    他们这干无耻之尤当然对破虏军恨之入骨,将其视为其奴颜屈膝卖主求荣的障碍。

    赵烈在雄浑的歌声中穿越了整个的前线,他所到之处破虏军军兵狂热的欢呼致意。

    赵烈等人来到整个大阵的前方,他调转马头向着西方长刀一挥。

    整个破虏军的大阵里的军兵异口同声的高呼,“恨欲狂。”

    接着整个大阵停止了歌声,大地上立时寂静很多,仿佛方才响彻大地的吼声从来不曾存在过。

    破虏军的整个大阵在各级军将的号令下开始向西进军。

    轰轰轰的响彻四野齐整的脚步声传来,整个齐整的大阵有韵律的踏步前行,这片黑红色的浪潮向西奔腾而去。(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二章 济南合战

    汉八旗的军兵们如同对面的破虏军一般无二的列阵前方,都是近半的火铳手居于第一排,在他们后面是如林的长枪手。

    尚可喜指挥着近万的汉八旗军兵居中,而鲍承先、张存仁、祖宗泽等人统领其他的汉八旗居于两侧。

    这三万汉军旗军兵成为了第一道屏障,而大阵的两侧就是左翼蒙八旗、蒙人的轻骑,右翼的女真八旗兵。

    这种阵势同破虏军的完全一致,简直是偷师破虏军的战阵。

    这种阵势说白了就是让最低等的汉八旗当炮灰消耗破虏军的军力,待得双方都是折损惨重时女真八旗再行冲阵,一举歼灭破虏军的主力。

    这个阵型虽说摆放在济南城下,但是却是在皇太极大力提倡下成型的,虽说没有经过七万人这么大的阵势,也是万余人操练过的。

    这个阵势的好处皇太极都是给这些王爷大臣们讲解过的。

    从减少本来就是单薄的女真丁口折损来讲,这确实是个好阵势,这些个王爷贝勒们如今无不遵从。

    在蓟县官庄、在矩鹿建奴就是凭此大败蓟镇总兵满桂和宣大总督卢象升所部,几乎将他们的部下屠尽,而女真铁骑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损失的都是汉人的血脉,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如此好的效果让这些王爷们心悦诚服的采用这个阵势,于是在这场决战中受了赵烈这个蝴蝶翅膀的影响,这个阵势古怪的摆放在这个时空的首创者赵烈面前,来对付这个时空这个阵势的首创者。

    当然赵烈从军情司那里也早就知道了破虏军可能遇到的困难,为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破虏军大阵决然的向西开进,仿佛就要发动一往无前的攻击。

    这在阿济格、多尔衮等人看来真是有些不自量力。

    “十二哥,赵烈这个尼堪真是狡猾,如今对面的破虏军不过是五万人罢了,因此前晚破虏军抵达时肯定不过一两万人而已,定是用火把做出假象欺蒙我军。”

    多尔衮用马鞭一指对面逼近的破虏军。

    “赵烈此人凶狠狡诈敢于行险,确是我大清的劲敌,不过用这五万人马攻击我七八万大军,呵呵,这个赵烈就有些自视过高了。”

    阿济格笑着用马鞭一点正在逼近的破虏军。

    在势均力敌的对阵中当然是守势的一方占了优势,而如今赵烈竟然用较少的兵力攻击占据兵力绝对优势的一方攻击,在阿济格看来当然是有些不自量力,也许往日纵横不败让赵烈过于骄横了。

    当然他能用这句话说出来已经完全将赵烈当做了势均力敌的对手看待,否则遇到其他的明军所部即使有十万二十万之巨,他也敢统领这些军兵主动攻击一股而下,什么攻势守势有什么紧要的,都是土鸡瓦狗罢了。

    “只是十二哥,我记得破虏军的军兵都是辽民出身,身材高大健壮,这些军兵怎么如此矮小瘦弱。”

    多尔衮一指接近到两里处的明人军阵疑惑道。

    阿济格闻言细细打量了一番对面的明人军阵,确实,第一排的军兵相对都是较为矮小枯瘦的。

    两人一时不明觉厉,这个情况确实诡异。

    就在这时明军的大阵突然停了下来,轰轰轰的震天的脚步声消失无踪,所有的破虏军军兵依照军令齐整的停了下来,就连两翼压阵的破虏军骑兵也是同样如此,此时只有两翼一些战马的嘶鸣响彻在破虏军的大阵中。

    神马情况这是,赵烈这是弄得哪一出,这是停下来等待大清军攻击吗,有没有搞错,如今急于给济南解围的好像是破虏军吧,大清军一点都不急,就是让赵烈的破虏军在汉八旗万余把火铳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后八旗铁骑再出击致胜。

    说白了只要汉八旗能缠住破虏军的步军,就是上网惨重一些他们三人都能接受,毕竟破虏军的步军是赵烈最是杀人的拳头。

    至于破虏军的骑兵吗,虽说两翼黑压压的也有两三万人,但是只要是骑战,八旗铁骑怕过谁来。

    没用他们想得太多,破虏军的阵势从中间裂开,大队的马车从后面滚滚开进,这马车都是八匹高头大马拖带的。

    这些马车数量极多,只见它们中间向两侧雁别翅排开,很是迅捷。

    三十四十、五六十、七八十不断的增加着。

    “十二哥,看样子像是大将军炮啊。”

    虽说这些马车搬运的物件上面披着油布,但是看大略的形状还是有些像是大炮的。

    “不能够吧,那些大将军炮最小的也有五千斤,马匹根本拉不动,只有蛮牛才能拉动。”

    阿济格迟疑道,他真是有些拿不准了,实在是赵烈此人鬼神莫测,不好判断。

    此时这些马车已经到达各自的地方,破虏军的军兵开始卸去马车。

    几乎所有的破虏军军兵在号令下同时揭去油布,一个个黑洞洞狰狞的炮口瞄向对面的清军。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眼睛差点没有瞪出来,这是多少门火炮啊,大约百门左右,这不可能啊,他们清军不是没有百门火炮,但是长途开进怎么将这些几千斤上万斤的大家伙运来。

    从辽东到此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果带上那些重达数千斤一万斤的火炮,如今清军可能才叩关而入,,因此清军一门火炮都没有携带。

    但是如今对面的赵烈所部此番表明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就是这百门火炮抵达这里因由。

    当然想破阿济格等人的脑袋也想不明白赵烈弄出的简化版的火炮如何能随着骑兵活动的,同骑兵一起快速移动那是虚幻了,但是相对于步军的移动速度是一点不差,甚至略略领先。

    阿济格此时顾不得这个,他当机立断道,

    “老十四、老十五,如今的局势大不同了,赵烈所部这么多的火炮一响,我军决不能在原地坐以待毙,否则就是平白的自损实力。”

    阿济格的话多尔衮多铎两人极为的赞同,开玩笑,军阵军阵就是靠密集的阵势攻击或是防卫,这样相互协同起来给敌人巨大的杀伤。

    但是对方百门火炮能将密集的军势轰散,如果清军大阵不松散开那就等着伤亡惨重吧,但是将军阵松散开还是不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命运。

    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阵势早晚崩溃,绝无幸理。

    再者说阵势松散开接敌时怎么办,这不像后世的军兵常在一起操练,此时的建奴甲兵出着为兵入则为民,他们往往都是出征征集到一处,他们的单兵能力没的说,但是合在一起的相互配合默契就是奢望了。

    因此此时固守战阵等着敌人的轰击已经决计不可行了,那么只有主动出击了。

    “此番大战还得是我军主攻,须得尽快进行。”

    阿济格此时顾不得什么亲王郡王,他是主将他说了算。

    其实他倒是多虑了,如今主动进攻是必须的,多尔衮和多铎没有一丝异议。

    此时主动攻击不能挨打是共识了。

    看到两人没有异议阿济格进一步的发号施令,毕竟如论实战经历他甩两个弟弟几条街都是不止。

    “带我军中路汉八旗和赵烈麾下中路步军交战一起时,多铎你立即统领右翼军冲击对方左翼骑兵,而多尔衮则是统领左翼骑兵冲击破虏军的右翼,中路的汉军旗崩溃前,你等一定要击破赵烈骑兵的拦阻攻击破虏军的中路,这样才能大败赵烈部。”

    阿济格的筹划极为的合理,多尔衮、多铎真是没法多说什么,毕竟清军最大的优势就是骑甲,而破虏军的优势就是其火铳火炮威胁极大的步军。

    此时由汉八旗缠住破虏军的步军,用清军无敌的铁骑攻击对手相对孱弱的骑兵,再击溃破虏军骑兵后冲击破虏军的步队这个战法毫无问题,甚至可以说正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正途。

    “十二哥放心,多铎必会率军击溃尼堪军的左翼一举击溃明军的中路,哼哼,我大清铁骑还是天下无敌的。”

    多铎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他对击败破虏军骑兵是充满信心,如果统领大清铁骑不能击溃尼堪的骑兵那他还是自裁算了。

    多尔衮笑笑没有言语,他对于统领左翼击败对面的破虏军骑兵也是充满信心,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同弟弟争锋了吧,完全没有必要和多铎这个混小子争功嘛。

    “你们不要大意,你们知道大清铁骑无敌,赵烈能不知道,他敢于这么排阵定有后手,还须小心在意。”

    阿济格不是向他们那么乐观,常年征战的直觉让他认为赵烈没有那么傻,绝对会有后招,至于是什么就是天晓得了。

    多尔衮多铎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他们认为阿济格有些多虑了。

    阿济格看出他们的敷衍,但是此时劝服他们吗,这两个开牙建府的兄弟能听才是怪事。

    已经没有时间了,轰轰轰,破虏军的战阵中荡起漫天灰尘,后世认为改变华夏国运的济南合战爆发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三章 炮击汉八旗

    正面列阵的尚可喜统领的汉八旗军兵当然是首当其冲被大炮轰击的地段,谁让他统领的军阵就在中间不是,正是破虏军炮队的正前方。

    此时身为王爷的尚可喜正在前方督阵,身为汉八旗即使你是王爷也得亲上战阵,尚可喜晓得皇太极封他为王的用意,就是向汉八旗军将军兵千金买马骨,树立这个牌位的目的就是让汉八旗军兵为女真人卖命就是了。

    实际上嘛,他还是女真人看不起的尼堪,不过是地位稍高些而已。

    十余门位于不同位置的破虏军的火炮的轰鸣着将十余颗弹丸送入对面汉八旗的大阵,没有一颗弹丸落空,毕竟前方整个都是对方的军阵,只要炮弹向着西方轰击就肯定能击打到汉八旗的军兵,可说绝不会跑空。

    此时破虏军炮营的准头都是毫无必要的,弹丸冲入汉八旗的军阵在人群里扫出十余个血胡同,遇到的汉八旗军兵的身体零件飞舞着,血肉喷洒一地。

    嚎叫声此起彼伏的出现在方才还是极为威武的军阵中,当然对于一个庞大的军阵来说,中炮的地方不多,对汉八旗的影响不大。

    但是出身东江的尚可喜可是知道这只是才开始,炮手们正在试炮,所以百门火炮才有十几门轰响,其他的火炮都是在等待着这次炮击后的修正数据。

    果然,百息后破掳军的火炮几乎同时轰响,近百门火炮的同时轰鸣将周围十万人马的嘈杂声全部淹没,在所有人的耳朵里一瞬间只有低沉的轰鸣声,即使轰响过后百息耳朵仍然嗡嗡作响。

    百颗弹丸冲入汉八旗的军中肆虐,此时不是什么所谓的小状况了,此时汉军军阵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一颗弹丸在鲍承先前方五十步冲入,几个汉八旗军兵像是破布娃娃般的飞在空中,他们狂嘶惨嚎中身体的零件和血液飞散。

    鲍承先可以清楚的看到眼前恐怖的场面,这颗弹丸冲出十余步后停了下来。

    但是方才的一幕还是深深的印在脑中,鲍承先浑身抖动中,他很难想象如果他被弹丸击中是个什么场面,他宁可被长枪钉死被大刀劈死也不愿意这样碎裂而死,简直是车裂一般的残酷和血腥。

    张存仁此时正用手将脸上的血迹擦去,方才他不幸的体验了一把惊险,一颗弹丸就在他左侧五六步的地界落地,他清楚的听到了弹丸同兵甲人体相撞而产生的噼啪声,旋转的弹丸将两个护卫撕碎,几乎同时张存仁头脸上被溅上了大片的鲜血。

    张存仁口鼻中到处是血腥气,他差点将早饭全部吐出来,张存仁的护卫急忙上前给他擦拭血迹。

    张存仁此时庆幸他的运气够好,如果弹丸稍稍偏离一些,他这个大清三等总兵就会成为一堆烂肉,他此时可是知道肝胆俱裂的滋味了。

    尚可喜作为王爷的站位较为靠后,但是宽大正面三十余颗弹丸穿行肆虐的场面让他印象深刻,谁看到百余人四处飞跌血肉横飞的场面也会印象深刻。

    此时他极为的焦躁,因为如果这么被破虏军轰击下去,几次后阵势就得全部崩溃,此时原先几位猪尾巴王爷订立的战略已经不可行了。

    但是新的军令仍然没有传达下来,难道还得硬挺下去,如果军势散乱甚而崩溃这些猪尾巴肯定找他算账,如今只能向前冲阵,只要同对面的破虏军接战上火炮自然无从发威了。此时尚可喜怨念深重。

    好在没有让他继续等待,后阵传来了催促进兵的号角声,阵阵急促的号角声指挥汉八旗军阵立即向东开进。

    整个汉八旗大阵开始听命向东进军,此时在西方腾起大股的烟尘,同时轰轰轰的脚步声开始轰鸣,毕竟三万人一同开进的气势还是极为惊人的,即使汉八旗的步伐没有破虏军那么齐整还是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威势。

    整个汉八旗的军阵在宽三里余的地界上向前滚动着,可惜,这股威势没有显露太久,就迎来了当头一棒。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火炮轰响声盖过了三万汉八旗军兵的所有声响,整个破虏军军阵前列全部被浓烟笼罩,让破虏军的军阵也若隐若现起来。

    又是近百颗弹丸冲入汉八旗的军阵中,各种飞跌各种血雨又开始充斥了整个三里多的阵线,方才气势汹汹东进的那支大军不见了,如今是三万人像是待宰羔羊般无助,这些军兵都是硬着头皮煎熬着继续前行。

    此时逃离和后退都是不可想象的,后面建奴的督战队会将他们一一砍翻,就连家里人的田亩也会被剥夺,家里人会被发落成为奴婢,是那种没有权利租种土地只能给女真老爷干活的真正的农奴。

    因此汉八旗如今军心还是极为稳固的,战力也在皇太极不断催促下有了较大的提升。

    这三万大军虽说在百门火炮的轰击中颇为的狼狈,但还能较为坚定的向东开进,没有人试图退却和逃离。

    当然了,介于一里多地外破虏军火炮的威胁,汉八旗军兵们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前行。

    这当然是不利的,全身护甲兵器的快速前行一里多地,到了地方也会极为的疲劳,这会大大的影响他们的战力,但是此时在炮火的轰击下谁还顾得上这个。

    赵烈站在一个绒车上观察着整个战场的走势,对于汉八旗面临百门大炮的轰击还能保持阵型继续前行也是深深忌惮,怪不得另一个时空汉八旗成为了满清吞并华夏的最大走狗,除了吴三桂一支外,其他很多的城池都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顺王带着汉八旗啃下来的。

    很多明军不用说遇到建奴甲兵,遇到汉八旗的军兵都是很快溃败这些走狗还是很有战力的。

    当然他对麾下的破虏军更有信心,他坚信他创立的破虏军能击败这些汉奸统领的汉八旗取得步战的胜利,此次会战的决胜恐怕还是在两翼的骑兵身上。

    此时赵烈已经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两杆镶黄边的大旗出现在两翼的建奴骑兵中,他立即就明白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中的两人已经到了两翼监军压阵。

    赵烈也同样明白此番合战的决胜就在两翼的骑兵上面,由于破虏军此番的阵容极为庞大,可以说全员骑兵,以往建奴铁骑四面围攻的局面无法实现,建奴如要大胜必要先行击溃破虏军的骑兵,然后才能四面围攻破虏军步队。

    说到底还是得骑兵对决啊,也难怪以往明军野战遇到建奴大军接连败北,任谁被四面骑兵骚扰围攻都坚持不住,最后只有败亡一徒。

    希望铁拳的滋味你等好生消受吧,既然是铁拳致胜那就看看真正的铁骑吧,赵烈冷笑着看着蠢蠢欲动的建奴骑兵。

    双方接近到一里时,汉八旗已经经历了四次炮击,有千余人伤亡在这路上,但是在各级军将的节制下在严苛的军规威逼下汉八旗还是硬着头皮向东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