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相公,那不是赵筠吗?还有皇上,看,那边,抱孩子的!”于孟华的老婆眼睛尖,二三十丈外,外围便衣卫士们撒开,保持了一个五丈宽的控制圈,将闲人阻拦开,大汉皇帝正抱着个婴儿,笑嘻嘻的东张西望呢!

“好宝宝,乖宝宝,春天到了鸟儿叫,催我乖女起床早……”楚风抱着胖丫小公主轻轻摇晃,嘴里胡乱哼着自编的儿歌。

几位皇后当中,敏儿最喜欢胖乎乎的小丫头了,赵筠忙于工商部地公务,孩子都是敏儿带的多,跟她比跟亲妈还亲呢!见楚风乱摇,敏儿急着想把孩子抢过来:“楚哥哥,别乱摇胖丫啊!小心把她摇头晕了,本来她跟筠姐姐一样聪明的,你再摇,就和敏儿一样笨了。”

“才不会呢,你们看,胖丫在笑呢,哦……乖宝宝笑了!”说来奇怪,胖丫像能听懂大人说话似的,咧开嘴,咯咯的笑起来,楚风仰着下巴,得意洋洋的道:“哈,真是爹地好女儿,知道给爹长面子啊!”

“瞧他那得意样儿,赛如捡了金元宝似的!”雪瑶醋兮兮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位小公主啊,谁都能抱,只要她一抱就哇哇大哭,交到赵筠、敏儿或者陈淑桢手里,一下子就不哭了,这一点却是叫雪瑶恨得牙痒痒。“小臭丫头,你妈妈怀你,还是我开的安胎药,生产的时候,还是我扎的银针催产呢!忒没良心了!”

“胖丫不和你亲呐,怕什么?我也瞧这小破丫头不对眼,跟敏儿比我这亲妈还亲,也不知吃谁的奶长大的!雪瑶妹子,你使把劲儿,自己生一个!淑桢姐,你说是不?”赵筠挤眉弄眼的,捂着嘴冲陈淑桢吃吃的笑。

“你们、你们三个,就知道捉弄我!”雪瑶红红地小嘴撅起,能挂上个油瓶。

敏儿凑上来,忽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道:“雪瑶姐,我猜啊,是不是你扎银针催产的时候扎深了点,扎中胖丫了,她到现在还记仇呢?”

这、这,敏儿啊敏儿,真是对你无话可说了!陈淑桢、赵筠两位,若是在家里,早就笑得抽了,外面大庭广众地,还得端着母仪天下的架子,却是憋得粉脸通红,肚子都捂痛了。

“瞧着位皇上,自己像个大男孩似的,平时见谁都笑呵呵的,没半分帝王气度,怎么就能统合各方、征战四海,打下今天的局面呢?”王峻的娘子,迷惑不解的摇着头,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么一句。

“哼,妇人之见!”王峻本来就有点怕老婆,自从娘子做了女官之后,就进一步向耙耳朵、气管炎的方向迅猛发展,然而普天下怕老婆的男士,越是怕得凶,在外面越发要摆出说一不二的架势:“皇上的胸襟气魄,你知道吗?我接的文件上说,闽西粤东汀、漳、泉、梅、潮五州归汉,总督、州、县三极,均按照琉球制度,设立七部二司的对口下属单位,接受本地主官和上级部司的对口管理,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妇人自是不懂!”

嘶……这一群人同时倒抽一口凉气:“收藩镇之权,永无割据之险;有地方主官,负总览之责临机应变!”

中国幅员辽阔,自岭南到长安,闽广到开封,加急快报往来也在一月之间,地方不可能万事奏报中央朝廷,所以自秦废分封设郡县以来,各地必设封疆大吏,或称刺史、州牧、节度使,便宜行事,掌地方之重权。

然则地方权重,必有割据之祸,汉末刘表、孙坚、袁绍等辈,唐朝安禄山朱温等辈不一而足。

故大宋为防地方权重,分天下为数十路,路下设州、军、监、府行政区,其下再设县级政区。州、县甚小,不具备割据对抗中央的可能性,而路较大,设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安抚使四个衙门,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水利盐茶、军事,互不统属互相监督,相当于把汉朝州牧、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分做了四份,任谁也不可能割据一方了。所以终宋一朝,从来没有过藩镇割据的现象。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地方上没有实际主官,遇到突发事情比如外敌入寇,四个衙门互相推诿互相掣肘,应对能力被削弱到了极点,故宋不亡于内乱,而亡于外患。

楚风在中央朝廷设七部二司,而总督、州、县三极设对口衙门,中央的政令,比如赈济命令,可以直接从民政部发到总督府民政局,再到州民政处,再到县民政科,最后发到各镇,这一路上可以完全不经过总督、知州、知县三极主官,中央的控制力能一竿子通到乡镇,藩镇割据?简直就是白日梦!

但各地又设立主官,下属各衙门接受他的领导,一般庶政由主官处理,不需要事事请示中央;而当遇到战乱,和朝廷联系中断,主官即拥有全权处理当地军民一切政务的权力,便于调动地方一切力量,应对外患。

想明白这些,庞泰惊服道:“有汉唐制度之便利,有故宋制度之稳定,皇帝行此政策,可保江山万万年!”

于孟华点点头,“皇上制定的各项制度,大多别出心裁,却暗含天地间之至理,端的叫人佩服,愚弟只以为,皇上的杀伐手腕略显差了点,待人过于仁厚,缺了历代开国之君,那种虎啸鹰扬、杀人盈野的气度!”

“仁厚?”王峻娘子噗的一声笑了起来,手指琉球城东南,“那白森森的几大堆,便是皇上仁厚的证据?”

去年从占城、同安、辽东几处战场斩下的头颅,足有三万多颗,琉球的京观又多了三座,放碱水里煮了,惨白的头颅,码成了真正的山峰。

第289章 政策

于孟华不由得浑身打了一个寒噤,杀人盈野、流血漂橹,亏自己还说皇上乃仁厚之君!

“老弟确实想叉了,”骆醒忠摇着头道:“皇上是郑大官人的救命恩人,这事列位都知道吧?当年山越人莽岳部落,屠杀了之前到琉球的汉人移民,又抓走了郑发子准备活吃,皇上领军出战,一战而灭莽岳,妇女、老朽、襁褓婴儿,一个不留,莽岳部从此再无遗族!”

“是啊,都说皇上仁厚,他只是对自己人仁厚,对敌人,可是比谁都凶残!愚弟身在法部,随行往占城等处视察矿山苦役监狱,虐待那些土人囚犯的恐怖惨毒,真真赛过修罗地狱!许多处坑道狭窄,站不起身子,只能爬在里面,人跟蛇虫鼠蚁为伍;谁要偷奸耍滑,监工皮鞭抽下去,一鞭一道血痕,矿井中闷热潮湿,不得医治,伤口初时流黄水,后来慢慢溃烂,即成脓血,最后生出蛆虫……”王峻说的时候,想起了初见时自己的惊讶和恐惧,直到现在,每次回忆都像经历了一场恶梦。

妇女们怎么听得这些话?一个个面色煞白,心口烦恶想吐,于孟华赶紧打个圆场:“苦役专门惩治外国外族的罪犯,咱们大汉公民,只除非犯了汉奸、强奸、杀人等重罪,否则至多监禁,并无苦役之刑。”

听了这些,几位娘子的脸色才好了起来,“如此说来。皇帝的政策,到底是个什么?若说他是仁厚之君,有时候似乎又比桀、纣还要残酷;若说他残忍暴虐,这琉球城地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允许别人在报纸上指摘朝廷政务得失,又算怎么回事?”

“是外儒内法。儒表法里?”于孟华不是很自信的提了出来,皇上对外大肆宣传新儒学。编写《四书新解》《五经新编》,弘扬儒学,对内施政,最重律法,处处以立法为先,似乎和各朝外儒内法,是一条路子。

“不对不对。于贤弟说的不对!”王峻立刻反驳道:“儒表,以纲常护社稷,法里,以律法治万民。然而今日之新儒,谓讲的是民贵、社稷次之、君最轻,百姓民族高于国家,国家社稷高于君王,设若君王不利于国家、民族。则臣民不必效忠……以此而论,非护君,乃虚君也。

法家之法,商君书上讲‘民弱则国强,国强则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今日之律法,讲皇帝犯法与民同罪,讲茅屋虽破、主人无请而君王勿入,是强民而非弱民,与法家大相径庭。儒非旧儒、法非旧法,儒表法里,从何谈起?”

“那么,是不是内圣外王、内诸夏外诸夷呢?”骆醒忠又提出了儒家最传统的观点,“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皇上设学校修身、立婚姻自主以齐家、贸易财货致力工农以治国、以王霸之道平天下……”

这次轮到于孟华反驳了。他摇着脑袋道:“非也非也。内圣即有圣人之才德,外王即对外施行王道。今上所定制度。处处以利益为诱惑,鼓励举报、厚赏重罚,商贾工匠贪求利益而位列高官,并无半点德治的说法;对南洋、高丽、倭国,或者掠夺资源,倾销商品,仍然讲的是个利字,况且一旦遇到土人反抗,动辄以大军弹压,族灭、连坐、抽签杀,碾刑、斩首、五马分尸各种刑法惨毒无比,明明是行地霸道,哪儿有半分王道?”

众人讨论半天莫衷一是,儒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诸子百家全猜了一遍,每家都有那么几处相似的,却又有更多矛盾不合地地方,拿哪一家,都套不到楚风的头上。

骆醒忠最后无奈的说:“愚兄到琉球,比各位都早,可好几年了,都看不懂皇上的施政手腕。至于效果嘛,归根结底只有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于孟华等人讨论的时候,楚风已经寻了块高地,在草坪上坐了下来。

“喂,呆子,你倒是说说,你施政是个什么手段,把大汉这么个国家,管的井井有条?我义父在琉球时,都一再夸你,说你的才能,千古以来绝无仅有呢!”雪瑶大腿轻摆,用膝盖碰了碰楚风。

呵呵,陈宜中这么夸我?楚风嘿然一笑,总不能说都是后世最常见地事情,任谁都知道吧?只好转移话题:“哦,那你义父,他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呢?”

“治世奸雄,乱世能臣。”

雪瑶话音刚落,陈淑桢噗的一声笑了起来,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陈宜中怎么两边掉了个?

“治世奸雄,乱世能臣。”赵筠在嘴里反复咀嚼一遍,眼睛一亮道:“我知道了,不过,还是雪瑶妹子自己说吧!”

“义父说,他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手段,用在治世足以当个太平权相,一辈子位列朝纲执掌大权,然而后世必以权奸目之,所以叫做治世奸雄;乱世中,他胸膛里的良心,不幸还存着一点半点,不能学留梦炎之类的狗才当叛徒、汉奸,只好保着君王,做个末世能臣。”

楚风在雪瑶的琼鼻上轻轻一刮,笑道:“如此说来,我该防着你义父才是,他做过了大宋的末世能臣,又来做我大汉的治世奸雄!”

雪瑶红着脸,嗫喏着不知该怎么回答,说义父地不是,自然不愿意,可楚风把话说到这份上,又不好替义父回护,又羞又急,眼泪只在眼眶子里打转。

赵筠把楚风的肩膀一拍,嗔道:“却又来!在你手下,能当上奸雄才是怪了,陈宜中做南洋总督,不是好好的吗?”

楚风轻抚雪瑶的背,温言道:“说笑罢了,若是疑忌你义父,何必让他做总督专制一方?用人不疑用人不疑,老实说,他宁愿抛下蒙元许诺的荣华富贵,逃到占城蛮荒偏远之地,去受那些土人的气,能做到这样也就很了不起了。像淑桢姐姐地父亲陈公文龙那样殉节西湖,固然是英雄豪杰,像你义父不食元禄,也不失为正人君子!”

雪瑶听到这里,立时破涕为笑,最近的烦恼一扫而光。

是的,这些天,雪瑶很烦恼。论年龄,她比敏儿大,论“资历”她结识楚风远比陈淑桢早,可现在,敏儿和淑桢姐姐都做了皇后,就她住在皇宫中,和楚风朝夕相处,甚至还有那么一次两次不彻底的“肌肤之亲”却一直没个名分,叫人好不明白。

最近那,渐渐听到风声,说赵筠的父亲赵与檡,乃是大宋朝“刘更生之忠,曹王皋之孝”的忠王爷;敏儿的父亲王大海,是皇帝落海的救命恩人;陈淑桢的父亲,西湖殉节,忠义堪比岳武穆。这三位皇后的父亲,都是大大地忠臣,故而皇帝愿意迎娶;只有陈宜中,身为大宋丞相,不思报国、临战退缩,这样地人,皇上用其才而鄙其德,虽然以他为南洋总督,却不愿意娶她义女……更何况,这个义女的出身,不过是个相府歌伎!

听到这些话,雪瑶气得躲在被窝里,大哭了三四场,楚风待人平和,连贩夫走卒工匠士兵都折节下交,断不会嫌弃自己身分低微,那么真是因为义父吗?

直到此刻,听到楚风地心里话,雪瑶才解开心结。她抬眼看看楚风,微微一笑,哼哼,楚呆子,迟早逃不出我的手心!

一时间,美人的笑,如一朵绽放的水莲花,楚风和她并肩坐在草地上,竟然看得呆了。哼哼,小狐狸精,上次没能得手,下次叫你逃不出我的手心!

且不说这两位“暗藏杀机”赵筠抱着胖丫,还没得到刚才的答案呢,“喂,夫君,发什么呆呢?最开始雪瑶问你施政用的哪家方法,或者博采众长,你还没回答呢!今年你不说清楚啊,将来我让胖丫不叫你父亲!”

“我……”楚风挠着脑袋,他的汉学知识,全是向赵筠学的,如果胡诌什么儒家法家,一定瞒不过去。

“是秦法吗?”陈淑桢插了一句,她理了理乌黑的发丝:“昔日秦法苛刻,刑弃灰于道者,我观汉法面面俱到,有秦法遗风。”

昔日秦法的确苛刻,汉法确有类似的地方。为什么暴秦灭,而汉国兴盛呢?这中间有什么缘故?

“哦……胖丫打楚哥哥!”几位姐姐和楚哥哥说什么政论,敏儿闷了半天,拿着胖丫的胖手,往楚风脸上。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敏儿救了急!楚风哈哈笑着,和女儿闹成一团,把事情糊弄过去。

这个楚风,最终还是没诈出他的料!赵筠和陈淑桢对视一眼,无奈的点点头,

第280章 解放

例行朝会,民政部、工商部、财税部联合撰写的《人口和土地问题综合调查报告》,放到了大汉帝国皇帝的面前。

从中央朝廷一杆通到乡镇,高效率的政府体系;

琉球学生和内地赶考士子相结合,既忠实执行中央命令,又能和地方实际相联系的官员队伍;

出自汉军和畲汉义军,规模庞大且强有力的警察武装系统;

不征收农税、不征集徭役,只须在乡镇集市和关隘设置税卡,对地主乡绅没有依赖性的工商财政;

县法司坐镇县城,副法司带巡回法庭到各乡镇办案,毫不手软的执行死刑、苦役刑和鞭刑……这五大条件,让大汉的地方统治犹如一张铁网,把它的国土牢牢的罩住,任何潜在的反对势力,都无法在铁网下存身。

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各项工作才能毫无掣阻的开展。

大半年前,地方上最紧要的工作就是赈济战争灾民和战后重建,各级地方官犹如散财童子,把占城、琉球、日本等处运来的粮食,琉球出产的海盐、咸鱼、钢铁工具,大把大把的撒出去,顿时让大汉的统治,在老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

到了秋收之后,坚壁清野时污染的水井清掏了,被元军烧毁的房屋重建了,补种的水稻收获了……战后重建告一段落,而随着琉球呢绒棉布纺织工业的全面展开。开发海南岛地进度加快,招募工人和垦荒农民的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

招收人员,首先必须让这些人员有行动自由,而这个时代家庭劳动的奴仆、婢女,都是和东家签了卖身契的,很多租种田地的佃户,也和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他们被牢牢的绑在了乡村。根本没办法响应招募。

那么必须把奴婢佃户和地主之间地人身依附关系,转变成雇佣关系,让劳动力自由流动,进入市场,这就不可避免的和地主阶级形成了严重冲突。

“皇上实行严刑峻法,以敲扑鞭笞天下,虽然短时间内收效明显。微臣却担心将来为千夫所指”民政部长郑思肖有一颗仁厚地心,曾经以八罐茶叶买下三佛齐的大片土地,收容出海难民同胞,但在解放奴婢的问题上,他有不同看法。

文天祥闻言深有同感,点头道:“大汉龙兴瀛州,琉球本不毛之地。并无奴仆之说;然而中原故土,缙绅之家奴仆成群,绝非琉球弹丸之地可比。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吾皇所为,怕失了中原豪杰之心啊!以臣之见。佃户之类可以任其自主,家中奴仆婢女,似乎没必要管他。”

文天祥所说,实际上和大宋朝的旧制相差无几,家庭奴仆是卖身给主人的,生产领域则开始从人身依附转向自由雇工,这是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后的必然。

“文大人所言,下官有不同看法,自古以来,民心似铁王法如炉。蒙元灭宋。难道蒙元比宋得民心?”李鹤轩总是迷信严刑峻法,他呵呵冷笑着说:“和咱们争夺民心的。是分天下人为四等,叫汉人做第三等第四等奴隶地蒙元,咱们不需要做的太好,只要比蒙古鞑子好,民心就在我们这边!”

文天祥闻言无话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老话说了上千年,真的如此吗?恐怕不见得,至少,大宋朝深仁厚泽,绝对比动辄屠城、把南方汉人当作四等奴隶的蒙元更加得民心,为什么宋亡于元呢?

侯德富最近和文柳娘感情升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见未来老丈人吃瘪,连忙和稀泥:“文大人说的没错,李大人也有道理。民心是要的,实力也重要,咱们需要人力,废除卖身契,才能把婢女变成纺织工人、家仆佃户变成垦荒农民。”

七部二司的官员,以匠户系为一方,支持彻底深入地废除奴隶,以故宋留用官员为一方,建议不要一刀切的废除已经签订的卖身契。

楚风微微笑着,一直没有发话。御前会议上的争论,并非普通的官场倾轧、意气之争,而是地主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的碰撞。

发展工业,是必须走地道路,楚风必须站在资本的一方,但他能不能打倒地主?

不能!

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这些儒学大家大忠臣是地主,李庭芝、苏刘义、陈文龙这些抗元名将也是地主,宋末抵抗蒙元入侵的领导阶层,几乎全是地主!要击败横扫欧亚无敌手的蒙元,首先必须团结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切力量,让每一滴鲜血都洒在对抗外敌的战场上!

所以在内部问题上,楚风总是用赎买、引导的方式进行改革,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用雷霆手段。

“是深化废奴,还是在原地踏步,咱们来听听一位权威的意见。”楚风叫萧平附耳过来,低低的嘱咐几句。

没等多久,“权威”就来了,身上花红柳绿打扮得像妈的,脸上的褶子却暴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