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带着母亲和妹妹,随着大队百姓逃进了山林,鞑子搜山,像捕鸟儿一样把山中百姓一一猎杀,但总有极少数人被幸运女神的光环照中,躲过了杀劫。

失去了至亲之人,没有粮食,没有希望,在山林中靠着泉水和野果度过坚难的时日,与死亡的解脱相比,不知道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有人变成了行尸走肉,有人呆坐在尸体堆中,有人抱着亲人的尸身不愿放弃,有人四处梭巡后投入了大海,但也有恢复过来的人,在一处避风的山坳暂时藏身。

萧平的母亲、妹妹就在这里,所以他拿起了柴刀,守在山坳的入口。

汉军士兵接替了他的工作,他们拿出干粮,分发给山坳中可怜的人们,他们扶持着老幼妇孺,登上敏号帆船。这艘生命之舟,会把这些可怜人送往希望的彼岸。

经清点,幸存者只有三百一十一人,这就是数万百姓被屠戮后余下的数字,幸好,他们基本上没受伤,身体还算健康……老弱病残早已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敏号帆船有二百多吨的载重量,去行朝朝贡时运载鹿肉盐巴武器盔甲等大批贡品,回来则只装着几箱子白银,基本上是空载,运这点人绰绰有余。楚风把难民们安排到货舱,注意通风,并给他们提供了清洁的饮水和食物。

确认亲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萧平很快恢复过来,他上上下下的奔忙,协助汉军管理难民们,替双方做好沟通。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侯德禄,都竖起大拇指说了个“好!”

泉州至琉球一百二十多海里,也就是多个小时的航程,第二天清晨,敏号回到了琉球。楚风命令汉军腾出军营,暂时安置这批难民。

楚风和所有看到锦田山惨剧的人一样,变得沉默了,仿佛长大了许多,他捏着拳头暗暗发誓:元鞑子、蒲寿庚,我会让你们这些畜生后悔生到这个世上!

汉军士兵们不再嘻嘻哈哈,他们打水、烧火、蒸饭、炒菜,做着安置难民的工作,沉默的同时,不忘给被救的同胞们报以一个温暖的微笑。

被救的百姓先洗了个暖洋洋的热水澡,然后得到一份包括海鱼、蔬菜和大米饭的早餐,最后在民政科长侯德富那儿登记。热水澡、丰盛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同胞的微笑,让难民们的灵魂又回到了躯壳中,看得出来,不少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古老的民族啊,毕竟你有绵延四千年的韧性。

侯大科长非常高兴,因为他在难民中找到不少识字的人,这下子登记工作变轻松了。他已经想好了,要好好的招几个科员,分担自己的工作。

楚风打碎了他的美梦,“有学问的人必须补充到学校,承担教学工作。曲海镜将优先挑选人才,然后才能轮到政府机构。”

每人在登记后得到三贯铜钱的一年期无息贷款,楚风考虑过了,以两三人组成一个家庭计算,这笔钱能用水泥、砖头建造一所坚固美观的房子,还能使他们坚持到自食其力的一天。至于亲人被杀完的单身者,就更好解决了,孤儿安排到小学住读,青壮年可以招募到各个工场,都有工人宿舍提供。

很快登记结果被呈到总督府的案头,这批难民几乎全是泉州城内外的居民,行业涵盖三教九流,赶大车的、开染坊的、酒楼跑堂的小二、媒人牙婆、大厨子、生药铺伙计、皮匠、茶馆说书先生、读书士子、泥水匠、女绣工,甚至还有两个妓女。

张广甫一见这份名单就兴奋了,“楚大人,咱们可以把这些人按照行业组织起来,就像铁厂、缝纫工坊那样,办几个饭馆、绣坊什么的,必定能赚钱。”

确实,钢铁厂和缝纫工坊的集约化经营,产生了极高的效益,且不说钢铁厂,就是刚刚成立半个月的缝纫工坊,就做出了汉军和警察所需的二百多套冬装,可以每人发两件。

曾经的帐房师爷马上算开了,一名妇女在家,哄孩子洗衣服做饭再喂喂鸡喂喂猪,一天就忙忙碌碌的过去了,要缝缝补补还得挑亮油灯熬夜干。按楚风的方法实行专业分工,假设一百个家庭有一百名妇女,则十人专管做饭、五人专管带小孩、五人专管洗衣,再来十个人,把快嘴二婶那样的养鸡场办一个,养猪场也按类似的方法办一个,什么事都做完了,居然能剩下七十个劳动力可以投入纺织、缝纫或者其他行业。

这对于缺乏人口的琉球,意义十分巨大。

楚风则想得更多,工业化必然实现社会分工,社会分工除了提高生产率,至少还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分工使自然人必须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用出售所得的货币购买别人的劳动产品,这加速了货币流通,有利于资本的形成。

另一方面,它还加强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代,一家人能够自行解决所有需求,邻里间可以“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社会分工则使家庭必须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才能实现劳动交换,这显然加大了自然人家庭对社会的依赖。

不过楚风没同意张广甫的想法,他再一次告诫贪心的老头子:“请记住,你现在不是我楚风的帐房师爷,而是琉球的财税科长。你不需要整天想办法替我挣钱,而应该为整个琉球的繁荣着想。现在你想想应该怎么做?”

老师爷面红耳赤,想起了以前楚风说的那些话:

“民营经济是最活跃的,因为赚的铜板会落进自己的腰包。”

“国富民强不对,民富才能国强。一个国家,朝廷和皇家的仓库堆满金银,百姓却饥肠辘辘,这样的‘富国’一定不强。”

“琉球政府要抓大放小,给老百姓自发的商业活动以生存空间。”……

张广甫得出了结论,应该让老百姓自己来做这些事情。但是,怎样引导、扶持他们呢?如果官府不出面提倡,也许很久才会有聪明人想到这些赚钱的点子。

楚风的办法就两个字:“招标。”

在新移民抵达琉球的三天之后,楚风在总督府门前办起了项目招标会,面向全体琉球居民公开招标,有幼儿园、食堂、洗染坊、理发店、茶馆、养猪场等项目,每项最少要招到一个,最多两个。

楚风提供技术支持。合作条件有三种,谁有资金的,琉球划给土地,自己办去;没钱办的,可以年息二成贷款,也可以用人力折股份,双方合资。

如果某个项目的竞争者多,楚风按照他们的自身条件,择优挑选两个;如果没人应标,就加大琉球方面的优惠条件,直到有人接标。

所有的中标者都要和琉球政府签订正式文书,楚风命令侯德富制定了详细的格式合同,每一份都盖上总督府鲜红的大印。

陆猛对此表示不解,他认为这完全是多此一举,汉军才是保证履行合约的力量,“如果没有汉军,这份文件就是废纸;如果汉军忠于您,有没有文书也无所谓,大人一句话,谁敢不执行呢?”

楚风笑笑,“侯德富,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记得曾经告诉过你答案。”

侯德富一本正经的说:“武装力量是秩序存在的保障,但秩序的建立绝不仅仅依赖武力。”

“还有什么?”

“公正的法律,力量的自我谦抑,还有……”侯德富想了想,说出最近从楚风嘴里学到的一个新词,“契约精神。”

第055章 大杀器

幸存者不到琉球人数的十分之一,但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是的,常州被屠,我们从临安跑到了琉球;如今海峡对岸的泉州,也发生了同样的惨剧,我们还能跑到哪儿去?

参与救助的敏号全体乘员,和那些惊魂未定的幸存者,把真真切切的死亡信息带到了琉球,恐慌在蔓延,以至于楚风的招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一再增加优惠条件,恐慌中的人们也不愿接标,好不容易才每项凑到一个,当然,老居民是主力,新移民只有一个人接下项目。

不能让恐慌无休止的蔓延!楚风组织了一次阅兵式,琉球仅有的一百名士兵,排成十乘十的方队,操着正步在总督府外的大街上来回行进了半个时辰。

正步走,体现军人的威武雄壮,体现军人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所向披靡的气概,任何人第一次面对面的见到阅兵式上的正步走,都会被它整齐划一的动作震慑。

全身黑色军服,头戴闪亮钢盔、身穿精钢胸甲,腰挎军刀、手执长矛的汉军士兵们,将手中的长矛,与地面成45度角指向正前方。一百双脚踏着同样的步伐,按着同样的节拍抬起,再同时践踏大地,似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它的前进,小小的百人方队,竟然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陆猛的辛苦没白费,士兵的汗水没白流,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样威武雄壮的军队,百人为整体,严密结合如同一部机器的军队。

也许,这支军队能保护我们吧?

末日来临般的恐慌情绪,在阅兵式后理所当然的减弱了。

逃,是逃不掉的,锦田山大屠杀的殷鉴在前,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就在身后,汉军士兵们训练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陆猛适时推动了练兵的高潮。

这些还远远不够,要对付幅员三千万平方公里,奴役着欧亚大陆上数亿人口的蒙古帝国,琉球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

人口问题被摆上了台面,经过仔细讨论,琉球政府制定了横跨海峡的救援计划。

这次行动在锦田山幸存者中招募三到五名勇敢者,派他们到泉州的每个村镇去,讲述锦田山的惨剧,发动老百姓逃离泉州。然后以敏号、虎号帆船为平台,在约定的地点接这些老百姓渡海到琉球。

元鞑子以暴虐屠杀为统治手段,很容易激起民愤,四等人的分法更是激起民族矛盾,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动员沿海地区具有初步海洋意识的民众移居琉球,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何况,琉球方还有很多手准备:煽风点火、传播谣言、金钱利诱,不信会有人铁了心肠当鞑子的四等顺民。

中国古代政权最低只延伸到县一级,乡村则为乡绅治政,管理相对粗疏,再加上幸存者熟悉本地情况,必要时还能利用金泳这个内应,可行性非常高。

眼下福建沿海的局势,是双边四方,大宋行朝和琉球为一方;元鞑子和蒲寿庚为另一方。元鞑子拥有陆地上的绝对优势,海战就稀松平常;大宋行朝的陆上力量较弱,但有民心所向,闽粤赣各地有文天祥、苏刘义麾下诸路义军策应,更有十万水兵、战舰千艘,拥有海上的绝对优势,蒲寿庚降元前将宋帝堵在泉州城外,张世杰一怒之下抢了他四百多条海船,蒲寿庚屁都没敢放一个。

琉球的力量最弱小,但发展速度最快,眼下必须利用大宋行朝对元鞑子和蒲寿庚的牵制作用,在夹缝中争取尽量多的人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因为历史告诉楚风,这种牵制作用最多只会存在两年了!

经济、工业、人口,都有了解决方案,轮到大杀器登场的时候了。

大半个月前,祝季奢就送来了一船硝石,随船到达的还有五名工匠和十多个家属,楚风把他们秘密安置到军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在村东三里外一处隐蔽的山谷里建设了工坊,又让郑发子带着土人去火山构造带,挖了许多硫磺。

山谷中的工坊内,工匠们正忧心忡忡。“爹,祝家明明说送我们去福州的铁匠铺,怎么把我们弄到琉球来了?一连半个月,半句话都不和咱们说,看门的人好像木头做的,只管把好酒好菜来招待,就是不准出门,这是啥意思啊?”

雷洪扫了一眼二儿子,“哼,还能有什么,不就指着咱的手艺吗?”

三儿子雷锁住一下子急了:“这可不行,爹爹,咱的手艺是战场上用的,可不能传给番邦外国,做汉奸,活着被人戳脊梁骨,死了要被阎王爷打进十八层地狱的!”

老二银住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怏怏的说:“老三,你就省省吧,咱们拖家带口的,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雷锁住脸红筋涨,捏着拳头说:“二哥,你忘了大哥是怎么死的?”

说到死去的大儿子,雷洪心头又酸又痛。二小子蔫巴,三小子暴躁,只有他们的大哥,从小儿懂事,知冷着热的,七八岁就帮着爹妈照顾俩弟弟,十二三岁就上所里工坊干活儿糊口。金住这孩子,生怕爹妈操心,问他冷不,大冬天穿件薄夹衣也说暖和,问他饿不,一碗稀粥顶半天还说饱着……可惜,可惜这么好的一儿子,已经死在鞑子手上了!

两年前的郢州之战,雷金住奉命随同厢兵一起,押送火器到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张世杰军中,半道遭遇鞑子游骑袭击,为这些新锐军器不落入敌人手里,雷金住点燃了引药,七十枚震天雷外加一千五百斤火药同时爆炸,与冲近的数十名鞑子骑兵同归于尽。

可怜我的儿啊,当下就粉身碎骨,连尸首都没留下!想起早早过世的大儿子,雷洪的脸上老泪纵横。

见父亲流泪,银住、锁住兄弟慌了神,也不争了,一个端茶倒水,一个递手巾,忙着安慰父亲。

自从大儿子死后,雷洪的工作就不再是为了那点微薄的工食钱了。兵危战凶,朝廷的会子(纸币)新发行一界,上一界的就不值钱了,会子越发越多,币价越低、米价越高,雷家父子三名熟手工匠,一个月拿到手的会子还不够买两石米,养活全家七口人只能勉强糊口,三爷子做起活儿,却比以前十倍的卖力。

有人问他:“老爷子,做这个活计,不过是为了糊弄家里的几张嘴巴,何苦累死累活的做?朝廷还能为你个工匠旌表褒奖么?”

雷老头脖子一梗:“只要这些东西能多炸死两个鞑子,就是不给一文工食钱,白干我也要做!”

是的,只要想到自己做出的火器会被运到前线,把鞑子炸得哭爹叫娘,就好像亲手替金住报了仇一样,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恨不能全天十二个时辰守在军器所里,一刻不停的干活!

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老头子甚至觉得,每一颗震天雷、每一个火蒺藜,都附着逝去孩儿的一缕忠魂……

但是,鄂州陷落,常州陷落,镇江陷落,老爷子就不明白了,自己亲手打造的上好火器,还有军器所里重达五十斤的步人甲、可射三百步的伏远弩,这么精良的武备,怎么打不过元鞑子呢?

尽管知道元鞑子优待工匠,就算屠城也会获得免杀,但老爷子绝不愿意给杀害儿子的仇人做工。在临安朝廷投降后,他就带着儿子、徒弟和家属,沿两浙路南下逃到了处州。

秀王赵与檡战死,浙南失守,全家人又踏上了逃难的路途。

可恨那祝家欺人太甚,假说雇我们去铁匠铺做事,却把我们送到这琉球海岛番邦,若是他们好说好散,还有商量;若是以力相逼,哼哼,老爷子看了看墙角的藤箱,那里面的宝贝,好歹请他们尝尝味道!

第056章 一起干

楚风并没有尝到震天雷的味道,因为王大海和他在一起。雷洪是工部军器所的火器匠把头,王大海所在的船场曾经替朝廷水师建造战船,两人共事过整整三年,都是各自业内的顶尖熟手匠人,自然惺惺相惜,相互之间友情颇深。

得知琉球人就是临安走海路逃难的匠户,雷洪又惊又喜:“去年船场匠户出海逃难,全临安都传遍了,有人说你们去了高丽,有人说你们去了日本,还有说什么安南、占城的,谁都没猜到,你们居然在琉球!”

王大海朝他胸口一拳:“老哥,没想到临安一别,咱们还能在琉球相见!”

“好你个王大海,做人不地道啊,照说是你相邀,老汉我就是爬也要爬着来,何必使这个逼上梁山的计策?”雷洪看看房外衣甲严整、持矛肃立的汉军士兵,啧啧赞叹道:“想不到,一年多时间,你在海外打下这么大个基业。”

王大海略显尴尬,“老哥误会了,琉球的事业,都是这位楚风楚总督的手笔。”

总督?以前只在戏文里听说过总督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总督,难道是朝廷在琉球新设的官职?雷洪脸色发白,他在工部兵器所接触过不少朝廷官员,知道刚才自己那句话,叫猜疑心重的人听见,对王大海就难免心生嫌疑了,他连忙招呼两个儿子,一起跪下行礼:“草民不知是总督大人,有罪有罪!”

楚风呵呵笑着把他扶起来,“雷师傅今天这跪得结实,今后啊,您登记成了琉球居民,想跪都没机会了。”

为了增强琉球居民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琉球自治政府规定,凡登记在籍的汉民,一律见官不跪,只需拱手为礼,而土人中除了“琉球王”阿泰,其他人见官,就必须下跪磕头。

此时见王大海和雷洪老友见面,满肚子话当着自己不方便说,楚风便告辞,让他们自在谈心,料想王大海会向雷洪介绍琉球的情况。

楚风信步走出这排相对独立的房舍,对面一排排军营,临时安置从泉州锦田山救来的难民,仅仅四天时间,三百多人就少了一多半。

幸好曲海镜和侯德富下手快,把有点文化的人都雇了,陆猛又选了五十个身强力壮的人,随后,刚刚得到消息的郑发子、洪家二婶等人,就跑来把剩下的年轻人基本上全带走了。郑发子新承揽了挖硫磺矿的任务,虽然主要劳动力是土人,不过工头还是用汉人才放心;二婶的鸡场获得了成功,使用大型鸡舍,喂食菜叶、干芋头和鱼粉,肉鸡长得很快,预计刚出壳的小鸡到可出售的肉鸡,只需两个半月,于是在昨天的招标会上,她又接下了养猪场的项目,正缺人手呢!

得到楚风命令,徐财旺、冯火山兴冲冲的赶来招工时发现,挑剩下的人当中,青壮年男性已经没几个了。

民营资本,果然最有活力啊!楚风苦笑着摸摸鼻子,告诫这两位手下:以后得习惯竞争,而且,竞争将不仅仅限于人力资源。

汉军增加了五十名士兵,一百名老兵,两人一组带一名新兵,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

兵科制定了训练计划,最初十天,主要是队列训练,培养士兵的集体意识和服从命令的习惯;接着是二十天的强化体能训练,从最开始每天做五十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全副武装三公里越野,逐步加强到最后的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五十个仰卧起坐、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经过这样一个月的训练,菜鸟们才算是汉军的正式一兵了,之后不间断的武器对抗训练和文化知识学习,以及野外拉练、军事演习、中等强度的体能训练,将伴随他们的整个军旅生涯。

高强度的训练需要优质的营养,楚风从土人手上弄来鹿肉、芋头,加上两条剪式船的拖网作业,提供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