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琉球开荒土地归自己、不收农税的政策,泉州一带早已传开,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等着琉球船来接,上船的号牌往往是一抢而空。这种形势下,便没必要再派人前往组织发动,只需将琉球的政策四处宣扬,让各村都有心理准备。

派船去接人时,临时才随机的通知某个村庄,让愿意来琉球的人迅速上船,上午通知,下午就开船离岸,这样敌人根本没法阻截,对村民、对琉球船只都安全。

“没想到萧平还挺有心,想出的这个计划非常缜密,完全可以实行!”楚风一锤定音,“奖励他十贯钱,提拔为水兵见习班长。今后不管汉军还是政府,遇事要多动脑子,想出什么都可以上报,有价值的建议,要奖励!”

第069章 军事体制

当琉球政府成员召开例会的时候,汉军也在进行战后总结会。

侯德富心不在焉的出席了会议,他并没参与这次出征行动,而且,今后也不会有机会参与具体作战了。

不同于大宋朝实行的以枢密院为中心、以文御武的军事制度,总督大人设计了一个程序简单清晰而又高效的军事制度。

它以兵科负责国防政策、军队编制、人事任免、战争调动、武器制造和后勤调拨,汉军则是兵科的执行机构,平时训练士兵,战时执行兵科的作战命令,享有完全的战场指挥权……但这种权利是以统帅部的形式得到落实。

以本次出兵伏击蒲家马队为例:

金泳派人送来的情报,首先摆上兵科的案头,由兵科长侯德富根据目前琉球周边局势及敌我军情,决定是否发动战争。如决策发动战争,则考虑战争的规模和目的,制定战争命令,盖上兵科大印,并上报总督府批准。

得到总督批准的战争令,加盖总督大印后被发往统帅部,一起送来的还有统帅部大印。

统帅部由汉军水陆二师的高级军官,目前是陆师领军及三位队长,水师领军及各舰舰长组成,但他们都只是统帅部的幕僚人员,最高统帅则是总督本人。统帅部接到战争令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根据战争令的内容,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盖上统帅部印章,分发给水陆二师。

水师陆师的领军,将作战命令分解给各具体执行的部队,各级指挥官根据命令,调动作战部队,并亲自指挥作战。

整个战争流程,一环扣一环,下一级的执行者必须查看下达命令者的授权文件,才能着手执行。比方说兵科长侯德富若是要求统帅部召开作战会议,统帅部的全体成员必须要看到加盖了总督大印的战争令方能召开会议;陆猛若是命令钱小毛调动军队,钱小毛必须要看到统帅部发给陆猛的、加盖了统帅部大印的作战命令方能执行,指挥官的临机决断,不得超越作战令的规定。

日常管理上,兵科是汉军的管理机构;具体作战上,兵科汇报、总督决策、统帅部具体细化、汉军最终执行,统帅部实为战时指挥机构,且与兵科互不统属,惟有总督,既在兵科的战争决策上起最终决定作用,又以最高统帅的身份掌握最高指挥权。

而且,汉军任何时侯都不能违背总督本人亲口发出的命令,或者同时持有总督大印、最高统帅大印的人的命令,当两者发生抵触时,以总督本人的命令为准。

以上各项程序,以军令的形式,在新兵入伍的第一天就要告诉他们,并且背下来。

这就保证了楚风对军队的绝对控制,任何人想不经过他调动军队,要么让兵科、统帅部的各级军官和全体士兵一起造反……这很难,经济上得到很多好处、家眷全在琉球的匠户子弟,和鞑子有血海深仇的锦田山幸存者和前少林和尚们绝对不会同意;要么偷来两枚严密保护的印章……这是不可能的,一枚放在楚风的总督府,另一枚在兵科长侯德富的铁柜子里,两处都戒备森严。

兵科和统帅部的关系互相制衡、非常微妙。一方面统帅部成员,也即是各位高级军官的立功受奖和部分任免权在兵科,但兵科长并不参与统帅部,更不参与作战行动,兵科无权调动汉军的一兵一卒;另一方面,统帅部召开作战会议,又必须由兵科长下发总督的战争令,并把统帅部大印交给军官们,没有这颗大印,军官们无法让士兵进行任何作战行动。

以侯德富军人世家的出身,自然看得出这套体系的好处。它既保证了总督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又让军官和士兵互相熟悉,作战指挥顺畅,不会出现大宋朝枢密院掌兵、三衙平时统兵,临战时指派将官,以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毛病。

但总督大人让自己改行,由武官变成文官,做这个兵科长,是什么用意呢?侯德富百思不得其解。

是因为自己为陆师副领军、兄弟为水师领军,两兄弟分掌水陆二师,兵权太重?可楚大人并非猜疑之人啊,从吕宋回琉球,更在船上与我倾心交谈。

是为了压制陆猛?陆猛忠勇,却有点死脑筋,时时把朝廷放在心上,总督大人有非凡之志,自然容不得他。但调走自己这位副领军,又没有提拔新人,陆猛相当于在陆师中独尊,岂不是没有人来牵制他了?

或许,这纯粹就是制度建设,对事不对人?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侯德富找了个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决定专心开会不再瞎想。

还是那种奇特的分工,兵科不参加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但要出席战后总结,因为兵科要根据战后总结情况,制定新的作战条例条令,并根据军官在战争中的表现,决定他们的奖励、晋升和惩处。低级军官的奖惩任免,由高级军官决定,报兵科备案;高级军官则由兵科直接负责。

钱小毛正在发言:“此次作战之胜利,在于事先得到充分情报,并设伏,将敌人引入伏击圈。”

“钱队长说的是!敌人都是骑兵,若是骑在马上冲锋,一眨眼就冲过几丈远,我们的手榴弹难以炸中,他们下马步战,就好炸多了!”张魁表示赞同。

大家又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都是总结好的。陆猛皱着眉头说:“别净讲好听的,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大家也说说。”

钱小毛低着头说:“若是平地遭遇骑兵,恐怕、恐怕我们挡不住……若是敌人在百步外抛射箭雨,我们的弓手人少,很难抵挡,手榴弹也扔不到那么远。”

“嗯,想办法造点能在百步外杀人的武器。”侯德富边说边把这条记在本子上,床子弩?回回炮?到时候和总督大人商量着办吧,这些事情他总有办法的。

“还有……”钱小毛看了看陆猛,鼓起勇气说:“还有就是出兵救援少林寺的决定下得过于仓促,没有远程哨探侦察,尖兵只在大队前边一里,若真遇上唆都的大军,恐怕大家都得化整为零,钻树林逃跑了。”

陆猛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这个错误主要是我的责任,听说少林被围,急躁了。请兵科长报请总督大人,给我处罚吧。另外以后切记要把尖兵放到五里外,为大部队提供预警时间。”

钱小毛急得冒汗:“陆领军,我就这么一说,可不是针对你。”

陆猛难得的笑了笑:“对事不对人嘛,没什么,有错就得改,否则下次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楚总督说了,总结经验,下次就可以少流血、少死人,对大家都有好处。”

侯德禄去了占城,没参加战斗,水师由李顺发言:“我觉得吧,那个栈桥比小艇好用,能不能做一套快速搭建栈桥的器具,以后登陆、上船都方便。”

“唔,这个建议好,浮筒、木板什么的就能搭简易栈桥。”侯德富把这条也记录下来。

“打扫战场时,一个班十名战士排成横排,应该分单双号,单号专管补刺,双号严密戒备,免得装死的敌人暴起偷袭。”许铁柱一本正经的说了建议,却引得大家笑成一团,因为所有人都想到了他被赛尔勒偷袭的那一刀。

可以想见,这个建议,许队长是有切身体会、深切感触的!

第070章 融合的难题

泉州,蒲府,上下一片愁云惨雾。往日自夸神勇无敌的赛尔勒赛爷,和他那一百二十个手下,通通变做了无头鬼,等蒲家派人去找到他们的时候,尸体都在发臭了。

蒲寿庚灰色的眼珠子,气得快要从深陷的眼窝里迸出来,高挺的鹰钩鼻子不停的抽动,神情如丧考妣。

光是一百二十匹上等阿拉伯马,就价值纹银三万两,还有亦思巴奚们精良的装备,以及雇佣他们从大食过来的巨额费用,全完蛋了!

失去了唯一的陆上机动力量,蒲家对泉州乡村的控制力明显下降,琉球人几乎肆无忌惮的接运村民,等到县城、府城驻军得到消息赶去,人家早跑没影了,如果把兵力分散去控制广阔的乡村,那么陆上的文天祥、海上的张世杰攻取泉州城,将比摘下一颗熟透的桃子还要轻松。

海上更不用说,自夸铁骑无敌的唆都元帅,一听要出海打仗,立刻躲得老远,蒲家许了他三个美貌胡妾、千两黄金,也没打动这位旱鸭子元帅。

张世杰屯兵潮汕,对泉州南下的船只一概登船检查,只要是蒲家的,人杀掉、货抢光,徽州祝家的船呢?一律放行不说,还派兵船护送。

真主降罚的祝家啊,为什么他们在蒙古人和汉人两边都吃得开?听说他们重金贿赂伯颜丞相,才在江南呼风唤雨。如此看来,蒲家也应该结交朝廷高官,引为奥援才行,听说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是信仰安拉的同教兄弟,如今权倾中外,早该派人上京,试试能不能和他取得联系。

蒲寿庚坐困泉州,南下大越、占城、三佛齐、天竺的海路被张世杰死死堵住,只能北上往两浙路、杭州、大都这条线做点生意。但这些地方都是汉地,泉州产的钢铁茶叶瓷器,这些地方都不缺,生意根本做不动。

更何况张世杰时不时派几只船到泉州外海转悠转悠,最近伙计、水手们吓破了胆,连泉州湾都不愿意出去了。

大宋海上行朝、徽州祝家、琉球人,你们这些该下火狱的异教徒!特别是琉球的汉人,你们这些背叛我的哈尔比!

蒲寿庚咬牙切齿的诅咒着敌人,却早已忘了,正是大宋收留了他这个背井离乡的阿拉伯人,正是大宋的丝绸瓷器让他发家致富,正是大宋朝廷任命他为闽广招抚使、提举市舶司的高官。

究竟是谁背叛了谁?蒲寿庚若是还有一分人性,便该在静室中好好问问他的真主。

与泉州隔海对望的琉球,楚风也撑着脑袋在总督府书房里想事儿。

新下水的猛号,正在沿岸训练并捕鱼,敏号每月跑两趟占城,用钢铁和盐巴换回一百头牛、四千石稻谷,占城稻便宜且量大,和祝家的贸易就相应变更,不再要求粮食,而是以丝绸布帛和铜钱结算。

大宋朝的铜钱可是个好东西,侯德禄从占城回来报告,那里通行大宋制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任何东西,绝对的硬通货。楚风还觉得惊讶,结果张广甫笑笑说,如今不要说离得近的占城、安南、高丽、日本,就是三佛齐、天竺,大宋钱也能通行无阻……张广甫并不知道,后世在西欧墓葬中都出土了宋钱!

我靠,这可比什么欧元、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牛多了,七百年前的国际货币,居然是大宋的制钱!楚风啧啧赞叹后,当即决定趁着蒙元还没在江南强行用纸币收兑铜钱,通过祝家的贸易,尽量多存一点铜钱,和海外各国做生意,这就是硬邦邦的外汇储备啊,还不会贬值。

有鲜鱼、鹿肉、鸡蛋、芋头等副食,四千石稻谷至少能喂饱一万人,琉球总人数刚刚突破五千,这些稻谷根本吃不完,卖一些给土人,剩下的都存到仓库里。

存粮问题上楚风还闹了个笑话,他觉得存米比较方便,拿出来就能吃,结果马上接受了一番贫下中农再教育,下属们告诉他,稻谷不脱粒,带着颖壳晒干入仓,保留颖壳的稻粒,更能抗虫害和霉变,保存期更长。

贸易的问题解决了,军事上,至少确信1277全年鞑子和蒲家无力进攻琉球。行朝传来消息,元鞑子起了内讧,蒙古的什么宗王反了,鞑主忽必烈将南征的精兵北调,江西、两浙空虚,文天祥正在筹划大举反攻,张世杰更是在南海上耀武扬威,把蒲寿庚打得焦头烂额。

病入膏肓的垂死之人,也有回光反照的时刻,大宋朝在它生命的最后两年,竟隐隐有了点中兴的气象。

今年对于琉球,是发展的关键一年,以后的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留给楚风的时间不多了。

虎号、禄号每月出海四五次,从海峡对岸源源不断的运来移民,每月登岸人数超过两千,随着新船完成训练陆续投入运送移民的工作,这个数字还将以每月一千的速度递增。

如果一切顺利,十二个月后移民人数将达到九万六千人!而这仅仅是泉州农村人口的十分之一!

对于目前的琉球来说,可开发的耕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抓紧从占城换来粮食、耕牛,加上政府低价出售的铁制农具和不收农业税激发的劳动热情,到明年,琉球就能实现粮食自给。

经侯德富统计,人口中18……50岁的青壮年男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每个壮劳动力可种水田三十亩,宝岛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水稻生产,若种单季收两石米没问题,一年两熟制下单季收成略减,再减去消耗的种子,纯收三石半,则一个壮劳力劳作全年可获大米一百石,折宋制九千多斤,公制五千多公斤,供养自己和家庭中平均两个老弱妇孺再养点家禽家畜,最多不过一千公斤,其余都可以流向市场。

迅速扩大的农业人口规模,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为工业生产和军事扩张提供人力资源,政府各科也从移民中招收了不少文化人,侯德富终于不整天抱怨累死了。

后世的文化人多在城市里待着,宋朝的读书人在农村的也不少,“耕读传家”嘛。国家沦亡、鞑虏肆虐,不少人也乘船逃到了琉球。

整村整族的迁移者,宗族势力十分强大,而新补充的读书人,都是儒家门徒,这两条就对琉球的政权和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

楚风对儒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因为他一个工科生,根本没读过儒家典籍,只记得中小学时候背的两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到琉球之后才从张广甫、曲海镜那儿一鳞半爪的涉猎些须。

不可否认,特定的古代社会,儒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统治者的大力推广,深入了每个读书人的骨髓,成为了华夏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儒家讲礼教,礼,就是宗法制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但这就和琉球建设的商品社会格格不入了,商品经济,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平等,至少是交易契约上的平等。没有平等的契约地位,就不可能有公平合理的交易,像《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式的交易,严重伤害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市场规律。

很难想像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能够诞生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南宋、明末“士富民穷”的历史充分说明,等级制度下,最多只能诞生投靠权贵的西门庆和卖国求财的晋商,对整个社会有害无益。

楚风决定坚持琉球模式,而不能以倒退来适应当今社会现实,他一再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穿越者,上天让我回到七百多年前,就是要改变这段屈辱的历史,我生来就是要扭转乾坤,而不是在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怎样以三千多人的琉球,融合、吸纳今后几年间即将到来的数万、数十万移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071章 文化冲突

“楚哥哥,救命啊……”敏儿惊慌失措的从跨院跑到总督府后花园,背后还跟着只漂亮的小梅花鹿。

几个仆妇在后面紧追不舍,为首的中年妇人一手提着两条长长的裹脚布,一手握着几块竹片,大声叫喊:“小姐,快回来。忍忍就好了!”

楚风听到喧闹声,从书房中出来,就见敏儿和梅花鹿在前,一群仆妇在后,绕着花园的水池子追逐。“搞什么?停下,都停下!”

哈,靠山来了!敏儿吱溜一下缩到楚风身后。

仆妇们立刻停下,两手抱拳在右胸前上下移动,略略躬身道:“总督大人万福!”

有楚哥哥这座大靠山,敏儿可就不怕不怕啦,圆圆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她轻轻拍拍小鹿的头,指着领头的中年仆妇:“阿梅,顶这个大坏蛋!”

小梅花鹿前腿一曲、后腿一蹬,嗖的一下朝着“大坏蛋”撞去。这鹿喂了几个月,每日吃粮食、嫩叶,已经长到七八十斤,有人胸口高了,这一撞,正巧顶到“大坏蛋”的胸口,把她顶了个大马趴。

见一贯倚老卖老的汤大娘出丑露乖,几名年轻仆妇想笑,却又不敢在总督大人面前放肆,竭力板着脸、忍着笑,真是十分辛苦。

最近,王李氏忙着缝纫工坊,敏儿要上学,偌大一个总督府,没有佣人肯定不行,正好琉球移民数量日增,不少贫苦妇女没有能力做工,楚风便把她们招到总督府做仆佣。

汤大娘是锦田山下的幸存者,丈夫、儿子都死在鞑子刀下,王李氏对她颇为同情,又觉得她为人老道,以前还在泉州大户人家做过老妈子,便和楚风说了,提拔她为管家娘子。汤大娘为人本是很好的,但人上了年纪,又受了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巨大打击,未免待人刻板些,加上嘴碎爱唠叨,年轻点的仆妇自然不太喜欢她。

“敏儿,搞什么呢?”楚风假作生气,挠挠萝莉的小脑袋,敏儿根本不怕他,嘻嘻一笑,把梅花鹿抱在怀里轻轻抚摸,脸蛋在它柔软的脖子上磨蹭,“好阿梅,乖阿梅,顶翻汤大坏蛋。”

汤大娘呻唤着从地上爬起来,委委屈屈的说:“总督大人,替小姐缠脚,是王大娘子吩咐下来的。老身带着姑娘媳妇们忙了半天……”

“你在说瞎话!”敏儿从楚风背后跳出来,双手叉腰嚷道:“明明是你撺掇阿娘,好好的要给我缠什么脚!又疼又涨的难受,再说将来把脚缠坏了,小学校还有体育课呢,我怎么跑步,怎么跳远?”

缠脚?!楚风大吃一惊。受好奇心的驱使,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缠足的图片介绍,小脚从正面看,像火伤之后,脱去陈皮烂肉,露出变形、变色的一个粉红色肉疙瘩。脚跟臃肿,脚掌消失,脚背凸起,脚的全长不及自然长度的一半,整只脚像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肉坨子。最恐怖的是从正面看脚底,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