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只有靠我们自己了!”姜良材对刘国泰如是说。

“妈妈的,倒是炸了这座桥……”刘国泰想想又自嘲的一笑,“炸了敌人就不往这边来,哪儿有对岸那一个万人队的尸体?”

排枪,不断的扫射着,封锁着桥面,三斤炮的霰弹如铁扫帚扫过,一旦进入它的弹道范围,就意味着彻底的死亡,无论什么甲胄,无论多么勇悍的蒙古武士。都被高速飞射的霰弹射得千疮百孔。

但骑兵冲击的速度非常之快,很快就冲到了阵前,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刷,姜良材的刺刀将一名蒙古武士钉到了桥栏上,卢沟桥的石狮子,被敌人鲜血浸润,饱饮鲜血之后,变得分外殷红……

桥头誓死苦战,水中泅渡遇阻,与此同时,迂回的蒙古武士也没捞到什么便宜。

忽必烈这边刚有动作,二十里外城头上的热气球上的瞭望手,就从高倍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了,他举起红绿双色信号旗,向卢沟桥畔的守军传递着信息。

很快,一个骑兵连加步兵营向着敌人迂回的方向过去了,城头上的陆猛也派出了第一军军部直属骑兵团……两个师加军属炮兵团增援居庸关,骑兵、工程兵、医疗卫生营这些军部直属部队都还在北平城中。

骑兵连只把这个下水泅渡的万人队拖住了片刻,步兵营就过来了,枪炮齐施,既无法反击又无法躲避的蒙古兵,死亡非常之多,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永定河。

攻势在继续,这个万人队疯狂的泅渡着,他们希望在汉军援兵赶到之前,渡过永定河,完成侧后夹击的任务,他们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跳进河里,抱着马脖子往东岸游,妄图以不计代价的死亡,换取渡河之利。

如果不是热气球上提前发现,如果不是陆猛及时派出了骑兵团,这种预谋是很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但显然现在忽必烈的计划再一次破产:

骑兵连和步兵营阻截了一柱香的时间,及时赶到的骑兵团就笑嘻嘻的站到了河岸上,像打靶一样,愉快的把敌人消灭在河里。

“有种让我们上岸,像一个真正的骑士那样战斗!”蒙古武士们愤愤不平的叫嚣着,有人还奋力挥舞弯刀示威挑战,当然这些都成为了徒劳,傻瓜才会放他们上岸来做“真正的战斗”呢!

噗噗噗噗,水中子弹入肉的声音连续不断的响起,一旦有蒙古武士被射中,浑身就失去了力气,撒手放开了紧紧抱着的马脖子,一骨碌沉了下去,然后,水面上就有殷红的鲜血冒出。

此时,桥头的白刃战也分出了胜负,蒙古武士虽然战力非凡,沉重的大汗弯刀却要借助马力自上到下劈砍才威力惊人,其实并不适合步战或者马上缠斗,为了躲避汉军火力,不管下马步战还是蹬里藏身的蒙古武士们,都失去了高速奔驰的助力,沉重的大汗弯刀和罗圈甲,在汉军轻便灵活的刺刀和共析钢调质板式甲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被毒蛇般吞吐不定的刺刀阵压得节节后退。

最终,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卢沟桥还牢牢的掌握在汉军手中,桥东的阵地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但姜良材知道,自己活不过明天了,因为血战淮扬连的兄弟们,已经倒下了四十二个,其余的或轻或重挂彩!

友邻阵地的兄弟部队呢?也好不到哪儿去,白天的场面虽然好看,毕竟敌人数量太多,或者泅渡过河射箭,或者冲上来肉搏,一旦进入肉搏阶段汉军的损失就开始直线上升,只凭着一股血勇之气,加上枪炮火力阻截敌人后续部队,这才三番五次的将敌人压了回去。

这样的战斗持续不久了,殉国成仁的一天就在眼前!

小栓子,孩儿他娘,我明日便来找你们团聚!姜良材正在这样想的时候,突然眼前浮现出那个错认自己做父亲的孩子,还有他那位羞涩腼腆的母亲……

不对,若无有斗志,惟有求死之心,一旦阵亡之后,谁来保护身后的北平百姓,谁来保护那天真可爱的孩子和他柔弱的母亲?

此时此刻,姜良材心头只有一个念头:是的,我失去了挚爱的孩儿和妻子,但我不能让这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出现!

他一声不响,开始在鲸油灯下,用通条和擦枪布仔细的擦拭枪膛,预备明天更加激烈的战斗。

不过,注定这个夜晚不会太平静,月儿刚刚升上树梢头,包括姜良材在内的全体守军接到了上级命令:放弃卢沟桥阵地,撤入城中。

咦,奇哉怪也,卢沟桥是京西锁匙之地,敌人过永定河必经此处,只要能多守一两天,就能给北平多留一两天的时间,也给两关守军回援以时间,为什么会突然放弃这里呢?

不管多么不解,上级的命令还是要无条件执行,姜良材带领全连官兵,人衔枚马裹蹄,悄悄撤离了预设阵地。

第二天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失眠的忽必烈走出帐外眺望阵地,立马长大了嘴巴,差点把眼睛掉地上去:永定河对面昨日还是严阵以待的汉军阵地,竟已空空如也,连根人毛都看不到了!

第563章 双雄会(一)

无论如何,汉军既然放弃了卢沟桥阵地。元军便可以跨越夏季水流汹涌的永定河,直抵北平城下了。

忽必烈尽管心头有些疑惑不解,但他很快就把汉军的退缩归结于怯战……昨日下午惨烈的搏杀,汉军的伤亡必定惨重,趁夜幕退却,也是明智的选择吧!

于是,激越的牛角号吹响,十余万大军拔营起寨,灰白色的苏录定战旗高高飘扬,忽必烈以战胜者的姿态通过了卢沟桥。

一代天骄的心中,充满了战胜的喜悦,他苦苦回忆才发现,自从楚风和大汉这两个名字传进耳朵以来的八年中,大元朝的失败远远多于胜利,这种喜悦就显得非常奢侈而弥足珍贵了。

跨着高大神骏的御马通过卢沟桥,桥栏两侧的石狮子仿佛在向胜利者致意,忽必烈的心中,是那么的不可一世,那么的骄横跋扈……即使是最大胆的估计,对面大都城中守军也决不会超过两万人,而忽必烈身后的蒙古武士足足有十余万之众!

胜利就在眼前。简直唾手可得。

不单单忽必烈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仅仅是蒙古王爷们盘算着进城之后该如何放手抢劫……事实上,巴邻部、弘吉剌、主儿乞的族长和长老们,已经拿着大都城的地图,在划分各自的抢劫区域了。

即便是首鼠两端的赵复,此时也觉得元兵胜券在握了,所以他迅速而彻底的调整了心态,对着忽必烈打吹法螺:“吾皇赫赫兵威,所击无不摧糜,大都城既是吾皇所建,我大元天兵破此城岂非易如反掌?微臣提前恭贺吾皇重登光天殿御座,居大都而临御天下,四振天声、大挥土宇,肇万世不灭之基,启百代不易之业!至若南蛮子丑类,天兵一到必定如冰消雪化,俯首伏诛矣。”

“月儿鲁那颜”玉昔帖木儿鄙夷的打量着赵复,身为汉人却为同胞即将被屠杀而大唱赞歌,汉奸的行为即便在头等蒙古主人看来,也十分卑劣无耻。

赵复只是心头苦笑,若说以前的忽必烈还需要汉儒来装点门面,那么他现在的地位,简直和大汗的弄臣,比如以前总是插科打诨的那位马可波罗相差无几了。

忽必烈闻言倒是哈哈大笑,自从亲口说出“万万颗人头便是我蒙古的国祚,比渤海深的血海便是我大元的福祉”之后,彻底撕下了天子护卫万民的假面具。倒也畅快得很。他赞许的看了看赵复,这位大儒也不再说那些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废话了,他倒会见风使舵,也算知情识趣吧!

哼,“得民心者得天下”忽必烈想起这句话就气不打一处来,大蒙古帝国征服三万里江山、无数个民族,刀下之鬼以万万计,无论统治西亚的伊儿汗国、统治俄罗斯的金帐汗国还是掌控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中亚霸主海都,全都是以强弓劲弩、铁骑弯刀披荆斩棘,昂首阔步走在世界征服者的道路上,若说得民心,大蒙古帝国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民心,却如何征服这三分之二个世界并统治至今?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都是汉人腐儒骗人的玩意儿,学来骗骗南蛮子老百姓可以,要自己也相信这些鬼话,只除非不儿罕山崩塌、斡难河倒流!

忽必烈自信满满的一提缰绳,世界征服者以睥睨众生的傲然姿态,扬鞭跃马遥指北平城垣:“速破此城,永不封刀!”

……

大同以东、宣德府以南。楚风正统带西面行营四个军主力,泾水战役的得胜之师,沿桑干河向燕云平原急进。

十六万大军,泾河战役中因伤、病、亡减员三万,按照步兵操典应该进入休整阶段,但战局瞬息万变,断断不可能等待补充新兵、休息整训,衔尾追杀将海都远逐、击溃这位中亚霸主的主干力量之后,回师的汉军甚至来不及打扫泾河南北的战场,将打扫战场、收容俘虏、安置伤病员的任务一古脑儿交给了西面行营从四川带过来的文官处理,转身就向着燕云战场猛扑而来!

沿河而下的通衢大道,地处华北平原故而相当宽阔平坦,烈日下,骑兵们控制住马速,小步慢跑着,在长龙般的队伍前后左右游动,组成战场遮断的帷幕,炮兵们跳上炮车和弹药车,让马儿拉着前进,步兵们就得靠自己的两条腿了,不过还算过得去,因为营帐、睡袋、铺盖卷之类的东西,都被甩在辎重车上,由马儿拉着走。

大汉帝国有着相对于古典时代,效率提高十倍、二十倍的地方政务体系,行政力量突破数千年来治权到县、乡村宗族与绅宦共治的藩篱,破天荒将完整的行政体系推进到乡镇一级,固然带来行政开销增大、以致楚风必须发行国债维持财政支出的弊病,但也拥有了十三世纪最强大最高效的动员体系。

飞鸽传书、轻骑传信。大军未到地方官府就早知道了消息做好了准备。

一路上,沿途地方官儿跑得屁颠屁颠,组织民夫、征粮征丁,忙得不亦乐乎,全都抱着颗从龙之士、简在帝心的念想,在御驾亲征的大汉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汉军走到哪里,运粮队就跟到哪里,粮食从行军路线两翼一百公里的广阔地域汇聚到汉军辎重营,有如百川归海一般。

军需官几乎无事可做,就每天等着清点地方上运来的粮草就行了。

还有随军的大批承包商拾遗补缺,军需官只要将大汉金钞哗啦啦撒出去,新鲜的牛羊肉、水灵灵的蔬菜,不需要部队花费时间和精力,就会自己长脚跑到营中,承包商们大发其财,沿途山沟沟里的百姓,也笑呵呵的数着钞票和金银币,叩谢天恩浩荡:因为远离城市,瓜菜之类的东西平时根本分文不值,现在卖了个空前的“高价”岂不是大汉皇帝的恩典?

曾几何时,蒙古军团可以依靠马奶、青稞面长途奔袭。依靠劫掠沿途百姓而做到战略层面上十分可怕的无后勤远征,但现在,大汉帝国至少在内向作战上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无后勤远征,除了火药、炮弹必须自己携带,粮食、蔬菜和肉类都能自己送上门来,比蒙古军一路走一路抢还要快捷方便。

金底苍龙旗高高飘扬,身穿黑色制服、胸佩金龙章的御林军前呼后拥,一部退光漆纹着金龙标志的马车,便是大汉皇帝楚风的座驾,扈从卫士全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出身不是锦田山、南少林、兴化、常州各被屠杀城市的遗民。就是钓鱼城累年血战的老兵、琉球老匠户村的子弟,对大汉忠心耿耿,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体,挡下针对皇帝的刺杀。

此时此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在华夏陆沉、神州沦陷之际横空出世,仗剑海东而击败蒙古帝国的大英雄大豪杰,正和他的两位皇后,中华最危急关头,面对蒙古征服者占据天下十分之九的绝对优势,毅然挺身而出的故宋经略闽广安抚制置大使、大汉帝国中原总督陈淑桢,以及辽东十万控弦之士的主人,草原明珠乌仁图娅公主待在车中。

他们是在商议光复葱岭以西所有汉唐故土的军国重事,还是在为战后救济百姓恢复生产而殚精竭虑?皇帝犹如天神般神奇无比的手指,是点在燕云前线,产生一瞬间扭转乾坤的魔力,还是指在漠北草原的腹地,规划着封狼居胥、饮马捕鱼儿海的宏图伟业?

想到帝国的中枢,光复华夏的真龙天子就在马车中,为天下苍生而谋划,扈从的卫士们就紧紧的握住了战刀和枪柄,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周边情况,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倦怠。

殊不知,此时马车中并没有想像中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相反,楚风这家伙正借着隆隆的马蹄声的掩护,调戏着两位皇后,他伸出亵渎的手指,勾起陈淑桢白皙如玉的下颌,嬉皮笑脸的道:“来来来,姑娘给大爷笑一个!跟了大爷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陈淑桢脸红红的好像要滴下水来,这位冷若冰霜的女元帅,此时此刻却如三春冰雪融化,被楚风身子斜压着的大腿不安的扭动着,常年习武而浑圆修长的大腿,传来一阵阵诱人的热力,让楚风如在云端。

若是其他任何人胆敢如此亵渎,陈淑桢早就一剑将他刺个透心凉,哪怕是大汉陆军副司令陈吊眼、金刚军军长法本呢,在她面前无不恭恭敬敬的,连个不字都不敢说呢!

又有谁能想到,这位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女帅,遇到楚风就半点办法也没有了,除了咬着红艳艳的嘴唇,鼓着粉嘟嘟的香腮表示抵抗之外,浑身上下软瘫如棉,沙场斩将的威风煞气一丝一毫也展现不出,任凭欺负个够。

第564章 双雄会(二)

人如虎、马如龙。汉军十余万部队行动之时,非但战旗有接天连云之势,便是大地也在车马的践踏下微微震颤,健儿们摩拳擦掌谈笑风生,战歌此起彼伏,准备以高昂的斗志,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马车中的楚风却是无聊透顶,后世的长途车上还放个录像呢,这从关中到燕云,足足几千里呢,又没有高速公路,关于战事早就商量了无数次,做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若干套方案只等着临战随机应变了,无事可做,不调戏调戏陈淑桢,这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乌仁妹子还不来帮帮忙,瞧你夫君,这呆子多讨厌呐!”陈淑桢开始召唤同盟军了。

不过乌仁图娅并没有响应,她乐呵呵的笑得正欢:“楚呆子不怕麻烦,我还怕呢!除了赵筠姐姐还有谁能制住他?淑桢姐姐,您就多担待吧!”

“死乌仁。也不把这大马猴弄走!”陈淑桢越发酸软无力了,因为楚风正贼忒兮兮的用手指呵着她柔软而弹性惊人的腰肢,并且不停向她的耳朵里吹着热气。

终于陈淑桢忍不住了,修长笔直的大腿轻轻一弹,把楚风镫了开去,女元帅脸红红的道:“讨厌!没事你下去搞搞爱兵如子的表演,也让让关汉卿那破书多点素材。”

即使是最光明磊落的统帅,也会偶尔玩一点小花招,让军心更为巩固、士气越发激昂,道与术,缺一不可。陈淑桢故宋时身为畲汉义军统帅、经略闽广安抚制置大使,自然对这些小花招小手段了如指掌。

楚风笑笑,心头有感,倒是没有继续纠缠陈淑桢了。

政治家从来都是黑暗的信徒,往往为了最光明的目的,却不得不与魔鬼做交易,何况施点小手段笼络军心。身为大汉皇帝的他,之所以能将光明的一面展现在亿兆黎民眼前,只因为李鹤轩、金泳等人替他做完了所有应该在黑暗中完成的工作。

不过,真的不需要。

初步实现近代化的汉军,将军人荣誉、伤病退伍保障、严格军纪、严密的条令条例体系、上下有别的军阶制度融为一体,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军事制度,所以并不需要玩解衣推食、与子同裘甚至于皇帝带头冲锋陷阵那套狗血把戏。

事实上,赵筠早就说过,吴起吮疮而兵卒战不旋踵的把戏,连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妪都一眼看穿,当儿子患疮而吴起为之吮吸疗疮的时候大哭不止。说“我丈夫患疮,吴起将军替他吮吸治疗,丈夫就感激无比,作战一往无前,战死沙场;如今吴起又替我儿吮疮,我儿一定回不了家啦”战国时的文盲老太太都有这般见识,步兵普遍扫盲教育,技术兵种和军官接受过近代学校教育的汉军,还玩这套把戏,只怕傻子才会相信呢!

楚风心安理得的坐在了马车中,因为他明白,与其自欺欺人的作秀,不如保证军队有精良而适于作战的武器、良好的后勤供应、丰厚的军饷、完善的伤病退伍保障和相对公平的军衔晋升渠道,这些实打实的东西,比口惠而实不至的虚头巴脑,更加能提升士气、凝聚军心。

这不,大汉皇帝端坐马车之中,士兵们于烈日之下行军,却没有任何人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抱怨,因为他们知道。故宋三百年以来,惟有这位皇帝能让军人拥有战士的无上光荣,惟有他带领着这支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

车外,洪亮的军歌直冲云霄: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咕咕,咕咕!”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从车窗处掀开帘子钻了进来。

楚风哈哈一笑,一把抓住:“嘿嘿,小白又回来了呀,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陈淑桢一脸黑线,雪花是多好的名字啊,楚兄偏偏要给它改个小白,这样一个显得有些白痴的名字,真是难以理解的恶趣味!

取下鸽子的脚环,按动精细的机括,掏出薄薄的纸卷,楚风看了看之后就掀起了车帘。

于是,陈淑桢和乌仁图娅就郁闷的看着,方才还一脸“淫贱”的楚风,在车帘掀开的那一瞬间以超过川剧大师的速度完成了变脸,人们能看到的大汉皇帝的表情,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略带夸张的描写如下:

“目光炯炯,透出深邃的智慧。如夜空中的启明星高悬天心,紧紧抿着的嘴唇昭示着东方雄主比钢铁还要顽强的意志,略微皱起的眉头象徵着乾纲独断的魄力,无与伦比的严肃表情透露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啊,他简直就是力量与意志的完美结合……为了便于我的同乡,欧罗巴大陆上的读者理解,如果把这位君主的冠冕换成月桂花冠,把他腰间的金龙佩剑换成权杖,那么他就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神本人。”

面对着以最恭敬的姿态聆听圣谕的将军们,楚风将小白鸽子脚环中的纸条递给了法本,然后嘴唇中只冷冷的蹦出几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