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来到了元朝-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闵倩娴盟涝谒种杏秩绾危可倩男悦纠淳褪撬摹>妓溃疾坏貌凰馈�

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轻声道:“皇上是天子,是万民之主,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不需要瞒着臣子。”

“万民之主?”铁穆耳微笑着,柔声道:“可是我现在只想知道,你相信我吗?”

我拱手道:“皇上说笑了,微臣怎敢不相信皇上。”

铁穆耳眼中眸光闪烁,沉默了一阵,缓缓道:“你若是相信我,有什么事,也不该瞒着我。”

我心中一惊,起身想跪下,又被他伸手拉住,按着我坐回椅上,轻声道:“你若是不想说,我可以等。”

我不敢抬头看他,急忙伸手提起酒壶,给他满倒了一杯酒,朗声道:“微臣敬皇上一杯。”

铁穆耳默默地看了我一阵,不再说话,接过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抬头看天上的星辰,风从树梢刮过,点点星光洒在两人身上,空气变得有些迟滞。我坐在椅上,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犹豫着,想要告辞离去。

这段时间上不了网,推迟了更新,请大大们见谅。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七十三章 心生两方

这时,铁穆耳忽然打破沉默,站起身拉着我道:“你想看星星吗,我在园中搭了一个观星台,那里无遮无挡,最适合观赏星空了。”

我悄悄抬头看了他一眼,不敢拒绝,只得低声道:“是,皇上。”跟着他穿过密密的梅林,一直走到红木搭成的高台前,观星台有好几丈高,上面镶着汉白玉的实心围栏,遮的密密实实,站在下面,根本看不到高台上的人。楼梯的扶手上还雕着精致的花纹。铁穆耳笑道:“不如我抱你上去。”

我忙道:“微臣不敢。”铁穆耳早已伸手抱起我,一个纵身跃到台上。高台上十分宽敞,四周都是围栏,中间摆着一张铺着虎皮的雕花龙椅,旁边还有几把红木小椅。铁穆耳走到龙椅上坐下,笑着向我伸出手:“丽君,过来,坐在我身上。”

我躬身道:“微臣不敢。”

铁穆耳轻笑一声道:“怕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

我依然站在原地不动,正色道:“请皇上见谅,微臣绝不敢乱了宫里的规矩。”

铁穆耳凝神看着我,笑了笑,站起身,走到我身边,一只手搂着我的腰,另一只手指着天空道:“你看,北斗七星。”

我仰望夜空,只见淡淡的银河从天际划过,如一条烟雾织成的轻纱,一弯新月静静地在云中穿行。微微的风吹来,轻轻吹动我的发丝,铁穆耳的手慢慢搂紧我,我犹豫了一下,轻轻用力,想从他怀抱中挣脱出来。

铁穆耳无声地笑了一下,轻轻松开我,指着天边道:“看,流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颗璀灿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从天际划过。很快,又有三三两两的流星从同一个方向飞来,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我不禁拍手笑道:“真漂亮,想不到竟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流星雨。”

铁穆耳扭头看着身边的丽君,晚风吹来,将她身上淡淡的馨香吹到鼻端,看着她在朦胧夜色中迷人的侧影,想象面具下她姣好的容颜,芬芳的嘴唇,想吻她的冲动油然而生。

我察觉到铁穆耳渐渐变得灼热的目光,心中一惊,慌忙退后道:“天色已晚,微臣还是先告退吧。”

铁穆耳迅速伸出手,将我紧紧拥入怀中,取下我脸上的面具,轻轻吻向我的嘴唇。

我奋力挣出他的怀抱,退后几步跪下道:“请皇上听臣一言。”

铁穆耳快步上前,伸手想扶我起来,我叩头道:“皇上,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臣今日不得不说,请皇上明鉴。”

铁穆耳不禁摇头笑道:“小丫头,总是这么固执,好,你先起来,有什么话,我们慢慢谈。”

我低声道:“谢皇上。”慢慢站起身。

“来,坐下再说。”铁穆耳走到龙椅上坐下,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轻轻靠在椅背上,指着对面的位子,向我招手微笑。

我迟疑片刻,走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铁穆耳伸手过来,把我的手拿过去,紧紧地握在手心,轻轻揉了揉,笑道:“手很冰啊,已经入冬了,还穿得这么少,真不会照顾自己。”

“皇上。”我想把手抽出来,却被他牢牢地握着,半点都移动不了。

铁穆耳凑过来,又摸了摸我的脸颊,柔声笑道:“看看,脸色这么苍白,眼圈也是青的,昨晚是不是一夜未睡。告诉我,都想了些什么?”

我不禁脸红道:“皇上,我……微臣什么都没想。”

“连我都没想?”铁穆耳凑得更近了一些。语气中忽然加了几分笑意:“小丫头,又在撒谎。是不是要我罚你,才肯说实话。”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我额上已经快渗出汗来了,象这样说下去,几辈子也说不到正题上啊,一咬牙,使劲把手抽出来,用郑重的语气道:“皇上,微臣今日有几句话,如骨埂在喉,必欲吐之,请皇上容臣把话说完。”

铁穆耳笑了笑,依旧靠回椅背上,一手支腮,看着我道:“丽君,想对朕说什么?”

我拱手道:“今日之朝廷有几大隐患,皇上英明,自然早已知晓。”

铁穆耳轻轻点了点头笑道:“你所说的隐患,依朕看来,一是蒙古的十四王和他手中的五万蒙古骑兵。二是北方边境的四大宗王,他们手中握有几十万骁勇的雄兵,对朕手中的蒙古虎视眈眈。三是军队在江北,人在京城的九王。朕说的对不对?”

我笑道:“皇上说得很对,不过依丽君看来,还有三大隐患,一是将各民族区别对待的大元律例,二是穷奢极侈,欺压百姓的部分蒙元贵族,三是隐藏在汉人百姓心中,对朝廷的不满和仇怨,若不能消除这三大隐患,就算荡平了蒙古和宗王的反叛,大元依旧不能永保昌盛,世代永存。”

铁穆耳沉默了一阵,忽然伸手把我一把拉到他怀里,紧紧地抱住,贴在我耳边笑道:“说得好啊,丽君,那三大隐患是明的,这三大隐患却是暗的,朕若想坐稳江山,让子孙世代永昌,这几大隐患都是非除不可的。”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我,柔声道:“你看看,这是蒙古十四王叔和六旗联名递上来的,请朕去蒙古参加忽里台……”

我打开奏折,仔细看了一遍,惊道:“皇上千万不要去,这十四王和六旗存有谋反之心已久,怕是要对皇上不利。”

铁穆耳接过我手中的奏折,笑道:“倘若朕料得不错,京城的九王叔虽不在邀请之列,却是一定会亲自前往的。”他说到这里,看了看我的脸色,轻声道:“九王叔伤势已经完全痊愈,听说他今日还曾与你一起在大都湖游玩,是吗?”

“是啊,皇上。”我轻声道,忽想到李正风,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汉官,九王爷若是要除去他,只怕不费吹灰之力吧,我怎能让他因为我,陷于危难之中。想到这里,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铁穆耳点了点头,低声道:“他可曾对你做了什么?”

“没有做什么,只是喝茶弹琴而已。”我正色道。

“喝茶弹琴?”铁穆耳微微一笑,“看来九王叔雅兴不浅啊,朕曾经听过他的琴艺,不过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时九王婶还在世,自王婶去世后,他便声言知音已绝,今生不会再抚琴,如今却为了你破例,不知是何缘故?”

想不到九王爷弹琴,竟还有这样一段典故。我心中一惊,勉强笑道:“原来如此,不瞒皇上,微臣对此毫不知情,也不知他为何要对微臣抚琴,也许是一时兴之所致吧。”

铁穆耳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笑道:“这次朕前往蒙古参加忽里台,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将九王和十四王这些久怀反心的人一并铲除,永绝后患。”

我立刻答道:“皇上英明,只要除去他们,大元的隐患便少了一半。”

铁穆耳柔声笑道:“说得对啊,皇祖母三日之后,就会离开大都前往五台山,饭僧礼佛,长达半年之期。到时,朕再将这几个反王除去,大元的一切,便尽在朕的掌握之中了,等这次从忽里台回来,朕就和你举行大婚仪式。让你安心进宫,做朕的妻子。”

我急道:“皇上三思,此事必然招来大多数朝臣的反对,还有那些皇亲国戚,只怕他们会联合起来,反对皇上,大元的江山也会因此不稳啊。”还有一句话我没说,那就是皇甫少华,他该怎么办?

铁穆耳轻声笑道:“别担心,铲除反王之后,朕会将兵部尚书之职授予李正风,再将朝中蒙臣借清叛之机,撤换一部分,以忠心耿耿的汉人出任要职,留下的大臣中,伯颜和都林都是支持蒙汉平等的,对此定无异议,皇亲国戚手中没有军权,就算想反对,又能如何?当年的辽世宗可以立汉人为皇后,今日朕权握天下,要立一个汉人女子为皇后,又有谁敢二话。”

铁穆耳说着话,嘴唇又向我的唇上吻过来。

我心中一惊,急忙扭头躲避,铁穆耳觉出我的异样,不禁皱了皱眉,柔声道:“丽君,你今日是怎么了,莫非发生了什么事?”

我急忙答道:“皇上,微臣只是不习惯这样谈论政事。”

“原来是这样。”铁穆耳在我耳边笑语:“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低下头,轻轻抚上我的脸颊,火热的手,灼烫的感觉,抚过我的额头,眉心、鼻尖,一直滑到我的嘴唇上,顺着我的唇形,温柔地描画。

“皇上,夜已深,微臣还是先行告退吧。”我急忙伸手握住他的手,低声道。

铁穆耳反手握紧我的手,送到自己唇边轻轻碰了碰,笑道:“丽君,今晚不要回去了,就在朕寝宫中安歇。”

我心中大急,忙道:“不行啊,皇上,君臣同榻,若传扬出去,只恐损了皇上的清誉。”

“谁敢说闲话,朕就砍他的头。”铁穆耳在我耳边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低语。

“可是……。”我还想说什么。

“我已经等不了了,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可以做。”爱情浓烈的象酒,已经完全醉了,使他无法冷静的思考,每一次的热吻,都是如此刻骨铭心,只有用非凡的意志力,才能勉强控制住自己。只想拥有眼前这个聪慧而美丽的人儿,不介意她的汉人身份,也不介意会遇到多大的阻力。看着她美丽的眼睛,闻到她脖颈里透出的缕缕幽香,她的呼吸,她的唇,一切都充满诱惑,恨不得现在就得到她,一天都不想再等下去。

我抬起头看着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丽君,我的丽君。”铁穆耳轻叹着在我耳边低语,他的气息热热的,扫过我的耳垂,手上用力,托起我的脖颈,狂热地吻住我的双唇,缠绵的吻,唇与唇的厮磨,舌与舌的纠缠,明知不应该,却象被迷惑了一般,空中飞舞的,全是他的温柔与甜蜜,浓得象是永远都化不开似的。就这样不由自主地依在他怀里,在他的热吻中沉醉。

传两章,:)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七十四章 爱恨交缠

不知过了多久,王爷的话忽然在我耳边响起:“通往龙椅的路,从古至今,都是用无辜者的尸骨铺成的。皇宫里的血腥味,永远都洗不干净。”

“你知道陈秀是什么人吗?他的父亲是铁穆耳身边的亲卫陈易汀。”

“二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他谦和有礼的外表下,掩藏了多少我不了解的东西,砍向无辜百姓的屠刀,射向结义兄弟的暗箭,真得都是出自他的安排吗?掩盖在仁德面纱下的血腥屠杀有多少?他对我的爱,又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呢?”

想到这里,我的心中登时一痛,感觉似乎裂成了两半一般。忙使劲推开他,跃身起来,顾不得青丝已乱,满面泪痕,只管捂着脸,飞快地纵身跳下高台,望林中奔去。

铁穆耳捡起椅上的官帽,快步追过来,伸手拉住我的手,正要说话,这时林外忽然有一群人提着灯笼走进来,铁穆耳忙松开我的手,把帽子戴在我头上,又把面具取出来,匆忙给我戴上。人群迅速走近,为首的正是弘吉烈,身旁站着阿妍,她看着我微微一笑,我低声道:“皇上,夜已深了,微臣先行告退。”不等他表态,慌忙转身飞也似地走了。

铁穆耳目送我走远,转头看着弘吉烈,弘吉烈忙道:“臣妾拜见皇上。”铁穆耳鹰目微扬,沉声道:“这么晚了,你还没有睡么?”

弘吉烈道:“臣妾睡不着,所以出来散散心,没想到遇到了皇上。”

铁穆耳冷笑道:“是吗,这么巧。”弘吉烈忙道:“臣妾告退。”转身走了,铁穆耳抬头看着她的背影,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正风正在宫门外等我,见我出来忙道:“皇上这么晚召你去,莫非有什么事要商议?”我叹道:“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赏景喝茶而已。”李正风闻言疑惑地看着我,轻声道:“你的眼睛很红,是不是哭了。”我忙道:“是沙子进了眼睛,我揉了一下,就揉肿了。”

李正风疑道:“是吗?”我不再言语,长叹了一口气。转身上轿,李正风担忧地看着我的背影,低头想了一阵,又回头看了看高耸的宫墙,皱了皱眉,起身上轿,将我一直送到府门前。我下了轿,转身见他要走,忙道:“正风。”

李正风回过头,看着我笑道:“好古,有什么事?”

“我想再去陈府看看。”我低声道。世上相象的人有很多,我忽然不能确定,那个所谓的卫公公,真得是卫良吗?二哥一向光明磊落,又极重情义,他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个老家人真是陈宅的管家吗?他说的话是真是假呢?还有九王爷,他一直存有反心,在画舫上对我说的那些话,挑拨的可能性极大,我又怎么能够相信他的话。这件事有太多的疑问,我需要再做一次准确的判断。

李正风叹道:“好古,夜已经很深了。”停顿了一下,很快又道:“好吧,我陪你去。”

我拱手道:“谢谢你。”

李正风微笑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谢不谢的。”

下了轿,到府里牵了马匹,两个人并肩骑着马,一直驰到锯齿巷前,借着巷内的灯光,我惊讶地发现,陈府的门上垂着白色的挽联,里面还有隐隐的哭声。出了什么事,谁死了?夜风吹来,我的心头忽然一阵阵发冷。

李正风担忧地看了我一眼,犹豫片刻,上前叩门,过了一会,门开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穿着孝服,哭得两眼红肿,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们。

李正风笑道:“老人家,在下李正风,这位是我的朋友柳明堂,我们今天下午来过的,请问守这座老宅的陈管家呢?”

老妇眼中顿时流出两行混浊的泪水,喉中哽咽道:“不瞒两位公子,你们找的陈管家正是老身的先夫啊。”

“先夫?”我脑子里一阵嗡嗡乱响,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正风疑道:“老人家,尊夫今日下午我们见他时,还是好好儿的,怎会突然去世?”

老妇哭道:“不知是哪个杀千刀,该万剐的,杀了我先夫,可怜他做了一辈子的好人,却落得横死的下场,死的好冤啊。”说完又放声大哭起来。

我呆呆地站在一旁,木然地望着她,说不出一句话。

李正风忙拱手道:“生死由命,老人家节哀顺变,小心身体,可有什么要在下帮忙的?”

老妇好不容易才止住哭声,哽咽道:“多谢公子,方才大都府的府台来过了,还送来了银两,叫老身为先夫买一口上好的棺木,剩下的留着以后度日。”

李正风道:“即是如此,在下等想进去吊唁一番。”

老妇躬身道:“两位公子请。”

李正风伸手拉住我,一直把我拉到堂屋里,一具上好的楠木棺材静静地卧在堂下,几个穿着孝服的男女守在一旁,哭得双眼红肿,声音嘶哑。

李正风上前执了香,点燃了递到我手里,又拉着我拜了三拜,这才向老妇一家告辞出来。我一直木木地走在他身边,眼前一片空茫,心里也茫然着。那样和气的一个老人,刚把家人接来,准备享受天伦之乐,竟然就这样死了,难道只是因为我下午问了他几句话?

“不知是哪个杀千刀,该万剐的,杀了我先夫,可怜他做了一辈子的好人,却落得横死的下场,死的好冤啊。”老妇的话在我耳边回响,府台大人送银两?买一口上好的棺木?人都已经死了,再好的棺木又有何用?

他的身份已经勿庸置疑,那么他所说的话,自然也全是真得了,那个所谓的卫公公就是卫良无疑。

我想到在御花园中,铁穆耳对我说的话:“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瞒着你。”他真得什么事都没有瞒着我吗?

我刚刚问了陈秀家人的消息,陈管家就死了,这也未免太巧了,是谁下手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有些事根本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只是怕那个谜底,自己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李正风伸手拉着我,我就茫然地跟着他走,上马,回府,进房,躺下,睁眼看着帐顶,却什么都看不到,眼前一片空白。

第二日。

御书房中,铁穆耳对阿罕道:“朕今日就要赶往蒙古,把张好古单独留在京中,朕实在不放心,所以决定带她一同前去。”

阿罕急道:“皇上,忽里台从未请过汉人参加,皇上此举恐怕不妥。”

铁穆耳笑道:“你不必担心,朕自有安排。你快去传旨吧。”

阿罕只得躬身行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早晨,我刚从床上起来,便有人道:“圣旨到,张好古接旨。”我闻言大惊,只得整好衣冠,快步行到前厅,抬起头一看,来传旨的居然是阿罕,我看着他呆了呆,忙跪下接旨。

阿罕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蒙古宗王举行忽里台,推举大汗,朕决意前往,张好古升为二品中书省事,随驾同行。钦此。”

我的脑子里轰的一声,如响了一个炸雷,跪在那里,半日没言语。阿罕道:“张大人接旨,马上收拾东西,和皇上一起出巡吧。”我无奈,只得双手接过圣旨,口中道:“臣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慢慢站起身,阿罕看着我笑道:“张大人,皇上说了,要我现在就带你走,门外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我轻声道:“阿罕请坐,待我进去收拾东西。”阿罕点点头,坐在椅上。

我手中拿着圣旨,快步走到内书房,怎么办,怎么办。本来想在章实成婚之日离开大都,如今看来是来不及了,此次蒙古之行,必然凶险非常,该如何应对呢。

想到这里,我又返身走到前厅,对阿罕道:“我有几句话要跟你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