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麦仲肥带着袁大天师和邓天使以及斛州官员出现在城外时,人群发出一阵一阵的欢呼。麦仲肥也频频向居民们挥手致意。
“麦大人很受居民的爱戴啊!”邓天使看着自觉给麦仲肥一行让出道路并对他们欢呼的人群由衷地说。
“哼!他们现在都知道好了,当初我们来接管的时候,你没看到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城防军统领刘长有在旁边低声说。
“长有,以前的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看到跟着的几个本地官员脸上的尴尬,麦仲肥低声制止了刘长有的话。
“是,大人。”刘长有退后几步不再说话。
麦仲肥带着众人来到一处最大的篝火处,早有人在地上铺上了厚厚的羊皮垫子,等众人坐下后,一拨老人端着酒碗过来,为首的一个老人端着一个木盘,木盘里放着一颗烤制的半生不熟的牛头,来到麦仲肥面前,开始唱起古老的歌谣,刚才还喧闹的会场,立马安静下来。等到老人唱完,麦仲肥站起来,从木盘子里拿起小刀把两个牛耳割下来分别放到另外两个老人端的盘子里,另外两个老人把盘子端给袁天师和邓天使,另一个老人接过麦仲肥手里的小刀,把牛头正中的一块肉割下放进盘子双手献给麦仲肥。麦仲肥接过盘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众老人又开始唱起另外一首歌谣。
袁天师在麦仲肥耳边悄悄问“仲肥,这牛耳朵没熟啊!要吃掉吗?”右边地邓天使也是为难地看着麦仲肥。
“意思一下就行。”麦仲肥轻声说。说完拿起把小刀在自己那盘子里切下小小一块放进嘴里。袁天师和邓天使也依葫芦画瓢照着做了。人们发出欢呼,纷纷开始唱起歌,跳起舞。面前的老人纷纷把自己捧着的酒碗献给麦仲肥他们,看到众人喝光了碗里的酒,老人们才鞠躬散开。
等老人们散开后,一帮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少女,捧着酒碗唱着歌缓缓地行来,这是来祝酒的。麦仲肥等人同样喝了。这群少女们开始围着篝火跳舞。
仪式完成众人开始随意吃喝。几个年轻的本地官员也加入到了歌舞的行列。席君买的妻子和依娜被铁蓝和其他官员的老婆们拉进狂欢的行列。邓天使也被两个花枝招展的少女绑架去跳舞,有人也想来拉袁大天师,被麦仲肥拒绝了。
席君买没有了老婆在身边的监视,也可能是席慕容氏给了他特赦,和萧嗣业、铁勒木、刘长有、黄飞鸿、普耶等人开始狂饮。本想拉麦仲肥过去,麦仲肥做了个手势,这些人知道麦仲肥有事情,也就不勉强。
麦仲肥给袁天师和身后坐的涅德鲁做了介绍,三个人开始商量起关于传教的想法。
袁天师听完麦仲肥的提议后说“整理出一套学说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这些所谓的传教士能够不畏艰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做。”
涅德鲁捋着胡子点头“这也是老夫所担心的。厚利固然能激起人的冒险性格,可也要有命花啊。”
“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榜样。一个人成功了,就会激起一帮人去效仿,而且我还有一套培训的方法。”麦仲肥沉思着说。后世的洗脑教育那绝对是用来做这个的好办法,但必须要有一套理论来支持,而这套理论就只能让袁天师来完成了。
麦仲肥把自己的思路和两人说了后,涅德鲁觉得可行。涅德鲁和麦仲肥在一起共事有六、七年,俩人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互相影响,而且涅德鲁对麦仲肥的实用主义思想很是赞同,更是对麦仲肥(其实是剽窃)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话大加赞赏。
袁天师听完后有些犹豫地说“这样一来,就与我道教的教义出现冲突。我道教要的是清净无为,这样做已经反其道而行之了。”
“师傅,现在不是按部就班的时候,我们要为道教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现在需要的是让道教扩大影响,教义等影响面扩大了再说。有些东西该改的就一定要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还没有统一的信仰,我们不占领这里,很快就会有别的教派来占领。弟子要做的就是把道教,或者说是新道教传播开去。只要我们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信仰是会凝聚成力量的。”麦仲肥也不管其他的了,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仲肥,为师怎么越听越担心?你似乎所图者甚大啊!”袁天师一脸惊异地看着麦仲肥问道。
“师傅,你说的没错。您可还记的我们的《推背图》?”
“你不说,为师差点忘了一事。为师这次来之前见到了前荆州都督武士彟的遗孀,和他的三个儿子。贞观二年我也曾给他家人看过像,他第三子贵不可言,但确是坤卦,这让为师当时甚不可解。这次再遇到,不由地想起《推背图》那段是否和此人有关?”
“师傅噤声!此事弟子已知,等有时间与师傅仔细道来。目前弟子说的是另一事,根据弟子掐算,此地五年内会有大乱,时间很紧,所以请师傅帮弟子这个忙,务必在两月内完成传教士的理论,可否?”麦仲肥急忙打断袁天师的话,并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上。
看着麦仲肥给袁大天师装神弄鬼,涅德鲁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却也不说破。
“为师尽量吧!明天我们深谈一下,把你完整的思路告诉为师,为师尽可能地为你的思路找到理论根据。”
篝火晚会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时辰,尽兴的人们才开始陆续返回。
第二天一早,麦仲肥带领着斛州官员把传旨官邓素送走后,拉着袁大天师和涅德鲁躲进道观二楼的密室里开始进行传教士计划的修订。
斛州信奉的道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道教,而是经过麦仲肥加入了实用主义哲学改良过的新道教,修仙只是大尔化之的理想,而人道才是重点。所以经过麦仲肥的解释和阐述以后,袁大天师也很快弄清楚了主次,针对麦仲肥提出的修己身的同时兼济天下人的思想进行了理论上的补充和完善。
在袁大天师闭门著书的时候,麦仲肥也没闲着,从道观志愿者—道人里找到了一个叫巴图的年轻人准备树立成传教士的榜样。
巴图是孤儿今年十七岁,是麦仲肥最早解放出来的奴隶,并一直被道观抚养长大,通晓汉语以外的三个部落语言,也学习过医术,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经过麦仲肥的十几天闭门培训,巴图兴冲冲地踏上了传教的道路。
不出一个月,巴图就在一个叫涅茨的部落扎下根,并且有了自己的大帐篷,一边传道一边给这个部落的人看病,慢慢地教众也多了起来,甚至涅茨部落的几个头人都成了教众。
麦仲肥不失时机地大力宣传巴图的事迹并加以艺术性夸大,而且把巴图提升成涅茨部落的道首,享受和斛州道观道首同样的待遇,还给巴图送去不菲的钱财作为他的传道经费。
巴图的成功事迹鼓动了很多人,于是斛州道观晚上专门开始讲授传教士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理论,洗脑教育正式开始。十五天后会从这些学员里抽出十名优秀分子接受麦大人的亲自教导。他们将作为第一批传教士奔向四方。
道观二楼密室里,三个始作俑者在开小会。“仲肥,你是怎么弄的?巴图怎么会如此顺利?”袁大天师好奇地问。
“炒作,有预谋的炒作。我早已经找人联系了涅茨部落的酋长和头人,许以重利,要求只有一个,他们部落的头人不要干涉巴图的传道,当然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统治。”麦仲肥道。
“他们会相信?”连涅德鲁都不知道麦仲肥怎么做的,疑惑地问。
“他们当然不相信,所以在第一批礼物后,以二年为期。这两年内,如果他们认为巴图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可以自由处置,但必须给出证据,否则斛州会发兵自己来拿证据。如果他们感觉巴图传道没有影响他们的统治,在保证巴图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这两年每年都会给他们送礼物。”
“那以后的传教士都走这样的路吗?”袁大天师问。
“那不可能,都能成功那太假了,而且那样成本也过高了。只会有很少几个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只要树立起几个典型就行。其他的只能靠他们自己去闯了。”麦仲肥看着眼前的茶杯淡淡地说。
袁大天师看着麦仲肥缓缓地说“仲肥啊!你变了好多啊!”
“嘿嘿~师傅你不知道啊,如果弟子不变,你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弟子了。我这周围是群狼环视,弟子不能走错任何一步。”
第120章 斛州何去何从
一会去给棒子们加油!说实话,南北棒子在这次世界杯表现真不错,有进取心,敢拼。再想一下天朝的足协和国脚们,真是“金英”啊~
。。。。。。。。。。。。。。。。。。。。。。。。。。。。。。。。。。。。。
“仲肥,为师仔细思量了你走的路,总感觉官途对你未必是最好的。以你的天资和悟性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为我道门很具影响力的人物。著书立说以警后世不好吗?”袁大天师看着麦仲肥说道。
“也可以吧。呵呵~其实弟子比较懒。而且官本位的思想对弟子影响还是很深的。也许等弟子老了以后会安下心来著书立说,但现在还不能。”
“什么是官本位?为师发现你有很多词语都是随口就出,但为师翻遍典籍都找不到出处,这是为何?”袁大天师确实对这些疑惑了很久,正好借着时机问了出来。
“这…”麦仲肥和涅德鲁对望了一眼,涅德鲁作出个无奈的表情“其实弟子只是怎么顺口就怎么说,也不一定有什么出处。”麦仲肥只好含糊解释。
官本位这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金本位这个金融名词衍生出的说法。是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后世社会生活中有着很深的影响。跑官、买官、卖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等现象都是官本位的写照。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和亲属或小团体负责。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耳熟能详的励志名言,实际上正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麦仲肥来的那个时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傅,你所说的前荆州都督武士彟其实只有两个儿子,那个第三子其实是个女子,也正是《推背图》里所指之人。”麦仲肥不想在刚才的话题上纠缠,把话题转开。
“哦?真的是这样?”袁大天师果然被麦仲肥转移了注意力。“那这可如何是好?”
“师傅?出什么问题了?”麦仲肥看到袁大天师面显愁容就问。
“你淳风师兄已经将一部分情景告知陛下也。”袁大天师一脸苦相地说。
这事情麦仲肥也知道。好像李淳风还给太宗皇帝做了一首《藏头诗》。太宗皇帝也以各种奇怪的罪名杀掉了几个武姓官员。最终也不了了之。
李淳风做为司天台监正那是属于纯技术官员。(司天台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气象总局和国家天文台的合并体,监正这个位置那是很有技术含量,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做的。)对官场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太小心在意,历史上好像李淳风也是自然死亡。所以麦仲肥也不担心。
“这也没什么,弟子上次回京也听到师兄提及,师兄和陛下说的很笼统,想来不会有什么的。师傅大可放心。”麦仲肥宽慰袁大天师。
“唉!这人一老牵挂就多,既然你说没什么,那应该就没什么吧。为师只盼你们师兄弟们平平安安的就好啊!”袁大天师摇摇头落寞地说,完全体现出了老年人心态。
“放心吧,师傅!我们师兄弟也都老大不小的了,自己能照顾自己的。时间不早了,师傅早些歇息!弟子明天再来看您。”麦仲肥和涅德鲁起身告辞。
袁大天师摆了摆手,没有起身相送。麦仲肥感觉得出自己的师傅袁大天师真的显出了老迈。
回到刺史府,麦仲肥和涅德鲁都没说话,俩人就这么对坐着。许久后麦仲肥没头没脑地说“历史真的不能改变吗?”
涅德鲁摇摇头“我不知道。可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改变它?朝代更迭本就是规律,就和人一样,有年轻有壮年同时也有老年,当然老年后就是死亡。只不过有些生命顽强,有些生命衰弱而已。”
“呵呵~说的是。人生不过百年,只要做好自己想做的就行了,而且象我这样特殊的存在,更可能随时消失。是我多想了。”既然自己不想在这时代留种,等自己身死后,这时代怎么样确实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斛州有七八家妓院,想要解决生理问题和上个厕所一样方便,何况刺史大人的厕所都还是专用的。唐代官员狎妓不但不违法还被当作风流的象征。,想喝牛奶买一杯就是了,像麦仲肥这种实用主义的人怎么可能为了喝一杯牛奶而非要养群奶牛呢。
麦仲肥不想说的话,涅德鲁从不强迫他说出来。既然麦仲肥不想提为什么自己想要改变历史,涅德鲁也就不再问。起身道“不要胡思乱想了,你最近可能太忙了点,早点休息吧!”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赶在冬季来临前,已经有三拨传教士陆续奔赴周边部落。袁大真人也在两月内完成了麦仲肥需要的一套理论学说。
这套理论以道家思想为主体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的基础上,掺杂了儒家学说的入世理论(涅德鲁提供),和麦仲肥的实用理论以及基督教的管理模式(麦仲肥提供)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便于推广的新的道家流派理论体系。这部被麦仲肥命名为《新道教理论》的小册子已经不再单一是一个哲学典籍,而是成为一个宗教信仰体系的典籍。虽然不是很全面、具体,但一个大纲性质的东西已经成型。按照麦仲肥说的话就是《道德经》也不过就几千字,却包含了很深的思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建起一个框架,让以后的精英们来完善细节。
袁大天师在完成了《新道教理论》后,把八个弟子留给了麦仲肥。自己独自回了长安。
而八个师兄弟被麦仲肥安排到斛州道观里认经师,任务就是逐渐完善《新道教理论》。
在斛州小学堂接受四年免费启蒙教育的第一批二十三个孩子,被送到道教学院(模仿后世的教会学校)继续深造,在这里他们将按照自己的爱好,系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方面的理论。麦仲肥也经常客串化学课的教学,而天文、历法、术数、中医药、初等物理(墨经)这些由麦仲肥的师兄弟们传授。而文学历史这方面那自然是非涅德鲁莫属…
受到麦仲肥启发,铁勒木拉着席君买和萧嗣业也在军队里挑出一些精明能干的军士,专门进行军事培养,用来补充骑军里的低级军官序列。
斛州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城市。
…………………………………………………………………
贞观十年冬,太宗皇帝使置折冲府。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道独占二百六十一之数,皆隶诸卫及东宫六率。凡上府兵千二百人、中府兵千人,下府兵八百。
兵部尚书侯君集上疏言:斛州所置骑军非府兵,且数目庞大,疑有私军之嫌,宜分置之。
众多大臣附议。随朝听政的承乾太子一脸默然。
太宗皇帝沉吟不语。治书御史阴弘智随即上言:斛州标新立异如今已非我朝政令,斛州刺史麦仲肥难辞其咎。臣以为,应召回斛州刺史麦仲肥另行任命。
太宗皇帝看向尚书省三巨头。长孙无忌面色凝重,房玄龄微微摇头,魏征捻须思索。
太宗皇帝再看向武将行列,大多数武将都是一脸不以为然,只有几个面色怪异。
“你等说的都有些道理,容朕思索,三日后廷议此事。退朝吧!”太宗皇帝起身,走向后殿。
散朝后众官员三三两两地走出大殿。一个内侍快步走出来,扯着公鸭嗓子喊“尚书省三公请留步,陛下有旨,宣尚书省三公后殿见驾!”
明德殿内,太宗皇帝一脸淡漠地坐在他的椅子上喝茶。看到尚书省三公进来,放下茶碗淡淡地说“坐吧!”
“谢陛下”三个大佬分等级落座。
“今天朝堂所议你们怎么看?”太宗皇帝又端起茶碗,眼睛却从茶碗上瞟向三公。
三人对视一眼后还是由房玄龄开头“陛下,此事我等暂时不好评论。边关上的事情,牵扯着军事情况,不如请英国公李勣前来一问?”
时逢年关将近,关内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勣回京述职,此时正在长安。
“传旨,命英国公李勣明德殿见驾!”
“是,陛下”一个内侍一溜小跑地出门而去。
“关于阴弘智所言,调麦仲肥回京这事你们怎么看?”太宗皇帝又问。
“陛下,臣觉得应该掉麦仲肥回京任职或去其他地方任职。”魏征回话。
“哦?为什么?”太宗皇帝放下手里的茶碗,坐直身形两手环抱于胸前问道。
“斛州刺史麦仲肥在斛州已有经年,斛州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最近陛下又赏赐了麦刺史爵禄。斛州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麦刺史的施政方法确实与我大唐政令多不相同。臣不能否认麦刺史是个能臣,正是他不拘一格的施政理念才能让一个边荒部落快速成为边境繁华重镇。但麦刺史的方法却不值得推广,如今斛州已经步入正轨,是该引导它回归我大唐政令体系的时候了。”魏征看着太宗皇帝的眼睛坦言道。
“臣不这样认为。”房玄龄接过话来。
“哦?玄龄说说!”wωw奇Qìsuu書còm网
“陛下,斛州本就是个多民族地区。能有今日改观完全是因为麦仲肥的施政理念促成。如今斛州正在走着一条与我大唐其他州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是陛下您以前所说的改革试点。既然它适合于这种多民族聚居地的发展,就不应该去干扰它,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它,使它能在边境地区对更多的游牧部落进行融合,使边境地区更好的成为我大唐与远方游牧部落之间的一块缓冲区。”
“玄成和玄龄说的都有道理。”长孙无忌说“现在朝臣里有些人担心斛州继续再这样发展下去,会形成一个游离于我大唐体制外的独立地区。所以臣也倾向于召回麦仲肥,但召回麦仲肥后的刺史人选却要格外慎重,毕竟那里一直按照麦仲肥的施政理念在走,如果贸然改之,臣恐会有些问题。”
正在此时门外侍立的内侍公鸭嗓子响起“启禀陛下,英国公李勣殿外侯见。”
第121章 麦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