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求人们同意自己来继任东部大人一鼎 同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道:“倘若我上不能尽心报效大王,下不能好好安抚黎民,那就请大家把我赶下台。此心日月可鉴,如有违背此誓,甘愿天打雷劈!”众哀之,遂嗣位。
当泉盖苏文如愿地坐上了东部大人的位置后,演出也就到此结束了。他再也不用为自己原来当众立下的誓言约束,疯狂的开始报复。谁敢反对我?我控制的国家暴力机器可不是摆设!可以想象,原来那些带头反对过他、阻止他继位,以及曾经与他有隙之人,又遭受了怎样的残酷待遇。史籍上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残凶不道”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血和泪!
以至于。连高句丽国王高建武都看不过去了。无奈泉盖苏文一向专横跋扈,而且作为东部大人都督,他手中还有一支人数可观的武装队伍。
于是高建武和大臣们商量搞掉泉盖苏文,用暴力手段解决泉盖苏文及其势力。问题是这些大臣也不都和高句丽王一个鼻孔眼出气,就有人通知了泉盖苏文。这一下泉盖苏文可不干了,你想杀我,我还想杀你呢。于是设计出一场鸿门宴,发动政变杀死高句丽王高建武,并把高建武尸体砍成碎块,扔进了下水道,另立王侄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军事统帅。并逼迫新立的高句丽王封自己大对卢相当于高句丽的宰相。此人一向以对中国强硬而著称,他秉政后执行摆脱中国成为独立的国家政策有闹独立的嫌疑。此后,三个朝鲜王国的关系日趋紧张。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高句丽国中发生的巨变,很快便由营州都督张俭详细地汇报给了太宗皇帝。一些大臣提出这是高句丽国的内部事务,不宜插手,只要他们继续遵奉大唐为宗主国,不妨暂且听之任之。于是,唐朝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应:册封高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双方倒也相安无事。戏叽十七年二月新罗派人来报!高向丽联合百济多方讲陛唰了,并切断了新罗贡使前往长安的线路。这威胁到唐的经济利益不说,高句丽分明就没把大唐放在眼里。
听了来使的哭诉后,唐太宗皇帝不禁皱起了眉头。大唐现在也是一屁股官司啊!自己儿子们的事情还没理出头绪呢,你们这不是给联添堵吗?
想到这里,反问道:“你们国家可想到什么办法来化解这次朝鲜半岛危机吗?“意思就是你们能私下解决最好,不要老来找联。若是你们实在解决不了,我再不妨帮帮你们。
结果使者的回答却相当干脆:“咱想不出办法计穷矣。只求陛下可怜敝国!”
这个回答真让太宗皇帝哭笑不得合着还赖上我了。你们自己懒的想办法,就会扮可怜,真把我当国际警察使用啊?出兵可不是小事情,山高路远的,动用的物资卖了你们国家都不见得够弥补的。况且高句丽闹独立只是嘴上喊的凶,也从没见到营州都督张俭说他们敢发兵动我边境,贸然出兵不妥。还是由我来当和事佬,给你们调停斡旋一平吧。
于是这才引出相里玄奖奉旨携带诏书前往高句丽韩旋调停。诏书的大意是这样的:新罗是我大唐的藩属国,朝见进贡从未停止。你和百济应各自收兵,相安无事才好。否则,明年我大唐大军就将前来为新罗撑腰找你们问罪!
然而驯日里玄奖带着太宗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对泉盖苏文宣读时,泉盖苏文却坚持不予执行,他还反咬一口:“当年隋朝多次侵略我国,我国将士奋力抵抗。就在我们抗击侵略时,新罗那帮奸贼趁机从我国夺地五百里。所以现在我们所做的不是侵略,而是讨债。除非新罗归还土地,否则我们绝不停战!”
相里玄奖同样理直气壮:“这些都是陈年旧帐了。若要真论起来,辽东各城本都归天朝所有,现在被你等占据,天朝尚未发话,哪轮到你等在这里罗嗦?”
这泉盖苏文玩弄阴谋尚且可以,见相里玄奖搬出历史证据,把自己驳的无话可说。索性开始凶相毕露:任你说出个大天来,我就是不听你的。你说你的,我打我的,有本事就来灭了我!而且还把狂里玄奖隔离审查了十五日后才放出来。
这太宗皇帝一发怒,要御驾亲征。朝臣们可不能不说话了。经过一段时再的激烈争论,朝廷内部形成了三种意见:
以褚遂良等为首的文官集团认为,大唐声威远布四方,远征一个小的蛮夷之地,赢了是顺理成章,增添不了什么光彩;而一旦输了却是丧师辱国,严重损害夫唐的国际领导形象,二十多年前隋焰帝杨广一怒之下三次出兵讨伐高句丽,惹得天怒人怨,国破家亡的沉重教还历历在目。如果初次用兵失败,势必还要出动大军报仇。愤而出兵,容易失去冷静,考虑可能不周,反而容易给国内的图谋不轨者以可乘之机。只怕到时候局面难以收拾。况且,如果将天下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无疑就是心脏,地方州县便是四肢。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秋皆是身外之物。高句丽罪不可赦,应当讨伐。然而也只需几员大将率数万兵马即可讨平。陛下如以万金之躯亲自出战,反倒很是令人担忧。
李劫等为首的武将观点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除恶需务尽,要像对付北疆一样,彻底扫除后患。也难怪,武将吗,列土封疆是他们的理想,何况这个泉盖苏文也太不知道好歹了。
太宗皇帝却坚持自己的观点:尧舜禹汤等君主再贤明,也无法让冬天的地里长出庄稼,但一介农夫再怎么鄙陋无学,也能在春季顺利地种植庄稼。事物的发展,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恰当地把握时机。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运作规律。顺应这个规律才能获得成功。泉盖苏文上欺国王,下虐百姓,人人侧目。此时正是荡平高句丽的绝好机会。各位大人的观点虽然听之有理,却少有人看到这一点。
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今彼弑其主,恃险骄盈,联长夜思之而楼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为高丽讨弑君之贼。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然恐于后子孙或因士马强盛,必有奇决之士,劝其伐辽,兴师遐征,或起丧乱。及联未老,欲自取之,亦不遗后人也。
既然太宗皇帝以经定了主调,那群臣还有什么可说的?心动不如行动,各职能部门开始高速运转。为讨伐高句丽做准备。,
第145章 征战朝鲜
丑十八年七月将作大匠阎古德奉命前往白米兰乡的洪“二西南昌、饶州江西波阳和江州江西九江等地,建造运输船只,征集军粮。
幽州作为大军的前进基地大批人马很快便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开往幽州集中。此外,幽州当地还设立了现场招募点,诚招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军。结果是大量的工匠携带自制的攻城器材主动前来投效,报名的人数比计划招募的数量要多出近十倍,这其中就有后来非常出名的薛仁贵。
既然是御驾亲征,就得先安排好留守监国的人选。太子李治应该是当仁不让。然而太宗皇帝太知道李治的根底了。颇有些放心不下,他略带担忧地询问百官们:“太子为人处事,宫外之人是否明了?”
长孙无忌很无奈,只好接茬道“太子虽不出宫门,但高尚的品德早已传遍天下,天下百姓无不对此感到钦佩和尊敬。”
太宗皇帝看着拍马屁拍的有些过了的长孙无忌皱着眉叹道:“联当年像太子这么大的时候,十分顽劣,而治儿却从小宽厚。俗话说:儿子性格像狼,还要担心他会逐渐变成只羊。更何况是一直忠厚老实的治儿。真希望他将来成*人之后,能够有所改变啊!”
长孙无忌眼泪都快掉下来:咱不带这样耍赖皮的,已经立了李治当太子了,您老就别再动别的心思了0“陛下英明神武,是平乱克祸的天才之选;而太子仁爱宽大,正是具有维护国家安宁所需的美好品格。陛下与太子虽然个性不同,却都具备管理国家不同时期所需的才能和品德。此乃上天为我大唐降下的两位明主,也是百姓之福。陛下又何故担忧呢?”没办法,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大,您和您儿子都是人才、是明君!咱就先别担心这个了。
十月,太宗皇帝和太子李治一起离开长安,行程安排是长安洛阳 定州。最后李治留守定州监督物资调运,太宗皇帝则前往前线。司空房玄龄和右卫大将军兼工部尚书李大亮受命留守京城,分别担任正副留守。
前往洛阳的途中,太宗皇帝接到紧急报告一份,同车随行的还有人证一名。报告是由正留守房玄龄所提交,来人则声称“有机密事”要面呈皇占
太宗皇帝何等精明的人,一听是老房为这人写的奏章,再加上对老房的了解。立刻判断出有人在找房玄龄麻烦,而老房同志怕自己对他有误解,就把州长和证人一起送来了。于是他立即命令刽子手陪自己一起召见来人。
一见到来人,太宗皇帝劈头就问:“所告何人?”
“卓皇上。小人告的乃是房玄龄!”
“嘿嘿!果然不出联的所料!左右,把这厮拉出去,处以腰斩!”
怎么这样?我还什么也没说呢。告密者完全懵了,被几个彪形大汉强行拖了出去。凄惨的呼声传出老远。
此时,身处京城之内的房玄龄,心里也不平静,他太知道自己的老大的脾气了,这回自己肯定要挨批!果然太宗皇帝的行文很快就到了。斥责房玄龄太不自信,没事净添乱。诏书最后明确授权:再有类似的事情,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不必汇报!老房同志热泪盈眶,这该是多么大的信任啊!
同年十二月,京城副留守李大亮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五十九岁。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份奏章中恳求道,希望太宗皇帝能够停止这场战争,撤回军队。
虽然对李大亮“最后一奏”的内容并不十分认可,但太宗皇帝还是被他这种死且不敢忘忧国的信念所打动。感动之余,他顺便问起了李大亮死后的家庭情况。
这一问就更感动了:李大亮多年位居高官,死后却只留下了五料米和三十匹布。还有就是他收养的十五位孤儿!
大亮啊!虽然你希望联能够停止讨伐,返回长安。但须知此次作战不比往常,只待成功,便可将辽东重新收回中华版图。到时,想必你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宽慰。
麦仲肥和王玄策押运物资到来时,比萧嗣业他们晚到了五天,大军已经从幽州开拔。只能随太宗皇帝的御营兵马押后缓行。
太宗皇帝早就注意到麦仲肥押运来的大包小包的物资,心里暗想:这小子搬家么?带来这么多物资。
在大战前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中,各方将领齐聚一堂,太宗皇帝在发表了一通鼓舞士气的演讲后。着重提到,海军先锋军将由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统带,主要任务是海上威胁平壤,适时选择范围登陆作战。目的就是炫耀武力,在高句丽国内造成恐慌,顺带从胶东半岛运送兵员和粮草。唐的海军基本是隋朝班底,海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所以不是这次攻击的主力还是陆军。大唐的陆军由李勋和李道宗分别指挥,采用两路并进的钳形攻势推进。
麦仲肥却对这个程名振起了兴趣。他可是知道海军在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的重要性。他听到太宗皇帝点名让这个程名振总督水军。说明这个程名振有两把刷子。决定会议结束后对这位海军统帅刻意结交一下。
他却不知道这个程足大大有名的人物。早年在寰建德麾下。后投李渊。二三北。有一次他带兵袭击郜县今临漳俘获男女一千多人,当他看到妇女中有给婴儿哺乳的,便下令放她们回去,因此郜城人都非常感谢他的恩德。
太宗皇帝议征辽东,召集群臣商定作战方略,程名振意见与太宗不合,他拒理力争,气的太宗脸色都变了,太宗皇帝毕竟是英明君主,仔细想想程名振言之有理,便缓和下来,说道:“别人见到我生气时,都吓得脸变色,连房玄龄都不例外。而你一个小小的铭州刺史却一点也不肯让步,还据理力争,真是个奇才呀!”之后命他任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总督水军。在征高丽之战中,常常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威震辽东,一时被誉为唐朝名将,后又升任营州今辽宁省朝阳都督兼东夷都护。死后,赠右卫大将军,值号为“烈”。
可惜会议结束后,麦仲肥并没有时间去接触程名振。他被太宗皇帝单独留下来。
“仲肥,和联出去走走!”等各路将领都离去后,太宗皇帝对方仲肥说。
“是,陛下
麦仲肥陪着太宗皇帝出营帐后,两人上马,踏着夕阳缓缓地向一处高岗行去。三十个千牛内卫,离着两人五丈开外,成半圆型护卫着。
到达高岗后,太宗皇帝看着远处的夕阳久久不语。许久后才说“你义父尉迟恭在联出征前,曾上书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在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恐有玄感隋朝杨玄感政变之变。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联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却不能接受,九州只此一隅,平定后,联也就了却了最后一块心病,可以颐养天年矣”。
麦仲肥知道义父尉迟恭现在就在御营里为左马军总管,掌管左营御林马军,是太宗皇帝的大保镖之有
“如今随联起兵的将领们大多数都已经故去,所余寥寥!而所剩的将领里,也只有茂公和道宗堪可为帅,即使不胜,却也不至于大败。而万彻薛万彻只有半帅之才,胜则大胜,败则大败。
联这次如果不亲自前来督阵,恐迁延日久,将帅愕零,我大唐将无帅兵之人。等到那时候再想扫平这里,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太宗皇帝自言自语地说。
麦仲肥明白太宗皇帝此时的心情,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凭借和自己南猛的战的这些老人,来个大一统,了却心中夙愿。这些在他手下使老了的人,才是他最信任的人。而这些人里长孙无忌和侯君集是最年轻的,也是他寄希望最高的人,但侯君集的背叛却使他深受打击。麦仲肥相信如果侯君集不背叛的话,这次平高句丽的统帅绝对会是侯君集。
太宗皇帝感慨完后,面向麦仲肥道“联与你之间可谓忘年之交。联希望你以后能够象对待联一样对待雉奴。这次战役完成后,联会告诉太子不动你的漠南草原,而且北长城以外也将由你自己来管理任命。但你要是另有异心,联也不会没有后招。你好自为之!”
太宗皇帝这话说的极为透彻。你麦仲肥只要对我儿子忠心,拥戴他,你就是漠南草原之主,你的漠南草原将会是个国中之国。但你要是有什么野心,我也同样留有手段对付你的。
“陛下!小臣对陛下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小臣愿意终生守护我大唐的北疆。太子与小臣是亦师亦友小臣敢不遵从陛下斥,如果小臣对太子殿下有异心,情愿被妾雷轰顶而亡。”麦仲肥急忙躬身表态。
太宗皇帝点点头,转头继续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说道“联知道你本就不是凶残、反复之人。你与联的儿子们的关系联也心知肚明。你令联印象最深的就是能统御大局,知人善任而且比较懒惰,不是把你逼的没有退路的时候,你是不会主动承担责任的,所以联才对你很放
“原来我就是防守反击的鼻祖啊!”麦仲肥不由的想到了动画片里的懒羊羊,原来懒惰也是一种不错的保护色!
“此次战役,你就跟在联的身边随行吧!对了!你运来大包小包的物资,那些都是什么?。太宗皇帝突然很好奇地问。
“回陛下 是御寒的棉衣棉裤!”麦仲肥躬身答道。
“再有一个多月冬季就过去了,你运来这些有什么用?等等,你的意思,联短期内平不了高句丽,这战役需要打一年?”太宗皇帝猛然醒悟,脸色很难看,这不是明摆着小瞧联的武略吗?由联亲自出马一个小的高句丽还要打一年?
“回陛下,兵凶战危,很难预料时间的长短,何况是千里之外作战。俗话说:出门带着半年干粮,夏天带着冬天的衣裳。出门尚且如此何况是战争。”麦仲肥心里有底。对太宗皇帝的盲目自信有些不以为然,话语中暗带劝谏地说。
“。当!联就不信半年平不了高句丽太宗皇帝说完,打马下了高岗,麦仲肥无奈地摇摇头,也跟着下去。
按照早就存在于脑海之中的构想,太宗皇帝第一次实施了海、陆军联合作战行动:刑部尚书张亮为平世。丰大总管,率领四万士兵和五百艘战舰,从山东莱州山云,潢渡黄海,直扑平壤;太子詹事李劫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六万、漠南镇北军五万以及契丹、鞋鞠的仆从军共十五万向辽东城进发。李道宗统带二万步骑和二万仆从军为先锋,直逼辽东城。
于此同时,高句丽的卑沙城被遭到程名振的一万海军先锋军夜袭,陷落!三万守军投降。卑沙城成为第一个陷落城市,也成为前线的物资囤积补给基地。
几天时间唐陆军在李世劫和李道宗的指挥下,连续攻克高句丽数座城池。辽东辽宁省辽阳市城西部的沼泽地原本无法通行,可唐军居然运来干土,硬是在茫茫沼泽中铺出一条大路。很快,无数人马已经兵临辽东城下。
泉盖苏文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惹上了个大麻烦,但他也确实有些才能。经过分析,他得出结论:唐军的主力还是陆军,海军只是辅助,实力应该有限。否则,他们大可不必等待陆军,而是直接杀向平壤。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应是援救辽东城,击退唐陆军的正面进攻。至于已经在鸭绿江口耀武扬威的唐军舰队,基本目的是炫耀武力,在国内造成恐慌,以心理战为主,不会有实质性举动。
对于这支部队,只要牢牢看住滩头,严防他们上岸即可。只要严防鸭绿江一线,自己就可以阻挡住大唐的军队。
很快,高句丽方面就组织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火速北上来援救辽东。此时,唐军负责阻截的是唐军前锋江夏王李道宗。他的兵力实在是太可观了。手头只有镇北军的二千骑军和唐军的二千搪骑兵,其他的部队都在攻击辽东城。
面临着一比十的局面。很多手下将领认为不能正面突击,应该深挖壕沟,高筑碉楼,借助工事进行防御,等待陛下的主力军抵达。
对此,李道宗的灵州老狼的本性发作了。李道宗对着众将道:贼军以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