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关坤瑜从祠堂里放出来之后,陈继儒问过他素描的事情。这个时候关坤瑜对素描的借口便有了用场——嗯,一个路过的洋人传教士。
虽然关坤瑜画的这种素描哪怕现在的欧洲也是没有的,但谁又能证明呢?
至于为什么别人会把他陈继儒当成“炭笔画”的发明人,关坤瑜则推说完全是一场误会,实际上也的确是一场误会——他说陈继儒是自己师父,却没说炭笔画是他教的啊,要说他关坤瑜有什么责任的话,那就是当别人产生误会的时候他憋着坏没去纠正而已。
原本是想要坑一下陈继儒来着,瞅瞅这个天天揪着自己耳朵喊“文人画”的家伙整天被别人追着屁股请教自己看不上眼的炭笔画时的囧样。却没想到他陈继儒更狠,意识到自己被坑了之后干脆直接禁止关坤瑜二十岁之前再拿炭笔画招摇!
果真是睚眦必报啊
对于关坤瑜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炭笔画,陈继儒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之后他也让关坤瑜画过素描来看。再他看来,这种炭笔画的确有可取之处,毕竟极为写实,但却匠气太重,不为他所喜,自然也懒得深究,顺便还鄙视了一把夷人,认为他们绘画的天赋点错了,有形无神。
不过,从关坤瑜精妙的素描上陈继儒还是发现了自己弟子的才华,如此年纪便能画得一手精妙的炭笔画,这天赋着实惊人!
然而,陈继儒越是觉得关坤瑜天赋惊人,就越是觉得自己有义务把他引向正途!为人师表!可一想到怎么引导关坤瑜这么个不听话的天才,陈继儒就是一阵的头大,这也太麻烦了!最后想累了,决定先睡觉,以后慢慢想
这一个以后就以后到了现在,除了绝对不再允许关坤瑜拿炭笔之外,其他措施一切照旧
至于眼下么,陈继儒正对着两盘菜发愁呢。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还欲个什么劲,肯定选熊掌啊!”
第48幕 陈继儒的归意()
趁着陈继儒犹豫的功夫,关坤瑜已是抢先出手,将最后一块红烧肉扒拉到了自己的碗里。
陈继儒瞪了自家弟子一眼,怒道:“尊师重道!”
关坤瑜白了他一眼:“机不可失!”
“以后再收拾你!”
陈继儒好歹还分得清主次,没跟关坤瑜做什么纠结,赶紧把筷子往酱香鸭那边送,只可惜,仍是晚了一步,最后一块鸭肉被旁人夹走了。
陈继儒兴致索然,只得神情寂寥的扒拉自己碗中的烧蹄筋、炒鸡丁、糖醋鱼、拌猪耳
“是啊,我们关家终究是出了个秀才。”
关坤瑜吃干抹净了自己碗里的,这才慢悠悠的接上了陈继儒的话茬。
“我一开始还以为会是坤如先考上秀才呢,没想到最终还是二伯厚积薄发。”
陈继儒一脸的不可思议,自己这个弟子虽然让人头疼了点,可还不至于判断力悲催到这种程度啊!
“为何你会如此想?坤如虽资质不凡,可终究太过年幼,又怎么会跑到你二伯的前面去?”
关坤瑜自然没法解释,因为按照他的想法,自家这个坤如其实要比自己更像个穿越者,主角光环几乎升到了顶级,按照一般剧本自然发威的是坤如而不是他爹。主角光环这个东西,那是不能按照常理去理解的。
不过现在看来,坤如似乎并非穿越者。
沉默了半晌,陈继儒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小呆呆,你还记得为师以前跟你说过的话么?”
关坤瑜奇怪的看着陈继儒。
“陈师是指哪一句?”
“之前我要你两年之内练出一手拿的出手的山水画来,还记得么?”
关坤瑜点了点头。
我不光记着这个,还记得你不许我二十岁之前在外人面前再显露素描本领,断我一条财路的事呢!
“明日嗯明日还有一天流水席那就再过一日吧,后天,你画给我看,我先指导一番,免得日后没了我看着你走歪路。”
关坤瑜一下子就蒙了,完全不明白陈继儒这没头没脑的到底是说的什么。
“陈师,你喝多了,都开始说胡话了。”
关坤瑜瞅了瞅陈继儒红彤彤的脸,这几天他确实喝的不少,今天也是一样,一杯接着一杯,虽然席上的酒关坤瑜估计也就十来度的样子,可也架不住这么喝啊。
陈继儒摇了摇头:“为师像是醉的样子么,我怎么可能才这么几杯就醉!?人醉了便要吐,吐了那岂不是枉费了这么好的菜品?为了能千杯不醉,当年你师父我可没少练功夫!”
关坤瑜扶额——我本来没醉,听到你这话我才真是醉了原来你练酒量就是为了不吐饭,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呐!同为吃货的我是不是应该顶礼膜拜一下,瞻仰瞻仰?
“好吧,师父没醉,那师父刚刚说的当作何解释?坤瑜驽钝,还望陈师解疑答惑。”
陈继儒打了个饱嗝,道:“需何解释?我说的便是我的意思,难道你还听不懂人话么?”
关坤瑜摇了摇头:“陈师不是说两年为期么?我跟陈师学画也才半年,为何如此匆忙?况且,为何说陈师日后不能看着我了?”
虽然你一共也没怎么看过。
“你是觉得自己画不好?”
关坤瑜不说话了。
他有现代的底子在,哪怕这半年陈继儒没教他多少新鲜东西,他一样敢说自己能画好,但他就是不想说。
“呵呵,我就知道。”陈继儒笑道,“既然你能画好,那后日便画出来瞧瞧吧。”
“可”
关坤瑜仍然满头雾水。
陈继儒笑了,竟是有些寂寥。
“你二伯的文章我看了,才情学问果真是绝好的,之前只是时运不济,如今厚积薄发定会一鸣惊人,一个举人至少是跑不掉的,只在于合不合考官的眼缘了,若是投契说不定下次再回来,他就是个举人老爷了呢。”
关坤瑜还是不明所以,只能规规矩矩的点头。
“你师父我啊,现在也还是个诸生,这举人,为师我也是要考的!”
关坤瑜一脸的错愕,差点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他陈继儒居然能说出这种靠谱的话来,这不科学啊!
“之前来你们这小小的屯堡只是为了散心而已,因缘际会之下收了你这个徒弟,如今也算是尽心尽力的教了半年之久”
尽心尽力!?excuse…me!?
“半年之久啊也是时候回去温习备考了,呆呆你要知道,咱们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画师!”
呃对不起,我正好相反况且明末的文人,名声很好么?
“这一旦备考起来,你师父我便没有多少时间继续教导于你了,唉一想到这为师便担忧,你小呆呆贪玩好动,又喜欢摆弄一些歪门邪道,若是没有我日夜教导,荒废了学业岂不可惜?”
关坤瑜翻了翻白眼,我就算再荒废也荒废不过您去呐,这段日子我关见你看金瓶梅去了!一本小黄(哔)书而已,还是手抄本,连个插图都没有居然也能让你品鉴这么久,难道就不能有点追求!?
“唉呆呆你也要体谅为师。原本为师蹉跎了这么多年,早有些心灰意冷,但这一次看到了你二伯的努力,想想自己,真是深感羞愧啊!这一次,这一次为师定要高中,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所以啊,一时半会为师可能是顾不得你了,这诸多绝技还是等功成名就之时再教导于你好了!”
看陈继儒那一脸向往的表情,关坤瑜实在不忍再看,没办法,如果一如历史的话,师父你是不可能考上举人的。
不过,陈继儒虽然当老师的确不怎么靠谱,但这段时间有他这张虎皮在也的确实实在在的替关坤瑜挡了不少枪,所以说到底,关坤瑜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感谢他一下,嗯,出于礼仪。
“陈师有上进之心弟子自然支持,那后日弟子便作画一幅预祝陈师高中榜首。”
第49幕 关坤瑜的画()
到了约定好的第三天,书房中陈继儒已经准备好了纸笔,两人都是什么也没说,关坤瑜拿起笔来,片刻也没有停顿,提笔便画。
这几天的时间里,要画什么他早已经想好了,既然陈继儒希望一幅有意境的画作,那就给他意境好了。
当然,关坤瑜并不认为自己这个后世的小人设加美工画出来的意境能够入得了陈继儒这位大师的法眼。关坤瑜他们说白了也就是个游戏领域的蓝领工人,只负责把上头要的东西做出来而已,就跟搞装修刷墙的民工的不能胡说自己是建筑大师一样。
现在的关坤瑜比起陈继儒他们这些明代大师们,多的是东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术交流碰撞百余年突飞猛进一般的绘画技法,然而技法终究只是硬件,空有技巧而没有灵魂的画只能称得上是一幅好画,当不得名作的称呼。
(其实,在关坤瑜看来只有灵魂而没有技巧的画——比如某些蛋疼的所谓现代艺术品,说实在的,细细看的确有那么点意思,可再有意思也不值那个钱啊!!!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关坤瑜水平太低,欣赏不了。)
但,这种软件上的学习难道不是他关坤瑜拜师的一个目的么,只可惜所托非人,这陈继儒压根就不是个当老师的料!
意境这种东西,任何人的画里其实都有,只不过大师级别的意境就不同了。
想要拥有大师级别的意境,首先你得足够勤奋,否则画功不足心里面再好的东西也没法用笔表现出来,所以,勤奋乃是泥土。
其次,你还得有天赋!天赋便是种子,虽然并不是有种子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可如果没有种子那必然不会有树的。
最后,有了泥土和种子,还必须要有阳光雨露的滋养,这便是老师的指导,周围的环境以及运气之类的东西了。
关坤瑜并不缺勤奋,环境虽然恶劣了点,老师虽然不靠谱了点,但总归也是有的,他现在唯一不确定的便是自己到底有没有那颗种子了。
反正前世为了生计而画的时候他从来没在自己身上发现这种东西,他画出来的意境,其实都是书本上教的那些公式化的东西,比如构图形成三角形就会有稳定感,不同色彩的运用营造各种氛围等等,可他却从未将这些东西如臂使指的融会贯通起来,只是呆板的使用而已。
这便是美术界的搬砖工和真正大师的区别所在。
既然陈继儒一直都希望关坤瑜能够在山水画上下功夫,虽然关坤瑜他最喜欢的是徐悲鸿的马,临摹最多的也是徐悲鸿的作品,但眼下也只能按照陈继儒的喜好来。
北宋李成在画苑补益?山水诀中提到“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
这些东西关坤瑜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便简单确定了一下景物位置之后,便开始主攻作为主要景物的一颗河边柳。按照关坤瑜的想法,他将围绕着这颗河边柳再添上一条小溪,一个矮瀑布,再加上周围环绕的树木,共同构建出一种恬静自然的气氛来。
当然,仅仅只是这些的话,以关坤瑜目前的技术来说画好是没问题的,但却绝对不可能营造出流畅自然的意境来,最多只能是生硬使用技巧的劣作。
那为什么关坤瑜还要这样画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对自己的光影运用非常有信心!他别的方面或许也就是一般还不错的水平,但在光影明暗方面绝对是天才级的!
在现代,以关坤瑜的水平,哪怕光影明暗方面再如何天才,哪怕可以达到大师一级,但其他方面的水平实在勉强,一样是很难在一众画界强人面前混出头来的。
现代的画界,大师随手画幅画就吃喝不愁了,但那仅仅只是少数,像关坤瑜这种仅有一技之长,而这一长又绝非独步天下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混成大师的,最终面对生活还是得妥协,就像他,照样只能老老实实干自己的人设美工。
但到了明朝,关坤瑜深信自己的这“一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独步天下了!
很快,一幅规规矩矩的林间溪水图便有了骨架,然而,剩下的事情就麻烦了——陈继儒给他准备的是生宣!而关坤瑜接下来要做的是运用明暗光影的效果给整幅画增添意境!
生宣这种纸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写意山水多用它,也是明朝的主流画纸。
但关坤瑜本人在前世却是几乎不用生宣也不画写意画的!
国画上,关坤瑜极爱徐悲鸿的马,经常用皮纸临摹,除此之外便是使用熟宣的工笔花鸟,至于那些比较注重用墨的写意画,关坤瑜是真心不擅长。
原因也非常简单——关坤瑜本人虽然做的是人设美工的活,但之前也说过了,这原本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其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理科男啊!理科男!理科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理科男的一个普遍特质是什么?
严谨!
这种骨子里的理科男的严谨也影响到了关坤瑜的画风,精雕细琢,力求准确,但却缺少一种飘逸的“仙气”,而恰恰这也是陈继儒对他不满意的地方,陈继儒追求的便是这种“仙气”这种洒脱,最鄙视的便是关坤瑜的那种“刻板”
关坤瑜时不时就会暗自后悔,这老师选的真是极失败的,陈继儒大师的确是大师,怎奈何根本的理念上便存在分歧。
几乎没有什么写意画能力的关坤瑜眼下是如何做的呢?
他根本就是在生宣上画工笔!
可他又不是王道良大师,生宣上面画工笔的本事完全没有!再加上理科病又犯了,落笔极为小心,仿佛他根本不是在作画,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一般!
不过,关坤瑜的本领终究是有的,认认真真的画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把柳树的枝干画出了点意思。
可就在这个时候,陈继儒等得不耐烦了,突然开了口。
“停下吧,你这是要画到明天去么?”
第50幕 师徒的不同()
“停下吧,你这是要画到明天去么?”
说着,陈继儒也拿起了一支笔,沾了墨,便在关坤瑜的画纸上游龙走蛇起来。
笔尖一触,便是一石;笔锋一抖,便是一枝。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用多少时间,陈继儒便在关坤瑜原作的基础上把画给补全了。
关坤瑜的画风,细腻而严谨,哪怕这一次很是加重了写意的成分,仍然是如此。
陈继儒的画风,飘逸而灵动,尽管和关坤瑜的画风差异极大,但过了他的笔之后,整幅画面却是呈现出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几乎是轻描淡写一般,陈继儒便让整幅画拥有了一股灵气。
大师不愧是大师,虽然眼下的技巧比起他日后巅峰时期仍显着稚嫩了些,可是那骨子仙风道骨一般的飘逸却是看得关坤瑜如痴如醉。
然而,关坤瑜欣赏的了却画不了,
“你啊,终究还是太放不开了,试试随性一点。像你这样锱铢必较的勾画每一笔,不觉得累么?”
若是原本的关坤瑜,此时肯定还会和陈继儒虚与委蛇,但眼下么,当知道陈继儒马上就要离开之后他不由得有些放松,也敢说一些平时不敢出口的真话了。
关坤瑜无奈的耸了耸肩:“不累。”
陈继儒抬手便敲,教训道:
“忘了我怎么说的了?随性!”
关坤瑜盯着陈继儒,认真的说道:“我如此画便是随性了,陈师的性情是飘逸灵动,而我的性情却是细腻严谨,陈师你既让我随性,又不让我细细而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陈继儒心头一怒:“你!?”
关坤瑜两手一摊,道:“陈师的画师极好的,学生无比佩服,可若是让我学着陈师那般洒脱的落笔嗯心里总觉得别扭”
陈继儒冷笑,指着画说道:“别扭?正好,你跟我说说,我这画哪里别扭了!?”
关坤瑜摇头:“陈师这画一点也不别扭,相反,却是极有韵味的。学生说的并非是整幅画别扭,而是单看每一笔。”
陈继儒疑惑了:“每一笔?”
“是的,每一笔。陈师您看这一笔。”
关坤瑜指着的是陈继儒笔下的一块石头。
“这石头怎么了?”
“陈师您看这一笔,墨散了出去。”
“没错,然后呢?”
关坤瑜挠了挠头,说道:“然后我看着不舒服在那个位置,阴影的分布不应该是墨扩散的那个样子。
陈师您看这里,如果单看这一片的话光应该是从上方照射下来的,再看这边,单看这一片的话那光又应该是从右上方照过来的。一块石头上出现两种光源的照射效果,但画上的光源却只有太阳这也太不合理了吧?
若是让我来画的话,一定非得把这阴影画的,嗯,不能说分毫不差吧,可至少也应该和实际情况**不离十。”
陈继儒听的目瞪口呆,直愣愣的盯着关坤瑜,半天都没能说出一句话来,半晌之后,好容易回过神来的陈继儒也只是缓缓的蹦出了一句话来。
“你一直以来就在纠结这种事情!?”
关坤瑜理所当然的摇头。
“当然不可能,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了,怎么可能只盯着光源这么一个基础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说分毫不差吧,可至少自己注意到的地方就不能有差池才行。”
当然不能随性了,他要是敢像陈继儒一样,在一幅画上弄出俩光源来,主管第二天就敢直接开了他!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搬砖的资格都木有!
陈继儒的嘴唇翕动了两下,最终还是颓然的放弃了出声说话的打算。
“我这个老师当的还真是失败啊,一直都知道小呆呆他的画太过匠气,想要帮他走上正途,但却从没想过去了解他画作匠气的原因如今听来,竟是这种这种鸡毛蒜皮之事简直唉”
在陈继儒看来,关坤瑜的光源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谁会在这种问题上纠结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中国在绘画上一直流行的都是散点透视,也就是将多个视角内的景物集中在一幅画之内,这样一来难免就会出现多光源的情况,在国画之中这根本不是问题,毕竟和西方绘画强调光影感不同,中国绘画几乎不表现光,只表现物体本身的阴阳向背,自然不能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