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女春花-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杨春花回头,拱手,一本正经地说道:“保重,一路顺风。”

    说完,欢快地投入她的兄弟姐妹之间,带着欢声笑语,消失在许一鸣的视线里。

    许一鸣站在那里许久。

    “回去了,若是心有不甘,等你有能力地时候,再抢过来就是了。”不知何时,苏良昀站在他身后,开口说道。

    “恩。”许一鸣点头,一定会有那一天的。

    第二天,一大早,苏良昀就带着许一鸣离开了杨家村,没有再耽搁,直接赶回江陵。

    许一鸣的离开,除了杨大石的情绪低落了一段日子,对其他人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继续在学堂里上课,而杨家村的村民则有更忙碌的事情。

    苏良昀一离开,陈公伯就开始了黑山县继续种稻子的事情,有了之前风雨的事情,很少有村民在怀疑他的话,再加上陈公伯提出,家里若是没有谷种的,可以到县衙去领取,登记好,若是没有收获,就不用还,有收获的话,加倍偿还。

    这样的好事情,那些村民怎么会不愿意,他们种田的人最不怕的就是辛苦,只要有希望,费点劳力又算得了什么。

    这件事情,杨大栓一家人也是积极的配合,虽然前世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对于杨春树来说,若真的成了,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毕竟明年的收成并不好。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遭灾的不仅仅是交州,南边各州都有灾害,粮食收成减产的厉害,对此,朝堂也头疼得不行。

    这个消息,对于陈家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他们要是成功,这功劳,想想就知道有多大。

    在杨家村的村民积极地参与今年第二次栽种稻谷的时候,遥远的京城,绵绵阴雨已经持续了好久,让整个京城到处都是湿哒哒的。

    上官雪婷躺在床上,愣愣地看着床顶上的荷叶,三天了,回来已经三天了,看着软软嫩嫩的小手,眼泪不断地往外流。

    她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回到了十岁那年,小手上没有被发配南疆后,做苦力摸出来的茧子,阴雨天,关节也没有钻心的疼痛。

    重来一次,她不会再像前世那么笨,那么傻,她要做一个真正的世家贵女,嫁世上最出色,最痴情的男子,让那些害过她的人都生不如死。

    侧头,看着窗外绵绵的细雨,眼睛一亮,坐起身来,叫来贴身丫鬟。

    “春联,轮椅,你知道吗?”

    丫鬟青烟点头,“奴婢听说过。”

    “最先是陈家提出来的?”

    青烟再次点头。

    “这雨下了多久?”

    “差不多快半个月了。”青烟十分恭敬地回答,自三天前,小姐受伤醒来后,整个人都有些痴傻,不过,想到小姐现在的情况,为了小姐好,她也不敢告诉其他人。

    她没想错,果然是这个时候,那么,比起前面的春联,轮椅,一年种两次稻子,让陈家的地位赶上上官家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

    如若不是年底的时候,陈大人的奏折,引起太大的轰动,她一个闺阁小姐也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她可以将这件事情告诉父亲,让父亲抢在陈家的前面,领了这功劳,仔细地想了想,该如何说之后,

    上官雪婷振作精神,她绝不会再步前世的后尘,改变就从这件事情开始。

    一个月后,杨家村田里,重新种下的稻子已经长得很好,这让杨大栓他们整天都笑呵呵的,这要是收获了,那以后每年的粮食,就比往年要翻一倍,只要这么一想,就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

    “小花儿,我有事情找你。”这天上午,学堂休息的时候,陈静林表情有些沉重地找到杨春花,将他从家主那里得来的消息告诉她。

    杨春花一愣,笑着说道:“很好啊,先生,你不会怀疑是我告的密吧?再种稻子的事情,我只告诉你了,我的家人都没说,怎么可能告诉许一鸣。”

    “先生,我能想到的,也会有别人想到。”

    “我并没有怀疑你高密。”陈静林开口说道,心里有些泄气,“原本打算等到第二批稻谷收了以后,在上奏给皇上,现在好了,皇上已经知道了,功劳都成了上官家的了。”

    “所以呢?”

    杨春花笑着问道:“先生,有什么话就直说。”

    “现在整个北汉,能种稻子的地方,都开始种了。”陈静林很是郁闷地说道。

第60章 姑父失踪() 
听到陈静林的话,杨春花的笑容僵住了,“都开始种了,先生,有哪些地方?”

    陈静林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杨春花,以为他跟她是一样的郁闷,“能种稻子的地方啊!”

    “先生,你能不能好好地回答我的问题?”语气带着些无语和无奈,杨春花直接冲着对方翻了个白眼。

    “有水的地方,都在种。”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吗?

    “好吧,先生,你不会认为,这再种一次稻子,在哪里都能种的吧?”杨春花开口说道:“就我所知,越是往北,第一季稻子收得就越晚,北汉最北边,现在恐怕还没收获第一季吧。”

    陈静林一听这话,精神一震,脸上的郁闷一扫而光,“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识就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再种一次水稻。”

    “小花儿,具体点成吗?”陈静林也不生气她这样对比着刚才,报复性的回答,笑着问道,“比如京城?”

    “你看看我们这里,漫山遍野的木棉花,京城有吗?”北汉所谓的京城,就是北京,“除非用特殊手段,不然是不能的,就算那样,也不可能大面积地种植。”

    “为什么?”

    陈静林对于她这个比喻有些不理解,“我看这里有水稻,京城也有啊。”

    杨春花拍着脑袋,“管家是光照,气温,还有其他各种的地理因素,你想象,我们这里的水稻种一轮,只用三到四个月,但越是往北,轮一圈的时间是不是越长。”

    陈静林点头。

    “先生,今年是因为时间我,所以,我就说再种一次稻子,明年你们陈家可以试一下,天气一回暖就开始种,一年种三次都有可能的。”

    陈静林眼睛一亮,“我会让人去试的。”

    “先生,种两次水稻,长江以南若是抓紧时间的话,都可以试试,靠着长江北的,也许能成功,北边得太远的,除了浪费人力和物力之外,不会有别的收获。”

    杨春花开口说道。

    “可是已经种下去了。”

    陈静林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有些又犹豫地说道。

    “不会是你们派的头吧?”

    陈静林摇头,为了谨慎起见,家主只让在交州实验,成功之后,再逐步推广,不对,这件事情不对劲,他对农事的事情不精通,但对于各种斗争反应就是极快的。

    这么大的事情,上官家竟然没有验证,就直接禀报皇上,这并不像一个大家族的作风,那么,可能性就只有一个,抢他们陈家的功劳。

    看来要让家主好好查查这事,不过,这并不是最紧要的,今年,老天爷像是专门跟北汉作对一般,许多地方的谷物都在要收获的时候糟了灾,他不敢想象,要是北边那些产量本来就减少的村民,满怀期待地又种下谷物,结果却是希望落空。

    这可是以朝廷的名义发布下去的,上面盖着皇上的玉玺,到时候民怨一起,朝廷的威望,皇上的名声都会跌倒极低点。

    虽然上官家是罪魁祸首,但他们陈家也不一定不被波及,想到这里,他再一次问道:“北边真的不能再种一次水稻吗?”

    杨春花摇头,“先生,北方要种也是接着种小麦,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再收,不过,不管怎么样,每个地方都有差异,需要小面积的试种,成功之后,再推广,这样才保险。”

    陈静林点头。

    杨春花说了该说的,就甩手不管了。

    而陈家,却因为她的话,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商讨布置起来。

    十天后,陈家上奏折,虽然这个时候,种下田的水稻已经长了不少,但陈家的官员还是顶着风头正盛的上官家,抛下北边第二次水稻不能成功这么一个惊雷。

    轰得整个朝堂的人都目瞪口呆,然后全是怒火地盯着他们,这些日子,皇上因为大雨水灾而阴沉的脸好不容易有了起色,这陈家人却是这么当头一棒挥下去,好像不想好好过日子了。

    只是,陈家人不管这些,接着劝说皇上,既然事已至此,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水稻失败后的民怨降到最低。

    果然,皇上的脸阴沉得厉害,目光看向上官家的人,要他们给陈家人一个保证,也按他的心。

    上官家的人并不懂这些,但混朝堂的人,脑子没一个简单的,不管怎么样,这事是他们提出来的,要是现在再抛出一个不确定的答案,皇上恐怕会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

    所以,他们只得拍着胸脯,一脸自信地给了保证。

    然后,陈家人依旧不死心,摆出一副我最忠心爱国,我死都要为皇上的名声考虑的架势,求情皇上多问问精通农事的人,让他们多想想他们的话,就知道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皇上虽然很是不耐烦,但下朝之后,心里总觉得不安稳,想着问一问也没什么,就开始吩咐人去宣旨。

    上官家的当家人是一直就在京城,听到这话,心猛地一跳,立马吩咐人去找上官雪婷来问话。

    “再种水稻,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父亲,怎么了?”上官雪婷开口问道。

    “我问你话呢?”上官家主有些生气。

    上官雪婷琢磨了半晌,看着房间内的人,表情很是明显。

    上官家主一挥手,屋内的下人都退了出去,只剩下父女两人,“现在可以说了吧?”

    “我在梦里梦到的,”上官雪婷的一句话让上官家主的脸色变得很是厉害,当初这个女儿说得太确定,这些年他又一直被陈家追赶,所以,再问了几个懂农事的幕僚后,见他们都觉得可行,就没有再疑虑,吩咐人直接上书给皇上了。

    若是让朝堂的人知道,这仅仅是因为他女儿的一句梦话,他上官家多年的名声都要毁之一旦。

    “爹,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见父亲脸色实在是不好,上官雪婷关心地问道。

    上官家主看着女儿,摇头,这件事情的责任在他,是他太心急所知,雪婷一个闺阁小姐,知道什么事情,“没事,你下去吧。”

    “爹,”上官雪婷很是不甘心,突然想到刚才父亲提到水稻的事情,眼睛一亮,“是不是陈家说了什么?”

    “恩,今天陈家上书,说种两次水稻,只能在南边,北边是成功不了的。”说着这话的时候,上官家主仔细地看着他女儿的表情,想着是不是女儿身边陈家的人,所以,陈家才会设下这样的陷阱,让他们家钻进去。

    不过,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定了,毕竟这件事情做主的是他。

    上官雪婷脸色一白,因为这事她回来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格外地关注,京城外的村子都已经种下水稻,若是不能成功。

    “爹,那要怎么办?”

    “你也觉得陈家说的是真的?”上官家主心里还是不想去相信的。

    “恩,若是陈家的话,那就一定是真的。”上官雪婷很认真地说道:“爹,我梦到的不仅仅是水稻的事情,过几年,陈家会给皇上献上像雪一样白的纸,并且这纸造价很是便宜,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

    上官家主的瞳孔猛地一缩,看女儿的样子,并不仅仅是做梦。

    “献纸的同时,还有一种印刷术,可以将一本书很快速地变成好多份,降低了书的成本,让天下的学子都受益,也因为这个,陈家的名声和势力超过我们上官家。”

    上官家主站起身来,脸色骇然地看着女儿,他想,这些话应该不会是假的,毕竟她所说的话,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

    “知道那纸和什么印刷术是怎么做的吗?”

    上官雪婷摇头,那时候她整日游走于世家千金的各种聚会,只听说过,哪里知道怎么做?

    上官家主眼里的失望并没有掩饰,看得上官雪婷心里难过不已,上辈子父亲被陈家超过后,就歇了家主之职,整个人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不过,父亲,我知道,不管是春联,轮椅,水稻,甚至后面还没有出现的白纸和印刷术,都是由一个人制造出来的,而那个人并不是陈家人。”

    感谢当年她被发配的南疆,就是交州,不然她还不会知道得这么具体。

    “你知道是谁?”

    上官雪婷这次却给出了很明显的线索,“就在黑山县,名字叫杨春花,陈家,有一个叫陈静林的人,收了他的堂弟为弟子。”

    “陈静林,”听到这个名字,上官家主已经不怀疑女儿的话,毕竟静林先生虽然名气不小,但从未在京城出现过,而他之前的四名弟子,都是出身陈家的,这么破例收一个外姓弟子,肯定是得到陈家主的点头。

    “恩。”

    上官雪婷点头。

    “雪婷,以后梦到什么,除了第一时间告诉爹之外,谁都不能说,包括你兄长,知道吗?”上官家主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开口叮嘱道。

    “我知道,”上官雪婷笑着点头。

    第二日,上官家主亲自去见了皇上,磕头请罪,皇上虽然生气得很,但面对上官家主,也只能说些下次注意一些的话,就把他打发走了。

    憋了一肚子火气的皇上,只能将怒火转向后宫的皇后。

    陈家和杨春花是完全不知道她已经暴露了,在第二次稻子成熟的时候,整个杨家村都洋溢着喜庆,等到收割完成后,许多的村民都买了香蜡火纸,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告诉给祖宗。

    而第二年新年刚过,杨天佑就担任黑山县的县令,有些忐忑不安地接过陈公伯留下的一半人手,然后连续几天,都在用心地听陈大人的为官之道,越听就越觉得心惊,也更加地觉得他之前实在是太天真了。

    陈静林依旧在杨家村学堂,悠闲地当着他的教书先生。

    杨家人的生活依旧没什么变化,就是现在的县令夫人,孙氏也依旧住在杨家村,杨天佑还是每天来回一趟。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搬到县城去,只是,一家子住在陈公伯留下的,对于他们来说,十分豪华的院子内,没几天就不自在起来。

    出个门,想跟邻里走动走动,别人倒是很愿意,只可惜,他们很快就发现,跟这些人完全没什么好说的,再加上一应吃穿用度都要花银子,就更住不下去了。

    不到十天时间,一大家子人就回了村子。

    开春没多久,二婶又生了一个男娃,三婶这次傲视添了一个闺女,不过,她看着二叔和三叔都挺高兴的,特别是三叔,抱着闺女都舍不得撒手。

    韩大鹏已经对生女儿这件事情死心了,再加上现在杨大妞年龄也不小了,六个儿子已经足以让她在韩家站稳脚跟,再加上现在娘家争气,生活美满得很。

    现在正摩拳擦掌地和自家婆婆商量,大儿媳妇的人选。

    杨春花现在已经十岁了,也算是半大的姑娘,厨艺女红这些也开始跟着两个堂姐学了起来,只是,她脑子好用,学什么都快。

    可能是他们八个小伙伴,三个女孩都上了十岁,家里的大人不再允许她们一直跟着男孩疯跑,只等到学堂放假时,才能一起玩。

    杨春花倒不觉得有什么,几个哥哥弟弟失落了几天。

    春光明媚,鸟儿叫,花儿香,杨家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杨春花扎着两长长的辫子,绕着村子跑了一圈,遇上村里的人,就笑着打招呼。

    村民们也不觉得奇怪,杨家这女娃,从五岁起,每天就开始这样跑,也不知道她跑什么。

    县城里,杨大妞和杨宝珠住在一条街上,姐妹两人像往常一样,结伴去买菜,到家的时候,杨宝珠看着门上插着的信,疑惑地拿了下来,“这是谁的?”

    “给妹夫的。”杨大妞开口说道。

    杨宝珠点头,“等中午回来后我给他。”

    姐妹两在这里分别,杨大妞回到家,跨过门槛,低头就看见一封信被丢在地上,捡了起来,等把菜放好以后,才去后院找公公婆婆。

    “爹,你看看这信,是不是给相公的。”

    现在家里就公公认字,杨大妞将信递了过去。

    韩大福看着信封上杨大妞三个字,皱眉,“给你的?”

    “给我的,”杨大妞有些反应不过来,然后,笑着说道:“爹,谁我给我写信,我又不认字,你看看写的是什么?”

    韩大福想想也是,擦了擦手,打开信纸,血红的大字让他的心猛地一跳,再看到那一行字的内容后,整个人都抖了起来。

    “老头子,你怎么了?”

    蔡婆子关心地问道,然后,也瞥见那血淋淋的字,虽然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可看着就吓人得很,“谁这么缺德。”

    “大鹏,是大鹏出事了,”韩大福哆嗦了好几下才开口说道:“上面说,大鹏在他们手上,要想大鹏平安无事,就用杨家的龙飞胎换。”

    “什么!”

    蔡婆子和杨大妞同时尖叫道。

    韩大福凑近问了问,真的是血,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白着脸说道:“你说,这是不是大鹏的血?”

    “啊。”

    蔡婆子一听这话,再看着那血红,一声都还没叫完,人就晕了过去。

    杨大妞慌乱地将婆婆扶起来,脑子一片空白,“爹,那要怎么办?”

    韩大福也十分担心儿子,不过,看着一个六神无主的儿媳妇,还有已经晕过去的蔡婆子,“先去找县令大人。”

    “对,还有老五呢。”杨大妞红着眼说道,“不对,公公,我妹妹,宝珠那里也有这样一封信,你说会不会是妹夫?”

    “别瞎猜,你在家里照顾好老婆子,我去你妹妹那里一趟,然后去县衙。”韩大福努力了两次,都没能站起来,最后深吸一口气,哆嗦发软的腿才好了些。

    等到了杨宝珠那里,将事情说了一遍,吓得杨宝珠递过去信的手都抖个不停,打开一看,两张一对比,一模一样的字,一模一样的血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