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沈有容在南洋的丛林和澳洲的草原上,已经能够看到那些拿着在大明神机营都装备不上的后装燧发枪在伐木或是放牧。
说起来,沈有容都不明白萧明乾会那么放心将这种武器在平民百姓中泛滥开来。难道他就不怕有人借此造反吗?
不过,这不是他能够担心的,事实上,虽然台湾将这些武器给流了出去,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发生一次造反。虽然民间有拿着火枪杀人的,但是算起来,比之大明,这种个人的犯罪行为反而更少。或许是因为台湾的律法太过严苛了吧沈有容只能找出这么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台湾的律法是严苛,特别是对杀人这一方面,犯了就必死无疑。不过这根本不是在武器在民间泛滥,而犯罪率并不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百姓生活的富庶稳定,谁会舍得放弃好日子不过而找死啊
当然这只是针对台湾公民的,包括那些归化的土著。对那些对台湾敌视的土著,台湾根本没将其当成人,发放给百姓刀箭枪支,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垦殖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因此,每年死在台湾公民手中的土著数以十万计。
领土的广大,在游历过程中,沈有容是深有体会。而军事的强盛,沈有容更是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军人,他对军队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
数十年的南征北战,沈有容对大明甚至是大明以往的那些周边国家的军事实力是了如指掌。
但是在亲眼见识了一次海战和一次陆战之后,他为那些正在同台湾交战和即将同台湾交战的国家感到悲哀。
在沈有容出了马六甲,跟随商船队前往印度,也就是以前所说的那个天竺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两艘台湾的一千八百吨的战舰,将八艘孙新海盗集团的战舰给送进了大海深处。
那隔着六七里远便能够做到大命中率的火炮,让沈有容觉得,如果这两艘战舰出现在大明水师面前,即使有千艘战舰,大明水师也没有胜算。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沈有容是终生难忘。
这还只是两艘战舰,据台湾公布出来的数据,台湾拥有近四百艘战舰,其中有多少这种等级的战舰,沈有容不知道。但哪怕有只有十分之一,台湾也能够征服任何沿海的国家。
而陆战,沈有容同样是在印度看到的。台湾没有占领印度的打算,但是为了商业利益,台湾和那些西洋国家一样,在印度建立了六个商业据点。在这些商业据点,台湾没有进行移民,只派驻了一个守备师,每个商业据点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雇佣当地人去办。
就是这样的商业据点,在沈有容到底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印度当地王公组织的三万人围攻一个商业据点的事件。
三万人对三千人,而且还不是台湾最精锐的野战师,愣是在一个小时内,结束了这场一边倒的战争。印度王公那边,留下了一万一千多具尸体仓惶逃离了那个商业据点的控制范围,而台湾这边竟然只有四个人被流矢集中要害而死。
这样的结果让沈有容看得心中凉透了。虽然经过询问,他们之所以不追击那些印度人,就是因为曾经有一个一千人的部队在没有城市的依托下被印度人以绝对的优势兵力给围攻而全军覆没,所以不敢贸然追击。
但是这只是一千人而已,大明的百万兵力能够将台湾的十万精锐给围攻歼灭吗?这根本不可能
发展 四百三十九章儒生的绝望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三十九章儒生的绝望(第二更)
沈有容不知道台湾军队的详细数量,但是根据台湾平时的报道,也能够大概估算出来,台湾的兵力绝对不低于五十万。
五十万那可是五十万,不管是野战师还是守备师,都能够以一当十的对付除台湾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即使因为要防守庞大的疆域,台湾也能够拿出二十万来覆灭任何一个国家。
这段时间,台湾内部对大明的报道是猛然增大了,连把大明是报道个底透。从大明的建立到大明历代皇帝大臣的事迹,各大事件的剖析,甚至是各个时期的百姓的生活水准都报道得是无比详实。
根据以往的事实,不难发现,台湾一旦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报道力度加大了,那也就表明,台湾即将对那个国家和地区动手了。这种毫不掩饰的战争动员,让沈有容看到了台湾逐鹿中原的决心和自信。
他们已经不在乎大明知道自己要对付大明了,他们更有那种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台湾高层才有的,台湾的民间的自信更加的强烈。
台湾的百姓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在大明差点被饿死冻死的人,在他们心中对大明没有一丁点的眷念,甚至在台湾刚刚完成对南洋的统治之后,台湾的民间便传出了一股希望台湾尽快入主中原的声音。
如果不是萧明乾和军政府始终压着,那种沸腾的民意,早就将战火给点燃了。但是现在很显然,台湾已经不再压制这种民意了,甚至有进行引导的迹象。一旦开战,数十万的精锐士兵涌入大明,大明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彻底埋葬。
当然这只是沈有容的想法,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从纯军事角度得出这种结论的。事实上,对大明的战争,台湾高层并没有这么乐观。
游历过程中,沈有容看到了无数次台湾军队的强大表现,同时也看到了台湾国力的强盛。
沈有容敢说,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盛的国家。一个朝代,能够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填饱肚子,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盛世了,即使是汉唐的鼎盛时期也是如此。
别看历史记载文景之治时期,大汉的国库是多么的充盈,民间是多么的歌舞升平。但事实上,每年饿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不小的一部分的百姓,只能勉强维持个半饱。每天的饭食只有两顿,而且还多是野菜糙饭。但就是这样,已经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繁华盛世了。
但是沈有容在台湾看到的却是最普通的百姓家庭都能够做到顿顿有肉,家中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挑肥拣瘦了。即使是懒惰成性的无赖式的人物,也能靠着家中的十来亩地,给自己弄个温饱。当然,那些被俘虏的土著不再此列。
看着繁盛的市场,来往购买各种商品的人群,和无数因为稍微有些变质便被扔掉的食物,沈有容都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因为他将眼前的一切同大明的那满街的饿得皮包骨头,为了一块都发霉了的馒头而哄抢的百姓彻底的重叠在了一起,同样是华夏百姓,生活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了萧明乾取代朱家也不是个坏事的想法。
台湾治下没有所谓的偏远山区的概念,台湾岛上,经过十几年的数百万劳力的改造,早就将各种等级的路修到了每一个角落,完善的水利条件和各种防护施设使得即使有风暴来袭,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南洋的那些岛屿上,除了吕宋岛,汉人的居住区域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地带和平原地带,这些地带是这些岛屿的精华地带,各种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交通便利,所以一千多万的台湾百姓的生活都是处在极其繁华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农业兴盛,商业繁荣,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贫穷人家。而且因为,人口数量相对于庞大地域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的稀少,所以台湾的资源在军政府的调节下分配到普通百姓手中也非常的多,这才造就了台湾的繁荣。
而这种程度的繁荣如果放在后世,可能会有众多的国家能够达到,但是在十七世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堂。
这一切的一切,在沈有容足迹到达过的南洋和澳洲各地是那么的普遍,普遍到沈有容已经对儒家的那一套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三皇之治有眼前的这一切好吗?尧舜禹汤的政治有现在台湾军政府更有效果吗?
沈有容不是个纯粹的儒生,所以他能够毫不客气的对儒家的学说进行质疑。可惜,这种质疑毫无用武之地。
他老了,现在更是要去世了。这三年,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起来写出了一篇游记,详细的记录了这十多年来台湾的一切。有时候,沈有容感到特别的迷茫,他为什么还要写这种东西,为了大明,可是大明已经将他彻底的视为叛逆。但是不为大明,他沈有容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他不明白,直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
躺在病榻上,沈有容为自己不能回到家乡,死在家乡而感到非常的遗憾。但是再遗憾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将自己的几个朋友和亲人叫到身边,陪着自己过完自己的最后一刻。
“台湾鼓励火葬,等我死了以后,就实行火葬。保存好我的骨灰,等,等有机会的时候,将我的骨灰带回家乡。”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的犹豫,因为他知道,那个机会或许要等到台湾覆灭了大明之后才会出现。而对于这件事情,沈有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沈有容的话,让在场的人心中悲伤无比,亲人们的抽泣声随之响了起来。
“都是那个混蛋萧明乾,如果不是他,我们根本不会连家都回不去。”郭蓉气愤的说道。
此时,郭蓉已经结婚了,其对象便是科技学院的一名教员。不过,她的性格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她对萧明乾的态度还是那么的不客气。也难怪,整个郭嘉都被逼无奈的移居到了台湾,她能对萧明乾有好脾气就怪了。
“不能这么说当年是我们来台湾刺探台湾的虚实的,如果他不将我们软禁在台湾,那么以当时台湾的情况,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在这台湾的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还是很安逸平和的,完全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勾心斗角,也少看了一些肮脏的东西,算是很不错了。”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郭邢始终没有说话。
郭邢他是迂腐,但是他不是傻子,甚至不能算是个书呆子,不然他不会成为沈有容的幕僚。
十年的台湾生活,让他对台湾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奇技yin巧大行于世,陶朱之行繁盛无比。这些东西都是郭邢看不上的,但是以此立国的台湾竟然会如此的繁荣,他郭邢想不通,也接受不了不行孔孟之道的台湾能够如此的繁荣。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台湾兴起于微末,百姓皆源于无产之流民。就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百姓,硬生生的开拓出了一番盛世。以往,郭邢还能因为这些人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愚民而看不起他们,但是当他被解除了软禁之后,走进台北的三座大学之后,心中的那么点自傲彻底的被击毁了。
浓郁的学术氛围,孜孜以求真理的学员,对诸子百家都如数加长的学员让他心中既震惊又气愤。震惊的是台湾已经不再是一群目不识丁的莽夫的政权了,气愤的是台湾彻底的抛弃了独尊儒术的这种实行了近两千年的政治形态。
但是气愤归气愤,他郭邢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即使他在台湾的文学院中大声疾呼,也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观点。而且更让他难受的是,在军政府不干涉他的言论的情况之下,他依然不能将那些学子的思想引领到儒家的圣人学说中来,反而有不少学子当场同他进行辩驳。
看着遍布台湾的学校和总数达到三百多万的学子,都在教授着台湾的这种柔和了各家的学说,郭邢感到无比的绝望。
他已经明白了,台湾的军事太过强横,大明无可阻挡。所以他希望台湾能够成为同历朝历代一样,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可惜这样的愿望也在接触过台湾的学说和两三年的努力无果之后,彻底的破灭了。这次的朝代更迭,将是自始皇帝一统六合之后,数千年不遇的大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之中,儒家将彻底的失去以往的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是一个儒生最为痛苦事情。满大街的百姓很多都能看得懂报纸书籍,但是他们对儒家的学说却不怎么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只对部分的儒家学说感兴趣。
礼崩乐坏郭邢很想将这样的词语套在台湾的头上,但是还没到痴呆状态的他,实在没有那个脸面这么形容台湾。因为台湾的一切都比大明来的更加的彬彬有礼。如果硬要说台湾有什么不是的话,那就是台湾的充满了鲜血和杀戮的对外政策。
发展 四百四十章沈有容的敏锐直觉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四十章沈有容的敏锐直觉(第三更)
礼崩乐坏郭邢很想将这样的词语套在台湾的头上,但是还没到痴呆状态的他,实在没有那个脸面这么形容台湾。因为台湾的一切都比大明来的更加的彬彬有礼。如果硬要说台湾有什么不是的话,那就是台湾的充满了鲜血和杀戮的对外政策。
但是每当自己以这点来说台湾暴戾的时候,总有无数的来自辽东的人抡起袖子将他们在辽东的遭遇说出来,然后当着无数人的面,将自己的说的东西驳斥的体无完肤。
如果是在大明,这些人根本没有同自己这样的儒生辩驳的可能,即使有人想要说那些话,也会被官府打出去。
但是在台湾,他们可以自由的将自己在辽东的遭遇讲出来,在学说不能印证事实而又没有政权暴力维护的情况之下,那个学说是没有生存力的。所以,自己都觉得自己反反复复的那几句话,太过枯燥而没有血肉。反而是那些粗鄙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描述更能抓住人们的心。
不过,郭邢是个儒生,所以他具备儒生的坚韧品格,他始终在坚持着想台湾百姓阐述儒家经意,始终坚持认为治国应对以儒家为主。虽然这种坚持收效甚微,但是郭邢没有气馁,因为他已经预见到台湾取代大明已经势不可挡,那么就改造台湾好了,自己就做台湾的董仲舒。
“东翁,我现在想好了,我想接受文学院的聘请,进入文学院担任教授。”正当大家沉浸在悲伤气氛当中的时候,郭邢突然说道。
“这样也好,不管你的想法是否能够成功,但是至少能够教书育人,多保留一些好的东西。”听到郭邢的话,沈有容先是一愣,不一会便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台湾的文化非常的繁荣,但是能够奠定万世之基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东方文化为主将西方的文化揉合进来形成的。
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萧明乾和黄兴云两人,其他人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他们的学说也没有质的突破,所以郭邢能够接受文学院的邀请,进入文学院担任教授,对让台湾多保留一些华夏的东西非常有好处。至于郭邢内心深处的那种想法,沈有容并不抱有多大的希望。
正当大家再说着一些以后的事情的时候,突然外面通报说督军萧明乾来了。这让在场的人一阵忙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郭蓉那样对萧明乾那么不客气的,不管是沈家的人还是郭家的人,都对这位虽无皇帝之名,但却有皇帝之实的台湾督军异常的敬畏。在台北生活的久了,他们都对萧明乾有了相当深的了解:这位绝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主。
“沈老将军,您的身体还好吧”
听到沈有容的身体突然不行了,萧明乾立即带着刚刚回到台湾的宋佳来到沈有容这里看望他。
“让督军大人看笑话了,老朽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沈有容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不过被萧明乾给阻止了。
“老将军如何能说这种丧气话,台湾的医疗水平还是可以的,一定能让老将军长命百岁。”看着沈有容的神态,萧明乾知道沈有容真的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但是安慰的话还是要说的。
“督军大人不用安慰我了,我的身体我自己明白。只是我心中始终有个疑问,望督军大人能替我解惑。”沈有容直直的看着萧明乾说道。
“老将军但问无妨,只要不涉及机密,我一定知无不言。”一个老人最后的要求,萧明乾当然愿意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给予满足。
“老朽只是不明白,督军大人为何始终对我礼遇有加。要知道,我这样的一个人,到死都没有投入督军大人帐下,没为督军大人出过一份力,如果是曹操的话,可能早就把我给砍了。”沈有容疑惑的问道。
“呵呵老将军,这个问题,早在老将军来到台湾的时候,明乾就已经回答了。明乾敬重老将军始终坚持着为华夏守护国门,抵御外辱。大小数百战,始终没有让外来之敌祸害华夏百姓。这才是明乾敬重老将军的根本原因。除了老将军,当今天下能够让明乾如此敬重的人只有寥寥数人,如现在的东江镇毛文龙。”萧明乾诚恳的回答道。
其实沈有容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着的疑问。他们不明白像萧明乾这样的一个枭雄一般的人物,怎么会容忍并礼遇一个始终没有改变心意,加入台湾的老将军。因为历史上早就证明了,上位者对这种始终敌视自己的人物,都是贯彻着,不为我所用便宁愿将其毁掉。而萧明乾却没有这么做,显得是那么的反常。
“督军大人不想入主中原?”沈有容疑惑的问道。
“想,而且一定会入主中原?”萧明乾诚实的说道。
“那当初督军大人就不怕我会成为大人入主中原的绊脚石?”沈有容接着问道。
“当然怕,所以我将老将军软禁了数年。就是不想老将军回到大明之后,使得大明水师给我们台湾造成不必要的阻碍。”萧明乾的回到还是那么的诚实。
“那督军大人你自认是不是一个意图窃取天下的枭雄人物?”沈有容继续问道,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呵呵窃取天下的枭雄,算是吧即使我说我和一般的枭雄有些不同,我想老将军也不会赞同的。”萧明乾对沈有容用枭雄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并不排斥。
“那我还是有些不明白”顿了一会,沈有容叹了口气说道。
“明乾说过,守护国门,抵御外辱的人物,明乾都非常的敬重。明乾敬重老将军这样的人,就和敬重岳飞一样!”
萧明乾的话已经非常的直白了,他这么敬重沈有容完全是出于一个普通人对守护国家的英雄人物的崇敬。
“大人太过抬举我了”听到萧明乾这么说,沈有容觉得有些太过抬举自己了。
“或许有些人不那么认为,但是在明乾心中沈将军完全当得明乾这么敬重。将军还记得二十多年前荷兰人占据澎湖的时候,是沈将军等众将军率兵将荷兰人给赶走的吗?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沈将军这些守护国门的人,台湾现在恐怕早就被荷兰人给占据了。而我萧明乾要么被荷兰人奴役,要么因为反抗而被荷兰人给灭了”萧明乾诚恳的说道。
“哼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