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给美军飞行员热身并证明“地狱猫”对零式战机的优势是真实的。甚至美军还在轰炸中发现,日军在科斯雷岛的防御十分薄弱……科斯雷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上的机场可以说是马绍尔群岛与西面“绝对防御圈”的联系,但正如之前所说的,日军要防御的岛屿太多了,它们只能防御那些被认为更重要的岛屿,比如靠北的与日本本土联系的埃尼威托克岛。这使得美军提前发动了对科斯雷岛的进攻并取得了成功。

    在美军航母编队发起佯攻的时候,新七军就忙得焦头烂额。

    忙碌的并不是步兵,而是坦克部队。

    之前新七军大多坦克都留在缅甸了,之后一直都没得到足够的补充……这与美军不相信中国部队的战斗力有关,他们以为中国部队嘛,有几辆轻型坦克做做样子在后头打打下手就不错了,给他们“谢尔曼”完全就是浪费,何况“谢尔曼”美军自己都缺……这倒不是说美军真缺“谢尔曼”,而是在这遥远的太平洋上,要运一辆“谢尔曼”来是很不容易的,于是美军对于中**队的要求一直抱着敷衍的态度。

    但经过了这么多次战斗后,美军惊讶的发现事实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中**队不但不是配角,还成了主角,而且这个主角还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了战争挽救了美军,于是对中**队的要求也重视了。

    另一方面,中**队在这次对马绍尔群岛的进攻又是主力……陆战三师虽然是正规的海军陆战队,但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美步兵七师干脆就是步兵,经过两栖训练的步兵。

    对于这两支部队,哈尔西实在是放不下心,其实搁谁谁也不放心,何况在这两支部队旁还有支经验丰富屡创战绩的新七军。

    于是,这次作战虽说是三支部队分别进攻三个岛,海军陆战第3师进攻夸贾林环礁,美步兵第七师进攻马洛埃拉普环礁,新一师进攻沃杰环礁……但其实新一师在其中却必须兼顾三个岛礁的作战。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夸贾林环礁是这三个岛礁中最大且日军兵力最多的一个岛礁,初步估计其驻军在4300人左右;马洛埃拉普环礁其次,日军在2500人左右;沃杰环礁最小,大约有1300人。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新一师做为进攻的主力,怎么会安排了一个最小而且日军人数还是最少的一个环礁作为目标?!

    原因就在于用于进攻沃杰环礁的新一师不是一个师,而只有一个加强团,另外两个团分别被配属到夸贾林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做为预备队。

    另一个原因,则是沃杰环礁位于夸贾林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的中间……哈尔西的想法是,新七军能快迅结束沃杰环礁的战斗,然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新七军就可以很方便的为两侧友军提供支援。

    因为新七军被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于是霎时就有许多装备从美军那被调了过来。

    “谢尔曼”坦克就不用说了,一下就增加了五十几辆,再配上新七军原有的m3轻型坦克,就组成了一个战车营。(注:美军战车营的标准配备是三个中型坦克连,每连18辆中型坦克,一个轻型坦克连,每连17辆轻型坦克,再加上营部5辆中型坦克,一共76辆坦克)

    这些装备让张弛有些措手不及,新七军里的坦克兵霎时就不够用了……这还是在新七军没有间断的培养坦克兵的情况下。

    于是哈尔西就一个电话打到哈尔西那,说道:“将军!很感谢您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坦克,但我们因为坦克兵不足,所以我认为您更应该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

    “把坦克分配给你们就是合理利用!”哈尔西打断了张弛的话:“坦克兵不足的问题好解决,我们可以从美军部队里挑出些坦克兵做为补充!”

    于是张弛就没话说了。

    这可是哈尔西送给新七军的一份大礼,因为张弛知道……美国佬打仗虽然不怎么样,但驾驶坦克的技术却是没得说的,毕竟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他们在开车、开坦克上有天赋,这天赋并不是“半路出家”的中国坦克手能追得上的。

    所以,这些从美军挑来补充进新七军的美军坦克手那技术肯定没话说,他们甚至还可以带出一大批“徒弟”,需要解决的就是作战时的协同问题和交流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于早就与美军合作而且还有大批美军顾问的远征军来说,算不上什么事。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装备

    让张弛没想到的是,这些“谢尔曼”坦克才仅仅只是开始。

    很快从美军那又调来了一批批的希金斯船、两栖登陆车、海陆两用坦克、步兵登陆炮艇……

    这些装备不由让张弛有些头晕目眩。

    他倒不是嫌装备太多,事实上,张弛知道这些装备对于新七军来说都是有必要的,比如希金斯船和两栖登陆车及海陆两用坦克,这些都是登陆作战必须的装备。

    在此之前,新七军只有少量的希金斯船,两栖登陆车及海陆两用坦克基本没有,所以要展开一场登陆战的话必须依靠美军的支援……这并不是说哈尔西小气,两栖登陆车美军自己也装备不久,两栖坦克则更是刚研发出来在进攻马绍尔群岛时才首次使用。

    张弛看着这些新装备就有些发愣,他对哈尔西说道:“将军,虽然我很喜欢这些装备,但是……我们并没有使用这些装备的经验!”

    哈尔西闻言不由哈哈大笑:“上校,不只是你们没有经验,我们也没有!”

    后来张弛才知道,两栖坦克、步兵登陆炮艇……这些玩意都是首次在战场中使用,甚至就连驾驶这些玩意的美军士兵,也都是经过几天的培训紧急上阵的。

    这其实是因为战局紧迫及美国工业能力强大的原因。

    因为美国工业能力十分强大,所以总能及时的根据战场情况在短时间内就研发出适合战场的新装备,又因为战局紧迫,这些装备还来不及经过严密的测试或是对装备人员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就紧急投入战场,于是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使用者经验不足的现像。

    就比如在塔拉瓦战役中,两栖登陆车也是首次在战场中使用,其驾驶员也都没能熟练使用这些登陆车就匆匆忙忙的投入了战斗……然而事实证明两栖登陆车对于像塔拉瓦这样的岛屿是十分有效的,这也是美军在马绍尔群岛的战斗中大量使用两栖登陆车的原因之一。

    于是张弛也就没得想了,就抓紧时间让战士们熟悉这些装备也就是了。

    在真正用了这些装备之后,才发现要熟悉和使用这些装备并不困难,毕竟新七军里也有海军、坦克兵等等,而且新七军里的海军使用的也都是美式装备,而美军的这些新装备比如两栖登陆车,还有海陆两用坦克,他们其实就是坦克和船的一种结合体,只要让坦克手和水手一起来观摩一番,再在美军顾问的指导下,很快就能掌握这些装备的运用。

    但难就难在……要怎么使用这些装备进行战斗。

    长期的战场生活使张弛知道,一种装备要在战场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能与现有的军队装备合成体系,并能有效与各兵种协同,否则这些装备表面看起来很好,实则在战斗中很有可能不仅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反作用。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办法就只有一个:训练,训练……再训练!(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燧发枪2

    新七军的战士们训练得很刻苦,白天练晚上也练,除了吃饭及每天五小时的睡眠,都在训练。

    而这也恰恰是中**队的好处之一,中**队的士兵吃得了苦、耐得住练,这要是放到美军头上,那就该大呼吃不消了。

    但就算是这样,张弛还是觉得时间太短……从头到尾的准备时间不过只有十六天,直算中国士兵们在临近上战场时还在训练,也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这就有点像当年高考时的感觉,平时感觉都还好,到临考时就总觉得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什么都想再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有时又觉得什么都不会。

    甚至直到最后一天时,同乡人等几个团长还在安排训练科目。

    张弛就一个命令下去……“全体都有,训练一律取消,全体休息”。

    这倒让张弛手下的几个团长不答应了。

    “师座!”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二团长就一脸着急的跑进指挥部来说道:“怎么能取消训练呢?眼看明天就要开打了,咱们团步兵与登陆车的协同还老出乱子!”

    “师座!”接着同乡人和三团长也前脚跟着后脚的走进了指挥部。

    “这新装备一古脑儿的进来这么多,都还没掌握要领呢!”同乡人说:“再让咱们练练吧,否则打起来可能会出乱子!”

    “再练一天就能练好吗?”张弛反问道:“就能熟练的使用这些装备了吗?”

    “这……”被张弛这么一问,几个团长就哑口无言了。

    “打仗要靠的不只是装备!”张弛回答:“还要靠人!想比起来,咱们的装备已经比鬼子先进多了,咱们的战斗经验和素质也不比鬼子弱,还有什么打不下来的呢?”

    “师座,咱们这不是怕……而是多练练到时……”

    “现在不是练的时候!”张弛回答:“最后一天,再练也练不出啥名堂了,让战士们好好休息,养好精神明天好好打一仗!”

    “是!”

    “是!”

    ……

    “还有!”在几个团长要退下去的时候,张弛就补充道:“告诉战士们,不要慌,也不要因为新装备而乱了阵脚,平时该怎么打明天就怎么打,这场仗并不难打,明白吗?”

    张弛这是为了避免战士们在接手新装备后在战场上出现的犹豫心理,而在战场上“犹豫”才是最可怕的,它会让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变成不知道如何打仗的新兵。

    从这一点来说,张弛还更希望没有这些新装备,因为这些新装备已经成为影响战士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

    不过话说回来了,部队对新装备的适应总需要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过了之后,其作用就能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了。

    其实这场仗不只是中国部队觉得“心里没底”,美军部队也普遍存在“时间紧张”、“缺少目标精确信息”等阻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场战斗的提前势在必行,但又都因为准备不足而有些提心吊胆。

    第二天,“燧发枪2”就在中美联军的这种不确定的疑团中展开了。

    首先照旧是铺天盖地的轰炸,轰炸的目标就是群岛中心的三个岛:夸贾林环礁、马洛埃拉普环礁和沃杰环礁。

    轰炸主要是由护航航母负责的……护航航母的防御力和抗沉性都较弱,但是其在轰炸及作战方面的战斗力却一点都不比轻型航母差,毕竟当战机飞上空中后,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是由战机体现的,而与航母本身是否是护航航母还是主力航母没有多大关系。

    当然,护航航母并不是单独作战,它们还需要主力航母或是轻型航母为其保驾。

    出于这方面因素的考虑,美军是将群岛中心执行任务的航母编成了三个大队,每个航母大队都编有一艘主力航母和一艘轻型航母,这些航母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抢夺制空权打击日军的空中力量。

    另外再编有两到三艘护航航母,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轰炸岛屿并协助主力航母作战。

    但其实主力航母的任务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说是完成了……不过也不能说是完成,因为这时日本人实行的是避重就轻的“z”计划。

    事实上,在美军主力舰队突然出现在马绍尔群岛中心时,的确是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古贺峰一在接到电报时就吃惊的问着参谋:“不是说美国鬼畜把进攻重点放在外围的三个岛屿吗?怎么突然出现在夸贾林环礁附近了?”

    “大将阁下!”伊藤参谋回答:“我想……这应该是美国人声东击西的计划,表面上看起来是打外围,但真实目的是想直接摧毁我们军的指挥中心,并将整个马绍尔群岛分割为不可支援的两个部份!”

    古贺峰一看着地图,沉重地点了点头,因为美国人选定的三个岛礁恰好呈一条直线,而且这三个岛礁还都有机场,如果美国人占领了这三个岛礁并将其上的机场利用起来,那么美国人的飞机就会硬生生的把马绍尔群岛分割成几个部份……而且还是随便美国飞机怎么轰炸的几个部份!

    所以古贺峰一没得选择,只能死守这几个岛礁,否则马绍尔群岛的失守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但其实,古贺峰一心里还有一个声音……马绍尔群岛的失守从来都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只不过大家包括古贺峰一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罢了。

    现在古贺峰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拖延和消耗。

    拖延指的是拖延时间,好让日本其它防线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消耗就是消耗美国人的装备和兵力,以减轻日本其它防线有可能面临的压力。

    想了想,古贺峰一就下令道:“通知山田君,马上实行‘z’计划!”

    “是!”伊藤参谋当即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这时古贺峰一才知道山田道之的想法还是很有先进之明的,否则,以美国人六艘航母外加八艘护航航母,还有来自马金岛、塔拉瓦环礁及阿贝马马岛的美军陆基航空兵,只怕卜一接触日军在马绍尔群岛的航空兵就不复存在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地狱猫

    其实更让古贺峰一吃惊的还在后头……因为从前线传来的情报,发现美军有一款新型战机,这款新型战机的性能已全面超过零式战机。

    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情况,是因为日军虽然实行避重就轻的“z”计划,但还是有几个日本飞行员不服输……日本人嘛,总是会表现出一种“武士道精神”,尤其是有过击坠几架美军战机的飞行员,他们就更是不可一世,心里还在编织着“零战无敌”的美梦,以为只要水平够高、战斗意志够坚决,美国鬼畜的飞机根本就不是零战的对手。

    于是,就有几名日本飞行员无视山田道之的命令将战机转场……山田道之是命令所有战机都转到米利环礁机场,那里距离美国航母较远,不容易遭受攻击。

    但这几名日本飞行员却认为那是胆小的行为,于是在飞上天空时装作无线电故障而脱离了编队……而他们的上级原田大队长,虽然明知道这几个部下是在抗命,但却装作不知道暗中支持他们的决定。

    事实上,原田大队长心里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去与美国鬼畜大打一场,就算是死也死得轰轰烈烈,而不致于像现在这样,像过街老鼠一样逃来逃去。

    原田大队长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上级的命令,于是他就觉得可以让这几个得力的部下去完成他的心愿。

    甚至原田大队长对这几个部下还很有信心,因为这五个打算脱离编队去作战的飞行员,是这个大队中仅有的几个熟练的飞行员,其中两个还是有两年作战经验大约击坠五十架敌机左右的纪录……之所以要用“大约”,是因为日本飞行员不允许记录个人战绩,所以击坠数字只能说个大慨。

    所以原田大队长相信,他们会去教训下美国人,然后再赶上编队和他们一起飞往米利环礁。

    但让原田大队长吃惊的是,自己这五个部下离开编队还不到十分钟,他就得到其全军覆没的消息。

    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消息,是因为其中一名叫唐泽山一的飞行员用无线电向他求救:“少佐阁下,我被敌人的战机咬住了,请求支援!”

    “木村大尉和濑户中尉呢?”原田大队长问。

    大村和濑户就是那两个深得原田信任有着五十余架敌机战绩的飞行员。

    “他们都被击落了!”唐泽山一回答道:“除了我,他们都被击落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原田大队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不到十分钟,而且原田根本就没有听到与敌机接触的报告,就被击落了。

    这意味着那被击落的四架战机是一个照面就被美军击落的,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

    这如果是别人他还相信,但那却是大村和濑户……他们被美国人一个照面就击落,原田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千真万确!”唐泽山一回答:“敌人有新型战机,它的性能全面超越零战,不管是爬升还是机动……”

    下一秒原田大队长就听到一声爆响,接着无线电里就只剩下杂音。

    唐泽山一出什么状况就不用多说了,但让原田大队长目瞪口呆的倒不是唐泽山一的状况,而是唐泽山一最后说的那句话……“性能全面超越零战,不管是爬升还是机动”。

    这是真的吗?

    这有可能吗?!

    ……

    原田大队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零战之所以在爬升和机动方面有优势,那是因为零战牺牲了防护以及任何一点可以减轻重量的东西。

    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还是有办法造出一款新型战机,在爬升和机动超过零战的话,那就意味着零战已经没有一点优势,剩下的只有弱点了。

    虽然原田大队长更希望这只是唐泽山一临死前在紧张状态下的胡说八道,但他却知道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为这就是美国鬼畜的优点,他们有强大的工业能力,能够制造出许多日本人制造不出来的东西……许多日本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但是原田大队长却知道,因为他曾经是一名机械师,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敌人,他拆开过美国鬼畜被击坠的战机的发动机,由此他也知道美国鬼畜的技术水平要比日本先进得多。甚至他还知道日本战机的发动机都必须要由美国产的机床才能制作出来。

    既然是这样,那么美国人当然就有可能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床,生产出更先进的发动机,然后再制造出性能全面超越零式的新型战机。

    想到这里,原田大队长不由出了一身冷汗……他敏感的意识到,这不仅只是他的飞行大队要覆灭的问题,也不仅是马绍尔群岛保不保得住的问题,而是大日本帝国要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