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木村浩司也不确定美军是否会从泻湖方向进攻,因为如果美军还是从泻湖方向进攻的话,那就太匪夷所思了……美军完全可以在凌晨跟其它两个岛一样从泻湖方向进攻,那时潮水还没退,而日军也没有准备。
如果是这样的话,此时的夸贾林岛只怕就只有举手投降或是朝美军发起“万岁冲锋”这两种可能了。
所以,木村浩司也不明白美国人在想什么,或是打算怎么做。
但是让木村浩司感到意外的是,他布设在环礁入口处的侦察员很快就用电报发出了警戒……美国人真的进攻了,而且还是出现在环礁入口,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是从泻湖方向进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失利
战斗是由美军打响的,先是成片成片的炮弹疯狂地砸在夸贾林岛上。但这些炮弹能起到的作用,除了给美军陆战三师壮胆之外就是给夸贾林岛增加一些烟雾。
而后者实际上对美军还是不利的,这使得美军看不见日军在工事里的火炮,也看不到被埋在沙滩里的地雷,当然也发现不了日军精心伪装过的反坦克壕。
美军的攻势果然就如木村浩司所估计的那样,利用两栖登陆车发起进攻。
这进攻看起来的确声势浩大,做为先头部队的一批美军就是五十辆两栖登陆车……以每辆两栖登陆车可以搭载25名士兵计算,这五十辆两栖登陆车就可以搭载一千多名士兵。而这还只是第一波,接着还会有二波、第三波……
美军是把120辆登陆车分成三批,第一批50辆、第二批40辆、第三批30辆……美军的计划是,一批在海滩站稳脚跟后,随即上去第二批,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展开攻势时,第一批登陆车就往回撤,从进入泻湖的希金斯船上接收美军士兵再往日军驻守的海岸运送,于是三批两栖登陆车就会一批接着一批循环,不断的将美国大兵运上岸夺取日军阵地。
这个想法是好的,而且如果从沃杰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的战事来估计,这种打法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约翰逊并没有想过,如果这三批登陆车有一批有去无回怎么办?那就意味着这种循环会中断,于是美军的进攻也会出现问题。
约翰逊准将或许想当然的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那可是数十辆登陆车,这些两栖登陆车自身就带着装甲和机枪不说,它们中还装运着榴弹炮、迫击炮等。(注:lvt两栖登陆车有两种型号,一种装甲型,配备附加装甲及两挺机枪,另一种是运输型,不配装甲和机枪,运输重量三吨左右,而美m1榴弹炮全重六百多公斤)
于是这五十辆两栖登陆车就不只是上百挺机枪的火力,还有其登陆后展开的炮兵,约翰逊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部下能突破日军的防线。
但想象是一会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美军卜一登陆就遭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日本人在近海处布下了重重铁丝网,这些铁丝网不是用来对付步兵的,木村浩司知道美国大兵不会涉水进攻,所以这是为登陆车准备的。
事实上,木村浩司也不确定铁丝网对两栖登陆车是否有效,他不过是有许多铁丝网不知道该用在哪里,于是灵机一动就将其散布在珊瑚礁之间。
美军两栖登陆车当然没将这些铁丝网放在眼里,自顾自的往前开……但一重铁丝网也许没什么作用,两重、三重……当越来越多的铁丝网卡在登陆车履带中的时候,登陆车终于无法动弹了。
当然,被铁丝网缠上的只是冲在前头的几两,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它们以自己的瘫痪为其它登陆车扫清了道路,其它登陆车依旧发出有如凯歌般的马达声往前挺进。
许多美军在进过那些被铁丝网缠住的登陆车时还露出同情的目光,时不时还用美式诙谐冲那些被困在水里不知所措的美军士兵开几句玩笑……他们完全不知道在前方等着他们的是什么,还以为夸贾林的战斗也会跟其它两岛一样轻松。
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沙滩上已经响起了一阵阵的爆炸声。
那是木村浩司在沙滩上布下的地雷,这些地雷有反步兵雷也有反坦克雷……其实反步兵雷就够两栖登陆车吃一壶了,登陆车在加上附加装甲时才有十几毫米厚,否则装甲只有六毫米,而底部装甲甚至只是一层铁皮,就算反步兵雷也会炸出一个洞,反坦克雷就更是把登陆车掀到了天空。
于是沙滩上很快就响起有如爆竹般的爆炸声及惨叫声,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反步兵地雷是由登陆车的履带引爆的,对步兵和登陆车造成的伤害还不算大。
然而这也还不是木村浩司的最终手段。
这时日军的枪炮声响了。
由于日军的火炮是事先调整好诸元并进行过试谢,于是一开炮就十分准确的将炮弹打到沙滩上,霎时沙滩上就乱成了一片,到处都是爆炸的炮弹及被掀到天空乱飞的砂石,被炮弹命中的登陆车很快就燃起了大火,成片成片的美军士兵被炮弹炸到了空中,伤兵不时的发出惨叫,偶尔还能听到几个人大声呼叫医疗兵……
这时指挥这次登陆的美军军官下了一个命令:“全速进攻!”
这个命令无可厚非,因为此时的美军登陆部队几乎就可以说是背水一仗……他们的身后是海洋,撤退必须要借助调头的登陆车,但这当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更理智的决定是加快进攻速度突破日军防线。
但这也正是日军所希望的。
命令一下,登陆车驾驶员就猛踩油门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接下来的事就不用想了,又是一阵惨叫,登陆车就一辆接着一辆的扎进了反坦克壕。
更糟糕的还是此时的战场已到处都是烟雾,前方的登陆车掉进了反坦克壕而跟在后头的登陆车却不知道前头发生了什么状况,依旧猛踩油门反前冲,于是登陆车一辆接着一辆的撞在一起。
这时日军负责轰炸反坦克壕的炮火又响了起来,一枚枚炮弹精准的砸在了已经动弹不得的坦克壕内,于是被炸死的、烧死的、或者被登陆车撞死的美军士兵不计其数,烟雾中充斥着美军士兵的惨叫和呼救。
事后一名幸存的美军士兵描述这场仗,是带着惊恐的眼神说:“那时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只知道到处都是烟雾、子弹和炮弹,以及登陆车爆炸时产生的火光和碎片……地狱不就是这样的吗?”
所幸约翰逊终于知道这次进攻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于是赶忙下令正去增援的第二波登陆车停止前进,同时第三批登陆车马上放空步兵前往海边接应美军撤退。(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克登陆舰
一个多小时后,美军终于在炮火掩护下撤了下来。
负责这次进攻的美军一千多人能够回来的就只有七百多人,而且其中大多还带着轻重不等的伤…最后的统计,此仗的伤亡率竟然高达百分之七十,比塔拉瓦战役百分之五十的伤亡率还高。更让美军气妥的是,他们在撤退时还不得不丢下一部份伤员。
这些伤员的结果是什么那就不用说了,他们要么被日本人杀死要么就被日本人俘虏。前者还要好些,至少没受多少痛苦,被日本人俘虏那就会在受尽折磨之后再送命,美国人在之前的战争中知道了这一点,他们在攻克日本人的地下工事时,发现被日本人折磨得不顾人形的美军俘虏,而就算是这样,日本人还是在最后时刻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所以……”张弛问。
张弛问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要让中国部队上,中**队已经习惯接手这烫手的山芋了。
“约翰逊准将觉得美陆战3师还有机会!”哈尔西回答:“他打算明早再发起一次进攻!”
既然哈尔西这么说,张弛也就不接嘴了。美国佬如果能解决,张弛也乐得清闲,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张弛才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哈尔西没有告诉张弛的是,约翰逊把这次进攻的失败归结于计划的错误,也就是像他所说的那样,不应该从泻湖方向进攻,而应该从靠海方向进攻。
对此哈尔西有些不满:“我必须得提醒你,准将!中国部队和步兵第七师同样也是从泻湖方向进攻,他们的进攻就十分顺利!”
“您说的的确是事实,将军!”约翰逊回答:“但是夸贾林环礁与其它两个环礁的情况不一样,看看夸贾林环礁的地形……”
说着约翰逊就指着地图说道:“这个夸贾林岛,它半月形朝泻湖方向凹的形状,使得它对泻湖方向天然形成包围圈。而且,驻守夸贾林岛的是日本人的精锐部队,我们不能把它与其它两个环礁等同而视!”
虽然哈尔西对约翰逊的话不怎么赞同,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在怀疑……对夸贾林环礁的进攻不利,很有可能是因为错过了进攻时机而让日本人有了准备。
但这一点至少在目前无法证实,所以哈尔西也无法用它来指责约翰逊。
哈尔西很想把进攻夸贾林岛的任务交给中**队,但同时他也知道……就算把政治因素放在一边,从军事上也不该过份依赖中**队,因为这有可能会影响美军的士气。美军士兵会想,反正有勇猛无敌的中**队在前头打先锋,那么美军能不能打都无所谓了。
因此哈尔西认为也应该让美军锻炼锻炼。
于是哈尔西就问着约翰逊:“那么准将,你认为该怎么打这一仗?”
“显而易见!”约翰逊说:“我们该从正面进攻,因为正面是半月形的突出方,从正面进攻就意味着我们对日本人形成天然的包围圈,不过因为正面战线更长,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两栖登陆车……”
说着约翰逊就把目光投往了哈尔西。
哈尔西点了点头:“我可以满足你这个要求,事实上……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我们在此之前就做了征调两栖登陆车的工作,今晚就会有一百辆两栖登陆车到达!”
“太棒了!”约翰逊回答:“那么……我们就有将近两百艘的登陆车,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炮艇到时也可以派上用场,再加上在退潮前还可以发挥作用的希金斯船……我相信我们会轻易摧毁日本人的防御!”
约翰逊的进攻计划可以说是毫无新意,这不过就是美军的传统战术,用炮弹、用装备去堆。
如果说这个计划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正如约翰逊所说的,从正面进攻可以对日军形成包围,更能发挥美军的火力优势……而美军这时也投入了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炮艇。
这其中尤其是坦克登陆舰lst,这玩意可以一口气装载20辆“谢尔曼”坦克,为了满足登陆的需要,其内部装有压载水舱系统,通过注排水调整吃水深度,满足远航和登陆的不同吃水需要。登陆时前部吃水1。2米,后部吃水3米……前部吃水只有1。2米,希金斯船的吃水都有0。91米。
所以可以想像的是,到时这些坦克登陆舰可以装载着一批批的“谢尔曼”坦克登陆……当然,由于其后部吃水需要3米左右,所以要尽可能的在潮水还没退潮时实施登陆。
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海水退潮会使坦克登陆舰搁浅……要知道其前部吃水是1。2米,“谢尔曼”坦克只需装上排水装置就可以涉水开进了。
于是哈尔西考虑了一番,觉得约翰逊的这个计划或许可行。
毕竟“谢尔曼”坦克这玩意对日军来说可以算是个巨无霸,此时美陆战3师拥有三艘坦克登陆舰,再把分配给中**队的两艘及第七步兵师的两艘调来,于是在夸贾林方向有7艘坦克登陆舰。
这就意味着美军可以一次性运送一百多辆“谢尔曼”坦克朝日本人发起进攻,那么可以想像,不管日本人多么坚固的工事也会被这些坦克无情的辗压在履带之下。
哈尔西的想法是对的,如果这一仗打成这样的话,那么日军还真没法抵挡美军的进攻,毕竟“谢尔曼”坦克对于日军来说是种无敌的存在,日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装备能够将其击毁,尤其在正面驻防的日军第61守备队又是没打过仗的菜鸟,他们根本就无法像缅甸战场那些日军精锐部队一样,抱着炸药包或是磁性反坦克雷冲到坦克前去炸坦克。
但哈尔西却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日军的航空大队还没有被摧毁,此时的它们正在米利环礁蓄势待发,而夸贾林环礁又是日军必守的一个重要基地,所以日本人必然会在夸贾林环礁的防御战中投入航空部队。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决战
“木村君!”在美国人被打败后,中谷川上就亲自到木村浩司的指挥部向其道贺:“这次能打败美国鬼畜挡住他们的进攻,全靠木村君的防御!”
“大佐阁下过奖了!”木村浩司回答道:“属下这是为天皇效忠,尽自己的职责!”
木村浩司有意不说是中谷川上的配合,要知道如果没有中谷川上及时为其提供炮兵部队的话,木村浩司也不见得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中谷川上听出了这其中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却拿木村浩司毫无办法,毕竟这时候的夸贾林防卫还要在相当程度上依仗木村浩司。
其实这也是日本人性格的极端表现。
日本人极其强调服从上级的命令,但是一旦上级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那么原本应该绝对服从其命令的部下很快就会爬到他头上并试图取而代之。
这也是许多日本军官在犯下过错时往往会采取强硬的手段将责任推给部下的原因之一,比如史上的牟田口廉也……他在犯下进攻英帕尔这个错误后,就死也不认帐反而把责任推给部下说是部下进攻不力。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旦牟田口廉也承认了错误,重则剖腹谢罪,轻则把官职让出来……这些都不是牟田口廉也所能承受的,于是他选择了死撑。
现在中谷川上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他的威信压不住木村浩司这个部下,于是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么……”顿了下,中谷川上就转移话题问道:“木村君觉得……美国鬼畜下一步会怎么进攻?”
这句话如果是对中**人或是美**人来说,那是很正常的,上级问问下级的意见。
但在日本军人里却是不正常的……日本军人认为,做为上级应该是有能力运筹帷幄,然后对下级发号司令就可以了,而下级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
所以,上级通常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部下说这个不对那个不行,要这样这样做,就算有时明明是认同部下的话,也要挑出一点毛病把部下教训一番,否则部下就会想:“看来这个长官也不怎么样!会按我的建议做,那是不是我就可以将他取而代之了?”
所以中谷川上这句话霎时就让木村更加看不起这个上级了。
“大佐阁下!”木村抬起头来,有些趾高气昂的回答道:“如果不出所料……我认为下一步美国鬼畜在这一次失败后,会选择从正面进攻!”
“从正面进攻?”中谷川上闻言不由一惊。
“是的!”木村点了点头,说道:“他们肯定已经意识到进入泻湖进攻不利于兵力展开,而且一旦我们用炮火封锁泻湖入口……就会让他们后力不继!那么他们就只有从正面进攻!”
“原来是这样!”中谷川上点了点头:“那么……他们必定会选择在凌晨时进攻吧!”
木村闻言不由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上级还不完全是个笨蛋。
“是的!”木村回答:“就像他们对沃杰环礁和马洛埃拉普环礁的进攻一样,在凌晨进攻不至于搁浅。而且……”
说到这里木村停顿了下,他在迟疑要不要告诉中谷,因为让中谷打一场败仗正是木村所希望的,但问题是……如果中谷打败仗的话,木村的部队也会腹背受敌。
于是木村就有些无奈的说道:“从另两个战场得到的情报,是美国人使用了一种新型舰船,这种舰船会迅速的运上大量的坦克,我军在沃杰环礁和马洛埃拉普环礁两个方向的防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崩溃的!我认为大佐阁下应该想想该怎么应对!”
“原来是这样!”中谷川上点了点头。
别看中谷川上表面平静,其实他心里已经是翻起千层浪了……能够迅速运上大量的坦克!!
这事他的确听说过,但没想过自己要面对,此时被木村这么一提醒,他就越来越觉得木村说的对……沃杰环礁和马洛埃拉普环礁已基本在美军的控制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那两个方向已不需要舰船登陆坦克了,那么这些可以快速往岸上运上坦克的舰船自然就会调到夸贾林环礁这个方向来。
要知道那可是“谢尔曼”坦克,被日军称之为“收割机”的“谢尔曼”坦克……中谷川上早就从别人那听说过这种坦克的可怕,可没想到现在自己和自己的部队却要亲自面对它。
于是中谷川上也不敢怠慢,回到指挥部后立即就把情况向古贺峰一报告。
古贺峰一其实也得到了相关的信息,所以也赞同中谷的推断。
如果是在其它地方,古贺峰一也许还会不予理会,毕竟这是日军在马绍尔群岛的最后的力量了。但这可是夸贾林环礁……
古贺峰一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大将阁下。”见此伊藤参谋就在旁边说问道:“大将阁下是想派出航空队应战么?”
“我们没有选择!”古贺峰一点头回答道:“‘z’计划……就是需要连续的几个机场作为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避重就轻,而夸贾林环礁位于剩下几个机场的中央,夸贾林一失……我们的机场就会被分割成几个部分,就再也无法机动,只能留在原地等着美国人轰炸了!”
伊藤参谋点了下头,神色凝重的说道:“这么说……决战的时候到了!”
日本军人总是有“决战”的概念,不过有时这个“决战”指的并非真的决战,而是关键时刻到了。
山田道之也同意古贺峰一的观点,于是所有日军战机就做好了准备。
山田道之对这一战信心十足,因为他认为日本方面相对于美军来说拥有出其不意的优势,甚至他还可以确定目标也就是美军登陆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