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在这十三分钟里只来得及起飞五架九六式战机、三架轰炸机和五架运输机……紧急情况的时候,优先起飞作战飞机是必然的,因为它们可以在空中发挥点作用。
但这些努力却是徒劳,因为中**队的机群中带有“地狱猫”这种性能全方位辗压日军战机的“空中杀手”,于是还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那些刚刚起飞还没来得急转两圈的战机就在一片子弹中被击落到地面上。
其实这时不需要“地狱猫”也可以……原因是九六式战机都已经是要被淘汰的玩意,它甚至采用的还是的开放式驾驶舱,也就是没有座舱盖的那种战斗机。其性能比起“野猫”战机来都要逊色不少。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
一方面,日本是个资源奇缺的国家,淘汰下来的战机当然不会轻易就报废或是回炉。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战场敌人的空中力量十分薄弱,性能弱后的战机也一样可以耀武扬威。
于是不用想了,这些行将淘汰的战机很快就转到了中国战场。
只不过日军此时却是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还没几分钟制空权就彻底的被中国空军掌握在手里。
接下来就是中国空军的欢乐时光,战机一次又一次的俯冲下来,将停在机场上来不及起飞的运输机打成了一团团火球,轰炸机则往机库、油库、仓库等投下一枚枚炸弹……日军因为从没想过自己的机场会遭到敌人轰炸,在这里他们可以说是没有敌人,至少不会有空中的敌人,所以他们的油库、仓库等基本没有防空准备。
这一来那损失就大了,东塔机场很快就被炸得燃起熊熊大火,几分钟后,或许是因为弹药库受到了波及……日军需要将在沈阳的兵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弹药通过运输机运往前线,所以机场堆积了许多弹药。
这些弹药在大火中引起了连锁爆炸,那爆炸是一片接着一片的,从空中往下看就像是放焰火一般,不一会儿整个东塔机场都被淹没在火光和浓烟之中。
接着机群又转向了北陵机场又是一阵狂轰滥炸……实际上,北陵机场名为民用,此时因为日军集中力量对蒋作战,所以也做为军用不断的在朝前线运输弹药和补给了,被中国空军这么一炸自然也是损失惨重。
然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沈阳对前线日军的增援,机场只是一小部队,运力更大的还是铁路,所以很明显,战机轰炸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铁路。
至于为什么不是轰炸火车站……这就用不着多说了,火车站肯定堆积着大量的补给,这些同样也是中**队尤其是远程奔袭的中**队所需要的。
当然,这还是几小时后的事。
中**队三批轰炸的目标,在轰炸中损失最小的可以说是山下文远派出增援鞍山的203联队……203联队也是搭乘火车增援鞍山的,汽车当然更安全,但沈阳的汽车都被松本联队调走一大批而且被歼灭了,于是203联队只能乘火车。
203联队的指挥官石田大佐并没有把这次增援任务放在心上,尽管山下中将已经一再强调对手战斗力非同一般,让他小心应对。
但石田大佐是个老兵,一个曾经参加过武汉会战的日军老兵……所以他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的军队。
石田大佐认为:那什么战斗力很强的中国远征军,只不过是中**队吹出来的罢了,可笑的是中将居然不知道中**队有这个习惯而让敌人给吓唬住了。
所以,“作战经验”这个东西有时并不是好事,因为有了经验就更有可能会用这种经验去想当然的误判敌人,于是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这个想法在石田大佐在看到空中飞过的大批战机时几乎就动摇了。
但是人的本性,从主观上就不愿意敬畏自己长期以来的藐视的对手……这就像一直以来都看不起一个穷亲戚,突然有一天这穷亲戚发财了,而你在心理上却依然不愿意接受这一个改变,取而代之的会找出些借口挑出些毛病以保持心理的优越感。
此时的石田大佐就是这样的心态。
第一批战机从203联队所乘座的火车上飞过,石田大佐就吃了一惊,不过想想……只有十几架,算不了什么,这些战机很快就会被沈阳的飞行大队解决了吧!(石田一直都在中国战场作战,不知道空中飞过的这些战机已经甩日本战机几条街,只要几架就可以将沈阳的飞行大队尽数歼灭了)
第二批战机是个拥有四、五十架战机的机群,石田大佐就有些慌了。
不过他很快又找到了另一个解释:“这一定是美国人搞的鬼,中**队不可能有这么飞机!”
因为想到这些战机很有可能是美国的飞行员,于是石田大佐就下令让火车停下来并用最快的速度下车做好防空准备。
这就使203联队避过了轰炸的损失……随之而来的轰炸仅仅只是将火车炸瘫痪并顺带炸死几个鬼子而已。
这时石田大佐就收到山下文远的一个命令:“破坏公路、铁路,马上返回沈阳!”
听到这个命令时,石田大佐就迟疑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遭遇战
山下文远的命令当然是正确的。
因为其增援鞍山的战略目的就是延缓敌人的进军速度使沈阳有更多的准备时间,既然现在已经无法顺利增援鞍山,另一方面增援沈阳的123师团又无法被炸得一塌糊涂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沈阳,那就会造成沈阳兵力的严重空虚。
于是当然就要把石田联队调回来,幸运的是石田联队还躲过了轰炸,于是让石田联队一路破路返回沈阳,就成了既可以填补沈阳的兵力又可以延缓敌人进攻速度的一举两得之计。
但石田大佐却认为山下文远太胆小了……破路?!要知道这可是满州国连接日本本土的运输生命线,被敌人这些战机轰炸一番就要自己把这些路炸毁,那也太不值得了吧!
正好石田大佐又收到来自鞍山的求援电报:“敌人已经到达鞍山,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石田大佐想了想,就决定当作没有收到山下文远的电报,依旧按原命令增援鞍山。
于是他就自信满满的一挥手:“增援鞍山,我们要给那些支那人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军队!”
但仅仅只是在半小时后,石田大佐就发现他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
正在石田联队全速朝鞍山前进时,中国部队的二团、一团正绕过鞍山往沈阳赶……在东北这地头要绕过一座城算不上困难,首先是地势较为平坦,其次是一早就有特困生一批先行潜入东北的侦察兵堪测过地形,早就找好了适合绕过的路线,甚至哪里需要工兵加固或是扩建都标得一清二楚。再次就是中国工兵带着美式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往上一动……不一会儿就整出了一条路绕过鞍山接着又回到了通往沈阳的公路、铁路上。
这就变成了中国部队与日军的石田联队相向而行,半小时后两军就在远离鞍山十里左右的位置相遇。
这一战打得十分残酷……当然,这个残酷指的是日军。
中国部队一早就知道正面有一支日军在前头,照例是空中侦察机提供的情报,甚至张弛还得知这是一支轻装前进的部队……石田联队的重装备和弹药大多都在火车上,要么被炸毁要么就让留在后头的后勤部队搬运。
于是张弛就下令:“不停,一路杀过去!”
吴宇航应了声“是!”就把命令直接传达到前头的几辆坦克那去,于是坦克驾驶员一踩油门,坦克就“隆隆”的开了上去。
当一辆辆坦克出现在石田大佐面前时,石田大佐不由愣住了……
他之所以会愣住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料到会这么快与敌人相遇,他原本还以为至少能够赶到鞍山。
二是他没想到,实在没想到中**队一上来就是坦克,而且还是这么大的坦克……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坦克,但就凭着那庞大的身躯和巨大的炮管,他也知道这玩意不好惹。
“分散!防御!”石田大佐朝部下大叫。
他是个有战斗经验的人,所以知道此时该怎么做……这话似乎有些讽刺,因为他的战斗经验曾经害过他一次。
但这时,石田的命令已经太慢了。
坦克炮“轰”的一声,就将一发炮弹打在了日军中央,霎时就有十余名日军被炸得惨叫着飞到了天上。
还没等日军反应过来,坦克上的几挺机枪就倾泻出成片的子弹,由于路面够宽……这也怪日军,他们为了便于把伪满州国的资源运送出去,所以把公路修得足有六、七米宽。
于是旁边又塞进了一辆半履带装甲车,那又是一片机枪和步枪的怒吼。
其实在这时候,应该是半履带装甲车的火力更猛……要说威力当然是“谢尔曼”坦克的威力更大,一炮过去就能将敌人防御摧毁,但问题是火炮射速慢,对面前这种密集的步兵杀伤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反而是半履带装甲车,它上头装着的12。7毫米口径的机枪,“哗哗哗”的一片子弹过去就将目标打倒了一片……要知道这种机枪在近距离可以打穿日军九五式正面装甲十几毫米装甲的,这打起人来就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扫一片,再一扫又一片。子弹过处,不少日军身上被打出个大洞,或者手脚直接被打断,不一会儿就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而这还只是半履带装甲车上的机枪,其后头还有几个步兵,他们举着m1步枪实施精确射击很好的为坦克和机枪手掩护,时不时的还抛出几枚手榴弹将努力冲上来的日军炸倒在地上。
跟在身后的战士们也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时不时的冒出头来射击,只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
更可怕的还是,坦克、装甲车在射击的同时还一直往前推进,其速度甚至还比日军逃跑的速度还要快上一些……这是坦克和装甲车有意为之,速度如果太快了一方面会使其后担任掩护任务的步兵来不及跟上,另一个也很容易被日军用集束手榴弹偷袭。
这使得日军只能往两侧溃散……从公路上逃就只有路一条。
而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自己暴露在中国部队其它部份的机枪和炮口之下。
这场战斗只持续了十几分钟。
之所以要十几分钟,是因为鬼子在前头一路逃……大多时间都耗在了你追我逃上了。
至于彼此间的战斗,那完全不是问题,敌我双方的火力和防御完全不成比例,一边是坦克、大炮加机枪,另一边则基本是三八大盖再加一些轻武器。
于是公路及公路两侧很快就到处都是尸体,确切的说,公路上的那不叫尸体,叫肉泥……为了追赶日军,中**队必须不顾尸体往前辗,于是那公路上的尸体早就被压在地上与泥土融为一体,而中**队的坦克履带和汽车的轮胎甚至是车体上,则到处都是一片鲜红,就像是刚从红色的染缸里捞出来一样。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桥
203联队在二团的一个冲锋下就溃散,更糟糕的还是日军指挥官石田及其指挥部都没来得急逃走……石田做为一名老兵,一名参加过武汉会战的老兵,他的习惯就是身先士卒……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炫耀,因为石田在训话时就时常把自己是个老兵自己参加过怎样惊险的战斗挂在嘴边。
如果是在其它战场上,石田“身先士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满州国的敌人基本都是些游击队,走在队伍前可拉风了,偶尔碰到几个敌人就抽出指挥刀往前一挥……三两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但现在石田大佐可是一脚踢到了钢板上,确切的说是一脚踢到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上,走在前头的他连哼都来不急哼一声,就倒在了远征军密集的弹雨里。
对于日军的队伍,死上个把指挥官还算不上什么,因为日军有规定,大佐死了就由中佐指挥,中佐死光了就由少佐指挥。
但问题就是,石田的指挥部就跟在他后头,随着指挥部在一起的还有两个电台。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山下文远不仅不知道203联队已经被中国部队击溃了,还以为203联队在按照命令一边破路一边返回沈阳。
于是山下文远就拉着仅剩的一个联队也就是205联队沿着浑河驻防。
山下文远这个决定当然是正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山下文远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敌人从旅顺方向登陆,而浑河又在沈阳城南面,也就是说敌人要攻打沈阳则必须跨过浑河。
而浑河上只有两座桥,一座是铁路桥另一座是公路桥……确切的说是三座桥,铁路桥有两座,分别为上线和中线,下线只建了桥墩,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紧缺钢材,于是下线的建设就暂停了。
(注:铁路里有上线和下线之分,主要是火车运行的方向。文中所说的公路桥指的是老“浑河桥”,现代沈阳的“胜利桥”、“工农桥”、新“浑河桥”等都是二战后所建。老“浑河桥”的位置就在新“浑河桥”旁边,现今只留下17、18孔之间的桥墩做为纪念。)
所以很明显的,要守住沈阳就只要守住浑河就可以了。尤其是那三座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三座桥炸毁,这样也就可以延缓敌人的进军时间。
不过山下文远还是真舍不得将这三座桥炸毁,其心理与石田大佐有些相似……这三座桥可以说是沈阳通往旅顺的运输命脉,这要是把它们给炸了,那就几乎就意味着东北三省与日本本土的运输中断。要知道,此时日军的钢铁甚至都紧缺到连完成下线铁路桥都不够,炸桥自然就非同小可。
为此,山下文远还专门请示了下冈部直三郎。
原本冈部直三郎的回答是:“你说什么混帐话,日本有那么多百姓正等着我们运送粮食,工厂也等着我们送去钢材,你却想着把桥炸了?就算牺牲性命也要保住这三座桥,明白了吗?”
“是!”山下文远应了声。
但在123师团所乘座的火车被炸之后,冈部直三郎就无奈的给山下文远打了个电话:“做好炸桥的准备吧!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许炸桥!”
“是!”
山下文远听了这话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代表沈阳没有其它援军了,这也就意味着沈阳完了。
于是三座桥很快就被装上了炸药,205联队也跟着沿河尤其是在桥头构筑工事。
张弛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原本,类似桥梁这样的重要军事目标,在闪电战中应该是先期派出部队突袭、占领并将其守住一段时间等待主力部队到来的。
但考虑到日军在浑河桥的防守十分严密,且浑河桥就在沈阳城边,中**队要占领浑河桥的难度太大……这难度来自于不但要占领这些桥还要守住这些桥,不但要守住这些桥还要保证这些桥不被日军炸毁。而这在日军原有一个师团驻守沈阳并且还有炮兵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张弛就只有另行它法。
就在山下文远指挥着部队沿岸布防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通讯兵慌慌张张的将一封电报交到山下文远手上:“中将阁下,抚顺遭到敌人进攻……”
“什么?”闻言山下文远不由大吃一惊。
抚顺在沈阳东面45公里,因为盛产煤矿所以有煤都之称,也因为它是煤都,所以抚顺也有一座公路桥叫“永安桥”……这桥是1913年由抚顺知事募资建造的,日军为了能更方便的把煤从抚顺运出去,于是就把俄国人留下的旧铁架桥运来改造了桥体使其更坚固,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永安桥”。
愣了一会儿,山下文远皱着眉头问道:“我们驻守在抚顺的部队呢?他们在做什么?命令他们马上把桥炸掉……”
日军在抚顺有一个中队两百多人,外加两个营的伪军,总兵力大约有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守住“永安桥”也许很困难,但炸掉“永安桥”问题还不是很大。
“中将阁下!”通讯员有些无奈的回答:“敌人已经攻进抚顺,炸毁‘永安桥’……只怕来不及了!”
山下文远不由一屁股就坐在了椅子上,如果敌人从抚顺渡过浑河,那么自己沿着浑河布防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敌人完全可以从右后方进攻沈阳。
想了想,山下文远就下令道:“快,马上派部队去增援抚顺,务必要把‘永安桥’炸掉!”
然而山下文远的话音未落,就见另一名通讯兵跑了进来,报告道:“中将阁下,抚顺失守!”
山下文远不由脸色苍白,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命令部队,撤回城内!”
丰川参谋在旁边问了声:“需要炸毁浑河桥和铁路桥吗?”
山下文远摇了摇头:“留着吧!炸毁它们已经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起义
山下文远不炸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原因是他不相信这所谓的“中国远征军”有能力占领整个伪满州国。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就算沈阳现在很难守住,但有一天日军又打回来了呢?甚至还能重新占领浑河桥呢?那就意味着更小的损失以及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恢复通往日本本土的运输线。
这也正是张弛所希望的……事实上,张弛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抚顺走,虽然从抚顺也能走得通,但却要绕上更远的路然后回过头来再进攻沈阳。
那时候,只怕日军的援军就有可能先一步赶到并多了几分变数。
所以,进攻抚顺的不过是一支小部队:正如之前的许家兴的侦察连一样,这也是一支由三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及二十余辆半履带车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这两款装备可以说是完美的组合,“斯图亚特”坦克的最高时速58公里,半履带装甲车最高时速64公里,也就是说半履带车的速度比“斯图亚特”坦克稍稍快一些,于是在公路上行驶作战就是谁也不拖累谁。同时他们的型号也是绝配,都是m3型。
这支快速机动部队从另一条路直插抚顺。
但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支机动部队……抚顺这个地方,一早就安排了一支特困生置下的侦察分队埋伏下了(抚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