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细川忠康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原地驻防与中**队决一死战!
但这一场战斗几乎就不能称之为战斗……
日军已经被打得完全没了脾气,而中**队的士气却如日中天,日军唯一的优势就是坦克及火炮,但火炮的炮弹此时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坦克则在张弛调来的一个中队的战斗机的压制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然后远征军里应外合之下一个反攻,就将日军打得大败而逃……虽然日军都不知道该逃往什么地方,但总之就是先喘一口气再说。
细川忠康此时就完全失去了信心,他逃着逃着就仰天长叹了一口气,对本乡参谋说道:“本乡君,满洲国完了,大日本帝国完了……我不愿意看到这一幕,让我休息一会儿吧!”
“中将阁下!”本乡没听明白细川忠康话里的意思,声嘶力竭的劝说道:“振作起来,我们与野副中将会合……”
话音未落,细川忠康已飞快的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砰!”
“中将阁下!”本乡参谋根本就来不及阻止,当他扑上去的时候,细川忠康已是脑浆迸裂的倒了地上,腿部还在垂死中抽搐着。
“中将自杀了,中将死了……”
细川忠康自杀的消息就像瘟疫般的传遍了日军逃兵,这些逃兵其实都是由细川忠康这根绳子勉强维系着,此时细川忠康自杀,日军也就彻底崩溃,很快就四散逃跑不见了踪影……
另一方面,冈部直三郎在听说日军第59师团崩溃齐齐哈尔彻底落入中**队手中的时候,不由惊得目瞪口呆。
这时参谋给冈部直三郎的建议是:“乘现在中**队兵力不足,退守牡丹江,然后再往南撤至朝鲜!”
但冈部直三郎却拒绝了这个建议。
“不行!”冈部直三郎近似发狂的叫道:“我绝不能让满洲国毁在我手里,命令第63师团,全力进攻齐齐哈尔……”
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63师团在齐齐哈尔至哈尔滨的路上来回奔袭,随身携带的补给和弹药在路上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补给线又被切断,称其为强弩之末一点都不为过。
尤其是这时张弛还在齐齐哈尔发现一件“神器”。
这“神器”是驻守市区的陈延贵发现的……击退细川忠康后,齐齐哈尔的远征军就开始积极防御以备敌人有可能发起的另一次进攻。
防御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多搜缴出可利用的装备,搜索的重点自然就是市区。
然后这天傍晚,陈延贵一个电话就打到张弛的师部,报告道:“师座,我们发现几列火车!”
“火车有什么好报告的!”张弛回答。
“不是,这些火车有些不一样!”
“什么地方不一样?”
“我也说不清楚!”
张弛带着粱参谋赶到仓库一看……好家伙,那是五列装有枪炮的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这玩意是日军为了保护铁路整出来东西,原本日军只是试制几列“临时装甲列车”,说白了其实就是在一列十几节车厢的列车上穿上装甲、火炮、机枪等,把这列火车给改装成一个可以依靠铁路机动的钢铁堡垒。
其优点就不用说了,它可以装载很多的弹药和补给在铁路上进行长时间的机动和巡逻,而且最高时速还可以达到80公里,这在日军修建和维护中长铁路期间是很有必要的……日军修建中长铁路时,东北有大量的抗日游击队四处破坏偷袭,这使是日军这种铁甲列车可以大显身手,它们频繁出动一次又一次的以装甲和火力成功的为各地日军提供强有力的火力和充足的补给。
据统计,日军这装甲列车在一年内出动的次数就高达一千多次。
日本人一看,这“临时装甲列车”还这么有用,于是马上就对其进行了升级……将原本12节车厢简化到了8节使其更灵活,并增加了火力和装甲,在上面装了高射炮、榴弹炮、轻重机枪等,这就是日军的九四式装甲列车。
但谁想,九四式装甲列车生产出来后东北的游击队主力都先后因为元气大伤而撤至苏联休整,再加上日军对资源的需求又与日俱增,这使得铁路运输十分繁忙,装甲列车不但没有作战需求,反而成为阻碍资源运输的一种障碍,于是日军就将其暂时封存起来。
这些装甲列车就被封存在齐齐哈尔。也许是因为担心游击队有朝一日还会死灰复燃,所以这些装甲列车竟然被保存得很好。
张弛暗道:这下日军63师团可是有大麻烦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四章 装甲列车(二)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张弛步入这装甲列车里头去看了看。
这一看之下马上就被这装甲列车给吸引住了……八节车厢,分别是警戒车、指挥车、动力机车、煤水车、电源车另加三节交叉在中间的炮车,各装备有一门射程为15公里的100毫米高射炮,其它车厢那轻重机枪就像是剌猬一样到处都是,尤其是还有几挺高平两用92式机枪,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防空能力。
走到指挥车里时,看到里头电灯、电台、电话、地图、厕所、办公桌、床等一应俱全,张弛就不由在心里暗骂一声:这他妈的简直了,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房车吗?!
据说这玩意依靠自己携带的煤和水一次可以跑300公里……300公里虽说不算什么,但一站一站随地都有煤水供给跑遍整个东北毫无压力。
张弛忍不住在床上坐了坐,接着干脆就躺了上去,随后舒服的伸了个懒腰……这要是能在这里头一边看风景一边指挥打仗那可就太好了。
不过这个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接着张弛很快就找来了几个火车司机试了试这些装甲列车……还真能开,不但能开而且性能还很好,不但性能很好而且车上的武器装备还都有用。
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需要的弹药,而且煤、水、食物等也都没装上。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弹药方面从缴获的日军仓库里取,只不过对于不是很熟悉日式装备的远征军来说,在众多弹药里找到适合的弹药比较麻烦而已。
煤、水之类的就更不算什么事了,至于食物那还是把远征军自带的压缩饼干往上装的好,以免吃上来路不明的食物闹肚子……这一点则是被美式后勤给惯出来的,如果是在以前,远征军战士们吃什么东西都不会闹肚子,但这一、两年吃惯了美军的压缩饼干和罐头,再吃其它食物就有点不适应了。
然后再把炮手、机枪手往里头分配……一列装甲列车可以装一百人,五列就是五百人,另外再整上一列运煤车来,前前后后装上两个加强营两千多人,就轰轰列列的一路朝哈尔滨方向开去。
张弛就坐在居中的一列装甲列车的指挥车里,看着窗外的快速后退的雪景,张弛真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久前自己还带着部队躲在“研究所”里头被日军压着打,甚至随时都有可能被日军突破防线而送命。
但是现在,却能舒舒服服的坐在装甲列车里头去“追杀”日军。
对,就是“追杀”……虽然根据情报,此时日军第63师团并不是被“追杀”,他们是进攻齐齐哈尔且誓要夺回齐齐哈尔的单位,但张弛却知道此时的第63师团根本就没那个能力,尤其是在远征军配有装甲列车的时候。
有时张弛觉得奇怪,日本人有这完好的装甲列车,为什么就拿出来用呢?!
但是想了想,张弛很快就明白了……装甲列车这玩意其实只适合对付游击队,游击队没有炮也没有飞机,可以说一点都奈何不了装甲列车,于是装甲列车就可以横行千里如入无人之境。
但如果用于现代化作战争……这玩意才10mm厚的装甲(临时装甲列车6mm厚装甲,九四式装甲列车10mm厚)而且那么大一个的目标,随便一炮也能将其击穿,遇到敌人的空中力量那就更是只有等死的命……更何况它高度依赖铁路,所以与全副美式装备的中**队打,那还是不要出动的好。
换句话说,这玩意好像到了这时期似乎就更适合做房车用……他娘滴,又有枪又有炮的房车,这要是拉到现代那是老牛逼了!
不过这玩意打起日军来说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日本人没什么反坦克武器嘛,甚至他们的九五式坦克最厚的装甲也只有16mm,这装甲列车对日军来说差不多就是用铁路机动的巨型坦克了。
在装甲列车上时间就过得飞快,张弛甚至都暖气中舒服得有些昏昏欲睡了,这时步话机里就传来了同乡人的声音:“师座,前头十公里处有大批敌人,人数三千左右,应该是日军第63师团的一支!”
“嗯!”张弛懒洋洋的回答道:“直接打过去!”
“打过去?”同乡人问:“不消灭他们吗?”
“打过去!”张弛打了哈欠:“不要理他们!”
“是!”
第63师团主力正在兴仁镇休整,这支三千人的日军应该是63师团的先头部队……张弛想要的是用最快的速度直捣黄龙府,而不是跟这先头部队磨叽。
十公里的距离对于装甲列车来说不过就是十几分钟的事,在列车高速行驶下两军很快就相遇了。
那些日军在看到前头开来一列装甲列车时还傻唿唿的不知道什么情况,他们中甚至还有许多人以为那是他们的援军……毕竟这是日军的装甲列车嘛,而且也没人通知他们会有这种危险。
于是他们纷纷朝着迎面驶来的装甲列车欢唿,甚至有些日军还激动的大喊:“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错误,而且错得很厉害。
因为枪声和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100mm毫米的高射炮“隆隆”的打出一发发炮弹,炸得日军一群群的飞到了空中,日军坦克是不能在行进中射击的,但装甲列车可没这方面的限制,它上面有炮车上有射击稳定装置和贯彻瞄准装置可以行进中射击。
但其实这时火炮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原因是日军距离太近了,就在列车旁边,而火炮更适合远距离的目标……对于旁边这些只有几米远而且还排着一条长队的日军,更具有杀伤力的还是机枪。
机枪手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即就对着外头的人群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装甲列车两旁的日军就像是被收割的稻子般的一排排倒下,这其中尤其是那两挺高平两用高射机枪,被它打中的日军许多都是被拦腰打成两段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五章 兴仁镇
装甲列车的枪炮是一方面……其实装甲列车在增加自己的防护力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增加许多射击死角,比如火炮、机枪大多都是躲藏在可旋转的炮塔里的,这样在射击时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地方打不到,尤其是日军还在这么近的时候……许多灵活的日军听到枪声只在地上一趴,装甲列车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
但这回驶来的还不仅仅只有装甲列车,紧跟在几列装甲列车后的,就是用于装运两个加强营战士的运煤车……选用运煤车运兵并不是因为没有客运火车,事实上在齐齐哈尔火车站里就有缴获几列密封车厢的客运车。
客运车这玩意看起来挺好,可以为运送的部队遮风挡雨不用在外头吹风,但实际上客运列车并不适合作战,尤其是在这种随时都有可能遇上的敌人的中长铁路……客运列车只有两端有两个小出口,在遭遇战中无法迅速展开兵力,日军只需要用一挺机枪甚至是几把步枪就可以将出口封锁。
而敞开的运煤车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必要的话,他们第一时间就可以跳下车与敌人作战。
当然,此时并没有跳下车去的必要……对于那些装甲列车火力死角下的漏网之鱼,运煤车上的战士们就是个很好的补充,他们只需要稍稍探出身去,就可以端着步枪畅快地朝日军射击。只不过因为火车行进速度较快,所以他们往往是瞄准这个敌人击中的却是另一个敌人……
时不时的还有战士朝火车两旁投掷手榴弹,霎时那弹片就在火车两侧乱飞,炸得日军在雪地里如丧家之犬般的到处乱逃乱窜。
“呜……”几分钟后,列车就驶过了日军所在的区域
仅仅只是几分钟,刚才还生龙活虎的沿着铁路行军的日军,此时已是一片狼籍……死的死、伤的伤,不时还有几名受伤的日军抱着残肢断臂在鲜血中发出一阵阵哀号。
日军联队长小原大佐惊魂未定的从雪地里爬了起来,看着眼前的惨景时有种做梦的感觉,他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在几分钟内发生的,但眼前的事实又让他不得不信。
愣了一会儿,他当即对周围叫道:“通讯兵,通讯兵!”
通讯兵屁颠屁颠的跑了上来,第一时间就检查了一遍电台,然后庆幸的对小原大佐说道:“大佐阁下,电台没有故障!”
“马上给指挥部发电!”
“是!”
一份电文很快就被发送到了位于兴仁镇休整的63师团主力野副中将手里。
野副中将看着电文有些吃惊的说道:“什么?189联队遭到突袭损失惨重?怎么搞……”
野副中将刚要发火,却被电文接下来的内容给惊呆了……“敌人搭乘装甲列车,正以时速八十公里的速度直奔兴仁镇”。
“189联队在什么位置?”野副中将赶忙问着身边的平山参谋。
平山参谋看了看地图,就回答道:“大慨距离我们十五公里……”
“什么?十五公里?”野副中将脸色刷的一下就变得苍白,下一秒他就大叫:“马上做好战斗准备,敌人马上就要到了!”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十五公里,对于时速有八十公里的列车来说只需要十一分钟的时间。
而日军收发电报而且还要破译的时间,再加上电报送到野副中将以及在野副中将手里的耽搁一会儿的时间,差不多就已经到了。
果然,当日军的军号响起,日军一个个匆匆忙忙的从休息的帐蓬里跑出来的集合时,天上就传来了炮弹的唿啸声……
那是装甲列车上的火炮,它其实早就可以开炮轰炸兴仁镇了,只是为了不让日军过早的做好准备所以蓄势不发,直到张弛在望远镜里看到日军军营出现骚乱时,才下令开火。
五列装甲列车,每列都有三门炮,那一共就是十五门……一通火炮过去首先就是将日军停在军营外的一辆辆汽车和几辆坦克给炸上了天,那几辆坦克或许是日军用侦察或是火力掩护用的,都是装甲厚度只有16mm的九五式坦克,哪里会扛得住100mm高射炮的火力,一炮过去就成为一团火焰了。
而此时的日军,惊慌失措的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知道发生什么事的就只有野副昌德一个人,但他也仅仅只是来得及发出警告,敌人来自哪里,有多少人,装备程度大慨是什么样的,各部队该怎么防守……所有的情况都是一无所知。
其实这时候也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中**队根本就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这实际上也是另一种“闪电战”,只不过不是用坦克实施,而是依靠装甲列车实施。
一般情况下,利用装甲列车实施“闪电战”是不现实的,原因是其过度依赖铁轨,也就是其前进方向和路线很可能在敌人的掌握之中,甚至敌人只要炸毁铁轨就可以轻松阻止装甲列车前进,这与坦克能够灵活的随时变换路线寻找敌人的弱点是没法比的。
但是,如果是出其不意,且日军在不久之前还在修铁路希望能以中长铁路建立运输线保障其前线部队的补给的情况下……冈部直三郎的战略,就是以中长铁路为防御线,用铁路运输兵力和补给从而抵挡来自新京方向的中**队主力的进攻,于是日军第63师团在往哈尔滨推进的时候,就一直在维修铁路并保障铁路的安全。
没想到这反倒被中**队所利用驾驶着火力强大的装甲列车对其发起了闪电战。
接着,装甲列车就直插入兴仁镇,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列车就减缓了速度。
几乎与此同时,装甲列车上的机枪和火炮就朝两侧的日军喷吐出火舌,运煤车上的战士们也以煤车为掩护举起步枪朝两侧射去一发发子弹……另一场更残酷的大屠杀就在兴仁镇展开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六章 现实
炮声轰鸣枪声不断。
这场战斗对远征军战士们来说,几乎就只是扣动扳机打倒出现在眼前的日军,尤其是位于装甲列车里的战士……装甲列车就算是普通车厢也设有射孔,战士们可以在射孔上架起步枪、机枪、冲锋枪等朝外射击,同时他们又有装甲掩护,虽然这装甲只有10mm,但也足以挡住大多数的子弹和弹片,可以说对日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用于运兵的煤车在防护力上就差一些了,它更像是一道钢铁战壕,战士们可以半蹲着掩藏在其中并架上枪射击,虽然是半敞开式的,但也比日军完全没有掩蔽物要好太多了。
于是战场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称的,日军成片成片的在远征军的火力下倒下……日军第63师团主力总人数近万人,分列在装甲列车两旁各有五千,这种情形从表面上来看,那就是日军对两千余中国远征军构成两面夹击之势。
但这不过是表面而已,实际则是中国远征军的精锐之师直插日军指挥中心瘫痪了日军的指挥使其成为一群待宰的羔羊。
很快,日军就丢下大批的尸体开始溃散,他们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装甲列车是依靠铁轨行进的,理论上来说,日军只要逃到距离装甲列车足够远的地方就可以避开其强大的火力。
但问题是装甲列车上火炮的射程是15千米,92式高平两用高射机枪的射程是4。5千米,等日军逃出它们的射程……只怕人也死得差不多了。
而张弛也不愿意放过他们,这时就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哪里有就此罢手的道理,当下就下了追击的命令。
于是战士们一个个翻身跳出运煤车,在装甲列车火力的掩护下朝溃散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