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现代大多聚居在那霸附近的久米村,而这个宇良二郎就是其中之一。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 治安

    久米人大多是汉人,甚至他们原本的名字都是汉人的名字而且还说汉语的……久米人是沟通琉球与中国的桥粱,因为这一点所以才使他们在琉球有着超然的地位,所以他们当然不会放弃汉语,于是世世代代一直都把汉语继承下来,在日本吞并冲绳时他们还带领着冲绳百姓拒绝学日语,甚至还要求清政府帮助琉球复国。

    但无奈的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自身都难保了,当然无法帮助琉球复国。

    在拒绝学日语方面,那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日本人使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利用对孩子的羞辱,旦凡在学校不使用日语的学生,教师就会给他们挂上一块写着“方言札”的牌子示众。

    为了不让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羞辱,于是冲绳百姓只能让孩子努力学习日语,几十年过后……冲绳岛原有的方言大多都消失而只剩下日语了。

    张弛在知道这个宇良二郎在当地颇有声望后,就觉得有必要跟他谈谈,于是就恭敬有嘉的将其请到了用于重建那霸的“营建指挥部”。

    “宇良先生……”

    “长官,老朽姓粱,单名一个建字!”

    “哦,粱先生!”张弛不由对粱建肃然起敬,他知道粱建这话的意思……其用意就是不屑使用日本名。

    身旁的粱参谋闻言就呵呵笑道:“巧了,我也姓粱,咱们五百年前还是本家呢!”

    “是是!”粱建激动的长长叹上一口气,说道:“长官,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在听到有中**队打过来的时候……就别提有多激动了,我们几次想与你们取得联系,但是日本人控制得太紧……”

    说到这里粱建就没再说下去了,又是长叹了一声。

    后来张弛才知道,为了能与中国部队取得联系,粱建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日军的枪口下,如果不是粱建藏起来,只怕连他也难以幸免……久米村大多是会汉语是中国人的后代,这在冲绳不是秘密,因此他们也是日军的重点防范对像。

    “粱先生!”张弛给粱建递上了一杯茶,说道:“你知道的,我们对冲绳不熟悉,你看……该怎么做才能让冲绳尽快恢复生产!”

    “长官!”粱建又给张弛鞠了一躬,说道:“您做的已经很多了,冲绳人一向吃苦耐劳,只是因为战争受日本人劫掠,才会落得现在一点余粮都不剩濒临绝境,只要长官运来够冲绳百姓食用几个月的粮食,百姓自然能够恢复生产养活自己!”

    “嗯!”张弛点了点头。

    张弛相信冲绳百姓能做到,毕竟冲绳本身就是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百姓能生存下来就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但是……”粱建话锋一转,说道:“恕老朽直言,长官做到这些或许还不够!”

    “哦!”张弛问:“那还需要什么呢?”

    “治安!”粱建回答:“也许在你们军队里感受不到,但是在百姓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好欺负的孤儿寡母,另一方面,又由于战争遗留下来许多枪支弹药,这就使百姓中出现许多作奸犯科的事,比如劫掠、偷窃、杀人等等,而此时又是治安的真空时期,于是百姓人人自危!”

    张弛点了点头,暗道这个粱建果然有两手。

    张弛也是听说了这段时间百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但又苦于无人能管……

    冲绳跟中国东北不一样,中国东北原本就有治安队……当然,这些治安队是日伪军时期留下的,但日伪军时期留下的不一定都是坏人,在中国部队接手、控制东北后,就把那些日伪军的“案底”都翻出来,手上沾血的或是作恶多端的或杀或关,而口碑还不错的就可以让其暂代其职,于是东北的秩序很快就重新组建起来。

    但冲绳并非如此,主要原因是冲绳小而且距离日本又近,所以大多数官员和警察都是日本人,这时日本人一被消灭……冲绳的治安管理就几乎成了真空。

    想了想,张弛就问着粱建:“粱先生,不知道久米村还有多少人?”

    “大慨有三千余人吧!”粱建回答:“他们有一部份选择逃往中国了!”

    这是在日本占领琉球后的事,久米村许多人选择逃往中国求助。

    “有多少男人?”张弛又问。

    “确切的数字不清楚……”粱建回答:“许多人都四散逃走了,不过应该有两、三百人!”

    由此也可见战争的破坏性有多大。

    “那么……”张弛继续说道:“如果把冲绳的治安交给粱先生,不知道粱先生有什么想法?”

    “长官的意思是……”

    “就由你出任冲绳县的县长吧!”张弛说:“然后由你组建一支治安队,我们给你分发武器,这一方面可以抵御有可能来偷袭的日本游击队,另一方面也可以惩恶扬善!”

    粱建当即就站起身来,朝张弛一鞠道:“老朽……万死不辞!”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粱建在冲绳岛因为有久米村这层关系,而久米村一直以来都是琉球岛颇有声望的贵族阶级,由他们统治冲绳更为冲绳百姓所接受。

    当然,更重要的是粱建是偏向中国远征军一派的……他们是中国人的血脉嘛,而且武器装备等都是中国远征军提供的,自然不会与中**队作对(就算想作对也没法作对啊!)

    史迪威那边对此当然不会有问题,治安这事情看起来事小,但真处理起来还是有很多麻烦的,更重要的还是美国人个个都是当兵的,他们不会处理这些这些事。

    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是美国兵要是犯了事跟治安队有了冲突怎么办?!

    史迪威的回答是:“美国兵犯事有宪兵!”

    好吧……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的,谁让美国人目前还是老大呢?他们的确是可以超然于法律之外!

    只不过,张弛组建粱建这支治安队,其目的还不仅仅只是治安!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 飞行员

    粱建的治安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毕竟中国远征军在冲绳的口碑很好,同时粱建等人在冲绳百姓中又有相当的声望,最最重要的,还是中**队里手里掌握着枪杆子……枪杆子出政权嘛,日军都被击溃了,谁要是不服分分钟就被消灭了。

    治安队的队长就由粱建仅存的一个儿子粱益担任,然后组织起了一支三百余人的队伍,在远征军这领了一批从日军手里缴来的九九式步枪、手榴弹之类的玩意,再稍加培训后就成立了。

    之所以装备日式九九式步枪而不是美式m1步枪,主要是因为粱益等人更熟悉日式装备……战争年代的百姓,尤其是在日军统治下的百姓那是有相当程度的军事素质的,原因是此时的日本已基本是全民皆兵,百姓无论男女甚至就连初中的课程里都有军事训练,用日本人的话说,就是要打一场“全民玉碎战”!

    粱益其人张弛也见过,很精明的一个小伙子,同样也精通汉语。

    在日军得知粱家打算与中国部队联系前来搜索的时候,正蹲在茅厕里粱益一翻身就跳进茅坑这才躲过一劫。

    但同时,粱益也清清楚楚的听着外头家人的惨叫、日军嚣张的笑声以及枪声。

    所以,粱益在知道自己将要成为治安队队长的时候,马上就磨拳擦掌想带着部队到丛林里去找日军游击队……

    当然,粱益这举动很快就招来粱建的一顿臭骂。

    看粱益这样张弛倒是放心了,因为至少……自己选中的做为冲绳县县长和治安队队长的人都不是那些被日军洗脑或军国主义洗脑过的人,他们甚至还恨日本人入骨……然后,他们挑选的部下自然也不会是被洗脑的,于是很快就会把风向带过来。

    美军方面就根本不关心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在他们眼里,这些百姓无非就是些消耗粮食的半个俘虏罢了,如果有可能,他们更愿意把他们关进俘虏营来管理。

    在张弛及中国部队忙着重建冲绳并恢复秩序时,史迪威就带领着美军在岛上大建基地……航空基地的建立还是比较方便的,只需要把日本人留下的几个机场扩建完善一下也就差不多了,海军基地就比较麻烦一些,要停靠美国海军大量的军舰,同时这些军舰还要能方便的保护周围的民用港口以防日军潜艇、自杀艇偷袭。

    最后史迪威选择了纳卡古苏库湾南部的马天岛,这里可以控制北端的那霸湾、金武湾、戈湾和克钦半岛的港口设施。

    同时为了纪念牺牲的前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史迪威将这个纳卡古苏湾改名为巴克纳湾。

    而且史迪威还是个急性子,航空基地和海军基地还没个眉目的时候,他就对张弛说道:“张……我该提醒你,是时候准备好培训人员了!”

    “没问题!”正忙着批阅文件的张弛回答:“他们随时可以就位!”

    张弛的回答显然让史迪威有些意外,他推了推眼镜,转过头来望向张弛:“张,你刚才是说……他们随时都可以就位?”

    “是的!”张弛回答:“有什么问题吗?”

    “你知道我们需要多少军舰多少飞机才能勉强够封锁日本吗?”

    张弛茫然的摇了摇头,对这方面他还真没有研究。

    “我们计算过了!”史迪威说:“我们至少要有两百架侦察、战斗、轰炸等各型飞机,还要有五十艘军舰!”

    “所以……”张弛有些不明白史迪威的意思。

    “需要这么多战机,就意味着需要这么多人!”史迪威提醒道:“水手我想是没问题,我知道远征军的文化素质较高,从他们中抽调人手操作军舰问题不大……但是战机,你知道的,军舰开不好还会浮在海上,飞机要是开不好……那就从空中掉下来了!”

    闻言张弛不由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将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至少需要……三百名战机飞行员?”

    张弛这是猜了个大慨的数字,战斗机是一个人驾驶的,轰炸机和侦察机则大多是多人驾驶的。

    “不,是至少五百名!”史迪威回答:“因为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淘汰一批,同时还需要一些后补飞行员!”

    “我只有两百人左右!”张弛回答。

    这是远征军进驻拉包尔时,就开始为中国海军训练后补飞行员……飞行员这玩意因为训练周期长,所以不可能等到要用时再临时抱佛脚抓紧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飞行员就算能飞上天也是去送死的。

    所以在组建中国海军同时也是中国海军拥有战机开始,后补飞行员就已经进入了训练周期。

    史迪威扬了扬眉,说道:“那么,我们大慨还差三百人!”

    接着,史迪威就拿起笔来一边在本子上计算一边说道:“轰炸机上的机枪手和投弹手可以降低要求,但就算这样……我们还需要,大慨一百名飞行员!”

    “我们没有这么多人!”张弛无奈的回答。

    一想到因此可能消减中**队一百架战机,张弛就肉痛不已。

    “我知道!”史迪威回答:“所以我们有两个选择!”

    “两个选择?”张弛只知道一个,那就是让美军飞行员承担一部份。

    “是的!”史迪威的第一个答案与张弛想的一样:“我可以调一批美军飞行员来!”

    “我想知道另一个选择!”张弛说。

    “找你们的蒋校长要!”史迪威说:“你知道的……日本人攻下了位于广西的两个机场,使中国空军损失了许多战机,同时重庆又长期处于日本人的轰炸之下,飞虎队所训练的飞行员正面临没有战机使用的窘境……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把这些飞行员用在有用的地方呢?”

    张弛不由无语。

    以蒋校长对张弛的猜忌,蒋校长又怎么可能会把那么宝贵的飞行员调给张弛。

    而且面临这个问题不只是张弛,史迪威与蒋校长的关系也很不好……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章 美国总统

    史迪威的想法很简单,他建议张弛道:“我看……这部份还是让美国飞行员来吧!中国航空队需要慢慢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批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的美国飞行员做榜样,还是有好处的!”

    应该说,史迪威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这里是战场,就算张弛能凑全这些飞行员,但是这些还需要训练的飞行员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的确有必要依靠美军飞行员。

    但张弛却不这样想。

    一方面是现阶段在日本方向上的空战烈底已成级数下降……日军陆航、海航基本都在各场大战……不久前是莱特湾海战,最近的冲绳战役更是损失了七千多架各式飞机,几乎是把能飞的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的都用上了。

    日军剩下的战机或者说能组织一次成规模的空战几乎不可能……事实上,日军在马里亚纳海战后就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空战了。

    另一方面,则是日军飞行员的训练也不足……

    中**队的飞行员是训练两年、三年的,日军飞行员同样也是训练两年、三年的,甚至因为日本极度缺乏燃油,所以其训练大多都是理论和在地面的模拟训练,能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

    也就是说,中**队这些训练不足的飞行员就算是投入战场问题也不是很大。

    更重要的还是,远征军中也有一批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飞行员……“平海”号航母上的飞行员经过一年多的实战,他们已经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飞行员了,甚至这其中还踊现出十余名击落数十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当然,能有这样的战绩一方面是因为远征军使用的美式战机性能高于日军,另一方面是日军飞行员训练不足。

    综合以上因素,如果能从蒋校长那将其无用武之地的飞行员调来……那是完全可以应该当前的局面的。

    实在调不来,那才考虑史迪威的建议。

    其实张弛还有另一个考虑……这时候是让美军的脱手冲绳的好机会,至少在航空兵方面是这样,如果让美军航空兵和海军进驻,就怕将来尾大不掉想摆脱都摆脱不了。

    至于驻守在冲绳岛上的美第10集团军……张弛根本就没把这些老爷兵放在眼里。美军尤其是美国陆军打仗极度依赖制海权、制空权,没了这些,他们在陆地上就是一只任人摆布的小猫。

    想到这里,张弛就回答道:“将军,我希望你能给我些时间。或者……我们可以先把拉包尔的两百多名飞行员调来先行训练,毕竟就算能从蒋校长那调来飞行员……两批人员的训练程度也大不相同,他们也是要分开训练的!”

    “嗯!”史迪威对此表示赞同。

    顿了下,史迪威又问了声:“那么,张……你打算怎么做呢?我是说,怎么才能让蒋校长屈服?”

    “只有一个办法!”张弛回答:“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现在张弛与蒋校长之间差不多也变成只有利益关系的两个单位了,所以张弛根本就不会异想天开的以为只要给蒋校长发个电报,蒋校长就会顾全民族大义把用不着的飞行员调到给张弛用来封锁日本。

    尽管这对蒋校长有利,只有张弛能封锁住日本才能将日军切为首尾不能相应的两断,而这又会给日本工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其没有实力对重庆展开更勐烈的进攻。

    但张弛却知道,蒋校长那是老谋深算的……他一早就知道美国是绝不允许日本再重新打通联系的,所以他有恃无恐。

    换句话说,无论蒋校长是否同意调飞行员,远征军都必须封锁日本本土,那么蒋校长又为什么要调呢?!

    所以张弛手里无牌可出,但美国手里却有。

    想了想,张弛就对史迪威说道:“而且,这件事……我相信由将军来提更好!”

    张弛这话的意思,是指史迪威才是冲绳岛的最高指挥官。

    史迪威点了点头:“稍后我会给总统先生发个电报,但是张……我认为我们对此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我知道!”张弛回答。

    其实,张弛之所以让史迪威提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史迪威是最高指挥官这一点。事实上,张弛还甚至想飞到华盛顿一趟亲自去说服罗斯福对蒋校长施加压力。

    毕竟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在电话里三言两语或是发个电报就可以的。

    但张弛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他敏感的察觉到罗斯福对中国远征军已经有了防范之心,所以这事如果不由自己提还好,由自己提出来,罗斯福会同意的可能就更低了。

    事后证明张弛的想法是对的……

    罗斯福很快就收到一封来自史迪威的电报,电报里只是简短的说了下由中国远征军封锁日本本土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飞行员不足且不是短期训练就能完成的。

    然后史迪威有两个建议,一个是从蒋校长那将飞虎队训练的中国飞行员调来,另一个就是让美军飞行员补上缺口。

    罗斯福看到这封电报后没有起戒心,因为听史迪威的口气,似乎是更偏向于用美军飞行员补缺口。

    “我们的飞行员足够吗?”罗斯福问。

    “当然!”欧内斯特回答:“如果需要的话!”

    “如果需要的话?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们无法预估将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欧内斯特回答:“一方面,我们的海军需要在菲律宾支援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另一方面,我们可能要在北非与德军全面开战……德国人的空军可不像日本人那么好对付!”

    “嗯!”罗斯福用手指轻轻的磕着轮椅,发出一声声类似大钟秒针走动的响声,接着罗斯福就问欧内斯特:“所以,最佳的选择……是从中国把飞行员调来?”

    “当然!”欧内斯特回答:“我们能从中国调来一名飞行员,就意味着我们在北非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才

    见罗斯福不说话,欧内斯特就接着说道:“而且史迪威将军说得对,中国飞行员在国内几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