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士们惊异的眼光中又一具尸体从树上掉了下来。
“你是怎么做到的?”皮特忍不住问:“我一点都没有发现他!”
张弛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这名日军狙击手之所以没有开枪是因为他的目标是张弛,他以为只要再等上一会儿张弛这个狙击手就会出现在他的枪口下了。
只可惜张弛还是先一步发现了他……张弛之所以能发现他,是因为小浙江手里拿的手电筒不经意的划过了狙击手所在的位置,手电筒的光线穿透了那松树并不绸密的树叶却无法穿透藏在其中的一个人,于是张弛就朝目标射出了子弹。
所以在战场上有时还的确是需要一点运气。
直到这时张弛才缓缓的站起身来,直觉告诉他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心理战
部队在打扫战场时只是捡起了手电筒并搜了下日军的身,对日军的装备则不屑一顾……这要是在以前,战士们非得把鬼子的枪和子弹全解下来背在身上不可,但是现在,手里拿着比日军先进得多的装备而且子弹还不通用,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再这么做了。
但张弛还是让小浙江背了一把三八大盖并带上一个装有几十发子弹的子弹袋。
“连长……”小浙江有些为难的说道:“咱们还要鬼子这枪干啥?碍事着呢!”
小浙江说的没错,三八大盖枪身很长,往背上一背那就不只是重量的问题了,在丛林中还很容易磕磕碰碰甚至被葛藤缠上。
“叫你背你就背,哪来那么多废话!”张弛没好气的应道。
想了想,张弛又对小浙江下令道:“你把自个的枪收起来,拿鬼子的枪……”
“连长,这……”这就更让小浙江想不通了,好好的半自动步枪不用,还用鬼子的枪。
“服从命令!”张弛不耐烦的说道:“呆会儿我让你打枪你就打枪,朝天打两枪,明白吗?”
小浙江摸了摸脑袋,心不甘情不愿的应道:“明白!”
但其实谁都看得出来他一点都不明白。
部队没有再按原来的方向走,而是拐了一个弯从另一个方向朝许家村靠近。
这虽然会走许多冤枉路,但毫无疑问的是会减少很多麻烦,毕竟刚才那场战斗已经暴露了战士们的位置,而且日军很容易就会猜到这是一直增援许家村的部队,于是就会在他们前进的路线上埋伏。
但张弛的绕道就让日军的埋伏再一次落了空。
在这路上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张弛的部队迎头遇上了一支日军小部队,日军“卡嘣,卡嘣”的朝天打了两枪。张弛也让小浙江“卡嘣,卡嘣”的朝天打了两枪。接着对面的日军就松了一口气从藏身处走了出来而且毫无防备的出现在战士们面前。
这时战士们才明白张弛让小浙江带着三八大盖的意图,心里个个都对张弛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弛并非偶然猜到日军用这种方法互相联络的,他在路上就注意到日军这种有规律的鸣枪。
初时张弛还跟战士们一样不以为意,以为这是战场,有几声枪响是再平常不过了。但听的次数一多而且都是有规律的两声枪响……这就让张弛有些奇怪了。
再仔细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这里的丛林,黑夜中的丛林,在这种环境下日军自己也无法识别,而识别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鸣枪……三八大盖的枪声十分特殊。日军很容易就可以从枪声判断出对方使用的是日式装备还是美式装备,由此也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敌是友。
但这一回他们却是中计了,这队以为是碰到自己人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一阵密集的子弹给打倒在地。
从这方面来说,在雨夜中行军还是很有好处的,双方互相谁也看不到谁,那么能够在战场上占上风的就不是兵力也不是装备,而是看谁能准确的把握住对方的心理。
张弛准确的把握住了日军的心理,所以就带着部队很顺利的穿过了日军的封锁并到达了许家村的外围……许家村其实一点都不难找,因为日军的山炮还在不停的朝许家村开炮。只要朝着爆炸声和火光的方向走那就错不了。
但这时张弛等人很快就碰到另一个难题:此时的许家村已经被日军团团围住,他们怎么才能穿过日军的包围进入许家村。
里应外合的杀进去吗?
这或许是个好办法,但这么做存在两个困难。
一是在黑暗中很容易就会跟日军杀成一团谁也分不清谁,这么做虽然也能给日军造成伤亡。但一连也可能会在混战中全军覆没。
另一个是许家村的中**队在黑暗中同样也不能分辩敌我,所以就算张弛等人千辛万苦的突破了日军的包围圈奔向许家村也很有可能会被许家村里的战士怀疑成日军而误伤。
于是想来想去,张弛就觉得这一仗打不得,就算是打赢了而且成功的杀进了许家村那也是死伤惨重失去增援的意义。
既然打不得。那就只有一个选择……
“混进去!”张弛下了决心。
“什么?”皮特难以置信的望向张弛:“混进去,我们面前到处都是敌人,怎么混进去?”
“乘黑混进去!”想了想。张弛就说道:“一:把装备都绑好绑紧,水壶一律把水倒空,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二:跟着炮声和雨声往前走,不要急。三: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卧倒,就算敌人开枪我们也不许开枪!”
“不不不……这太危险了!”皮特闻言不由直摇头:“张,你以前的决定都是对的,我很佩服。但是这一次……这太疯狂了,我不能同意!坚决不能!”
“那么……”张弛对皮特说道:“也许你就只有呆在这里或是原路返回了!”
闻言皮特不由张大个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他很清楚呆在这或是原路返回同样是死路一条。
“我们还有别的办法!”皮特还是有些不甘心。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张弛坚定的回答。
最后皮特终于妥协了,这一方面是他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另一方面则是他不想在这里坐以待毙,跟着部队走至少还有活命的可能。
但他在固定身上的装备时却不断的念叨着:“这太疯狂了,太疯狂了!我也疯了,竟然会跟着他们一起这样做!上帝,如果可以,我再也不想走进这片丛林了再也不想跟这群疯子一起打仗了!”
张弛当然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因为他乘着闪电观察了下不远处的一条小道……小道的左边、右边都是打累了躲在雨披下睡觉的日军,中间只有不到50公尺的间隙,虽说在黑夜中有混过去的可能,但随便发出一点声响都有可能惊醒日军并招来杀身之祸。(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许家村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个连一百余人就奇迹般的混了过去,最后清点下人数一个都没有落下。
在走过日军身边时张弛甚至都能清楚的听到两旁日军的鼾声……
这让人感觉有些怪异:鬼子就在身边呼呼大睡,战士们手里就拿着冲锋枪,而且手指就搭在扳机上,只要轻轻一扣就能夺走这些日军的生命,但战士们却不能这么做,他们依旧一步一步的,跟着雨声和枪炮声往前走。
等他们一直走进了许家村也不敢相信事情会这么顺利,许家村里的战士则因为之前联络过了所以做好了迎接张弛等人的准备……但他们原以为张弛等人是一路杀进来的,却没想到黑暗中安安静静地走过来一队人,他们还以为那是来偷袭的鬼子,举着枪一问暗号才知道是援军。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李连长对此大感意外:“难道这个方向没有鬼子?”
“有鬼子!”张弛平静的回答:“只是我们没让鬼子发现!”
这话听起来简单,但李连长却半天也没回过神来……他想不明白怎么着才能不让鬼子发现混进来,而且如果一个连的人可以这样混进来的话,那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混出去而根本就不需要被包围在这里等待援军!
另一边皮特就与许家村的美国教官聊上了,当美国教官知道他们是这样进来的时候就不由惊呼:“不可思议,这太不可思议了!”
“说说你们的情况!”张弛一边往里走一边问着李连长。
“围攻我们的日军初步估计有两个中队!”李连长如数家珍的回答道:“他们的位置分别在东河对岸,及南北两面。东河此时因为是雨季河水暴涨,而且水流湍急,在没有渡河工具的情况下日军想要渡河十分困难。北面有321高地死死把住路口使日军无法前进一步,南面则有一棵大榕树成为我军的天然据点,西面是不可攀登的悬崖,这也是我们能守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顿了下。李连长又说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没有料到战斗会这么紧张会有这么多敌人围攻我们,所以一开始没有节省弹药的意识,到现在弹药都差不多打完了……”
张弛点了点头,他明白李连长的意思,这许家村的地形很适合防守是没错,但再适合防守的地方也得有弹药才成。
也正是因为估计到这一点,所以张弛等人才会尽可能多的携带弹药。
到达作为指挥部的防空洞后,皮特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步话机与沃克联系。
“什么?你们已经到达许家村了?而且无一伤亡?!”皮特的报告让沃克十分吃惊,因为另一支增援部队已经在路上死伤惨重了。
“是的!”皮特抹了一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的额头。回答道:“少校,说实话我也不敢相信这一点,他(指张弛)简直就是个疯子,但他做到了,我们成功的混了进来!”
“很好!你们等待下一步指示!”电话那头的沃克没说什么就把电话给挂上了。
事实上,这时的沃克心里都有些惭愧了,他不敢相信那个一直不愿意服从命令的中国连长竟然能够这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是超乎想像的出色。
想了想,沃克就把电话挂到了团部。职责所在他必须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
于是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史迪威耳中,史迪威对此也感到难以置信,竟然会有一支援军能够在黑暗中无一伤亡的穿过日军的封锁甚至突破日军重围进入目标地区……这简直就可以说是奇迹。
一打听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原来是张弛。于是史迪威就乐了。
“瞧!”史迪威说:“这个连长曾经做过我的翻译官,很明显他更适合战争!”
接着史迪威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许家村。
“干得不错,张!”史迪威说话的口气就像是与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叙旧:“如果事先知道你是援军的指挥官,那么我就不会对这个结果感到吃惊了。你不创造些奇迹那才需要吃惊!”
“谢谢将军!”张弛回答。
“坚持住!”史迪威说:“你们只要坚持到天亮,我们就会派出空中部队配合你们突围,我相信你能做到!”
“突围?”闻言张弛不由一愣。
“是的!”史迪威回答。顿了下他又问了声:“有什么问题吗?”
“将军,我不认为我们应该突围!”张弛回答。
“你的意思是……”对此史迪威有些意外,毕竟张弛等人的兵力还不到两个连,就算有许家村的地理优势那也承受不住大量日军的围攻。
“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守!”张弛回答:“包括其它方向也是!”
“要知道日军有两个联队!”史迪威反对道:“而我们就只有一个师,这样的兵力对比……我们没有多少胜算!”
张弛知道史迪威说的意思,日军两个联队的兵力与中国一个师的兵力差不多,甚至还可以说中国一个师的兵力还会多一些,但一般来说日军与中**队的兵力对比要达到一比五才能算是平分秋色,对战斗力差的中国部队这个数字还会达到一比十。
在这种比例下,眼前这一个师的兵力显然不是日军两个联队的对手,那么放弃岭邦撤回密支那防线内当然就是正确的选择。
但张弛却坚持:“不,将军。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不应该突围,而应该坚守!”
“说说你的想法!”如果是别的中**官史迪威早就不再听他啰嗦了,但他对张弛这个连长却很有耐心。
“首先……”张弛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道:“一营和三营之间的距离太远,足足有十里。而且这十里宽的地带还有日军小部队渗透,也就是说,日军实际上已经在我军防线上撕开了一口子。一旦我们放弃了许家村,那么日军大部队就会毫无顾忌的沿着这个口子穿插至后方,到时只怕我们会有许多部队还没来得及撤回密支那防线就被日军给包围了!”
“损失在所难免!”史迪威回答:“但为了保全整支部队的实力……我觉得撤退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撤退计划,将伤亡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张弛摇了摇头,心道看来经过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败史迪威还是没有充分了解日军穿插包围的速度及能量,但张弛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因为他相信第二点理由足以让史迪威改变主意。(未完待续。)
ps: 谨以以上章节向新38师112团机枪连致敬,在增援李家寨(原名于家邦)的战斗中,连长丁涤勋带领全连战士踩着树叶掉下的露水声,从日军不足50公尺的间隙混了进去,全连无一落下,成功的完成了增援李家寨的任务。
第四十五章 大榕树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承受撤退中的危险和伤亡!”张弛说:“因为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打赢这一仗!”
“打赢这一仗?!”电话里传来了史迪威惊呼:“这不可能,我们想要守住岭邦都很困难了,打赢这一仗几乎可以说是幻想!”
“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张弛回答:“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后勤!”
闻言电话那头的史迪威不由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又传来了声音:“张,说得详细些!”
“在打进许家村的时候,我们消灭过几队日本人!”张弛说:“我们搜过他们的身,在他们身上只发现少数几块压缩饼干,子弹也只有五十几发……要知道他们的标准配置是每人一百二十子弹。”
“哦!”史迪威回答道:“你是说日本人的后勤供应十分紧张!”
“是的!”张弛继续说道:“要知道日军有几个师团在缅甸作战,而且后勤补给线拉得很长,从仰光一直到缅北前线,甚至还深入到中国滇西,再加上日军占领腊戍时得到的只是一堆灰烬,他们在将弹药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缅甸又就进入了雨季使其补给更加困难,所以我猜测日军很有可能陷入了补给困境。然而我军的补给却可以通过运输机空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只是坚守,坚持得越久日本人就越脆弱,我们甚至还可以让钦迪特部队及空中力量破坏铁路和公路给日军补给带来更多的困难,这样时间一长……当日本人快要崩溃的时候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说得对,张!”电话那头传来史迪威惊喜的声音:“你简直就是个天才,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不需要放弃岭邦,反而有可能乘胜追击打上一场大胜仗!当然,在此之前我先得跟参谋们商量一下,同时让钦迪特部队侦察下日本人的补给情况!干得好!”
话刚说完史迪威就匆匆挂上了电话。他显然是急着做准备工作去了。
放下电话时张弛不由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又紧张了起来,因为如果史迪威采纳自己的建议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在这个许家村与日军打持久战了。
所以张弛没有休息,命令战士们稍事休整后他就带着李连长和皮特等人去看了下许家村的地形。
许家村果然像李连长所描述的那样,这其中尤其是河水方向让张弛很放心,雨季的到来使那条原本只有十几米宽的小河暴涨至两百余米,而且树木之类的要么被水埋了要么就被冲走了,于是两百余米的河面视线十分开阔,防守的战士们可以很舒服的藏身于丛林中用火力控制着河面及对岸。
321高地方向也不需要怎么担心。那个高地居高临下的压制着一条宛延曲折的山路,日军兵力很难在这种地形上展开。
于是争夺的重点反而变成是南面也就是张弛等人混进来的部位了,这一面的地形比较特殊,东面的悬崖和西面的河水在这里挤压出一条带状平地,这带状平地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合日军冲锋的,但就在带状平地的末端却偏偏有一棵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只是主干的直径就有四米多,而且榕树这玩意还常常会有气根从枝条上垂下,垂到地面又会长成另一个支干……许家村的这棵大榕树也不例外,周围有二十几个脸盆粗的支干。小的支干那就是数也数不清了,这就使得这榕树数百平米的树荫下就有如拉上蛛网一般密密麻麻的。
李连长所带的新兵连就是以一个排的兵力以这大榕树为依托挡住了日军的几次进攻。
当然,这还得托美式装备的福,若不是战士们手中美式装备射速快。一个排的火力是怎么也挡不住像潮水一样往前冲的日军的冲锋。
看了看在榕树周围已经筋疲力尽的新兵战士,张弛就对李连长说道:“战士们都已经很累了,我看现在就换防让他们下去休息一下!”
“张连长!”李连长反对道:“我觉得这时候不应该急着换防,你们连也是接连打了几场硬仗。听说之前还是歼灭了鬼子一个特遣队,接着又是一夜的行军作战基本没有休息,要说累你们比我们更累。再说了。你们才刚刚上来对许家村的地形还不熟悉,各个防御重点在黑暗里又很难看清,对鬼子的火力分布也不是很了解,万一要是哪个地方出了疏漏就很容易让鬼子钻了空子。所以我觉得,应该让你们连先休息,天亮的时候再换防不迟!”
虽然张弛有些不放心,但不得不承认李连长说的是对的。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个李连长不简单,如果是别人……在打了那么久的仗后好不容易等到援军来了,而且援军还主动提出换防,那巴不得就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