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56师团利用自行车在丛林的小路里强行军,仅仅三天的时间就赶了两百多公里的路赶到了同古。
到达瓦阶铁桥对面的是56师团113联队的第一大队,大队长原田雄太是个从小兵一路升到大队长的经验丰富的老兵,他观察了下形势后没有轻举妄动,原因是他们发现桥上已经装上了炸药,另一侧还有一个排的中国士兵守着。
这并不是说他怕了那一个排的中国兵,要知道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可是有一千多人,这兵力对中国人那个排是大象跟蚂蚁之间的对比,更何况原田雄太还自诩战斗力要比中**队好得多,所以当然不会将这一个排的中**人放在眼里。
他担心的是铁桥上的炸药……原田雄太考虑过放弃大桥而选择渡河,这对于一个大队来说问题也许不大,但对尾随而至的56师团主力来说,渡河终归会多出许多危险,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补给运送等也会出现困难。
所以,原田雄太虽然想尽快的投入同古的战斗,但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谨慎行事。
这时原田雄太就接到联队长松井大佐的命令:英国第七装甲团即将在经过你们所在的位置,务必在保证铁桥不被炸毁的情况下拦住装甲团。
原田雄太马上就拟了几个方案:
一:在英军装甲团没过桥时就发动攻击,这么做的好处是中**人可能会因为英国坦克没有过桥而不敢炸桥。
但这个方案遭到大多数部下的反对,原因是英国装甲团可是有五十余辆坦克和几十辆装甲车,桥这头的地形还是适合坦克作战的开阔地,而日军却是长途跋踄没有携带重武器,到时只怕一个大队的士兵堆上去也不够英国坦克塞牙缝。
(注:缅甸的地形是以同古为分水岭,同古以北是地形复杂的山地,同古以南大多为平原,这也是中国远征军会计划在同古与日军展开会战的原因之一。)
二:在英军装甲团过桥一半时发动攻击,好处与上相同,但坏处依旧是日军轻装行进没有携带重装备和反坦克武器,英军甚至只要两架坦克或是装甲车守在桥头,日军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装甲团过桥然后炸桥了。
那就只有最后一个方案了:先放英军装甲团过桥,等装甲团与铁桥分离之后,再分别堵住英国装甲团和拿下铁桥。
这个方案得到大多数部下的赞同,因为拦住装甲团容易,那只需要破坏公路或者设置路障就可以,并不需要与装甲团直接对抗。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两个任务。
于是原田雄太就下了命令:派两个中队(180人)、一个小队(54人)在缅甸向导的带领下偷偷渡河,两个中队等英军装甲团与瓦阶桥分离后左右夹击拦住装甲团,一个小队则乘乱夺取桥头阵地,并掩护主力过桥投入战斗。
所以说张弛这也是错有错着。
因为如果张弛继续这么等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在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前就已经被摸过来的日军给干掉了。而英国装甲团就真要被绕过来的两个中队给堵在路上。
问题就是这时日军派过来偷袭的部队还在路上,而张弛伪装成日军吓唬英国佬的两个班却已经在这一头放枪了……
桥的这头一放枪,桥那边埋伏在树林里的日军主力就以为偷袭小队已经开打。
指挥这场战斗的日军大队长原田雄太还破口大骂:“混蛋,直树这个傻瓜,不会等英国人的装甲团走远一点再动手吗?!”
但是原田雄太认为战斗既然已经打响,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动手了,于是“突突”的就打出了几发信号弹,接着大批的日军从树林里钻了出来涌向瓦阶铁桥。
日军当然没能如愿,瓦阶铁桥很快就在日军面前被炸成了几截。
第二十二章 坦克
感谢积流成海、天高云淡、patrick6几位同学的打赏!
******
“上校,我们遭到日军的伏击!”盖尔上校得到了这样的报告。
“你觉得我是聋了还是瞎了?”盖尔没好气的回道:“我听得见枪声,我需要知道的是敌人的兵力和位置!”
“天太黑了看不清!”英**官望了望四周后回答:“到处都是,我们被包围了!”
“上校!”这时通讯兵报告道:“接到伯克少尉的电话,桥那头到处都是日军,至少有一千多人!”
这一来就确认了敌情,再加上满天飞舞的子弹和炮弹,盖尔就知道情况不妙了。
“马上炸毁铁桥!”盖尔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铁桥已经炸毁了!”通讯兵回答:“不过伯克少尉说日本人可以渡河,渡河大慨……只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加快速度冲出包围圈!”盖尔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上校!”通讯兵在炮声中加大了音量回答道:“前方几辆坦克和汽车撞在一块,把公路堵死了,很难在短时间内疏通!”
“真他妈的见鬼!”盖尔上校不由骂了声。
“上校,下命令吧!”英**官神色慌张的说道:“日本人过河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到时我们就只有全军覆没了!”
盖尔上校咬了咬牙,下了第三个命令:“放弃坦克和车辆,步行突围!”
于是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英国人就撤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大堆的坦克、装甲车、以及装满补给的汽车堆积在路上,英国人逃得如此匆忙,甚至连将其炸毁的心思都没有。
“这下玩大了!”张弛和战士们愣愣的看着路上的这些东西。
“英国佬这都啥玩意啊?”小浙江有些想不通,他望着那些狼狈逃走的英国兵,颇为失望的说道:“亏俺还以为他们能打败日本人呢,这一顿枪就把他们给吓的……”
对此张弛倒是觉得情有可原,美英等国的治军观念与中国不一样,中国那是装备比人命还重要,这是由中国缺乏装备所决定的,所以强调的就是“人在枪在,人亡枪还在”。
而美英等国家,他们缺的不是装备而是人,所以在战场上主要是以保命为主,或者也可以说人道什么的吧。
这种治军观念也说不清是好是坏。
说它好吧,那的确是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保全了不少有生力量。
就像现在这样,坦克在公路上被堵着动弹不得,日本人又从后面围了上来,再拖延下去的结果就很有可能是坦克保不住人也保不住,于是放弃坦克保住士兵的生命似乎就是正确的选择。
说它不好吧,这在战场上往往会因为判断失误而使军队整体崩溃或是失去战斗力,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保住士兵的性命而不能坚持到最后。
就比如现在,日军派来拦截的部队还没来得及进入指定位置而且人数也不多火力也不强,英军装甲团完全有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清除障碍然后利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力冲出包围圈,但英军却做出了另一个选择。
“排长,现在咋办?”同乡人问了声。
“咱们还是快撤吧!”发觉情况有变屁颠屁颠的赶回来的流氓提议道:“反正现在咱们炸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对岸那么多鬼子,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流氓的提议可以说正合张弛的心意,事实上,张弛一听到枪声知道日本人真的来了,早就双腿发软想开溜了。
但老班长这时却插嘴道:“撤?往哪撤?你们听听这枪声……”
张弛原本还不明白老班长的意思,但仔细一听枪声就明白了:四周都有枪声,就连英军撤走的方向也有,也就是说他们真是被日军包围了。
老班长说的没错,负责截住英军装甲团的两个中队的日军因为听到枪声也看到了信号弹,于是就不再隐蔽前进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插向公路,但因为英军逃得太快,他们追都追不上,只能在后头一阵乱放枪。
“咱们跟着英国佬一起冲出去!”同乡人建议道。
“说的简单!”老班长扬了扬脑袋:“要跟刚才就要跟着走,现在天色已经黑了,咱们这样跟上去,八成会被英国人给当成是追上去的日本人给打成筛子!”
老班长说的有道理,因为中国人至少从外貌上看起来跟日本人没啥两样,就连军服的颜色和款式都差不多,而英国人又有如惊弓之鸟……这时候去追他们,那就跟找死没什么两样。
“那……那怎么办?”小浙江急道:“总不可能在这等死吧!”
“排长?下命令吧,怎么办?”流氓又适时把皮球踢给了张弛。
流氓这是耍了点心思,他本来就不认为张弛是个合格的排长,现在正好就把问题全部推给张弛……张弛能想出办法最好,不能想出办法吧,至少也能证明流氓对张弛的看法是对的。
但是,这真的很重要吗?
如果不能活着走出去,谁对谁错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时张弛也没了主意,他恨不得自己插上一对翅膀飞出去,但这只是愿望而已,现实就是他和手下三十几个弟兄就被困在这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似乎就只有在这里等死一条路。
突然张弛看到英国佬丢掉在公路上的一大堆坦克和弹药车,于是灵机一动,就问道:“你们谁会开坦克?”
“我会。”
“我也会!”
“我做过炮手!”
……
有好几名战士举起了手。
对此张弛颇感意外,原本他以为手下这些兵都是工兵团的,会构筑工事排排地雷也就差不多了,要说会开坦克……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但张弛不知道的是……200师是**部队唯一一支机械化师,基本所有的坦克都集中在这个师里。
之前为了挑选出最优秀的坦克手,师里相当一部份人都经过了驾驶坦克的训练,然后进行优中选优层层淘汰。那些被淘汰的人里有一部份后来就被编入了工兵团。
据说,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师里有许多备用坦克乘员,万一有哪个坦克乘员负伤了,很容易就能在师里找到替补人选。
“排长!”老班长疑惑的说道:“就算我们会开,这也开不走啊!”
老班长指的是公路这一头被两辆坦克给堵上了,另一头的桥又被炸断了,于是这些坦克和装备哪都去不了,似乎就只有等日军来接收了。
“我没有想把它们开走!”张弛回答。
“哦!”同乡人说道:“那排长是让咱们开着坦克跟日鬼子拼了!”
“我也不想死!”张弛回答。
“那排长这是……”众人听着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第二十三章 隐藏
既不把坦克开走,又不跟日本人拼命,那似乎就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但实际上却是有的。
张弛一招手就对手下的一众战士笔画道:“看到那些大块头的坦克没?我们专挑那坦克开。”
这任谁都可以理解,一般来说大块头的坦克装甲厚、火力猛、弹药多,首选的当然就是它。
“然后……”张弛朝不远处的村子扬了扬头,说道:“我们把坦克藏到村子里去!”
“藏到村子去?”闻言战士们不由愕然。
张弛所说的那大块头坦克正是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至于英国的装甲部队为什么会用美国的m3、m4型坦克,其原因是美国在去年也就是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案》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英国,于是英国就得到了大量的美式坦克。(注:英国萤火虫式坦克是1942年在谢尔曼的基础上改装而来,此时正处于开发阶段)
要知道这谢尔曼坦克可是中型坦克,车身足有三米高三米宽,而附近的那个村子除了十几幢茅屋、竹屋之外就没有其它隐蔽物了,战士们都不明白这坦克怎么能藏进村子而不引起日军的注意。
张弛也不多说,只叫了声:“时间紧迫,几人一组开着坦克到村子去集合!”
“是!”战士们应了声,知道此时是生死关头的时候,所以也不多问,每四、五人一组找到一辆谢尔曼就钻了进去开往村庄。
还别说,工兵团的这些战士开起坦克来还很有两手,在没开车灯的情况下也能将坦克四平八稳的开进了村庄。
进村后张弛往周围扫了一眼,一共开来了七辆谢尔曼。于是也不再迟疑,朝其它人大喊一声:“跟着我做!”
说着就指挥着坦克拐了一个弯,从后头直撞向茅屋……只听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坦克就钻进茅屋里失去了踪影。
看到这里战士们才恍然大悟:坦克的确宠大,但外头有茅屋做伪装,而且还是从另一个方面撞进去的,日军从公路那头走过来就很难发现茅屋有什么异样。
于是战士们纷纷效仿,驾驶着坦克一个接着一个的钻进了茅屋隐藏好。
也好在缅甸百姓制作的茅屋很结实,被坦克撞烂了一面竟然还一座座都完好无损,于是就很好的将这一批总共七辆坦克隐藏了起来。
唯一的意外就是……其中一辆茅屋里竟然还有一个没有撤走的缅甸老头,他刚要逃走就被同乡人给追了回来绑上了。他可不想那缅甸老头去向日本人通风报信。
七辆坦克接二连三的停车之后,村子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茅屋看起来有点残破得摇摇欲坠,不过这也没什么不正常,别人看着也会理解为那是炮弹造成的后果。
想了想,张弛又觉得这样骗不过日本人,日本人终归还是会发现藏在村子里的他们。
其原因有二:
一是日本在占领附近一带后,不可能会放着这么大的一个村子不搜索,那时躲在茅屋里的坦克怎么着都要现形了。
另一个,就是谢尔曼开进村庄时留下了一大堆履带印,日本人如果留意到这些痕迹,就很容易顺着履带印找到它们的位置。
所以,张弛似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利用手里的这七辆坦克打小日本个出奇不意。
于是张弛当即从炮塔探出脑袋,向同乡人叫道:“把命令传下去,做好战斗准备!”
“是!”。
同乡人刚要去传达命令,张弛又把他叫了回来:“瞄准公路上的汽车打,明白吗?”
“明白!”同乡人应了声就朝黑暗中跑去。
“排长!”躲在坦克里头负责操纵机枪的小浙江朝张弛叫道:“咱们这是要打吗?”
“打!”张弛应道。
“可是……咱们才一个排……”小浙江显然是有些害怕了。
张弛没有回答,其实他心里也阵阵发毛,就像小浙江说的,他们才只有一个排,而鬼子少说也有上千人。
但想来想去,张弛还是觉得除了打以外没有其它选择,毕竟打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不打就只有束手待毙了。
张弛想说些什么振奋人心的话激励下士气,但双脚发软的他脑袋已是一片空白,过了好半晌也只能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
张弛不知道的是,张弛的沉默以及这声“哼”,在小浙江等战士的眼里就很自然的理解为排长不屑说话或者不在乎敌我之间强大的兵力悬殊,于是心里就定了定,当下就鼓起勇气作好了战斗准备。
后来小浙江还在日记里写着:“俺一直以为排长虽然谋略过人但勇气不足,然而瓦阶桥一战却让俺彻底改观了,因为就算是像老班长这样的老兵,那天夜里也被吓得直喘粗气,而排长却是稳如泰山的镇定!”
小浙江当然不知道,张弛的这个“稳如泰山的镇定”其实是被吓傻了。
日军渡河的速度比想像中的还要慢……其实这并不是日军速度慢,而是日军不敢相信英军会就这么放弃坦克突围,要知道那可是几十辆先进的坦克,这如果是日军,怎么着也会拼上一拼甚至不惜为这批装备玉碎的。
再说了,日军很清楚轻装前进的他们没有能力对抗英军的坦克,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英军装甲团硬捍更别说俘虏装甲团,他们只是想拦住装甲团让他们走不了,等主力部队赶上来时再做打算,谁又想到英军竟然会这么不堪一击。
正因为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原田雄太一直担心这会不会是个陷阱,一个引他们进入包围圈的陷阱,于是日军一路上都十分小心谨慎,这也使他们直到四十分钟后才来到英军丢下的坦克和汽车面前。
终于来了,透过窗户看着不远处的黑暗中,一个个猫着腰敏捷的往前窜的身影,张弛艰难的吞了一下口水。
他多么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多么希望日军永远也不要出现在面前,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张弛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第一场恶战,一场几乎可以说毫无胜算的恶战。
第二十四章 汽车
感谢ゞぐ双メ鱼づ、隐终南、天高云淡、天天开卷有益、书友150813131222888等同学的打赏。
*********
日军一开始很谨慎,每经过一辆汽车或是坦克时都会仔细的检查下里头是否有人。
但很快就发现英国人是真的将这些坦克、装甲车以及弹药丢掉逃跑了,于是就放松下来,甚至还有些日军迫不及待的打开手电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一边讨论着什么……
这也不怪他们这么大意,首先是因为在缅甸战场上英国人的表现除了逃就是逃,就像这回一样,英军明明拥有比日军更先进、更有力的装备却还是选择了逃跑,这除了让日军意外更是让日军有了轻视英军之心而放松了警惕。
其次,就是因为日本的坦克跟英国的坦克比起来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这会儿在战场上一下就缴获了那么多,那兴奋和激动之心也是不言而喻的。
也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原田雄太这个大队长甚至都亲自带着他的大队部上来查看情况。
“这可是个意外的收获!”原田雄太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去摸了摸面前的坦克,雪白的手套上当即就沾满了灰尘,但原田雄太却一点也不介意。
想了想,他就对身边的部下了一连串的命令:
“仔细搜索每一辆汽车和坦克,注意查看有没有安装定时炸弹!”
“是!”
“马上命令部队在车队周围布下防御,以防敌人骚扰破坏!”
“是!”
“发电报给大佐,让大佐阁下派一队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