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样一来,皇太极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阿敏的死对头,这一次自己破天荒的惨败,算是被这个家伙抓到了把柄,他绝对不会放过这次整治自己的机会。

    自己该怎么办?这相当让自己头疼。

    经过这一场巨大的损失,阿敏现在已经开始有些打退堂鼓了。

    其实本来自己带队偷袭镇江,取得了大胜,虽然没有将毛文龙当场宰杀,但将他驱赶出了自己的疆域,将他赶进了朝鲜,按照这个战绩,自己已经完成了当初出兵的目的,实际已经就可以见好就收了。

    结果自己的确是出于公心,想要将毛龙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后背的脓疮彻底拔除,再在失去弟弟的佟养性的鼓动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对毛文龙进行穷追猛打。

    也是自己一时大意,忘记了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要蹬鹰的古语,结果自己就在这一次战斗中,吃了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的大亏,让自己陷入这种被动的局面。现在再说公心也没有用处,大家眼睛里,看到的只有你的失败,现在是继续进攻围剿毛文龙不大目的不是不收兵,还是咽下这口气,灰溜溜保住镇江胜利的战果回去,现在几乎就是一个进退两难。

    如果自己不贪功,派出一部人马守住镇江,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到时候会得到老汉王的重视赏识,何必到今天这步进不可进退不可退的境地,这真是脚上的泡,自己走的,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当然,现在必须放下那有的没的,还是顾着眼前紧要的事情,那就是战报。

    大皇帝登基之后,规矩越来越多了,其中最让自己这些武将痛苦哀嚎的就是这战报的问题。

    本来大家都出至白山黑水,别说写字,就连看字的机会都没有,人家还说那字我不认识他,他却认的我。但在自己这些兄弟里,大部分估计那字都不认识我,因为双方就没见过面,可这战报的规矩还就必须一天一份,还要求写的详细,这不是要命吗。

    原先这事情都是自己的副手安费扬古代劳的,但为了处理镇江善后,其实也就是和佟养性分缴获抢掠的东西,安费扬古被留在了后面,结果就这样了。

    “规矩,规矩,什么都要规矩了,我恨规矩。”阿敏就怒火再上,变得焦躁起来。

第39章 寻找借口() 
大皇帝的脾气非常暴躁权威日重,这个谁都知道,他定的规矩还真没人敢破,战报还是要写的。

    战报,这是老汗王听那个王八蛋老八定下的规矩,每一战,第一时间要写战报呈到玉案前面,说是为了大家总结经验。屁的规矩,屁的总结经验,大金建州勇士对待窝囊废的明军还用总结经验,杀上去,抡起刀子砍到他们崩溃,然后就是收割胜利,哪里还需要经验。

    不写不行啊,至从立国当了大皇帝,那个老八就学着汉人的法子弄出许多规矩,说什么既然当了皇帝,那就要有当皇帝的威仪。结果现在好了,原先大家见到老汗王,弯下腰打个招呼,然后老汗王就热情的招呼你,拍着他边上的凳子让你坐,然后就和你拉家常,谈军事,那是相当的贴心。

    现在?大皇帝要你坐在他身边,那就是客气,你真的要敢坐过去,还没等你屁股坐下呢,脑袋就先搬了家。

    在大帐里找到了被丢的满地的纸笔,提起毛笔,阿敏的头一个两个大,这轻飘飘的笔,可比大刀沉多了。

    这时候眼角里看到一个人在大帐外探头探脑,阿敏立刻就将手中的笔甩了出去:“哪个混蛋,贼眉鼠眼的,找死吗?”

    结果那个家伙就战战兢兢的站在了帐门口:“主子,是奴才李永芳啊,我来看看主子需要奴才做点什么不。”

    阿敏一皱眉,但立刻就舒展了,这玩笔杆子的事情,还是要这汉人小子干。于是就招招手:“你过来,给你借光老丈人写信这事情,还就得你做。”

    其实,李永芳在外面瞅的就是这个机会,趁着阿敏需要自己的时候,贴近他,然后在讨来他的重视之中,请求自己的事情。

    小跑着来到阿敏面前,单腿打千,口称见过贝勒爷,见过旗主,见过主子。

    阿敏就不耐烦的道:“得了,别整那虚头巴脑的,你给我写写这个则子,我想想就头疼。”

    “得了,这事就交给奴才干,您就请好吧。”李永芳屁颠屁颠的跑到桌子后面,提起笔来沾好了墨汁,然后抬头问到:“主子,该怎么写。”

    阿敏就闹心的道:“还能怎么写,照实际了写呗,要不让老八他们知道了真实的东西,还得和我磨磨唧唧,到时候捅到老汗王那里,更加麻烦啊。”

    其实,阿敏何尝不想隐瞒呢,但想想这次失败的确是太过震撼了,即便自己不说,明人也一定会说的,到时候闹个满城皆知是在所难免的了,那就更被动了,自己莽撞,但不傻。

    李永芳却一笑摇头,又施施然将笔放下了,然后诚恳的给阿敏建议:“当今这一仗,我们算是惨败,如果如实上报,那么老汗王就会动怒,就会怀疑您的能力,如此,再有别有用心者或在老汗王煽风点火,对旗主实在是不利。

    而最不利的还有一个,虽然我们这次惨败了,但杀伤了无数的明军,毛文龙倒底能有多少人马,什么样的人马,我们大家心知肚明,如此一来,难免有人会出来捡便宜摘桃子,老汗王不在现场,难免被人蛊惑,到时候调旗主回去,那时候我们就只能看着别人捡我们的功劳,我们可就真的没了翻身机会了。”

    阿敏就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这还用你在这里放屁,我当然知道轻重,但我可不敢保证我的手下就没有被老八收买的,一旦让老八抓住了我的这个隐瞒战败的把柄,那东西立刻就会用这点小事兴风作浪,到时候老汗王的处罚绝对比现在战败还要严重,那叫什么来着,噢,对了,那叫欺君之罪,现在这个罪名可大着呢。”

    李永芳就献媚的建议:“其实我们汉人对这种事情已经驾轻就熟,那就是,对战败这件事情,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主要要向老汗王展示我们未来的胜利。”

    “未来的胜利?”阿敏很诧异。

    “是的,是未来的胜利。”李永芳肯定的道:“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是两回事。”当然,说这个这个莽汉也不懂,于是就仔细的给他解释:“我们现在初步受到挫折,但也斩首了毛文龙2万人头,现在毛文龙不过是丧家之犬,得到了登莱巡抚派出的大批援军,因此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所以,看到我们面对强敌,我们申请再调派一批您旗下的牛录大军过来,再建汉军,与毛文龙再战,同时也正利用这次机会,就在这里大量的消耗登莱军队,也为以后我们掌控沿海,打下坚固的基础。”

    登莱的援军?阿敏就有些怀疑,着镇江一战,怎么就和隔海相望,八竿子达不到的大明登莱巡抚府扯上了关系,这是不是太远了点啦。

    李永芳就坚定的道:“这个可以有,这个可能是,这个必须是。”

    “为什么?”

    “因为毛文龙的实力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我们败在毛文龙手下,的确让人笑话,但这次在双方酣战的时候,毛文龙突然来了援军,在这个被大金隔绝了辽西的辽东,毛文龙的援军从哪里来?唯一的可能就是登莱从水路上运兵过来的。”然后肯定的道:“全朝都知道,现在毛文龙归登莱巡抚衙门管。”

    这就合理了。

    登莱巡抚,是山东登莱两地的巡抚。但这个巡抚,却与众不同,因为其设置的目的和管辖地方实际太大,因此,已经成为大明继第一巡抚山西巡抚之后,天下第二大巡抚,其实力,都比辽西巡抚王化贞还要高。

    登莱巡抚,天启元年设,全称“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或称山东海防巡抚,号防抚军门,有时简称“军门“,品秩为正四品。当时的登州镇总兵和东江镇总兵都归登莱巡抚节制。

    但后来,登莱巡抚不但管辖登州和莱州二府从属。因为战争需要,山东半岛以北,包括天津卫,辽东半岛及其以南、渤海湾以东、朝鲜平壤以西大部分土地和海域一下都划归登莱巡抚。

    其手下军队也无限扩大,不但掌握所辖区域内的陆军卫所,还掌握大明两支水师之一的山东水师,还有,就是现在的这个毛文龙,后来的东江镇。

    现在的登莱巡抚陶朗先,是个能干的家伙,想当年老汗王攻占沈阳,这个王朗先当年奏请万历开海禁,从海道运粮救援辽东鏖战的明军,两年间输辽180万石,比陆运节省经费500万两白银的费用。

    天启元年,辽东被大金全部占领,这家伙竟然又能从海运道上追回20万石饷粮,大大的减少了大金的缴获。

    而当时从海道逃难到登州的人不计其数,他就按口授田,将强悍者编入军队,选一起过来的人治军,使社会秩序稳定如常。大明听从熊廷弼的策略,议定从通原北京通县、津即天津、登莱指登州、莱州、朝鲜三个方向进取辽东,命他坐镇登莱作准备。他就将追回的粮食用于造船,置备兵器。协助经略使熊廷弼筹得兵员3万、良马万匹、艨舰2000艘、甲仗200万副。准备就绪,这时候正磨刀霍霍正要出兵辽东呢。

    如果真按照李永芳的逻辑,自己事先就消耗或者牵制了那个家伙的军队,那对整个熊廷弼的策略就是一个最大的打击。

第40章 诿过为功() 
听着李永芳侃侃而谈,阿敏张着嘴看着他,竟然好久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实在是想不到,一个战败,竟然能如此圆谎,而且将自己现在的状况,经过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之后,竟然引申成为自己以一个镶蓝旗,牵制吸引了整个登莱巡抚力量,为将来的大战略预做准备的高瞻远瞩。如此一来,自己不但无过,反倒是在为大局着想,不惜消耗自己的旗丁实力,来为以后的胜利在付出在做贡献,如此一来,自己对大金,简直就是忠诚和大公无私到圣人的地步了。

    现在,阿敏真的是对汉人这一套颠倒黑白的能力算是有种叹为观止的切身感受了。

    看到阿敏难得的对自己有种佩服的感觉,李永芳心中无比得意。小样,跟汉人,尤其是汉人的士大夫玩心眼,你们这些蛮子还是牙牙学语的吃奶孩子呢。

    看看还没转过弯来的阿敏,李永芳再次建议道:“既然做事,就要将事情做足。”

    阿敏就木然的点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李永芳这时候就奸笑着对阿敏道:“既然登莱已经登陆朝鲜义州,已经与熟悉辽东的毛文龙汇合,那将对我们大金的后背是一个严重的不能再严重的威胁,如此,我们事先洞悉了敌人的奸计,不惜本旗巨大的伤亡,对敌人的阴谋予以揭露而且给予坚决的阻击,是的,是阻击,这非常关键。”

    阿敏就再次被这个名词弄糊涂了,为什么要说阻击而不说进攻呢。

    看着阿敏傻瓜宝宝一样的样子,李永芳现在在心中充满了文化底蕴的优越感。

    奴酋就是奴酋,穿上龙袍,你还是野人,除了会打打杀杀之外,你根本就是一个一无是处,在我们汉人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面前,你就是一个野蛮的白痴,于是,李永芳再次在智商上给阿敏降级。

    “论玩心眼,你个榆木脑袋的莽汉,都别说跟我比,就算你和我们大明一个童生比,把你卖了,你都还得帮着他背钱袋子,智商,你们差远啦。”

    心中有优越感,但不能表现出来,于是继续谦卑的解释:“这一次登莱巡抚援军势大,我们区区5000人马,对他们展开进攻已经是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对他们展开拼死的阻击,不让他们出朝鲜进入我们的辽东腹地,所以,战死的那500汉军,还有那800多建州勇士,是在阻击战中战死的,不是我们莽撞的进攻,更不是轻敌遭遇埋伏战死的。”

    阿敏立刻就明白了,这样一来,自己是被动的,为大金阻挡大队明军不入辽东的保卫战里,战死了我们的勇士,这下,不管是什么样的损失,都已经名正言顺了。

    这时候阿敏是真的佩服起了这个李永芳的脑子了,本来是一场让自己进退为难的大败,被李永芳这一番妙笔生花,自己不但没有大败有罪,似乎还是大金有担当的大功臣。

    “这样还不够。”李永芳再次说道。

    “这还不够?那还要怎么说?”这次阿敏算是彻底的服气了李永芳,看看他还有什么要说的。

    “大明的军队来了,那么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他当然是要追随宗主国行动的啊,如此才有了南面的那股援军,这也正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不在镇江打的这场仗而在朝鲜了,因为朝鲜也想追随大明进入我们辽东,我们这是在御敌于国门之外。”

    阿敏的脑袋就有点转不过弯来了,扯上一个山东就已经让这个憨直的家伙有些不好意思,这再扯上朝鲜,那就为自己的无耻感到羞愧了。

    “不扯上朝鲜不行啊,要不就没办法解释我们轻下镇江,却为什么要渡江进入朝鲜作战的漏洞啊。”

    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漏洞,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一句谎言要用十句谎言来圆,十句谎言还要百句千句来圆,这怎么是个头呦。

    不过这样也好,硬是将一个败仗,说成了为国担当,如此自己不但无错反倒有功,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舌头是可以上下翻飞滴。话可以左右逢源滴。看来这个李永芳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可以好好的用一用滴。

    仔细的思考了一阵之后,阿敏点点头,脸上一片想当然的对着李永芳道:“你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写,同时,我这里立刻发出一份军报,这样将登莱朝鲜辽东的消息报告给老汗王,等待他的定夺。”然后自己就疑惑的嘀咕:“可能大概似乎事真相就是这样吧。”当谎言说到直接都信了的时候,那这就是真的了。

    李永芳拍手叫好:“如此便天衣无缝了。”

    两个人商量完上述战报的事情之后,阿敏一拳将拳头砸在桌子上:“不管怎么说,毛文龙杀了我800勇士,此仇必报。”李永芳规劝道:“主子,现在我军连续两场失败,士气已经沮丧,敌人两场胜利,士气一定高昂,以沮丧之师对高昂之敌,不可取也,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阿敏当时直接怒骂:“你少在这里放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是你们汉人没有胆量,没有勇气直接报仇的遮羞布,我们八旗勇士讲究的是现事现报不隔夜。”然后昂然站在大帐里,对着黑暗的长天坚定的道:“今日天晚,且让你活上一日,等明日,不,后日为将调来后面休整的镇江主力之后,毛文龙,我们再打个你死我活。”

    然后大步向外走,走了两步,突然想起李永芳为自己这番谋划之功不可不赏,狗这个东西就是如此,要敲打,但也要给肉,要不哪天他也不给你玩活,也会对你狂吠。

    于是站住身形,转过身对着一脸期待乞求的看着自己的李永芳道:“你这次汉军全军覆没,也需要补充,这样吧,你先在我的身边帮衬我一下,等回去,再在我们镶蓝旗里,施行二十抽一再建汉军,名额吗,嗯,就一千吧。”

    就是这个承诺,当时差点让李永芳幸福的晕过去。现在的后金虽然已经沐猴而冠,还是那句话,穿上龙袍,强盗还是强盗,自己在强盗团伙里,手中没有一点实力是绝对不行的,那是要被人欺负宰割的,如果自己再有一千汉军,那自己再好好的运作一番,那将来自己必将在这强盗窝子里大有发展的。

    想到这里,这次是心甘情愿的冲着已经远去的阿敏背影真心实意的跪倒磕头。

第41章 敌情有变() 
天亮了,毛文龙因为太过疲惫,竟然就在数九寒冬里,在这个战场边缘睡了一个记忆力难得的好觉。坐起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上竟然盖了一领被子,让寒霜没有打透盔甲。细看这个被子,虽然还是补丁摞着补丁,但浆洗的却非常干净,细细的闻去,竟然还有一点皂角的味道。

    这的确难得了,跟在自己身边的一群,都是粗鲁的汉子,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心细,如果一定要说,在这一群里有心细的人,那就是那个毛学礼了。

    不过自从和他接触之后,他除了那张嘴还有身上的一身衣服以外,就是身无长物。

    按照单身人的习惯,毛文龙将这个被子仔细的折叠之后放到了一边,等待它的主人来认领。

    站起身来,伸个懒腰,看着在篝火边看着篝火不灭的张盘,歪着脑袋睡得香甜,毛文龙也不忍心去打搅,自己准备到战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和衣而卧,东倒西歪的百姓。

    严酷的环境当然能培育出百姓吃苦的耐性,就在这比后世冷得多得多的大冬天里,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就寻找一片避风的地方,然后大家也不分男女,就挤挤挨挨的倒在一起互相取暖,这样就能存活下去。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后世,就这一夜,四五千人就能冻死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会因此得病。

    刚走了两步,张盘就被惊醒了,赶紧站起来向大帅请安问早。毛文龙就神清气爽的回答:“早。”

    张盘就欣慰的道:“昨夜建奴并没有发动偷袭,让我们好好的休息了一夜,今天再饱饱的吃上顿早饭,我们就可以轻装转进了。”

    就这一句话的提醒,当时让毛文龙后怕的裆下一紧差点尿了裤子。

    感情在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已经平安的习惯了,在潜意识里根本就忘记了,这是在乱世,这是在战场,敌人刚刚退去,离此并不遥远,而自己记得根本没有放出任何巡哨,没有做任何军事部署,假如说昨夜阿敏只要勤快一点,不要说多了,三五百骑兵就立刻可以将自己杀的是一个不剩。

    想到这里,后怕的不行的毛文龙赶紧对张盘连连吩咐:“赶紧的,招呼大家起来,赶紧转进啊。”然后焦急的跺脚,懊悔的自责:“都怪我粗心大意,都怪我没有一点深处敌阵的觉悟,这下可是坏了大事情。”

    闻讯起来揉着眼睛的毛学礼就奇怪的询问:“义父为何如此懊恼?”

    “你们这帮没心没肺的,咱们这是在哪里?这是在战场,饿虎在侧,我们竟然还睡的跟个死猪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