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的泥潭,无法自拔。结果不想党争却陷入党争,这是方夫子的悲哀啊。”

    对于不久之前的方从哲,天启还是有印象的,尤其听到过往的事情,方从哲和现在的自己是如此的想像,于是就虚心聆听,看看其中可有解决的办法。

    叶向高看到天启难得坐的稳虚心倾听,就耐心的继续道:“历来人们都说从哲是浙党,其实不尽然,他久居京师,除了门生外,主要组织为自己的人脉网络。而沈一贯的“浙党”比如赵焕等,则盟友而已。”

    万历四十三年,神宗用赵焕为吏部尚书,采纳赵焕的意见,各部各任命侍郎4人,又考选补充给事中17人,御史50人,言路称盛。但东林仍然肘制一切,主要原因除了与浙党的旧恨以外还有“庚戍之榜(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待遇差别的问题。盖同年进士皆大才之人,而周永春、韩浚因是齐人,入“齐党”而大用。其他数人亦“急于富贵”(夏允彝语),因而不满,转投东林为骨干,比如钱谦益周庭儒等人。”

    “叶老,这个朕知道,最终三党势力大涨,开始后来的清除东林。”

    “结果三大案党争却让东林翻盘,才有了现在这东林一家独大啊。”叶向高不由得痛心疾首,站起来背着手在地上踱步。

    天启就恨恨的将拳头砸在自己大腿上大腿上:“所以,我才借助毛文龙准备将这批东林党人彻底掀翻。”

    叶向高就转回身,对着天启耐心的道:“万岁,您又错了。”

    “我怎么又错了?”天启就疑惑的问道。

    叶向高就苦笑,这个朱由校的爹,本来已经没有了当太子机会,因为实在是耗不过神宗皇帝,这时候天启还小,他这个皇孙接替皇位的机会就更加渺茫,所以从始至终,朱由校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连个好的私塾先生都没有给他请过。他和他的弟弟读书认字,其实还是跟着伺候他的宫里识字的太监学习的。而天启贪玩,在学习上反倒不如他的弟弟。

    帝王心术是一门学问,和市面上的学问是截然相反的,而这天启上位之后,开了经筵,才开始由几个老师傅教导他,但其实已经晚了。所以这时候叶向高不得不再次耐心的跟他讲解,就像在经筵上一样。

第502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 
重新回到了师傅和学生的心态,叶向高郑重的看着天启:“万岁,你想通过毛文龙这件事情彻底的掀翻东林,您错了。”

    天气就疑惑的问道:“东林一党独大,已经把持了朝廷,已经不将我,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喋喋不休必须让我和你批准,而我们想要做的,他们又会喋喋不休的坚决反对到底让我们根本不能施行,为了叶师傅和我的想法能够贯通,我这次借重毛文龙的事情除去东林,我错在哪里了呢,还请老师傅教导。”

    面对天启几乎是幼稚的政治头脑,叶向高就耐心的道:“东林一党独大,虽然在老臣的左右压制之下,却已经不能控制,的确需要打压一番。皇上,您在这一点上做的是对的,但是你也知道,现在在内外,由于您的刻意扶持,又有了阉党之说,而您一旦利用这次机会,彻底的打倒东林,朝堂上的势力将再次转变,那么可能要接替东林党的,就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皇上,你想过没有?没有了东林党,阉党又会一党独大,到时候皇上您应该如何自处?”

    “魏忠贤是我的奴才,他是会忠心于我的。”天启信誓旦旦的回答。

    “你确定?”

    “我确定。”

    “你确定?”

    “我——确定。”

    “你真的确定?”

    “我——”

    叶向高就长出了一口气:“人都是有野心的,权利这个东西的确是怪,在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称为君子,都可以胸怀坦荡的侃侃评论。但是一旦掌握了权力,野心也就随着生长。”看到神色有些黯然的天启,叶向高实在是不忍再打击他,于是便声音缓和道:“魏忠贤对皇家是忠心的,但他已经结成阉党,那么攀附于他的人,一个个都要从他身上获得好处,结党营私,结党营私啊,否则谁会追随他?利益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而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为了达到他们的利益述求,最终他们会胁迫着魏忠贤去做本来是违背您初衷的事情,到时候,又会出现阉党一党独大,如此一来,您费劲心机,岂不是又转了回来了吗。”

    天启就张张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朝堂的格局,不是需要一党独大,不是打倒了这个党,换成那个党,皇权应该掌控的,是怎么样平衡,这也是老臣在不断平衡的道理。臣有句不中听的话,但也的确是至理名言,那就是在这个朝堂之上,忠臣需要有,奸臣也必不可少,东林需要打压,但阉党也绝对不能独占朝堂。”

    然后看看皇上:“这就好比一个人养了一个奴仆,这个奴仆是绝对忠诚的,但这奴仆在主人信任的慢慢的时间里,就会认为主人的一切都是他奔走的结果,主人没有了他是绝对不行的,于是他在外面就会狐假虎威,在内就会欺瞒主人。所以,一个聪明的主人,就应该养两个奴仆,这两奴仆,为了在主人的面前表示忠诚,他们就会互相监督,努力表现,这不但不会耽误主人的事情,反倒会让他们两个人能更加做好事情,而这时候的主人不必担心他们反咬自己,只要在他们两个人互相竞争争斗的时候,主人站出来调和一下就好。奸臣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少皇上,你想做的一些事情,却又不能自己出面,而忠臣又绝对不做,也饿不能做,这时候就将这些事情交给奸臣去做,做好了,便是您皇上的业绩,做错了,将奸臣推出去就是了。其实这就是帝王之术啊。”

    天下就这么怪,上下几千年无数的皇帝,做错了无数的事情,但往往百姓却愿意将这些错误归咎到皇上的身边出了奸臣,皇上是被奸臣蒙蔽了,只要大家站出来,将奸臣打倒,一切事情都解决了。

    在无数百姓的心中,皇帝是不会错的,错的都是奸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景帝杀曹错。

    看着若有所思的天启皇帝,叶向高就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解道:“够了,今天的大朝会,你想做的已经做的够了,如果继续下去,不但伤了大明的元气,也会让另一群别有用心的人一家独大,您就不能在中间左右逢源,你就没有办法再搞平衡。”轻轻的冲着天启拱手:“保住一丝东林元气,用以制衡已经形成实力的阉党,适当控制阉党,用来压制东林,这才是皇上,您应该做的。”

    天启就心有不甘:“如果就这样放了那帮家伙,朕实在是心有不甘。”

    叶向高就再次道:“事情要一点一点的来,不能操之过急,贪官污吏需要惩办,但一竿子打倒,朝廷将无人可用。并且贪官是杀不绝的,想当年洪武爷,剥皮实草,一连杀贪官一两万,又怎么样呢,贪官还不是层出不穷。只要有权力在,贪官就会在的,我们只需要他们多少收敛一些,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天启就默默无语,最后仰起头问道:“如果这两党总是争斗不休,陷入党争之中,我们岂不又是作茧自缚,党争的危害叶师傅您不是不知道啊。”

    叶向高实在没有想到天启竟然考虑的如此之远,这不由得不让他刮目相看,感情这个喜好木匠的皇帝,也并不一无是处,很有当好皇帝的潜质,现在他欠缺的就是把控大局的经验,如果假以时日,说不定这一个并不全力抓权力,却又不放任不管的皇帝,会是一个好皇帝。

    于是叶向高想了又想之后,最终一字一句慎重的说道:“三国鼎立,既然已经出现了两个不相上下的党政,那我们干脆再培养一个,在这个朝堂上,形成三足鼎立。”

    天启别的不爱,就爱听书,三国演义是他最爱,这时候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且风靡大明,这不用老师傅解释,立刻就明白了:“叶师傅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平衡,然后他们自己达到一种势力平衡,这样我就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

    叶向高就欣慰的点头:“对的,三足鼎立最平稳,到时候,谁弱了,你就帮谁一把,谁强了,你就暗示弱者打压一下强者,如此才能如鱼得水,才能平衡朝局,这样,才能让大明长治久安。”

    天启就兴奋的一拍手:“还是叶师傅的话到位,那我们就这么干。”

    叶向高就恭敬的施礼:“聪明不过帝王家,果不其然啊,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万岁即便是在师傅面前,也要自称为朕。”然后严肃的道:“这是帝王的尊严。”

    天启就躬身道:“弟子受教了。”

第503章 各自的心思() 
东林在大朝会上,并没有打倒毛文龙,并且在那一次大朝会上,由于毛文龙的胡搅蛮缠,最得利的确是阉党,因为东林这一次被毛文龙的胡搅蛮缠赶走了几个重要的官位,魏忠贤抓住了这次机会,立刻替补上了自己的党羽,一时间,朝堂之上阉党和东林党,出现了一种势力的平衡。

    按照上次大朝会急速的走向,毛文龙的事情没有完结,当然还应该继续召开,。

    对于这样的结局,东林党第一次感觉到了岌岌可危,他们不想再召开这样的大朝会了,因为只要毛文龙站着那里,那个敢说敢做敢打的家伙,给人绝对是压力山大。

    而阉党却满心期盼着继续召开大朝会,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利用毛文龙这杆枪,继续对东林党进行决死的攻击,最终将东林党彻底的赶出朝堂。

    而勋贵集团也终于看出来,这是武将们翻盘的机会,毛文龙这杆枪的确是太犀利了,谁也没有想到,他不但勇猛无敌,而且心中自有丘壑,面对舞文弄墨的东林党人,竟然在言语上也不输于他们,这让勋贵集团看到了他们翻身的机会。

    所有的人都期盼着大朝会的重新开始,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现在的当家皇帝也希望毛文龙这杆枪,能够为他打下一片重新夺取皇权的机会。

    然而事情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自从叶向高进了宫之后,和皇帝摒弃了所有的人深谈了一番,似乎刚刚那场狂风暴雨,就突然间雨过天晴,就突然之间好像没有那件事一样。

    按照原先大明朝的习惯,想要得到皇帝,哪怕是临幸了哪个妃子的秘闻,只要你给钱,就没有得不到的。

    然而这一次却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没有人能知道天启皇帝和叶向高到底谈了什么,就连皇帝最信任的贴身大伴魏忠贤也是急得抓耳挠腮,根本打听不到一点点的消息。按照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魏忠贤几次在天启做木匠酣畅淋漓的时候小心的旁敲侧击。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天启皇帝都会毫不隐瞒的向自己的亲信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这一次却又出乎了他的意料,无论是魏忠贤如何旁敲侧击,天启总是给他一种无所谓的微笑,然后看着战战兢兢的魏忠贤,却又总是告诉他:“计划不变。”

    计划不变可不行,因为整个计划的前提必须有一个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例如毛文龙,这次出马一条枪,干倒东林一部,但这不过是一场战役的开端小胜,他需要继续利用毛文龙来战斗,将东林彻底的打垮,然后阉党趁机拿下更多的职位,然后彻底的掌握朝堂。

    按照魏忠贤不断的和天启的说法:“只要咱们掌握的人站满了朝堂,那么政令就将畅达,天下再没有反对万岁您的声音,到时候您心中的伟大愿望,就能畅通无阻的实现,毛文龙这一次跳出来,本来咱们只是想着怎么样借用他一把力量,却没想到毛文龙竟如此出彩,根本就不用我们帮衬,自己独立一个人,就几乎将整个东林党彻底掀翻,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应该剩勇追穷寇。”

    放下了手中的木匠工具,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心情舒畅的天启就对魏忠贤道:“大伴不要心急,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几个老师傅一直跟我说的,我当时还不明白道理,但是我亲自去了御厨之后,亲自观看了烹小鲜的办法之后,我深有感触。”

    魏忠贤简直就彻底的蒙了,皇帝亲自去御厨,自己怎么不知道?看来司礼监设立在皇宫之外是最大的错误,其中错误就在于,皇上已经离开了自己的眼线,不能随时看着他。

    于是魏忠贤就心急火燎的提议:“我是您最忠心的奴仆,但得蒙皇上信赖,任了司礼监的秉笔,结果司礼监办公的地点却不在紫禁城,却在万寿山的外面,一些紧急的奏报不能及时通知万岁,而我也不能够随时服侍在万岁的身边,其实这多有不便,所以老奴请求,是不是将司礼监搬到御书房的旁边?也好老奴继续日夜服侍皇上,这样,服侍皇上和打理公务两方便。”

    天启就心中一突,叶向高的话不由得在心中响起,一种不好的感觉立刻在心中升腾起来。

    叶向高分析的有道理啊,东林虽然只会夸夸其谈,只会党争,但正因为他们会夸夸其谈搞党争,却能让一些人忌惮,让一些人做事不能太过出格。

    阉党大部分都是出身市井寒门的,他们是了解民间疾苦,对贪官和那些伪君子天生就有一种敌视,但他们却是一群能做事,敢做事的,他们的主要矛头针对的就是已经固化了的士绅豪门阶层。

    这种固化了的阶层已经严重的危害了大明的朝局财政,严重的威胁到了大明能人的进去选拔,但却不能动,当然也动不了,于是让阉党动一动他们,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但阉党出身的问题,他们做事难免目光短浅,难免激进,过犹不及,太激进了往往会出更大的乱子。大明,还需要那些士绅门阀来支撑维护,可以动,却不能伤了他们筋骨,这就是历代王朝挠头的度的问题。

    而刚刚魏忠贤就表现出了未来依旧要一党独大的苗条,而将司礼监再搬回紫禁城,那就是要朝夕间监视自己,又是要将自己掌控在他的手中啊。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魏忠贤自认为已经非常了解了天启这个小屁孩子了,只要拿出亲情来,一切都会无往而不利的,所以他跟在天启的身后,依旧絮絮叨叨的说着司礼监搬迁的事宜,结果他不知道,他过于超切了,他不知道,在叶向高的循循善诱之下,天启的心态已经改变了,最少是多少有些改变了。

    在即将走到门前的时候,天启打住了魏忠贤的话头:“司礼监和二十四监在一起,在万寿山那朕看很好,不必搬迁了,这样你回你的家也方便些,再说了,朕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老是让你照顾,你的事情多呢,不能再给你加担子,就让王体乾过来照顾朕吧。”

    听到天启这样的安排,魏忠贤先是大惊失色,以为天启不要自己照顾,是表示自己已经失宠了,而自己一旦没有皇上的宠信那自己就是个屁。

    但听说用王体乾替代自己,就又将心放回了肚子,因为王体乾是尚膳太监,最近转到司礼监秉笔,算是自己的心腹手下,如此调动,说明天启还是信任自己的。

第504章 难得清闲(爆更)() 
大朝会没有继续进行,所以也就没有了辩论会场所,也没有了拳击的平台,大家也只能干瞪眼没有办法。

    不过这也好,在彻底的领教了毛文龙的手段和言语犀利之后,已经伤了元气的东林正好在首善书院日夜开会,调整战略战术,准备大朝会再开的时候,大家有针对性的瞄准毛文龙的后脑海,狠狠的给他一闷棍。

    武将和勋贵集团认为当时毛文龙站在朝堂上,揭开了重文轻武的盖子,而且给大家在法理上找到了武将勋贵再次走上顶峰,最少是能在品级上和文臣掰掰腕子弄个面子,于是也准备在未来的大朝会上站出来,为自己争取一些本来属于自己,但已经丢掉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面子。

    阉党在弹冠相庆毛文龙这杆枪,让大家意外的获得了最大胜利的同时,准备要施行穷追猛打,准备对东林进行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所有的人都在日夜奔忙,宵禁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摆设,夜里官员上街走动,反倒比白天还要勤快。于是五城兵马司认为,有那些官员在夜里奔走街上,那些宵小们应该不敢再造次了,难得的大家可以歇歇放个大假,虽然很耽误大家捞取外快,但总比得罪那些自己不敢得罪的人要好上许多。

    所有的人都在日夜奔忙,所有的人都和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着,为下一场的战斗在集聚力量,在准备枪弹地雷,在这帝京里,真正的当事人毛文龙,却逍遥的不能再逍遥了。

    皇上赏赐下来的小院子很偏僻,也正是因为偏僻,所以显得格外安静。

    从大街上走过两个胡同,再拐上一个弯儿,就到了这里。

    两级的台阶,一面一个石鼓,两面雕刻着四季的花卉,石鼓上面分别趴着一个小狮子狗,当然,奶妈已经多少次纠正毛文龙的错误认识,说那是两只威武的狮子。好吧,好吧,那是狮子。

    青砖青瓦的门楼,黑漆的大门门楣上,并没有像别的官员那样挂上一块标注的牌匾,进了大门,一个狭窄的门房,住着雇请过来的车夫兼门房的老头。老头姓张,憨厚朴实,子女们也没有,只有一个老伴,这很符合现在毛文龙的家境状况。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左右两面厢房,一面是厨房兼饭厅,一面堆积着杂物,正房五间,中间三间是明堂客厅,左右各有一个卧室,一面给奶妈住,一面给毛文龙的夫人张氏住。

    院子里有一棵古老的槐树,巨大的树冠,就如同伞盖一样,遮挡住了秋老虎的阳光,给整个小院子带来一阵清凉,地面的方砖被泼了水,一丝丝水汽,更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

    搬回家两日的毛文龙,就躺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的大槐树下,用脚有一下没一下的晃悠着趴在自己大腿上的儿子,儿子现在四岁,已经是太学监生,世袭锦衣卫百户了,小孩不大,官却不小。

    看着妻子坐在身边在缝制一件小小的棉袄,一针一线的仔细非常。毛文龙这时候才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似乎这时候战争和争斗都已经不属于他了。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