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35章 形势大好() 
毛文龙再次被选中平台召对,对于一个武将,尤其是对于一个外将,能如此频繁的召对,这本身就说明天启对毛文龙的重视,而越是这样,就越让东林恨毛文龙牙痒。

    而东林越是恨毛文龙牙痒,皇帝就越高兴,阉党也就越兴奋,于是,就越愿意给东林添堵,现在天启耍起了孩子的性子,逆反心理大爆发了。

    上午经筵结束,讲课的师傅和大儒们该留下来的就留下,在皇宫里吃上一顿御宴,在这期间,天启回到自己的木工房,酣畅淋漓的做了一阵木工,在略微午休一下和皇后说说体己话,然后就是下午的平台招对开始。

    已经事先被通知的文武大臣们,在这期间,就在午门前的广场汇合等待传见。

    今天招的人又不少,足足有50人之多,但这些人依旧是泾渭分明。紧靠着午门站在左面的,是一群文官。为了获得这个位置,从开国之初到现在,文武之间也不知道争论了多少次,最终还是以武将败阵而成了文官的权力。

    现在那里,就站着30多人,在一起窃窃私语,时不时的向右面看看。

    右面的一群人,都是被东林摒弃在外的,这里的成员骨干还是阉党,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颇是风光快活。

    也不得不让他们快活风光,因为一向被东林打压的阉党,在皇帝的暗中扶持之下,在上一次,毛龙打掉了几个部门的主官之后,又被锦衣卫刻意牵连了一批,中央的六部九卿之中,下来了不少的空缺,魏忠贤当然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当然还是在皇帝的暗中支持下,在叶向高的妥协之下,安插了自己许多的心腹亲信,如此一来,阉党的势力,就好像吹气一样的膨胀起来。

    而就在这两群人之外,就站立着一个威武的身影,宽厚雄伟的肩膀,挺拔笔直的腰背,棱角分明的面容,尤其那刻意刮的青嘘嘘的下巴,更显得他威猛无比,而最让一些人胆战心惊的,还是他手中那个加长加大的牙笏。

    这个在现在大明独一无二的牙笏,已经成了毛文龙标志性的象征。

    上一次上朝的时候,同样是在这午门,毛文龙是形单影孤的,就连自己的亲舅舅只是对着他点头微笑,却并没有和他站在一起,然而这一次确发生了变化,现在毛文龙的身边,就围着三四个官员,正冲着毛文龙陪着笑脸。

    “毛帅喊出的口号,忠君爱国,实干兴邦,真的是振聋发聩,让我们这些想一心报国,实干做事的人,看到了希望,等今日朝会之后,我等愿意聆听毛帅的指教。”

    大明朝廷的党争已经越演越烈,不管是东林还是阉党,都祭出了非此即彼的信条,在这个大明的官场里,中间骑墙的,即将不存在了,因为要么就选边站了,要么就被彻底的打倒,或者是即将被彻底的打倒。

    而一些职位不高的官员,他们一面不齿于阉党,一面又不被东林所容,还有一点就是,无论这些人要加入到哪个党派,大家都心知肚明,必将被团队当做炮灰,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的出工出力,却根本就没有自己任何好处。

    为了生存,必须要选边站队了,但一旦选边站队错误,政治上是没有后悔药的,那么要么飞黄腾达,要命死无葬身之地。

    而自从昨天毛文龙正式扯起大旗招兵买马,喊出了孤臣党的忠君爱国,实干兴邦的口号之后,一时间震动了整个帝京,而且以风的速度在向四周蔓延。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观望一下的,看一看两党的态度,最主要的是看看皇上的态度,不管怎么说,人家东林虽然是党,但人家一直说的是不党,阉党虽然是党,但他们也讳莫如深,毕竟党锢是被朝廷忌讳的。

    结果毛文龙却招摇的大张旗鼓的喊出了孤臣党的名字,就差大鸣大放敲锣打鼓了。本来以为改了性的毛文龙,这就又原形毕露嚣张了。就看皇上是个什么态度了。

    结果这么大的事情,皇上是应该第一时间就得到消息的,结果他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

    既然没有态度,那就说明这件事他已经默许了。

    然后是皇上在后面支持的阉党的态度了。结果魏忠贤虽然没有亲自给毛文龙送个牌匾花篮什么的以示祝贺开张大吉,却也没派锦衣卫砸场子。

    既然如此,那就证明,阉党也是默认的,尤其今天,毛文龙来到午门前的时候,阉党中坚骨干,还老远就老毛老毛的和毛文龙打招呼,显得无比亲热。

    至于东林,他已经视毛文龙为死敌,他们的谩骂和歇斯底里,那是题中应有之议,他们这样的表现才是对的,如果他们也采取默认的态度,那就真的出了鬼了。

    于是许多被边缘化了的官员,看到了抱团取暖的机会,一个个就纷纷动起了心思。

    加入孤臣党的条件并不苛刻,只要你能有钱入股,几乎就不看出身,就比如那个东来顺的老板,本来就是一个布衣,而且还是那种最下贱身份地位还在妓i女之下的商人。其实按照他的职业,就是一个侍候人的,结果十万银子一入股,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孤臣党的党员,还是资深的那种。

    就在昨天晚上,这个家伙就对同样的党员,一个上他那吃饭的六品的京官,直接拔着腰板见了平礼而且还称兄道弟了。

    既然加入孤臣党不但能抱团取暖,最主要的还能赚上一笔,这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许多人就开始盘算自己的家底,到底能拿出多少入股,大家可是听说,毛文龙其中一项的商品,一年收入就不下一百五十万啊。

    于是今天有幸能够一起被平台招对的,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巴巴儿的跑到毛文龙的身边献殷勤套近乎。

    “毛帅,我想以五百两身份加入咱们孤臣党,您看中不中。”一个一看就是一个清闲的北方籍的文官,心中没有底气的说出了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家底。

    毛文龙就热烈的双手握住他:“行啊,当然行啊,只要你爱国忠君,只要你以后不贪,你就是我们的好同志了。”

    “我绝对的忠君爱国,我绝对不会贪污,这一点请毛帅放心。”其实他心中说的是:“就我这个清水衙门,还想贪污?不倒贴就算是不错了。”

    有了他带头,就又有几个小官儿跑过来,你100两,他200两的加入,最后一个小官还和毛文龙探讨:“在下小舅子想用一万两加入咱们孤臣党。”

    毛文龙就问:“他是做什么的?”

    “杀猪的,他姓张。”毛文龙毫不犹豫的答应:“你告诉他,明日入股,他就是孤臣党了。”

    这时候在一旁听风声的高攀龙就感觉一晕,然后对身边的户部主事道:“为高,扶我一下,我头晕。”

第536章 论开皮岛港事() 
今天天启的精神非常好,因为昨夜他睡了一个没有噩梦的好觉,起来的时候就感觉神清气爽。

    今天上午,大朝还是没开,听了一段师傅们的经筵之后,回到自己的木匠房,心情舒爽的做了一件非常满意的作品。这时候,小弟在外面疯回来了,不但在微服私访的时候,获得了一些民间疾苦,尤其是他最爱听的物价问题,然后为了证明外面的包子只有五文钱,但比御膳房上报的一两的还好吃,直接给他买了几个肉馅包子,两兄弟就躲在一个角落里,一面咒骂御膳房的家伙们贪墨自己的银子,一面狼吐虎咽的吃了,那东西的确可比御厨的好吃多了。吃完之后,洗漱了一番,天启就来到建极殿,准备召开例行的召对大会。

    随着太监的传唤,一群今日要召见的大臣鱼贯而入,大家拜见了皇帝和坐在一边的首辅,按照文武以及品级高低站班站好。

    东林的高攀龙和赵南星等也心情大好,虽然对面就站着死敌恶心人的毛文龙,但在上首,也站着首辅叶向高。尤其看向毛文龙,脸色没有了往日戾气,这多少让大家放心一些,现在啊,毛文龙已经成了大家最大的心理阴影了。

    今天,其实毛文龙不想吵架了,因为他感觉那很没意思,今天他想说说自己皮岛的事情。

    在天启例行公事的询问了各地的状况之后,看到大家已经没有什么说的了,毛文龙就一步三回头的往前蹭,还想看看别挡了别人的进言机会。在那些大佬的嘴里,都是军国大事,自己皮岛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其实就是屁大的小事,在别的地方,比如关宁动辄几百万银子的申请里,自己真的是芝麻绿豆的小事。

    看到毛文龙犹犹豫豫的出来,天启就笑着问到:“毛帅有什么说的嘛?说出来,这里首辅和朕都在,如果合理,那就一并准了你。”

    这是一场难得的联合办公,效率上要好过前朝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的手续繁琐。

    毛文龙就先给高攀龙和赵南星一个“我不打算和你斗了,我说我的,你也别出来找事哈。”的眼神之后,毛文龙施礼:“臣请万岁以及首辅,请为皮岛开港事。”

    说完赶紧顶上一句:“这是臣的请开皮岛港口事札子。”

    旁听兼任使唤的魏忠贤就上前接过来,递到天启手中。

    这其实本来是一件真的不大的事情,不过是皮岛开个港口,按照程序走下过场,然后大家哈哈一笑批了也就是了。

    天启看了一遍,其实他很爱看毛文龙的奏折的,因为毛文龙的奏折不是云山雾罩的,直白的就好像当时的小说一样,说的事情总是一二三的分开,也条理清晰易懂。看到上面所列的办法和给国朝减轻的负担以及对毛文龙的帮助,都是一目了然而且有理有据,天启就将奏折递给了身边特殊有座位的叶向高:“叶爱卿,我看毛帅的提议很好,如果没意见,我们就准了吧。”

    叶向高按照规矩要看的,看完之后要按照规矩传阅的,于是在看了之后只是一皱眉,却没有表态,也没有将奏折再往下传,就捏在手中。然后看向了毛文龙:“还请毛帅仔细的阐述一下你的道理吧。”

    于是,毛文龙耐心的向天启和首辅,其实也是在向在大殿里的所有人解释自己请求开港皮岛的原因和办法举措。

    “皮岛,穷居海外,地方狭小贫瘠,岛上根本就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想要施行屯田自给都不成,一切物资都要依仗大陆依仗朝廷。而养军之费是巨大的,尤其为了实现牵制后金收复辽东的大业,兵少绝对不行,如此那将是一个海量的钱粮投入。”

    一说养兵费钱,天启和叶向高是深有同感的。

    洪武爷开卫所制度,给士兵永世田,然后让这些军户世代为兵,以田养兵,当年洪武爷曾经骄傲的向天下说:“朕从此不费一钱一粮而养百万大军,前人谁能做到?”

    但这话说的满了,正所谓政久弊生,到了大明神宗时候,卫所制度就彻底的崩坏了。每有战事便无兵可调,那时候北方边患日益严重,卫所形同虚设,所以大明不得不开始募兵。

    募兵制度和军户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供养方式由百姓自给改为政府负担。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三大营丧失殆尽,京城防御空虚。所以主持大局的于谦派官员到北京周边募兵,这是国朝正式承认募兵了。

    随着边患的不断加剧,所募兵员越来越多,朝廷和内帑的开支也越来越大,别的不说,就眼前的辽东山海关孙师傅和袁崇焕爷俩,这不到一年,就从国库提取白银一百万,从内帑提取白银三百万,而现在还是刚刚开始,看样照这样下去,一年没有个五六百万是不够的,那么大明其他各地加上京营的费用,一千万是打不住的。

    所以现在天启和叶向高在平息党争之外,最大的任务也是苦恼的就是筹措军费,要不然不久前兵部提出从开辽饷,叶向高和天启虽然也知道弊端多多,但还是犹豫着是不是还是开了。

    但好在跳出来一个毛文龙的皇商的法子解决了,才让这事情放下不提了。

    “那么你预计你一年需要军费多少呢?”叶向高就问。

    毛文龙道:“以现在我东江养兵之规模和装备以及军饷钱粮,还有不断加入的难民将养计,一年军费绝对不能少于五百万两。”

    此言一出,还没等叶向高说什么呢,高攀龙站出来立刻大声指责:“毛文龙你太贪婪来,五百万,你要贪墨多少?我们大明财政紧张,就是你这般贪婪的家伙给搞出来的。”

    毛文龙就笑着道:“高大人骚安勿躁,且听本官跟你说说。”

    毛文龙现在为了体现他提议的以品级论上下,所以他真是以身作则,面对文官三品的高攀龙,他绝对不像其他武将那样,谦卑的自称下官,自己是二品,比他高,所以,他自称本官是当然的。正所谓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是在潜移默化里培养灌输的。

    叶向高也帮着道:“毛帅,那你就说道说道,若是胡说八道,那我现在就要办了你个贪墨。”

第537章 狮子大开口() 
一年五百万两军费,这让人听着的确是毛文龙狮子大开口了,就连天启都感觉毛文龙有种恃宠而骄的意思了。

    毛文龙就掰着手指头给诸位算帐:“能打仗的军队就是一个吞金兽啊,现在我一个东江镇不过四万五千将士,这是实打实的数字,我可没有夸大谎报,这可是袁可立巡抚亲自点检过的。”

    袁可立的人品和办事的严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要他说的,绝对就是没有水份的。

    在大家认同这个数字的时候,其实天启和叶向高也是欣慰的,不管怎么说,大明总算是在辽东有一支实打实的军队,而且还是屡战屡胜颇有斩获的,这就等于保证了孙师傅在辽西恢复防线,整顿关宁时候能不被建奴骚扰,也就等于是保证了京畿的安全。就比如现在,每日传进京师的警报就比前年少了许多,让民心得安,让百姓再次享受太平,这里当然有孙师傅和袁崇焕的功劳,但毛文龙的东江镇也是功不可没的。

    毛文龙见大家认可了自己的军队数字,于是就继续给大家计算:“因为身处前线,我不能克扣士兵,否则军无战心,那我只能是自取灭亡。”然后看了一眼气鼓鼓的高攀龙:“在这个时候贪墨士兵钱粮让士兵哗变,或者是对阵建奴时候一哄而散让我丢了小命,在这两点上取舍,本官还是知道,有钱没命花是不行的。”

    就这似乎是插科打诨,就将高攀龙说他贪墨的事情轻松化解了。

    不看高攀龙黑着的脸,毛文龙继续计算:“每月每人军饷按照咱们大明的规矩,无战则二两,有战则加倍,还有他们的伙食,我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每三日要有一顿肉食保证体力,否则冰天雪地的,不要说作战了,冻就能将我们冻死,这样一来,粮食肉食还有油盐穿衣,合计每个人平时就得四两,战时就是七两,而军官还要加倍,然而你看我现在何时没有战事?这样一来,一个月就是四十万的开销,这还不算每战死伤的抚恤,每个月没有五十万银子是不成的。”

    高攀龙根本不懂军事,在他看来,养活一个军队,只要让将士吃饱,然后塞给他一把刀枪就行了,哪里知道这些?当时被毛文龙这样的算账弄的是一脑袋浆糊。

    但叶向高是懂得点军事的,他知道毛文龙这样的计算是合情合理的,之所以大明其他地区养兵费用低,那是因为朝廷没给他们如数拨付,同时那些士兵几乎也就闹个半饱,其他的几乎什么也没有。

    魏忠贤不由咋舌:“你的兵也太费钱了,这要是搁在内地,保证那些卫所兵一日两顿稀粥也就够了,你这一月的军需就足够养五十万大军一年了。”

    毛文龙就双手一摊:“我这不也没有办法吗,要想和建奴长期死战,就必须有一批精兵强将,如果不让士兵吃好穿好,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那就等于我带着他们上阵去送死,同时足粮足饷,也能鼓舞士气,只有身强体壮,斗志昂扬,敢战能战的将士才能取得每一场战斗的胜利。”然后戏虐的反驳:“我五万将士就可以让建奴不得安生,而魏公公说的五十万将士上阵对阵建奴,成吗?”

    所有的人就都闭上了嘴,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就那半饱的将士,衣甲不全的队伍面对建奴,人家一万人,绝对能将那些家伙撵的满世界里跑。

    天启点头:“道理的确如此。”然后又苦笑摇头:“可是这也的确太多了。”

    毛文龙就轻声的反驳:“其实万岁还没真正理解臣的良苦用心,也没看到这笔投资的其他用处。”

    天启就问:“还有其他用处?说来听听。”

    毛文龙就一脸痛苦沉重:“臣现在将旅顺皮岛长山诸岛都算上,掌握从建奴辽东处逃难归附的人口已经有五六十万了,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估计到年底,就会有百万,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包袱,但我必须背上啊。正如孙师傅说的,我收一难民,建奴就少一劳力,所以我不得不努力的鼓励辽东的汉民逃亡我这里,一削弱建奴实力啊。”

    一听这高大上的话,天启和叶向高就有些老脸一红,心中多少生出一丝对毛文龙的愧疚。

    当初毛文龙上报收容难民百姓请求朝廷安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天下已经没有闲田,不要说安置他们,就说内地已经出现的那些无地百姓产生的流民都无处安置啊。

    于是就在当时,这些清流东林就以政治洁癖为出发点,其实也是对那些毛文龙要求安置的难民束手无策,才弄出一个逃人皆可杀的论调。

    最终大家只能一句,毛文龙的难民,由毛文龙安置,直接甩给了毛文龙,但却没有一钱一粮的接济。现在看来,真的是难为毛文龙了。为此,天启就羞愧的低下了头。

    毛文龙就继续说:“但是这些人都是难民,跑过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一根草属于他自己,他们需要赈济救援,但是我为了不给百姓们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坚决施行以工代赈的办法,但这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么我就只能将将士们的军饷足额发放,将士们有了军饷,就可以用这笔军饷去养家糊口。5万将士,扣除单身的,也有3万。那么他们最少能给我养活15万的百姓。而这些人所需要的粮食物资,蔬菜布帛更能带动无数小商小贩,让他们养家糊口。如此一来,我总算是让跟随我的百姓多少都能有了一口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