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向高现在头疼加牙疼,上吊的心都有了。如果毛文龙的事情不解决好,他连歪脖树都寻摸好了。煤山上有一棵歪脖树,地势高,敞亮,能看到整个北京城,吊在那上面,如果是个好天气,还能极目远眺,看到燕山长城呢。

    之所以叶向高这么想,是因为毛文龙真的给自己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

    真的没想到毛文龙大胆到了这种地步,不尊朝廷命令,不走兵部程序,擅自兴兵对草原朵彦开战。

    这是战争啊,这些年大明对外战争就没有赢过,毛文龙不顾这样的事实,就那么一头撞进草原,发动了这次战争,一旦,不是一旦,而是必定战败,损兵折将也就算了,到时候善后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大明是什么状况,大家心中还没点逼数吗?那就是一个外强中干。就在不久,建奴不过过来区区一万多人马,就弄的京畿之地人仰马翻,亲王陷阵,竟然无援兵可派。一个建奴就让自己的朝廷焦头烂额,南面几个土司就让自己死了几个巡抚。如果再加上一个惹毛了的蒙古人,他们窥视大明久矣,一定会拿着这个借口,汇合起所有的蒙古大军,向自己兴师问罪,想一想未来的不久,上百万蒙古人如潮水一样漫过长城冲到自己的脚下,那还不转眼亡国?

    东林弹劾的对啊,这毛文龙必须惩罚。于是,叶向高第一时间求见皇上商量对策。

    结果小皇帝竟然坚决的不见。

    去见魏忠贤,魏忠贤只是一摊手:“毛文龙飞了,我抓不住,如果我抓住了,一定第一个整死他。”然后竟然笑嘻嘻的向叶向高建议:“要不你给京营发个公函,让他派十万大军给我,我带着他们上草原把毛文龙给你逮回来?”

    听到这话,叶向高立刻直接甩袖子走人。从魏忠贤的话里,他是听明白了,这家伙似乎不但不深恶痛绝毛文龙的胡作非为,还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可能毛文龙事先和魏忠贤通过风了,他们一定达成了某项协议。

    其实协议有没有,还真没有,但魏忠贤是看皇上脸色行事的,就在毛文龙出兵朵彦部的时候,魏忠贤第一时间将锦衣卫的消息报告给了皇上,尤其将事先毛文龙出使林丹汗的事情也一起报告了。

    小皇帝就兴奋的一敲桌子:“干的好,那帮蒙古人太嚣张了,竟然敢吃着朕的,喝着朕的,还要借道给建奴害我的弟弟,就应该讨伐他,干死他,也给那些摇摆的混蛋们看看,用朵彦以儆效尤。”

    当时魏忠贤就苦笑摇头,这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小皇帝就认准了毛文龙是这天下最能打的,绝对能灭了朵彦的。

    在皇上那里没讨到见面商量,在魏忠贤那里没有获取有用的信息,于是,叶向高立刻联合兵部,向毛文龙发下斥责公函,要求他马上,立刻,必须撤兵,马上立刻必须回朝待罪。

    然后叶向高立刻再次派出一队队使节,多带金银犒赏,去蒙古诸部,向那些蒙古人解释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口径是一致的,那就是这次不是咱们大明干的,是毛文龙干的,与我们大明无关。

    撇清关系,这非常重要。

    沈光祚现在是孤臣党在京的执行主席的角色,现在真的是病了,不但是各个大臣拿他出气挤兑他,即便是孤臣党也纷纷上门,要求他出面和东林那些弹劾毛文龙的家伙对着干。

    和东林对着干?就咱们这阿猫阿狗三两只,干的过人家吗?再说了,这次毛文龙捅出来的娄子太大了,自己这面怎么的也不占半分理,怎么干的过他们?而且孤臣党也不看好毛文龙的行动结果,也看到毛文龙战败后的巨大危机,大家现在不是想着怎么为毛文龙争辩,而是应该想着未来怎么搭救毛文龙。

    小党初成,一切以党的利益为第一,大家已经上了这个贼船,也就同舟共济了。

    于是,沈光祚和孤臣党的官员集体失声,一个个紧闭大门不出了,就贯彻了沈光祚的建议,一切等毛文龙回来,和他一起进退。

    消息传到蓟辽督师孙承宗的耳朵里,当时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袁崇焕第一时间站出来,强烈要求,为了显示自己大明的决心和态度,坚决出兵朵彦——攻击毛文龙,将这个祸首拿下。

    这个办法,其实是个办法,只有先下手为强,第一时间将毛文龙拿下,再扣上他一个早就造反,反出大明的声势,就能有理由和蒙古人解释。

    但良心和职责都不允许孙承宗这么做,因为说良心话,惩罚不忠,在这一点上,毛文龙做的没有错,如果一味的妥协,那么大明在蒙古人眼中的威信将一落到地狱,未来那些蠢蠢欲动的蒙古人绝对会群起而攻。让毛文龙教训教训朵彦杀鸡儆猴,也是为大明大业着想。

    还有一点,孙承宗还欠着毛文龙一个天大的人情。

    自己是蓟辽督师,丰润在蓟辽督师的管辖之内,建奴突袭进去,自己没有一点察觉,这本身就是自己的大罪过,而亲王陷阵,自己却出兵救援不利,要不是毛文龙带着兄弟们死命相救,自己就成了大明千古罪人,这个人情得还。

    于是在安抚了气哼哼的袁崇焕之后,孙承宗写了两封奏折预备着,一份是在毛文龙战败之后,替毛文龙求情的,一份是在毛文龙危机的时候,请求朝廷同意自己关宁出兵一部援助的,或者是关宁回援京畿对付蒙古入侵。

    当然,这都要再观望一下,如果现在关宁动,那就会将事情闹的更大,那可就真的万事皆休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户部难得的给京营拨付了足额的款项,因为这是保命的,关键时候,大家就全指望着京营了。

    二魏忠贤也拿出了一笔不菲的钱犒赏京营,一时间,京营成了香馍馍,真的是炙手可热。

    张维贤得到了这笔钱,第一时间,拿出了一半的钱粮,重新招募和武装起自己3000多新兵的名额,然后就在一个夜晚,自己的儿子,小胖子,还有重新聚集起来的300勋贵的子弟,就突然消失了。

第637章 自相残杀() 
毛文龙没有闲心关心朝廷的动向,他现在必须将自己发动的战争,在最快的时间内结束,向蒙古人展现自己的霹雳手段,在朝廷真正反应过来之前,将乾坤稳定。

    还有那就是蒙古人的反应了,如果战争牵连日久,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蒙古人其他部族的加入,那时候就麻烦了。

    夜长梦多,夜短也梦多啊,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巴不得自己死呢。

    接到兴高采烈的信使回来汇报,向自己介绍了林丹汗出兵的的心情和状况,毛文龙就站起来,一面整理自己的衣甲,一面得意的道:“对付这些实际是傻子的人,就应该用这种办法,那么现在好了,我们的决战开始了。”然后对着身边兴奋起来的毛有德道:“现在放出人马去,告诉那些边军马匪,不,是马户兄弟们,我就要结束这场战争了,让他们再加把劲,十天,我只给他们十天的时间,然后我在第15天的时候,将这片草原交给林丹寒了,为了表示我大明的诚意,到时候谁要是再抢掠草原,我将对他严惩。”然后扭头一笑:“当然,等个一年半载之后,他们爱干什么干什么,那时候就和我无关了。”

    毛有德就了然的答应一声,立刻带着自己五百骑兵,分散通知去了。

    “毛承勇。”

    毛承勇就站出来大声的回答:“义父有什么吩咐?”

    “现在我们整顿队伍,开始向东,迎着敌人前进。”

    战鼓敲响了,一辆辆武罡车开始套上战马汇集,所有的将士,丢弃所有累赘的东西,带上必要的三天口粮,检查抬枪火器,准备迎接一场大战。

    面对自己的总掌柜,毛文龙道:“告诉那些商人们,前面将是一场非常凶险的决战,所以让他们不要跟着我们了,当然,当我有缴获的时候,我会通知他们,当我战败的时候,我会战至最后一人,保证他们退回中原。”

    总掌柜子就郑重的点头,扭身吩咐身边的伙计将消息传出去,然后就坚定的站在了毛文龙的身边。

    毛文龙没有说什么,于是大手一挥,向着草原的纵深处轰隆隆地开进。

    林丹汗跨过了老哈河,在确保自己掌握一支主力之后,将自己的队伍分成无数股,就如饿狼扑食一样,向周边的朵彦部族展开了进攻,他需要牛羊马匹,他需要各种物资,当然他也需要朵彦部族的牧民成为自己的奴隶。

    然而就在他前进百里左右,放出去的巡哨就急慌慌的跑了过来:“启禀大汗,多伦的长子带着六万大军,正在向我们杀过来。”

    朵彦的实力林丹汗最清楚,他能组织起来控弦之士不过十万就是极限了,这下他突然放弃南面攻击他的毛文龙不顾,却用大军阻击自己,看来,他们还是狠重视自己的啊。被重视,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林丹汗是这么想的。

    但策略还是要有的,为了漫待对方军心,林丹汗就吩咐身边的一个台吉:“你去,带着我的信物去多伦的大儿子那里,告诉他,汉人攻击他了,我林丹汗,草原的万王之王当然不能任由汉人攻击我们的同胞,我是来增援他的。”

    林丹汗没有得到慢人军心的目的,得到的是一声干脆的“呸”

    这是羞辱,这是给脸不要脸的表现,万王之王林丹汗非常愤怒,于是催动人马迎上了朵彦的队伍。

    深秋的草原野草枯黄,随着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北风,呼啸着将野草压下放起,整个草原就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而就在这波涛汹涌里,就在那延绵到天边的枯草中,一面又一个面蒙古朵颜部落的大旗,开始在那里展现,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怀着滔天的怒火,蔓延过来。

    林丹汗将自己的手高高的举起,他手中掌握着八万大军,随着停下来,然后向两翼伸展,立刻铺满了北面的整片草原。

    8万对6万,林丹汗感觉到少有的必胜信心,为了征服这片草原,为了统一这片草原,为了自己能成为真正的万王之王,压服东面草原最大的一股势力朵彦部,双方之间连绵的战争已经打了将近20年,今天,总算是要有个结果了。消灭朵彦部,占领这片靠近南面的肥美的草场,会让自己的部族发展壮大,这样一来,在未来,毛文龙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盐巴,从而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钱,自己就真正的走向了万王之王的道路。

    双方对阵,还有什么好说的吗?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你死我活的厮杀,这将是一场决战,胜者为王败者寇,不,失败了连流寇都不能做了,只能成为肥沃这片草原的肥料,可以预见的是,明年这一片草原将更加肥沃。

    呜呜的牛角号吹起来了,苍凉而悠远,原本火辣辣的太阳,也变得苍白起来。

    随着双方大旗向前斜指,一场十几万人的大战,就在这一片草原上展开。

    相同的羊皮帽子,相同的老羊皮袄,相同的同样的草原风霜,吹成的古铜色的脸庞,相同的成吉思汗的血脉,举着同样的弯刀嘴里呼喊着相同的语言,也带着其实是相同的梦想野望,转眼之间就撞在了一起。

    根本分不出谁是战友谁是敌人,唯一区分的就是,迎向自己的就是敌人,和自己一个方向的就是同伴。

    雪亮的弯刀无情的砍向了对面,避开对面的老羊皮袄,划开对面的胸膛,让和自己身体里同样的鲜血飙飞出来,将枯黄的野草染成血红,然后被无数马蹄践踏成碎末。

    呐喊声,弯刀相撞的巨响声,临死的惨叫声,混合在了一起,根本就分不出你我。

    现在蒙古人的战斗,根本就不讲究什么队形,也不讲究什么战术,讲究的就是勇猛,看谁的刀快。

    被裹在自己大军里的林丹汗,声嘶力竭的呐喊着,但他所有的呐喊声音,都被巨大的声浪淹没,即便他现在已经是万王之王,就连身边的人也听不清他的命令,在这十几万人的大混战中,他只能随波逐流,只能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一个人,在这十几万人里,是如此的渺小。

    一个对撞,杀透对方,其实只需要区区半个时辰。

    当林丹汗和他身后的苏鲁定穿透敌阵站定,然后转回身,双方互换了位子,就在双方互换位置的路上,荒草已经被尸体掩盖,鲜血已经在低洼的地方汇集成了湖泊。

    面对如此惨烈的战争结局,双方没有怯懦,反倒激起了他们胸膛中的热血,于是在重新整顿之后,冲锋的牛角号声再次响起,双方再次红着眼睛对,撞在了一起。

    没有花哨的战术,也不需要双方的调整指挥,就这样笨拙的一次又一次重复的冲锋,直到最后一个敌人倒下。

    当毛文龙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欣慰的说道:“互相伤害吧我的好安达,我喜欢。”

第638章 战阵前的讨论() 
“武罡车结成圆阵。”

    敌人就将赶到战场,一场一万四千人对阵五万人的大战即将开始。毛文龙站在战旗下,开始发布一道道命令。

    随着第一道命令的下达,将士们跳下武罡车,然后卸下拉车的马匹,将武罡车刺猬一样的前面刀锋向外,形成了一个半月形势的大阵。

    “二人抬装药。”武罡车上固定的二人抬开始装药。

    枪兵们开始纷纷装药。其实这时候的二人抬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有了武罡车,毛文龙将二人抬用支架固定,一个人操作即可,这样就等于节省了一半的人力。

    “枪兵在左右结阵,保护中心。”

    六千枪兵分作两股,开始在半月的武罡车的左右三叠枪阵开始摆开,立刻形成了一道道拒马。

    “刀盾兵,结阵戒备。”刀盾兵立刻站在了枪兵背后,随时准备砍杀漏网之鱼。

    “骑兵,保护中军。”

    毛有德带着五百骑兵开始围在了毛文龙的身边。

    随着毛文龙的一道道军令下达,大军按照在遵化的特殊训练,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运转执行着,转眼之间,一道对付骑兵冲锋的大阵就形成了。

    张继先看的是目痴神迷,手中的小扇子在干冷的深秋的风里如狗尾巴一样摇晃。“大帅的兵,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的强兵,就这行云流水一样的运转,绝对不是其他任何军队所能做到的。”

    对于这个家伙的恭维,毛文龙十分受用,但一把抓过他的小扇子,收起来,直接插到来他的脖领子里。这家伙扇风,自己站在边上,那是一阵阵冷风扑面啊,为了耍酷,你一个人挨冻我不管,但让在一旁的人和你一起受罪,这就不地道了。

    “我的士兵和其他的军队士兵不一样,各地的士兵疏于训练,一年都没有机会训练一次,想当初戚继光的大军十日一大训,五日一小训,就已经让人感觉到惊艳,孙师傅的关宁,一月一大训,十日一小训,就让将士叫苦不迭,但我的兵却是每日不少于三个时辰的训练,每日必须十里越野跑,如此强度,再训练不出一支真正的军队,那就出了笑话啦。”

    “毛帅说的对啊。”因为激动,但手中没有了习惯耍的扇子,张继先就感觉手脚无措,“训练课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起码要将士们吃饱,强渡大了,还必须要将士们吃上肉,我知道大帅为将士们吃饱已经愁白了头发,皮岛廉价的兔肉更让将士们吃到呕吐,有这样的后勤吃喝,这样的训练才能实现啊。”

    “吃喝不过是一个懒惰的借口,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将士心中的士气,所有的将士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咬牙坚持训练好了,才能杀奴,才能为自己的兄弟父母报仇,才能恢复辽东家园,只要有这口气在,生活再苦,训练再苦,他们也能坚持,也能完成。”

    张继先就手足无措的点头赞同:“如此,大帅的手下就各个是万人敌啦。”

    毛文龙就笑着否定:“两军大战,万人敌单挑的年代早就过时了,如果再那样,那就是一场猴戏,万人敌,已经退出了历史战争的舞台,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群殴,也就是团队作战。”

    然后听着耳边预警的号声,看到远处地平线上涌过来的无数蒙古人,毛文龙心平气和的继续说着自己的理念:“现在的蒙古人依旧遵循着他们祖先的那种战术,凭借个人勇武的办法,打法单调单一,只会拼命冲锋,但他们已经忘记了,那种办法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又落伍了,现在的战争,有的是团队的合作,是各兵种之间的合作,讲究的是团结协调,在这个时代,以少胜多的战例,不再被人羡慕,未来这样的战力会越来越多,然后在未来获取真正大面积应用的时候,超限战,也就是双方士兵不见面,就打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的现象也会出现。”

    乌云一样的蒙古人,手里提着闪亮的弯刀,缓慢的驱动着战马,慢慢的靠近了自己的阵营。

    “你说后面的那样的战争我不懂,但是我明白,训练有素对乌合之众,我们有绝对必胜的把握。”张继先断言道。

    “是的,在战争中,如果不牵扯到后面朝堂上的问题,其实我们汉人的军队组织模式,永远要强过游牧民族,纵观历史,只要前线的战争不被后面的政治所影响,我们汉人的军队就将无往而不利。”

    张继先就痛苦的点头:“正如大帅所说,纵观整个历史,只要是政治清明的朝代,我们对外战争就无往而不利,追亡逐北,获取我们应该获取的辉煌。我们对外战争的失败,总结起来,都失败在内部的扯皮掣肘上,这真的让人痛心疾首。”说这话的时候,就不经意间,遥望那南方黑沉沉的天地。大明对外战争,之所以现在总是失败,不是将士不拼命,不是汉子没热血,而是失败在腐朽的官僚体系上,失败在昏庸的政治上。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们这些被毛文龙定性为愤青的人,痛心疾首想要改变的。

    “是啊。”毛文龙暗叹一声,看着对面乱哄哄,开始整顿冲锋队形的蒙古人:“一个先进的王朝,却总是被野蛮人征服,这怎么不让人揪心?正因为有了清明的政治,才有了强汉,也正因为有了清明的政治,才有了盛唐,也正因为有了一段清明的政治,才有了煌煌的大明中兴,朝代更迭不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