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奢安之乱”和后来的“沙普之乱”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不仅震撼了当时的西南各省,牵制了蜀、楚、黔、滇诸省的军事、经济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对后金的防御能力,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减缓明朝廷对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的压力,使明朝廷处于三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明王朝统治的覆亡。

    而纵观整个对这两个叛乱的镇压上,之所以拖了这么久,那是大明有钱就打,没钱就停造成的。

    打了,胜利压缩,停了,就让叛乱恢复喘息,直接进入了死循环,如此,不但彻底的糜烂了西南财富之地,更给大明财政摊上了每年不下百万的开资,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大明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如果真的用这个办法最快解决了奢安之乱,那大明就解开了四面楚歌的困局,就可以专心的对付西北的流民暴乱,专心的对付建奴满清的进攻,这个大明可能就真的可以挽救了。

    对于经济不懂,但一提奢安之乱就闹心的天启,就纠结于毛文龙说的还没发生的事情:“毛帅说还要打十多年啊,那可如何得了。”然后对黄爌和叶向高道:“如果按照毛帅的办法,那我们是不是该再向毛帅的银行贷款一百万,今年就给张巡抚二百万银子,是不是就可以快速的扑灭这个祸乱?就可以为大明省下许多银子做别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提问,毛文龙就欣慰的知道,自己把皇帝带沟里去了。

第735章 军国大事() 
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爆发,已经靡费了五省,所费巨大,死伤都在五六十万了,在座的皇帝和内阁的两个大佬都知道,区区一个土司,虽然占据地利,但根本就没办法和应该是装备精良的大明军队抗衡。但问题就出在了没钱让大明的军队装备精良,连保证将士不饿肚子就已经是不错了,所以就出现了,给钱,战斗胜利,不给,叛军得到喘息恢复,没办法,大家只能继续战斗,继续消耗的怪圈。

    在听到天启得到毛文龙提示,准备再借贷一笔,一次给足张慎言钱粮,快速扑灭奢安之乱的想法后,叶向高和黄爌都沉思计算。最终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由叶向高回答道:“奢安之乱之所以到现在依旧是不能快速解决,却正如皇上睿智的判断一样,那就是我们在后勤财政上没能够及时的补充,让叛军总是获得了喘息,如果真能一次性拨付200万银子过去,要将什么兵精粮足吃饱喝足,以20万大军,剿灭一个小小的土司叛乱,一年时间是紧迫了些,但用两三年时间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这是一个稳重的判断,也的确是切合实际。

    “一年200万人银子啊——”天启就有些肉疼。

    黄爌就接过话头:“万岁,用三年的时间平定叛乱,快速的恢复东南5省的太平,600万银子是值得的,否则夜长梦多,也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万一其他的土司认为我们大明的战斗力低下,都起了野心,到时候就会出现各地烽火不断,官军疲于奔命的状况,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首辅大人还是稳重的,判断也是准确的,还请皇上俯允。”

    天启就继续牙疼为难,三年600万两银子,指望着国库收入支出,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小小的皇帝早已经有了这种觉悟。正所谓家国天下,自己家就是国,是没有办法分清的。

    但让自己在三年之内拿出600万银子,看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借贷。

    这时候已经放开的马维忠,就给了天启小皇帝一个开心的说法:“万岁,以臣曾经整顿卫所经验看,三年用600万的银子,其实是不必要的,最主要是前期的投入,就比如当初我整顿四个卫所,前期从新招募军户补足员额,为他们定做刀枪弓箭还有必须的钱粮,当时臣花费了两万两。但后期不过是给他们军饷钱粮,每年不过花费一万多两,而仅仅训练了一年半,四千将士就能和建奴死战,让建奴死伤无算。”

    以提四卫整顿战绩,亲身经历也看到效果的天启和叶向高也明白效果的。正所谓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吗。

    商人家族背景出身的马维忠就将话题拉回来,继续给大家算账:“第1年200万银子下去,主要是装备那些前线的将士武器和弹药,然后让他们吃饱喝好,强壮身体,提高士气。等这些都完全了,以后的投入就少了,那时候只要补充武器装备,供应将士们正常的吃喝维持着将士们的士气,也就足够了,而在第1年的战斗里,会将叛军打乱削弱,以后的战斗的烈度就会越来越小,军费的开支也就相应的减少,根据臣下的经验,以后每年维持在一百万两白银,就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看看已经听进自己建议的天启皇帝,已经信心满满的马维忠就继续慷慨陈词:“长痛不如短痛,只要我们挺过这一关,解决了西南的叛乱,我们就可以有能力全力以赴的对付后金,对付西北的杆子,到时候让大明重归太平也就指日可待了。”

    马维忠被叶向高看好,被天启看好而加入内阁,他最大的资本就是曾经战斗过,而这一点非常关键。大明的中后期,文官集团组成的内阁,就根本没有一个懂得兵略的,所以往往会出现瞎指挥,将好事变成了坏事。

    马维忠的知识在毛龙看来,连后世的军迷半吊子都不算,但在这个年代,在后起之秀的文官里,和袁崇焕一样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所以他的言语,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听到这样的计算,天启皇帝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就轻轻地敲着桌子:“为了未来的长治久安,为了让我们在东南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朕就下了这个决心了。”然后就看向了毛文龙:“朕向建设银行再追加一百万银洋的贷款,毛帅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好现象,是在征求而不是在指派,这就是毛文龙拉天启皇帝入伙的最终目的,买卖是你自己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买卖还要强取豪夺,那你就真是傻子了。

    毛文龙就为难的道:“如果您有抵押——”

    天启就豪气的道:“我把皇宫压给你。”

    毛龙就坚决拒绝,把皇宫押给银行,将来还不上钱,自己敢让皇帝挪窝吗?但从这一点上看,非常欣慰,因为皇帝总算是在潜移默化里,接受了银行的规矩。

    守规矩的皇帝是个好皇帝,就值得支持。

    “这200万两银子的支出,咱家一定要派人看着,不能少了半分,不能让人无端的贪墨了,必须全部用在西南的战事上。”站在门口的魏忠贤,立刻插上了话。

    按照规矩,朝廷拨付的银子,先就有了三成票没,然后再层层经手,层层克扣,最终到了将士们手中的,绝对不会超过三成,这是天下共知的规矩。

    但这次却不同了,之所以魏忠贤急切的跳出来,要看好这一批银子,就是因为这一批银子是自己皇家的,而他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以后省下银子,这必须让这200万银子起到它该起到的作用,否则魏忠贤就感觉到,自己的饥荒就越来越多了,这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同时还有一个目的,自从魏忠贤派出太监各地监军,各地督办之后,他的手也就变相的伸进了各个地方,让阉党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通过这次军费的拨发,将自己的手伸进南方五省,这实在是难得的机会,怎么能够轻易放弃?于公于私,都应该这么做。

    魏忠贤已经不像原先那样看到文臣就缩头探脑,开始还努力的和东林修好关系。时位移人,魏忠贤的势力已经足够抗衡站满朝堂的东林,也可以和内阁平起平坐,所以在这个时候,在君臣问对的时候,他敢这样肆无忌惮的插话,若是在平时,他是绝对没有这种底气的。

    对于魏忠贤现在的表现,天启表示无所谓,叶向高不由得轻轻皱眉,黄爌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马维忠则准备和他争上一争,为自己的党派寻找立足点和话语权。

    小年轻吗,就爱个意气用事不是。于是他就准备张嘴和魏忠贤说道说道太监监督的事情。

    毛文龙何其了解马维忠,当时就知道他的意思,立刻咳嗽一声阻止了马维忠的出头,现在,魏忠贤还得自己对付,你就好好的历练,不要得罪人了。

    一个小小的民间的饭店,竟然变成了议论军国大事的地方,这绝对是出乎了毛文龙的意料之外。

    不过这样的状况也可以理解,在座的几位大佬,掌控着整个大明战车的走向,他们就是干这个的,不说这些说什么。如果换成升斗小民,那就是家长里短了。

第736章 拉拢魏忠贤() 
获得了新的治国理念,得到了足够的银子渡过眼前的难关,心满意足的小皇帝最终在对火锅意犹未尽之后,钦点了这个火锅成为宫中御膳房菜品之后,在大臣的簇拥下,回到了自己的皇宫之中去了。

    恭送走了所有的大佬,魏忠贤就一屁股坐在了毛龙的面前,抓起原先皇帝用过的筷子狼吞虎咽。

    “僭越啊,老魏,你膨胀拉。”毛文龙就笑眯眯的提醒着已经开始膨胀起来的魏忠贤:“你连皇上的餐具都敢用,你这是在往找死的节奏上走啊。”

    被这么一提醒,当时魏忠贤大惊失色,踩了尾巴一样的跳起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冲着刚刚用过的酒杯餐具连连磕头赔罪,虽然只要毛文龙不说,没有一个人看到,但这和看到和看不到无关,和真正对皇家的忠诚有关。

    毛文龙等到他磕完头,再次的恭敬的坐在了一边,就对着门外喊道:“赵掌柜的进来。”

    其实几个人进来的时候,赵掌柜早已经感觉到事情的不对,叶向高和黄爌他早就认识,平时下朝的时候,这两个人经常来这里小聚一下,谈一谈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互相交流一下经验所得,所以成了这里的常客。

    毛文龙和魏忠贤更不必说,当然大家都早已经熟悉,但是这一群掌握大明总舵的大佬,还有两个党魁突然间齐聚在这里,就已经是天下奇闻了,而她们对一个小太监和一个孩子竟然恭敬有加,不要说这个精明的掌柜,就连一个三岁的孩子也知道那个小太监和孩子是谁了。

    所以掌柜的就早早的将自己饭店里所有的食客恭敬的送走,并且给他们所有的人免了单,然后就命令自己三五十个伙计,将整个院子严密的看护起来,生怕自己弄了一个抄家灭族的罪过出来。

    战战兢兢的总算等着那帮人走了,听到毛龙的招呼,赶紧的跑了过来,一边擦着头上的冷汗,一边紧张的询问。

    毛文龙就笑着道:“一会儿你将这间屋子封起来,将桌子上的所有餐具不要动。”

    魏忠贤和掌柜的就一起莫名其妙起来。

    毛文龙就再次解释:“然后你在门上写上一副说明,这里曾经是皇上吃过的地方,然后皇上对咱们东来顺的涮羊肉连说了三个好。”

    魏忠贤就纳闷儿的问道:“皇上说过吗?我怎么没听着?”

    毛文龙就肯定的说道:“皇上说过的,说东来顺的涮羊肉,色香味俱佳,而且食材鲜美,真的是天下第一涮,当时你忙着看着上菜,你没有听到,我可是听得真真切切。”然后看着一脸震惊的魏忠贤:“从现在开始,东来顺里多一个股东,有你两成的干股。”然后望向满脸震惊的掌柜:“你可同意?”

    同意,当然得同意,给魏忠贤三成干股都同意,有这样的广告效应打出去,皇帝的金口玉言必须明目张胆的写出去,拉虎皮做大旗,这事情谁都会做,尤其是这样大的虎皮,绝对不能放过,如此炒作下去,那么东来顺估计每天走廊上都会蹲满了人,如果这间屋子在略微的开发一下,就在这个皇上坐过的桌子旁边,摆上一个小桌,一个座位十两银子,绝对是要一年前订购,那么整个东来顺,立刻就可财源滚滚。

    而看到醒悟过来,发现自己虽然多了一份东来顺不菲的收入,但想想刚刚皇帝答应下的贷款,自己这个大内的管家,又多背负了两百多万债务的魏忠贤痛苦的样子,毛文龙就开导他:“魏公公,你看一看,赚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上心去做,随时都可以发现商机,你欠了将近3000万银子的贷款本息,不要担心,债务这个东西其实只要运作的好了,是可以很轻松的还上的。”

    魏忠贤就凄苦的看了看毛文龙,痛苦的咧嘴:“我说老毛,你就拿我穷开心吧,3000万,即便这家店铺给我全部的股份,我也还不啊。”

    结果毛文龙就敲敲杯子,一脸无所谓的说道:“首先,你手中掌握的不是这一家小店,而是一个老大的帝国资源,人口亿兆,物产丰富之丰富,简直让其他的诸国眼红,如此,你发现一件事情没有?”

    魏忠贤有困惑的抬头,不知道毛龙要说什么。

    毛文龙就道:“就在刚刚,我不过是给大家一点点的未来展现,原先准备分红出去的1800万元的银洋,就一文不少的留下了,而你还要追补300万,我想有皇家这个金字招牌在,从明天开始到月末,整个北京城以及周边存款,绝对不下5000万两白银,而我还要在南京,在广州,在泉州,扬州苏杭马不停蹄的开设分行,那所存储的银子将是多少?而我将现在立刻就将这里的这些储蓄上来的白银再铸成银洋,就等于是5550万银洋。”然后得意洋洋的道:“就这么一倒手,五百五十万银洋就出来了,其实钱就这么容易来了,你愁什么?”

    魏忠贤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猛的拉住毛文龙的手:“你说什么?铸币?银洋是你铸造的?好啊,总算是抓了一个私铸贩子,按照大明律法,死罪,死罪,不,现在改了,车裂。”

    毛文龙就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嘴巴,自己真的是嘴欠啊,这怎么就将自己的老底说出来了呢,自己这真是找抽啊。

    “钱息两成归你。”抽自己嘴巴是抽嘴巴,但毛文龙根本不担心魏忠贤真的法办自己,不过是要自己点份子钱罢了。

    魏忠贤就大呼小叫的敲着桌子叫嚣:“四成,否则车裂。”

    “三成。”毛文龙就坚定的道:“再多,我宁可车裂。”

    “成交。”魏忠贤就爽快的答应了。

    毛文龙就打蛇碎棍上:“那你和内阁就直接颁布一个法令,大明的铸币全全归我。”

    古代人对发行货币权的重要性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魏忠贤想也没想的答应了,现在的魏忠贤可不是一年前那样了,现在他在大明几乎就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他想办什么事情,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答应完了毛文龙,然后赶紧揽住毛文龙的肩膀:“你说说,你偷铸银洋,每年获取钱息多少?”

    毛文龙就只得如实交代:“前年刚刚开始,铸造的都堆在了刚刚的仓库里,两千万银洋,获利一百五十万。”

    魏忠贤就惨叫:“钱啊,我掌握着天下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竟然让一百五十万银洋在手中丢了。”然后气急败坏的跺脚:“锦衣卫皮岛坐班王洪亮你个该死的,我现在就拨了他的皮。”

    在这一点上,魏忠贤应该气急败坏,但也的确错怪了锦衣卫坐班王洪亮,因为毛文龙对铸币厂看管的实在是太严格了,就连一只苍蝇飞出来,毛文龙的亲信都必须追他上天入地的打死,怕他知道的太多,泄露了消息。

    而王洪亮秉承前人教训,和东厂太监一起,该看的看,该听的听,但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听的绝对不听,所以才有了这和谐融洽的关系,要不他们两个,早就光荣的战死在了辽东前线了。

第737章 钱多无用论() 
按照中国历史上看,铸币是不赚钱的,因为铜在大明也不是盛产的,既然如此,那就不铸,所以有许多朝代,对私人铸币,采取的是睁眼闭眼的态度。而因为赔钱,所以,改朝换代之后,新朝不改旧朝币,旧朝钱币继续流通,从此造成中原王朝各种各样的钱币满天飞,往往一个后世挖掘出来的钱币窖藏,那就是一个中国历朝历代钱币的展览馆。

    到了现在大明天启年,善于经营的东林把持的铸币司,其实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宝源局,彻底的扭转了这个状况,他们竟然破天荒的盈利了。

    而盈利的手段就是,他们开始大量的抽减铜的比利,因此宝源司开始赚钱了。天启二年和三年,他们获得了大量皮岛毛文龙的变相铜钱,转而融化重铸,其中获利颇丰。

    天启二年,当时南京宝源局记载,用本钱,二十万九千零四两,获得钱息十二万八千六百零六钱,天启四年,十四万三千四百一十一两,获得钱息十二万八千九百三十二两,钱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中国货币通史上说的)可见当时有本书窃明上说的不大准确。

    至于天启年苏州抵制天启钱的事情的确有,从而引发了魏忠贤对南京宝源局案,将东林把持的宝源局一把掀翻,其实不是因为党争,还是因为钱息过高却不能入北京国库,因为南京自有另一个朝廷班子,这笔钱息直接入了南京户部,所以,魏忠贤掀翻南京宝源局不是因为党争,而是因为眼红。

    “如果,咱家说的是如果。”已经看到了铸币如此赚钱的魏忠贤,就红着眼睛请教毛文龙:“如果咱家将北京南京以及西南宝源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年可得多少钱息呢,那是不是就可以大赚一笔?”

    对于被自己引诱出来的魏忠贤的这个想法,毛文龙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管怎么说,魏忠贤贪,但他大部分的心思还是在为他爱护的皇上做事的,而皇上呢,从天启和崇祯来看,还是为这个大汉江山在兢兢业业的,这和自己的思路是吻合的。

    其实现在毛文龙认为自己做为一个穿越人士是合格的,在钱财上,自己已经赚了很多很多。

    但历史的使命感,让他一直甘守清贫。

    即便自己赚的钱或者是抢来的钱加起来,已经富可敌国了,但自己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呢?不是看淡繁华,没有那么高尚,而是,这个年代有钱真的没用啊。

    这个年代,给你十万银子,你能做什么?吃不过是一桌,山珍海味,相比后世,简直就是烂大街的东西,不值几个钱的;穿不过一身,绫罗绸缎也就是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