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毛文龙两难的时候,刘氏兄弟最小的刘兴贤,这个小年轻,虽然平时沉默寡言,这时候却慢条斯理的道:“大帅请看,敌人的阵势虽然严密齐整,但其中却是有着巨大的弱点。”

    毛文龙就扭头看向这个小将军“六将军却看出了敌人什么样的端倪?”

    刘兴贤躬身施礼:“不敢大帅称呼将军,但末将的确看出敌人阵型的缺陷,且让我指给大帅一看。”然后指点着敌人巨大的军阵说道:“首先看外围的叛军服装,和他们的装备。”

    毛文龙等人就顺着刘兴贤的手指看去。

    “在外围,每一杆认旗之下,都是盔甲整齐刀枪全面的军队,但围在他们周边的,却都是一些百姓服装,虽然他们的脑袋上扣着官军的帽子,手中所持的却是木棍。”

    毛文龙手搭凉棚,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情况的确如此,就纳闷儿的问道:“这能说明什么?”

    刘兴贤就解释道:“从这一点上看,敌人的军队并不是完全的由正规军组成,他们是以一小股正规军为基础,招募百姓青壮参加叛乱,如此一来,敌人的战斗力并不是咱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毛文龙就恍然大悟,深以为然,这真是站在的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本质就不同啊。

    毛文龙是站在主帅,而且是带着一贯的进攻思维看待事情的;而刘兴贤是站在被动听令的角度,也就是一个闲人的角度看待事情的。

    被刘兴贤这么一指点,毛文龙也看出了敌阵的端倪缺点:“不是六将军提醒,本帅倒是忘了,朝鲜本来正规军就不多,而且训练比大明还松弛,按照朝鲜人的规矩,将领平时是不领兵的,他们是在战争起来的时候,临时指派一个将军,给他分配一批人马上阵的。所以,那些拿着木棍,衣衫不整的士兵,是临时调过来的各地士兵。而盔甲鲜明的兵丁,就等同于咱们大明将军身边的亲兵。而这次叛军和李倧在汉城前鏖战了四个多月,双方消耗兵力巨大,估计这叛军掌握的士兵,已经消耗差不多了,那么他们面对我们的所谓7万大军,就肯定是裹挟当地的百姓,如此一来,战斗力就不那么让人担心了。”

    被大帅肯定,刘兴贤就更加信心十足,继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还有大帅您看,对面的敌人的认旗上标注的地区,各有不同,官阶大小,各不相同。”

    毛文龙就兴奋的点头:“你是说,即便是那些所谓的正规军,也不过是从各地临时抽调过来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兴贤就点头:“萨尔浒一战的教训就要在这里发生。”

    这是最精辟的见解,萨尔浒是大明抽调了全国各地精兵强将组成的大军,也正是因为从各地抽调过来的,就不能拧成一股绳,结果造成了大败。

    “还有大帅请看,看着敌人阵型严整紧密,但你看那些士兵们一个个面露疲惫,面色苍白,这证明一件事情,他们在这里已经排兵布阵了很久。”

    毛龙立刻叫过来侦缉队的负责人:“你侦查敌人的时候,敌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排兵布阵的?”

    这个队长就立刻肯定的回答:“属下日夜监视敌人动静,他们是在今天早晨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布阵,乱哄哄的两个半时辰之后才排兵完毕。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卯时开始,巳时才排完,毛文龙默算了一下,再看了一眼天色,正是红日当空,现在大约是正午的午时。“好家伙,感情这帮家伙比自己起来的还早,这一站就站了一个上午啦。”

    这个侦缉队队长肯定的道:“正是如此。”

    毛文龙就笑了,笑的是无限的开心。

    “双方一个上午都没休息,自己拔营之后开始走向战场,敌人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在这里站着等着自己,感情双方的疲惫程度差不多啊。”

    “大帅,其实正常的走动,是不会走死人的,何况我们每前进20里,就要休息一下,而如果要是这么一直站着,确实会站死人的,就比如说那些衙门门前,惩罚不交租税的百姓的站桩。”

    被这么一提醒,毛文龙恍然大悟,双手一拍:“正是这个道理,没想到六将军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韬略观察,真是难得啊。”然后对刘兴祚道:“刘家又出一千里驹啦。”

    刘兴祚看到自己的弟弟被大帅赏识,当然高兴万分,连忙道:“我家小弟,自幼便爱读书,尤其是杂书兵书,也有举一反三之能,在想办法上,是我们几个兄弟所不能及的。”

    “好,很好,既然这样,未来朝鲜驻屯军的参军将军一职务,就让六将军担当起来吧。”然后拍着没有因为得到重用而欢欣鼓舞,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刘兴贤:“好好的历练,将来我要大用。”

    “为大帅奔走,当死而后已。”

    毛文龙接受了他的表示忠心,然后果断的道:“我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决战,从现在开始。”

第914章 别开生面的决战() 
自由的行走,虽然也让人疲惫,但是浑身血脉通达,肌肉松弛,反倒生出任性来。而一直站着,血脉闭塞,最终变得双脚麻木,浑身血液越流越慢,就会最终站死。当然站上半天,是站不死人的,但却会使人僵硬麻痹,失去活力,这是一种生理的现象。

    春川留守之所以天刚亮就开始排兵布阵,也是无奈之举。

    他并不是一个保守疏忽的人,作为一个文人,在骨子里就有一种谨慎的精神存在的。毛文龙大军入了江原道,占据了清平里的消息早一步就被送到了自己这里。

    虽然清平里是他放弃的,为的就是集合各地的部队,在自己设定的战场上,准备和毛龙来一场以逸待劳的决战。但对毛文龙的巡查监视也是日夜不停。三天后的昨日晚上,毛文龙离自己还有50里路扎下营盘的时候,江原道留守就开始排兵布阵,最终选择了这一个非常稳妥的以逸待劳的办法以应对敌人。这个办法不可谓不高明,而且还是非常的高明。

    但是,在毛文龙拔营起寨继续向自己行进的时候,他必须事先将阵型布置完毕,准备逼迫毛龙在不得休息的时候,就被动的参加战斗,这更是一个好算计。

    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所谓的7万大军,10万民夫,几乎全是抓来的和裹挟来的青壮百姓,正规军少之又少,按照现在的规矩是,这些各地抽调来的将军们的亲兵正规军,只能算作督战队。

    而让这些农民们,有条不紊的整齐排列好阵型,就需要时间,所以他不得不在半夜的时候就开始埋锅造饭,让这些人好好的吃上一顿,然后在天刚放亮的时候,就打开三道城门,开始在西面汇集,摆列阵型。

    当时状况那是一个乱啊,这些农民们根本就没有列队的基础,就在城前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就如盲无目的的海水一样,忽然大家一起涌向了东面,而后又忽然涌向了西面,越涌越乱,让你喊破了喉咙,也根本没有办法。

    最终留守不得不下令,分配到各队的督战队,行使他们的权利,皮鞭木棍,实在不行抄刀子砍人,用这种霹雳的手段,用了将近三个时辰,总算是按照留守的想法摆好了阵型,好在老天开眼,就在他摆好阵型不久,毛文龙的大军轰隆隆的来了。

    本来以为毛文龙会在这种逼迫下,和自己进行仓促的决战呢,结果毛文龙却在对面踌躇不前起来。

    比比画画以后,毛文龙的队伍动了,一列列的将士开始摆开进攻的队形,兵马调动那真的让人眼花缭乱。

    于是留守豁然站起,却感觉到一阵阵眩晕,嗯,是血糖过低啊,看看天色,好吗,现在已经是正当午间了,今日早饭吃的太早,这是饿的啊。

    但大战即将开始,吃饭是顾不得了,还是战斗吧,不过也好,最起码远道而来的复辽军也没时间吃饭,大家算是扯平,都饿肚子打一场决战吧。

    深吸一口气,勒紧裤腰带,大步上前,却是一个踉跄,差点一屁股坐地上,感情脚麻了。坐的太久了,现在两脚麻的几乎就没了知觉,这是相当痛苦的。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搀扶我过去城墙。”留守大人愤怒的吼着两个呆头鹅一样服侍自己的小童。结果两个小童就吃呀咧嘴的互相看了一眼,用双手扶住自己的大腿,一步一步的往前挪——他们比坐着的大人还痛苦,他们不但麻,而且木了,感觉自己的双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艰难的被搀扶着到了城墙前,扶着女墙朝毛文龙的大阵看去,这一看,却让留守大人无比的疑惑。

    只见复辽军前军摆开了攻击阵型,但前排比比划划一阵之后,竟然扭身后撤,然后再换上一批,如此再比划一阵,又换一批。而那些撤回去了的,也不是就地休息,也是,两军大战在即,互相对垒,谁敢休息?

    结果那些撤退回去的,就在他们的大阵里,慢慢的排队旋转,五万大军,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就好像有洪水猛兽在大海里兴风作浪,旋转的让外面看的人一阵阵的眩晕。

    这是什么阵型,自己广读史书战册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啊。

    就在这个留守大人目痴神迷,晕头转向的时候,突然之间,在毛文龙的大阵里,晃悠悠的行出了一匹战马,在马上端坐着一名官员,一看就是朝鲜官员。

    虽然朝鲜的官服和大明的官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绝不僭越,所以他们的服装都照比明朝的服装要短一些,比如说两个纱帽翅,就比大明的要短上三寸,而袍子,大明的是直达脚面,而朝鲜的却露出整个靴子。

    那个朝鲜的官员通过军阵与军阵的通道晃晃悠悠的过来,苍白的冒着冷汗的脸朝着上面看了一眼之后,确定是这江原道留守,于是也不打招呼,直接在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了一道黄凌,就开始摇头晃脑的念了起来。仔细一听,竟然是一封讨逆檄文,也不知道是谁写的,那真是文不对题,驴唇对不上马嘴,唯一的好处就是发挥了文人的磨磨唧唧的长项,那是王母娘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这是规矩,这是礼仪,既然是规矩礼仪,那么留守这个文官当然要大度的遵守,于是就耐心的在城上听着,心中打着反驳的腹稿,准备好好的驳斥一番。

    这个家伙念到口干舌燥的时候,竟然从怀里拿出了一个水壶,直接喝了一口,然后就继续摇头晃脑的念,听得让人是昏昏欲睡。

    直到快半个时辰的时候,留守真的是实在忍不住了,断喝一声:“闭嘴。”然后按照文人的习惯,一定要坚决的反驳掉他们的胡言乱语。于是有留守就在城上,即兴发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他是越来越兴奋,胸中的所有文采,一起迸发出来,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才算是一吐为快。然后指着城下这个原先的同僚,大声的喝问:“你倒是服也不服?”

    结果城下的那个官员立刻拱手:“老大人果然好犀利的嘴,下官不及。且待我回去,换另一个人来,如果咱们将正朔与叛逆的事情辨别明白,分出胜负,天朝的大军答应,就消弭了这场战争,也算是你我双方,挽救了无数苍生子民。”

    一听这话,留守大人当时兴奋无比。如果论辩论,自己是绝对不会输的,因为自己每天坐在大堂之上,和各地名士高谈阔论,每一次都是自己全胜而归,若真的如此,就消弭了这场战争,能让天朝的大军改变观点立场,却是一件天大的战功。

    “今天我就给你来个舌战群儒,你切去,换人来。”留守豪迈的一挥袖子。

    城下的这个文人就长舒了一口气,一个时辰1000两银子,即便是死在这里也值了,然后就欢天喜地的回去换人。

    大明的军队还是真守诺言,在第2个人上来和自己辩论的时候,大明的军队依旧是缓慢的运动着,但并没有对自己发动进攻。

    看来天朝上国真是仁德啊,他们对藩属国,继续实行着王化教化,真的不愿意欺凌小国,真的是依旧按照他们一直奉行的,什么事都要讲道理的对外方针行事啊。

    这太好了,只要我辩论倒了这帮家伙,一场与天朝的对战,就将消弭殆尽。

    越说越兴奋,思路大开,文华如流水一样滔滔不绝,说的城下的那个人哑口无言,等留守再次豪迈的责问他服不服的时候,结果底下的那个官员竟然很有脾气,梗着脖子大声回答:“你个逆贼,我不服。”

    好吧,既然你不服,我就要将你说服,让你服的五体投地。

    于是滔滔不绝的说下去,不知不觉间,又一个时辰过去了,眼看着太阳西斜,肚子里咕咕叫,喝的茶水太多,只要一用力,留守大人就有一股尿意

    有了尿意的提醒,让这个留守突然感觉到哪里不对。猛的惊醒,自己早上吃的肉糜酒肉,而下面的将士不过是两碗稀粥,一个馒头,现在自己饿的已经头晕眼花,下面的那些民夫将士们可想而知饿到什么程度,似乎自己上当了。

    但又一想,自己的兵是站着的,体力消耗不大,但对面毛文龙的兵也一样没有吃饭,却一直慢慢的滚滚蠕动,体力消耗应该比自己更厉害,这样对面的消耗下去,应该还是毛文龙吃亏更大。

    但一股不祥的预兆总是让他纠结万分,于是就冲着底下大吼道:“总是这么婆婆妈妈,什么时候是个头?你到底战还是不战?”

    结果底下的那个官员更是硬气:“你个逆贼,我们不是已经在进行决战吗?不过我这一阵算是平手,我且回去,换一个同僚过来,今日若不说死你,我是绝不善罢甘休。”然后心中狂喜一千两银子到手的打马往回跑去,留下一脸懵逼的留守在城头上孤独的混乱着思想。

    skbshge

第915章 连环妙计的结局() 
人在急走之后,是不能遽然之间停下来的,那样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最解乏的办法,就是放松的慢慢走,让各种机体机能慢慢的放松适应,最终会神奇的恢复到最佳状态。这就好比在大冬天里,要想让自己被冻麻木的双脚恢复知觉,就应该直接用雪水来冲洗,而不应该用温水浸泡,如果用温水,这双脚就废了,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毛文龙决定,时刻摆出进攻的阵型,让对面的敌人不敢乱说乱动,而自己这里,却用慢走的形式,舒缓疲劳,恢复体力。而每当自己的队伍转到战后的时候,在那里早已经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和饮水,尤其是在饮水里,特意加上了盐吧,以便让将士们补充体内损失的盐分。

    而为了拖住敌人,让敌人继续那么站下去,毛文龙对朝鲜刚来的官员发出了赏格,只要能够让那个留守,和他打上一个时辰的嘴仗,他就给他1000块银元,而且是当场兑付。

    在这样丰厚的赏格之下,当然有勇敢的人,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时间在一点点的消耗下去,敌人的大阵里已经开始有倒毙的现象出现,不要说那些身体弱的青壮民夫,就是连那些将军们的亲兵,也已经摇摇晃晃,不能支撑。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毛文龙就对着刘兴贤说道:“让我再考验考验你的胆色,你现在就单枪匹马,穿过敌阵,向城上的叛贼下战书。”

    刘兴贤也不激动,只是坚定的说了一声:“末将尊令,提着自己的银枪,催马就要出阵。”

    毛文龙赶紧叫住他:“你顺便告诉那个留守,大明天朝的将士是仁义之师,道德之师,我现在提议,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在决战之前,双方休息半个时辰,然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这样的提议简直惊掉了身边所有人的下巴,刘兴祚赶紧规劝:“大帅不可,万万不能重蹈宋襄公的覆辙。”

    毛文龙哈哈一笑:“刘将军请放心,就按照我这么说的办,我会让你看到一场好戏,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大帅既然这么决断了,作为属下就不能再反驳。于是满心疑惑的刘兴贤提着银枪直接穿过了敌人的大阵,来到了城墙下,对着上面的留守稳健的说道:“刚刚经过一番辩论,却怎么也说不出个道理,分不出个胜败,这正验证了那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最终的胜利,还是要用战争来解决。”

    留守心中便一动,自己在这里站着休息,毛文龙一直在那里摆弄他那个莫名其妙的大阵,根本没有半点停歇休息的时间,这才真正做到了以逸待劳,两相对比胜负已分,于是欣然答应。

    结果刘兴贤更提出了让留守感叹而欣喜的条件:“天朝的王师,是仁义之师,道德之师,这两国本是主从,本来就不应该刀兵相见,但现在局势使然,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我家大帅决定,在战斗开始之前,先让您的士兵休息两刻钟,在这期间,天朝王师绝对不对你们进行进攻。”

    这样仁义的条件,感动的这个留守简直就要痛哭流涕,仁义之士果然名不虚传——只是可惜,天作孽有可活,自作孽不可恕,你这是自己找死,确实怪不得我。

    于是连忙用一番套话套住这个结局,目送那个白袍将军潇洒的从自己的大阵中昂然而去。

    得到了毛绒毛文龙的承诺,而他们也将进攻的阵型慢慢的缩回,收缩成防御的阵型,从这一点上看,王师是坚守承诺的。

    于是这个留守就下达了命令:“全军休息两刻钟,然后进行决战。”

    这个出于人怀关怀之心的命令一下,十七八万人的战场,没有欢呼,却整齐的爆发出了一种皮球泄气的声音,由于人数实在众多,这一个声音竟然有一种惊天地的气势。

    随着这一声泄气的声音之后,原先铺满战场的17万大军,就如狂风吹过的麦地,齐刷刷的倒了一地。

    这个留守刚刚松了一口气,我又一个声音冲天而起,这时候才让他大吃一惊,何止是冷汗,那憋着尿,就直接流了出来——鼾声,是十七万人的鼾声让他心若死灰。

    毛文龙听到了这一声泄气的声音,就欢喜的双手一拍:“成了。”

    而就在身边众将不明所以的时候,对面的又累又饿,已经站的麻木的士兵,齐刷刷的扑倒在地,互相枕藉着,鼾声一片,就如同一片滚滚的沉雷在那里轰响。

    这时候大家才真正明白过来毛文龙的用意,无不佩服的伸出大拇指,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