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臣子被外人怼的如此狼狈,李倧当然要站出来回护:“毛帅先熄怒火,大家都是友邦,算起来也是同殿为臣的同僚,包容宽让互相提携,才是作为同僚的根本啊。”
毛文龙就喘了一口气,阴沉的脸说道:“既然当初我答应你们,我自己辛苦一下,就地解决粮草军饷问题,这事儿就过去了。但是南方的叛乱已经平息,我的大军以后的钱粮军饷抚恤,是不是该由你们出?每月20万两银子,一分钱都不能少。”毛文龙拿出了自己吃定你的条件和筹码。
结果朴金辉却淡淡的怼了回来:“外臣正想说这事情,现在朝鲜的叛乱已经平息,天朝的大军已经没必要再在这里驻扎,所以我已经拜表上书天朝的皇上,请毛帅带着大军回防。”
这句话一出,当时噎的毛文龙个咯一声,怒火直冲脑门。这是什么?这就是卸磨杀驴,最主要的,和自己的初衷不符。于是就充满了正义的说道:“当初我奉皇上的圣旨,带兵来朝鲜平叛,维护属国的平安太平。现在东面还有江陵李庆叛乱没有平息,我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我就没有办法回京复旨。所以,什么时候朝鲜的叛乱彻底平息,我才能在什么时候回师。”
这就是赤果果的告诉朝鲜的君臣,文就是养贼自重了,我就打算赖着不走了,你能把我怎么滴吧?
朴金辉看着这个无赖,真的忍不住将一口浓痰狠狠的啐在毛文龙的脸上。当然,这样的事情有损风度,但这些事情不说出来,他就以为自己是个傻子。于是朴金辉豁出去了,彻底的撕破了脸,“想当初,本来李适的叛乱转眼就能扑灭,正是你这个贪婪的家伙,怀着别有用心的目的,支持了叛军的钱粮器械,才将一场瞬息就会平息的叛乱,弄到这样一个糟糕的地步。现在你还有脸说这话,你还是不是个人?你还要不要脸?
而东面江陵李庆的坚决抵抗,你以为别人不知道我不知道吗?是你杀了人家的儿子,拒绝了人家的投降,硬逼着人家继续造反,还不是一个养贼自重的拙劣把戏,天下人心昭昭,人在做天在看,难道你就不感觉到羞愧吗?”
羞愧?羞愧是什么东西?如果毛文龙要有羞愧之心,也就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在毛文龙的眼里,为了大汉民族,为了大明江山,为了自己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不但不感觉到羞愧,反而有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豪迈。
朴金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至于剩下的那一点叛军,我们朝鲜王国自己就能搞定,不在劳动天朝大军,所以现在我请天朝大军回归本国。”
这是赤果果的撵人了,这让毛文龙简直就出离了愤怒,一拳都砸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就要爆发。
结果李倧笑眯眯的安抚:“毛帅息怒,这些事情暂时放下,正好你赶来,请您接天朝内阁和兵部的公文吧。”
毛文龙就一愣,自己内阁和兵部的公文怎么追到这里来了?正在疑惑之间,大殿的外面走进来两个人,正是自己的老相识,两个月前跟着自己进入朝鲜册封李倧为王的太监王敏政、胡良辅。
“你们二位怎么在这里?”这简直大大的出乎了毛文龙的意料之外?
两个人就苦笑着冲毛龙拱手:“半个月前接到朝鲜国王的国书,请求将平叛大军撤回,满殿激烈的讨论,最终兵部尚书孙师傅也认为,既然朝鲜的叛乱已经平息,大军长驻他国,有干涉别人内政之嫌。同时,东江镇也不能缺少毛帅坐镇,因此发下来了兵部公文,调您带军回防。”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内阁的犹豫,是因为他们还记得自己当初通过锦衣卫和东厂,传回去自己对朝鲜重要性的看法,避免朝鲜在生萧墙之祸,危及东江镇的安危,所以难以决断。
但是孙承忠却绕过了皇上和内阁,直接以他现在兵部尚书的身份,发布了这道公文。要说孙承忠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毛文龙是打死也不信,这里就有一个幽灵一样的影子,在自己的眼前晃动。
兵部的调兵公文,在现在的情况下,都必须遵守,但他做着最后的挣扎:“最近听闻倭寇即将犯境,到时候我还要带着大军往返,那就是一个徒劳折腾。”
结果不是朴金辉回答,而是李倧冷冷的反问毛文龙:“难道这样的消息出处,毛帅不心知肚明吗?”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毛文龙还能说什么呢?最终只能长叹一声,冲着李倧君臣拱拱手,灰溜溜的走出了王宫。
站在王宫的大门外,回望着这个显得老旧破败的王宫,毛文龙咬牙切齿的在心中嘀咕:“这一次我碰了一鼻子灰,被你们君臣羞辱,等下一次有机会,我要连本带利的拿回来,咱们走着瞧。”
第927章 袁崇焕的小人之举()
带着一切阴谋都被人拆穿的尴尬,带着被人直接撵出来的羞愤,灰溜溜带着自己的队伍回到了皮岛。
这一次出征回来,没有得到原先大军凯旋的鼓号待遇,也实在是没有那个脸,也没有得到百姓的欢迎。
本来是一个帮助外国的战争,在百姓看来,这劳民伤财的事情,本来就不应该干。而即便干了,那也应该被人待为上宾啊,可是,竟然被人家毫不留情的给撵回来了,这简直是倍儿没面子的,还庆贺什么?
同时毛文龙也不想让太多的人看到自己灰溜溜回来的样子,那对民心不好。因为,他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无数在朝鲜施行天高三尺计划的收获。就在朝鲜向皮岛的码头凤起里,无数的马车物资,通过连绵不绝的渡船和浮桥,整整的运输了十日方休。这要是让视复辽军为王师的百姓看见,还不以为是一群强盗土匪回家啊,那有损复辽军高大的形象不是、。不管怎么说,虽然失败了,但形象还是要保护的。
站在码头上,指着连绵不绝的货物,毛文龙痛苦惋惜的对围在身边的许杰,吕一学,还有孙元化王洪亮以及自己的监军说着自己的痛苦:“这一次出兵,最终被人家赶了回来,没有实现我们长期掌控朝鲜的目的,没有实现我们将朝鲜变成我们的后院基础的目的,就弄了这些破铜烂铁,失败啊,真的是失败啊。”
吕一学也感觉很失败:“就这些破铜烂铁,即便能让我们三年时间衣食无忧,但最终的大计划没有实现,也是得不偿失的。”
许杰也沮丧的评论:“成大事,便行大计划,结果你是怎么搞的,让人直接拆穿了我们的老底,丢人现眼啊。”
一直被软禁在皮岛的马维忠更是愤怒:“我就说你要给内阁出幺蛾子,现在好了,让人给撵出来了,我到是可以直接回内阁复命了。”然后就真的一甩袖子,带着没有背成黑锅的不甘,直接走人了。
大家都感觉的确是这样,没实现目的不要紧,怎么的也得落个好人缘吧,这可到好,老底被人拆穿了,最终让人羞辱一番,弄的是里外不够人。
“我就纳闷了,当时你怎么不发扬你的厚脸皮的本色,死皮赖脸的也不回来呢?”许杰如此抱怨。
毛文龙就双手一摊:“我到是也想,但情况他不允许啊,我正想给他来个坐地泡呢,结果人家直接拿出了我们朝廷兵部的刊文,命令我撤兵,连我想留一支队伍善后都不行,必须显示我天朝义务出兵,打了就撤,不占据属国一寸土地,不留一兵一卒,展现天朝大度风度。”然后毛文龙就恨恨的说道:“我恨这个天朝大国风度。”
围在他身边所有的人,就一起恨恨的说道:“我们恨这个天朝大国风度。”
许杰就不遗余力的拉仇恨:“皇上是睿智的,内阁是目光长远的,孙师傅也不是昏聩之人,但是孙师傅却绕开了皇上和内阁,让他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下达了这个命令,这很不合常理,看来孙师傅身边有了小人。”
许杰说孙师傅身边有小人,所有人都有共同的了然。也都知道许杰话有所指。
毛学礼就愤恨的数落:“想当初在我们穷困潦倒的时候,建奴用兵辽西,那个家伙就撺掇孙师傅让我们出兵,解他前线之围,弄得我们损失惨重。而他却总是向朝廷伸手,把本来应该给我们的那部分钱,也全部划拉到他的手里去了,让我们不得不自寻出路;而父帅在京养病,结果整个辽西前线形同虚设,让建奴直接进了丰润,进入了天子脚下京畿重地,差点擒杀了我们一个亲王。结果那个小人,在孙师傅自请有罪的情况下,竟然躲在后面,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就用孙师傅顶缸。”
王洪亮也愤愤不平:“最可气的是,毛帅在草原上为大明打生打死,最终恢复了努尔干都司,结果那个小人,竟然大言不惭的向朝廷上书,向朝廷要这个指挥使的位置,你说他还有点脸不?”
魏是会也跟着愤愤不平:“人至贱则无敌,当一个人无耻到不要脸的时候,当一个人的脸厚到这种程度,真的是无可救药。”然后想起来,刚刚许杰可抱怨了,毛文龙没有利用厚脸皮赖在朝鲜不回来,于是就赶紧解释了一下:“我说的是那个小人,可不是大帅你,你可不要多心。”
毛文龙就一捂脸:“你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指着和尚骂秃子吗?我很愤怒,仲明,现在就将这位将军大人塞到冰窟窿里去,报一个光荣的战死。”
毛仲明就笑嘻嘻的接令:“现在是5月份,到今年冬天大海封冻,我立刻执行您的将令。”
冯士宝煞有其事的念叨:“某年某月某日,东江镇第四任监军指挥抗金,不小心掉进冰窟,喂了王八。”
王洪亮就接口:“是海龟,上报情况要准确,这是我们的职责。”
于是大家一片哄堂大笑。
笑过了一阵之后,许杰就对着毛文龙道:“这一次,一定是那个小人看出了大帅您想要长期占据朝鲜的目的,一旦你的目的达成,您不但是手握东江镇,辽东半岛,更兼职努尔干都司,掌握草原,更会成为朝鲜的王上王。这一个巨大的战略形势一旦形成,恢复辽东的大业必将在你手中实现,也就没有了别人什么事情。所以出于嫉妒,才撺掇着孙师傅下了这道手令,此等小人不除,早晚是我们的祸害。大帅应该早日动手,解除后顾之忧,以免萧墙之祸。”
当着这些人的面,说着这样明目张胆的阴谋,锦衣卫东厂以及监军,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一个人想着要将这个事情上报。现在大家早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了,心早已经贴得近了,现在他们三个人都知道,虽然毛文龙什么都不隐瞒他们,但是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规矩,知道什么该上报,什么不还上报。于是大家就都拿眼睛看向毛文龙。
其实以现在毛文龙的势力,拿下一个小小的兵备检事简直就轻而易举,早早的清除这个搅屎棍,对东江镇是有利的。
但是毛文龙有毛文龙的心思想法。
袁崇焕是毛文龙宿命中的死敌,这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和私人恩怨,而是因为两个人前世今生存在着的巨大的野心的碰撞。两个人都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单独恢复辽东,成就这千秋伟业。
但这里却有一个让双方非常尴尬的坎儿。东江镇的毛文龙一直划归着冀辽督师的管辖之下,但是这前世的毛文龙桀骜不驯,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依旧绝对不听从冀辽督师的调遣,更别说现在兵强马壮,势力雄厚,钱粮丰足的毛文龙了。
如此一来,由于双方野心的巨大差距,双方的裂痕也就越来越深,最终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
拿下袁崇焕,在现在的毛文龙来说,不敢说手到擒来易如反掌,但也绝对不会费太大的周折。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拿下袁崇焕,就等于明目张胆的插手整个辽西,这绝对是以下犯上,这会给皇上和内阁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真的是得不偿失。
那么拿下孙承宗呢?那就更不行了,没有孙师傅压着袁崇焕,换上一个资历浅,威望低的人,就比如说后来的高第,结果再也难以控制袁崇焕,最终被袁崇焕所取代,成了毛文龙真正的上司,从而为了夺取兵权,名正言顺的杀了毛文龙,夺取了毛文龙的东江镇。
但,若是只是拿下孙师傅的兵部尚书呢?这倒是可以考虑的。孙师傅年纪大了,肩膀上的担子太重,如果能让他一心一意的做好冀辽督师的工作,是不是状况会更好?毛文龙如此腹黑的想。
skbshge
第928章 天启有后了()
正在毛文龙憋着怎么算计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好消息震动了东江镇,震动的天下,也彻底的将毛文龙的苦恼不忿扫荡的烟消云散——那就是语嫣生了,给毛文龙生了一个小子。当然,这个好消息只能震动东江镇,真正震动天下的好消息,不过是毛文龙蹭了热度——是当今的万岁,在5日之前,诞下了龙子——大明有后了。
东江镇毛文龙得到张家婶子通知的消息,毛文龙撩着袍子,一面发狂的往家跑,一面欣喜的庆幸。当初天启皇帝给自己写的那封私人书信上说,张皇后怀孕了,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毛文龙立刻以私人的身份,给天启回了一封密信。在信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张皇后,一定不能让客氏以及他的亲信接近。为此,毛文龙不惜甘冒巨大的风险,请求让自己在京城的妻子张氏,和张皇后拜为姐妹,进宫日夜贴身防备。
好在这时候的天启皇帝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心灰意冷,对自己的后代也非常惦记,更是充满了期待。于是就接受了毛文龙的建议,让毛文龙的妻子张氏,和自己的皇后拜为姐妹,然后将他留在宫中,日夜守护在皇后的身旁,小心的防备侍奉。这期间,宫闱中客氏和皇后的内斗已经是如火如荼,也不知道张氏担了多少心,经过了多少凶险,但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达到了目的,张皇后顺利的产下了龙儿——大明有后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那是别人家的儿子,和自己几乎不着边际,语嫣生个儿子,才是自己真正的血脉。
气喘吁吁的冲进房间,也不管什么忌讳,直接伸出手,在语嫣的怀里抢过宝贝。看着这个胖嘟嘟的小家伙,毛龙不由得眼圈发红,喜极而泣凄然泪下。
直到穿越以来,虽然有一种高高在上半仙的优越感,但是所有穿越人士都有的穿越心理病,却一直撕咬着他的心,那就是孤独寂寞以及绝对的不真实感,让穿越的人士感觉到发狂。
毛文龙有时候就不敢拥抱眼前的语嫣,生怕自己抱过去,两个手臂会穿过她的身体,让自己抱一个空,让自己知道所有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幻想,都是虚无的不真实。这也包括自己,让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存在。所以现在毛文龙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时不时的悄悄掐自己一把,只有那种剧痛,才能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在现在,等毛文龙将这个粉嘟嘟的小家伙抱在了怀里的时候,围绕着自己心中的对虚无的恐惧,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迷雾,就砰的一声消散了,让毛文龙彻底的从虚无中走了出来,从这时候开始,毛文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这个世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的。
解脱和确定了真实,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怎么不让他凄然泪下?
不顾语嫣的反对,抱着孩子,醉酒一样晃晃悠悠的走出了产房,走到了台阶之上,看着院子里已经挤满了闻风而来的东江镇的将士文武,毛文龙将自己的儿子高高的举起,让他沐浴在这大明真实的阳光之下,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的皇上,我们的大明有后了,我毛文龙有后了——”
所有的将士文武就一起如醉如痴的跟着高呼:“我们的皇上,我们的大明有后了,大明国运长久,毛帅有后了,东江镇兴旺奋发——”
闻风而来的东来顺掌柜的,带来了50多席面,就在这个院子里和当街之上,摆开了流水席,不管是前来恭贺的文武官员,还是士绅百姓,来者不拒,不喝个酩酊大醉,绝不放走。
士绅百姓却不说,因为他们只是欢喜毛文龙自己的大帅有了儿子,而东江镇的所有文武一个个却喝的伶仃大醉,心中更是高兴。
他们不但为毛龙高兴,更为这个大明朝高兴。
天启至登基以来,已经四年了,皇帝也已经20岁了,在这个年龄,即便是在平常人家里,第2个孩子都应该直接能打酱油了。然而自己这个天下共主的皇上,和那个被天下所有人所崇敬的皇后,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而天启皇帝对分配给他的两个嫔妃,更是兴趣缺缺,绝对有当初大明仁宗皇帝,万千宠爱只留一人的风范。
但是仁宗皇帝只宠爱一个皇后,人家却有一个太子,虽然那个家伙不着调,但毕竟是后继有人。
而天启皇帝却悄无声息,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而且是急死人啦。到了最近几年,何止是太监急,简直是全天下的文武官员一起跟着急,急的都火上房了。每天朝堂之上,说完了正事,大家就一起开始炮轰天启皇帝的不作为。而原先的天启皇帝,听到那些火上房的群臣们的建议恳请,总是一脸漠不关心的哼哈嗨应付了事。再说下去,就是一脸不耐烦的拂袖而去。
而从宫中不断的传出来,天启皇帝总是话里话外的告诫自己的弟弟,将来要做一个尧舜一样的好皇帝,而且坚决的将信王留在京师,不放出去就藩。基于这种种表现,忠心的大臣更急了,而别有用心的大臣们,开始努力的接触信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恶劣的后果,在混乱的朝局党派之中,又悄悄地形成了一个新的党派,信王党。他们就等着信王登基,他们好成为从龙之臣,这样一来,整个大明的政治局面就更加混乱了。
但是自从毛文龙进京之后,事情就开始悄悄的改变。一直懒惰怠政的皇帝,开始变得勤勉起来;一直随波逐流的皇帝,开始慢慢的变得有决断起来。虽然在大明的文臣心中,一个变得勤勉有决断的皇帝,并不是大家需要的皇帝,他只要去后宫,给大家生一个大家膜拜的偶像,那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但不管怎么说,每一次朝会之后,慢慢的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