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一点点调动出来,然后在野地里一点点消灭。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阿敏将毛文龙出兵身后的消息送来了,这让努尔哈赤大吃一惊。
但也仅仅是大吃一惊,然后根本不做任何思考的决定:“辽西关宁才是战役根本,毛文龙不过是骚扰癣芥,你命令你的留守人马收拢起来,固守大城,乡村就任他来去吧,等我们全力拿下广宁,我们再回头收拾毛文龙。”然后再也不看阿敏,继续趴在桌子上的地图前,和一群手下继续研究眼前的战争。
壮士断腕,有轻有重,这才是在关键时候的杀伐果断,在这个时候,哪里还有时间扯皮。
第167章 面对镇江的决断()
大帅毛文龙回来了,他的目标是镇江地区(是镇江地区,不是镇江城),打出自己回来的大旗,告诉辽东百姓,我毛文龙没死,大明没有抛弃辽东,你们的希望还在。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奴的行动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毛文龙的预计,他们一见毛文龙回来反攻倒算,二话不说,那些留守的建奴立刻放弃了他们的乡村,主力收缩到了镇江,而留在各地的建奴家属也一起搬迁进大的有寨墙的镇子龟缩防守去了。
新的夜不收柱子连夜侦查镇江的结果是,镇江的百姓,当初被自己带走一批战死在了路上,剩下心存侥幸的百姓,被攻下镇江的汉军杀的是一个不剩,所有房屋全部烧毁,所有钱粮全部抢光,而现在的镇江,就成了建奴的大兵营,驻扎各地回撤的建奴不下三百,还有不下两千的汉人奴才被他们武装起来,强迫他们进行防守。
于是毛文龙就捏着下巴,进入了他习惯性的慢慢思考,慢慢的想了。
许杰不知道他有这个毛病,就在边上磨磨唧唧的和他说话,最终毛文龙无论是出于对这个家伙的尊重还是不希望他再烦自己,就开口和他说了自己还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这次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建奴死缠烂打,而是宣扬我的存在,收集我们急需的物资,如此,镇江的敌情有了变化,用我们两千人马,攻击两千五百人马防守的城池已经是不现实的了,既然建奴铁了心要防守镇江,那里也没有了我们需要的物资,那么我也不傻,绝对不用我的软脑壳去撞硬石头。”
在这一点上,新任中军参军许杰是赞同的,毕竟他还没真正在官僚体制里呆过,没有被那些顽固的僵化思想熏染,变通还是有的。“其实我也想劝大帅不要进攻镇江,因为即便我们拿下了镇江,宣示了我们的存在,但我们是守不住镇江的,那时候再丢掉,对我们声誉的损失其实更大。”
毛文龙点点头:“先生说的对,尤其是现在的镇江里面已经没有了我们急需的物资,而防守却得到了加强,我们再盲干就得不偿失了。”然后双手一拍:“既然镶蓝旗有限的留守兵力都去防守那个面子工程的镇江了,那么其他地方的防守也就相对减弱了,所以,我想我们就对其他地方下手,比如说离我们不远的那个叫做富有集的地方。”
富有集,在镇江的西南,是除了镇江之外,驻扎建奴最多的定居点,这些建奴都是那些接管了这方圆巨大土地的庄园主,夏天时候出去看着奴才们耕作,冬天将收获拉进富有集储存,一来防贼,二来大家住在一起也是一个安全热闹。
不过现在的形势是,建奴的真正战兵已经被抽调去防守镇江了,而留在富有集的,就是他们的家属,一群老人孩子还有妇女,加上一部分他们的奴才,在战斗力上,应该没有什么了。
战斗力不强,但是这个集镇里却储存着这些建奴们这几年搜刮的家产,物资是绝对丰富的,所以毛文龙认为,富有集就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块肥肉,怎么能不扑上去咬上一口?咬上一口都说小了,应该是吃干抹净。
对于大帅的随机应变,也可以说是欺软怕硬,许杰表示了欣慰。他刚刚还真担心为了自己的名声,毛文龙会不顾一切的挥师强攻镇江,那样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现在好了,不用自己苦劝谏言,他自己就改变了主意,这是好事。
其实,在历史上,天启二年广宁之战之后,毛文龙看到了大明在西面再也难以牵制后金主力,努尔哈赤也将重点转移到辽东内陆,开始绥靖地方,他的战争思路就从堂堂正正之战,转变成了游击战了,这也算是老毛家人游击战的开山鼻祖吧。只是当时的毛文龙没有将这个战法总结成精辟的十六字方针,不过这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现在的毛文龙已经提前总结出来了,可以做为秘籍流传后世了。
所以现在毛文龙只是将这种思想的转变提前了半年多点,也没有什么可突兀的。
“只要我们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我们的目的,怎么打就应该随机应变嘛。”
许杰就沉思了一下:“从这次建奴主动收缩上看,敌人的兵力的确是空虚了。”
毛文龙就笑着道:“可是我们的实力也不强悍,现在我们双方就是麻杆儿打狼两头害怕。”
许杰就点点头:“所以在这个时候,双方就拼个心理,凭借的看谁能吹大气,所以,在敌人还不知道我们虚实的时候,我们就将这张虎皮吹成活的,让他们疑神疑鬼,继续龟缩在镇江不敢出来,也好方便我们在四周抢掠,不,应该叫攻城略地。”
有一个军师就这样好,当主帅做出一个大方向决定的时候,作为军师的,就能在细节上给予不断的补充完善,让这个计划更趋向于成熟,最终取得胜利。
就比如说现在的许杰,他已经完全的融入了这个军师的角色,对自己的计划拾遗补缺,而且还补的相当到位,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补锅匠。
“你的办法非常好,要不我不去攻击他,他们自然就会怀疑到我们的实力有限,到时候以那帮建奴们生性的性格,直接冲出来给我来一个决战,我还真就没有办法了。”肯定了许杰这个非常漂亮的计策,但是眉头却紧皱起来:“不过你看看咱们,手中只有这2000人马,怎么的也吹不出2万人马来,想裹胁一些百姓充数。”然后就一笑:“我们是堂堂的王师,说裹挟着两个字,真的不太好听,那应该叫什么呢?”
许杰就笑着解释:“应该叫保护。”许杰明白,大帅已经决定采取自己的建议,准备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镇江前面疑惑敌人,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确手头兵力有限,这是准备要用百姓来充人头,但碍于不能在这里给百姓留下坏名声罢了。
“对的。”毛文龙就同意了这个词儿:“我们还想保护一些百姓不再受建奴的欺压剥削,只可惜,我们来的时间还短,还没有腾出手来做这些事情,而同时,我要在辽东树立一个军民鱼水情的好名声,来和建奴争取人心,所以我们就要坚决的摒弃原先的那种裹挟和强迫的手段,这样这件事情就非常难办了。”
“既然大帅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打出一个好名声,这事情其实也不难,我们不用裹挟,用雇佣也就是了。”
毛文龙想了想,然后又轻轻地摇头:“雇佣百姓充数去围困镇江,那是有相当危险的,老百姓说不定不愿意去。”
许杰就笑了:“大帅体恤百姓之心真的是让人感动啊。”但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却一点感动的表情都没有,反倒是有一种严重的不以为然。
毛文龙看在眼里,也就还他一个不以为然,和现代这些高高在上的士子们说百姓的重要性,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虽然他们时刻将圣人的言语:“民为贵”放在嘴上,但也就是放在嘴上罢了,他们从骨子里是认为百姓是最轻贱的草芥。
许杰不管大帅怎么想,就对着他侃侃而谈:“只要我们对百姓许下钱粮诺言,再保证他们一日两餐温饱,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的,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告诉他们目的也就是了。”
毛文龙立刻反驳:“这句话圣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许杰就笑着道:“我当然知道,这个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一种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后面色庄重的道:“现在我用后一种解释。”
毛文龙就惊讶的看着这个圣人门徒:“你就这样糟蹋圣人的言语吗?”
许杰竟然理直气壮的道:“圣人的话不过是为了咱们做事情有个依据,求个心理平安,现在我需要这样用,所以圣人的意思必须就是这么说的。”然后看着毛文龙:“难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毛文龙立刻将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没意见,绝对没意见。”嗯哼,这文人要是无耻起来啊,真的是太无耻了,不过,许杰这么无耻,我喜欢。
第168章 小民的悲哀()
躺在地窑子里的王家四兄弟,听到外面一声迷迷糊糊的声音:“我毛文龙又回来了,”当时饿的眼睛发绿的老大就捅一捅老二:“毛文龙那个杀才又回来啦,他没死啊,怎么轰隆隆的像是过兵?”
老二就按了按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的回答:“毛文龙死不死我管不着了,过兵,就让他们过吧,反正该抢的,他们已经抢光了,我们也再跑不动了,任命睡觉吧。”
王家四兄弟可是这辽东的坐地户,趁着地广人稀,四兄弟又孔武有力,就在这里开出了一片又一片土地,太平时节,很是当了一把小地主,爹娘就等着这四个家伙长大成人,然后一人给他们说上一房媳妇,给王家开枝散叶,老王头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这个家以后要发展成一个村庄,名字就叫王家村,这名字多高大上。
可惜天不遂人愿,建奴兴兵,大明腐败的军队一触即溃,转眼这里就成了建奴的地方,四兄弟当然不愿意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了建奴,于是就杀了那个跑马圈地的家伙。
结果这算捅了马蜂窝,人家派出兵来抓他们,也算哥四个有力气,背起爹娘就跑,躲进了深山老林。
这一跑就一年多,结果爹还是被居住在富有集里的建奴杀了,娘在临死的时候不要他们去报仇,而是依旧拉着他们的手,一再的嘱咐他们,一定要实现他们的梦想,将他们住的那个地方叫做王家村。
王家四兄弟等风声过了,就悄悄的回来,想要杀进富有集给爹娘报仇,可惜,富有集太过坚固,里面住的建奴也多,再加上他们的奴才防守的严实,想要凭借他们兄弟四个的力量,别说杀进去报仇,就连看人家一眼,都可能被人家抓住杀了。
于是,兄弟四人只能忍气吞声,希望能有机会报仇。
结果突然有一天,大明的军队杀了过来,有个叫毛文龙的奇袭了镇江,这天下又变换成了大明的了。
结果还没等王家四兄弟高兴,大明的官军出来开始征粮抓兵,四兄弟当然不干了,这年月兵荒马乱的,当兵就是找死,于是四个兄弟又跑进了山林躲了起来。
等这个大明的官征粮抓兵的风头过了,四兄弟又跑了回来,准备继续耕作他们的土地。结果不好的消息又传来了,镇江又被贱奴突袭成功,毛文龙被打跑了,建奴又开始征粮抓兵,准备追杀毛文龙。
于是四个兄弟就再逃进了深山。
这个风过去了,四兄弟又悄悄地回来,准备收拾家当继续创业,结果前面的建奴打败了,那些败兵又一窝蜂的跑了回来,沿路上烧杀抢掠。
于是四个兄弟再次逃进了深山避难。
等这个风头又过去了,四个兄弟又回来了。
但是这几次三番的跑路,命是留下了,但原先的青堂瓦舍烧成了一堆瓦砾,变成了茅草屋,然后茅草屋也被烧成了一堆灰烬,变成了地窝子,结果地窝子也被人家一把火烧了,现在就成了地窖了。
原先还有一些粮食浮财,最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大家都已经饿了三天了,为了能减少体力的消耗,四个兄弟就只能每天躺在这个地窝子里喘气。
好在地窝子里冬暖夏凉,虽然饿着,但不至于冻死。但总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老大就让小弟出去看看,顺便砍点柴火回来,这外面又过兵了,可别出了什么事情吧。
于是,老大又踹了一脚老三:“你出去看看小四儿,别让人抓了丁。”
老三实在是不愿意起来,但大哥有话,不能不听,同时也的确担心小四有什么意外,于是就爬起来,准备出去寻找小弟。
结果刚刚爬起来,外面就一阵脚步声,推开树皮做的房门,小四儿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大哥二哥三哥,过兵了,过兵了。”
老大就躺在那里,上下打量着老四,还好,没有缺胳膊断腿:“过兵了还不躲起来,赶紧进来把门关上,大家别出声。”然后小声的嘀咕:“这刚刚消停几天,这就又过兵,看来我们还是得躲一躲。”
老二就无所谓得道:“还躲什么?都饿成这个样子了,我连跑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就这样吧,毛文龙来抓了,就跟人家走,不愿意做,咱们就等着死吧。”
小四钻回到了草堆里躺下,但还是好奇的对大哥说:“但我这次感觉这些军队和别的不一样呢,一身黑衣服,倒是从来没见过的军装,挺利索的,一个个好像还吃的很饱,精气神也足,他们见了我只是好奇的看了看,然后也不抓我,也不管我,就依旧那么走。”
“别瞎咧咧。”二哥就埋怨小弟:“天下军队都一样,哪个不是拉夫抓人,人家不过是看你人小,懒得搭理你,你算是捡了一条小命,别吱声了,赶紧躺着,别惊动了他们。”
于是,四兄弟就继续并排躺着也就不说话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会的功夫,四兄弟就一起吸起了鼻子,原因是,他们闻到了肉和米饭的香气,这香气简直太诱人了,简直让四兄弟死的心都有了。
老三实在是扛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骂骂咧咧的道:“这是谁这么缺德,你在我们家附近煮饭,这不是要人命吗?”
老大见老三要出去,赶紧拦住:“老三别出去,小心外面的兵。”
老三已经被饥饿折磨透顶了:“我不管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吃不上闻闻味道也行。”
老三一出去,小四儿也就跟出去了,没办法,兄弟四人一直是共进退的,既然两个兄弟出去了,那死活就都在一起吧。
结果四个兄弟鱼贯的从地窖里出来,迎面却碰上了一对穿着黑衣服拿着刀枪的士兵,这让四兄弟亡魂皆冒,反应过来想跑已经不赶趟了,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的跪倒在路边。
结果这群黑衣服里的一个人说道:“看着这里的脚印,看到这里应该有人,果不其然,让我说中了,还是四个汉子。”
老大的心中就哀叹,这下是彻底完了。这是被人一窝端了。可惜,以后这王家村是实现不了啦。
不过一窝端就一窝端吧,这次兄弟几个死就死在一起,活就活在一起吧。
第169章 招募百姓()
结果王家老大正在自怨自艾的时候,那队士兵里走出一个人,对兄弟四人道:“四位兄弟赶紧起来,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毛大帅的兵,我叫王大壮,不知道兄弟几个怎么称呼?”
头一次看到有如此和蔼可亲的兵,这让王家兄弟很是出乎意外,也很不习惯,王老大就往前爬了一步,一面谨慎的客气着:“军爷,我还是跪着说吧,我叫王大,他叫王二,那个叫王三,最小的叫王四。”
这个叫王大壮的就突然间哈哈大笑:“没想到你们兄弟名字竟然如此顺溜,怪好记的,这么说来,我们500年前是一家,论起来可能是兄弟,既然是兄弟,赶紧的起来说话。”
中国人到哪里都最爱攀个亲戚找个本家,这800年前是一家,就已经透着亲近了,再看着这个人,的确没有什么恶意,于是四兄弟就小心翼翼的站起来。
王大壮就问道:“日子可还好过?”
一提这话,王老大就长叹一声:“别提了,先前不闹兵的时候,不瞒你说,凭着把笨力气,起早贪黑的开了几十亩地,也算过得去,结果这一闹兵就完了,我们老是逃兵灾,最终身无粒米,只能每天躺在窝棚里挨饿。”然后就小心的询问:“这是毛帅过兵,当兵的能吃饱吗?”
被这么一问,这个王大壮就回答道:“毛帅的兵,绝对能吃饱。”
王老大就点头,欣慰的道:“能吃饱就成,那这兵也当的过。”
结果王大壮就很是为难:“看本家哥哥的意思,你们是想当毛帅的兵?这可难办了,这次我们出来,毛帅没有说让我们招兵,所以你当兵的想法可能是实现不了了。”
王大壮这么一说,王老大却更加惊讶:“你们不是来抓当兵的?”
王大壮也就更惊讶了:“自从林畔整编之后,我们家大帅已经明确的下令,以后我们家的士兵都要出于自愿,甘心情愿的杀奴的才要,而这也要有条件,十七以上,四十以下,而我们大帅还说了,等将来我们有了立足之地,就只招收18以上,25以下,剩下的全部划归农民,让大家从事生产,支援前线,但不管怎么算,以你们四兄弟的条件,怎么看都不合格,虽然我们是本家,却难以帮助你了,要知道,我们家大帅是说一不二的。”
人就这么怪,一件事情摆在面前,先是对它表示怀疑和恐惧,而一旦这件事情弄明白了,自己却又不能参与其中,就有种患得患失的后悔。
看出四兄弟的后悔样子,这个王大壮却安慰道:“其实你当不上兵也没有什么,其实这次来我也是有事情找你们做,记住,是雇佣你们做的。”
一听说雇佣,四兄弟立刻来了精神:“先给一顿饱饭,我们就有力气做什么都行,只要给工钱。”
“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工钱也不是问题,问题这事情可能有些凶险,也不知道你们怕不怕?”
一听说这话,老三立刻将胸脯拍得砰砰响:“眼看都饿死了,反正就是烂命一条,与其饿死,不如搏一搏,你就说吧,在我看来,天下已经没有比掉脑袋更可怕的事情。我现在连掉脑袋都不怕,还怕什么?”
王大壮就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是个爷们,我就实话告诉你,我们准备对镇江展开反攻,杀了里面的建奴,当然,我们也不是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