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对毛承禄和身边的将士吩咐:“承禄的人远道疲惫,现在这里还算安全,大家过鸭绿江之后,就在对岸避风处安顿休整一下,然后再启程,我会派出向导,指引你们去皮岛安家。”
“皮岛?”毛承禄就纳闷的问道:“不是去铁山吗?”
毛承禄这时候也懒得和他解释,就简单的对他说:“我现在准备将老营安排在皮岛,我已经让张盘和学礼去那里接收了,你就跟着向导们去吧,有许多话现在不方便说,等以后我们彻底安顿好了,我会召开一个会议,再次向大家阐明我的目的。”
毛承禄立刻一庭身,对着义父道:“其实不必跟我说,义父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对于毛承禄这种不问道理的忠诚,毛文龙是相当感动,但还是循循善诱的教导他:“什么事情不要人云亦云,他要有自己的主张判断,这样才能在未来独当一面,毕竟在这个年代,通信是落后的,前线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什么事情都要等待后方给你拿出主意来,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然后心中不由得略微有些悲凉:“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复辽和剿灭后金的重担,凭借我一个人是实现不了的,同时这一个伟大的目标,也是任重道远的,有可能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这一天的到来,那么假如说我有一天死去了,你们就放弃这个目标吗?”
被这么一说,毛承禄突然间感觉到非常迷茫,是的,他的确感觉到非常迷茫,当初自己家被后金所杀,也有过一段这样迷茫的日子,虽然他单枪独马的杀了好几个女真人,但她依旧不能平复自己心中的愤怒,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让自己家破人亡的,并不是这几个走狗,而是那个高高在上发起这场战争的奴酋努尔哈赤,但是无论他杀多少个建奴,他心知肚明,凭借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杀不死那个高高在上的大金的皇帝。
毛文龙冲进来辽东,让他看到了借助整个团队,完成自己复仇的希望,于是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毛文龙的麾下,甘愿为他舍死忘生。
现在的毛文龙,就是他的目标灯塔,就是他所有一切希望的依靠,而现在毛文龙说他会有死的那一天,他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父帅不会走的,我一定会保护父帅平安的,即便是千万建奴包围,我依旧会和我们那些兄弟一起保护父帅安全的。”说这话的时候,就想起以前几次与建奴大战,原先在自己手下指挥的300父帅的亲兵和义子,现在所剩也不足五六十人,想一想,不由得悲从中来,但又有些骄傲,因为在自己这些兄弟们的舍命保护下,自己的父帅现在安然无恙,我的兄弟和活着的兄弟的希望还在。
第204章 耐心教导()
对于毛承禄的忠心,毛文龙决定,有些话应该就在现在,就对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义子说明白。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兆头,就在刚刚毛承禄,带着他的队伍归来的时候,就在这千百人面前的问答,已经让毛文龙惴惴不安。
他不是惧怕这个口号,这个问答被传出去,而是他最惧怕的是,这是毛承禄现在的心,和毛承禄未来所带将士的心,他惧怕的是,自己万一有一天,就像历史那样,有着这样那样的顾忌,最终甘心就戮,而毛承禄和他兄弟们会像历史那样,成为对大汉民族伤害最深的那个人。
所以现在毛文龙准备要和毛承禄为代表的义子们,好好的谈一谈。
对于自己说自己将会有一天死去,毛承禄,毛承鸾还有毛承龙的不相信,毛文龙长叹一声,拍拍毛承禄的肩膀道:“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谁也说不清楚,还有一件事,我现在要和你,和你的几个兄弟说明白。”
“义父您说。”神情有些低落的毛承禄就恭顺地听着,毛承鸾和程攸也走到了跟前,等待着义父的交代。
“人生世事多变幻,谁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这个兵荒马乱,战争不断的年代,我要励志复辽,朝夕之间总要面对征战厮杀,我也坚信你们兄弟会为了保护我而拼死作战,但是一个人的生死,有时候是不能被自己决定的,纵观历史,无数的名将都渴望在沙场马革裹尸,但真正实现这个愿望的又能有几人。”
说到这话的时候,毛文龙的心中就生出了一股深深的无奈,原本挺直的腰背,慢慢也就塌了,高昂的头颅,无力的低垂,背着手转过身,慢慢的脱离了众人,他的身后,自然而然就跟着四个义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父帅要有话说,要有不能让别人知道的话。
慢慢的走向江边,看着已经失去奔腾气势的鸭绿江,看着那死寂死寂的冰冷冰面,毛文龙低沉的说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是无数忠心报国的将士所希望的最高荣誉,但,纵观历史,没有几个真正能实现。退而求其次,郁郁而终,老死在床榻之间,也算是古往今来名将最好的结局了,但其实更多的是,这些真正忠君爱国的将领,不是死在抗敌的战场上,也不是死在床榻之间,而是死在奸臣的诟病,皇帝的多疑,百姓的不理解中,这就是体制的悲哀。”
身后的三个人就互相看了一眼,却没有一个人说话,毛承龙就一脸懵懵懂懂,他还小,他还不懂得人心险恶,还不懂得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也许有一天,我一心杀敌却被上下掣肘,我一心报国,却被诬陷陷害,最终一道黄凌,一把尚方剑,就可能让我无辜的死去。”
毛承禄立刻大怒,大步走到自己的父帅跟前:“他们哪个敢?”
毛文龙就看着毛承禄,然后再回身看了一眼满脸痛苦,无奈的程攸,最终再次转头死死地盯住毛承禄那双变得血红的眼睛:“这没有什么不可能,当我做的事情,被皇帝猜忌的时候,但我做的事情,被文官集团猜忌的时候,当我的功业让某一个人眼红的时候,当我处的位置,成为了许多人私利的绊脚石的时候,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将我除去。天下皆知岳武穆,还不是走向了这种悲哀的宿命?”
程攸已经明白了自己这个新认的义父说的,也上前道:“义父,天下公道啊。”
毛文龙就苦笑:“天下公道,一个莫须有就会将它击得粉碎,公道在皇权面前,在无数利益集团面前,就是一个夜壶,根本就不值一提。”
毛承鸾毛承龙毅然跪倒:“只要义父一心杀奴,如果谁要敢对义父不利,即便是天皇老子,我也要向他讨个公道,不死不休。”
看着这两个忠心耿耿的义子,毛文龙痛苦的扶起他们:“你们也不要这样,你们这样的表态,却让我更加担心。”
“义父——”两个人垂泪哭泣。
“首先我要告诉你们,我不会背叛这个祖国,我不会背叛这个汉族天下,我将在我有生之年,以杀奴恢复辽东为己任。”然后将身体尽量的挺了一挺:“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也绝对不会任由人宰割,莫须有这个名字,那得看我愿不愿意接受。”
被毛文龙这么一说,三个义子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毛文龙却紧紧的拉住了毛承禄的手:“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你。”
“义父请吩咐,我绝对不会违背你的教导。”
毛文龙就死死地盯住他的眼睛,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好半天之后,一字一句的对他说:“你现在就答应我,如果有一天,我会为了这个汉人的天下,最终屈辱的接受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命,那些混蛋的文官集团,或者是某一个一心除了我而后快家伙的乱命,我为了不分裂这个大汉天下,为了完成我心目中那个恢复辽东的夙愿,甘心就戮,你一定不要造反,你千万不要为了我一个人而伤害我们的母族。不要伤害我们这个已经苦难深重的祖国。”
毛承禄已经浑身颤抖,鲜血已经充满了他的双眼。
毛文龙死死的抓住他的手,狠狠的摇晃着:“你一定要答应我,你一定要答应我。”
结果还没等毛承禄说话,程攸上前一步道:“义父,我理解父帅您的良苦用心,岳武穆精忠报国,最终被秦桧所杀,岳武穆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他甘心就戮,是有他的良苦用心,在那个时候,绝对不能成为一个恶劣的先例,让正在对抗大金的南宋在内部分崩离析,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才成全了他真正的天下忠义之名。”
能够被理解,毛文龙表示欣慰。
“但是,您确不同,假如真有岳武穆莫须有的那一天,我们兄弟绝对不会让这一天出现,也绝对会向天下讨还一个公道。”
毛文龙就坚定的摇摇头:“你们理解了岳武穆的良苦用心,那你就应该理解为父现在的心思,我当然不会甘心就戮,但这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假如这个历史需要我去这么做,我是绝对会这么做的,而既然我为了这个大汉民族,宁可委屈的舍弃我自己的生命,那么你们就必须要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我要求你们现在就发誓,不管我自己什么样的决定,不管将来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复辽,杀奴,这是你们一生不可改变的目标。”
“你们必须向我发誓。”毛文龙再一次郑重的要求他们。
第205章 不做岳武穆()
“岳武穆并不是愚蠢的愚忠,正因为他接受了12道金牌,正因为他带着桀骜不驯的长子,带着他在军中威名素著可以接替他的爱将,在风波亭,一道结束三人的性命,才让正在风雨飘摇苟延残喘的南宋,避免了大分裂,大混战,才让这个汉家的基业得以继续延续,这才是真正的岳武穆,这才是他对汉民族最大的功业恩德,毛帅您能有如此的见地,我表示深深的佩服。”
一团篝火旁,在冰封的鸭绿江边熊熊的燃烧着,坐在这个篝火旁,满脸敬佩的许杰对毛文龙发出了最衷心的敬佩。
李光春的脸被篝火映照得通红:“为一个民族的安定与存续,岳武穆做到了这一点,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仁义。”
这是两个文人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也的确真正的理解了毛文龙的良苦用心。
在深深佩服了毛文龙准备甘心就戮的壮举之后,两个人却陷入了痛苦的沉思。
以现在大明这种诡异的政治局面来看,毛文龙步入岳飞的后尘是绝对可能出现的,因为正像毛文龙判断的那样,皇帝对独掌兵权的猜忌是不能释怀的,文官集团担心武将崛起的心态,是绝对不能被触碰的,一些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搬开毛文龙这个绊脚石,从而不不择手段,也绝对会出现的。
从这种种迹象表明,毛文龙的判断不是不可能出现。
而毛文龙真的学了岳武穆,为了大局着想,而甘心就戮,那么他手下的那几个义子真的就能如岳云和张显一样,或者是宋江和李逵一样,甘心就戮,而放弃为他报仇吗?
答案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座的两个人最清楚,毛文龙手下的这些义子们,他们甘心败在毛文龙的膝下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毛文龙真的有一天被冤杀了,就等于大明朝廷砍掉了这些能征善战勇士们的一个凝聚的旗帜,断绝了他们恢复辽东,为自己报家仇深恨的机会。
由于绝望,会将他们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一种必然。
毛文龙将手中的一段劈柴投进了篝火里,面色沉重的拍拍手中的灰烬,沉思了很久之后道:“能杀死英雄的不是皇权,不是奸臣,而是英雄自己,而是那一身责任,一身担当,这是我辈的楷模,也是所有天下真正英雄的悲哀。”但接着却轻松的哈了一声:“如果我认为,我用另一种办法继续奋斗下去,依旧能完成我的终极目标,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得到了毛文龙这样洒脱的决定,两个人原先的担心也就豁然消失了。
话题很沉重,许杰不得不再提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今天毛承禄带着部队喊出的口号,就表现出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在这个口号,就已经明显的表示出他忠心的只是你,而一旦你有一个什么一差二错,他的决定就会毁了你的一世英名,在这一点上,还请大帅不得不小心啊。”
诟病一个人对这一个人的忠心,这绝对是会让这个人感到不快的,但是许杰却坦然的说了出来,这也在说明,许杰对毛文龙是坦诚的。
毛文龙对许杰的这种坦诚相见,不但没有不高兴,反倒真的高兴起来,这充分的说明,这个人已经彻底的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他表现的不是忠心,而是忠诚。
忠心和忠诚是两回事。
“正因为看到了这个不好的苗头,所以才有了今天我和毛承禄等几个义子的单独谈话。”
许杰就和李光春互相望了一眼,两个人竟然异口同声的问道:“那毛帅,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这非常关键,作为手下最主要的两个人,他们必须知道自己主帅未来的思想走向,然后才能决定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追随他。毕竟两个人都是文人出身,从娘胎里就被圣人教化出的忠君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入他们的血脉之中,虽然腐朽没落的王朝,让他们感觉到深深的失望,虽然战乱离合让他们的思想也多少有些改变,但是最终的根本,他们依旧在坚守着。
毛文龙看了两个人一眼之后,神情却比较轻松:“那两句口号和问道,在我认为却是一个双刃剑,对我有好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还请大帅说之。”
“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也不想说什么虚假的话,咱们今天就坦诚相见,也为了日后大家相处有个底线,同意我的观点,大家就好好地合作共事,如果不同意我的观点,大家也可以好聚好散。”毛文龙直接将话题挑明,大家没必要将话说的含含糊糊的。
两个人没有反对毛文龙说的话,继续静静的听着。
“我们身处辽东敌后,朝廷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支持,尤其我已经感觉到,即便我如何努力的用我的战功来拉拢那些文官集团,其实我只不过是在努力的缓解文官集团和我们的关系,在根本上却不能改变的。”
“为什么?”
毛文龙并不怀疑两个人的智慧,但这两个人没有身处朝堂,根本也就不理解现在朝堂上的那种诡异的政治格局。
“在咱们大明朝廷,文官集团就是一个怪胎,东林党正和齐党宣党楚党进行党同伐异的争斗,虽然有首相叶向高在不断的和稀泥,但是效果是微小的,或者说是几乎是在做无用工夫。
党争已经明显的表露出来,并且这些党派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最终目的,都在不知不觉的走进了义气之争,都在开始执行为反对而反对这种极端的斗争手段。所以这些党派是同水火,根本就不可能凑到一块儿去,因此上即便上次我将咱们斩获的军功面面俱到,但是依旧不可能获得整个文官集团的共同支持,我讨好了这一面,必然被另一面所反对。我讨好了那一面,这一面当然也就和我不死不休。所以在朝堂上,不管我怎么做,总是要自然的树立出一批敌人来。
而正是这个大明朝廷,这种诡异的政治斗争,会让整个大明天下越来越不可救药,百姓们会越来越深处水深火热,所有的人都会对这个朝廷产生巨大的失望。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朝廷让大家失望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让将士们继续战斗?我们必须给将士们一个战斗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一群乌合之众,想依靠一群乌合之众来完成,我们恢复辽东的伟大理想,那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上,我要给这些将士一个为谁而战的理由,那就是现在为我,为我所代表的复辽伟业。”
许杰和李光春互相再次看了一眼,不由的点头,赞同了这一个办法。
“这是这支宝剑的锋利一面,当然,我也理解你们两个人所担心的,那就是这个事情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最终会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上报到皇帝的耳朵里,从此之后,皇帝会真正的怀疑我是一个藩镇,是一个不忠的臣子,那么,这事情又绕回到了,刚刚我们说过的岳飞的处境,但是现在我顾及不了那么多,两害相交取其轻,为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我现在只能这么做。”然后就痛苦的向他们两个人交底:“不瞒两位,我已经向皇上自请将我的妻子儿子安排进京,自请为质了。”
第206章 朝鲜的消息()
苏其民丁文礼和毛学礼张盘等人留守老营,每日都在为前线的战事担惊受怕,但好在苏其民老成持重,发挥了他毛文龙副手的作用,在毛文龙不在的时候也是兢兢业业,当他得到了广宁的确开战的消息之后,一面是长舒了一口气,为毛文龙这个现在的上司,当初只是凭借猜测,就急三火四的上报要牵制后金的可能欺君的一事放下了心,一面也开始惦记老上司王化贞的安危。
但不管怎么着急,因为联系阻隔,着急也白着急,只能努力的将老营安稳住,让毛文龙安心在辽东兴风作浪,也好尽可能多的牵扯回来建奴的兵力,为自己的老上司缓解压力。
正在这个时候,毛文龙的军令下来了,军令里简单的价绍了一下前面的战斗状况,然后就命令苏其民依旧守住老营,命令张盘和毛学礼连夜去一个叫皮岛的地方,占据那里,为接收前线缴获和安置随军过来的百姓做准备。
这样的通知简直让人如坠迷雾之中,但大帅有令,那就必须执行。
占据朝鲜的皮岛,这是一件关系到两国的大事情,一定要先通报一声铁山节制使李光道。
结果张盘还没想出怎么样和李光道说这事情呢,李光道却急三火四的跑了过来要见。
这突然的到访,倒是让张盘大吃一惊,别这总是躲着自己的家伙是要趁着自己大帅不在,跑来撵自己的吧,真要是这样,说不得自己就再来一次抓人为人质,不管怎么样,也要保住这铁山根基。
结果苏其民接待李光道,张盘就紧紧跟着,准备听个究竟。
兴冲冲来的李光道一见张盘也在场,当时就有些发怵,这小子看着似乎是文质彬彬的,下手可狠着呢,心眼可坏着呢,有他在,似乎一些事情就不太好说了。
但既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