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忍很快便领命下去了,这厢阿栗便跑去找李妪,请她回府打探消息。

    李妪虽是管事妪,但在秦素的面前,她可不如阿栗这个大使女有体面,阿栗的吩咐她还是需要听一听的。

    回屋收拾了一番后,李妪便出了门。

    由九浮山回青州也只有一个时辰的路程,算得上是相当近了。李妪上晌出门,午后便回来了。

    不过,这一趟她却是没什么收获,连周妪也没见着,更遑论太夫人了,只在主院的角门外打了个转,便被董安打发了回来。

    “……我向小董管事多问了几句,小董管事却是个嘴紧的,一句多余的话不说,我什么也没问出来。我原想着等小董管事走开了,我再向旁人打听打听消息,可小董管事却是直接将我送上了车,还叫了一个管跟出门的妪跟着我,一路将我送回了九浮山,我便只能回来了,请女郎恕罪。”李妪这番也算是铩羽而归,说话时面色便有点发红。

    她在秦府本就没有根基,要她打听消息也是为难她了,而一想到没能完成秦素的嘱托,她便觉得很不好意思。

    秦素却笑着摆了摆手,道:“妪说的哪里话,此事并不容易的,主要是我在府里的时候太短,妪也不认识什么人,这事儿便不好办了。”

    见秦素如此体恤,李妪自又是不住口地恭维,秦素赏了她一角银,便将她打发下去了。

    虽然什么消息都没探听到,可秦素却反倒有了种尘埃落定之感。

    董安的举动,从某种程度而言,是证实了范孝武的狂言。

    如果不是想要瞒着秦素一些什么,董安又为何要步步紧跟李妪,不给她一点打听消息的机会呢?

    事出反常必为妖。

    秦素现在对范孝武的话,已经信了十二分。

    到得这一刻,秦素已是再无半点迟疑,只将该布置的布置好,便仍旧安安稳稳地过她的日子。

    闲时光阴容易过,转眼已是端午将近,九霄宫的山墙内外,开满了淡白的荼蘼。

    离境山房虽然远离尘世,这尘世里的节日却也不能真的错过了去,端午前一日的一大早,李妪便张罗着叫人蒸角黍、炙艾草,一点点地布置了起来,小小的院子里也自有一番热闹。

第511章 花下客

    秦素一早起来,见李妪置办得周全,却也欢喜,便叫了阿栗去染青绳,预备一会束在艾草上,也算添些喜气。

    一院子的人正忙着,却见那看门的仆妇忽地走了过来,向李妪禀报道:“妪,周妪来了,带了好些东西,已经快到咱们院门口了。”

    一听是周妪驾到,李妪自不敢耽搁,飞快地报予了秦素。

    秦素闻言,只淡淡地道了句“叫她进来吧”,便转去了明间儿。

    周妪这一趟来,想必是送节礼来的,也或许顺便还有旁的事要说,秦素并不吃惊。

    得了秦素的话,李妪便亲去院门处相迎,却见周妪一身褐布衣裙,自那满墙的荼蘼花下款步而来。

    李妪忙迎了出去,与她寒暄了几句,周妪便道:“太夫人怕六娘子在外头住不惯,特意命我过来瞧瞧,还带了不少东西过来,给六娘子过节用的,烦请妪一会叫人去搬进来吧。”

    她仍旧是平常的样子,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也没什么笑容。

    李妪对她很是巴结,此时便笑着拍手道:“太夫人待我们女郎真真是慈心得很,我先在这里谢她老人家的恩典了。”

    周妪淡声道:“我这也是讨了个巧宗儿,顺道来瞧瞧九浮山的瀑布,也算是赏了个夏景儿了。”

    李妪笑着奉承了她几句,一面便张罗着叫人去搬东西,阿栗此时早便立在阶下相迎,笑着行了礼,便将周妪接进了明间儿。

    秦素正半依在胡床上翻书,面上的神情颇是怡然,见了周妪进来,她便含笑起身道:“妪来了,快些请进。”又吩咐阿栗挪来了短榻。

    直到见到了秦素,周妪的神情才有了些许变化,往左右看了看,便给秦素递去了一个眼风。

    果然是有事才来的。

    秦素心下哂然,面上仍旧没什么表情,从容挥退了一众仆役,便向周妪轻笑道:“妪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呢,却不知你匆匆而来,所为何事?”

    周妪往周遭看了一眼,便压低了语声道:“女郎,府里出了件大事,有人……来给女郎提亲了。”言至此,她忽然觉得不妥,忙又纠正道:“不,这也不能说是提亲,毕竟府里还守着孝呢。应当说,是有贵客前来,向太夫人说起了女郎,并且透露出了这么个意思。”

    许是事发突然,她说话时并没多做遮掩,很是直接。

    这本是秦素意料中的事,此时她自是毫不意外,将书往旁一丢,饶有兴致地道:“嗯,原来是这样的事,男婚女嫁,也是人之常情,于我而言也不算是坏事。却不知是哪一家的才俊看上了我这个秦府的外室女?”

    她说得极是随意,然而,周妪却听出了这话中的讽意。

    她神情微顿,停了一会方继续说道:“说起来,我今日来此,就是要给女郎提个醒,此事大大不妙,那贵客是汉安乡侯府的一个管事妪,据说是侯夫人身边的亲信,我听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汉安乡侯的幺子似是看上了女郎,有意纳女郎为妾。当然,这话她并没明着说,但那意思却是透了出来。”

    “原来如此。”秦素唇角含笑,笑得一派无邪:“那太祖母可应下了?”

    周妪没急着说话,而是半垂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后方才说道:“太夫人……倒也没一口应下,不过我看她老人家的意思,应该很是动心。毕竟,萧家最近出了那样大的事,却又偏生与秦家走得近,太夫人很怕受他们的牵连。而汉安乡侯府……并非寻常人家可比,便是放眼整个益州,那也是顶级士族了。更何况,那管事妪还说,范二郎不日便要来秦家族学附学,还愿意再介绍两个成名的夫子来给郎君们授课。太夫人许是觉得……这样很好。”

    “可不是么?”秦素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懒洋洋地道:“既然是这样的好事,何以太祖母却没有一口应下?”

    周妪抬头看了秦素一眼,眼底深处有什么情绪一闪而逝:“说来这也是巧,便在汉安乡侯府的管事妪来之前,西院夫人,也在太夫人跟前提到了六娘子,且还是赞不绝口。”

    “哦?”秦素颇为讶然,盯着周妪看了一会,忽然便明白了过来。

    原来钟氏也去太夫人跟前提亲了,或者说,是向太夫人透露了这么个意思。毕竟,在钟景仁与刘氏的眼中,让钟大郎纳了秦素为妾,他们钟家还是不吃亏的。

    可惜的是,钟家人碰上的是汉安乡侯府,那是他们绝对赢不了的郡望。

    这般想着,秦素竟有些想要笑。

    就在方才,有那么一个瞬间,她竟还以为是太夫人顾念着骨肉亲情,对于将秦素送给范二郎做妾有些犹豫,所以才没一口答应。

    此刻看来,她真是想得太多了。

    太夫人之所以没一口应下汉安乡侯府,纯粹是在权衡。

    钟家虽是小族,却是秦家最有力的姻亲,其在上京的人脉也不容忽视,而汉安乡侯府那里,毕竟损耗太大了些,秦素就算进了门,也活不过一年。对于秦家而言,这损失与收益之间到底是怎么个情形,还是需要好生思量一番的。

    “既是西院夫人说起了我,那太祖母又是个怎样的态度呢?”秦素漫声问道,眼底深处不见喜怒,唯余漠然。

    周妪神情复杂地看着秦素,低声道:“说起来,这也是我今日来这里的原因了。原本我前几日便要来的,因有些事情耽搁了。今日一早太夫人却突然把我叫了去,说马上就要过节了,叫我来瞧瞧女郎,给女郎捎些节礼。”

    秦素笑着点了点头:“那可真是多谢太祖母了,如此厚爱,我可不敢当。”

    可不是么,区区一个卑贱的外室女,也被太夫人当嫡女般地对待着,逢着年节还赏了如此丰厚的礼物,她秦素可不就该感恩戴德地敬着这些长辈,再把自己的性命全权奉上?

    真真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秦素面上的笑容越加甜美,连眸底深处都漾着喜意:“恰好我这里也有些小玩意儿,是我自己瞎鼓捣着玩儿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做面脂,是我向这观中的女道士们学来的一种法子,这面脂做出来又润又白,还能防着人被晒黑。一会妪便替我捎回去吧。这天气又热,太阳又晒,太祖母和祖母她们,可得好生护着脸上的皮肤呢。”

    将面皮养得白一些、嫩一些,这样秦素打起来也更顺滑爽快些不是?也免得打疼了手。

第512章 临瀑影

    见秦素言笑晏晏,周妪的面色却很是黯然,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坐在榻上只一径出神,竟也忘了回秦素的话。

    秦素却也没当回事。

    此时此刻,她的心底竟是一片奇异的宁静。

    太夫人特意遣周妪来送了这些东西,其用意只有一个:

    在钟家与汉安乡侯府之间,太夫人已经有了选择,便是汉安乡侯府。而她遣周妪来此的目的,也就是要她来把这句话透给秦素的。

    两相比较,将秦素送去汉安乡侯府得到的好处,远远高于将秦素嫁去钟家。

    总归都是做妾,自然要选择利益更多、权势更高的那一家。

    如此一想,秦素已是释然。

    其实,只消将一切亲人间的情感去除,纯粹以理性去想此事,秦素便觉得,太夫人所为才是正理。

    不过,她秦素恰恰就是个最不讲究正礼的人。

    弯了弯唇角,秦素笑着看向周妪道:“妪来这里,便是为了替太祖母传这几句话么?”

    周妪神情微怔,随后便叹了一口气,说道:“是的,女郎。太夫人遣我过来的意思,正是传话。”

    “如此,我知道了。”秦素唇角的弧度加深了些,“我已经知道了太祖母的意思,我看这天色也不早了,妪便留在我这里用罢午食再走吧。”

    这是明显在逐客了,然而,周妪却坐着没动。

    她抬起头来,深深地凝视着秦素,好一会后,方才说道:“女郎这话其实也没说对,我今日前来,还有一件事要和女郎说。”

    居然还有事?

    秦素这一回倒有些惊讶,上下打量了周妪两眼,问:“妪还有何事?”

    周妪并未及着答言,而是站起身来,用一种秦素从不曾见过的眼神看向秦素,沉声道:“如果女郎愿意的话,我想请您带我去看一看九浮山的瀑布,可使得?”

    秦素怔住了。

    周妪此刻的神情,让她有了种很奇怪的感觉。

    迟疑了一会后,秦素的面上便漾起个笑来,道:“既是妪要去观瀑布,我自然奉陪的。”

    “多谢女郎。”周妪说道,旋即便转身跨出了屋门。

    秦素此时真是满腹的狐疑,遂叫了阿臻与阿忍相陪,与周妪一同去了观景台。

    这个时节的观景台,并不算是个怡人的去处,湿气重不提,还有些闷热。那水气也不知是不是被太阳给晒的,蒸发出阵阵热度,反倒不及山间凉爽。

    将阿臻与阿忍都遣去了一旁的小树林候着,秦素便对周妪道:“如今此处无人,妪还要说些什么,便请说来罢。”

    周妪一时间却没说话,而是望着眼前的那一挂叠浪飞龙出神,半晌后,方才低声说道:“太夫人有时候……想得会多些。”

    这句并不算是太好的开场白,却让秦素大吃了一惊。

    周妪和太夫人的关系向来紧密,在秦素的记忆中,周妪从不曾背后议论过太夫人。

    今天是她第一次私下言及太夫人,且还是给出了并不太正面的评价。

    然而,这话秦素却并不好接,于是,她也只是看了周妪一眼,便沉默不语了。

    两个人安静了一会,周妪的语声方再度响了起来,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十天之后,阿昌的铺子有一批干货米粮要运出去,漕船已经提前定好了,我叫阿承给他递了个信儿,叫他……多订了三间舱房。”

    水声轰隆作响,掩去了周妪的大部分声音,然而,这一段话秦素还是听清了。

    她震惊地抬起头来,看向周妪。

    周妪此言,究竟是什么意思?

    周妪却仍旧目视着前方的飞瀑,苍老的面容中,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倦怠:“女郎想必也知道,那汉安乡侯的幺子并非良配。女郎若是进了那个府,只怕……就出不来了。”

    说到这里,她蓦地转过头,看向秦素的眼神里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决然:“女郎……走吧,走得远远地……再也别回到这里来。”

    说这些话时,她的声音还带着些颤抖,神情凄恻,然态度却是毫不迟疑:“那范二郎是个很可怕的人,女郎被他瞧上了,便再也甩不脱了,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将女郎弄进府里去的,就算太夫人将女郎许给了钟家,范二郎也绝不会善罢干休。所以,女郎还是逃吧,离开青州。我知道您有本事,手底下也有人,也不愁没钱花,您过您自个儿的好日子去罢,也……别再管秦家了。”

    几乎是一脸悲怆地说完了这些话,周妪混浊的眼睛里,便涌起了一层泪花。

    她拿衣袖拭了拭眼角,强笑道:“让女郎见笑了。”

    秦素怔怔地看着她,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的感觉。

    她以为周妪把她叫过来,是要偷偷给她送些隐秘的消息,又或者是受太夫人之托做说客的,劝她接受秦家的安排,可她却怎么也想不到,周妪居然是来劝她逃走的。

    “妪,你这是……”秦素诧异看着她,面上除了震惊,还有不解。

    为什么?

    周妪分明是太夫人最忠实的仆役,可她现在却来劝秦素违抗太夫人的命令,偷偷逃走。

    她有什么目的?

    听得秦素的话,周妪面上便涌起了一个很淡的笑来,说道:“我知道我在做什么,这也是我最后能为女郎做的了。等女郎一离开,我便会向太夫人请求回连云养老,再也不回来了。”

    这无疑又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甚至比轰然作响的瀑布更叫人心惊。

    “妪要离开?为什么?出了什么事?”秦素连声问道。

    周妪今天的表现极为反常,这与秦素记忆中的周妪太不一样了。

    周妪的神情却变得苦涩起来,她叹了口气,忽然上前拉住了秦素的手,说道:“我知道女郎不懂,其实……我自己有时候有也搞不懂,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不……我是懂的,我确实是明白的。我只是……当我明白的时候,我已经叫阿承给阿昌送去消息了,那三间舱房,我还曾亲眼去瞧过……”

    她有些语无伦次地说着,神情明显有些激动。

第513章 何所欢

    “妪为什么要这样做?”秦素终是问道。

    她心中的疑惑已经达到了顶点。

    这也太奇怪了,非亲非故地,周妪忽然跑来要她逃跑,即便她是出于善意,秦素也觉得有点不能接受。

    见秦素满脸的不解,周妪像是终于清醒了些,眼神中的那种决然也渐渐散了,唯抓住秦素的手却没放开,而是握得更加地紧。

    她定定地看着秦素,可是她的眼神却是空的,像是透过秦素看向了另一个人。

    那一刻,她的脸上,有了一种深切的哀凉。

    “罢了,这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说的。可是,我若不说出来,女郎便不会明白我为何要帮着您。”周妪说道,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格外苍老:“女郎许是不知道,我原先……其实是一个孙女儿的,她叫做阿欢。若她能活到现在,也该是做阿母的人了,可惜她福薄,十年前便死了。”

    秦素心头微动。

    十年前?那不就是周妪离开秦府的时候么?

    此时,周妪悄然停住了语声,眼睛里划过了极度哀痛的神情,拉住秦素的手也颤抖了起来,半晌后方道:“阿欢当年……生得很好看的,谁见了都说她相貌好,她又特别地乖巧懂事,太夫人……也很喜欢她。”

    她满是回忆地说着这些话,面上浮起了一个遥远的笑意,又飞快地淡去:“十年前,阿欢才只十二岁,那时,她是太夫人身边最得用的小鬟,许是因着我的缘故,太夫人很是看重她,那时我还很欢喜,以为这是她的福气,可谁想……”

    她说到这里忽地没了声音,唯一双眼睛直勾勾看着某处,嘴唇颤抖不息,良久后,方才续道:“……十年前的一次赏花宴,阿欢跟着太夫人出门,也不知怎么的,就被……就被……范二郎给瞧中了。那时候,范二郎也才将将十岁,见了阿欢就说……他要将阿欢讨了去。侯夫人很是宠爱他,便向太夫人开了口,太夫人……便应了……”

    她痛苦地闭起了眼睛,脸上的沟壑如同刀刻一般地深:“我知道,我不该有怨的,我们一家都是奴,是好是坏都是主人一句话的事。阿欢能得了范二郎的喜欢,我应该欢喜才是。当时太夫人也是这般说的,说这是阿欢有福,还说阿欢如果……如果能长久地呆在汉安乡侯府,待以后长大了,再进一步做了范二郎的妾,那就更好了。我当时也是鬼迷心窍,居然以为阿欢是真的去享福了,我还很……很欢喜……很开心……”

    她的嘴唇抖得厉害,面上的表情更是痛苦到了扭曲的程度,可她的眼角却没有一滴泪。

    良久后,她才又颤声续道:“半个月后,我挎着个竹篮,装着阿欢最爱吃的扭股糖,去汉安乡侯府看她。可到了侯府我才知道,阿欢她……原来……早就死了,在去汉安乡侯府的头一天晚上……就死了。原来范二郎养了几条烈犬,他竟然放狗……生生咬死了阿欢……他说……说阿欢不听话,不服他的管,所以要让烈犬来教训她。我听了这话,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哪……那么乖巧懂事的孩子,再听话不过的,怎么就这样死了呢?我还给她带了她爱吃的糖呢……她以前总说要吃,我没空买给她,被她磨了好几日……我竟然……我还以为她去过好日子了……我真的以为阿欢是去享福去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然就这么死了……连个完整的尸首都没有……”

    周妪喃喃地说着,到最后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