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十四岁也不小了,却还随身带着布偶,这事儿说出去也是要惹人发笑的。

    此刻的秦素,凶蛮无理,却又色厉内荏,一看就没底气,偏还要做出个样子来吓唬人。

    简直就像个跟兄长撒娇的小女孩。

    看着眼前的少女明艳的容颜,薛允衍的唇角便弯了弯,仿若微风推开湖水,笑意如涟漪散开,却又在将散未散的当儿,缓缓收住。

    这样的笑容,大约没几个女人能抵受得住。

    当然,咱们的妖妃娘娘除外。

    不过饶是如此,秦素也不免要在心里慨叹:薛家的血脉委实是好,与之相比,秦家人的好相貌就被衬成鱼目了。

    便在她如此作想之时,却见薛允衍淡淡地看了过来,启唇吐出了个四个字:“处心积虑。”语罢,面上居然划过了一丝无奈。

    秦素心里立时格登了一下。

    他看出来了?

    可是,他的语气却是宽容的,甚至可以说是纵容,而他看向秦素的眼神,则带着种洞悉一切、却又不愿与之计较的意味。

    这意思是……过关了?

    慢慢地将布偶塞进了袖中,秦素一面思忖着,一面便顺手取出了一把团扇,伸到了薛允衍的面前,也不看他,只别别扭扭地道:“这个给你,方才……多谢你。”

    仍旧像个不知事的小娘子。

    反正不管薛允衍信还是不信,秦素向来是做戏做足全套的。

    薛允衍看着团扇怔了一会,面上便浮起了一丝哭笑不得的神情。

    “罢了,小娘子的美意,我心领了。”他侧身避开了秦素的扇子,再度摇了摇头。

    简直比他的妹妹们还难缠。

    不过么,倒也有那么几分……可爱。

    毕竟这位秦六娘年纪还小,细论起来,她第一次算计薛二那傻子的时候,才只有十二岁。

    至少从目前看来,秦六娘的所有算计,皆不含恶意,而她的一切行止,亦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就算了罢。

    再者说,薛二那厮,也欠个人也算计算计他。

    这般想着,薛允衍便第三次摇了摇头。

    现在的小娘子们,真真是不容易对付得很。

    秦素自是不知薛允衍此刻所思,见他没接下扇子,她却也没觉得难堪。

    薛允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么?

    秦素相信,如果她在此前的谋划中有一点点对薛家不利之处,今日的局面,必不会如此轻松。

    自然,秦素的年纪也讨了几分巧。

    毕竟她还不算太大,如果她今年十八,只怕薛允衍待她的态度便又是两样了。

    但这也并不表示薛允衍便信了她的话,只怕在他看来,秦素的背后,应该还有别的力量。

    所以,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果然,避开秦素的扇子后,薛允衍便又行去了一旁,与她隔开了些距离,方才问道:“既然六娘子说,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秦氏,那么,上京垣楼又是为何而开设的?”

    “仍旧是为了秦氏。”秦素说道,看向薛允衍的眼神很是坦诚。

    “胡扯!”一直在旁边没出声的薛允衡插口道,半边眉毛挑得老高:“我们可早就查清楚了,你开垣楼为的都是你自己,你把你自己算去了白云观,为的是和李九搭上关系。”

    秦素心下暗惊。

    李九?难道是指李玄度?

    薛氏真是好大的能量,居然连李玄度的唐国九皇子身份都查出来了!

    不过,再一转念,秦素却也释然。

    以薛氏之能,如果查不出李玄度,那也就真是枉称大陈冠族了。

    “二郎君这样说,委实是冤枉了我。”秦素真心诚意地说道。

    她确实是把自己算去了白云观不假,但与李玄度的相遇,却是纯粹偶然。

    只是,此刻的她越是表现得真诚,给人的感觉便越是心中藏着秘密。且事实也摆在那里,她身边明明暗暗的那些武人,也不是秦素一个外室女能弄到的,只消略加细想,便不难猜出李玄度与秦素的关系。

第520章 如累卵

    薛允衡仰天打了个哈哈,说道:“我们这边得来的消息却是,你身边的两个小鬟、九名暗卫,这十一人皆是唐人。这一点,不知六娘子又该如何解释?”

    秦素满嘴发苦。

    真真是把她给查了个底儿掉啊。

    不过,话说开了也有好处,便是可以适当地开诚布公,将真相透露出来一二。

    “原来二郎君早看出来了,既如此,我想不承认也不行了。”秦素状似无奈地说道,语声微沉:“的确,我开设垣楼的目的之一,便是去寻求帮助去的。于我而言,唐国九皇子与大陈各方势力均无直接利益关系,最是可信,所以我便与九皇子做了个交易,至于交易的内容,便是我推出了大唐皇族的血光之灾。”

    薛允衡耸然动容。

    “那件事你居然也推出来了?”他问道,目中含着明显的惊讶。

    发生在大陈的刺杀事件,令大唐的一位皇子当场身死,这可是震动三国的大事件。

    秦素颔首道:“是,我确实推算出来了。”语罢又苦笑了一下,道:“以我这区区外室女的身份,若不显出几分真本事,九皇子又如何会相信于我?”

    薛允衡沉吟地点了点头,而薛允衍却是一派云淡风轻,仿佛根本就没去听他们的对话。

    秦素与唐国九皇子有联系,这件事其实并不好查。

    白云观那个地方,薛郡公是存着些忌讳的,毕竟靖王事败于此,所以薛允衍派出去的人手,至少兜了七八个弯,务必不令薛家的名字出现在其中,且打探消息的方式也极隐蔽,浮光掠影地查了个大概便撤了。

    能够查到李玄度的身上,他们也非常意外,但有此前因,再往下查便极为顺畅,而发生在秦素身上的种种事件,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很过得去的解释。

    现在他们想要问的便是:秦素的身后到底还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那个人暗里接触唐国皇族,目的何在?

    “与唐国皇族接触,你就不怕惹祸上身么?”薛允衡的语声重又响起,倒是比方才郑重了一些。

    秦素便向他笑了笑,神情很是无奈:“我自然是怕的。我出身低微,与唐国皇族接触,无异于飞蛾触火,稍有不慎便尸骨无存。但是,”说到这里她话锋忽然一转,眸光亦变得极为沉凝:“我再是害怕,却也不得不铤而走险。我秦氏已是危如累卵,死劫连着死劫,几入覆灭之境,而我的家族内部又实在……太过复杂,以我的出身地位,贸然向长辈求助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我只能寻求外人的帮助。”

    语声苦涩地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看向薛允衡,眼神清澈而又坚定:“我自知罪孽深重,但为了不叫我秦氏覆灭,便是再多艰险我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所以我暗中请二位郎君相助、又千方百计与唐国九皇子联手,这皆是我权衡再三之后选择的最不伤及无辜、也最不有损于我大陈的、唯一的活命之路。我可以拿紫微斗数起誓,我秦六娘绝无异心,如违此言,当不得好死。”

    秦素握紧了拳头,坦坦荡荡地直视着薛氏兄弟,心中却未始没有几分遗憾:如果这时候能再添上几滴眼泪就更完美了,可惜,她现在真哭不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这番真真假假的话语,却还是颇能打动人的。

    薛允衡此时神情微怔,片刻后,便与薛允衍对视了一眼。

    薛允衍琥珀般的眸子里,像又有了一丝笑意。

    薛二就是个烂好人。这不,他又心软了。

    不过,秦素的这番话,却也部分解答了他的疑惑。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她是真的擅长紫微斗数,而不是某个隐在她身后的人的传声筒。

    “秦氏死劫,指的是什么?”薛允衍淡声问道。

    这问题早在秦素的意料之中。

    她放松了气势,换过一副惆怅的神情,叹息地道:“此事说来话长,两位郎君若不嫌絮烦,我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请讲。”薛允衡说道,一面便撩袍坐在了蒲团上,宽大的白袖斜搭身畔,似银霜泻地一般。

    秦素也站得有些累了,索性便告了个罪,也自寻了个蒲团跽坐着,方漫声道:“此话要从前年……亦即中元十二年的仲夏时节说起。那时,我曾以我……西院夫人的八字悄悄推了一盘,结果发现北方有劫,劫数应在金戈,血气冲天,乃是死劫。若要化解此劫,则必须于北方设一法坛,先锁住此劫,再行破解……”

    秦素开始讲述早就编好的故事,一应人、物、事,凡涉及到烦难艰苦之处,便全都推给了她的逝去的生母赵氏:“……两位郎君亦知晓,先庶母乃是外室,其出身也不可考,唯可知是逃难而来的,很可能是小族之女。因她不曾明着进过秦府,她手下有几个得用的人手便一直留在府外,她曾遗书于我,亦留下了些许钱财,我便遣了福叔去平城找到了这几人,让他们去上京开设垣楼,动用的便是先庶母所赠之银……”

    这是她早就想好托辞,此刻自是说得极为顺畅,也几乎没什么破绽。

    反正福叔与阿妥夫妻早就“死”在了连云的那场大火里,死无对证,秦素根本不怕薛家人去查。

    “你的紫微斗数,又是从何处学来的?”薛允衡此时便问道。

    秦素闻言,面上便露出了一个有些伤感的笑容,道:“是先庶母留下了几本紫微斗数的书,我是照着书学的。”

    “哦?”薛允衡挑了挑眉,“却不知是哪几本书?书名又是什么?”

    秦素微睁了双眸,明艳绝伦的脸上满是茫然:“书名?那些书并无书名啊。那是先庶母亲手抄录、缝线成册的,哪里来的书名?”

    薛允衡闻言便“哈”地一笑,凉凉语道:“既无书名,若是我再问你书在何处,想必你会说,这几本书已经毁在了连云的那场大火里,是也不是?”

第521章 密密缝

    听了薛允衡意有所指的话,秦素便摇头道:“郎君此言差矣,先庶母留下的书,并不曾全被大火毁去。”

    薛允衡一下子噎住了。

    秦素的回答居然不是他料想中的答案,他显然有些不适应。

    “那些书还在?”他问道,眸中满是怀疑。

    秦素怅然地看向殿门外,语声幽幽:“书有好几册呢,不过我手上留下的却只有一册。那时候先君故去,我离开得急,只带了这一本在身上,余下的却是如郎君所言,都被那场大火给烧了。”说到这里,她的神情便显得越加伤感了起来:“先庶母留予我的东西,我也只剩下这一两样了。”

    薛允衡却仍旧有些不相信,挑眉问:“那书册可否借来一观?”

    秦素也不说话,探手便自袖中取出了一本薄册,交给了薛允衡。

    薛允衡接册在手,立刻展开细瞧,却见那薄册的封皮是光面儿的厚茧纸,上头并无一字,唯拿粗线缝了个角,翻开后里头约有七八页薄棉纸,以蝇头小字写着密密麻麻的紫微斗数口诀,字迹枯瘦,毫无章法可言。

    薛允衡只扫了两眼,便忍不住抬头瞪着秦素道:“这字体不就是你赠言里的字体?这该不会是你自己抄的吧,如今却拿来糊弄……”

    “且慢。”他话没说完,薛允衍便忽地打断了他。

    薛允衡有些不解,转头看了看薛允衍,问:“长兄,怎么了?”

    薛允衍不语,只上前几步接过册子,仔细地翻看了一会,方道:“这墨迹,很旧了。”

    那是当然。

    秦素心下万分得意,面上却仍旧是一副伤感怀念的表情。

    她在白云观里呆了那么长时间,上无人管下无人盯,自是放开手脚将一应能备下的东西全都备齐了,这本薄册便是秦素依着前世的作旧之法伪制的,为的便是应付这样的时刻。她一共制作了两本,做完后便埋在了地下。

    不过,因萧氏突然出了附学一事,秦素不得不提前回青州,这些作旧之物她也不得不提前挖出来。

    好在这册子在土里也埋了半年,作旧的效果还是相当逼真的。以隐堂秘法做旧的纸墨,除非是经年赏鉴旧书画的老手,否则轻易难以辨别。

    自回到青州后,秦素便将这本册子单独留在了手边。当时她只是隐约担心着薛氏留在平城的人手,怕他们察觉到什么,所以留下此册以备不时之需。

    此刻看来,她的预感还是相当准确的,这本册子自然也就派上了大用场。

    “这纸也非新纸,至少也是五年或者更久以前的陈纸了。”薛允衍此时又说道,一面仔细地翻看着纸页。

    秦素适时插言道:“这上头的内容都是先庶母抄录的。自去了连云田庄后,我日常无事,便照着先庶母的字迹练字来着,所以留给两位郎君的赠言皆是这种字体。至于这册子里的内容,实是有些散乱的。先庶母的身体一直不大好,抄录这些的时候,也可能……她是太疲累了吧。”她说着便掏出布巾来掩了面,语声微带哽咽。

    薛允衍将那薄册翻来覆去看了良久,便蹙起了一双淡眉,将册子还给了秦素,温声道:“姑且信之。”

    不知为什么,秦素从他的声音里,再度听出了一丝宽纵之意。

    这人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还瞧出了她的手段?

    她还就不信了,她这手做旧的绝活儿,当初那可是骗过不少人的,薛大这才多大,怎么就能看破了她的伎俩?

    这家伙一定是在故弄玄虚。

    可是,就算断定薛允衍看不出什么来,秦素这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

    她拿巾子拭了拭眼角,便接过册子便收进了袖中,敛眉不语。

    她这会儿还在伤感着呢,自然不好多言。

    “罢了罢了,算我冤枉你了,你且继续往下说。”薛允衡说道,还拿扇子在秦素的眼面前虚拍了几下,以引起她的注意。

    秦素便作出一副如梦方醒的样子来,勉强笑道:“我并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起了先庶母,有些难受。”

    她的话音落下,薛允衡便安静了下来。

    秦素的身世他早就查得一清二楚,自是知晓她生母早逝,又因了外室女的身份在秦家很受排挤,此刻她因思念生母而伤感,这让他心里有点不好受。

    好好的小娘子,偏生出身差到了极点,生父生母皆亡,也难怪她在府里一句话不敢说,只敢暗地里玩手段了。

    此时此刻,我们的白衣薛二郎却是完全忘记了,这位“可怜的小娘子”,是如何把他给耍得团团转,还叫他以为那位东陵野是真有其人,拿“东陵先生”当了圣手来看。

    秦素很快便平息了情绪,在蒲团上作势向薛氏兄弟行了个礼,道:“我失仪了,请两位郎君勿怪。”

    薛允衍淡然不语,薛允衡则摆了摆扇子,催促道:“罢了,你也……莫要难过了。”说着话他便拿扇子挠了挠头。

    除了自家那些躲不开的妹妹们,大都的豪放小娘子们,他可从来都是敬而远之的。现如今这秦六娘又不像方才那样大胆了,小可怜儿似地低眉顺眼地,倒叫他有点难于应付。

    总不能像对待妹妹们那样摸个头、捏个脸,再小点儿的还能抱过来哄一哄,眼前的这个,让他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薛允衍淡静的眉眼间,浮起了一丝笑意。

    这种看戏的感觉,却也挺有趣。

    听了薛允衡的话,秦素立时便露出了感激的神情,轻声道:“我无事,多谢二郎君挂怀。”

    薛允衡挠头的手顿了在半空。

    忽然觉得有些尴尬。

    原本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可到了人家的眼面前儿,先是被那奇怪的嗓音吓得败退,后又被人家气得跳脚,这会儿却又觉得对方有点儿……可怜。

    分明是她欠了他的,可现在怎么倒像是他欠了她似的?

    这是怎么个意思来着?

    薛允衡狭长的眸子往秦素的身上兜了个圈儿,复又不着痕迹地转去了别处。

第522章 赴异乡

    于薛允衡而言,此种微妙的滋味,还是他平生仅尝。

    好在秦素此时适时地开了口,也算是变相地解去了薛允衡的尴尬。

    只听她接续起方才的话题,继续说道:“彼时我已经推算出了广陵战事,亦知道秦氏必将阖府北上。那时法坛也就是垣楼已经设好,我又提前将紫微斗数推出的事情公之与众,令垣楼名声大振,法坛之力亦由此加强。有它坐阵,我终于发现那死气聚结之地,便在壶关窑。”

    壶关窑三字一出,薛氏兄弟同时脸色微变。

    壶关窑背后的主子,可是大皇子!

    在查探秦家诸事的时候,他们无意间挖出了这个消息,本以为此事多半是偶然,却不想这事儿居然很可能是秦六娘的手笔!

    当然,壶关窑如今已经塌了,被深深埋进了地底下,这件事也算是有了个了局,无论对谁都算是有了个交代。

    可是,一介小族外室女,如果她当真胆敢算计当朝大皇子,这胆子却也实在太大了。

    她就不怕得罪皇族么?

    静默片刻后,薛允衡沉声问道:“此话怎讲?”

    秦素心下了然,面上则摆出了一副毫无城府的模样,说道:“壶关窑兵气浓郁、血光极重,我秦氏运低势弱,根本克不动它,反倒要受其所累,很可能阖族覆灭。不得已之下,我便用了些法子将壶关窑给转了出去。”

    薛允衡上下打量着秦素,半边眉毛又挑得老高:“壶关窑是经由你的谋算才转给金银坊的?”

    “不是的,我哪有那个本事,更不知道什么金银坊。”秦素摇头说道,面上含着几分难堪:“我只是让人给林舅父透了点风声,说那壶关窑值钱罢了,恰好那段日子我钟舅父不在家,林舅父又是个喜欢钱财的,据说外头还欠着钱……”

    她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像是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下去了。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秦素此时的神情便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薛允衡目露沉思,看向秦素的眼神含着审视。

    他又不是真的傻,秦素这话可并不叫人信服。

    秦素也知道他们会起疑,但壶关窑之事她并不想让自己露在其中,便只以虚言带过。总归周木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