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允衡的脸一下子黑了。

    不,说是黑也不确切,因为那黑里还透着点儿红。

    咱们的薛二郎,这是害臊了。

    毕竟这还当着个小娘子的面儿呢,薛大郎居然毫不留情地就拿他上回喷水一事说话,这确实有点不大地道。

    薛允衡有心想要回嘴,可再一转念,便想到了薛大郎那个铁面郎君的外号。

    万一两下里真的吵了起来,他家长兄是绝对能把他喷口水的事儿直接说出来的,到得那时……

    薛允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掩面而笑的秦素。

    白衣灰裙的女郎,一身的穿着只能用朴素来形容,可也正是因了这朴素,越加反衬出那笑靥的明媚。

    刹时间,薛允衡生出了一种错觉,只觉得眼前似有桃花千树尽情盛放,那粉盈盈的艳光逼上面前,直叫人莫敢直视。

    几乎是本能地,他微微侧开了眼眸,像是不能承受这容光之盛,同时在他的心底深处,也生出了一种不想叫秦素知晓他某些事情的念头。

    “咳咳咳……”假意清嗽了几声,薛允衡便曲起了一条腿,借着抚平袍角折痕的动作,将声音里的那一丝异样遮去,只淡声道:“罢了,闲言少叙,还是说说长兄你是如何做的罢?程氏替下萧氏,此事可确定了?”

    薛允衍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不知何故,方一触及他的眼神,薛允衡居然有点心虚,状似无意地转开了视线。

    薛允衍倒也没有旁的表示,只淡声道:“吏部那里我一早便递了信,调令约莫半月后抵达。程廷桢这个郡相,基本坐实了。”语罢,他的眼神往秦素的方向掠了掠,又补充道:“至于别的事,子虚乌有,终不成真。”

    此言一出,薛允衡摇扇的手便是一顿,而秦素则是无声地吁了口气。

    且不说薛允衡停扇原因何在,只说秦素,她是真的觉得放松了许多。

    很显然,双禾之罪应当不会再有人提了。至少在萧氏出事之后,江阳郡便再不会有人想起这件事儿来。

    毕竟,何氏满门已死,这件事也就基本有了个交代。至于杀何氏全族之人是谁,益州刺史也给出了“仇杀”的最终决断,这件事也就此终结。

    而萧氏事发,论事件的程度比何氏之事要轻了许多,也正因如此,益州刺史反倒越加大张旗鼓地处置了起来,想必也有以此事掩下彼事的念头在作祟。

    治下出了谋逆大罪,那可是很容易牵涉到自己的,倒不如将“以庶冒士”这种罪名较轻的事情闹大些,压下谋逆大罪,也省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历朝历代为官者,莫不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有了萧家的事情在前头顶着,将何家灭门之事淡化下来,想必益州刺史是相当乐见的吧。

    薛允衡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秦素,却见对方仍旧是以扇掩面,眼眸也低垂着,整张脸上,唯见两弯长而密的睫羽轻轻颤动,再看不见其他的表情。

    他抬起头来,与薛允衍对视了一眼。

    那一刻,两个人均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丝费解。

    “既如此,则萧氏回埒县一事,也成定局了。”沉默良久后,秦素终于开了口,语声微带着几分怅然。

    这情绪还是很符合她的身份的,如今萧家子弟就在秦家附学,两姓颇为交好,她有此感叹亦属寻常。

    闻听此言,薛允衡便又继续摇起扇来,勾着唇角说了句大俗话:“萧家人一走,你家族学便要少了好些入息了。”

    “这倒也是……”秦素顺着他的话说道,旋即低低的一叹:“族学少些人也就罢了,主要是此事……颇叫人些物伤其类……”说罢,她便又拿扇子掩了半面。

    薛允衡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了她一眼,摇头慨然道:“世事无常,人力总有不及。”

    他的语声似凉似暖,也不知是讥讽秦素假慈悲,还是真的在为萧氏感慨。

    不过,秦素方才的感叹却是发自内心的。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萧家的结局都不算好,不过,这一世他们好歹都活下来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以庶冒士之说,看起来是不成了,是么?”薛允衡的语声重新响了起来,瞬间便让秦素的心神又回到了此刻。

    这一回,他问的自然是薛允衍。

    薛允衍信手转动着手中的茶盏,漫声道:“应是如此。益州刺史派去埒县的人手并未查到实证,却也找到了几处疑点。有此前提,萧郡相抱病归乡,也算是全身而退。”

第529章 村夫耳

    “嗯,这也的确不算太差。”薛允衡探手自果碟里拣起了一枚凉糖,徐徐送入口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待时日过去,想来总有他萧家再起之时。”

    他仍旧是一派君子之风,然对于这话,秦素却并不敢苟同。

    想他们秦氏也是百年郡望,从衰落到如今略有起色,足足花去了三十余年光景,而萧氏受到的打击比秦氏还要大,名声这种东西,一旦毁了,想要重新修复,那可是要花上更多时间的。

    不过,这些话她并没说出来。

    总归萧家完了,身为始作俑者的秦素自是欢喜的,至于萧家往后如何,与她何干?

    关于萧氏的话题到此便告一段落,房间里重又安静了下来。

    此时已近巳正,天色不像早晨时那样的阴沉,一阵阵的风掠过竹帘,携来闷热的气息,房间一角的冰錾里搁着碎冰,丝丝凉意与外来的闷热交融着,一时凉浸了热,一时热又染了凉。

    秦素觉得心底颇为潮杂,收起团扇,自袖中取出布巾,按了按额角薄汗。

    薛允衡执着茶盏,眼角的余光拢在她的身上,并未掩饰眸底深处的审视。

    一行一止优雅端庄,一言一行大方自在,眼前的秦氏六娘,的确不太像是田庄里长大的外室女,那种细微处方能体现出的气度与从容,说是冠族士女亦不为过。

    她这一身的得体,究竟从何而来?

    薛允衡又拣了一枚凉果搁进口中,眯起了眼睛。

    那一刻的他,也不知是在细细体味凉果的清甜,还是在仔细察探秦素这举止的由来。

    自然,他的种种揣度与不解,秦素是并不知情的。

    略略拭过汗后,她便将布巾收了起来,复又将置于案上的那枚黑子放入了匣中。

    垂眸打量着眼前棋局,秦素一直在思忖着,该怎样重新起个话头,与薛氏兄弟谈条件。

    挑个话题并不难,真正叫她为难的是,直到此际,对于一会将要论及的条件与目的,她都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章程。

    连她自己尚且模糊着,这所谓的条件,又该怎样去谈?

    秦素的心底似是揪起了一团乱麻,纷纷扰扰难以厘清。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她好几日,如今更是叫人难以决断。

    便在此时,门外忽地传来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道:“启禀郎君,我回来了。”

    秦素抬头看去,却见说话之人正是方才被阿堵派出去的小僮,他大约是从外头打探消息回来了,欲待向薛允衡回话。

    “你先下去罢。”薛允衡并没去听他的禀报,而是闲闲地挥了挥手,那小僮见状,立刻躬身退了下去。

    秦素微有些不解,转眸看向薛允衡。却见对方正施施然地将一臂屈起,撑着脑袋,那双清幽的凤眸凝向手里的团扇,不经意地道:“正好长兄是从外头回来的,想必应该也撞见了外头的事,便请长兄说一说吧,方才外头是怎么回事?怎么那样吵?”

    他这话问的是薛允衍。

    说起来,方才那阵喧哗响起时,薛允衍确实应该正在院门处,想来是知晓详细情形的。

    薛允衍闻言,神色未动,只向秦素扫了一眼。

    那一刻,他琥珀般的眸子若明若晦,阴晴难辨。

    “也无甚大事,几个山野村夫罢了。”薛允衍淡声说道,将茶盏凑向口边,浅啜了一口茶。

    薛允衡盯着他看了一会,忽地笑了笑,问:“是范家的人?”

    秦素心头一跳。

    范家?那不就是汉安乡侯家?

    刚才在程氏别庄门外喧哗的,居然是汉安乡侯府的人?

    可是,薛允衡是怎么猜到的?

    莫非范家的人不止一次在这里闹过了?

    秦素心下百般思量,便闻薛允衍淡淡地说道:“正是。”

    只说了这两个字,并无再多的解释。

    而奇怪的是,听了这话,薛允衡居然也不出声了,而是若有所思地摇着扇子,兀自出神。

    屋中重新寂静了起来,唯竹帘被风拍响,声声若牙板轻扣,除此之外,便再无声息。

    秦素渐渐觉出了一丝异样。

    然而,还未待细思这感觉从何而来,便听薛允衍微凉的语声传了过来,问:“对于程氏,六娘子是如何看的?”

    秦素一下子回过了神。

    她抬眸看向薛允衍,却见对方一手执着茶盏,另一手则闲闲地支在膝上,正专注地看着她,那双如浸茶色的眼眸里,隐约着一丝莹润的光。

    秦素的心跳得有些快。

    机会就在眼前,而要命的是,她却有种抓不住的感觉,这让她越发觉得焦躁起来。

    举袖掠了掠鬓发,秦素无声地深吸了口气,方才压下了心头乱糟糟的念头,正色道:“大郎君动问,我自当知无不言。以我看来,那程氏颇堪一用,至少未来十年是无虞的。程氏子弟虽无大才者,却胜在朴拙敦厚,建功立业或不可及,然守成却是有余。若郎君问的是此事,那么我的回答是:程氏至少可用上十年。”

    “哦?”薛允衡一在旁挑了挑眉,“六娘这是用紫微斗数推出来的?”

    秦素颔首应道:“是。自来到九浮山之后,我特意为程郎中令……不,如今应该是程郡相推过一盘,这一盘推出的结论便是‘大劫已渡、无过无功’这八字。”

    她特意点出了“大劫”,暗指的便是双禾之罪。这件事秦素是占据了有利位置的,毕竟薛氏兄弟再聪明,也查不出她对此事的渗透,如今她这样似是而非地点出来,便格外地有了一种世外高人之感。

    闻听此言,薛允衍若有所思看了秦素一会,方道:“左中尉其人,比程廷桢如何?”

    秦素的后心一下子浸出了泠汗。

    这个薛大郎,要不要这么敏锐,怎么一下子就挑中了她的命门?

    心中飞快地思忖着,秦素的面上仍旧是散散淡淡的一缕笑,道:“我姑父自然也是好的,然在大郎君面前我不想讳言,左、程二姓,一为萤火、一为星辰。个中不同,大郎君想必是明白的。”

    虽不可言明,但这么一个阻住左思旷仕途的机会,秦素绝不会放弃。

第530章 李威风

    薛允衍“唔”了一声,不再说话,只端起茶盏喝茶。

    秦素悄眼观察了他一会,旋即便转开了视线。

    这位薛大郎高深莫测,她什么也看不出来。

    此时,许久未曾说话的薛允衡却是“啧”了一声,将秦素上下打量了两眼,方笑道:“你这话或许是真的,只是不知为什么,我总觉你的意思没那么简单。”

    秦素不由暗地里咬牙。

    薛家这两个郎君,当真难糊弄。

    可是,再难糊弄她也只得继续糊弄下去,以免叫人家查知她对自家姑父实是存了赶尽杀绝之心。

    这般想着,秦素便做出一副恨恨的样子来,没好气地瞪了薛允衡一眼,道:“我知道我以往做错了,对不起二郎君,实是罪该万死。但紫微斗数却不在我道歉的范围之内,我的推断从没错过,二郎君你也不要总是死鸭子嘴硬,小器!”语罢便朝他翻了个大白眼。

    “嚯,瞧瞧,瞧瞧,你这样子还有点士女的模样么?”薛允衡怪叫连连,拿扇子虚点着秦素,一个劲儿地摇头咂嘴:“这才是你的真面目吧,还装什么高人,就是个小骗子。”

    秦素也不睬他,只转眸去看薛允衍,面上端出个最合宜的笑容来,和声道:“大郎君莫怪我唐突,您若不问到我,我也不会这样回话。但我所言的确就是星盘里推出的内容。大郎君想必也能看得出,我此前行事常常嗯……别有用心,但在紫微斗数之事上,我却从来不曾有过半字虚言。”

    薛允衍尚未答话,薛允衡便冷笑道:“虚言?这话倒正可用在六娘子的身上,比如六娘子为何顾左右而言他,闭口不提范氏名讳。”

    此言一出,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秦素半侧着身子看向薛允衡,却见他的脸上带着一抹似是奚落、又似了然的淡笑。

    在那电光石火间,她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此前她察觉出的那种异样,原是其来有自。

    思忖片刻后,秦素便拂了拂裙摆,起身将短榻挪去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能够同时面对着薛允衍与薛允衡两个人,方才端然跽坐,朗声道:“两位郎君……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薛允衍仍旧是那种淡若远山般的模样,不置一语,而薛允衡则是看了秦素一眼,意有所指地道:“确实是听到了一些消息。”

    秦素心底的想法越发鲜明,面上的笑容亦相应地变淡,继续问道:“两位郎君听说的消息,是否与我有关?”

    薛允衡没说话,只深深地看了秦素一眼。

    那一眼,掺杂着的情绪居然极为复杂,倒叫秦素一时间难以分辨。

    而即便如此,秦素也已经有了数。

    了然地笑了笑,她平静地道:“果然,你们都听说了。”那一刻,她的眉眼间蕴着温雅,并没有薛允衡想象中的难堪或哀愁:“汉安乡侯府的幺子派人去秦家的事情,想必两位郎君都知道了,而他的目的,你们肯定也知道了。如今范二郎正在秦氏族学附学,据说范二郎还愿意推荐两位学问极好的夫子来秦府授课。我最新听来的消息是,范二郎与秦氏郎君走得颇近,当然,他之所以纡尊降贵,附就于秦氏,其原因……不必我说,两位郎君必定洞若观火。”

    说起来,范孝武将要纳秦素进府之事,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以薛氏之能,打探这些消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既是如此,那么她便也可以坦然论及此事。这两位皆是人中龙凤,又岂会因这些微末小事而介怀?

    秦素心头释然,说出来的话亦是一派坦荡:“如此说来,恐怕是我给两位郎君惹了麻烦,我想,方才门外的喧哗,只怕便应在此事上。那范孝武是个行止激烈之人,我猜他大约是想上山寻我,却被你们的人拦下了,很可能还是屡屡被你们拦住了,所以他才会与你们的人起争执。”

    一番话说得落落大方,没有半点遮掩。

    薛允衡此时倒是没说话,只看向了一直不语的薛允衍。

    薛允衍端起案上的茶盏,垂眸打量着盏中的茶汁,淡声道:“无错,方才门外闹事的,的确就是范孝武。”

    秦素轻轻颔首:“果然是他。”语罢又看了薛允衍一眼,向他行了个礼:“此事皆是因我而起,徒惹来这些麻烦,我先向两位郎君赔罪。”

    “无妨。”薛允衍拂了拂衣袖,眸色淡静:“蚊蚋扰人尔,麻烦二字,远远谈不上。”

    说这话时,他的神情就像是在说真正蚊虫蚂蚁,似只消一挥衣袖,范孝武便会如蚊蚋一般,被一掌拍飞。

    秦素见状便掩袖笑了起来,道:“到底是薛氏大郎君,千斤之重,亦只一挥袖而已。”

    薛允衍未置可否,举盏饮了一口茶。

    薛允衡此时便冷哼了一声,道:“汉安乡侯府之子,当真好威风。”

    “威不威风,我不敢断言。”薛允衍搁下茶盏,竟是难得地接了他的话,淡静的眉眼俱皆垂着,挺直的鼻梁之下,薄唇微微开启:“李隼废了他两个手下,那一刻,我看那满场里的威风,全都被李隼一人给占了。”

    “噗哧”一声,秦素忍不住笑了出来。

    虽然她丝毫不惧范孝武,但是亲耳听见薛允衍整治他,她还是大觉快意。

    范孝武这回踢到了铁板,怕是要老实好些天了。

    想想也是,区区一个乡侯爵,还是僻居于江阳郡的,就算手里有些实权,又如何能与大陈的顶级冠族相比?

    薛氏可远比杜骁骑要强势得多了。

    不过话说回头,薛允衍对范孝武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他居然叫人收拾了范孝武,这是否有着其他含义?

    秦素心中暗自揣摩,却听薛允衡此时也笑了起来,他这一笑却是向着侍立在一旁的李隼笑的,只听他说道:“你家主子难得夸你一回,你也不乐一乐?”

    李隼绷着脸没说话。

    他向来不苟言笑,与薛允衍在一处久了,行事风格便越发有薛大之风。

第531章 我愿纳

    薛允衍向李隼挥了挥手:“你先下去罢。”说着又看了秦素一眼,温声说道:“叫你的人也先下去罢。”

    秦素微微一怔。

    便在这个瞬间,李隼已经飞快地退了下去。

    一怔之后,秦素便也迅速地明白了过来,一时间只觉万分狐疑,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薛允衍居然是在……顾及她的名声与体面?

    此念一起,秦素几乎有点受宠若惊。

    既然他们说到了范孝武,那么不可避免地,接下来他们很可能便要论及秦素的这椿亲事。这种事情,秦素与薛家两位郎君当面谈起已经是逾矩了,更遑论还当着侍卫的面儿。

    所以,薛允衍才会遣走从人,也算是给了秦素一个体面。

    能被这位铁面郎君细心回护,这简直就是……

    反正以秦素上辈子的妖妃身份,这种眷顾她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的。

    怀着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秦素向阿忍打了个手势,阿忍见状,便与阿臻一同退了下去。

    很快地,整个退思园中便只剩下了三个人。

    不知何时,窗外的知了开始鸣唱起来,蝉风阵阵拂过庭院,令这间小院儿显得格外地幽静。

    良久后,薛允衡方道:“此事,已然定了?”

    他这话说得含混,然秦素却听得明白,他说的便是范孝武想要纳她之事。

    “我看差不多。”秦素的语声极为平淡:“至少太祖母没把人打出去,那就表示她老人家已经应下了。”

    “你连这都知道?”薛允衡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