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素面含浅笑,视线扫过座下的三位女郎,心底微微一哂。

    丽妃果然不负她所望,在人选上动了手脚。

    座下的这三个女郎,分别是江九、江十一与江十六,而理应出现在其中的江八娘,却是不曾露面。

    前世时,江八娘身上的隐疾是被人为下了毒,而这个下毒之人,正是丽妃。

    这是丽妃在毒发身亡前亲口说出来的。

    只是,直到现在秦素都没弄明白,堂堂嫡出女郎出身的丽妃,为何要对一个连生母都死了的小庶女下毒?

    难道就因为江八娘生得美貌了些,便碍了丽妃的眼么?

    心底里如此思忖着,秦素又将视线扫向了江家三位女郎。

    江九、江十一生得都不错,一个清秀、一个娟好,江十六则显得平常些,唯皮肤白得如牛乳也似,也算是个好看的小姑娘。

    “都平身吧,赐座。”秦素抬了抬手,语声中有着久居上位者的威势,且毫无刻意,一字一句极是自然。

    江氏三女闻听此声,皆是心中微惕,不约而同地觉得,这位传说中长于山野的晋陵公主,身上倒没多少野气,反倒贵气逼人,比那些夫人们的气派还要足。

    秦素倒也没存了要给她们下马威的意思,此时她的面上仍旧带着笑意,语声温和地道:“本宫之前与丽淑仪说要见一见你们,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回大都了,本宫也算找到了几个同龄说话的玩伴了。”

    听得此言,江家三女自是连道“不敢”,直到秦素又叫她们坐下,她们方才依言坐在了玄漆鼓凳上,坐姿皆是挺秀端直,一看便知家教极严。

    秦素便与她们闲闲地说起话来,也没去问她们到底谁是谁,而这几个女郎显然也是提前被叮嘱过的,亦只向秦素通报了姓名,却是没报序齿。

    这种大家分明各怀心思、却又将场面作得格外热闹的情形,秦素已是很久都没经历过了,此际与她们说着话儿,却也有几分旧事重现的感慨。

    女孩子们聚在一处,言谈间无非是那几样闲事,秦素便挑着有趣的说了说,又问了她们从上京至大都这一路的见闻。

    她注意到,这几个问题皆是江九与江十六回答的,而那个江十一则聪明地保持了沉默。

    只要秦素不问及序齿,江家便不算犯了欺瞒之罪,毕竟秦素当时说得也很含糊,并没说一定要见某几个女郎,江家送进来三女与她说话解闷,大体上也算是谨遵上命,并不违制。

    此次会面不过是个过场而已,秦素与她们也就说了盏茶的闲话儿,便道了乏,叫人将她们好生送了出去。临行前,秦素还赏了这三女每人一根内造的赤金点翠桃花排簪,又赏了两匣宫花,叫她们拿回去送予族中姊妹,江氏三女自是诚惶诚恐地接了,再三谢过公主殿下赏赐,于是宾主尽欢,这场会面便也就此结束。

    待将三人送走之后,秦素也没多耽搁,即刻就叫人替她换了一身月白广袖长衫并雨过天青十二幅绣兰草纹间褶裙,复又叫上了白芳华与阿栗等人,将那件针线也拿好了,并不曾摆上公主仪仗,便自去了寿成殿求见中元帝。

    依照宫规,皇帝陛下的儿女们若要求见父皇,是要事先请人通传一声,得到允许才能前往觐见的。

    只是,熟知中元帝脾性的秦素却知道,如果她真的依宫规行事,中元帝准定会不喜,认为秦素这是故作姿态、拿腔作势。

    所以秦素就直接去了。

    而事实也果如她所料,一听是秦素求见,中元帝立刻便宣了,秦素人还没进殿门,便听见了中元帝的笑声自殿中传出,显得极是欢愉。

    亲自出门相迎的邢有荣便笑皱了满脸的桔子皮,躬腰道:“殿下今儿的裙子是针工司才做的吧,啧啧,瞧着可真鲜亮!”

    秦素垂眸看了看身上的兰草裙,弯眸一笑:“多谢邢大监夸奖。”

    邢有荣笑着躬了躬身,再不置一语。

    秦素以眼尾余光打量着他,心中已然有了数。

    邢有荣这话明着是在夸奖秦素的衣裳好看,实则却在给她递消息呢,那寿成殿里引得皇帝发笑的人,便是猗兰宫的丽淑仪。

    她身上的兰草裙,与丽淑仪所住的猗兰宫,都有一个“兰”字。

    这个邢大监,果然有一副玲珑心肝儿。

    秦素暗自想着,复又在心底冷笑。

    怪不得中元帝今日心情如此之好、笑声不断。有心爱的美人儿陪着,他自是开怀。

    真真是个天生的色胚!

    在心底里骂了一声,秦素又向一旁的阿栗看了一眼。

    阿栗会意,上前去扶邢有荣的胳膊,将一只塞了金豆子的锦囊悄悄地递了过去。

    邢有荣不动声色地接了,心中再次感叹着公主殿下的慷慨与聪明,而面上则仍旧是客套而不失殷勤的笑,将秦素让进了殿中。

    “阿巧今日怎么得空儿来了?莫不是听闻父皇这里有好看的衣料,这是跑来讨赏的不成?”方一跨进殿中,秦素耳边便传来了中元帝带笑的语声。

    她恭恭敬敬地上前行了个全礼,方才起身笑道:“儿臣是见今日天气晴好,便想过来瞧瞧父皇。说起来,父皇也有好些日子都没召儿臣觐见了,儿臣替父皇准备的针线活计都没处送去,只能自己跑来啦。”

    这抱怨不是抱怨、表功不是表功的一番娇儿痴语,自是令中元帝龙颜大悦,笑吟吟地道:“原来阿巧居然这般懂事,竟还亲手给孤做了针线,孤倒要好生瞧瞧。”说着他便转向一旁笑而不语的丽淑仪,道:“丽珍也过来瞧一瞧,替孤品评品评,孤可不大懂你们女儿家的针线。”

    江十四娘名江宜萱,小字丽珍,丽淑仪顶着她的名号进宫,她封号的那个“丽”字,便是中元帝根据她的小字而赐的。

    见中元帝心情大好,丽淑仪自也是满面含春,笑着恭维道:“公主殿下的针线活儿定是极好的,今日也是我运气好,竟能一睹为先,这也是沾了陛下的福气。”

第686章 赠领缘

    美人儿语声呖呖婉转,直比那黄莺的啼鸣还要动听,中元帝浑身的骨头都快酥了,只碍于女儿在侧,不好将美人儿搂过来温存一番,只得捺住满心的蠢蠢欲动,笑道:“既然连孤的美人儿都说好,不必看,阿巧的手艺定然是极好的。”

    丽淑仪立时飞红了面颊,含羞低头不语,引得中元帝又是一阵笑。

    对于这两个人名目张胆的打情骂俏,秦素心中极是鄙夷,然而她面上却是一脸的懵懂,从阿栗手中接过绣好的一副领缘,双手捧去了中元帝面前。

    中元帝垂眸细看,却见那领缘是一抹极端正的绛色,质地为南锦,上头以黑线缠金线绣着连绵不断的万字纹,针脚细密、配色考究,显然绣得极为用心。

    “哦,这花色倒还大气。”他探手拿起领缘,以手抚之,只觉得触手光滑,几乎摸不出纹路来,面上便有了一丝讶色,“这绣法却也奇特,怎么摸不出纹路来?”

    秦素羞赧地垂首道:“前些时候儿臣得了一条裙子,那上头的梅花便是拿这种针法绣的,叫做埋线法。因见这针法极好,儿臣便叫那针工司的大匠绣娘好歹教了几手,学得并不全,便试着给父皇绣了条领缘。儿臣记得父皇有好些玄色袍子,这领缘的颜色倒也配得上,还望父皇莫要嫌弃儿臣手拙,绣了一个来月才绣出这么一点点来。”

    听闻这是秦素绣了一个多月才绣出来的,中元帝心下益发欢喜,笑道:“难得我儿如此孝顺,父皇甚是欣慰。”语罢便转首吩咐:“来人,将上回江南贡进来的那些料子都呈上来。”

    邢有荣领命,亲自下去找人寻料子,不一时,便有六七个小监走进了殿中,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堆布料,远远瞧来,便像是捧着轻粉浅碧的一丛春色也似,几个人往殿中一站,直将整间殿宇都给映得鲜活了起来。

    秦素当先“哟”了一声,一脸的喜动颜色,道:“这料子的颜色好生鲜亮,是江南新制的么?”说着已是走上前去,爱不释手地翻看起来。

    中元帝好笑地看着她,摇头道:“瞧瞧,瞧瞧,这才是阿巧的本性,见了这些漂亮的衣衫首饰,便连父皇也给抛在脑后了。”说罢便佯作不喜,然面上的笑意却仍旧扩散了开去。

    秦素闻言,便期期艾艾地缩回了手,往后退了两步,细声道:“儿臣就是觉着好看才看的,父皇可不许生气。父皇平素爱饮酒,儿臣都没说什么。”说着便偷偷地从睫毛下头去瞄人,倒像只小猫儿似地可怜可爱。

    中元帝对这个女儿那是怎么看都顺眼的,见状便笑着轻斥道:“罢了,孤不过白说说罢了,你倒还有理了。”语毕便将衣袖一挥,笑道:“去挑吧,这些皆是江南新出的料子,还有个挺好听的名儿,叫什么来着?”他说着举手便敲了敲金冠,看向了一旁的邢有荣。

    邢有荣连忙上前几步,躬腰道:“回陛下,我记着是叫‘彩云绡’。”

    “对,对,就是这个。”中元帝将手在额上拍了一拍,复又习惯性地弹了下金冠,感慨地道:“孤是老啦,记性大不如前喽。”

    一听这话,邢有荣连忙将腰又往下弯了弯,鼻尖儿几乎都快挨擦着地面了,说道:“陛下记着天下事、国家事、万民事,自再顾不上这些小事儿,这些微末事儿就由我们这些没用的人帮陛下记着,也免得陛下劳了神。”

    这马屁真是拍得响而且脆,秦素止不住要在心里竖大拇指。

    中元帝被拍得浑身舒泰,笑骂道:“邢大监这张嘴,简直是能把孤夸出花儿来。”

    这话说得秦素与丽淑仪皆掩口而笑,秦素便笑道:“父皇就是要记着天下事,才偶尔想起儿臣一回来,儿臣却是不依的。这衣料如此好看,儿臣先谢过父皇。不过儿臣觉着,丽嫔这般的美人儿配这衣料才叫好看呢,儿臣想替丽嫔也挑上一两匹,可使得?”

    中元帝闻言又是一阵好笑,摇头叹道:“阿巧真真是巧心思啊,拿着孤的东西送人,还要人夸她大方。”

    秦素便红了脸,掩袖不语,一旁的丽淑仪便笑着柔声道:“陛下家有好女,真是羡煞人也,妾谢陛下的赏,谢殿下的赏。”

    这番话说得无一字不讨喜,中元帝与秦素皆是满脸含笑,秦素便从布料里拣了一匹莺黄芙蓉草、一匹软蓝宝相花,外加一匹柳芳绿素面儿的,交给了一旁的邢有荣,道:“邢大监叫人替丽嫔收着,一会儿送到猗兰宫去。”语罢又回头看向中元帝,笑问:“父皇,这样做可使得?”

    邢有荣乃是寿成殿的大监,秦素却要使唤他给人送东西,确实有些失礼。

    不过,中元帝看秦素最顺眼之处,便在于她这时时处处偶尔的小失礼,既显得性情朴实,又没那么张扬,还能让人觉出那么几分父女间的亲情。

    此时闻言,他便点头笑道:“罢了,还有什么使不得的,咱们晋陵都发话了,邢大监可不得听着。”

    直到此刻,邢有荣才躬身应了声“是”,叫来小监抬着布料,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秦素便也顺手给自己拣了几匹素净的料子,中元帝便将人都遣下去了,秦素这厢便走到御案前,替中元帝倒了盏茶,双手奉上,笑道:“父皇应酬儿臣辛苦啦,且用杯茶吧。”

    “调皮。”中元帝哭笑不得地看着她道,接过茶盏搁在了一旁,闲闲地问道:“听说方才江家来了三个女郎,她们去过你那里了么?”

    秦素闻言,满面欢容地点头道:“是的,父皇,儿臣方才与她们说了会儿话。江家的小娘子们个个儿都好,儿臣都看得眼花了。”

    中元帝此时心情很好,便顺口问道:“江氏出好女,江家的家教自是极好的,我儿自当与她们多多亲近。”

    毕竟,公主殿下如果能够与一心向着中元帝的江家走得近些,中元帝也是乐见的。

第687章 八仙汤

    见中元帝欢喜,秦素便也跟着笑道:“儿臣很喜欢江家女郎呢。”说着又看了丽淑仪一眼,笑道:“丽嫔也很好,儿臣与丽嫔也很说得来。”

    被这父女俩这样夸着,丽淑仪忙谦道:“我们江家女也就是平平常常的罢了,陛下与殿下可别这么夸着。”

    秦素便笑道:“如今正好要挑大侍中,儿臣与江家女郎有缘,便想着从江家挑一个女郎过来常在身旁相伴,也不知这样行不行?”说着她便看向了中元帝,一双眼睛张得大大地,眸子清澈得如水洗一般。

    丽淑仪一听此言,立时便站起身来,微有些局促地道:“陛下恕罪,臣妾失礼了。这大侍中可是宫里最重要的女官,陛下与殿下慢慢商议,臣妾先行告退。”

    秦素以眼尾余光拢着她那一道丽影,心底微哂。

    分明便是来探消息的,这会儿却装得清白,一力撇清,真真做作。

    中元帝倒也没把这个大侍中当回事,闻言便摆了摆手道:“无妨的,丽嫔坐着便是。”语罢又笑着道:“难得阿巧与你家有缘,既然她想要个江氏女为伴,便依了她便是。”

    丽淑仪连忙跪下谢恩,心下却是长出了一口气。

    江夫人交代下来的事情,她算是完成了。无论晋陵公主挑的是谁,这个名额终究是落在了江氏头上,如此一来,江仆射的愤怒想来也会减轻一些了罢。

    见丽淑仪跪倒在地,秦素只得起身避去一旁,中元帝上前虚扶了丽淑仪一把,温言道:“起罢,你也别总跪来跪去的,不过是件小事罢了。”

    丽淑仪这才起了身,又向秦素屈身致谢。

    秦素这回倒是没躲闪,受了她的礼后,便笑道:“你们江家的女郎个个儿都好,如今我却也为难,不知该选哪一个才是。”

    十一娘便很好。

    这句话便在丽淑仪的口边盘旋着,然而她却不能说。

    大侍中的一个名额落在江家,这已经是极大的荣耀了,到底这也是为公主殿下挑伴读,而不是由你江家自行举荐,这其中的意味大不相同。

    再者说,公主殿下对丽淑仪也委实是不错,又是雪灯又是彩云绡,给足了体面,丽淑仪又不是傻子,自是知晓晋陵公主这是在主动示好,她若是就此蹬鼻子上脸,那就显得有些不识相了。

    于是,丽淑仪聪明地保持着沉默,垂首不语。

    秦素心下微哂,面上却是眉心轻蹙,似是委决不下。

    中元帝对这件事倒也没太放在心上,便笑道:“阿巧便挑一个吧,你不是说江家的女郎个个儿都好么,挑一个又有何难?”

    秦素蹙眉想了一会,终是笑道:“若是叫儿臣这样来挑,儿臣总觉得不好开口,舍了谁都觉得可惜。不若这样儿吧,儿臣便在父皇这里多坐一会,等着瞧瞧有没有捧着东西进殿的小监。若是有呢,就数一数这小监捧着的东西是几个数,便依着这数目来挑排行第几的江家女郎,这样岂不有趣儿?”

    她话音未落,中元帝已是一脸的啼笑皆非,说道:“你这法子虽是新鲜,却是个糊涂办法。为父若要像你这样处置国事,那可就乱套了。”

    秦素便甜笑着道:“父皇都说让阿巧挑了,就用这个法子吧,阿巧不想亏了哪个江家姊妹,这个法子最是公允了。”

    中元帝自是无可无不可,丽淑仪倒是觉出几分不妥来,只是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她说什么了。

    秦素便就此坐在了寿成殿里,与中元帝说些家常话儿,时常引得他大笑。而一旁的丽淑仪原本是打着给自家胞妹美言几句的主意而来的,如今却也只能含笑陪坐,心下却在暗自祈祷,千万不要有小监进来。

    可是,老天显然是没听见她的祷告。

    还没过上一会儿功夫,便见邢有荣领着个小监走了进来,那小监手里居然捧着个玄漆托盘,盘中是一个形制很奇特的竹根碗。

    邢有荣进殿后便弯腰禀道:“陛下,进八仙汤的时辰到了。”

    此言一出,丽淑仪低垂的眸子里瞬间划过了一抹异色,而中元帝的神情,则变得有些莫测起来。

    秦素是场中唯一神情不变的人。

    那个瞬间,她面上的笑容仍旧天真单纯,仿佛不谙世事的稚儿。

    终于等到这个“八”仙汤了。

    秦素在心底里轻吁了口气,复又以眼尾余光扫向丽淑仪。

    丽淑仪微僵的身形,她可是瞧得一清二楚的。

    她不由心底冷笑。

    重活一世,若是连这一点都算不准,她又何必与丽淑仪打了那么久的机锋?

    中元十五年春,中元帝从某本古籍上看到了一张养生方子,遂命底下人熬制一种叫做八仙汤的补品。

    这件事,秦素前世在隐堂时便已知悉,且她还知道,春饮八仙汤的习惯,便是从中元十五年一月起开始形成的,往后的每年的一月到三月的,中元帝天天定时定点地都要喝这种补汤。

    秦素拐了十几个弯儿,又踩着时辰来中元帝这里求见,要的不过就是这一个“八”字而已。

    “这可真是巧了。”中元帝的语声响了起来,面上仍旧带着笑意,只是,那笑意却并未达眼底。

    他看了秦素一眼,复又看了看邢有荣,语意未明地道:“邢大监这进来的时辰,挑得可真是准哪。”

    邢有荣根本不明所以,闻言心下微惊,却也不敢不去接话,只能躬腰唯唯道:“陛下进汤的时辰可不能耽误了去。”

    中元帝笑着点了点头,视线凝注在了一旁的秦素身上。

    秦素仍旧是一脸的天真,拍手笑道:“真是巧,才说到小监,小监就来了。”说着她便回身看向中元帝,笑吟吟地道:“父皇,您喝的这种汤,就叫做‘八仙汤’么?”

    中元帝淡笑地看了她一会,点头道:“正是。”

    秦素便掩口笑道:“既然汤中有八仙,那这个数儿可巧就是个‘八’字,却也有趣。儿臣就选江家的八娘吧,还请江氏八娘进宫伴读,那大侍中也予了她,父皇可能应允?”

第688章 阶上语

    看着秦素毫无城府的笑脸,中元帝眉心动了动,脑海中的那一丝怀疑,不知何故,竟是就此淡了去。

    他疑的不是江八娘这个人,而是为什么会这样巧,晋陵公主就能在他喝“八仙汤”的当口,挑着时辰选了个江八娘。

    他有点怀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