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语说罢,她便又怅怅地望向了坐在远处的中元帝。

第759章 醒酒汤

    今日的夜宴,中元帝携着静容华并几位夫人坐去了阶上,而秦素等一干儿女的座席,却被安排在了另一端,与中元帝隔得颇远。

    此际瞧去,秦素只能看得见中元帝满面笑容,正与杜十七笑着说话,时而便饮一口酒,却并不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看起来,近段时间的秦素,是败给了杜十七这个新受宠的容华夫人了。

    她不免暗地里啧了一声。

    狗皇帝果然昏聩,连自己的儿女都不顾了,整日就知道与宠妃花天酒地。

    便在她如此作想之际,便闻郭元洲的声音响了起来,仍旧是温温润润地一派和缓:“多谢皇妹妹关心,我倒还好,也没觉着头晕。”

    秦素被她一语说回了神,便转首向他面上端详了一会,微笑道:“殿下的脸都红了呢,还说没醉?”

    郭元洲下意识地拿手在脸上摸了摸,旋即便自嘲地一笑:“我自己一点儿没感觉出来。”语罢便回头吩咐小监:“给我端碗酸汤来,醒一醒酒。”

    一会儿还有盛大的夜游,太子殿下是不好缺席的,否则又要被御史们参一个“贪杯好饮”之名。

    坐在另一头的二皇子见他们说得热闹,便凑过来笑道:“殿下这是有酒了,莫不是要去外头散散?”

    他们兄弟几个平素称呼皆以兄弟论,唯到了太子郭元洲这里,这称呼就成了“殿下”。

    据说,这是因为中元帝最重规矩,不允许底下的几个儿子胡乱称呼国之储君。

    听了二皇子之语,郭元洲便无奈地扯了扯嘴角:“父皇还没动呢,如何轮得到我这里先离席?二皇兄休要与我说笑。”

    二皇子却是满脸的不以为意,向中元帝的方向看了一眼,便压着声音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殿下告个罪再走不就得了?若是殿下怕担干系,我可以给殿下打个掩护,我们这些兄弟姊妹也不会有人告发,殿下自出去散散又有什么打紧?”

    听起来是毫无心机的言语,他也是笑得两肩直耸、笑容可掬,可那笑容就是让人觉得不舒服。

    秦素没说话,端起蜜露来喝了一口。

    郭元洲倒是面色如常,笑着伸手去推二皇子:“去,去,去,二皇兄你还是走远些,别在这儿站着了。你在这儿这么一晃,我头晕。”

    相比起二皇子来,郭元洲的行止便自然得多了,即便是推拒,也显得亲切而不造作。

    二皇子便有些悻悻地,摸着鼻子干笑道:“罢罢罢,是我多事。殿下就在这儿高坐着吧。”说着便摇了摇头,回到了原处坐好。

    一旁的几位皇子旁观了整出戏,竟是无一人出声,各人或饮酒、或举箸,就像没瞧见一般。

    秦素悄悄松了口气。

    太子殿下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但凡他出一点错儿,准定又能起一番波澜,所幸郭元洲心思缜密、为人谨慎,又有一种冲淡的气度,倒是在几位皇兄的重压之下游刃有余。

    不一时,醒酒的酸汤便端来了,即便隔着好几席,秦素都能闻见那微带酸甜的香气,她便笑道:“这酸汤的气味倒好闻,我一直以为醒酒汤都是又酸又涩的呢。”

    这话说得谢氏笑了起来,掩唇道:“宫里的醒酒汤不比外头,那是御厨专门熬制出来的,法子可繁复呢。”说到这里,她的面色忽地一暗,复又强笑道:“我以前也曾想着学一学,只可惜我太笨,竟没学会。”

    秦素知道她的心病,也不点破,唯以眼角余光瞥向三皇子。

    三皇子向来以诗酒风流自诩,想来平素也难免有贪杯之时,谢氏学着做醒酒汤,无非是想要为夫君解酒罢了。

    只可惜,三皇子所爱美人儿甚众,谢氏的一腔情意,到现在怕也要冷透了吧。

    秦素端起蜜露饮了一口,却见三皇子这时又将注意力移去了身旁的另一个妾室身上,那妾至穿着一身红裙,容貌颇为美艳。秦素对她有些印象,上回去广明宫时,这妾室便跟在谢氏的身后。

    秦素忍不住暗自冷笑。

    她家这个三皇兄,倒真是风流多情,走到哪儿身边都缺不了美人儿。

    她缓缓移开视线,眸光往下扫了扫,便瞧见了桓、薛、江、周、杜等各府诸郎君与女郎、夫人们济济一堂,可惜的是,桓氏那几席仍旧只有桓公并桓子澄二人,并无女子列席,想来是风寒还是没。

    不过,桓子澄的病看样子倒是好了,脸色瞧来很是不错。此刻他双颊微赤,仿佛还有了几分酒意,正举酒而坐,淡淡地看向前来祝酒的周家某位郎君。

    一行一止,高华如月、清冷如冰。

    当眼神扫向桓子澄身上时,秦素只觉得,这满宫里的酒香都像是冷了两分。

    “皇妹妹这是瞧谁呢?”谢氏的语声再度传来,拉回了她的心绪。

    秦素回首看着她,掩饰地笑道:“没瞧谁,就是看一看。”

    谢氏轻声一笑,面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掩唇道:“我瞧着皇妹妹方才看的方向,可是有好几位不错郎君呢。薛家的两位郎君便极好。”

    秦素闻言,自觉这话题极不好接,遂作势低头,略含羞涩地道:“三皇嫂莫要胡言,我并没往那里瞧。”

    见她一副小女儿的模样,谢氏眼底笑意愈浓,轻轻拉了拉她的手道:“还有那里,那穿绛红大衫、戴墨玉冠的,正是桓氏大郎君‘青桓’,皇妹妹方才也瞧他了罢。”

    秦素委实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仍旧佯作害羞不语,就是不接她的话。

    谢氏却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轻轻一拉秦素的衣袖,小声道:“喏,还有那边,唐国的九皇子也在呢。我瞧着他的模样,并不比青桓差多少。”

    那是当然,玄李自然是要比青桓好看上那么一点点的。

    秦素乐孜孜地想着,面上仍旧是一副害羞的模样,始终沉默不语。

    见她如此腼腆,谢氏便也识趣地没再往下说,只向秦素的碟子里拣了一箸金菇,笑道:“吃些罢,我瞧你净喝蜜露,都没怎么吃东西,一会儿该饿了。”

    秦素这才露出个笑来,道:“多谢三皇嫂。我方才吃了好些了,这会儿倒也不饿。”

    谢氏便笑了起来,微微点头,遂不再说什么了。

第760章 与同舟

    宫宴本就是个表面文章,事实上是人人都是吃不饱的,连中元帝也不例外。总归这筵席的用处不在吃上头,众人自不会当回事,秦素这厢也不过略动了几箸,那边玉磬便又响了起来。

    众人俱皆依着磬声放下了牙箸,中元帝便当先站了起来,笑道:“如此良夜,倒不好辜负了去。众卿便随孤去玉露河边走一走罢。”

    大殿中响起了整齐的“是,陛下”的应答声,随后,中元帝便亲携了静容华的手,又向杜骁骑招手道:“将军也来吧,与孤同行。”

    杜骁骑似有些微讶,振了衣袖洪声应了个是,便大步走上前去,伴在了中元帝的身侧。

    这一份随圣上同游的殊荣,今晚算是落在他的头上了,就连江仆射都没得着半点机会。

    不过,即便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对象,杜骁骑面上的神情却始终无甚变化,仍是一派稳健。

    秦素便垂眸看了他两眼。

    这个传闻中睚眦必报的杜骁骑,生得一副俊伟的样貌,如果不知其为人,他这长相却是忠直之相。

    只可惜,这杜骁骑的心思却与外貌相反,不要说忠直了,怕是连最基本的做人的准则,在他这里都是歪的。

    遥遥地望着中元帝携众远走,秦素的心下不免有些黯然。

    她好像是有点失宠了。

    因为,直到方才临走前,中元帝都没往她这儿瞧上半眼。

    杜十七这个小心眼儿的,一定是吹了不少枕边风。

    秦素不由咬了咬牙。

    等这阵新鲜劲儿过去了,她倒要看看,杜十七还能有多少风光?

    “走罢。”身旁传来了谢氏轻柔的语声。

    秦素蓦然回神,向她一笑:“好的,三皇嫂。”

    包括太子郭元洲在内的一众皇室中人,这时候也皆起了身,秦素便随在诸皇兄皇嫂的身后,款步行出了平就宫。

    宫道两旁早就点起了无数宫灯,绛紫朱黄四色宫灯间次闪亮,似是那星河也有了色彩。

    没走出多远,中元帝便忽然停了步,侧首望着这大片绚丽的灯海,笑着回身招了招手:“老四近前来。”

    四皇子身形一顿,似是有些发怔的样子,旋即他便躬身应了个是,越过众人,走去了中元帝身边。

    “老四这主意却是好,这灯笼颜色繁美,紫色尤甚,夜色中瞧来,倒有紫气东来之气势。”中元帝似是非常高兴,说话的语声更是以往少有的亲切。

    四皇子便躬身道:“儿臣这不过是小小心思罢了,父皇谬赞了。”

    中元帝笑着点了点头,视线扫过身后的一众儿女,随后眼神一滞。

    直到这一刻,他似乎才发现,他把太子殿下单单给落下了。

    看着郭元洲那张从容不迫的脸,中元帝面上的笑容,忽地便淡了下去。

    他微微皱眉,盯着郭元洲瞧了好一会儿,方漫不经心地招了招手:“太子也来罢。”

    “是,父皇。”郭元洲应道,整了整衣衫便恭恭敬敬地朝前而去,行止间并不见醉态,步履极为沉稳。

    中元帝左右看了看,视线滑过秦素与其余儿女们,面上便露出个淡笑来,转首看向郭元洲等人道:“你们便陪孤去前头瞧花灯罢。”

    看起来,他是真的没再把秦素这个公主放在心尖上疼着了。

    见此情形,秦素免不了又在心里将杜十七骂了个狗血淋头,才算解了心头之恨。

    不一时,玉露河便已在眼前,那河畔早停泊了无数大大小小画舫,画舫上皆点着五彩的灯笼,灯光倒映于水波之中,波光潋滟,直叫星月失色。

    到得此处,众人便弃岸登舟,除中元帝带着一行人坐上了一艘专门的大画舫之外,包括秦素在内的一众人等,皆是各自寻了小舟随在其后,沿玉露河向下游而去。

    直到船走出去颇远,众人这才发现,晋陵公主殿下所乘的画舫上,那操舟之人,居然是唐国九皇子!

    “吾生于北地,却不知南国画船如此精美,敢请一试。”李玄度一面撑着青竹篙,一面含笑语道。

    他生得俊美,便这般立于舟前、撑篙而行,瞧来不觉粗鲁,反倒有种泛舟湖上的洒然,直是美不胜收。

    各条船上的郎君们见状,倒有不少人起了兴致,好几个年轻的郎君皆仿着他的样子,亲自操舟而行,一时间,满河笑语喧阗,热闹得很。

    不过,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船,仍旧是晋陵公主所在的这一艘。

    原因无他,委实是人物太过俊丽,不由得人注意不到。

    晋陵公主与唐国九皇子,一个艳光四射、一个俊美无俦,两美同立舟上,仿若芝兰玉树一般,也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秦素此时心下自是无比得意,面上的笑容却是十分端重的,一袭玄色长裙,俏立于舫中,眼底隐着一丝欣然。

    “‘与子同舟,携子同游’。贵国流传的诗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一句?”李玄度磁沉的语声如掬了一捧月色,清越得叫人心尖都颤了起来。

    众目睽睽之下,秦素自不好与他多说什么,更不敢在行止间有什么动作,只能向他盈盈一笑,道:“大陈确实有这样的诗,诗成于前秦,九殿下真真学识渊博,连这些也知晓。”

    李玄度便回了她一个极温柔的笑。

    那一刹,他修长的身形立在船头,大袖迎风,满身皆像是有风色翻涌,清伟之外,犹自有一种气势,而他的笑容却又温柔如水,叫人打从心底里软起来。

    此刻,他正凝眸看着秦素,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似有星子璀璨。

    “我虽一心爱画,却也不能忘情于诗。诗与画之间本就是相通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此乃二者之大成境界,吾差得还远,自得好生学着。”他的语声低柔极了,一语说罢,秦素便听见身后传来了一片吸气声。

    她转过头去,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阿栗人。

    此时,包括白芳华在内的一应宫人,皆是面带酡红、双眸如醉,纯然一副“色不迷人人自迷”的模样。

第761章 波如镜

    秦素见状便摇了摇头,唇角却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

    她家李妖孽可是比青桓更能迷死人的,若不然,她一代妖妃又怎么会被他迷得五迷三道?

    总算这些人有眼光。

    秦素心下万分得意,翘着唇角转过身子,趁人不注意,便向李玄度飞去一个眼刀。

    那一眼,威胁的意味极浓,意思也极为鲜明。

    “给本宫老实点儿,别到处招蜂引蝶。”

    从秦素的眼神中,李玄度看出了这样的意思。

    他忍不住勾了勾唇。

    “殿下今日甚美,远胜这一河星辉。”他的语声越发低柔,虽说着恭维话儿,却又像与情人呢喃。

    “咕咚”一声,秦素身后传来了一声轻响,却是一个小宫人被这语声所惑,一个没留神摔倒在了地上。

    秦素回首看去,却见那小宫人脸羞得通红,正挣扎着起身,那看向李玄度的眼神简直就是含情脉脉,一副春(啊)心萌动的模样。

    秦素暗地里恨了一声。

    这妖孽,一定是故意的!

    李玄度的声音本就有着动人心魄之力,他偏又故意作出低柔温语的模样来,这小宫人哪里承受得住,没晕过去就算不错了。

    秦素有些着恼,着恼之余又有几分得意,心情一时间十分复杂。

    她回首横了向李玄度一眼,蓦地将手朝前一指,不冷不热地道:“九殿下小心操舟,不要分心。”

    李玄度先是一怔,旋即了然,一时间却也好笑,勾唇道:“诺。殿下站稳。”

    说罢此语,他便真的转首看向了前方,稳稳地撑着竹篙。那轻巧的画舫裁破水面,像是滑行在镜子上一般,十分平稳。

    秦素上前两步,与李玄度挨近了些,似是想要一览河畔风景,不想脚下忽地一滑,她“哎哟”了一声便摔了下去。

    阿栗等人大惊,急步上前欲扶,不想李玄度的动作比他们快了几倍,只见他头也不回地反手一捞,便准确地拉住了秦素的胳膊。

    男子的力量自是比女子要大得多,这一拉之下,秦素立时便站稳了。

    她连忙整了整衣裙,一脸羞赧地垂了头,低低地道了声“多谢”,复又退后了几步。

    这一幕发生的极快,而两个人的举动亦是无比自然,就算旁边的画舫有人瞧着,亦觉得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变故罢了,并不曾引起太多的关注。

    秦素退回原处,拢袖立着,转首张望着沿河景物,而藏在袖中的手,却微微地握成了拳头。

    在她右手的掌心里,正攥着一张折得极紧的字条儿。

    最近阿忍有了别的安排,外面的消息不大能传进来。秦素这也是等了许久,才终是等来了这样一个机会,自然要好生利用起来。这张字条,便是方才趁着那一摔之机,李玄度塞给她的。

    与李玄度同舟,本就是秦素计划中的一环。

    她原本还以为,她会与中元帝同乘一舟,到时候便免不了由李玄度当众邀请公主殿下同游。

    只是她却没想到,杜十七居然如此受宠,倒叫她此前的安排也没用得上。

    果然这狗皇帝就是个色胚子!

    秦素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一面悄悄地转动手腕,将那张字条收进袖袋,再将袋口处的的拉绳束紧,一颗心这才算完全放了下去。

    她此前请李玄度帮着打听的好些消息,都在这张字条儿上,这字条于她,实是无比重要。

    夜风拂来,河上清波荡漾,玉露河两岸灯火连绵,隐约有伶人的歌声掠过水面。

    秦素顾盼而视,却是再不敢再靠近李玄度了。

    二人同舟已经足够引人注目,如果有过多的接触,只怕就会有人起疑。

    想来,李玄度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大多数时候皆是望着前方,专心操舟,就算偶尔回顾,也只是低语一句“公主小心”、“公主站稳”之类的话,那种类似于情人呢喃的温柔恭维,却是再不曾有过。

    而即便如此,秦素心里还是甜甜地。

    有他在的地方,果然处处皆好,叫人心情大畅。

    她心下越发欢喜起来,笑眯眯地欣赏着两岸风物,一派怡然。

    李玄度的船撑得极稳,他本就有些武技在身,反应敏捷,很快便掌握了技巧。不消多时,秦素所乘的小舫便已越过众人,紧紧尾随在了中元帝的大画舫之后,两船相距不过数丈远。

    这样近的距离,那大画舫上的情形自是一目了然,秦素抬眸看去,很快便瞧见了立在船舷处的太子殿下。

    这倒并非是她有意去观察他,而是郭元洲此时的情形,似是有些不大妙。

    他扶着一个小监的手站着,颊边的红晕已然散去,面上现出了青白之色。虽然他的身形仍旧站得极稳,但秦素却发觉,他的身体是微微向旁边倾斜着的,而扶着他的那个小监,看上去有些吃力。

    莫非是身子不适?

    秦素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引颈看去。

    就在这个瞬间,前头的画舫忽然拐弯,转过了一段河道,而早就于岸边等候多时的四艘画舫,此时便齐齐围聚了过去,却是将秦素的小舟拦在了外头。

    原来,船只至此已然行至下游,正在玉露殿左近,那突然冒出来的四艘画舫,则是早就安排好了的,船上载着宫里的伶人们。

    今晚的舞乐皆是由他们这些伶人献艺,此事秦素亦是早就知道的。

    果然,拐过河道后不久,那四艘画舫中便传出了悠扬的细乐,更有伶人挥动彩袖,踏着音乐翩翩起舞,河面上顿时变得更加热闹。

    秦素心中牵记着太子,伸长了脖子去看。

    只是,那四只画舫都不小,将她的视线完全挡住,却是再也瞧不见那大画舫中的情形了。

    秦素眉心微蹙,面上划过了一丝忧色。

    她这片刻的异样,李玄度瞬间便查知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