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桓子澄点头说道,面色忽尔变得晦暗起来:“在外人看来的偶然,实则却是必然。我与殿下,果然有缘。”

    这话说得极是隐晦,秦素有点没听懂。然而看桓子澄的神情,他却是显然不愿多说的了。

    或许,这是牵涉到了桓氏前世的死局了罢。

    秦素这样想着,并没有继续追问。

    而桓子澄此刻所想的,也仍旧是惠风殿之事。

    那一局,是把他们两个人同时算计进去的,他出现在惠风殿左近,就是一个最大的口实。

    那个人唯一的错误便在于,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错误地估计了他桓子澄的能为。

    那人一定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

    而其实,他不仅知道了,且已然把前世种种,皆想得清楚。

    所以,那一局他救下她并非偶然,而恰恰是那设局之人百般谋算之后,留给他的必然选项。

    而越往后看,他便也越发地觉得,这位晋陵公主的以不变应万变,委实很合他的心意。

    何谓大局?

    何谓目光长远?

    若是一味将目光放在寸土之间计较不休,为了那些微小的成败而一力争夺,他相信,这位晋陵公主可能早就被人整死了。

    正因为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在何处,更是始终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行,所以,她才没犯下大错。

    丽淑仪、杜十七乃至于那个杨月如,她与她们有所争斗,有所冲突,但却聪明地没有除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

    因为她知道,那是在皇城,不是连云田庄或是青州秦家。皇城里死了人,且还是有名有姓、有位份有名号的人,那可不是一把火就能烧得尽的。

    “杜十七,还有杨月如,以及徐美人,这三个人……都死了。”秦素的语声忽然就响了起来,恰好点在了桓子澄的思绪上。

    他没说话,只回眸看着她。

    秦素亦正色望着他:“是郎君做的么?”

    “是。”桓子澄说道,面色冰冷:“紫鬼乃是死遁。至于另两个人,以及其他一些宫人,她们,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秦素心头凛然。

    桓子澄这话,用意极深。

    “所谓没有必要,是何意?”她凝注于他,眸色变得极为深沉。

    桓子澄却是漫不经心地地抬起手,挑开了一根伸向眼前的枯枝,语声淡然:“泗水战后,局势会有大变,这些人留在宫中反而碍事,不如除去。”

    秦素沉吟地点了点头,眉心微蹙起来:“桓郎的意思,我已然明白了。”她抬起头来看向桓子澄,面色端凝:“我会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桓郎的消息。”

    泗水这一战,秦素是没有半点置喙的余地的,因为,在桓子澄的一力推动下,这场战事不只提前了数年,且其规模亦比前世更大。

    秦素居于深宫,对于边关战事,委实无能为力。

    不过,该提醒的她还是要提醒,以免桓子澄误入陷地。

    这般想着,秦素的面上便浮起了几许关切,轻声道:“桓郎既是与我来自于一处,想必亦知此战之凶险。那巨石阵……在我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传说,据说那阵中飞沙走石、枪林箭雨,防不胜防。”

    说到这里,她抬头目注桓子澄,神情愈加恳切:“请桓郎千万千万小心谨慎,不要轻敌。”

    “诺。”

    回答秦素的,只有这一字。

    虽一字,却犹胜千言万语。

    看着桓子澄湛然无波的脸,秦素心下稍安。

    在这一刻,她忽然就觉得,她懂得了他。

    那是一种类似于同道为盟,甚至是同道为友的感觉,极为微妙,难以用言语表述。

    “殿下是几时……离开的?”桓子澄突然问道,面上的神情重又变得冰冷而漠然。

    秦素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遂苦笑起来:“中元二十八年。”停了停,又放低了语声道:“中元十五年至二十三年,我……呆在赵国。”

    桓子澄前行的脚步,陡然微微一顿。

    “赵国?”他凝目看向了她,面色变得格外冷峻,似岩石一般地坚硬:“殿下去了赵国?”

    秦素点了点头,心头忽尔便掠过了一丝苦涩。

    她不明白这情感从何而来,只是突然之间她就觉得,她有点委屈,也有点想要哭。

    她敛眉停步,压下了心头泛起了情绪,抬头看向了桓子澄,淡然地道:“赵国隐堂,想必郎君是知晓的罢?”

    桓子澄向来冰冷的脸上,罕有地现出了一分震惊。

    “殿下知道隐堂?”他问道,身上的气息倏地便冷了下去。

    秦素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曾为他的气势所慑,仍旧语出如常:“从前,我在隐堂呆了八年。”停了停,又补充了一句:“我是暗桩。”

    桓子澄的面色,飞快地冰寒了下去。

    那一刻,从他身上传递出来的气息是如此冰冷、如此恐怖,就仿佛天地万物俱灭、再无半点生机。

    秦素忍不住从心底里打了个冷战。

    即便她已是久经生死之人,此刻站在桓子澄的身边,她也还是觉得心里有点得慌。

    “殿下怎么会去了隐堂?”桓子澄说道,面容居然有一瞬间的扭曲,仿佛正在剧烈的情绪里挣扎着:“青州秦氏,分明便是在中元十五年的时候……”

第927章 受苦了

    “秦家覆灭时,我并不在。”没等桓子澄说完,秦素便接口说道,面色十分平静:“中元十五年,便在秦家覆灭前不久,我被人掳去了赵国隐堂,受训两年,暗桩六年。中元二十三年,重返大陈。其后五年在宫中度过,直到中元二十八年,我被人推入金莲池,溺水而亡。”

    她的语声与态度都极为淡然,言辞也极为简短。

    然越是如此,桓子澄的心里,便越是有种无以复加的绞疼。

    “你……殿下……做了隐堂的暗桩?”他的语声变得艰涩,仿佛每说出一个字都用了极大的力气,而他面上的神情也扭曲得比方才还要强烈:“殿下去做了……暗桩?”

    他似乎有点克制不住了,同样的问题,竟是来回反复地问了两遍。

    秦素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桓子澄此刻的言行,委实怪异。

    纵然那隐堂确实是个很神秘的组织,而她这个公主在前世时居然还是个低贱的暗桩,这发现也确实很叫人吃惊。可是,桓子澄现在的样子,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他是在经历着极为痛苦之事,精神上正遭受着巨大的折磨。

    “你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秦素上前两步,关切地看着桓子澄。

    他此刻的样子有点吓人,面色铁青,气息冰寒,扶剑的手也在微微打颤。

    “我把公孙先生叫来吧。”秦素担心地说道,转身就要唤人。

    “不必了。”桓子澄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冰块一样的手掌,冷冷地贴在秦素的手背上,激得她浑身一凉。

    她心下越发着慌起来,反手便握住了他的手,竟是全未觉出这动作有何不对,眉心已然深蹙了起来,满面忧急:“你这样可不成,万一病了可就糟糕了。”

    “我无事。”桓子澄立时说道,旋即便放开了秦素的手,面色也在这个瞬间复归从前,语声亦重又温和起来:“只是略有些吃惊罢了。”

    秦素怔了片刻,不知何故,心下便有了几分不自在。

    她略微调整了一会儿情绪,方自嘲地一笑:“的确,我从前竟是隐堂的人,想必你是吃惊的。”

    “不是因为这个。”桓子澄的神色十分柔和,看向秦素的眸光中还隐着些许心疼:“我只是觉得,殿下……受苦了。”

    说这些话时,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他能说的,似乎也只有这样的话了。

    纵然心中有着万般情绪,但现在却远不到表露的时候。大战在即,他希望她在大都好好的,安心等他回来。

    听得桓子澄所言,秦素的眉峰动了动。

    那一刻,那种委屈的、想要扑到什么人的怀里痛哭一场的感觉,重又回到了她的心底。

    她不由暗自苦笑。

    许是前世今生都活得太过孤冷的缘故,但凡有个人对她表示出些许善意,她便会有所触动。

    自重生以来,她对自己最为不满的,便是这一点。

    可是,那并非是单纯凭意志便能压抑下去的。她比别人多活了一世,也比所有人都清楚,人心是管不住的,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便如此刻,她的心里便要生出这样的感觉,纵然她能够以理性克制得住,却也无法禁止她的心去这样想、去这样躁动。

    “殿下比我多活了五年。”桓子澄的语声传了过来。

    这微带了几分自嘲的声音,拉回了秦素思绪。

    她转眸看向他,他亦正在看她。

    她从未发觉,桓子澄温柔起来时,亦是如此动人。

    她甚至也觉得,除李玄度之外,她在别的男子的脸上,只怕也很难能够看到如此柔和的神情。

    那种被人呵护的、柔软的感觉,在这个瞬间,溢满了秦素的心头。

    “我回到大陈之后,曾经偷瞧过你一回。”她不由自主地放软了语声,面上带着淡淡的回忆的神情:“那时候我就觉得,你生得虽俊,但却太冷淡了,不及薛家二郎好看。”

    桓子澄的表情,有瞬间的凝滞。

    怎么这说得好好儿的,竟说到了薛侍郎身上?

    薛允衡么?

    桓子澄的眼底晃了晃。

    不知为什么,他忽然觉得这心里有点不得劲儿。

    难道他居然还比不上薛二那厮?

    “我去偷瞧你的时候,还只是个异国来的小宫人,想必郎君是根本不会记得我这个人的。”秦素继续说道,面上含着一缕浅笑。

    看着眼前这张明艳的笑脸,桓子澄的眼底深处,也渐渐浮起了一个淡笑:“彼时我眼高于顶,就算明知有人偷瞧,我也不会多看一眼的。”

    “就是这样的。”秦素立时点头道,拿衣袖掩了唇,弯起了眉眼:“郎君高傲非常,就跟座冰山也似。”

    桓子澄唇角的弧度加深了几分:“没想到,你我在从前时,还有这样一段因缘。”

    秦素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话说开了就有这样好处,再不必遮着掩着,拿什么术数作由头。这种有什么便说什么的感觉,自重生以来,秦素还是第一次领略到。

    很痛快。

    然而,这念头才一泛起,秦素便又飞快地想起了别事,眉尖又蹙了起来,忧虑地道:“郎君此去,纵然是你一心求来的结果。可是,郎君也莫要忘记了,太子殿下……孤身在京。郎君可有万全的准备?”

    “殿下放心。”桓子澄淡然地说道,面上没有一点忧色:“我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了。否则,殿下以为,太子为什么会得了重病?”

    秦素怔了怔,旋即眼睛一亮:“原来这是郎君动的手脚。果然极好。”

    她说着像是欢喜起来,弯眸笑道:“其实我一直都担心的,就怕有人拿太子殿下出来说事儿。可巧他竟是病了,我当时就想着,这世上哪有这样巧的事,却原来这果然是郎君的安排。”

    桓子澄的表情却没她这么轻松,仍旧是一副冰山脸,语声淡然:“太子殿下既病,我又不在京中,这引蛇出洞之策,只缺一个机会罢了。”停了停,又淡淡一笑:“这个机会,我会给他们的。”

第928章 览河山

    秦素肃容颔首:“闻郎君此语,我已然窥得了这一局的全貌。郎君果然厉害。”

    “殿下也很厉害。”桓子澄凝目看着秦素,语声变得十分温和:“薛中丞向来铁面无私,这一次他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我就立时想到了殿下。殿下能够得薛氏为助力,委实了得。”

    秦素闻言,并不因被他看破自己手里的牌而讶然,只平静地道:“是我叫他们不要妄动的。彼时,我尚不知郎君与我是自同一处来的。我还以为……郎君不知泗水之战的凶险,所以一力阻止郎君去泗水,甚至我还曾想过把吕时行调回来。好在此事未成。”

    坦白说,对这位桓子澄,秦素还是十分服气的。以此人之能,只要他想知道什么,他就一定能够查出来。她与薛氏暗中联手之事,想必他也有所感觉了,因此她也不再隐瞒,合盘托出。

    “能够让薛氏为你所用,殿下是借助了东陵野老的名头么?”桓子澄微带笑意地问道。

    秦素坦然点头:“正是。当初以东陵野老之名,渐渐引得薛氏上钩,其后又因种种因由,我与薛氏订下了攻守同盟。薛中丞的目标……与我一致。”

    桓子澄“唔”了一声,面上有了几分感慨:“殿下能够与薛氏合力,臣甚是佩服。”

    秦素便笑道:“我这点微末伎俩,也就只能博郎君一笑罢了。怎及得上郎君出手就是大招,直杀得旁人不知所措。”

    彼时哑奴一找上门来,秦素立时便想明白,桓氏所遭受的这场“大难”,定是桓子澄的手笔。

    不得不说,这一招破釜沉舟,干净利落地便斩断了桓氏内部一切阴谋算计的可能,当秦素想明此间因由时,直是拍案叫绝。

    同样是重活一世,她这个外室女出身的所谓公主,这一步步走得可真叫难看,何如人家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行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手段。”桓子澄的面色是一如既往地冰冷,不见分毫情绪:“待搬师回朝之时,臣会向殿下细述因果,届时,殿下便会明白。”

    秦素嫣然一笑:“那我就等着都督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桓子澄含笑看着她道:“谢殿下吉言。”语罢,蓦地面色一肃,单膝点地,手扶剑柄,沉声道:“泗水战罢,天下必安。届时,臣,请殿下一览这大好河山。”

    秦素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好一会后,方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去扶他,一面便笑道:“那本宫就等着这一天了。”

    桓子澄站起身来,向秦素略一点头,拂了拂披风,大步离去。

    西风猎猎,吹起他身上的玄色衣衫,铁甲长剑,威势赫然。那披风上绣着的朱色猛虎被风吹得起伏不定,直若活了过来一般,一路腾跃着、张扬着,渐行渐远。

    目送着他的背影走出视线,秦素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她一直很担心泗水的情形,担心吕时行在这一战中吃大亏。而从今日的情形来看,桓子澄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样她也就放心了。

    一阵大风忽地袭来,卷起了她月灰的裙裾,秦素回手抚向裙摆,眼尾的余光瞥见,哑奴居然就站在不远处。

    “哑叔怎么还没走?”她立时问道,面上满是吃惊。

    “主公要我护送殿下回宫。”哑奴简短地说道。

    看起来,在没有外人的情形下,他还是愿意开口说句话的。

    秦素闻言,心下便又生出了那种被人好生呵护着的感觉,面上便也露出个笑来,摇手道:“不必啦。我有阿忍陪着便好。”

    哑奴却是动都没动,只叉手道:“主公有命,仆需送殿下回宫。”

    说这些话时,他的语气与神情皆极肃然,显是将桓子澄的话当作了命令,必须严格执行。

    这样一丝不苟的属下,让秦素又是羡又是妒。

    她的身边,怕是也只有一个阿栗与这哑奴差相仿佛了,只可惜,阿栗如今还在榻上昏迷着,也不知何时才会醒来。

    一念及此,秦素的心情便低落了下来,微微侧首,看向满目萧瑟的树林,神情有些落寞。

    哑奴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知为什么,心下竟奇异地生出了一丝不忍。

    他搞不明白这情绪从何而来,只是情不自禁地便张开了口,问道:“殿下此时可要回宫?”

    听得此言,秦素略略回神,面上的落寞也很快散去,摇头道:“我现下还要去个地方,可能还要再过一会才能回宫。”停了停,又看向了哑奴:“你家主公定要你送我回去么?”

    哑奴沉声道:“是。主公交代,必须将殿下送回宫后,仆才能回去。”

    秦素“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情知他是不会听自己的话的,心下颇感无奈,却也有着几分隐约的欢喜,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得意。

    旁人不知,她却是十分清楚,这哑奴看着平平无奇,实则却是青桓身边最厉害的高手,如今却特为留下来,只因桓子澄要他护着她。

    纵然桓子澄不是李玄度,可秦素还是觉得,这心里挺有点儿美滋滋的,唇角也跟着直往上翘。

    “既是都督大人有言在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她笑着说道,向哑奴做势揖手:“有劳哑叔了。”

    哑奴侧身避开,叉手还礼,却是一言不发,只以眼神向她的身后示意了一下。

    秦素下意识地回身看去,便发现阿忍已经走过来。

    “殿下,我们还去庄子上么?”人还未走近,阿忍便问道。

    秦素点了点头:“自是要去的。我要去问那个人几个问题。”

    阿忍转首看了看旁边的哑奴,轻声地问:“这便走么?”

    当着这个外人的面儿,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用这种很隐晦的方法询问。

    秦素自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便笑道:“这位是哑叔,乃是都督大人身边的护卫,稍后他会护着我们回宫的。”说着她便转向了哑奴,歉然地道:“一会儿还要有劳哑叔陪我走上一遭,辛苦你了。”

    对于这位桓子澄身边第一高手,她的态度自是客气到了十分。

第929章 锁清秋

    哑奴闻言只点了点头,却是沉默不语。

    在外人的面前,他是半个字都不会说的,十足一副“哑”相。

    阿忍在旁听着,便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哑奴应该不会说话,心下倒也觉得安然。

    有些权贵就喜欢用这种先天的喑人为属下,自是因为他们口风最紧,最能守住秘密。

    此时听得秦素所言,阿忍便也不再有旁的疑问,上前轻声道:“坐骑拴在林子的另一头了,殿下请随我来。”

    秦素点了点头,又向哑奴打了个手势,三个人便往树林的北侧走去。

    因出来得隐蔽,今日秦素乃是轻装简从,只带了阿忍一人离宫,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