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子澄侧身避了,再度无奈地摇了摇头。

    总归他这个兄长最吃亏就是了。

    “说来,我一直有点奇怪,为何祖父不曾将遗诏之事告诉于长兄呢?”秦素此时便又问道。

    这是久已横亘于胸的不解之谜。

    桓复诚既然知道遗诏一事,为何不将之告诉桓子澄?

    为何任由桓子澄独自摸索?

    难道桓复诚也有什么苦衷么?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此事当密。”桓子澄说道,迈步往回走去,语声冰冷:“不过,祖父与吕氏走得很近,这似乎又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祖父对此,实则是有数的。”

    秦素颦眉细思,心底渐渐明晰。

    桓氏对太子殿下的鼎力支持,正是对先帝与中元帝的隐形威胁。

    “那是否表明,吕氏实为墨氏之事,祖父亦是知道的?”秦素不由又开始发问,总觉得这其中还有些事情说不通。

    桓子澄转身往回走,脚步暂缓,语声亦是迟迟:“祖父到底知晓多少,我无法推断,他老人家是在我九岁那年离逝的,而在祖父临终前那几日,父亲……将我与母亲皆遣去庙中,为祖父祈福。”

    秦素讶然地抬起了头。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

    桓道非对桓子澄之忌,竟到了如此程度,连桓复诚与嫡长孙的最后一面,竟也被他拦下了。

    “我猜,祖父应是有心相告,却告之不及罢。”桓子澄说道,语声淡淡。

    桓道非对遗诏之事半点不知,可见老桓公到死也没把这事儿告诉他,就如先帝瞒下了郭士张,以及秦宗亮到死也没把遗诏之事告诉秦世宏并秦世章一样。

    有些事情,不说比说好。正如靖王所言,这世上最大的保护,莫过于“不知”。

    如此思忖着,秦素心头微动,便又问:“吕时行现下如何了?”

    “跑了。”桓子澄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秦素,目中隐有深意:“自交出遗诏并吕时敏、杨大监被我们带走后,他就一直呆在家中,足不出户,我派了几名鬼将暗中盯着,谁想数日后,他人忽然就不见了。”

    秦素震惊地看向了桓子澄:“怎么好端端地,人会忽然不见?”

    “起初,臣也与殿下一样震惊。”桓子澄说道,面上难得地带着些感慨:“后来墨三先生去吕氏宅子里看了看,却是找出了一条隐蔽的秘径。”

    秘径?!

    怎么又来了一条秘径?

    秦素蹙起了眉,脑海中蓦地闪电般记起一事。

    前世上京地动!

    秦素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前世吕时行逃往赵国,是在上京地动之后,吕时敏就死在了那次地动之中。

    而这一世,他也是在吕时敏被桓子澄带走后,再度逃亡。

    秦素略略平定下心神,方才轻声语道:“那条秘径,莫非竟是吕时行或者说是墨氏族人,暗自开挖的?就是为了防着有一天陛下或先帝反手相杀?”

    越往下说,她越是觉得事情已然清晰,心底一片明了:“从前上京地动,吕时敏亦身死其中,秘径很可能也被堵住了。这两者相加,吕时行绝望之下,于是叛出了大陈。”

    “殿下说到了点子上。”桓子澄点头说道,目中有着隐约的赞许:“今世上京地动,吕氏房舍虽塌,然吕时敏却是活了下来,那吕时行自然就没跑。墨三先生说,那秘径开挖的痕迹很新,应该是近一两年间重新修整过的。我又找来吕氏老仆问话,方知这宅子是吕时行亲手购置并修葺的,时间就在墨少津死后没多久。想来,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在挖这条秘径。”

    秦素闻言,一时间又是感慨,又有点啼笑皆非:“这吕时行,还真是一派墨氏之风。”停了片刻,忽又肃下了神色:“吕时敏与杨大监,知道这秘径么?”

    “他们不知。”桓子澄说道,语声恢复了往昔的冰冷:“就算是吕时行的儿女,亦不知这秘径的存在。”

    秦素了然地点了点头。

    吕时行半生都活在恐惧之中,这条秘径,大约便是他最后的恃仗了。

    纵然这恃仗看来有些可笑,可是,这一世,他却终是用上了这条秘径,成功脱逃。

    “可能他还是去了赵国罢。”秦素感叹地说道。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物事,吕时行其人,似是永远摆脱不掉叛将之名。

    “由得他去罢。”桓子澄不以为意地说道,拂了拂衣袖。

    秦素亦点头笑语:“都督大人说得是。”

    这个人若是留在大陈,肯定是不得活命的。如今他自己寻了出路逃出去,也不算坏事。

    秦素长出了一口气。

    罢了,这些前尘旧事,就在此处终结吧,多想亦是无益。

    踩着厚厚的积雪,她与桓子澄回到了长亭之外,却见李玄度正候在车边,见他们来了,他便迎了过来,泠泠语声犹若弦音:“吉时到了,该启程了。”

    秦素走上前去,他便自然而然地携起了她的手,深邃的眸中漾着疼惜与柔情,如温暖的春风,尽拂秦素身上。

    “殿下路上多保重。”桓子澄的视线扫过他们相携的手,眉峰动了动,面上却仍旧无甚表情,看向李玄度的眼神更是没半点温度:“九殿下也好生保重。”

    这两句话并无太大区别,可秦素却分明觉得,桓子澄口中的两个保重,意思很不一样。

    前者是情真意切,而后者,听着有些冷硬。

    不过,很快地,她便抛开了这个念头,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的两个男子。

    名传大陈的两位郎君,一个俊美如谪仙、一个清冷如冰雪,无论哪一个单独现身,也能叫那些小娘子们尖叫起来。

    可如今,他们却皆在她秦素的身边。

    一个是她夫君,另一个,是她兄长。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儿么?

    秦素的嘴差点没咧到耳根儿。

    真是怎么看怎么美,怎么想怎么美。

第1049章 别乱碰

    呆呆地看了一会两男美色,秦素复又转眸望向远处,却不妨一道清幽视线转来,与她碰了个正着。

    是薛允衡。

    见秦素看了过来,他的面色似有瞬间的黯然。

    不过,再下一刻,他便又拂了拂雪白的衣袖,向秦素遥遥揖手。

    却也只有这一揖手。

    无片语问好,更无吉言相赠。

    即便他离得她并不远,可那一刻,秦素却清晰地感觉到,他看她时,是隔着迢遥的一程山水的。

    她心下微有不解,然这念头也只轻轻一转,便飞向了一旁。

    她的视线扫过前方,不出意外地瞧见了薛允衍与杜四郎并肩而立。

    秦素便向他们笑了笑,尽量让自己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恳求之意。

    求求你们,千万别把皇夫与皇公的事情说出去。

    本宫的脸面还是很要紧的。

    这是秦素的未尽之言,她希望薛允衍与杜光武这两个聪明人,能够明白。

    除却这件小小的烦心事外,她的心情还是极好的,尤其是放眼四周,美男环绕,这让她的嘴角再度咧到了耳朵根儿。

    直到马车驶动之时,她的整张脸也还都在发着光。

    重活一世,真好。

    有美相伴,更好。

    只是,当秦素转头看见眼前那张充满期待的脸时,她的笑便又垮了下去。

    有美相伴确实是好,只可惜,那美人儿被旌宏给撵走了。

    就在临别之前,桓子澄交给了秦素一个几乎过膝的大檀木箱,只说是他的“区区薄礼”。

    而自打看到这箱子起,旌宏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方才也是硬把李玄度给挤出了车外,一个劲儿地催促秦素“快把这箱子打开瞧瞧,这可是宁致远亲手做的”。

    秦素想了一会儿才听懂,她说的宁致远,想来就是那位神秘的、一双巧手能做天下一切事物的宁宗。

    此刻,看着眼前的檀木箱,以及旌宏那张兴致盎然的脸,秦素忽然就觉得,这位宗师先生,很像个小孩子。

    “殿下,快一点儿,钥匙就在这儿呢,快打开瞧瞧吧。”旌宏一把就将钥匙塞进了秦素手中,那副抓耳挠腮的模样,哪还有当初在寿成殿手执开山斧的气势。

    秦素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拿起钥匙,插进了锁孔。

    左转七下、右转九下,再往上一提。

    繁复的开锁手法,引出的,亦绝非“咔”地一声单响,而是“咔啦啦”一连串的响动,就像是那锁孔里正有着无数齿轮转动开合。

    只听这响动,秦素的眼睛也亮了。

    这是机关启动的声音,就算是最精通机关术的墨氏,怕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了。

    “喀”,最后一声脆响,齿轮转动的声音终是结束,那合扇的玄漆木门,亦启开了一条细缝。

    旌宏再也坐不住了,伸手就要往那门上拨。

    谁想,她这厢手才伸出,蓦地那门边儿上竟“嘭”地展出了一面小旗。

    那旗帜约有两指宽,此前应该是卷在某一处的,随着门扇开启,那小旗便也平展了开来,上头写着墨汁淋漓的六个大字:

    “程旌宏,别乱碰”。

    旌宏怔住了。

    秦素也怔住了。

    短暂的寂静过后,秦素便将巾子掩了口,吃吃笑了起来。

    这位宁宗倒是个妙人儿,一早就算准了旌宏会在旁边,这时候是以旗示警来了。

    旌宏的面上有了几许可疑的红色,伸出去的手老老实实地收了回来,嘟囔了一句:“我又没动。”

    秦素再也忍不住,直是笑出了声来,一面笑一面道:“宁宗对程宗真是很了解啊。”

    “这人就这点不好,忒小气。”旌宏嗤了一声,像是很不屑似地。

    然再过数息,她自己已然转了过来,重又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两眼放光地看着那开启的朱漆门,不住地催促秦素:“快点,殿下快打开瞧瞧,里头准定有好多好东西。”

    说这话时,她倒是再没伸手,但脖子却抻得老长,眼睛瞪得溜圆,像是恨不能把眼珠子摘下来扔箱子里去。

    秦素便又摇头。

    她算是看出来,这位宗师大人,委实就是个孩子心性。

    “殿下,别瞧了,快点儿啊。”旌宏再度催促地道,伸手去扯秦素的衣袖。

    秦素无奈地顺着她的手将那箱门拉开,却见里头是五层闭起的抽屉,每一层上都雕绘着不同的花纹,有梅花鹤影、有竹叶兰风,亦有富贵气象的牡丹团花,雕工精湛、笔法高妙,堪称绝品。

    秦素先欣赏了一会儿那美轮美奂的花纹,方才拉开了第一只抽屉。

    霎那时,宝光灿烂、光华耀眼,那抽屉一开,直晃得人睁不开眼。

    “嚯,真漂亮!”旌宏已是第一时间惊叹了起来,一双眼睛像是不够用了,在那抽屉上乱晃。

    各式各样的金步摇,竟是摆满了整整一层。除了最常的雀首步摇之外,亦有莲叶花开、蝴蝶双飞等各种奇异的款式,还有两款竟是将小片金子打薄成蝉翼透明的羽毛,一羽羽地连缀而下,顶端还镶着拇指大的珍珠,不说这材质,只看做工,已然价值连城。

    “真真是漂亮得紧。”旌宏再度赞叹地道,却也没伸手去摸,只将一双眼睛在那步摇上来回逡巡着,旋即便惊喜地道:“那蝴蝶的步摇像是有机关,殿下要不要拿起来瞧瞧?”

    秦素此时也看出,那双飞蝶的步摇下方,有一粒很精巧的红宝石,就像是能按下去的一般。

    秦素的兴致也被勾起来了,便小心地拣起那步摇,在那红宝石上轻轻一按。

    “嗒”地一声,那蝴蝶的翅膀竟然动了起来,一翕一合,就像是活的一样。

    秦素直看得目眩神迷,赞叹道:“真真巧夺天工。”

    “殿下,快瞧瞧下一层是什么。”旌宏这个急性子显然是等不得了,这会儿又开始催促起来。

    秦素只得先将那步摇放好,合上了第一层抽屉,复又打开了第二层。

    第二层是满满的一屉美玉,皆是最为名贵的羊脂玉,流光温润,比第一屉的步摇还要价值连城。

    接下来的第三层与第四层,分别一屉精巧的簪钗与一屉华丽的耳,无一不是世之珍品,其中更不乏藏着机关的精巧物件儿,秦素皆拿起来细细把玩过后,再将之放回。

第1050章 藏剑名(大结局)

    整整四屉的精美饰物,让秦素的眼睛已然笑得弯了。

    桓子澄的这份“薄礼”,委实很合她的心意。

    她弯着眉眼,缓缓拉开了第五层抽屉。

    既无宝光耀目、亦无温润华泽,这一层的抽屉里,只呈着一枚凤头钗。

    那钗子瞧来有些年头了,上头镶着的珍珠已然泛黄,凤口下衔着的宝石似也蒙了尘,灰蒙蒙地。

    “这是……”秦素拣起凤钗,心下有些不解。

    这么一支旧钗子,桓子澄巴巴地放在箱子里,又有何意?

    便在她如此作想之时,身旁忽地传来了一声轻叹。

    秦素转首,便撞上了旌宏温柔的眼眸。

    “这钗子……是夫人的旧物。”旌宏柔声语道,语中似含着无限感喟。

    秦素一怔。

    夫人?

    旌宏所说的夫人,莫非是……

    “裴夫人年轻时,最爱这支钗子。”旌宏的语声再度响了起来。

    秦素先是一怔,旋即一下子冷了脸,抬手就将钗子搁回了原处。

    裴氏,正是她的生母。

    前世今生,这个所谓的生母,都不曾很好地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女儿丢了不去找也就罢了,到后来居然还会错认她人为女。

    秦素委实没有办法去原谅她。

    纵然她也知晓,裴氏肯定也有苦衷,也有不得已之处,可她就是没办法去原谅。

    至少现在还做不到。

    或许有一天,当她自己有了孩子,她便能体会到裴氏的难处了罢,到得那一日,可能会谅解裴氏当初的种种。

    而此时此刻,她心里的那口气却始终不能平定。

    看着秦素微冷的面容,旌宏叹了一声,蓦地前倾着身子,将她轻轻揽在了怀中,柔声道:“殿下现下生气也是该当的,当年的那些事儿,纵使有难言之处,却也不能说……没有错。只是,殿下也别一个劲儿地钻在这牛角里。往后的日子还很长,什么时候在外头走得累了、倦了,想要寻个地方歇歇脚,殿下只消记得,大都城里,也还有殿下的一个家。”

    秦素偎在她的怀里,心绪时起进伏,也说不出是何滋味。

    见她一直不出声,旌宏便松开了她,专注地向她的面上看了看。

    秦素敛眉低头,任由她打量着,面上表情。

    旌宏再度叹了口气,怜惜地抚了抚秦素的头发,便转身掀开了车帘。

    这种时候,最能够安慰秦素的人,应该不是她。

    “九殿下请上车吧,属下这就离开。”她朝外语道,心底有些黯然。

    当年她也是追查桓十三娘的人之一,可是,老桓公只给了他们五日的查找时间,时间一到,必须立时回转。因此他们也只查到缪姬往南边儿去了,却是再无余暇及精力往下查,只能将这个小小女婴暂助搁下。

    裴氏当年为此大病了一场,就此与桓道非断了情,再往后更是思女成疾,整日精神恍惚,连中馈也丢下了。

    思及旧事,旌宏低低地叹了口气,抬脚便欲下车,蓦地,她的衣角却是被人扯住了。

    她回过头,便见秦素正拉着她的一角衣摆,头垂得低低地,一如她低微的语声:“往后……或许我会想明白的……”微有些艰涩的声气,却是字字清晰:“等我有空的时候,还要请先生给我讲一讲……她……当年的事。”

    旌宏的眼睛亮了,用力点头道:“属下会的。等殿下想听的时候,属下就来说。”

    秦素轻轻地“嗯”了一声,松开了她:“叫李郎进来吧。”停了停,又补了一句:“我想他了。”

    旌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屈指向她手指上弹了一记:“殿下也不害臊。”

    秦素偏着脑袋不去看她,嘟囔道:“我就是想他了,叫他进来。”

    旌宏笑着摇了摇头,跨出了车门。

    秦素仍旧偏着头,手却伸了出去,打开箱门、拉开抽屉,将那支旧发钗拿了出来,细细端详着。

    原来,这便是她母亲年少时的旧物。

    据说,她的生母裴氏年轻时美貌非常,名著于青莲宴,被桓道非一眼相中。

    秦素撇了一下嘴。

    名传天下的美人,用的钗子也不怎么样,又不是很名贵的样子。

    就这么支破钗子,哪里配得上她晋陵公主的身份?

    想是这样想的,可她的手却将那钗子握得极紧,小心地将之收进了袖笼,收完了还往四下看,就跟做贼似地。

    便在这时,车门忽尔便开了,李玄度一身清华,笑着踏进了车中。

    秦素抬头望住他,蓦地一伸手,扯住他胸前的衣襟,一把就将他拉进了车中,旋即“哐”地一声合拢了车门。

    旌宏恰在此时回首,正好瞧见秦素一头扎进了李玄度的怀里,不由再度弯眸而笑。

    年轻真好啊。

    也只有这样年轻好看的人,这样依偎相拥着,才会叫人特别地怀念。

    她笑着打马走在车边,不由自主地竖着耳朵听里头的动静。

    这是桓子澄交代下来的任务,要她牢牢看着这对年轻人,洞房之前,不许他们有出格之举。

    “尤其要防着李九这厮”。

    这是桓子澄的原话。

    旌宏的面上又有了笑,继续光明正大地听壁角。

    车厢里好一会儿皆是无声,直到马车行过了百里,才有断断续续的语声响起。

    “那隐堂可是本宫的陪嫁,夫君切莫忘了这一点。”这是女子的声音,清弱动人,如同歌唱,嵌在阵阵马蹄声中。

    男子清弦般的语声随后响起:“都依夫人的,夫人想怎么做,为夫都听着。”低沉温柔的语声,只听上一听,就能想见那郎君的容颜。

    车厢里随后传出了清脆的笑声,复又是女子微微烦恼的声线:“我不喜欢隐堂这名字,讨厌得很。”

    “那依夫人的意思,该当改个什么名字才好?”男子好脾气地说道,语中满是宠溺。

    “便叫藏剑罢。”女子笑着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