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村妖物志 作者:殷德杰 txt-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想吃面条,可是你却做了一锅玉谷汤,那你就逃不了一顿毒打;比如说,男人把一件布衫脱下来搭到椅背上,他是嫌热,可是你却以为他是想叫你洗的,就把它洗了,那你就免不了一场恶骂!

  这种可怕的日子过了3年。3年中,金台、金山、豹子、还有艾娥的丈夫,4人自杀,另有17人离家出走;3年中,怪屯没有一个女人怀孕,没添一个丁口。

  当然,3年中女人们也在慢慢觉醒。首先,有一条凸形曲线,在她们的意识里逐渐明晰起来。曲线的两边,代表着艾娥未嫁来之前和死去之后,这是她们生活的低谷,婚姻的深渊,人生的地狱。而那个高高的凸起,代表着艾娥嫁来之后那段将近一年的时光,这是她们生命里的天堂。她们多么留恋那段天堂般的岁月呀!可是艾娥一走,天堂就塌了。她把男人的魂儿带走了,把这段岁月也带走了。她们重新回想艾娥,就好像先前扔掉的一块石头,突然怀疑它里边含有翡翠一样,重新拾起细看。这样,她们就发现了艾娥的许多好处。她腼腆,成天没言失语的。她们骂她,可她一次也没还过口;她们打她,可她一次也没还过手。她见男人光笑,其实她见女人不也是光笑吗?她长的漂亮,男人们爱看她,其实女人们不是也想多看她几眼吗?还有,男人们干那事时喊“艾娥艾娥”,其实之前男人们疯得狠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叫的吗……唉!真是冤枉人家了!她们又想到艾娥绣的那幅《百蝶恋花图》飘到天上的事,就又忽然意识到,艾娥不是个一般的人,她可能是个神仙呢!是老天爷派她来怪屯搭救她们出苦海的呀!可是她们却不知道,却骂她、打她,把她逼走了,逼死了……亏心啊!老天要报应啊!

  怪屯100对夫妇们的100个妇们,通过深刻的反省,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艾娥是一个花仙,她们得罪了花仙,因此花仙就把夫们的魂招走了,使怪屯阴阳不谐,夫妻失和。她们决定,每人捐出一年的纺花钱,为花仙艾娥修一座庙,天天烧香,夜夜磕头,真诚地向艾娥忏悔;并求艾娥宽恕她们,安抚他们男人的灵魂,赐给他们家庭平安,赐给她们正常的夫妻生活。

  金台女人、金山女人、豹子女人是修建艾娥庙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中细节不予赘述。立在艾娥庙前面的一通碑文有点意思,节录于下。

  花仙艾娥庙记

  艾娥者,乡之美人也。遭群妇妒,屈而死焉。乡之男遂失魂魄,阴阳不谐,夫妻若仇,宗族不嗣,伦常难继……乃有李氏妇贾氏、胡氏、裴氏,倡修花仙艾娥庙以祭之,百妇应和……呜呼!人生五性,五性养人,缺一即病矣!花仙耶?美人耶?哎哦耶?艾娥耶?众妇至今不知也……

  水北府学生员张维桐撰并书

  清光绪十六年孟冬榖旦立

  1993年秋,在深圳的一次东方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绸质绣品,拍岀500万元的高价。绣品的名字就叫《百蝶恋花图》,下属“山女艾娥绣。”上面绣了100种蝴蝶,100种山花。蝴蝶身上的每一根触须、每一条花斑,都极其细腻逼真。大的如巴掌,小如指盖;近看须翅欲动,远看有翩飞之感。后经专门研究蝴蝶的生物学家辨认,每一只蝴蝶竟能分出种属、雌雄来。另有3个叫不出名字的,竟也在随后由绣品拍得者吴先生参加的水北山区蝴蝶种群考察中找到了,是世界蝴蝶种群的新发现。

  当然,在这次考察中也发现了艾娥庙,并听了山民关于艾娥的传说。吴先生为找到《百蝶恋花图》的作者而激动万分。整个考察队都惊异非常,当年飘上天的《百蝶恋花图》,怎么又飘落到了人间?又怎么会出现在当今的拍卖会上?这是一个不解之谜,是一个让人遐想不尽的神话和传奇。当即有人向吴先生出1000万求购《百蝶恋花图》。吴先生笑道:“水北考察喜开怀,方知此品天上来!二百年前艾娥事,哎哦一声泪湿腮!这是神品,你出2000万我也不会出手了!”

  遂净手漱口,向艾娥焚香而去。

  至于庙的名字,是“艾娥”还是“哎哦”,似乎是个永远扯不清、也不必扯清的公案。不过,卧龙山景区开发以后,哎哦庙成了一个重要景点,夜里经常有人打着手电去看,都说,白天那“艾娥”两字真的变成了“哎哦”:“艾”字多了个口字旁,“娥”字的女子旁也变成了“口”字。怪屯夜里有专门出租手电者,一支两元钱,生意红火。

  哎哦!这可真是奇了!

  第三章   黄姑娘

  黄姑娘是李干图家的一只狗,浑身金黄,乌嘴头,牛娃子恁高。黄姑娘很内向,整天没言失语的,像个草墩一样盘在大门口,乌嘴头擩着地,塌蒙着眼。但它的耳朵却是竖着的,像两只海防雷达一样,一会儿转到这个方向,一会儿转到那个方向,孬好有点儿动静,它就睁开眼来了。若是有人走来,它就喉咙里“呜呜”两声。你从门口过去也就算了,它还睡它的觉;你若向大门走来,它就“呼”一下蹿起来,叉着四条腿,立在门中间,望着你“汪”地一声。也不多叫,惜语如金。然后就瞪着丹凤眼与你对视。它半步也不会后退的,你若再前进一步,他就会向你扑来。它后腿直立起来的时候,乌嘴头一张,一嘴白牙便如剑戟罩在你的头上。所以,黄姑娘向你扑来的时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没人敢迈出第二步,只能老老实实地站那儿喊:“干图在家没有?”

  只要李干图应一声儿,黄姑娘就把路闪开了,然后重新盘在门口,像麦茬梃子编的草墩一样。

  黄姑娘就是这样一条很有脾气、很有尊严、又很有使命感的狗,不像其他狗,轻浮,狂躁,不存气,遇事好乱咋呼。

  这天吃罢早饭,李干图坐在堂屋八仙桌边的柳木圈椅上,抱住黄铜水烟袋呼噜,突然听见黄姑娘“汪”了一声。他知道有人来了,就往外走。还没出堂屋门,就又听见黄姑娘“汪”了第二声。这第二声一“汪”,就有人大叫起来:“哎呀呀呀!快来人哪!快来人哪!”

  再快也来不及呀。李干图只好来信息战,喝了一声:“黄姑娘!”就把那人救了。黄姑娘立即卧下,盘那儿了。

  李干图走到院里,已看清大门口站着的人了,脚底下散落一片木匠工具:刨子,锛,锯,凿子,斧头,墨斗,只有一把五尺掂在手里。

  “嗨呀,吴氏!我想着还得一会儿你才能到哩!”李干图说。

  吴氏叫吴太山,是个木匠。旧时,水北人对手艺人——木匠、铁匠、剃头匠等,不呼其名,皆尊称“某某氏”——也可能是“某某师”,不可细考。

  吴氏捂住手说:“李掌柜,你这老黄狗真恶!”

  李干图说:“你是生人。其实我家阿黄仁义的很。你看,卧那儿多安生,羞答答的。俺们怪屯都说它是条好狗,都喊他黄姑娘,下的狗娃儿争着抱。呀!咬流血了?”

  吴氏将手拿开,右手背上果然就有一排牙印,牙印里浸出一串血豆,血豆越长越大,“嘟噜儿——”就拥挤着掉下来了。

  吴氏嘴里“吸溜”了一声,扭头看看狗。黄姑娘盘成一个草墩,乌嘴头擩着地,头歪着,耳朵抿着,眼睛塌蒙着,好像羞得抬不起头来了。

  那时没有狂犬病这种概念,更没听说过狂犬疫苗这种药物。但农村人也知道让狗咬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他们采取的善后方法,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李干图朝黄姑娘扬了扬手里的水烟袋,说:“黄姑娘!不许咬了,听见没有?这是自己人!”又朝吴氏说:“得赶紧给你禁禁!”

  吴氏说:“找谁?找李六先儿?”

  李干图说:“六先儿治这病不中。找我亲家。”就朝灶屋喊:“高妞!锅扔那儿叫你妈刷,你领你吴大叔回家,让你妈给你吴大叔禁禁。”

  “禁”是一种特殊的治病方法。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扭一扭从灶屋走出来,端了一个烂瓦盆,放到灶屋门口,喊道:“黄姑娘,吃饭!”黄姑娘就懒洋洋地站起来,去吃饭。小姑娘解下腰里的围裙,挂在门口的墙上,就往大门外走。

  李干图叮嘱道:“你吴大叔是来给你做嫁妆的,叫你妈禁好一点儿。”

  婆婆撵出来厉声道:“禁了后跟你吴大叔一起回来,别往家住!听见没有?”

  高妞很勉强地回答一声:“听见了。”

  吴氏就跟在高妞身后走了。

  高妞是李干图儿子的童养媳。那时怪屯一带养童养媳很普遍。养童养媳的一般都是中等或下等人家,像谷兴泰和李子盘(见《地仙》)那样的大主家,是不会养童养媳的。童养媳一般都比丈夫岁数大,为的是能够照顾丈夫,添一个无偿干家务活的劳力。有的一两岁找了一个七八岁的童养媳,等于给儿子娶了一个保姆。高妞来时五岁,丈夫才半岁。她成天抱住哄丈夫。一次她蹲在地上,让丈夫站在自己怀里。丈夫的小鸡巴儿像蚕蛹似的,好玩儿死了。她就捏着小蚕蛹,捻着玩。玩着玩着,小蚕蛹就恼了,一努劲抬起头来,“刺儿——”就尿了,尿她一手。高妞觉得很有意思,就嘻嘻地笑。刚笑两声,一个笤帚疙瘩就摔在了她头上。抬头一看,是婆婆。婆婆骂道:“小妖精!不许玩那儿!”高妞疼得眼泪直流,但她不敢哭出声来,说:“呣,那玩玩坏啥了?”婆婆说:“玩玩尿不下来尿!”高妞觉得严重,就不敢玩了。

  笑人不笑人?

  当然,高妞现在已经13岁了,已经知道害臊了,不玩小蚕蛹了;而且知道男女授受不亲,总是躲着丈夫,不跟他说话,像好几辈子都不认识似的。她领着吴氏往前走,走到哇唔河边,一个小屁孩儿往她身上攉水。她赶紧跑开。这就是她的丈夫。

  高妞的家离怪屯15里地。过了月牙桥,刚走上大东峦,“咕咚咚”一个沉雷,天忽地就阴了。吴氏的脚步就迟疑了。高妞不得不站下等他。

  “大叔,你是不是怕下雨?”高妞问。她的眼睛又细又长,看人的时候,不是瞪着,而是眯着,是一种很柔顺的小可怜儿样子。

  吴氏说:“是啊。这么远,下雨了咋办啊?”

  高妞说:“那要不就不去了吧,我给你禁。”

  吴氏就有点儿惊奇,说:“你禁?你也会禁?”

  高妞说:“会。”

  “你妈教你的?”

  “我自己偷偷学的。有一次我妈不在家,有个人狗咬住了,我就闹着玩,学我妈的样子给他禁。一禁,就把狗毛禁出来了。”

  这一说,吴氏就信任了。两个人又回到哇唔河边,找一块平展的地方。高妞趴到地下,翘着小拇指,在地上画了一个十字,跪下,双手合十,对着十字,“咕咕哝哝”的,不知念些什么。然后跑到河里,趴下喝了一口水噙到嘴里,腮帮子鼓成个葫芦。她跑到画十字的地方,对着十字“噗噗”喷了3下。十字上的土就湿了。她把十字上的湿土挖起来,和成一个核桃大的泥团。然后,把泥团放在吴氏的伤口上,来回地揉,一边揉,一边念咒语。咒语念够3遍后,她把泥团掰开了。

  “你看你看!狗毛出来了!”高妞将泥团擩到吴氏眼前,高兴地叫着。

  吴氏一看,掰开的泥团里,真的支叉着两根黄莺莺的狗毛。

  这就叫“禁”。类似于巫术。但听说很灵验,是旧社会治狂犬咬伤行之有效的疗法。当然,必须把狗毛禁出来,禁不出狗毛,就等于失败了。至于为什么能禁出狗毛,这就是奇异之事了。

  高妞突然神色黯然地说:“忘记不给你禁了。”

  吴氏问:“咋?”

  高妞说:“我回不成家了。我想我妈了。”

  吴氏问:“你多长时间没回家了?”

  高妞说:“一年了。我去年偷偷跑过一会,刚跑到大东峦上,就叫婆婆撵上了。”

  “挨打了吧?”

  高妞的头就垂下了。

  童养媳平常是不允许回家的。

  那天上午果然下了雨,下得很大,哇唔河上的月牙桥都被水漫了。吴氏很感激高妞,同时又因高妞为自己失去一次望眼欲穿的回家机会,而非常过意不去。因此,他在做嫁妆的时候,就做得格外用心,想把这份情补出来。

  高妞虽然只有13岁,但干的活很重。提水,抱柴,刷碗,洗衣,喂驴,套磨,喂猪,喂狗,纺花,织布,给公公婆婆倒尿罐,抻被窝……小丈夫也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吃喝拉撒都得她伺候。所以,高妞整天像个陀螺。

  一天做饭,高妞烧火。火刚生着,婆婆从堂屋里怒气冲冲地走进来,抓起锅台上的水刷子就照高妞头上打,嘴里叫着:“叫你吃!叫你吃!”高妞双手抱住头就往锅台低下钻,钻了一脸灰,头发也被烧焦了。婆婆抓住头发辫子就把她扯了出来。

  “吃不吃了你?吃不吃了你?”婆婆用手撕着她的嘴说。

  高妞哭着说:“我吃啥啦?我吃啥啦?”

  婆婆说:“堂屋的馍弄哪儿去啦?”

  高妞说:“我不知道。我没吃。”

  “叫你嘴硬!叫你嘴硬!”婆婆又打。

  那天中午,高妞往八仙桌上端菜的时候,一脸泪痕,额上好几个青疙瘩。往日端的都是白馍,今天端的却是花卷。馍笸箩往桌上放的时候,高妞望了吴氏一眼,非常羞愧又非常委屈的样子,眼里的泪光像扯闪一样亮了一下,头一低赶紧走了。

  吴氏就明白了高妞挨打的原因。

  李干图家蒸的是三种馍。第一种是高粱面黑窝窝,女人和孩子们吃;第二种是花卷馍,李干图吃;第三种是白蒸馍,款待匠人。吴氏来这几天一直都是吃的白蒸馍,可是今中午却上了一笸箩花卷,说明白蒸馍没有了。为什么会没有呢?刚才掌柜婆一面打童养媳高妞一面骂:“叫你吃!叫你吃!”说明白蒸馍是叫高妞偷吃了。唉!这妮儿啊,到底还小啊!

  李干图坐在八仙桌的另一边,用筷子点着说:“吴氏,来来来,吃!将就,将就啊!”

  吴氏知道他说将就的意思,就说:“李掌柜,花卷馍吃着就中,别再费事了。”

  李干图说:“你是吃四方的人,传出去,不知道我李干图是穷得管不起白蒸馍啊,还是小家子气舍不得呀?今儿叫你笑话一次,这不,面已经发上了,晚上就蒸。”

  高妞挨了打,活计还得照样干:挑水,抱柴,刷锅,喂狗。她把一个烂瓦盆——那是黄姑娘的碗,放到灶屋门口,喊:“黄姑娘,吃饭。”黄姑娘就懒洋洋地站起来,走到它的碗边,伸出又红、又长、又软的舌头,叭咂叭咂,将碗中的稀汤寡水撩了两口,头一扑甩,走了。它很安静地盘在门口,远看,就像门口放了一个草墩。

  果然,当日晚饭的时候,刚出锅的热腾腾的白蒸馍,就端上来了。

  李干图大门外有两间草棚,一间喂驴,一间是磨房,挺宽展的。所以吴氏来后,就把那里做了车间。第二天中午,他正在推着刨子,又听见院里传来掌柜婆的打骂声:“吃!吃!吃!叫你吃!饿死鬼托生的你!吃一个解解馋还不行,一下吃我三四个!吃!吃!你吃不吃了你!”一面骂,一面打。好像不是刷子疙瘩的声音,是“扑扑通嗵”闷重的响声。只听“喀吧”一声,是一根棍子打折了。高妞尖叫着,一头血跑了出来。她跑到了草棚里,跑到了吴氏身边。她显然是想寻求吴氏的保护的。掌柜婆拎着断了的擀面杖,紧追不舍。就在高妞逃到吴氏身边的时候,又一杆杖敲在了高妞的头上。高妞趔趄了一下,吴氏赶忙扶住了,把她护在怀里。

  吴氏说:“老嫂子,别打了,娃儿们小,正是贪嘴吃的时候……”

  “我没吃,我没吃啊!”高妞抬起头,尖叫着。

  吴氏这才看见,高妞的一只眼珠掉了出来,滴溜在眼眶外面。是婆婆的擀面杖断了以后,尖利的断茬不知怎么戳到了眼睛上。

  吴氏心疼这妮子,一下子就把她抱住了,向依然怒气不消的掌柜婆吼道:“你把妮儿的眼打瞎了!你咋恁狠心呐!”

  老婆子也慌了,扔了擀面杖就往村西头李病吾那里跑。

  一家人都慌了。只有阿黄盘在门口,一动不动,真的像一个草墩。

  高妞的眼珠又被李病吾塞了进去。但已经不管用了,玻璃体破了,塌缩成一个吸了果肉的葡萄。

  李干图两口子心里很难过,因为将来他们娶的就是一个一只眼睛的媳妇了,儿子长大后,不知该怎么给儿子交代。但他们仍然认为屋里的馍是媳妇偷吃了,所以,难过与后悔中,仍然也有着深深的怨怒:死东西!谁叫你偷吃馍呢?不偷吃馍哪有这事?

  第二天上午,一家人都上地干活去了,连高妞也带着眼伤去摘绿豆角。只有黄姑娘像草墩一样盘在门口,安详而忠实地守卫着家门。大门外的草棚里,响着吴氏斧锯的声音。吴氏正在给高妞做床。不是顶子床,顶子床只有谷兴泰、李子盘那样的大主家才做的,李干图这样中等偏下的人家做不起。他们做的是比一般人家好一点儿的牙床。牙床的床头和床里边围了七寸高的挡板,正面的床帮底下也有一块挡板,叫牙子。牙子上一般不割花,只用简单的曲线做装饰。但吴氏却破例在牙子上割了一副娘娘送子;娘娘身前身后都是老成太湖石的石榴树,石榴树上结满了弥勒佛似的石榴。

  吴氏正在刻石榴。他偶尔直起腰,捶捶弯疼的脊背。无意间撒一眼大门口,门口的草墩不见了。这并没有引起吴氏的警觉,因为狗也是要拉屎撒尿的,黄姑娘可能是撒尿去了。但他接着就听到院里堂屋的门轻轻地“咣当”了一声。吴氏就多心了,大小娃儿都上地了,谁会开堂屋的门呢?不会是有人做贼吧?他手里拿着錾子,就离开了工作台,走到草棚门口,探着腰往院里看。他看见堂屋的门扇正在轻轻地往一起合,而即将合着的门缝里,露岀一节黄茸茸的狗尾巴。

  吴氏心头猛地一震!他蹑手蹑脚地往院里走去。

  吴氏顺着门缝往里看。他惊呆了。他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级的驯兽表演也无法比拟的精彩一幕。

  黄姑娘进屋后,轻轻地用后爪把门关上了。它抬头望望挂在梁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