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体弹的电磁炮不会自带导航装置,因为在弹头加速的过程中,就直接的转化为一坨高温高速金属流来杀伤敌人,当然没办法加入进行导航。
好在他们目标比较大,同时还比较“笨重”,不可能做拐弯,侧移之类的机动,让他们坚信,电磁炮将轻松给对方重创,接下来他们便可以上去把飞船抢夺下来。
飞船靠的越来越近,没多久距离小于5000公里,等到东银河公司的员工看到对方飞船ding部露出的巨大炮口,他们醒悟,挑衅他们的飞船没有想象中的弱小。
“快,快!”萧观海第一个叫喊起来,“是电磁炮,千万别被打中了。”
萧观海清楚的知道,如果说被高温光束击中,感觉是针痛,被电磁炮命中,飞船跟被一颗陨石砸中差不多,得多出一个大洞。
娜娜下意识的主动加速,再看下一秒,一束刺目的光芒闪烁,紧接着,对方飞船上的电磁炮发射,化为一束贯穿天地的光束,直射而来。
果然是打算攻击他们的,而且,目标是瘫痪他们的移动,娜娜根据炮弹的方向,速度,快速判断出对方目标,可惜的是,由于飞船骤然加速,最后电磁炮没有命中,擦着他们身体而过。
不过因为骤然加速,所有人还是砰砰的飞了起来,撞在墙壁上,传来几声惊呼。
“到底是谁!”萧观海狼狈的吼叫,“快给我打!”
下面的员工们因为这次突袭感到脸上无光,决定要给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一个教训。
娜娜女王号下面,光束炮摆出,头部闪烁明灭不定的亮dian,朝着下方飞船进行瞄准和聚集能量。
达克上尉还在斥责自己的部下,电磁炮竟然没有命中,还打算打出第二发,紧接着,又有特种兵喊道,“头ding,快看,他们也装备了船载武器。”
“这!”达克脸上变得无比好看,船载武器?到底是什么势力?为什么会有船载武器?要知道,船载武器绝对是几大流氓才拥有的核心技术。
难道他们不小心踢到了铁板?
还没等到他下达新的命令,娜娜女王号下方的光束炮开火,胭红色的光束贯穿达克上尉他们乘坐的飞船船体,眨眼间化为震撼的爆炸。
很不幸,他们乘坐的飞船虽然经过改造,燃料舱室还是采取小行星带常见的极度不安全的设计(创造者是北极熊国,优dian是易于量产,后来在建立024港后,散布开来),这次突兀爆发的冲突,连彼此间照面都没有,便草率的结束了。
达克和他的士兵们化为宇宙的尘埃,东银河公司连细节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完成跟自由灯塔国第五纵队的交锋,取得了完胜。
第九十七章 离开与见闻()
又是一个月,娜娜女王号载着作战部门歼灭一支潜伏在谷神星2500万公里外的恐怖分子,终于,持续半年的维和行动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一方面,谷神星近处的恐怖分子要么被消灭,要么侥幸逃脱,重新做人,不敢再明目张胆的进行非法活动。
另一方面,024港的防卫体系算是建设完成,多出了几艘专门护航用的小型飞船,还有各种各样的导弹,甚至港口内部还提供廉价的单兵武器装备售卖,让恐怖分子的收益持续下跌,再没有前段日子那么风光。
连带那些试图走私的势力都是面对更严格的巡查,甚至是威胁,以至于不得不进一步减少走私的频率与规模。再继续下去,他们也不会有太多事情可以做,自然应该回家。
这时,娜娜女王号回到了谷神星的轨道空间。
“北极熊国把他们国内的过期货色全运过来了吗?”曹川通过监视器,看着港口的俯瞰图,通过放大,甚至看到一根根躲在黑暗当中,闪着银色亮光的导弹。
“是的,曹顾问,全是改造过的导弹,也是苏维埃最后的遗产。”乔金少校向他们介绍,脸上露出缅怀的神情。
无法想像,在20多年前,还有着一个足以跟自由灯塔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存在,构成世界的两极,同样是一场始料未及的和平演变,诞生出无数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宣告解体,成为历史。
但是,苏维埃不在,它留下的遗产迄今为止还具有宝贵的价值,那个时期制造的各种导弹之多,保养好的稍加改造,便可以变为恐怖的杀人兵器废物利用。
“难道说里面还有蘑菇…”曹川问道,他认出不少曾经名噪一时的武器装备,还记得其中一样唯一的用途是把当量惊人的核弹头送上天的交通工具。
“呃…”乔金少校有些尴尬的dian头,他知道无法隐瞒,不得不承认北极熊国运抵024港的武器装备中的确包括10枚核弹头。
核弹头在宇宙中的破坏力会比在地球上小得多,可终究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哪怕是听到它,也绝对不会有人胆敢亲自去体验一把的,用来做威慑再好不过。
“感谢东银河公司在半年中的给予的协助,现在,024港周边3000万公里已经足够安全,有了让这片地区保持繁荣的可能,同样,我也相信,东银河公司与北极熊国还会有更多的深入合作。”
“是啊,到了告辞的时候…”曹川表示同意,心想他们赚了些钱,贸易部门在小行星的发展也算顺利,各种小心思同样是完成,那么,也该回到月球了。
半年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时刻,月面都市肯定又有新变化了吧?娜娜每天会给他情报,解决不了距离带来的疏远,月球实际上已经成为他的家乡,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地方。
娜娜女王号启航,神秘的飞船掠过024港口的上空,眨眼间消失不见。
下面,不少刚刚来到024港口的船员们指指diandian,消息并不畅通的他们唯有依赖彼此间的信息传播,北极熊又对东银河公司的存在闭口不言,因而,这些船员其实相当好奇,头ding的神秘飞船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说这艘神秘的飞船配备先进的武器装备,解决了不少恐怖分子。
据说这艘神秘的飞船是迄今为止最快的飞船,没有任何一艘宇宙飞船可以追上它。
“不过它的拥有者到底是谁?难道是幽灵船吗。”一个来自地球欧罗巴13国同盟,年龄不到15岁,满脸雀斑的少年羡慕的问道,
他极度盼望着自己也能够拥有这样一艘飞船。
“别做梦了!”他身后的胡须拉渣的叔叔用力拍拍他肩膀,“快干活!今天还有200吨矿石的任务要完成呢!”
少年还是朝着飞船消失的方向久久凝望,再三催促下才转身朝港口角落的工厂跑去,那里是他工作的地方,但他相信,艰难是暂时的,明天是美好的。
月球还是跟半年前一样美丽,唯一的区别是,月面都市的规模再度翻倍,长长的公路纵横交错,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容纳20万的常住人口,还没包括5万的流动人口,由于人口激增带来的繁荣,更是出现大量的高层建筑。
几名初来乍到的移民们在一名老移民的带领下参观。
“来自灯塔国的朋友们,很高兴你们来到月面都市。”老移民热情的介绍道,载着他们在街道上四处兜风。
而这也是最近新加入的一步流程,会在移民们进入适应训练前,让他们先熟悉下他们将要生活工作的城市。
站在他身后的两名新移民是一对高学历的博士夫妇,来自灯塔国的东海岸地区,那里有着超过300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灯塔国最繁荣的地方。
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竞争,歧视,有许多时候,未必是他们能力的问题,而来自别的。
许多有才能的人发现追寻不到梦想后,更是抗议无效后,四处寻觅,来到月面都市,期望找到属于他们的未来。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矗立在月面都市的广寒高塔,在原先的广寒宫旁边建造,高度超过200米,是月球上面最高的建筑物。
广寒高塔旁边,是更多的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高楼,构成了月面都市最为繁华的一片城区。
见惯了纽约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两人还是禁不住感叹;“还真是壮观,。月球上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的建筑了?”
为他们介绍的老移民笑着,他是亲眼见证这座建筑建造起来的,落成至今还不到一年。“呵呵,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致使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要求低得多,哪怕是让建筑高度超过2000米都很轻松。”
但是光繁华的城市,还无法让这对年轻的夫妇动容,当他们乘坐着老移民的越野车进入到城区里面时,他们看到更多特别的地方。
“到处是年轻人…城市很年轻,所以充满机会!”年轻的夫妇敏锐的发现异常感慨着。
“居住的房子也很大很宽敞,家具齐全,家家户户都有车,一dian儿都看不出这里是月球的景象,像是到了发达国家。”
按照常理,月球许多资源匮乏,得强烈依赖地球的产品供应,现在看上去,月面都市简直跟地球上的大城市没有区别。
“最让我震惊的是,哪怕是这里资格最老的移民,来到这片地方不过3年,再过上10年,30年,这里会变成什么样?”
博士夫妇发出遐想,似乎彻底被吸引住了…
第九十八章 压力与动力()
发生在月球的一幕预示着什么,而此刻在月面基地内——
太阳系地图,经过探索部门,贸易部门的努力,加上研究部门的中微子通讯器的支持,初具规模,可以说,这是全世界最为精确的一张太阳系地图地图,依赖“境外”超过100颗卫星发回来的信息,让地图的实时性达到——让人知道最迟不超过1小时前发生的事情。
星球的当前位置,自转角度,气候状态,磁场变化,诸多异星港口的发展状况,城区面积,无数航行在太阳系腹地内的飞船的大致位置,全部囊括。
哪怕是生产力发达的自由灯塔国,也没有办法建立起这样一张完整的即时地图来提供情报。
曹川紧盯地图,上面有超过20艘的大型宇宙飞船,超过100艘的中小型宇宙飞船以亮dian形式出现,有一半是属于东银河公司。
当然,肯定还会有大量的神秘飞船没被卫星监控到,请勿担心的是,以上飞船肯定不是大型宇宙飞船,忽略也没有什么影响。
看起来,东银河公司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势头良好,以月面都市为支dian,贸易部门和探索部门初步在太阳系腹地站稳脚跟,正在勃勃发展。
这是事实,但是,以上依赖过去东银河公司多年的飞船积累,带来了种种先机优势,才让他们以公司的身份,匹敌五大流氓。
哪怕东银河公司内部大面积采用无人单位,25万人口爆发出的生产力匹敌100万人口的生产力,尤其是在星球开拓浪潮愈演愈烈的时代,看上去还是不够。
哪怕是贸易部门投入相当大的精力预防,随着航行在虚空中的飞船日益增加,有更多的人瞄准上行星级贸易试水,他们人还是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价格大战,本土保护,准入壁垒,反倾销,安全审查等等,一旦采取温和的贸易方式,势必会碰到过去100年里地球上人类想出的种种名为正义,实则不过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用来套在他人脖子上的枷锁。
有个简单的办法是武装贸易,用大炮巨舰抢夺市场,曹川倒是期望见到什么国家先动手,这样子可以给他们名正言顺的理由。
不管怎么样,在他看来,武力始终是个稍微急躁的办法,不小心之下便等同于是以一家公司对抗全地球,不太符合当下吹拂着的和平发展的风潮。压力产生动力,人类也是在压力面前才会进步。
“所以,有什么别的办法呢?让东银河公司安安稳稳发展下去的办法。”曹川低语,脑海中猛然有了闪过一丝念头。
“既然没办法凭借一家公司对抗全地球,再拉上dian盟友总可以吧。”他思索着,听上去很含糊,简单分析当前的形势足以说明问题。
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大型宇宙飞船均来自灯塔国,夜兔国,北极熊国,欧罗巴13国同盟四个超级势力。
这意味着太多太多的中等规模国家,地区霸主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找不到机会借助星球开拓的浪潮腾飞,只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弄到大型宇宙飞船。
“如果中小型宇宙飞船也可以直接参与进来就好了…关键是,暂时无法解决聚变能反应堆小型化的问题,中小型飞船唯有靠固体化学能燃料,再没有潜力可挖掘。”
“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曹川转而询问两位心智模型。
“想办法研究小型化的聚变能反应堆?”白莲分心回答。
“小型化的难度非常高!”曹川回答,“起码不是这个时代做得到的。哪怕是解决该问题,是不是等同于我们还得教导那些小国家如何制造先进的配备聚变能反应堆的中小型飞船呢?这个过程太漫长了。”
“娜娜,你没有想法吗?”
“我可没有这么无聊,如果我是主人,先规则模拟再说。”娜娜颇为豁达的回答。
曹川摇头:“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也是过去几十年里一些人提出的解决未来宇宙飞船航行的途径。”
“——建造一条加快飞船航行速度的通道。”
“先假设下,如果通道建设成功,中小型飞船不再由于燃料瓶颈,也可以拥有跟大型宇宙飞船差不多的速度。”
“哪怕是达到100公里/秒,飞船间的差距便仅剩下载货量的问题,但是,一下子让星球开拓的难度下降10倍,将让成百上千艘的中小型宇宙飞船有机会前往火星,金星,小行星带,木星几个地方。”
曹川说着他的想法,这样子,等同于东银河公司瞬间有了大批的盟友,虽然是无法控制的,首先不会是跟东银河公司主动竞争,其次,他们也要争夺星球和资源,来积累财富;亦或是争夺市场,来展开贸易,随着飞船数量进一步增多,等同于在五大流氓国外辟出一块新的阵营,彼此间对立,为东银河公司遮风挡雨。
“听上去不错的主意。”娜娜思索后回答。
“然后东银河公司还可以收取dian进出口关税?”白莲问。
“猜对了!”曹川说,有了这么一个没有人能够拒绝的人造关卡,等同于所有来自地球的飞船都得先经过这里,才可以有机会前往广袤的太阳系腹地,否则最多是飞到火星,燃料会彻底耗尽,还未必有办法运载多少物资。
“不能忘记…重dian是为了搅浑局势…东银河公司才不会成为所有人的眼中钉不是吗?”曹川最后说出关键。
想到解决办法,曹川心情不错,这样子,东银河公司又不用直接跟地球直接抗衡,他们或许会在遭受损失,可是相比争取到的时间,简直是微不足道。
“具体…通道要怎么建造呢?”他脑海中有些简单的思路,有许多来自早期科学家的构想。
比如说是仿照电磁炮,弄出民用版本,将飞船当作是炮弹进行加速,通过悠长的加速轨道,正负极变幻,产生出可怕推力,至于消耗的电能,他们还有着无穷的氦3供消耗,根本不用担心。
第九十九章 实际上做不到?()
虽说有了主意,对于他的想法是否可以付诸实际曹川仍然心存怀疑,为此,他不得不想办法进行一轮新的规则模拟。
“目标,加速轨道,通过持续的加速让飞船获得超过100公里/秒以上的瞬时速度,从而有办法前往更加遥远的世界。”
“基本要求包括,拥有足够低的门槛方便制造;保证加速的成本低于使用聚变能反应堆;加速度不能过大,避免让人体,甚至是船体在加速过程中被撕裂。”
规模模拟很快给出几个结果,大部分是基于成熟的电磁推动理论,可惜的是,一幕幕悲惨的场景告诉他,基于电磁推动的加速轨道是没这么好建造的。
“首先是几个技术难dian——”
“为了保证飞船与乘员的安全,加速度不得超过50米/秒。意味着得经过2000秒的持续加速,才可以让飞船完成从0米/秒到100公里/秒速度的变化。”
“而这样,如果采取一级加速,加速轨道起码得10万公里的长度…哪怕是集结地球的生产力,怎么都看上去是一个七大奇迹级别的超级工程,是无法完成的。”
“再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加速度,得拥有足够大的线圈,超低温环境来维持,相比较以上的难题会好解决一dian。”
这导致曹川看到好几个环境中,要么飞船里面的船员死光光,要么是星球外围的加速轨道侥幸建造成功,地球上的人类瞬间穷困到各种资源相继告急的程度。
“有个替代方案…多级加速,加速轨道不必是连接的整体,不必是一条笔直的实体棍子,只需是一个个圆环,足以让工程量缩减90%。”
“即便如此,这么多圆环部署,依旧工程量巨大,要花费多少呢?”
曹川的规则模拟暂时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中描述的加速轨道,亦或是游戏中出现过的加速轨道都把他带向了歪路。
“不知道有没有别的办法。不管怎么样,达到我的目的都是可以的。”
“太空电梯?这个是降低航天成本的,对于加速意义不大,况且太空电梯对材料的要求极高,全部得使用石墨烯建造,价格方面无法想象。”
“太阳风帆?同样是降低成本的,甚至还不如太空电梯,因为加速效果太差,想要前往小行星带得经过几年的加速,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可以说,在冷战结束后航天事业的低谷年代,人类实际的航天成果较少,却诞生不少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理论学说出现,可以给予人启发。
没多久,曹川又看到一个,“拖车?假设将中小型宇宙飞船视作是车厢,如果配合一节装载聚变能反应堆的火车头,足够把中小型飞船的速度也提升到100公里/秒以上的行星间航行最低能容忍的速度。”
“采取拖车设计的话,成本方面不高不低,优dian是拖车结构简单,可以短时间内大批量建造。”在看到这个方案后,他预感到,拖车方案是有办法解决到目前为止全部问题的理想方案。
至于更好的或许存在,既然时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