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几个士兵激动的跪下道:“我等多谢殿下活命之恩!”
后面的也有样学样,通通跪下来道:“我等谢过殿下活命之恩。”
高明看着这群人,感觉应该做点什么,要不然他心难安。这些人都是为了保卫大唐才这样的,他们应该获得的不应该只有荣耀。更应该有个美好的未来,那是他们用命拼出来的,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地位。
“各位先起来,我这次来是为了那些重伤员来的,现在救治他们要紧,你们身上也都有伤。就别给那群“仙女”添麻烦了。”高明说完,那些士兵也都明白轻重缓急,有秩序的退开了。
“仙女”就是医疗队的那群女护士,对于这群士兵来说,将他们从阎王爷那里拉回来。并且天天照顾他们的,也只有仙女了。应该说仙女应该都没有这群宫女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好。
高明在军营里转了一圈,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直到走进宫女伤口缝合的房间,才舒展了一些。看着那些宫女熟练的手法,高明也放下了心,孰能生巧,她们现在处理这种事情已经得心应手了。
高明退出去后,径直去了伤兵营管理者所在的营帐。
管理伤兵营的是军中的一名校尉,是一名郑家旁系,领军水平还是有的。要不然哪怕有郑家的背景也走不到这一步。毕竟战乱过后,世家的主力大多数都在朝堂上,军队并不是他们能插手的领域。
比起上阵杀敌,郑校尉最擅长的还是政治方面的。看到高明皱着眉头走在前面,他的心都提起来了。生怕有什么地方没做好。满是心思的跟在高明身后。
“早知道就不求柴将军了,本来以为得到这个位置,能在军中获得一波声望的。现在可好,要是太子不满意,别说更进一步了,能保住如今的地位我就谢天谢地了。”郑校尉的心中充满了懊悔的情绪。
到了地方,郑校尉看高明不说话,本着早晚都要来一刀的想法,问道:“殿下,是不是我有那些地方做的有问题?”
高明回过神,说道:“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疏忽了。郑校尉,接下来你去办点事。”
郑校尉松了口气,只要他没做出什么乱子就行了。
“殿下请吩咐,末将这就去办。”
“你现在去搬几口大锅,将那些用过的纱带用沸水煮一遍。另外,给我派人将营中的杂物和垃圾都给我扔出去或者烧了。营地内要保持干净整洁。还有那些受伤士兵的衣服也给我煮几遍……总之,我要伤兵营干净、整洁。”高明慷慨陈词的说道。
郑校尉脸色僵的不行,高明这个要求太难为他了,在军营中待了好多年的他,太了解这些士兵的卫生问题了。健康的人想做好都有极大的困难,更何况全都是受伤的人了。
“怎么?有问题?”高明问道。
“没问题!没问题!”郑校尉连忙说道:“殿下放心,明天我一定会让伤兵营焕然一新。”
“这我就放心了,干净的环境不容易感染,能让他们康复的更快。”高明拍了拍郑校尉的胳膊,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看着高明离开的郑校尉满脸无奈的说道:“只能找人去帮忙了。”
第117章父皇一定不会拒绝的()
在朔方城休整了两天,柴绍突然找到了高明。
将柴绍请进屋子,侍女上茶后,高明才问道:“姑父不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朔方城的事应该还没处理完呢吧。”
柴绍抿了口茶水,说道:“我只要保证朔方城能稳定下来就可以了,治理就不归我管了。陛下已经发来军令让我们还朝了。管理朔方城的官员也应该到了。”
“这就要回去了吗?”高明有些错愕的问道。
“还想等到什么时候?”柴绍笑着说道:“要不是这里是边境,要防备外族,我们早该回去了。”
高明皱起了眉头,他的系统还没给他消息啊,仗都打完了。也没说任务完成没完成啊。难道要等会长安向李世民“交任务”?
“高明?你怎么了。”柴绍皱着眉头问道。
“没什么,姑父你刚刚说什么了?”高明问道。
柴绍没好气的瞪了高明一眼,才说道:“处默今天到朔方城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处默过来了?”高明兴奋的问道。
“刚过来!”
“那我过去看看。”高明说道。
“去吧,他应该也很想见到你。”
高明和柴绍告辞后,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程处默修养的房间。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笑声。
“说什么呢?这么开心,也和我分享一下。”高明推开门问道。
尉迟宝林连忙行礼,程处默挣扎着要起身。
高明赶紧走过去将程处默按住,道:“礼节就免了,你身体还没好。应该多休息休息。”
程处默憨笑道:“殿下放心,我身体壮着呢,这点小伤,过几天就好了。”
高明脸色一板,说道:“私下里就不用这么正式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高明吧。我们的关系可是更亲密了,你不要搞得这么生分嘛!等你身体好了,一定要让你自罚三杯来赔罪。”
“高明放心,到时候别说三杯,三坛都行。”程处默大气的说道。
“那我就等着了。”高明笑着说道:“等回长安后,我就会请父皇将你们分配到东宫。凭借你们这次的军功,应该能连升几级的,不过调到东宫军职恐怕要被压下来。”
“在高明你的手下做事,官职大小不重要吧!”尉迟宝林插嘴道。
高明愣了一下,说道:“你说的对,不重要,确实不重要。”
程处默说道:“从殿下重用工匠开始,我就知道殿下对官职并不怎么看重。这次训练宫女成为医疗队,随军出征,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
高明没想到外表粗犷的程处默还有这么细腻的心思,带着审视的目光继续问道:“你觉得我这么做怎么样?”
“挺好的啊。”程处默没有发现高明的心思,自顾自的说道:“我觉的他们用出挺大的,不说我们平时用的物品,医疗队可是就了我的性命。高明你这么做我当然支持了。”
“有眼光。”高明开心的说道。高明也知道,想改变大唐现有的价值观非常难,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了。他的想法就是找思维开阔的手下,能接受各种新奇想法的。
不得不说,程处默符合了高明的要求。
“宝林,你觉得呢?”
尉迟宝林挠了挠头,说道:“我对这些不懂,就不用发表评论了吧。不过我觉得你拿出来的东西都挺有用的。”
“那你们觉得做出这些东西的人,应不应该提高地位?”高明问道。
尉迟宝林立刻接口道:“我觉的应该提高医疗队的地位,在军队中她们太重要了,有了他们,士兵的生命安全就有保障,战斗力都能有很大的提高。”
程处默赞同道:“虽然我还没有见过医疗队的能力,但光凭他们救了我,我就没办法拒绝。”
“那工匠呢?”高明皱着眉头问道,刚刚两人都答非所问,高明心中就隐隐有了不好的猜测。
“工匠制出新东西还需要奖励吗?”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高明“痛苦”的拍了拍额头,你们要不要说的这么理所当然啊,一点都不尊重工匠的劳动成果。不过高明也从他们的神态中看出了这个时代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发明创造一点奖励都没有,太打击工匠创造的积极性了。没名没利的,谁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创新?还要不要养家了!
看来提升工匠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徐徐图之,一点一点做,不能操之过急。提升女性地位倒是可以先搞起来。毕竟这时候对女性还是很开放的,连参军都没问题。更何况女性是社会一般的组成部分,推广起来压力也小。
又和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高明就离开了,他还要好好打算一番。
次日,就有官员来接管朔方城,柴绍整军准备回归的时候却遇到了大问题。
伤兵太多了,尤其是多了许多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伤兵。要是以前,这样的伤兵十不存一,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如今存活率提高,却让柴绍犯难了,带着他们行动麻烦不说,关键的是他们伤口缝合后,很容易伤口崩坏啊。并且带伤行动,很容易伤口感染。
这些士兵没死在战场上,怎么能死在凯旋途中。
没有办法,柴绍只能来询问高明了。
高明听后也没有好办法,这些受伤士兵根本就不适合移动。
“姑父,让他们留在这里吧,等养好伤再走。”
“不行。”柴绍拒绝道:“他们这里很多人都不能留在军队了,回去以后兵部一核实。会给他们发放一笔遣送费,凭那点钱根本不够他们在这里生活,等他们养好伤后,凭借一个人的能力也很难回到家乡。”
“让他们留在这里,需要的钱财先由我东宫支付。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功臣毫无意义的送命。”高明沉声说道。
柴绍着急的说道:“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虽然你很能挣钱,但长时间供养这么多人……”
“姑父,你不用说了,我会说服父皇拿这笔钱的。”高明说道:“以父皇精明的性格,应该不会拒绝我的提议的。”
第118章母后威武()
最终柴绍还是没有说服高明放弃供养伤兵营的想法。毕竟出钱的是东宫,是高明自己挣得钱,他没理由插手。
伤兵营那里高明亲自去了一趟,并且将医疗队留在了这里。士兵们都不傻,要是高明不来这一趟,他们恐怕就会认为他们被抛弃了。幸好高明这段时间积累出来的威信,让这些士兵暂时相信了他。不过要是不早早给他们一个说法,这些士兵恐怕就不会这么安稳了。
他们中大多数人恐怕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和大军一起回去了。
大军回长安没了那种急迫,再加上有很多伤员,用的时间长了不少。
十多天后,高明终于远远的看到了长安城。出去这么久,高明也忍不住有些想念了。发泄似的大吼一声:“长安城,我回来了!”
柴绍笑眯眯的说道:“高明,你这是想家了吗?呵呵,我还以为你真是个大人呢。”
“大人就不想家了吗?这些士兵那个不想家?”高明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们慢慢走,我先回去了。”
柴绍连忙喊到:“等等!陛下今天要出城迎接,已经给我消息了,不过我们到的早了一个时辰。等等再走吧。”
“出城迎接?父皇搞这么大动静干嘛?”高明回头说道:“你们享受这份荣耀就行了,我先回去见母后了。”
“高明……”
看着策马离开的高明,柴绍无奈的嘀咕道:“算了,回去就回去吧,陛下应该会很失望吧。”
高明带着护卫快马加鞭的回到了东宫,因为今天要迎接大军归来,朱雀大街已经戒严,根本没人行走。不过道路两旁早早就有人在等待了。
唐军打败突厥值得长安百姓夹道欢迎,一直以来,在突厥和大唐的战争中,都是突厥占据优势的。
这次大败突厥十万大军,足以让大唐百姓的自豪感提升。
就在高明回到皇宫后,正在朝堂中准备和百官出迎的李世民也收到了消息。
“这个臭小子!”李世民暗骂一声,然后就恢复了平静。除了几个眼尖的,没人发现李世民的面色变化。
“陛下,时辰已到。”
李世民面带笑容的说道:“那就出城吧。”
高明来到立政殿后,没让宫女禀报,一个人悄悄的走进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长孙皇后靠在椅子上,拿着书卷在认真的阅读着,身后的侍女用扇子轻轻的扇着风。
高明悄悄走到长孙皇后身后,抱住长孙皇后轻声呢喃道:“母后,儿臣想你了。”
高明来到这个世界后,心里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长孙皇后的温柔让他一点一点适应了这个世界。一场大战下来,高明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战场上的惨烈状况他也看到不少。两世为人的高明也很难适应尸山血海的场面。不过高明自从吐过一次之后,就将这种感觉埋在心里。也没想过找人倾诉。
回到皇宫,见到长孙皇后,高明表现出了他的脆弱。
长孙皇后听到高明的声音,惊喜的放下手中的书,转过身看着高明,柔声说道:“回来就好,知道战场的残局了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乱跑。”
“母后,儿臣不是乱跑,这次出征我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朔方城能打下来,还是我指挥的呢。”
“行行行!你厉害行了吧。”长孙皇后突然问道:“不对啊,这时候你父皇应该刚出去迎接你们了吧,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
高明挠挠头,说道:“儿臣想你了,就先回来了。反正父皇和百官要迎接的是得胜归来的大军,我年纪还这么小,就不去凑热闹了。”
“你呀!”长孙皇后指了指高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高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看她,作为母亲,她自然高兴,又怎么会忍心责怪高明呢。
随后长孙皇后问起了高明出征的具体情况,毕竟战报中都尽可能的精简文字。不可能过多的提及高明,只有一个安全状况。如今高明回来,长孙皇后自然要好好问问。
高明也没有丝毫不耐,一一回答,反正他这次没有遇到危险。没有需要隐瞒的。
交谈过程中,高明也收到了任务完成的提示。
战役任务:参加灭掉梁师都战役(已完成)
任务要求:参加剿灭梁师都的战役,并带领不少于五百人,在战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已达成)
任务奖励:初级蒸汽机制造技术(已发放)
(此任务为战役任务,不可放弃。)
算算时间,李世民也应该接到柴绍带领的大军了。不过高明没有多想,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陪长孙皇后。
李世民迎接大军回道朝堂后,便宣读了封赏,并且要在今天晚上大宴群臣。官员子女也都可以参见。
不过让朝堂上大多数人比较疑惑的是,这次出征立了大功的程处默和尉迟宝林都没有封赏,诡异的是朝堂上的大佬好像也忘了这两人。就连程咬金和尉迟恭都没有说什么。
至于高明,只奖励了一些钱和玉器。其他的就没有了。毕竟高明都已经是太子了,为国出力是应该的,奖励也就是意思意思,升官什么的都不现实。
安排好了文武百官,李世民一刻不停的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见到高明和长孙皇后相谈甚欢,李世民就气不打一处来。
板着脸走过来,说道:“高明,你怎么偷跑回来,就这么不想和朕见面吗?”
高明一点也不怵李世民,满脸无辜的说道:“我想母后啊,当然要早点回来了,比起父皇,我还是想母后更多一点。”
长孙皇后这时候也说道:“高明想我,提前赶回来不行吗?要不是你,高明用跑那么远,让我好长时间见不到吗?”
“这怎么能怪我,是高明非要去的。”李世民面对长孙皇后,没了唯我独尊的霸气,低声辩解道。
“你要是真不同意,高明的小胳膊还能扭过大腿?”长孙皇后挑了挑眉,大有一言不合就辩论一番的趋势。
李世民摆着手说道:“我的错,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高明暗地里给长孙皇后竖了个大拇指——霸气!
第119章三万战俘的去处()
“高明,我听说你要用东宫的钱财供养那些受伤的士兵?你管的很宽嘛,既然你那么有钱,不如拿出一部分用来赈灾吧。还有这段时间你母后的生活都节俭了不少,你拿出点钱“接济”一下你母后吧,反正你手中钱多,军队度能供养起来,这些都是小钱吧。”李世民说不过长孙皇后,便将怒气撒在了幸灾乐祸的高明什么。
高明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世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说好的千古一帝呢?怎么能这样。
“父皇,您说笑了,我本来是打算和您说这件事,让国库出钱的。”高明说道。
李世民更加气愤了,带着火气说道:“人情都让你做了,这时候你说你没钱?我告诉你,国库也没钱,蝗灾都没应付过来呢,哪还有钱?你自己夸的海口,自己圆吧。”
“父皇,你不能这样啊。”高明带着讨好的笑容,说道:“这些士兵可都是我大唐的功臣,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送命吧。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回家的路上,怎么看怎么不值得。”
“到时候在朔方城的士兵自己回来,将国家的行为一宣扬,恐怕就没人愿意当兵了。国家恐怕也会威信大失。”
“你知道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还这么干?”李世民唾沫横飞的说道:“赈灾和讨伐突厥、梁师都的战斗你也参与了,应该知道国家没钱了吧。还想让我从国库拨款?你怎么不动动脑子。”
高明连连告饶,说道:“父皇,钱我出,在由国家主导,用来供养那些士兵用行了吧。”
李世民听完,稍微思考了一下,便似笑非笑的看着高明,笑骂道:“小兔崽子,竟然和我耍起心眼来了。”
高明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的说道:“要是这件事以我的名义来办,一不和规矩,二会让朝堂上的官员弹劾,除了名声,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嘛。我才不干呢。”
当然,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担心李世民的态度。本来就已经收服了两个实权将领的嫡长子,在大把撒钱收服军心。让李世民怎么想?与其遮遮掩掩让李世民不放心,还不如直接说出来呢。
李世民这个人相当矛盾,既有正常父亲对子女的爱护,又有身为帝王对继承者的怀疑。
不过总得说起来,李世民对待子女的问题上还是感性超过理性的。
就像这次高明的坦白,就让李世民相当高兴。高明既然毫不犹豫的就放弃了这个往军队插手的机会,就说明高明没有“危险”的想法。
虽然李世民做出了杀兄囚父的事,但他绝对不希望他的儿子也这么做。
高明就做的相当好,太子应该有的权利没放弃,不该伸手的也不乱插手。就向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调到东宫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