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明想了想,道:“这点小事应该不值得魏征出手吧。”给百姓补偿才要几个钱。高明根本不放在心上,相信魏征同样如此。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赞赏的神色,道:“虽然他没说过,不过我猜测他应该打算借着整顿东宫六率的口号,削减东宫六率的军费,不足的由东宫支出。毕竟现在国家建设太需要钱了,房玄龄等人都快愁白了头发。奈何国库空虚。你这么能赚钱,他们盯着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这难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高明失笑的摇了摇头,不过这部分钱他出了也行,毕竟最后是用来发展大唐的,他丝毫不心疼。
想了想,高明突然说道:“舅舅,你说我向父皇申请立个修路衙门,由您负责怎么样?”
长孙无忌脸色微微一变,随后恢复了平静,他现在在朝堂上只担任了一个闲置,虽然还能参与国家大事,但无疑失去了大部分权利。想想历史中的长孙无忌,那可是个权臣,让他放弃权利,他怎么可能甘心?不过李世民的能力太强,如今大唐也人才辈出。为了长孙家的安稳,他不得不放弃权利保全长孙家。
高明说完,他有一瞬间的心动,但想了想,很快平复了下来,他长孙家太强盛了。只能忍痛拒绝道:“高明,你这是要把把长孙家放在炉子上烤啊,这件事我不能参与。怎么?你打算将修路的事交出去吗?”
高明笑了笑,极为洒脱的说道:“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修路的事我本来就没打算握在手里,要在全国修路工程量太大了,要是让我握在手里,速度太慢了。还耽误时间。不如放出去,参与的人越多,修路的速度越快。”
长孙无忌吃惊的看着高明,好像刚刚认识高明一样,要说高明不知道修路的利益也不可能,毕竟修路一直都是高明负责的,可明明知道,还能让出这么大的利益,只是为了让修路快一点。他自问没有魄力放弃这么大的利益。
“舅舅,您真的不打算帮我管理修路的事吗?”高明认真的问道。
长孙无忌看着高明认真的脸庞,心中有些欣慰,不过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道:“长孙家的地位太高了,我不适合做这件事。”
高明叹了口气,道:“那舅舅还是挂个名吧,也给我一个以后能插手的借口。另外,修路这件事,必须有个能镇的住百官的人。除了舅舅,我实在想不到别人了。”
长孙无忌最终还是同意了下来,一方面是他不用掌握实权,危害小了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明这个人。他是相当了解李世民的人。加上高明如今表现出来的能力,几乎可以确定高明就是今后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和高明的关系,他还是相当重视的。
如今高明这么信任他,在拒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高明将他的计划和长孙无忌说了一遍后,问道:“舅舅,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高明虽然自信,也明白他和长孙无忌这样的老狐狸比起来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长孙无忌惊叹的看着高明,虽然在他看来高明的手段还稍显稚嫩,但也只有一些小问题。实施起来还是可以成功的。随后他有给补充了几点,将计划完善了一下。
第185章步步紧逼()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高明见那些御史蠢蠢欲动,率先一步走了出来。
“儿臣有本奏。”
御史们停下了动作,惊疑的看着高明。
李世民笑道:“高明啊,有什么事说吧。”
“父皇和诸位大臣应该知道夏州作为边市,这段时间带来了多少税收。修路的作用也很明显。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不仅如此,水泥路还加快出兵的速度,减少路途中的损耗。在军事上也极为重要。”
众人皆点头认可,修路的好处都是明摆这的,最关键的是世家在其中获得了好处,卢家和崔家这段时间获得的好处让所有世家眼热。这样能让世家发展的政策他们自然支持。
“儿臣觉得这么重要的工程理应交给国家管理。”
“什么?”
朝堂官员大多数都惊讶的看着高明,谁都没想到高明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事交出去。王家等世家官员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毕竟他们还没出手呢。
李世民挑了挑眉,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波澜的说道:“朕准了,不过这件事一直都由你负责的,你觉得谁适合管理这件事?”
“儿臣觉得今后全国各地的道路都会陆陆续续的重修,事关重大,最好以水泥协会为基础新建立一个衙门。专门负责这件事。负责这个衙门的人我推荐长孙大人。”高明道。
官员神色各异,世家中隐隐分成了两派,以卢家和崔家为首的官员喜形于色,他们已经加入了水泥协会,这么做他们就占据了先天的优势。能获取更大的利益。不过以王家等世家为首的官员脸色就不好了。谁不知道长孙无忌是高明的坚定支持者。新建的衙门不还是要受到高明的影响嘛。王家等世家依然没有多大机会参与修路的事。
“启奏陛下,臣以为殿下所言不妥,水泥协会乃是民间组织,新建立的衙门怎么能以民间组织为基础扩建呢?”
此言一出,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
不过这下可惹恼了程咬金等人,水泥协会是他们负责的,他们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
李道宗站出来说道:“诸位大人说的有理,不过水泥协会是修路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毕竟水泥协会乃是新生事物,官员了解程度不足。只要将管理人员换成官员就行,其他人最好保留。”
李道宗到不怎么担心,只要确定修路的事由长孙无忌负责就行,水泥协会的官员还不是他们的人?他站出来只是表明一下态度,免得这些人得寸进尺。
卢家和崔家等得利者纷纷赞同,他们本来就是得利者,保持现状才是他们希望的。王家等世家胜利了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损害他们的利益。
不过王家等世家怎么会就这么同意,他们费尽心思弄这么一出,就是为了让高明失去对修路的控制权,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他们不是做无用功嘛!
朝堂的官员陷入了争辩,高明这边的人马丝毫不落下风。毕竟有着大部分将门勋贵的支持。
李世民说道:“房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苦笑一声,道:“臣支持太子殿下的决定。”
杜如晦,高士廉,魏征等人站出来道:“臣复议。”
李世民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高明说的办吧。”
王家一方的官员也知道他们并不占据优势,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这件事刚定下来,就有御史忍不住站了出来。
“臣弹劾太子殿下残害百姓……”
“来了!”高明没有丝毫意外,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成,王家等世家在这么做,只能往他身上泼一盆,还动摇不了他的地位。
不过这一次,卢家和崔家的官员都眼观鼻,鼻观息沉默了下来。
高明的表现让他们有了很大的危机感,平庸的皇帝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能打击到高明的声望,他们十分乐意看到。
“太子有什么要说的吗?”李世民语气淡淡的问道。
“儿臣失察,甘愿受罚。”高明无所谓的说道。
这时,魏征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臣觉得东宫六率军纪涣散,理应整顿。应该削减军费作为惩戒。”
程咬金立刻出来反驳道:“陛下,如今四方未定,军费怎么能削减?这让边关的将士如何能够安心?”
“臣复议!”大多数将军都站了出来。
他们代表的是军队的利益,不论如何都不会看着军队的利益受损。要是这个头一开,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落到他们头上?
“此乃儿臣之过,东宫六率所需军饷全由东宫负责。”得到长孙无忌的提醒,高明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准了!”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道:“太子御下不严,禁足三月,罚俸一年。退朝。”
当天下午,高明就送出了大量请帖,邀请程家等勋贵家族,和卢家、崔家等利益一致的家族。
王家都已经出手,他要不反击就不是他了。他也没有耐心继续纠缠下去了。更何况这件事不由他负责了,很多地方更能放开手脚。
长孙无忌虽然说是只挂个名,但是新衙门初立,里面利益太大,他不得不出来镇场子。要不然就给了王家等世家借口了。
十天后,修路衙门再次公开招标,寻找合作伙伴。这次规模可比高明那次大多了。很多和王家联盟的世家纷纷改变阵营,参与竞标。世家始终是利益为重。
修路衙门越来越庞大,得利者越来越多,王家急在心里,却没有丝毫办法。
程咬金等人也做出了很多妥协,增加了五名理事,加强了和卢家、崔家等世家的联系,同样加快了王家联盟的破裂。
高明也达成了他的目的,控制了越来越多的煤矿资源。并大规模招工开采。不过高明知道采矿的危险性,下矿井都由囚犯和战俘做,招来的工人负责运输。
长孙无忌做的比高明做的好多了,相信用不了多留,王家就会坚持不住。
高明便将心思放在了东宫六率身上,这可是他的班底,必须整顿一番了。
第186章军营()
东宫六率有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每个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每个军府大概有一千多人。
两三万人的军队自然不可能驻扎在城内,李世民也不可能允许。
东宫六率驻扎在城东大营,轮流派人到东宫值守。虽然名义上归高明管辖。但这次还是他第一次去。
要去军营,高明穿的胡服,胡服运动起来比较方便。铠甲就算了,太累人了。
“殿下,您打算怎么训练他们?”尉迟宝林好奇的问道。
高明扬了扬马鞭,道:“当然要先教训他们一顿啊,让他们好好认识认识我。”
尉迟宝林迟疑了一下,道:“殿下,虽然东宫六率中有些人被世家招揽了,但大部分都是经历过战争,从各个军中选拔出来的,桀骜不驯的人有不少……”
这是担心我压不住他们吗?高明摇头笑了笑,军队确实是纪律性最强的地方了。不过军令如山只是在战争时期,平时的是可没人管,兵痞自然少不了。更何况有能力的人都有点性格。
“那就先立立威,早知道以后东宫六率的军饷都由我负责了,养两三万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去掉一些也好。”高明说完,便驾马离开。
尉迟宝林听出了高明的意思,心中有些纠结,作为将门弟子,自然希望军方的势力越大越好。听高明的意思是要减少军队人数,他很想反对,可东宫六率刚做错事,不处罚也不行。
看到高明走远,连忙追了上去。心中想着劝说高明的办法。
……
“闲者止步!”
尉迟宝林连忙走了过去,道:“太子殿下,让各个卫率的长官出来。”
尉迟宝林在军中还是有些名声的,加上经常过来,值守的侍卫也认得,不敢大意,交代了一声,连忙跑进去通知。
过了一会儿,几名身穿劲装的人走了出来。
“参见太子殿下!”
高明翻身下马,没有丝毫客气的说道:“诸位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了吧。相信父皇已经通知各位了。六率作为我的亲卫,我也相当信任,没想到结果不如人意。说实话,我对各位可相当不满意呢。”
几人面色灿灿,只能沉默以对。相比边关军队,东宫六率更像是养老的地方。可能这些人刚开始也是精锐,但没有战事,养了几年,他们的胆气早就磨得差不多了。要不然也不会让世家安插进这么多人手。
“殿下,咱们还是进营内说吧。”尉迟宝林在一旁说道。
高明点点头,率先走了进入,其他人跟在后面,鱼贯而入。
进了军营,除了几个值守的士兵,并没有其他人出来活动。
看到高明的疑惑,一人站出来说道:“殿下,今天休沐,长安周边的士兵可以回家探亲。”
高明点点头,没有多说,走进了主营寨,房子比较简陋,不过这些人也不在这里住,只是每天来点卯。
坐上主位,看着稍微有些紧张的几人,高明绷着脸说道:“从今以后,六率由我负责,各位没有意见吧。”
“没有!没有!”不管心里怎么想,这些人表面上还是很听话的。
“哎?对了,还有两个人没来?你们别忘了和他们说。”高明继续说道:“现在去将军营里剩下的人都集合起来,我要看看。”
几人下去通知,尉迟宝林来到高明身边,问道:“殿下,人都不全,还见他们干嘛。”
“在长安没有家人的都是普通士兵啊,当然要好好看看了。走吧。”
来到校场,人差不多已经集合完了,差不多有一万多人。不过这些人的纪律性并不好,乱哄哄的。
高明也不急,走到点将台上,饶有兴致的看着。
卫率的几位长官都有些尴尬,连忙派人去维持秩序。
过了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高明起身,对着众人说道:“你们可能不认识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承乾,大唐太子,也是你们要效忠的人。”
“我今天过来,主要是和你们说一件事,你们的军饷以后国家不发了,都由我负责,原因嘛!你们也应该有所耳闻,我交代的事让你们办砸了。”
“殿下,我们可没有参与?这件事可算不到我们头上。”台下一个人大声说道。
高明挑了挑眉,这人胆子还真大。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洪。”
“哦,刘洪,那你说我一天都没管过你们,却被人弹劾御下不严,并且受到了惩罚。那我冤不冤?”高明心平气和的问道。
“这……我……”刘洪支支吾吾的。
“我来告诉你,不冤枉,我既然用你们了,出了事就是我的责任。同样,你们既然出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当然没做错事的人大可放心,落不到你们头上。”
高明走了几步,继续说道:“做错事的人做好心里准备,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你们今后的军饷都由我负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今后的军饷不会短缺,并且比你们以前多出两成。”
“哦,太子殿下万岁!”下面的士兵一阵欢呼,说什么都没有金钱更加激励人心了。
高明挥了挥手,等他们安静下来后,才继续说道:“当然,多余的军饷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以后的训练都由我说了算,最好做好准备。”
不过士兵并不在意,他们大多数家庭都不富裕,当兵哪有不吃苦的,能多赚到点钱,足够他们开心了。
“宝林,一会儿你留在这里,私下调查一下有那些人是世家的。尤其是王家的。还有看看那些将官不得人心,那些人有问题。三天后,我要一个详细的情报。”高明说道。
“明白了。”尉迟宝林回道。
在军队里想要有威望,一个是有足够的军功。这条高明很难达成,夏州那场战役,只是打酱油,光凭这个,可压服不了人。另一个就是立威,本来就打算按心中的想法好好整顿一下军队,正好剔除一些人。
第187章立威()
三天后,高明再一次来到了军营,应付了一下热情打招呼的卫率长官后,在他们的陪同下来到了校场。这次的规模可比上次大多了,两三万人的军队还是极为壮观的。
高明走上点将台,那些自制的大喇叭,人太多,光凭嗓子喊很可能有人听不到。
“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人站出来,王成林,郑世华……”念了三十多个名字,高明才停了下来。
站出来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高明是什么意思。
高明板着脸说道:“现在你们可以回去收拾东西离开了。”
下面的人没动,都不知道高明是什么意思。
这时,高明身后的一位卫率长官站出来问道:“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高明笑了笑,道:“我说的不够明白吗?让他们滚回家啊,东宫六率不需要他们。”
“殿下,您这么做不合规矩,将官的任免需要兵部的文书的,您这么做……”他还打算争辩。
高明却抬手打断了他,说道:“孙亦恒孙将军是吧,我记得这次出事的部队有一个是你负责管辖的,别着急,一会儿就轮到你了。”
随后环视四周,平淡中带着冷漠的说道:“各位要是有意见可以上书弹劾我,但没有父皇的命令,你们只要好好看着就可以了,明白吗?”
虽然高明身材比他们矮很多,训斥起来显得有些滑稽,但几位当事人却没有这个感觉,一时之间都被高明压制住了。都明智的没有说话。和太子顶牛,就算赢了,以后也讨不到好。如今朝堂上下,谁不知道太子和将门的关系好?另外,国家诸君的地位在那里,上下尊卑讲不讲?
就像高明说的那样,不满意可以弹劾,当面作对是最不明智的。
见几人安静了下来,高明再次看向站出来的几人,道:“还没明白?你们的职务解除了,都给我收拾东西回家。”
“殿下,您不能这么做,你没有这个权利。”
“我们要看到兵部的文书!”
“殿下,您这是打击报复,针对我们世家之人。”
……
高明嘴角带着笑容,极为淡定的看着他们争吵,世家啊!他们虽然表面上尊重皇权,但并不敬畏。孙亦恒的官职虽然更高,但他只是一个从底层升上来的将领,比世家更加敬畏皇权。台下的人官职随低,但他们更有底气质疑,因为他们身后站着世家。
不过,高明不在乎,惩治几个世家子弟,在李世民那里根本不算事,更何况他还有理由,有证据,要不是修路的事更重要。他不想这个时候站出来和世家作对,这些人想没事人似的离开?做梦吧。
这些人没有参与修路中欺压百姓的事,他们的劣迹都是曾经的。高明也不想逼迫太紧,愿意给他们个机会。至于被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