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没有参与修路中欺压百姓的事,他们的劣迹都是曾经的。高明也不想逼迫太紧,愿意给他们个机会。至于被抓起来的人,没人能救的了。
下面的人说了半天,都没有得到回应,反抗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直到消失不见。
高明这才说道:“王成林,擅离职守五十三次,值守期间多次寻花问柳。军中训练更是仅仅参加过一次,还有克扣军饷,王家旁系,还缺这么点钱?仅凭这些就可以将你发配边疆!还问我为什么?回去记得将贪污的军饷五倍补全,要不然,就等着刑部的人和你谈吧。其他人还用我说吗?”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这就走。”
高明笑呵呵的说道:“对你们的要求和王成林一样,时限两天,到时候有不交钱的人,就等着刑部的人上门吧。”
这些人失魂落魄的走了,来到军营的世家子弟,大多数都是旁系,家庭也不算富裕,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不缺钱也不会贪污军饷了。嫡系的人都是做文官。只有将门弟子才会让嫡系入军队,这是他们的自留地。有着父辈照应,获得军功也比较容易,升迁更快。
高明再次拿起了大喇叭,道:“曾经在他们手下的士兵,两天后就可以领到被贪污的军饷,并且五倍发放。”
“太子殿下万岁!”
台下的士兵大声欢呼起来,哪怕和这件事没关系的士兵也是一样。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不拖欠军饷,在稍微表现一下对他们的重视,就足够他们卖命了。
古代有很多名将,军事素养先放一边,与士兵同吃同住的,足够让士兵的拼死效忠了。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待之。在讲究仁义礼智信的时代,当仁义成为普世价值观,大多数人都会将之认为真理。并会用生命践行它。
高明很容易就获得了士兵的初步认可,只要以后在刷刷好感度,这只军队掌控起来就不困难了。
“校尉以上官职的人留下,其余人解散。”(唐朝军中的校尉各个品阶的都有,九品的校尉也有,最少手下也能有一百多个士兵。)
趁着士兵解散的空闲,高明回头看向几位卫率长官,说道:“监督修路中出事的两位,自己向父皇请辞吧,彼此都留个面子,你们都曾我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你们犯下的错误我也不想追究,不过六率是容不下你们了。”
孙亦恒脸色一下子苍白了下来,他抱世家的大腿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更进一步,不想在这个位置老死嘛。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高明心中没有怜悯,每个人做事之前都要有承担责任的准备。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两人没有争辩,默默的离开了,至于他们回去后怎么做,高明并不在意。
立威完了,高明也平和了不少,对剩下的将官说起来他准备的训练计划。
不过高明高估了这个时代的教育水平,几百人中间识字的仅有几十个,大部分都是刚刚过了蒙学的水平。还有几个竟然左右不分。看着他们一身肌肉,明显是猛将类的人物。在战场上恐怕也就是个无脑冲的人物。
想到这里,高明叹了口气,士兵的训练只是一方面,军官的素质也要加强了,不说学富五车,至少常用字要认识。要不,开个军官培训班?
第188章李世民的大气()
“调查的怎么样?孙亦恒他们两个有没有参与其中。”李世民眺望着远方,语气平淡的问道。
“回陛下,经过臣的调查,陷害太子殿下这件事他们并不知情,只是和这段时间和世家走的近了些,帮助世家在军队中安插了些人手。”
李世民紧绷的脸色放松了下来。吐了口浊气,道:“这就好,你下去吧。”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陛下,孙将军和贾将军求见。”
“唔!”李世民清醒了过来,笑着说道:“宣他们进来。”
“末将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有什么事啊。”李世民平易近人的问道。
孙亦恒两人有些羞愧,他们虽然向往富贵,但始终是陪李世民打江山的老人,对李世民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
孙亦恒咬了咬牙,道:“末将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导致东宫六率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末将请辞。”
李世民悠悠的叹了口气,道:“亦恒啊,你陪朕征战了六七年,负伤无数,本想给你个地方养老,没想到……”
孙亦恒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头磕的邦邦作响,道:“末将失职!”
“起来吧,是朕没顾及你们这些老人的想法,本想让你们颐养天年,享受富贵,是朕的疏忽。辞呈就不必了,去柴绍手下任职吧,向往更高的地位,战场才是你们希望去的地方吧。”李世民摆摆手,有些寂寥的说道。
“末将谢陛下隆恩。”
“行了,下去吧。”李世民说道。
…………
总算给东宫六率的兵将讲明白了明天的训练内容,高明口干舌燥的回道了东宫,忙起来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
“殿下,陛下将孙将军他们发配到柴驸马手下去了。”尉迟宝林走过来低声说道。
高明挑了挑眉,他还以为李世民会让他们解甲归田呢,没想到这么轻易的就放过了。
“父皇对陪他打天下的老将真是宽容啊。”高明忍不住感叹道。
“末将听说孙将军并没有参与针对殿下的计划,陛下才网开一面。”尉迟宝林说道。
高明抬了抬手,道:“行了,我没有追着不放的意思,只是有些感叹,历朝历代,恐怕也只有我父皇对功臣这么宽容了吧。”
高明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李世民在对待和他打天下的功臣绝对是最好的。没有压制他们手中的权利,没有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更没像朱元璋那样屠杀功臣。反而对这些功臣予以重任。
后世高明也看到过一些分析,有的说李世民为了名声,毕竟他的皇位不正,杀兄囚父。厚待功臣是为了名声。也有人说李世民是为了扶持这些人对抗世家。毕竟隋炀帝将隋朝弄亡国,世家绝对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和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获得的结果是历朝历代最好的。
知道孙亦恒没有参与,高明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就算王家等世家也一样,阵营不同而已,用些手段怎么了,他现在还小,和朝堂上官员的冲突还不多,等他手里的权利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明枪暗箭一定少不了。
哪怕他最后成了皇帝,仍旧少不了妥协。国家大事更是如此。
他没有将修路的权利死死的抓在手里,将利益让出去不少,反而加快了修路的速度。要不是王家来这一手,他恐怕还抓在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呢。
尉迟宝林在一旁没有说话,议论陛下,他可没那个胆子。
“宝林,你在长安发布个消息,我要招十多个士子去军营教军官识字。”
尉迟宝林面露难色,他相当了解那些读书人的秉性,让他们进军营教书,和杀了他们没什么区别。读书人看不起士兵不是一天两天了。
更何况大多数读书人都有一股傲气,看不起普通士兵,就算是面对军中将领,他们也有莫名的高傲感。作为尉迟恭的儿子,没少经历过这种事。当然,程处默的感触绝对比他更深刻。程咬金的名声在士林中绝对是最差的。
大多数御史都被程咬金喷过,大儒也有,他的名声怎么可能好。
“殿下,这么要求恐怕没人来。还是算了吧。”随后又给高明解释了一番缘由。
高明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每月二十两银子的工钱,另外愿意教的人可以借阅东宫藏书。世家子弟不感兴趣,对寒门子弟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尉迟宝林仍旧不看好高明的决定,不过看到高明坚定的神色,也知道劝说无用,只能下去办了。
尉迟宝林走后,高明摩挲着下巴,暗暗想到:“要不要去收集几个名将?这时候还没有名气的都有谁着?苏定方,薛仁贵……哎,不知道他们在哪啊,走一步算一步吧,再说了,几万人的军队,怎么也应该有些好苗子吧。教他们识字势在必行啊,军队越强,越有底气啊。”
随后几天,东宫六率按照他指定的计划训练着,不过很多军官都没弄明白,刚开始训练效果并不好。不说别的,光是向左向右转这些士兵三天才掌握。
还有一个坏消息,果然不出尉迟宝林预料,三天下来,一个士子都没收到。让高明相当沮丧,更深刻的了解了文官和武将的对立情况。文人从心底里就看不起武将。这种观念很难改变。
高明苦恼的挠了挠头,没人来,他总不能强迫吧。
“殿下,有三名士子同意到军中教书。”尉迟宝林满脸喜色的禀报道。好几天没人来,他压力也很大啊。
高明有些意外,他正打算放弃,就有人来了。
“带他们来见我。”好不容易有人来,他要树立出榜样。以后招人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181
第189章王敏鸿的决断()
尉迟宝林带着三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走了进来,看的出来他们都有些紧张,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殿下,就是这三位士子了。”尉迟宝林说完,三人连忙行礼道:“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三位请起。”高明将三人扶起来,和颜悦色的说道:“三位能答应孤的聘请,实在是帮了孤的大忙了。孤再次多谢三位了。”
三人紧张的不知所措,连连说道:“殿下言重了……”
高明想了想,说道:“各位去教军官读书,可能会有很多困难,除了问题可随时对我说,我为你们做主,另外,教育出色者,孤可以推荐他做官。”
三人一时之间都不敢置信,这时候虽然有科举,但规模并不大,招收官员还是要靠举荐。他们这些寒门子弟没有门路,只能努力学习,争取那渺茫的希望。本来他们来应征这个差事,就是为了东宫的藏书,加大科举成功的把握。没想到高明竟然送了他们一份大礼,被举荐啊,哪怕要靠这次教导的成绩说话。也比科举容易多了。要是太子早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一定会被抢破头。他们寒窗苦读十数载,不就是为了做官嘛!
“多谢太子殿下,我等必将努力。”三人一时间干劲满满,没有了刚刚应付差事的想法。
高明抚掌笑道:“既然如此,宝林,你带他们去军营熟悉一下环境,上午教课,下午可以到东宫来借阅书籍。金华?”
“奴婢在。”
“给他们三人东宫的通行令牌,不得怠慢。”高明吩咐道。
“奴婢明白。”
“草民多谢殿下厚爱。”三人欢天喜地的跟着尉迟宝林走了。
与此同时,王家此时举步维艰,王家族长王敏鸿大发了一次脾气。
“还有什么坏消息,一起说吧。”王敏鸿阴沉着脸,平静的说道。
管家还是头一次看到王敏鸿这样,心中有些紧张,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道:“不仅郑家等几大世家脱离了联盟,就连以前依附我王家的小世家也有很多转投其他世家。现在我王家是真的孤立无援了。”
王敏鸿握着座椅的手上暴起一条条青筋,显得极不平静。恨声说道:“不愧是长孙无忌,行事雷厉风行,根本不给一点机会啊。”
“那家主,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管家也是王家人,王家的兴衰和他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由不得他不上心。
王敏鸿苦笑一声,有些低落的说道:“还能怎么样?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除非想让王家彻底衰落,要不然只能去求求那位太子殿下了。毕竟他的目的是煤矿,并不想和我王家死磕。”
“可是,我们前期投入的太大了,石炭开采了很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这么轻易的放弃吗?”管家有些不甘心,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王家的投入了。王家太大了,人太多,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财源,要不然也不会用这么大的心思在煤炭上了。
“我们已经输了,在坚持下去没有意义。还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准备礼物,我要去拜访太子。”王敏鸿极为机智的说道。流传千百年的世家,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王敏鸿作为王家的家主,不缺乏壮士断腕的勇气,虽然这次损失让王家肉痛,但并没有损失根基,以后有的是机会从新发展起来。
皇权强大,他们世家就低调做人,皇权弱小,他们就疯狂的发展自己。不就是向太子低头嘛。在王敏鸿看来,算不上太大的事,只要王家元气未失,以后有的是机会。
“我这就去办。”管家答应一声,就打算下去准备。
“等等。”
管家疑惑的停下了,不解的看着王敏鸿。
王敏鸿敲了敲桌子,道:“前两天被太子驱逐出来的那几个人怎么样了?”
“家主说的是东宫六率的人?”
“嗯。”王敏鸿点了点头。
“如今都闲置在家。”管家回道。
“给他们安排个差事吧,仕途是不用想了。”王敏鸿不带丝毫感情的说道。世家大族中有时更加功利,更加残酷。更何况那些只是旁系,王敏鸿舍弃起来没有多大压力。
管家愣了一下,他也是旁系,哪怕他也明白王敏鸿的想法,心中也未尝没有情绪,不过他没有争辩,默默的点了点头。
“都是为了家族!”王敏鸿的声音带着些许疲惫。
管家的脚步顿了顿,回道:“我明白的,家主放心,我会处理好的。”身影有些佝偻。
得到大部分世家支持的水泥协会应该叫道路司了,很快开始了道路招标。这次世家爆发的热情远超高明的想象,不过想想卢家和崔家的收获,就不能理解了,哪怕没有边市,只要道路经营权也是个大买卖啊。几乎稳赚不赔,还有国家做后盾,几乎没有风险。只要前期投入,后面就可以躺着赚钱。世家自然爆发了百分之一百二的热情。
不过长孙无忌宣布的一个消息让他们失望不少。家族所在地不能参与本地的修路事宜。
这些世家也明白,这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的统治。他们去别的地方修路,必然会受到当地世家的警惕与抵制。
不过相比得到的利益,这点风险不值一提,世家之间本来就互相联姻。这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困扰。
路段拍卖的价格更是屡创新高,让跟着过来当见证人的房玄龄,杜如晦笑歪了嘴,要知道这些钱最后都是要送入国库的,国库空虚,又赶上蝗灾,他们都快愁白了头发,不然魏征也不会将东宫六率的军饷交给高明处理了。
如今有了这笔钱,日子总算不用过得紧巴巴的了,他们很多想法,执政方针也可以执行了。
最后,国家六成的道路修建权都拍卖了出去,当然只是大中型城市,这也足够夸张了,世家果然底蕴丰厚。
几乎是大唐一年赋税的财富,想到之后每年这些道路赚到的钱还要交税,国家能多一笔财富,房玄龄等人就止不住的笑容。181
第190章事了()
“殿下,王家家主王敏鸿求见。”
高明放下手中的书,有些意外的说道:“王敏鸿要见我?呵呵,恐怕是撑不住了。”
说完有忍不住赞叹道:“舅舅的手段果然比我强太多了。”
“殿下,您要不要见见?”金华问道。
“见,当然要见。”高明说道:“你将他领到会客厅,我这就过去。”
高明来到会客厅的时候,王敏鸿正在休闲的喝着茶,没见到丝毫的紧张和惶恐。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养气功夫。
不过,高明轻轻笑了笑,养气功夫再好,对这件事也没有丝毫意义。
“王大人久候了,孤有些事耽误了一会儿,不知王大人所来何事啊?”高明面带笑容的问道。
“殿下言重了,殿下做出种种利国利民之举,乃是苍生之福,百姓之福。”王敏鸿恭维道。
高明不在意的笑了笑,道:“都是些小玩意,难登大雅之堂,王大人还是说正事吧。”
“殿下说的是。”王敏鸿正色道:“殿下也知道,我王家手里有着大量的煤矿,和其他世家用相同的条件加入水泥协会,未免对王家太不公平了。”
说完,目光紧紧的盯着高明,等待着他的反应。
高明抿了口茶水,轻笑一声,道:“王大人应该听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他加入水泥协会的家族上交的石炭矿同样数量不一,要是单单给王家特殊条件,恐怕其他世家不服啊。这人心一卷,水泥协会也就没多大意义了。”
王敏鸿也不意外,高明要是这么轻易就答应了,王家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
“殿下应该知道王家的石炭矿数量吧。毫不夸张的说,王家的煤炭矿至少是其他所有世家加起来的一半。这么大的数量,殿下向用一个名头就拿走,未免想的太好了吧。”
高明轻笑一声,道:“王家的煤炭矿确实比较多,但也没你想的那么重要,世家的地盘大多数都在北方,南方的煤矿并不少。”
“可是殿下要的是所有的煤矿,不是吗?”王敏鸿一语中的。
高明收起笑容,说道:“你说的没错,石炭矿很重要,必须握在国家手里,不可能让私人经营。那么,说说你的条件吧,只要不过分我就可以答应你。”
王敏鸿早就想过条件,听到高明愿意谈,他心中也舒了口气,道:“殿下,我愿意将石炭矿交给国家,不过石炭矿开采也需要人手,应该也会像铁矿那样吧,我希望王家能得到这些石炭矿的开采权。”
这时候铁矿大多数都把握在世家手里,虽然开采出来后以一定的价格卖给国家,但他们私下里肯定会藏私,世家多少都有些组装力量的。
哪怕盐铁官营是国家的政策,也要考虑实际情况,私盐不一样是大行其道嘛,铁矿也一样,如果国家开发,付出的成本一点也不比直接购买矿石低。还会加重徭役,得不偿失。
不过不说石炭矿可是他的任务目标。光是将石炭矿交给世家,可能加强他们的势力这一点,高明就不可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