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兵 [校对版]-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鸬降摹�



T…10重型坦克装备一门121。9毫米Д-25Т火炮,炮管长度近3米;一根直径为刚好一握的30毫米,长度为1。2米铝合金管,怎么用来擦炮呢?瞅瞅杆子,有双手持握痕迹,一端有类天线圆帽,试着往外拉出一截,原来是类蛇骨天线构造,最前端一圈螺纹,用来旋紧擦炮软塞,全部拉出来竟有3。6米…………原来是这样啊…………部队长和李沪生原样收回…………部队长在另一端摸索着,李沪生无意中碰到一个小按钮,只听“橐”的一声,圆盖应声而落,从圆筒里弹出了一个东西,只这一弹,揭发出一个秘密!

………………………………………………………………………………………………………………………………………………………………………………………………………



注① IS…2重型坦克命名于1943年10月31日,IS(俄文:ИС)是最高统帅约瑟夫。 斯大林的名字ИОСИФ СТАЛИН的字头。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技术,“二级行星转向机”可提高坦克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1944…1945)。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

1944年4月,IS…2的苏军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在乌克兰北部的特鲁农布力出现了,交战双方是苏联红军近卫军第11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和德国王牌部队——503“统帅堂”重装甲营。因乘员经验不足,这场IS…2与“虎”式的首次对决最终以503重装甲营胜出而告终,一阵对射后,一辆IS…2被“虎”式88毫米穿甲弹从正面贯穿,炮塔被掀飞。取得这一战绩的是503重装甲营一连的123号车组。

真正让IS…2崭露头角的实战是罗马尼亚北部地区战场,面对德军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虎”式坦克,IS…2从3000米距离发起攻击,其122毫米炮令德军官兵惊愕了。过去苏联坦克根本无法从如此远的距离发起攻击。德军“虎”式坦克立刻反击,但IS…2被命中后却并无大碍。

屠虎勇士——1944年6月,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作战以彻底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该役共投入4个近卫军重型坦克突击大队,近卫军第2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和近卫军第30独立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在战斗中各立战功,夺回的城市后来均被冠以这2支部队名字。其后,随红军坦克兵素质提高,IS…2重型坦克发挥出了强大火力和防御能力。其中IS…2坦克炮长M。A马祖林上士与近卫军伍德洛夫中尉表现尤为突出,前者击毁击伤德军坦克21辆,装甲运兵车数辆,并歼敌数十人,获“苏联英雄“称号。后者在奥格莱德村成功伏击德国国防军501重装甲营,并击毁3辆“虎王”,成为家喻户晓的“屠虎勇士”。

匈牙利战役——该役IS…2实现了与虎王坦克的较量,德国国防军503“统帅堂”重装甲营王牌人物三连连长冯。罗森中尉在日记中写到了与IS…2重型坦克交手的过程:“…………一眨眼工夫,我们又和对方照上面了,1500米外一记精准点射将一枚88毫米炮弹生生送到对方炮塔前部,浓烟骤起,没来得及让我和炮手击掌庆祝一番,那辆被狠狠揍了一拳的苏联坦克居然又蠕动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斯大林”2型坦克过招,122毫米的坦克炮和厚实的装甲让它简直就像怪物…………情况可不太妙…………”



21。俄藏地图

21。 俄藏地图



这是一个纸卷,约40公分高,上箍3个橡皮圈,两人跪在沙地上,目不转睛,纸卷徐徐展开,纸面泛黄,纸质结硬,飘散一股类桐油气味——一张老地图,长约80公分,宽40公分,上面赫然印着“大苏联俄藏地图”7个字,令两人看了魂飞魄散!部队长和李沪生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该地图上有一道重重的红色,从苏联南部边境城市克孜勒起,一条直直的斜线,越过蒙古,切过新疆哈密,大半个青海省,从西藏山南地区穿过,一直插到印度孟加拉湾海港城市吉大港!

这不是战争吗?



有一分钟,两个人都想哭!苏联人的胃口真大啊!到底想干什么?!

李沪生趴在地上,地图上河流、高地、原野…………密密麻麻的城市…………各类标记及苏联人制图的精密,使他惊异!

“中亚土耳其匪帮是为这张图来的!”部队长恶吐一声:“这些婊子养的!”从口袋里摸出莫合烟,蹲在沙丘上,审视着地图:“一点没错!他们想要自己的势力范围!”

“你知道吗?”部队长卷起一支莫合:“在奥特曼帝国走下坡路时,新兴的沙俄帝国却在彼得大帝统领下,全方位扩张了300余年,尤以东扩最为成功。沙俄帝国与奥特曼帝国前后200多年的多次政治军事斗争,结果,相当多的奥特曼帝国势力范围和殖民地为沙俄帝国所有,‘突厥走廊’除了两端,即新疆和土耳其,均归入沙俄帝国版图…………”

突厥是历史上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东突厥被回纥人(维吾尔族直接祖先)所灭,西突厥在前文所提到的怛拉斯战役前被唐朝所灭,两个部落西迁小亚细亚半岛定居,其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一战后,凯末尔在帝国废墟上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地名,在流入咸海的锡尔河边,原本泛指中亚古突厥人发祥地。19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开始使用该名词,并把所属范围扩大——中亚的俄国部份成了西突厥斯坦,而中国新疆(主要是南疆)被称为东突厥斯坦。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伊斯兰政治实体主张,开始泛伊斯兰主义传播。泛突厥主义运动源于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其目的是要联合从小亚细亚到中亚所有突厥斯坦语系的民族,号召建立一个统一突厥帝国,“突厥走廊从亚德里亚海直到中国长城”。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一直承袭至今。而在中亚“东突”活动一直在苏联怂恿利用控制中,成为分裂中国打击中国西部力量的重要工具…………



部队长抽了两口莫合,长长地吐了一口,把烟头狠狠掐灭在沙里说:“突厥和苏联在争夺古代霸业…………”他用手指着新疆中亚一块说:“苏联要南下印度洋,突厥人要打到长城,新疆就是交合点…………怎么…………”双手拢到一起,思忖着:“…………捋走湿瘩……………难道还打西藏的主意吗…………?”



“苏联、中亚、印度,搅到一起…………想干什么…………?”两人陷入了悬疑。



“部队长,你来看这里!”李沪生指着地图左下角的一面白蓝红三色旗,部队长也在右下方发现了一枚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

这是旧帝俄的标志!两个人都皱起了眉头!

5章 铁列克提 1。猫科瞳孔

第五章 铁列克提



如果不能像繁星

荣耀地铭刻天宇

就像小雨点坠落下来吧

在如画的田园里



如果不能像秋天

丰盛地奉献色彩

就像冬雪支撑着你吧

以我纯洁的春野



如果不能像歌声

优美地传达心情

就像风儿吹拂过吧

远去清晰的白帆



1。 猫科瞳孔



马蹄嚣嚣,部队长向前方霞光照亮的谷地一指:“快!”晨光涟溅,两人一路策马,疾疾向中方山地奔驰。

——苏军毁弃坦克乘员已透露近期将爆发战争的信息,苏军重型机动部队活动,T…10爆炸,苏军中亚地区战术核武试验和演习,苏军在中苏边境可能经由沙漠戈壁地带向我实施大规模军事进入——这点必须尽快向最近的塔城军分区通报,同时必须立刻报告上级军区。

“部队长,你说,苏军带这张地图到前线来干什么?”进入塔尔巴哈台山北麓连接山峦与丘谷的中国边界了,李沪生心有余悸,回望了一下远远落在后面的戈壁,问了一句。“这也是我想问的。不管怎么说,都意味着战争!”部队长蹙眉说:“快走,越快越好!”

马蹄踏踏…………中午2点钟,两人在平滩地上打了只野兔,烧烤了,继续向边境延伸到塔城方向的一条峡谷快速穿越。越过几个小漫坡,涉过两条小河,地势又在升高。部队长对这一带地形很熟悉:“越过这个小岗子,就是另一脉水流了。”李沪生也有这样的常识,在顺流而下的溪谷里行走,如果地势渐高,那就可能是分水岭了。在这种情况下,道路往往呈现非常有趣的走向,很可能是与原方向南辕北辙,也可能是歧路丛生,更有可能的是出现意想不到的捷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马蹄腾腾…………夏季的8月,西部山区不算冷,甚至有些温热,走在峡谷廊道里,由于植被和水流的作用,在凉爽之外,还能感觉到在戈壁感觉不到的湿气。溪流细润,随处芬芳之花,大如掌,小如星点,色彩纷呈,气息散发,构成山的颜色情怀。野草幽香,秀木繁荫,凉意侵袭肌肤,酝酿生命蓬勃图像。

马蹄清脆,旅程无言,二人紧催急赶,一路目击山谷奇花异草,桂香柳正散发与江南桂花相似的香味;鲜艳黄色花朵荒草丛中的罂粟花,犹如划过眼前的流星;溪谷湿土上的新牡丹草,虽不似裕民县境内粉红色巴旦杏花,将巴尔鲁克山南麓装点成一个天然杏花园,但它那由数十朵海星状的黄花组成的大花冠,别有一番姿色让人留恋;流水边石缝里,百合科的百合、郁金香、贝母、鸢尾争奇斗艳;向阳山坡发出浓烈香味的锦鸡儿黄色小花,小灌木锦鸡儿,开白色小花的小灌木绣线菊都在风中摇动,密集丛生的蔷薇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之后,黄色花瓣红晕湿透,红色花瓣鲜亮光洁,景色之壮观宛如花的海洋;在水流回涡处的小宕宕里,还有在内陆南方才有的睡莲,萍蓬草等水生花卉…………

马蹄铮铮,渐渐地接近巴尔鲁克山峦中部了,刮起了风,越过一个大漫坡,远处可以看到黄绿的草场了,再走一段路,塔城应该不远了。

马蹄悚悚,天色垂晚。又是一个山口,路势渐狭,一阵阴风平地刮起,路旁一些枯枝败叶旋旋而上,耳边响起可怕的“呜——呜”风口叫声,空气里掠过一丝恐怖的意味,李沪生忽然感到有种不祥之兆,不寒而栗,心口“咚!咚!”跳,仿佛死亡钟声迫近——马儿似乎也不愿再向前走了…………有一刻,李沪生觉得自己眼前虚茫一片,他按照老侦的经验(往往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往自己嘴里蘸了点随身携带的干辣椒粉末,一阵强辣,顺着味觉而入的强刺激传导到中枢神经,口舌开始分泌出某种涎液,瞳孔开始回缩,稍微清醒了点…………李沪生瞳孔继续回缩,这是一种猫科动物在夜间窥伺猎物时特有的反应,焦渴、兴奋、贪婪、疑虑…………足蹼无声,轻潜接近,等待着嗜血的凶狠一扑——

影影绰绰的,前方燃起了篝火,土岗上出现了几个黑影。

——山谷漫坡上,篝火中有女人的调笑,有饮酒的怪叫,有人在跳着中亚舞蹈…………

瞳瞳黑影,越来越多的人影…………

现在,自己肾上腺引起的反应更多的是恐怖——



撞到突厥匪窝里来了!

左右无路,退避不及!

2.魔风麾剑

2。 魔风麾剑



守在山口的人影都是骑在马上的,背着各式淘汰的长枪,糊的脏兮兮的御寒翻毛皮袍,头上也是戴的五花八门的浅耳耷皮帽,有的擎着刀,有的双手拢在怀里,嘴角叼着莫合烟卷——一看都是一些败兵散勇,乌合之众——这些人横挡在路口,一言不发。

30公尺,谧静,没有一丝声音,针落可闻,气氛紧张,诡秘。



部队长停住了。前方骑马的人已经一字型列开,举刀在手。

一场鏖战即将展开!死神之翼已无形张开!



突然,对方马阵从中间裂开,一骑挺出,用突厥语言高喊:



“为什么月亮旁边有很多星星啊?”



部队长镇定地把羊皮襟敞开,手中的剑平置,用突厥话大大咧咧地应道:

“因为它们是我的朋友!”



沉默!可怕的沉默。没有一丝声音。对方一字型的队列开始有些松动,有两匹马向前走了两步,又退回远处,有些人开始小声嘀咕。那个看样子是首领的小个子,又策马走出前列,摘下头上的浅舌羊皮帽,右手举刀,两臂张开,凄凉地高叫一声:



“哪里还有能挤出牛奶的天空啊!?”



部队长纵马在平滩上绕了一圈,利剑指地,一声朗喝:

“在没有毒蛇的草地上!”



土岗上一阵骚动,马队有点乱了。那瘦削脸的小个子首领把手一摆,队列肃静下来。他催马上前了两步,突然喝问:



“siz kim?”

你是谁?

“Man bowa!”

我是天神!



“突厥暗语通过了。”李沪生暗暗赞叹了一句。



“牙合西莫 ”(您好)

“亚克西”(很好)

“热合麦特”(谢谢)

“伙西” (再见)



黑压压的队列“哗”地闪开,几个身披羊皮牧民模样的土匪,身上背着枪,腰里插了刀,眼睛里闪烁着敌意,不情愿地把马头让开。一个留着小胡子尖下巴的人,左眼蒙着眼罩,垂下刀,看样子就是匪首,疑惑地从部队长手中接过一袋莫合烟丝。

部队长以围巾遮面,带着李沪生昂然通过。有两个土匪狞笑着,居然还在李沪生肩上拍了拍。

天幕倏然降下了。夜色漆黑,部队长鼻子里“啃!”了一声。两骑不紧不慢地向前面的深谷走去。“沉着点,不要被他们察觉,会追来的!”部队长又小声叮咛一句。



果不其然,行不到半里,就听到耳边唿哨一声,马蹄声像碎鼓一样响起来了。回头一看,就是刚才那股匪徒追上来了。两人催马一阵小跑,在路口的一块黑石上扔下一个粗粗的半截烟,烟头还红红的,突然一折,拐进右面的密林中去了。前行了50米,两人悄然下马,持枪,蹲在地上。就听得刚才拐折处,人声嘈杂,质疑声,叱喝声,交杂在一起。过了一会,又是唿哨一声,马队向密林的另一个方向驰去,声音渐远。部队长和李沪生跃上马,在林子里走了两里路,忽然柳暗花明,前面呈现一片谷地。

马蹄蹭蹭,好长一段的宁静,李沪生渐渐平下心来,忽然为自己刚才那阵的胆怯感到有点愧疚。“这下看到了吧?”马蹄声中,部队长恨恨地说:“另一股东突!”李沪生刚要开口,“哇——哇——”传来些怪异的鸟叫声,谷底黑黢黢的,有冷风从涧底上袭,部队长在他肩上拍了一下,示意他不要说了。



马蹄轻轻,不知名小动物在路边疾走,阴惨的月光刷白了山涧小路,像是一条绵长白骨。走着走着,部队长像是听到了什么,拉了一下李沪生袖子,两人驻马,屏住呼吸,抬头四望,就看到头上方似乎有火光闪动,“好像是一个山洞!”李沪生用手向上指指,两人赶快隐向暗处,过了一会,视觉渐渐适应了夜暗,果见岩石上方,隐现一个洞口,离小路两三米高,斜坡上有一条窄窄的小径接近那里,听得见里面有声音传出…………部队长折转马头,李沪生随后,两人慢行到对面山林的拐角处,悄悄下马,把马儿拴在前坡林子隐密处;然后回走,在离洞口10米地方,轻轻顺坡溜下来,从斜坡上扳住崖壁树根,接近了洞口,伏在岩石后面。

洞里传来了薪柴燃烧爆裂的声音,有松油、酒精和莫合烟混合的奇妙气味飘来。



两人屏息凝神,按住了腰间短枪。

3。 陌生谍影

3。 陌生谍影



“地图在哪里?”洞中传出了冷冷的一声。

“不知道,我丢在古堡里了。”彼得的声音。

“你是政治犯跑出来的啊?”

沉默。



“地图上有什么?”

“保罗的计划。”

“保罗是谁?”

“彼得大帝的孙子。”

鸦雀无声。一点莹光正在洞的深处闪烁。



“他们是谁?”匪首的声音。

“中国侦察员。”湿瘩的声音。



李沪生拔出了手枪,部队长一把按住。两人眉头紧蹙,一起从石块后面向里瞅。



“为什么是大苏联俄藏地图?”

“斯大林写的。”

洞底荧光又闪动了一次。



“知道我们在中亚生活了多少年吗?!”另一个匪首用匕首挑开了一瓶酒,揶揄地说。

沉默。



毫无疑问,这里是东土耳其斯坦独立运动的据点!

李沪生从腰间兜里摸出了个微型手雷,部队长一把止住,小声说:

“一定有另外一个洞口!”



“你,去干什么的?”倒酒的声音,有玻璃杯的响声。

“捉鸟啊,夜莺啊!”湿瘩的声音。



“那两个中国人来干什么?”另一个匪首的声音。

“好像也是为了夜莺吧?”湿瘩的声音。

“哈哈哈哈哈!”匪徒的笑声。



“你俩穿成这样,就是想把夜莺引出来啊!?”又是倒酒的声音。

俩人还穿着沙漠里拣来的苏军坦克兵服装——

“哈哈哈哈!”哄堂大笑。

洞深处隐隐的荧光又闪烁了一下。



“嗯?”部队长和李沪生交换了一下眼神。



“中国人出来,夜莺就出来…………?呵呵…………”

“夜莺真是太神奇了!”一群匪徒的议论。



“红夜莺吗…………?”一个声音突然说。

沉默。



部队长和李沪生蹙紧了眉头。



“把电台拿来!”

一个土匪手捧电台上前,朝洞外看了一眼,李沪生连忙缩回头去。

“嘀嘀嘀嘀……………”发出了按键的声音。

“嗯,怎么是坏的?”匪首一脚踢翻电台。



“啪!”拍桌子的声音。

“下面我宣布东突厥北线支队成立,明天行动…………”大匪首的声音。

“先把共产党侦察员找到!”另一个匪首在旁附和。



部队长和李沪生在洞外一下竖起了耳朵。



“地图可是宝啊!”突然从土匪中飘来一声得意的尖细颤音,那声音从洞窟中传来,仿佛是地狱里钻出来的一缕毒气。

“对对,先抓那两个中国人,把地图追回来!”土匪尖声怪叫,一哄而上。

“没时间了!这两天先要把乡政府抄个底朝天!”匪首说。



“中亚没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