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仁禄道:“还不就是为了求仙。皇上听说你在黄县附近海域发现了一个大岛,他猜测这个岛就是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的蓬莱仙岛,所以叫你去询问一下有关情况。你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到处乱喷,让地球人都知道,否则那个岛将会挤满各种各样的好事之徒,这可不是皇上叫你去初衷,所以来时我没对你说实话,请你谅解。”

邓艾心想求仙这种事虽是虚无缥缈,不过只要应对得宜,自己未来可真就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了,笑道:“大人实在太客气了。”

由于邓艾知道的此行的真实目的,心中仅有的一点疑虑也荡然无存,一路之上他心情十分愉快,谈锋甚健。贾仁禄显然还在为他将自己的官职给曹丕的事情生气,一路上显得闷闷不乐,对他的说话也是爱搭不理,往往在他说了十句话后,才短短的回了一句,略具意思而已。乐陵离临淄不远,第四日上,两人便到了邓艾造船的那个小渔村。邓艾下了车,却见周围冷冷清清没几个人,那个关系自己前途和命运的皇帝更不知身在何方。他大为纳闷,问道:“皇……皇……皇上在……在哪?”

贾仁禄向周围瞧了几眼,冷冷道:“你随我来。”说着沿着海滩向西北方向走去。

邓艾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却又怕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只听贾仁禄叫道:“好久没见到大海了!每次见到它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说着脱下鞋袜,冲到海水中。冰凉海水没过他的膝盖,一股凉意直涌到心头,他大叫一声:“爽!”

邓艾急于见到刘备,升官发财,当然无如此雅性,追问道:“皇上呢?”

贾仁禄道:“皇上正向方士询问求仙的注意事项,你小子急什么?来,像老子这样浸浸海水,包你小子冷静下来。”

邓艾坐船失事后,邓艾在海水中泡了三天,才见到陆地,有了这样一个可怕的经历,他一见到海水就反胃。当下他连连摇头,再三声明自己还是在海滩上等好了。贾仁禄也不理他,自顾自和祝融在浅海里打水仗。那时的海滩没有经过人为破坏,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融入其中使人俗念尽消,一切烦恼也都被抛在脑后。只可惜那时没有比基尼,难免美中不足,不然祝融武装起来,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又过了一顿饭的功夫,贾仁禄突然停了下来,道:“好啦,时候也差不多了,咱们走。”三人踏着松软沙子,来到了海边的一片小树林。邓艾本以为在树林中可以见到刘备,可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树林中只见到一座新坟及数十名贾府亲随。

贾仁禄为什么要编这么一大片谎话将他骗到这里来,他当真如同丈二和尚一般摸不着头脑。这里显然不是什么好地方,那种忐忑水安的再一次浮上他的心头。他举目四望,只见那座坟上的泥土甚新,周围一株杂草也无,显是不久前刚刚堆就,坟头竖着一座石碑,上面空无一字。碑前一张长案,案上供着三牲五果等祭品,祭品前摆着一只青铜香炉,香炉上点着三根粗大的香,三股青烟袅袅升起。

一行人来到了坟前,贾仁禄指着正中的一个蒲团,道:“跪下!”

邓艾心想:“我现在好歹是兵部尚书,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皇上及父母,岂可轻易给他人下跪?何况这碑上又没有字,不知葬着那位孤魂野鬼,凭什么要我下跪?”

文钦见他迟疑,大叫道:“跪下!”众亲随齐声大叫道:“跪下!”

邓艾经历了这许多事,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这点小阵势他自是看不在眼里,闻言反站得更直了。

文钦叫道:“敬酒不吃,吃罚酒。”走到他身后就要踢他的膝盖骨。

贾仁禄道:“且慢。你连老子的话也敢不听了?你能有今天,拜谁所赐?你难道忘了?”

邓艾道:“大丈夫从治……治命,不从乱……乱命。大人这道命令明显不……不合情理,下官有权不遵行。”

贾仁禄道:“老子既没有喝酒,又没有发神精,怎会下乱命?徐氏,你说说老子的命令算不算乱命?”

徐氏摇了摇头道:“不算。”

邓艾道:“徐夫人,难道连你也叫我……我……我下跪?”

徐氏点了点头,邓艾道:“今天你们不说清……清楚这坟里葬着谁,我坚……坚决不跪”

贾仁禄道:“你不跪,老子跪。”说着在右边的蒲团上跪倒,文钦取过一杯酒,恭敬递上,贾仁禄将酒沥地,道:“魏国已亡,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可以安息了。”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当他直起身子时,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邓艾听他这么说,似有所悟,问道:“这……这……这……”

只听身后有人说道:“仁禄,有这么一个所在,你怎么不早告诉朕?害得朕没早来祭拜。”正是刘备到了。

众人忙上前行礼,礼毕,刘备来到案前恭恭敬敬的上香沥酒,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半晌,眼里流了一大堆眼泪,这才退在一旁。

贾仁禄对邓艾,道:“现在该你了,到底跪还是不跪,你自己看着办吧。”

邓艾无可奈何,心不甘情不愿的跪了下来,道:“你总要告诉我这么葬着谁吧?”

贾仁禄道:“这里葬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七千多个名字。”

邓艾大吃一惊,道:“名字?”

贾仁禄道:“嗯,皇上为出海求仙,要造大海船。这些人原是军中精锐,被老子选来造船,船成后他们自告奋勇试船,结果全部一去不回,连尸体都不知道在哪里。为免他们成了游魂野鬼,老子便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长条帛书上,放入棺木中,葬在这里。”

邓艾又是一惊,道:“这……这……这……”说着便要站起,他瞧了刘备一眼,终于忍住了,没有这么做。

刘备冷冷地道:“你心里一定认为,这些人为了取悦朕而死,当真死有余辜吧。”

邓艾点了点头,刘备道:“仁禄,是该把真相告诉他了。”

贾仁禄道:“好,那我从头说起。皇上有心灭魏,可魏国以重兵守住历城、下邳扼我之喉,使我不能进。皇上苦思良久,未有良法,找我问计,我想了三天,终于想到一个法子。敌人既然用重兵守住险要,想要克敌制胜就要另辟蹊径,从海道偷袭……”

邓艾一直以为跨海偷袭这个主意,是他最先想出来的,他还因此认为贾仁禄徒有其表,没想到贾仁禄竟先于自己想到了这个主意,更难得的是他竟然到这个时候才说出来,不禁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的看着他,道:“什么,你……你……你……”

刘备接口道:“对的,这个法子仁禄早就想到了。”

邓艾心中一凛,不敢再说。

只听贾仁禄接着道:“要想要海道偷袭就要有大海船,可造船动静甚大,难免被敌人查觉,预作准备,所以这个瞒天过海的计划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保密’二字。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皇上想到一个借口,那就是对外宣称造船是为了供皇上出海求仙,这样敌人自然就掉以轻心。可这样做是对皇上英名的极大污辱,我当时不主张这么做,毕竟船难造,这借口却很找。可皇上却认为只要能成,自己损失点名声又算什么,坚持要如此施为。你听听,为了万民福祉,甘愿被人骂成桀纣,这样皇上上哪找去?”

邓艾默不作声的听着,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贾仁禄道:“为了这么一个堂冕堂皇的借口,造船进行的十分顺利,敌人也丝毫没有怀疑。可汉人毕竟不擅于造海船,这新造海船若没有经过试验,那肯定是不能乘坐的。要试验就要有人牺牲,这些人明明知道试航会有什么后果,却都抢着去,没抢到了还觉得十分的惋惜,可见他们的品格有多么高尚。他们都是老子从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个个都是精锐,年纪也都不大,有的甚至还没有成家。他们都是大汉未来的栋梁,可为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却心甘情愿葬身鱼腹,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你说我在这里替他修一座坟,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难道不应该么?”

邓艾默然半响,吐出了两个字:“应该。”

贾仁禄道:“没有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张海船图样,你能顺顺利利攻进临淄么?老子让你给他们下跪,这样的要求难道过分了?”

邓艾向那无字石碑瞧了一眼,仿佛透过坟墓看到了帛书上的一个个名字,眼眶不由的湿润了,道:“不过分。大人,你……你……你为什么不早说。”

贾仁禄道:“老子现在有点后悔了,你小子根本不配给他们下跪!瞧你到了临淄之后都做了些啥?他们舍命助你成事,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在临淄城里作威作福?你认为攻进临淄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尾巴翘到天上去。要是没有他们,你能在临淄城里翘脚丫子?你把老子和翼德的功劳都给抹了,老子不来怪你,你把他们的功劳也给抹了,那就不行!你自己说说你那样做对得起他们,对得起那些在风暴中牺牲的将士们么?”

邓艾泪如雨下,道:“大人我知道错了,你别再说了。”

贾仁禄道:“知道错了,对我说没用,你对他们说!”

邓艾跪在墓前,低头忏悔。

过了良久良久,贾仁禄道:“老子曾说过他日你发达了,若是翻脸不认得人,可别怪老子让你从哪来,回哪去。老子说到做到,文钦!”

文钦应道:“在!”

贾仁禄道:“宣读皇上圣旨。”

文钦取出圣旨,抑扬顿挫,大声念颂。邓艾见圣旨上将自己贬为云南郡青蛉县尉,不禁暗暗叹了口气,不过对着墓牌,他自惭形秽,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他呆了好一会,方颤颤巍巍的接过圣旨。

刘备向他瞧了一眼,道:“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扬长而去。

刘备走后,众人也随之离去,只剩下邓艾一个跪在墓前,良久良久也没有离去。

第607章 … 衣锦还乡

跪在坟前,邓艾觉得的自己十分渺小,他这个自大狂会有这样的感觉,真可谓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一边是为了让他人成功,心甘情愿选择死亡;一边是为了让自己成功,心甘情愿接受死亡的考验。两种人虽然都是视死如归,不过高下之别,却判若云泥。虽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不过邓艾觉得身边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有无数根手指在指点着自己,有无数在嘴在那说着什么。自打他出娘胎那天起,他从来没有感到如此惭愧过。他仿佛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被人扒光了,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中,周围无数道目光向他望来,当真恨不得找条地缝钻将进去。

本来从正三品的兵部尚书直线降为正九品的县尉,他心里感到十分的委屈,可是当他想到这些连尸体都不知道在何方的壮士,不由得无地自容,满腹委屈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寻思这些人要是活到现在,功劳不敢说比自己大,但最起码也能弄个校尉、中郎将干干,而他们为了让自己及自己的战友能获得成功,心甘情愿葬身海底,这会就是封他们为兵部尚书,他们也活不转了,有什么用?他心甘情愿将功劳留给别人,将死亡留给自己,而自己如果还在津津计较正三品与正九品之间的官职差异,那还算是人么?

他一言不发的跪在坟前,也不知过了多久,天上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雨点无情的打在他脸上、身上,他也恍若不觉。

又过了好一会,他心中喃喃地念道:“弟兄们,请你们愿谅我,我没想到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我也没有想到那张雪白的海船图样竟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早想到这一点就不会以为攻下临淄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人谁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我现在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重新开始,不过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我就会回来。那时若你们还看不到了个全新的我,我就在墓碑上一头撞死。到时我要用你们用生命绘就的海船图样造出成千上万艘战舰,让这些战舰带着你们的希望驶过长江,占领东吴的每一个角落,那样应该是对你们最好的报答。我会上表请求皇上别在这块墓碑题字,待我灭了东吴,亲自来此题字,并将这段故事刻在墓碑的后面,已警示后人别像我一样。”

案上的猪头等祭品虽然撤走,不过还留了一壶酒。他拿起酒壶,打开壶盖,仰脖灌了几口酒,跟着将壶中剩余的酒洒在地上,恭恭敬敬在坟前磕了几个响头,站起身来,向坟墓望了几眼,扬长而去,再不反顾。

乐陵郡和他新的工作岗位云南郡青蛉县相隔何止万里,肯定不是一天能到的。刘备也没有规定他何时必须到任,他有充分的时间赶路。经过这次事件,他终于认识自己的错误,也终于明白了做人要低调的道理,深自收敛,运气也似乎又回到了他身上,一路无话。这日,他到了襄城县,顺道回了一趟家。当他的脚再一次踏上那条即熟悉又陌生的小道,当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他离开村子头尾还不到一年,却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平头百姓一跃成为握为实权的兵部尚书,跟着在短短几天里又从兵部尚书直线变成一个亳不起眼的县中小吏,这一切都像是做了一场梦。他在这段时间虽然变化很大,不过这个小村子倒没什么变,既便他来到小村时已是深夜,他也一样能顺着那些曲里拐弯的小道来到自己家中。

他推开那扇形同虚设的院门,来到自己母亲住的小屋前轻轻的敲了几下门。

只听里间传来一阵熟悉的咳嗽声,正是邓母,说道:“谁啊?这么晚了还来叫门?”

邓艾悄声道:“是我。”

邓母激动的道:“是艾儿!你回来啦。”嗒嗒嗒的几声轻响过后,漆黑的屋子变亮了起来,跟着门吱呀一声开了,邓母站在门前,道:“快进来,快进来。你饿了吧?我给你做饭去。”

邓艾道:“娘,我不饿,你别……别忙活了,你赶快收拾收拾,我……我们这就走。”

邓母茫然的看着他,道:“走,去哪啊?”

邓艾道:“去长安。”

邓母道:“好端端的去长安做什么?”

邓艾道:“孩儿在青州的事您……您……您都听说了吧?”

邓母笑得合不拢嘴,道:“听说了,听说了。村里人听说攻下青州的汉人将军叫邓艾,都不相信那人就是你,硬说是一个和你同名同姓的人。只有我、陈先生及陈姑娘相信那人就是你。后来有一个临淄来的商人对我们形容了那汉将的样貌,村里人才没话说,跟着竖起大拇指,把你赞到天上去了。他们一个个都说早就觉得你不一般,一定能出人头地。这几天老有人来咱家串门,认亲戚,连一些平常从不来往的人也来了,把咱家的门坎都快给踩破了。”

邓艾冷笑,道:“这帮……帮……帮家伙就是这样,所以我才……才……才不敢白天来。娘,你别……别理他们。”

邓母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怎好不理他们,再说他们平时也帮过我们不少忙。听说朝廷封了你大官,是不是真的?可惜你爹爹死得早,不然他知道了肯定要开心死的。对了,明天一早,我就去买些祭品来,你亲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我想他一定很高兴的。”

邓艾这大官总共只当了几天就又给打回原形了,这话他可不敢说,他怕他母亲受不了刺激,这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可就万死莫赎。他轻轻的叹了口气道:“祭祀的事先……先……先不忙,等咱到了长……长安,有的是时间。娘,今天孩儿就是来接你去长安享……享……享福的。”

邓母摇摇头,道:“不行,不行。长安那里我人生不地熟,又说不来那里的话,肯定住不惯的。我在这里住得挺好,哪里也不去啦!”

邓艾道:“娘,到了长安,你有丫环仆役服侍,什么事也不用做,有什么好不习惯的。”

邓母不住摇头,道:“什么事也不用做,还不把人给闷死?这样的日子我还真过不来,艾儿,你刚当上官,手头上定还不富裕,这钱咱可不能乱花。你要真孝顺我,就好好攒笔钱娶房媳妇。”

邓艾老脸一红,想到杨瑛心中又是一痛,道:“娘,说的好好的,你怎么又扯……扯……扯到这上面来。你放心,我替国家立……立了大功,皇上封给我一万五……五千户的食邑……”

邓母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问道:“啥叫食邑?”

邓艾道:“我就食任城一万五千户,就是说任城一万五千户人家都归我管,他们每年的赋税不用上交给国家,而是直接交给我。”刘备撤了他的官,却没有撤他的爵位,他仍是任城侯,食邑任城一万五千户,这估计是刘备对他所立丰功伟绩给出的报酬吧。他虽然有些过失,不过他的功劳还是当予以肯定的,若不是他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断,汉军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拿下临淄。拥有一万五千户封地的正九品县尉,放眼整个大汉朝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光凭这一点,他就足以感到自豪了。也亏得他有这一万五千户封地,不然他真就没脸回去见老娘了。

邓母受不了刺激,显些晕去,邓艾忙将她扶住,邓母呆了好一会,方道:“咱们村刚好一百户人家,你的封地岂不能顶一百五十个咱们村?”

邓艾微笑着点了点头,邓母道:“那该有多大啊?皇上一下子给你这么多封地,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连句谢谢也不说。嗯,要好好干,好好报答人家。”

邓艾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道:“我会的。”顿了顿道:“我回来时顺道拜……拜……拜访了贾司空,他对我说皇上已经在长安替……替我安排了一所大宅子,让我接您老去……去住。您瞧,接你去长安不仅仅是……是我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我的话你可以不………不听,皇上的话你可不能不听吧?”

乐陵离历城不远,又正好顺路。邓艾一来感激贾仁禄点醒他,二来日后也有用得着他的地方,自然屁颠屁颠的跑去道谢。贾仁禄见他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心里也很高兴。激动之下,他不暇细想,竟将自己在长安的一处私宅给捐了出来,事后回想起来,心里别提有多后悔了,可房子已经送出去了,后悔可也来不及了。当然贾仁禄没有老老实实的对他讲,这是自己和女人鬼混用的别墅,只因最近几位夫人在家大搞整风运动,风头正紧,这别墅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便做个顺水人情把来送给他。贾仁禄对邓艾说,皇上听说他有家里还有一个老娘,生活很是艰苦,心生恻隐,便拨了一间宅子给他,让他将老娘接去安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