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攻!”
吕布振臂一呼,赤兔马身影犹如闪电般划出,瞬间就出现在胡轸眼前。胡轸还来不及阻挡,已是被吕布一戟刺下马。
其实,吕布根本就没有打算要战胜李催等人,这一战,他是存了战败的念头而来。目的,自然是准备离开长安,去天下寻找对手。胡轸原本也不用死,他是否叛变跟吕布没有丝毫关系。不过,胡轸错就错在把他当傻瓜一样愚弄,妄图欺骗他。如果,胡轸直接向吕布宣战,吕布也不介意放胡轸离去。
胡轸已死,胡轸率领的二万人马有的四散奔逃,有的跪地投降。吕布也没有下令追击,这些人太弱,提不起他丝毫的兴趣。
“报,胡轸将军战死,大军溃败!”
后方的李催四人得知探子汇报的消息,当即聚在一起商议。
樊稠率先道:“吕布勇猛,我军无人能敌。况且他如今统帅段煨麾下的二万西凉军,更兼有洛阳禁军四万,以我军如今的实力,恐怕难以抵挡。”
李催闻言,心中有些不爽。觉得樊稠看不起自己,也为樊稠日后丧命埋下了伏笔。
虽然吕布的勇猛众人都知道,但是,李催自认为不比吕布弱,只不过二人从未交过手,所以他的实力没有被人知晓。只是李催知道,现在他们做的是反叛之事,如今不适合跟吕布对战,唯有解决吕布,拿下长安才是正理。不过,在李催的心中,却是存着和吕布一决高下的念头。
李催站出来,不屑道:“吕布勇则勇已,却是无谋之辈,不足为虑。我等先前所行之地,有一山谷,易守难攻。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
众人闻言大赞,当下便依李催之计而行。
却说吕布引军到达,虎目四射,看到地上整齐的足印,分成三个方向,心中已然知晓李催四人的想法。不过,吕布却是什么也没说,就当自己中计,下令安营扎寨,准备次日再与李催决战。
李催营中,从探子口中得知吕布没有其他动作,李催心中冷笑:“有勇无谋之辈,早晚要你知晓我的厉害!”
第二四二章 吕布想法()
次日天明,吕布大军方才列好队形,李催已是在营外叫阵。
“吕布,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今日我便要斩下你的首级,来给相国大人祭奠。”李催勒住马缰,手中大刀遥指吕布军营方向,破口大骂。
“杀了吕布小人!”
“替相国大人报仇!”
李催身后的士兵,同时高声呐喊,气势直冲云霄。
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一手提方天画戟,一手牵住马缰,缓缓骑到李催对面,神色淡然,丝毫不为李催的骂声有所变化。
吕布麾下统帅的六万大军,四万是京城禁军,乃是朝廷兵马,对于李催的喝骂,自然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斩下李催脑袋泄愤;另外二万士兵,是从段煨手中调来的原西凉军。他们本属于董卓麾下,虽然李催骂的不是他们,他们却也觉得好似在责骂自己,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杀!”
吕布双目淡然的望向李催,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个字,随后六万大军喊声震天的冲向李催大军。
吕布身子没有动,李催军中没有人能提起他的兴趣。而且,他已知晓李催的计谋,更是懒得动。如果李催肯拼命的和他一战,那吕布还能有些精神。早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军中就有传闻李催不服他的实力,想要和他一决高下。对此,吕布只是心中随意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中。不是吕布自大,而是身为战神的自信。
李催知道现在谋算吕布,不能做的太明显,因此也下令大军进攻。
不过,交战还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李催便下令收兵,鼓声震天响起,李催的二万大军立即便退入山谷之中。此时,吕布军后方,却是响起阵阵锣声,片刻之后,喊杀声响起。
“温侯大人,郭汜引兵偷袭我军后方。”
一名将领策马来到吕布跟前,急切的汇报到。
吕布脸上的神情不变,淡然下令到:“传令后军调转方向,迎战郭汜。”
然而,吕布军才要准备与郭汜交战,郭汜军却已经擂鼓收兵;随后,李催那边锣声响起,又从山谷之中掩杀而来。
如此多番滋扰,吕布军中士兵都疲乏不已,而天色也暗了下来,双方都罢兵休息。
第二日,李催和郭汜二人又如同昨日一般,只是滋扰吕布军,并没有真正的进攻,一连三日,双方都是这样的对峙着。
其实,只要不是个白痴,都能看得出李催和郭汜二人的用意。况且,吕布会是个白痴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罗大大的三国之中记载着吕布被二人耍的团团转,明显就是在抹黑吕布。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都能想到李催和郭汜二人是在拖延时间。而且,在这期间,樊稠和张济二人并没有出现,再想一想,还会不知道樊稠和张济二人去干什么。
当然,吕布早在第一天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他们的用意,却并没有回援长安,也没有强行攻打李催和郭汜二人。否则,以吕布六万精锐士兵,解决李催和郭汜二人根本没那么困难。
等到第四日的时候,长安有飞马来报,说是樊稠和张济二人率领六万大军直攻长安,已经兵临城下,将长安四个城门团团围困住。
“传令前军转后军,后军转前军,回援长安。”
吕布淡淡的下完命令,率先策马向前奔去。看来长安的事情即将了结,他也能够离开了。吕布的家眷早在之前就已经让张辽和高顺二人护送到河内,然后从河内前往冀州。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够和袁常麾下的赵云、典韦再战一场。况且,还有叶孤城,西门吹雪等人,同样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原本,吕布可以直接离开长安,前往冀州。然而,叶孤城五人还在长安城中,他此番回到长安,便是要将叶孤城等人带离。
当然,以叶孤城等人的实力,要离开长安也不难。只是,蔡邕一定要将家中的万卷藏书一并带走,故此需要吕布的士兵帮忙。
等到吕布撤军返回长安之时,李催和郭汜二人率军在后掩杀。
早在开战之前,吕布就已经安排妥当。将从段煨手下调来的二万西凉军安在前军,京城的四万禁军安在后军,为的便是这一刻。
当李催、郭汜攻来之时,二万西凉军除却少数人抵抗,大部分人都直接投降。他们本就是凉州出身,李催和郭汜麾下的士卒都有他们的兄弟、乡亲,自然不会动手。而且,吕布也计算好了,这些西凉军留在自己麾下,也是个不稳定因素。既然如此,还不如将他们放走,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因此,在快要到达长安城之前,吕布麾下的二万西凉军已尽归李催、郭汜二人,吕布仅率领四万禁军返回长安。李催和郭汜二人也不敢逼的太急,只是一直在吕布大军身后吊住,给吕布一点压力。
当吕布率领四万禁军回到长安之后,王允顿时大怒。
“我早知晓这些西凉军不可靠,当初就应该直接诛杀,如今反而成了乱贼的助力。待平定这些乱贼之后,我定要荡平凉州!”
对于王允的话,吕布没有表态。
如今长安被李催、郭汜四人的十几万大军包围,如果正常情况下守住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长安城内还有不少原本西凉军的降将,他们麾下的西凉军也不下万人。若是李催、郭汜他们强行攻打长安,他们说不定会投靠李催四人;当然,如果把长安城内的西凉军都诛杀,那就不用担心有人叛变。但是,没有理由的就杀掉这些西凉军,反而会让城内人心惶惶,士气急剧下降,这样长安城十有**也守不住。
当然,也不是说长安没有解救的办法了。
第一个,那就是有大将统兵,出城与李催、郭汜四人交战,趁早的将李催、郭汜四人击败,不给长安城内的西凉军叛变的机会。只是如今长安城有这个能力的人,除了吕布,却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而吕布已经决定离开长安城,自然不准备出手。
至于第二个办法就比第一个办法不靠谱,那就是长安城附近的州郡有人来增援。只是,如今的各地诸侯都在想着各自扩充地盘,哪里还顾得上长安城。就算是有这样想法的人,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实力。
“司徒大人,如今贼人围攻长安甚急,不若将天子转移到其他州郡。等候各地援军将贼人击退,再返回长安,如何?”
对于吕布的提议,王允当然不可能同意。
好不容易除去董卓,他掌控朝中大权。能像杂家先祖吕不韦那样,掌控天子,奇货可居,让杂家从此发扬光大。若是到了其他州郡,他王允哪还有像长安这样的威望。因此,王允绝对不可能离开长安。
“奉先,多日征战,你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待明日再行商议。”
王允心中的想法自然不会和吕布说明,当下让吕布离去,他则返回书房思索应对的策略。
次日,王允上朝,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讨论,然而却都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而到了如今性命攸关的时刻,王允的威严似乎也不如曾经那般响亮,许多大臣对待王允,也没有先前那般恭敬。
对此,王允也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只有解决李催、郭汜四人的问题,才有空暇整顿朝纲。王允心中明白,许多大臣心中都在责怪他。当初若不是他坚决要将李催、郭汜四人斩杀,也不会逼得四人反叛。
几日下来,群臣都在争吵之中度过,然而,始终没能提出好的建议。
这一夜,原董卓部将,李蒙、王方二人率麾下西凉军,打开城门,李催、郭汜四人一齐拥入。李催、郭汜四人纵兵掠夺,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国难。等到天明之时,李催、郭汜四人便领兵围住皇城,齐齐对着皇城呼喝,将王允交出。
而另一边的吕布,却是已经准备妥当,带领跟随的数千将士,往长安东门离去。当然吕布想要逃离的情况,自然被人汇报到李催、郭汜四人面前。
得知此消息,李催、郭汜、樊稠和张济四人,自然是聚在一起商议。
第二四三章 吕布退走()
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四人聚在营中,商议吕布之事。
樊稠率先说道:“吕布勇猛,我军恐无人可敌。如今我们只要拿下皇宫,吕布是否拿下并无大碍。既然如此,就让他离去便是。”
郭汜和张济二人觉得有理,吕布勇猛天下皆知,可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他们谁也不想去追杀吕布,一个不慎,可能就会死在吕布画戟之下。如今他们包围皇城,胜利就在眼前,没必要为了吕布这样一个蛮夫浪费时间。
李傕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冷笑道:“吕布一勇夫尔,不足为惧。当日杀害相国大人,吕布亦是凶手,今日我必要斩下吕布首级,替相国大人报仇。”
如今长安已经落入李傕、郭汜四人手中,已经是胜券在握,李傕自然要借着这次机会和吕布一分高下。
郭汜、樊稠和张济三人知道李傕一直对吕布不服,既然李傕愿意去追杀吕布,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去追,他们就无所谓。
“来人,随我去斩下吕布首级!”
李傕大喝一声,拍马舞刀当先骑去,其身后一万士卒紧紧跟上。
吕布一骑当先,身后数千士卒跟随,其中还有十几辆马车“吱呀”、“吱呀”的缓缓前行着,这些马车上都装着蔡邕花费毕生精力收藏的上万卷藏书。而叶孤城五人此时也都穿着士兵服饰混在军中,蔡邕和蔡琰二人则在马车之中。蔡邕年纪已大,蔡琰女流之辈,自然不好步行。不过,在叶孤城五人身边,却是多了一个面貌陌生之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叶孤城他们从右扶风找到的马钧。
找寻马钧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因为马钧在当地小有名气。当然,马钧的名气并非是因为他会发明东西,怎么说马钧也不过是个匠人,地位比之商人还略有不如。而马钧之所以出名,却是因为他结巴的原因。叶孤城他们询问马钧在何处,立马就有人说了出来。
在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像马钧这样的发明家,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宝。想要让人家出力,都是要大把金钱撒出去,三请四拜人家还不一定答应。但是,如今的时代却不一样,匠人卑微的身份,注定他们的出路艰难。因此,马钧在听到有人愿意任用自己,自然是异常高兴,二话不说就同意跟随叶孤城他们前往冀州。
对马钧而言,能否当官他并不是很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发明有人能欣赏。就像伯牙和钟子期,伯乐遇千里马一样,士为知己者死!
“吕布小儿,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正当吕布军缓缓前行之时,背后传来漫天呼喝声。整个大地都在颤动着,似乎有千军万马追来。
先前他们从长安城离开之时,因为李傕、郭汜四人的人马都包围在皇城前,四个城门只有数千士兵把守。人数本就不多,碰到的还是天下闻名的战神吕布,那些士兵自然不敢阻拦,让吕布他们轻松的离去。不过,自然还是会有人向李傕他们汇报,因此,有追兵前来,也是预料中的事。
吕布勒马回身,目光淡然的望向李傕,李傕这样的角色,实在很难提起吕布的兴致。不过,吕布也知道,要是不让李傕知道双方的差距,相信他会缠着自己不放。
当下,吕布举起画戟,遥指李傕,其意已经很明确了。
李傕此次来追赶吕布,为的就是与吕布分个高下,见吕布挑衅的举动,顿时怒喝一声,拍马舞刀迎了上去。
然而,李傕的大刀还在手上,却只见眼前一闪,而后一道寒芒从眼前划过。然后,他便看到吕布神态睥睨的俯视着他,画戟枪尖正抵在他的喉咙之上,只要向前轻轻一刺,李傕便能够去见董卓了,一滴冷汗不由得从李傕的额头之上滑落。
“今日暂且饶你贱命,倘若再犯,我必杀之!”
吕布斜睨了李傕一眼,傲然说道。他要杀李傕就跟反掌一般容易,不过,如今吕布只想着离开长安,前往冀州,没有心思在这里消耗。杀李傕不难,但是,这样做说不定会激起西凉军的凶性,死缠着他,吕布虽然不惧,却也怕麻烦。
言毕,吕布收起画戟,勒马转身离去,视李傕如同无物一般。
李傕紧要钢牙,眼神之中满是屈辱之色。如今他终于知道自己和吕布的差距,但是,吕布如此高傲的神态,却是让李傕心中不满。更何况如今长安城内有他们四人的十几万大军,吕布竟然还如此小觑自己,李傕顿时心中发狠。
脸上闪过一抹狠色,一柄小刀从李傕的袖口滑下,捏在双指之间,下一秒,小刀破空而去,李傕脸上闪过残忍的笑容,似乎已经预见吕布倒在自己的面前。
可惜,李傕注定要失望了。
吕布能被称之为战神,不是浪得虚名。若是这样的偷袭就能要了吕布的小命,吕布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就在小刀快要穿透吕布的后心之时,只见吕布手腕一动,画戟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吕布好似身后长了眼睛一般,准确的挡下小刀的攻击。而后,吕布手腕再次转动,小刀犹如闪电般向李傕激射而去。
李傕见到小刀向自己射来,顿时大惊,心中暗道吾命休矣。
“咻!”
然而,闭上眼睛好一会儿,李傕才发现自己安然无恙。而那柄小刀,却是插在身后不远的地方。从那个轨迹来看,小刀先前是从李傕的耳边划过,仅仅三公分的距离,便能穿透李傕的脑袋。此时,李傕还能感受到耳朵因为小刀快速划过传来的些许疼痛感。
吕布转过身,凛然不可侵犯的双目瞪着李傕,厉声道:“再有下次,我便取你项上人头!”
这一刻,李傕是真的害怕了。虽然还是一样的吕布,但是李傕却是觉得站在面前的吕布无比高大,就好像一座万仞高山,而他李傕,只是这高山之下的一粒沙子,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
李傕知道,他这一辈子注定只能生活在吕布的阴影之下。
见李傕已经丧失了斗志,吕布不屑一笑,转身策马而去。待吕布回到队伍跟前,众人也都动身,李傕丝毫没有阻挡的念头。
……
等李傕回到皇城之前,早就恢复了平静,只不过内心是否如此,就无人可知了。郭汜三人看李傕的神情,自然知道吕布已经安然离去,而他们原本对吕布是否离去没有什么意见,此刻当然也不会说什么。
皇宫之中,年仅十岁的刘协坐在龙椅之上,而底下的大臣们正在劝谏。
“陛下,如今贼势甚急,陛下可上城楼平息贼乱。陛下有上天庇佑,乱贼们岂敢动陛下分毫。”
“陛下,谏议大夫所言有理。李傕四人虽然叛乱,却还是陛下的臣子,陛下若是出面,他们定然不敢妄动。”
“陛下,乱贼声称为董贼报仇而来,只要我们暂时给董贼平反,他们自是满意归顺朝廷。待日后时机成熟,可再除去他们。”
大臣们都劝谏刘协出面安抚李傕四人,当然,他们也都存了私心。
李傕四人打的是替董卓报仇的旗号,主要追究的目标就是王允,此刻若是跟李傕他们妥协,王允自然要被推出来。虽然之前董贼丧命的时候,群臣都欢庆不已。但是,现在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死道友不死贫道,让王允出去顶缸,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王允也明白这一点,不过,却是什么话也没有说。
这一刻,蔡邕当初在牢中和王允说的话,再次在他的脑海之中回荡。
“子师,想要恢复百家局面,你注定无法做到,因为你不是王者。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必定是要一个无所畏惧,不受制于人的王者。你要借天子之手完成你的理想,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王允心中长叹,本以为除去董卓,掌控朝中大权,便能让杂家再次兴盛。然而,蔡邕说的没错,他不是王者,想要借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