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如今已经是一州刺史,袁常是一郡太守,刘备是一国之相,相对而言,曹操的身份是最高的。但是,糜竺相信,早晚有一天,袁常和刘备也能走到曹操这个位置,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想到这里,糜竺再次叮嘱糜芳到:“子方,出门在外,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礼仪,莫要失了我糜家的身份。”
糜芳是个惹祸精,糜竺作为糜芳的兄长,是很清楚这一点的。若是在徐州,糜竺还有一点影响力,同时家里还有钱,能替糜芳摆平。但是,如今到了冀州渤海郡,这是别人的地盘,谁会卖糜竺面子?有的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知道了,大哥!”
面对糜竺的敦敦教诲,糜芳精神萎顿的应了一声。随后,糜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火热的向糜竺说道:“大哥,你一直替我的亲事担忧。今天,我发现我终于找到自己中意的人了,大哥,你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糜竺一愣,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子方,你说的莫不是那个叫吕玲绮的姑娘?”
“没错,就是她!”
糜芳点了点头,激动的说道:“大哥,自从第一眼看到她,我就感觉自己沉寂多年的心再次跳动起来。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就知道,她是我等待多年的良配。所以,我决定娶她了,大哥,你去帮我提亲如何?”
糜竺沉吟片刻,幽然问道:“子方,你可知那姑娘是何人?”
“我当然知道啊,她不是叫吕玲绮?”糜芳随口回答着,随后一愣,不解的望向糜竺,问道:“大哥,莫非她还有什么身份?”
“你可知她父亲是谁?她的父亲是天子亲封温侯、奋武将军,仪比三司的吕奉先。我们糜家虽然在徐州有点声名,但是,你觉得人家会看上你吗?”
不是糜竺在打击糜芳,而是事实如此。
吕布的名声虽然有些糟糕,但是,后来诛杀董卓有大功,也足以抵消他之前的名声。否则,吕布早就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哪里会到哪都有人迎接,就算是袁绍,得知吕布到冀州,都亲自去迎接。吕布斩杀董卓,是除贼的功臣,对吕布示好,就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还是很忠心于朝廷的。再加上吕布的官职和爵位,身份就不是一般的高。
糜竺是徐州的别驾从事,在地位上相当于徐州的二号领导,仅次于陶谦。但是,糜竺自己知道,他在徐州并没有太多的实权,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糜竺在徐州多行善事,在百姓之间的声名很好,陶谦把糜竺安排在这个位置,就是让徐州的百姓支持他。然而,从实际上来说,糜家只是商贾之家,在士大夫阶层,是看不起糜竺这样的商贾。因此,徐州的士族并没有多少人跟糜家交好。
就糜家这样的身份,吕布能够看得上眼吗?
当然,除了身份不对等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虽然袁常和吕玲绮之间是在争吵,但是,糜竺的眼睛是何等毒辣,岂会看不出其中的含义?就说两个陌生人会这样的争吵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袁常当时斥责吕玲绮就跟斥责自己人一样,随后吕玲绮只是委屈的向糜芳道歉,并没有继续跟袁常争吵,这已经能够说明很多东西了。
基于这些原因,糜竺才阻止糜芳的想法。
糜芳咬了咬牙,脸上满是不甘的神色。但是,正如糜竺所言,吕布这样的人物,是万万不可能看上他糜芳的,再说了,他糜芳又有什么地方让吕布愿意把他招为女婿!
“大哥,我不甘心,我生平难得看上一个女子,为何就不能在一起?就算没有身份又如何?我可以去争取,早晚有一天我们身份对等了,我就可以抬头挺胸的站在吕布面前,向他提亲。所以,大哥,我决定了,我要重新做人,我要改变自己!”
看着一脸坚定之色的糜芳,糜竺心中很是欣慰。他从前无数次教诲,糜芳都没有改变,如今因为一个女子,终于醒悟,这是件好事。但是,糜竺却知道,等到糜芳有了身份地位的时候,吕玲绮或许早就嫁作他人妇了。不过,糜竺也没有说出来,难得糜芳有如此决心,就让他努力一番,或许等到糜芳有所成就之时,对吕玲绮的感情也就变淡了。
“子方,你有如此决心,大哥心中甚是欣慰。只要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大哥都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咕咕!”
一阵声响不适宜的响起,糜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低声说道:“大哥,我们到现在还没吃饭,不如先去填饱肚子。”
“哈哈,好,你我兄弟二人好久没有如此痛快了,把小妹叫来,你我兄妹三人今日一定要大吃一顿,尝尝冀州的风味。”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在痛饮,有人在品尝山珍海味,还有人却是愁云惨淡。
第三六三章 阅兵前奏()
“唉哟,好闺女啊,有什么话出来说啊,别躲在房间里啊!”
在吕布的住处,吕布在趴在门外,大声的朝着吕玲绮的屋里喊话。不过,屋里不知是没人,还是没有回答,依然很安静。
当然,吕玲绮是肯定在屋里的,只不过她没有说话而已。
却说吕玲绮出门一趟,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刚开始的时候吕布他们也没在意,可是,等到吃饭的时间,喊吕玲绮来吃饭,她却没有回应,这才让吕布开始着急了。于是乎,就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
吕布还以为是他先前将吕玲绮支走的原因,可是想想又不对,这种事又不是第一次了,吕玲绮最多也是耍耍小性子,怎么可能因此不吃不喝?吕布为什么要将吕玲绮支走呢?当然是要进行某种一龙双凤,为他吕家添丁添口的伟大事业。
想到这里,吕布连忙打发下人去打探在他造人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不多时,那下人就已经回来了,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于吕布。按理来说,袁常斥责吕玲绮是在商讨事情的时候发生的,在场的也就那些个人,这种事下人是打探不到的。不过,袁常某些无良的属下,想要看袁常的狼狈相,早就密谋了一切,等到吕布的下人出门打探之时,立马就得到了实情。
“好你个袁常小儿,本温侯平日里都舍不得喝骂绮儿,这小子倒好,竟然当着这么多人面斥喝她,我定饶不了他。”
吕布一听是袁常造的孽,顿时怒上心头,须发皆张,果真是“一怒冲冠为红颜”。
吕布的妻子严氏倒是比较理智,连忙劝说道:“夫君,袁大人因何斥喝绮儿?莫不是绮儿惹怒袁大人,所以才如此,我们可莫要冤枉了袁大人。”
“嘻嘻,姐姐,你还没有看出来吗!”
旁边的练霓裳倒是古灵精怪,瞬间就察觉到袁常和吕玲绮之间的“奸情”,嬉笑着说了一句。
严氏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顿时是又喜又愁。
严氏喜的自然是吕玲绮终于有中意的人了,吕玲绮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之前在长安的时候,严氏也帮忙张罗了一些王公大臣的公子,可惜那些每天捏着兰花指,涂着香粉的贵公子怎么可能被吕玲绮看上?因此,一直以来都没有动静,让严氏差点愁白了头发。如今明白吕玲绮跟袁常看对了眼,严氏自然是欢喜的。
可是,袁常这家伙优点挺多,不过有一个缺点让严氏所不喜。这个缺点,自然是袁常身边的女子太多了。
就现在袁常的身边有刘曦、刁秀儿和蔡琰,还有甄家的甄姜。虽然说如今的年代三妻四妾是件平常的事,可是,做父母的哪希望自家的女儿去给别人当妾。再说了,他吕家可不是普通百姓,吕布怎么说也是天子亲封的温侯、奋武将军,身份也算是显赫,多少人巴不得成为吕家的女婿,如果要是给袁常当妾,严氏岂能不愁?可是,自家的女儿难得动了一次心,严氏也不好劝阻,谁知道下次再碰到中意的人,又是什么时候?若是女儿一根筋,就看上袁常,若是不让她嫁给袁常,说不定还因此遁入空门,当个出尘的比丘尼。故此,严氏才会又喜又愁。
“哼!”
一边的吕布却是不满的冷哼一声,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对于袁常,吕布其实也觉得不错,袁常要权有权,要人有人,要才有才,还有财,这些身在渤海郡的吕布自然是都知道。可是,吕布作为一个武将,当然也希望女儿能嫁给文武双全的男子。袁常文的一面已经有了,武的就没见识过了。他的女儿武力也不弱,日后若是嫁给袁常,有的袁常好果子吃。
咦,不对,自己怎么想到这里了。吕布懊恼的摇了摇头,心中越是烦闷。
说起来,袁常也是个好的女婿人选。可是,每个做父亲的在碰到这种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农民伯伯种了好久的大白菜,可是某一天,却被一头猪给拱了,如今的吕布就是这种感觉。
“袁常小儿何德何能,还妄想娶我吕布的女儿,门都没有!”
吕布挺着胸,很是傲气的说了一句。那小子当初让属下围殴自己一顿,怎么说也要把这个场子找回来,才能考虑他们在一起的事情,不然免谈。
严氏白了吕布一眼,嗔道:“夫君,现在先不管其他的,绮儿不吃不喝都半天了,现在要先想个主意让她出来吃喝,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吕布夫妇三人还不是臭皮匠,很快就想到了主意。
“哼,袁常小儿那家伙竟然欺负绮儿,我这便去一戟将他刺死。”吕布口中大声嚷嚷着,自然是要让屋内的吕玲绮听到。
“夫君,不要,这件事袁大人也没什么错,大家就当是扯平了。”一边的严氏很配合的劝说着吕布,其他动作倒没有,两只眼睛只是望着吕玲绮屋子的大门。
“绮儿,快来劝劝你父亲,他要去刺死袁大人了。”练霓裳则对着屋子大喊到。
“吱呀!”
终于,在吕布三人完美的配合下,吕玲绮的屋门终于打开了。只见吕玲绮焦急的打开房门,两只眼睛还是红肿的。可是,当她打开屋门,看到门口站着的吕布三人,顿时就明白自己被骗了。
“你们…”
吕玲绮跺了跺脚,转身又跑回屋内,扑在被窝里,把整个脑袋给蒙上。此刻的她就像是自己的秘密被发现,想要找个地方躲藏,可惜屋子就这么大,她能躲哪里去?只好学习鸵鸟,把脑袋藏起来了。
“绮儿,你都半天没吃饭了,我们先去吃饭,其他事等吃完饭再说,好不好?”
“先去吃饭,袁常小儿想要娶我家闺女,没那么简单。”
严氏在一旁劝说,吕布也跟着哼哼两句。
吕玲绮本就脸红,听了吕布的话,顿时跳了起来:“谁说我喜欢他,谁说我要嫁给他了?那个大坏蛋,那么大声的斥骂人家,人家以后再也不理他了。”
“嗯嗯!”
吕布听了吕玲绮的话,连忙点头同意到:“没错,袁常小儿有什么好,我家闺女岂会看得上他?以本温侯的身份,还怕找不到好人家,等离开渤海郡以后,为父替你好好物色一些王公大臣的公子,一定让你满意。至于袁常小儿,给我闪一边去,等离开之前,定要在他身上刺几个洞,替闺女你出气。”
“你再说刺不刺的,我就不理你了!”
吕玲绮听了吕布的话,顿时柳眉倒竖,鼓着嘴不依的说到。
吕布听了吕玲绮的话,心中那一个酸啊。种了这么多年的大白菜,被猪拱了还不说,如今这兜大白菜竟然为了别人,竟然还要不理他这个父亲了。人生果然是茶具,而他吕布则是茶具上的一个杯具。
“好了,好了,绮儿,你不要听你父亲的话,我们吃饭去吧!”
虽然心中又喜又愁,不过,严氏还是喜多于愁,袁常如果当他吕家的女婿,严氏还是挺满意的。白了一眼吕布之后,就带着吕玲绮去吃饭了。
“嘻嘻,夫君,心里是不是很难过?”
练霓裳在一边调笑着吕布,其实她也挺看好袁常和吕玲绮的。难得看到吕布蔫掉的表情,练霓裳倒是一脸的好奇。
“哼,你个小妖精,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吕布言毕,一脸坏笑的将练霓裳拦腰抱起,就朝着自己的屋子走去,又要进行某种令人脸红的造人运动了。
“夫君,不要啊…”
……
这一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却是一个出门的好日子。不过,对于渤海郡的百姓而言,今天并没有人选择出门,而是集体跑到南皮城外的平地上观看渤海郡的第一次阅兵仪式。
渤海郡的阅兵仪式筹备了将近一月,为了让渤海郡的百姓知道渤海郡士兵的强大,袁常特意传告渤海郡的所有辖县,只要有空闲的人,都可以在这一天前来观看渤海郡的阅兵仪式。一些在比较偏远县的百姓,赶了好几天的路才在这一天赶到。作为一个渤海郡的子民,他们也很想知道渤海郡的兵力如何。而还有一些青壮也赶来观看,原因自然是因为他们也有入伍的念头。不过,他们也不知道渤海郡的兵力如何,不知该怎么选择!如果渤海郡的实力太糟糕,那就去冀州入伍,免得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若是渤海郡的的实力强大,他们自然就参加渤海郡的队伍,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家乡观念特别重,能在自己的家乡当兵那是最好的。
渤海郡这次的阅兵仪式,还邀请了周边邻郡的太守来参观。
渤海郡的周边计有河间郡、安平郡、乐陵国、清河郡、平原国。至于更远一点的郡国,袁常也发出了邀请,不过是意思、意思,也不指望人家会来观看。毕竟渤海郡是跟他们一个级别,袁常虽然是袁绍的兄弟,人家也不一定会卖他面子。
当然,其中也有知**,知道如今的渤海郡跟冀州已经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像这些知**,自然会前来。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袁常有能力把渤海郡从冀州给分割出来,自然也会引人注意。
其中,安平郡的太守便是其中一个。
或许,说起安平郡认识的人不多。但是,说起安平郡的另一个称呼,想来大多数的人都会知道。
《后汉书·桓帝纪》载:“(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汉桓帝延熹元年博陵郡徙治安平,没错,如今的安平郡便是博陵郡。博陵郡之所以出名,乃是因为博陵有崔氏这个大族。
博陵崔氏的声名,自汉一直延续至宋朝,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可谓是经久不衰。常言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说的便是这些延续长久的士族。
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周朝,有八百年时间。然而,博陵崔氏存在的时间却是比周朝还要长久,其底蕴之深,绝对是惊人的。
与博陵崔氏同样闻名的,则是清河郡崔氏。
有史记载,博陵及清河崔氏高官显宦不绝。南北朝时,崔氏(包括清河崔氏)为相者竟有十人,获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其他家族无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称为“宰相之姓”。当时民间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朝及盛唐的历史,有相当一部分是崔氏人写就的,成为一方郡望自在情理之中。
崔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延续这么久,是因为他们的家族有着不少秉持忠孝、刚正耿直、为民请命的人物,才使得这个家族能够以人格立足于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能保持如此长时间的长盛不衰。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两者系出同宗,博陵崔氏更能坚守祖宗的训诫,因此,博陵崔氏能够延续到宋朝才衰败;而清河崔氏,却在唐朝就了无生息。
当然,这些大家族能够存在这么久,也是因为他们有着属于他们的处世之道。
就如颍川荀家、陈家这些家族一样,他们的子弟并没有在一个势力麾下效力。荀彧、荀攸在曹操麾下出力,荀谌则在袁绍麾下效力。当然,荀家子弟也有在其他的势力效力的,然而,因为那些势力并不让人看好,所以派出的子弟也不是很有名望。而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当然也是跟颍川荀氏一样的做法。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虽然是在冀州的管辖之下,他们的子弟同样分散到各地。
就说博陵崔氏有一个子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是比较出名的,此人自然是刘备三顾茅庐之时碰到的崔州平。
崔州平年轻之时狂傲不羁,性子疏懒,并无意于出仕。因此,博陵崔氏将崔州平给派到荆州考察。毕竟刘表也是一方势力,而且还是汉室宗亲,若是说刘表能够争得天下,也是有道理的。然而,或许正是因为崔州平到了荆州,认识了司马徽,得到司马徽的教授,随后结识了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才改变了性子。就连当初刘备跟崔州平相谈的时候,都高兴的要邀请崔州平出仕。不过,崔州平当时已经看出汉室复兴无望,婉言推辞,最终或许是自己的原因,或许是博陵崔氏家族的原因,崔州平在魏国出仕,也算是人尽其才。
却不说其他,如今袁常能够从袁绍手中将渤海郡从冀州分割出来,博陵崔氏自然也将袁常给纳入有能力争夺天下的一个势力。原本,安平郡是不需要让太守前来,袁常毕竟只是有希望,却并不是很大。不过,因为安平郡离渤海郡挺近的,因此,如今安平郡的太守,博陵崔氏的重要人物崔道亲自前来观看渤海郡的阅兵仪式。
除了安平郡之外,河间郡、乐陵国、平原国也都有派人前来,或是太守亲自前来,或是长史前来,总之都给了袁常面子。
当然,清河郡崔氏只是派了一个管家来而已。
并不是清河郡崔氏的人看不起袁常,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安平郡崔氏。
先前就说过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是同一个祖宗,后来之所以分成两家,或许便是因为先祖的理念不同,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分家了,两家却同样强大,不得不说,崔氏先祖的教育,很值得让人学习。
清河崔氏的人知道安平